收藏 分销(赏)

习近平关于教师的重要论述对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_张立明.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0740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近平关于教师的重要论述对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_张立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习近平关于教师的重要论述对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_张立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习近平关于教师的重要论述对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_张立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第 期总第 期黑龙江高教研究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的实践研究”(编号:)。作者简介:张立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教育教学评估与质量监测中心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评价及职业教育研究;郑燕林(通讯作者),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及教育技术研究;景丽英,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教育教学评估与质量监测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评估与质量监测研究。习近平关于教师的重要论述对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张立明,郑燕林,景丽英(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2、 长春;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和重视我国教师队伍建设事业,对于教师的作用与价值、好老师应具备的素养与品质、教师的使命与责任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阐明了其较为系统、具有鲜明观点的教师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研究成果。高校师范类专业必须深入理解并认真贯彻习近平关于教师的重要论述的主要思想和精髓,围绕新时代教师职业能力标准,通过准确定位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晰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能力、深化师范类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进一步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加强人才培养的支持条件建设等路径,大力推进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造就新时

3、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键词:习近平;教师;师范专业;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一、问题的提出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尊师重教的典范,一直都十分关心和重视我国教师队伍建设事业,提出了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学生发展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师的角色、地位、作用以及教师的品质、职责、任务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讲话,阐明了较为系统、具有鲜明观点的教师发展思想,凸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研究成果。高校师范类专业作为培养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师资的摇篮,一直肩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

4、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决定了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及实施效果。因此,高校师范类专业全体教师必须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准确理解、深刻把握习近平关于教师的重要论述的主要思想和精髓,将习近平的教师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和各项管理工作中,围绕新时代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大力推进产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提高师范类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造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习近平关于教师重要论述的思想精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的地位与作用,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将教师队伍建设列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和基础性工程,努力培养、精心打造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习近平

5、不仅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三个牢固树立”“四个相统一”等教师发展标准,更身体力行尊师重教,于每年教师节前后前往一些学校看望师生,发表重要讲话或致信予以问候,充分体现其对教师职业的尊重、信任与期盼。通过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教师发展的重要讲话、书信及文章等,我们可以总结提炼出习近平总书记较为系统的教师思想,为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引方向,进而为高校师范类专业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指明道路。(一)教师的作用与价值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他多次公开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

6、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突出了教师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他用“极端重要性”来表述教师工作的战略定位,把教师的作用与价值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他认为,“没有一流的教师就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充分体现了教师对于人才培养、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发展中的基础性地DOI:10.19903/23-1074/g.2023.04.017位,从战略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建设。他坚信新时代的学生必将成为铸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将广大教师称为培养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在充分肯定教师崇高的社会

7、地位基础上,习近平从个人、学校和国家民族等三个层面进一步对教师的价值与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对个人而言,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在个体成长成才的路上,教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学校教育阶段,甚至影响到其终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至今他都能记得教过他的老师们的样子,老师们不仅传授知识,还教给他很多做人的道理,令其受益无穷。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教师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者。“德育为先”是五育并举的前提,他认为教师始终扮演着塑造生命、塑造灵魂、塑造人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思想道德、文化素养、身心健康、审美情操、劳动技能

8、等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对其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教师不但教授学生知识,帮助学生锻炼能力与素质,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能力,而且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学校而言,一所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工作质量直接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教授曾指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同样,所谓学校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良师之谓也。在评价一所学校办学实力或办学质量时,教师队伍质量都会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甚

9、至占有较高的分值权重,可见,教师对学校的办学质量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一所学校拥有好老师也是学校的荣耀,好老师会通过“传帮带”等方式,带动其他教师共同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学校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办学水平,极大地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效益。对国家民族而言,一个国家源源不断地涌现一批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繁荣振兴既需要领导层的高瞻远瞩、英明决策,也需要科学家等高层次人才的高端引领,还需要各行各业普通民众的脚踏实地,以上哪类人群具备的素质与能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青少年时期都有老师为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甚至使其终身受益。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我们唯有

10、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人才,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始终凸显优势。培育大国英才要依靠大国良师;同样,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批批人才,更需要一大批好老师的坚持努力和辛勤付出,一个国家只有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批好老师,才能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才能给国家民族带来希望和梦想。因此,要以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且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并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目标,鼓励大批好老师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我国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同时,要继续弘扬我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全社会积极树立教师崇高的职业地位和经济地位,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实现职业与人生价值,激励

11、其在崇高的教书育人岗位上继续作出更大的贡献。(二)好老师应具备的素养与品质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好老师并没有统一的判定标准和培养模式,可以各有特色、各具千秋,但必须具备一些共性的、必不可少的素养与品质。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源头活水,是好老师辛勤付出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指出,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是教师工作的动力和方向。他将唐代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观点进一步深化,认为一位优秀的老师不仅要精于“受业”、善于“解惑”,更要时刻牢记自己潜心“传道”的使命与责任。新时代的好老师应当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想信念,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

12、核心价值观,深入学习并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筑梦人”,助推我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道德情操是“人们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教师的道德情操是对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同和内化”。教师不仅是学生求学道路上的学问之师,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品行之师。因此,好老师要坚持以身作则,认同并主动遵守社会道德,积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深刻内化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 年全国高校思想

13、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必须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必须以德立身、立学且以德施教,将教书育人使命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一名老师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过硬的教学技能等基本素质,其中,扎实的知识是具备教育教学深厚功底的根本基础,学生往往能够理解老师的严厉刻板,但不会原谅自己的老师学识浅薄。好老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解一定的天习近平关于教师的重要论述对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文地理知识和哲学社会知识,同时保持不断学习进取的精神,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精于“

14、受业”,更善于“解惑”。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好老师要用爱去激发、培养、教育学生,通过真诚、真心、真情主动拉近与学生们的距离,才能使自己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好朋友和贴心人。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爱心的教师才有责任,明确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教师就会主动打开学生求知大门,启迪学生心智,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亲其师并信其道。同时,好老师一定要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平等爱护每一个学生,积极挖掘、培育学生的“闪光点”,助推每一名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三)教师的使命与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教师担负着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办好人

15、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的重任,进而提出了教师必须牢记并践行“三个牢固树立”指导思想,即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积极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不断钻研业务并更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业务能力,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创新实践,为促进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个牢固树立”重要思想为广大教师及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确立了标杆,指明了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广大教师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即“三传播、三塑造”

16、思想)。教师要通过传播知识、思想和真理,把学生塑造成为具有高尚灵魂、鲜活生命的时代新人,对国家来说,就是要培养塑造一个个能够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总体而言,塑造新人是新时代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塑造灵魂”“塑造生命”是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培养任务;传播知识、思想和真理是塑造新人的必要路径和有效手段。因此,广大教师要努力教书育人,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教师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教师要牢记使命、不忘初衷,在学生成长道路上,努力做好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

17、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即“四个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并努力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即“四个相统一”。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教育教学工作方面的要求,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目标,二者必须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言传和身教是教书育人的两种不同方式,能够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专业发展及学术研究方面提出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钻研学科知识,还要关注社

18、会问题,做好理论联系实践,使知识从社会生活中来,再到社会生活中去;提倡教师学术自由是为了鼓励教师求知问学,在学术规范的前提下努力探求规律、解决问题,能够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教师只有坚持“四个相统一”,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使命,完成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三、习近平教师思想引领高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一)以培养“四个引路人”为引领,准确定位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总纲,对专业教育教学等工作具有统领性作用。按照普通高校相关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规定,培养目标定位既要满足国家、社会等不同层面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外

19、部需求,又要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院的办学特色、专业具备的资源条件等人才培养的内部需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教师要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四个引路人”。高校师范类专业在论证、修订人才培养目标时,首先,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既要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为党育人理念,又要扎实做好服务面向需求调研,广泛征求教育行政部门、毕业生、用人单位、专业任课教师、本专业在校学生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准确理解并贯彻国家和地方教育改革发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政策制度,全体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其次,界定好“培养什么人”,具

20、体来讲,高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明确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的服务区域和专业领域,具体描述毕业生将从事教师或其他岗位具有的职业特征,清晰界定毕业生应具备的从事教师等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教学及管理方法和教育教学技能等素质能力,使毕业生能够在教师等岗位积极帮助学生锤炼道德品格,引导学生刻苦学习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引导并鼓励学生立志奉献祖国。同时,培养目标要具有一定的预期性,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般是对师范生毕业 年左右能够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素养预期作出规定,对师范生预期的职业竞争力或职业成就作出描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预期描述可以围绕“四个引路人”旨归适当体现出专业的办学特色。(二)以

21、“四有好老师”为标准,明晰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能力习近平关于教师的重要论述对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学生须践行教师职业道德师范专业教师应帮助学生坚定树立从教为师的理想信念,认同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和重要价值,始终保持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一方面明确师范专业毕业生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思想道德传统,高度认同并勇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熟悉掌握并自觉遵守中小学(幼儿园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以德育人,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学生应具备基本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几年的师范专业培养,学生在毕业时能够系统

22、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较为深刻地理解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思想、逻辑架构和基本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做到“术业有专攻”;同时,还要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了解一定的天文地理知识和哲学社会知识等,做到博学笃志。通过在校期间参加教育实习、见习和研习,学生在毕业时能够认知并理解所教学科课程标准,了解基础教育改革前沿理念和一些先进方法,初步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认知特点,能够运用一定的信息技术开展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具备良好的教学基本技能、基础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研能力。学生要具备一定的

23、德育方法与艺术师范类专业毕业生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爱心、事业心和责任心,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关心、爱护学生,勇担立德树人使命。牢固树立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德育目的及任务,熟悉德育内容及特点,掌握德育方法与途径,充分认识德育工作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与重要作用。一方面参与班主任工作实践锻炼,积极协助组织班会以及社团活动,指导并参与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创设,培养锻炼班级管理、团队活动设计以及组织学生活动等技能;另一方面,要主动参与德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积极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成长规律,学会与学生沟通思想,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培养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初步掌握与学

24、生交往的艺术。学生应具备终身发展的能力高校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尤其要善于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积极主动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发展动态,了解毕业后服务领域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深刻理解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内涵及要求,引导规范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行为;师范类专业学生要学会反思,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备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及时总结与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深入分析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创新性提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师范类专业学生要学会沟通合作,具有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组队参加竞赛等方式锻炼沟通合作能力,理解并认可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为

25、今后参加教师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等团队合作活动奠定基础。(三)以培养“扎实学识”为核心,深化师范类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 要调整优化课程体系以“一践行、三学会”的毕业要求为目标,以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等制度规范为依据,组织专业全体教师多轮反复论证并科学设置师范类专业课程体系。以培养“扎实学识”为核心,调整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厘清学科课程之间、学科课程与教师教育类课程之间、教师教育类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到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有机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所占比例合理并相互衔接,避免出现学术化增强、师范性渐弱的趋势,导致专业课程与

26、教师教育课程存在“两张皮”现象;各类课程学分比例设置要恰当,做到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学科专业课程学分、教师教育课程学分要分别达到相应规定要求。同时,针对当前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中发现专业存在的共性问题,遴选基础教育一线经验丰富的教师,适当增开教师职业道德类课程和班级管理类课程,重点提高学生的师德修养、班级指导及综合育人能力。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大纲是实施高等教育最基本的规范性文件,是教师与学生对课程预期达成情况签订的“合同”,它规定了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长、教学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深化师范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全体教师依据毕业要求重新修订大纲,并严格按照大纲实施教学。其一,依据

27、毕业要求指标分解点来科学设定课程目标,使课程目标合理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每门课程的目标不宜过多(建议 个),一般采用动宾短语的形式,并要做到每个课程目标都可教、可学、可测、可评。其二,课程教学内容要充分显现师范教育特色,既具有基础性与科学性,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等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做好课程思政、学科渗透;教师要主动学习学科前沿知识与理念,深入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为学生交流研讨服务领域教学案例搭建平台,并依据学生学习状况做好课程内容及时更新。其三,教师要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深入研究任务驱动、案例教学

28、等教学方法使用的技术技巧,每位教师能够恰当运用多种方法实施课程教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助力师范生提高学习效果,积极培养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基本功。建立健全产出导向的课程评价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定期开展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制度,在每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前,要邀请学科专业专家、教育专家、师习近平关于教师的重要论述对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范毕业生、用人单位及实习实践基地教师等利益相关方参与,多主体、多角度对课程体系合理性进行评价,认真记录并分析每位评价者提出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依据评价结果精准修订完善本专业课程体系,确保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制度有效运行;另一方面,要做好课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评价,课程教

29、学评价是检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要改变以传统的“评教模式”为产出导向的“评学模式”,即以学生学习效果是否达到课程预设目标来检验课程教学效果。要深入实施教育评价改革,强化课程教学过程评价,将传统“一考定结果”的期末考试评价分解为课堂作业、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多次评价,每次评价结果占该门课程总分一定的比例;改进结果评价的方式,鼓励用学业论文、教学设计、调研报告等多种方式开展期末学业评价;鼓励探索增值评价,不将学生的评价结果做横向比较,着重评价学生纵向发展进步的程度;健全对学生发展的综合评价,探索由多方主体采用多元内容与方法对学生发展进行全方位评价,促进师范生德智

30、体美劳全面发展。(四)以坚持“四个相统一”为指导,进一步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 要多方搭建合作平台一方面,学校要积极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机构和中小学校(幼儿园)等联系,争取地方对师范类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积极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建立权责明晰、合作共赢的协同培养机制。学校既可以派学生到地方基础教育一线实习实践,也可以派教师去基层实践锻炼、加强理论指导;同时,地方也可以派基础教育一线优秀教师到高校兼职授课或进修培训,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学院和专业要多渠道、多举措扩展师范生教育实践基地,保持基地数量逐年增加,为师范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实践机会;同时,师范生教育实践基地要相对稳定,条件

31、良好且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能够满足学生教育实践需求,给予师范生及时有效的教育实习实践指导。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高校师范类专业要将学生专业实践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适当增加实践类课程及学分比例,丰富活动类课程内容,围绕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培养系统设置教育“三习”、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试讲等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系统开展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等,满足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育实践课程不得少于 周”要求,初步构建立体化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要充分重视师范生教育研习的作用,将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教育研习融会贯通到四年的专业学习中,使学生具有丰富教育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反思能

32、力和一定的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将活动课程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实践教学体系,系统设计第二课堂活动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发挥活动育人的功能,充分体现活动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延伸、辅助作用和对毕业要求指标的重要支撑作用。要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学校及专业需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规范管理。一方面遴选、培训基础教育优秀教师为师范生教育实践进行专业指导,严格实行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度,保证“双导师”的数量及稳定性,权责明晰,有效履职;另一方面,规范对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全过程管理,对照学生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组织相关教师认真制定师范生教育“三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及相关活动的课程大纲及考核评价标准,准确定

33、位课程目标,明确规定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时长及学分、考核与评价等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开展实践教学,对教育实践重点环节实施质量监控与反馈,对照大纲中考核评价标准对学生教育实践表现进行科学有效评价。(五)以“优先发展”为动力,加强人才培养的支持条件建设 加强师范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备师范类专业专任教师,既要保证师范专业专任教师的数量、职称、学历等结构合理,又要保证专任教师的素质及能力能够充分满足师范生培养的需要。一方面,学校要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引进硕士、博士学位教师或鼓励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评职政策适当向师范类专业倾斜,保证师范类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较高,且为师范生上课;教

34、师教育课程教师数量充足且具备较强的指导学生实习实践的能力,多渠道、多形式聘请更多优秀基础教育一线教师作为兼职教师,讲授教师教育类课程或承担指导学生实习实践任务。另一方面,持续提高师范类专业教师素质与能力。建立教师培训和实践研修制度,定期开展教师业务培训,使全体教师能够认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言传身教并潜心教书育人,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育教学,既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及指导学生实习实践等教育教学能力,又具备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与水平,还具备学生职前养成与职后发展一体化指导等能力。鼓励教师教育课程教师系统深入研究相关领域教师专业标准和相关课程标准,熟悉相关领域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具备较强

35、的分析、指导相关领域教育教学及研究工作的能力。加强教育教学设施及教学资源条件保障学校要为师范生培养建设必需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平台,充分满足师范生三字一话、微格教学等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为师范生毕业从师奠定扎实的技能基础;适应新时代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要求,为师范类专业配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设施,训练师范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要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既要拥有教学所需的图书、报刊等纸质教学资源,并购买一定数量的新版中学课程标准及教材,又要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习近平关于教师的重要论述对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设,积极开发建设中学教材资源库和优秀中学教育教学案例库,保证

36、教学资源较为丰富、使用便捷,教学设施管理规范、及时维护并更新,能够切实保障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所需。加强教育教学经费保障要按照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加大师范教育经费投入,逐步提高师范类专业生均经费额度,充分满足师范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确保师范类专业日常教学运行经费充足,生均教育实践经费支出等高于全校平均水平;各项师范生培养所需的教学设施及图书资料等更新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并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参考文献:习近平 致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 人民日报,()李培祥,孙宏霞 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素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教育探索,():习近平 做党和人民

37、满意的好老师 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中国高等教育,():严蔚刚 习近平“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重要论述的战略思维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闫江涛 论习近平教师思想对师范教育的价值引领 平顶山学院学报,():张 剑 教师工作价值理论的重大创新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工作的重要论述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田国秀,刘海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的论述的理论内涵与思想特征 教育研究,():朱永新 教师为立教之本和兴教之源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 人民教育,():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

38、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民日报,()崔治忠 习近平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要论述探析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 人民教育,():吴小凡,杨馨梦,李 申 习近平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逻辑体系和精神特质 高教论坛,():王 歆,王毓珣 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同志新时代教师思想 教育导刊,():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光明日报,()郁建华,岳新坡 师范专业认证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式构建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谢柯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大纲修订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试行):刘美娟 基于 理念的语文教育人才培养实践 以丽水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 丽水学院学报,():,(,;,):,:;习近平关于教师的重要论述对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