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武汉市新洲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策略的思考_王菊香.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0316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新洲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策略的思考_王菊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武汉市新洲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策略的思考_王菊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武汉市新洲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策略的思考_王菊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5 2卷 第1期2 0 2 3年2月湖 北 林 业 科 技H u b e iF o r e s t ry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g yV o l.5 2,N o.1F e b.,2 0 2 3*收稿日期:2 0 2 2-0 8-2 9基金项目: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马尾松主要病虫害的天敌昆虫防治技术应用与示范推广”(鄂2 0 2 2T G 0 8);湖北省林业科技支撑项目“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关键技术研究”(2 0 2 1L Y K J 0 1)。作者简介:王菊香(1 9 6 9),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谢新国为通

2、讯作者。武汉市新洲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策略的思考王菊香(1)余丽娜(1)张明胜(1)许正奎(1)刘 梅(2)谢新国(1)(1.武汉市新洲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武汉 4 3 1 4 0 0;2.神农架林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神农架 4 4 2 4 9 9)摘 要:2 0 1 7年新洲区进行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发现入侵,经过2 0 1 82 0 2 1年4年的综合治理,虽有一定成效,但尚未有效遏制其扩散蔓延势头,疫情逐步向新洲区纵深扩散,平均死树密度有所增大。结合防治评估效果,分析4年的防控情况,从加强疫情监测、彻底清理疫木、有效扑杀天牛、严格检疫监管、加强联防联治五个层面入手,采取专业化防治施工、

3、并实施年度绩效考核评价防治效果,以期实现逐年有效压缩疫点数量、控制疫情发生面积、显著减少感病死树的目标。关键词: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武汉市中图分类号:S 7 6 3.1 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 0 0 4-3 0 2 0(2 0 2 3)0 1-0 0 6 6-0 5 松材线虫病B u r s a p h e l e n c h u sx y l o p h i l u s是外来入侵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和毁灭性的森林病害,松树一旦感病受害,最快4 0d就会死亡,被称为松树的“癌症”,相继被各国列为检疫对象1-2。松材线虫通过媒介昆虫侵入松树体内后大量繁殖并快速遍

4、及全株,破坏输导组织,造成树脂分泌急剧减少,直至停止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导致树木枯死3。松树感染松材线虫病后叶部表现出的症状,初期为针叶褪绿、萎蔫,中期变黄褐色至红褐色,后期则呈现树冠枯萎。松褐天牛M o n o c h a m u sa l t e r n a t u s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从疫木及其木制品中羽化的松褐天牛成虫携带有大量松材线虫扩散型幼虫,天牛成虫在啃食松枝皮层补充营养时能把携带的松材线虫传染到健康树上。在松材线虫自然扩散、侵染的环节上,媒介昆虫起到关键性作用。新洲区林业部门认真总结几年来防控松材线虫病的经验教训,按照上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主管单位对全省松材线虫病防控的

5、分析、指导意见3,拟从加强疫情监测、彻底清理疫木、有效降低天牛密度、严格检疫监管、加强联防联治五个层面着力,以年度绩效考核为抓手,通过专业化防治施工,力争在5年内实现松材线虫病疫情可防可控可治4-5。1 新洲区松材线虫病发生现状1.1 森林及松树资源概况新洲区森林面积1 89 6 2h m2(2 0 2 0年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审定出数,下同),占武汉市森林面积1 2 27 3 2h m2的1 5.4 5%,在1 6个区排名第三。其中,松林面积70 7 8h m2,主要分布在道观河管委会、徐古街、旧街街、凤凰镇、李集街、阳逻街、邾城街、仓埠街和国营将军山林场、余集林场等9 9个行政村(场),以

6、2 0世纪6 0年代后人工造林为主,多为近熟林。这些宝贵的林地资源,既能提供丰富的林产品,起着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维护本地生物资源多样性等作用,又为武汉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开发休闲旅游业发挥重要作用。1.2 松材线虫病发生及危害程度2 0 1 7年9月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新洲区首次在徐古街大屋冲村与麻城市夫子河镇交界线、道观河风景区管委会水库一带发现疑似松材线虫病感染致死的马尾松,经湖北省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鉴定确认有松材线虫,武汉市林业部门即组织对疫点封锁清理除治。随后又在新洲区第1期王菊香,等:武汉市新洲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策略的思考发现其它新的疫点,2 0 1 9年1月经国家林

7、业和草原局公告6,新洲区确定为松材线虫病疫区。截至2 0 2 1年,徐古街的大屋冲村、柳河村、周铁河村等8个村,旧街的杨家山村、祠堂湾村、狮子岩村等2 1个村,道观管委会的汉子山村、王家河村、桐子岗村等6个村都有松材线虫病发生,占有松林地面积的3 5%。具体发生时序和分布见图1。图1 新洲区松材线虫病入侵时序图 武汉新洲区地形特征为东高西低,东部为丘陵岗地,西部平原湖区。从图1可以看出,松材线虫病疫情主要分布在东部区域,有逐渐向东扩散的趋势,且首次发现的区域与邻近的麻城市夫子河镇接壤,且附近木材加工经营厂较多,分析应该是由外地传入而导致。松材线虫病发生疫情小班数量从2 0 1 8年的8 4个上

8、升到2 0 2 1年的3 2 3个,感病林地面积由3 4 2h m2扩散蔓延到8 4 0h m2,年死亡松树数量由5 9 4株增加到2 14 3 3株,见表1。表1 2 0 1 82 0 2 1年度秋季普查松材线虫病发生动态表年度疫情小班数量/个疫情分布面积/h m2死亡松树数量/株平均死树密度/(株h m-2)2 0 1 88 43 4 2.05 9 41.72 0 1 91 9 17 8 4.728 9 43.72 0 2 01 0 77 1 3.31 43 9 52 0.22 0 2 13 2 38 4 0.02 14 3 32 5.51.3 防治效果评估按照相关行业标准7和湖北省、武汉

9、市松材线虫病防治要点,新洲区结合本地资源分布特点制定松材线虫病除治技术方案,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主要技术手段包含采用检疫封锁、人工清除、销毁疫木、人工地面或飞机喷施农药防治灭杀松褐天牛等(表2)。表2 2 0 1 82 0 2 2年度防治资金与工程量表年度防治资金/万元清理死树数量/株化防面积/h m2主要除治措施2 0 1 81 7 7.016 1 513 2 3清除疫木、人工地面喷药2次2 0 1 92 5 8.61 22 9 816 4 7清除疫木、人工地面喷药2次2 0 2 05 8 7.94 20 0 824 9 7清除疫木、人工地面喷药1次、飞防1次2 0 2 19 5 1

10、.05 70 7 450 2 5清除疫木、人工地面喷药2次76湖 北 林 业 科 技第5 2卷 从表2可以看出,近几年在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清理枯死松树数、防治资金等基本上一直在增大,这跟扩散速度、人为因素和防治方法、时机等多因子有关,与预期相差甚远。在湖北省林业主管部门对全省松材线虫病疫区2 0 1 82 0 2 1年度综合治理绩效评估中,排名在93 0位间徘徊。由于涉及施工队伍多、有关人员技术专业程度不一等影响,实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有许多不符合技术方案,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如疫木除治不彻底、疫木除治质量不高、疫木监管有漏洞、法律宣传力度不够等等问题。从表3可以看出,几年

11、来新洲区在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中疫木除治质量、疫木监管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表3 新洲区2 0 1 82 0 2 1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治效果中期评价分析表年度疫木清理/分值除治质量/分值疫木监管/分值档案管理/分值合计得分/分值全省排名2 0 1 8-2 0 1 94 0/4 02 7/3 02 0/2 01 0/1 09 7/1 0 092 0 2 03 3.5/3 53 1/3 51 5/1 5-8 7.5/1 0 03 02 0 2 13 1/3 52 7/3 03 1/3 5-8 9/1 0 01 82 主要问题及原因2.1 疫情监测滞后外来生物从入侵 到扩散蔓延 有着进入定居增殖扩散的过程

12、。新洲区2 0 1 7年确认松材线虫病入侵后,通过详查共记录到徐古街大屋冲村、道观河管委会王家河村、汉子山村有8 4个小班、发病面积3 4 2h m2,说明在更早之前松材线虫病已进入。未能及时发现封锁、扼杀疫情,错失最佳时机后,增大了后续除治成本和难度,这也是2 0 1 8年后发生面积和死亡株数突增的原因。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原因,主要是林业部门对周边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蔓延态势估计不足,防疫、检疫宣传滞后,和基层林管人员对区分松材线虫病表现症状与松树真菌性、生理性病害症状缺乏经验,面对异常死亡的松树采样送检时机不当、样树选择不准有关。例如,基层人员多在冬季采样,选择在全株枯死、甚至已经出现针叶脱

13、落的树上取样,这样的样品,因腐生线虫多,容易出现漏检,贻误对疫情入侵的判断,导致发现疫情时已由点到面成灾,造成后续防控工作十分被动。2.2 疫木清理不彻底清理、销毁疫木,是杜绝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的重要举措,然而对疫木的清理不彻底或是达不到相关技术要求,极易造成二次扩散,增加危害。新洲区死树密度从疫情发生初期的1.7株/h m2快速上升到2 5.5株/h m2,4年间暴增1 5倍。在几年的防治施工中,除了2 0 1 7年是将疫木统一运送到定点加工企业外,其余年度都是采取疫木和枝桠就地焚烧销毁的方式。各街道办事处和管委会,不同程度存在疫木清理和销毁的质量不高的问题,造成了被动扩散的问题,形成了疫情

14、发生面积上升不大、林间死树急剧增多的致命性的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是监管人手不足,施工中未严格监督执行疫木、枝桠彻底清理、集中并销毁处理流程。从客观环境上看,疫木、枝桠销毁环节如遇连续晴天、大风等高火险等级天气,就不能保障随清随烧,有的因林地立木密度大不能设置焚烧点,又没有搬出林外焚烧,堆积或销毁不彻底的疫木,被当地居民拣拾或偷运下山,形成疫木流失,引起人为扩散现象。2.3 媒介昆虫防治效果不佳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传播的媒介昆虫,林间松褐天牛数量直接关系到松材线虫病自然传播和发生程度。2 0 1 92 0 2 1年,新洲区在道观、徐古、旧街三个街道各悬挂2 0台松褐天牛诱捕器,连年监测松褐天牛羽

15、化情况,指导化学防治施工。监测结果表明,新洲区松褐天牛羽化始见期在4月末至5月初,不同年份相差一周左右(表4)。表4 2 0 1 92 0 2 2年新洲区松褐天牛成虫诱捕情况与防治时间年度羽化始见期诱捕总量第一次化防日期第二次化防日期2 0 1 90 4-2 941 4 30 5-3 10 7-1 12 0 2 00 4-2 853 3 80 5-3 10 7-0 92 0 2 10 5-0 31 11 2 50 6-0 30 7-1 5 根据监测情况分析,松褐天牛总量有上升趋86第1期王菊香,等:武汉市新洲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策略的思考势,新洲区的成虫活动期超过4个月,在这么长的时间内,由于

16、防治成本和农药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无法多次运用化防措施,这也是导致化学防治不够彻底及时,疫情病死数上升的原因之一。2.4 检疫监管和宣教有待强化区内木材企业登记在册5 6个,季节性开工的涉林、涉木产品加工小作坊超过1 9家,沿旅游线路开设的餐饮店、农户很多,造成大量收购松原木材料,餐馆以及农户房前屋后堆放大量松柴,因而生产生活中引起疫木大量流失,加剧了疫情扩散。其次林业植物检疫是法律赋予林业相关部门的一项重要行政执法职能,但涉林企业近些年效益低下、农民收入放缓,林业部门的检疫监管又直接触及企业和林农利益,一方面管理对象抵触、规避管理的花样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地方组织配合执法消极应付了事,因此在检疫

17、监管中产生了多种矛盾,说明林业部门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松材线虫病科学防控治理工作有待加强。3 对策及建议3.1 防控责任到位松材线虫病侵入我国四十余年对森林生态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成为对生物多样性破坏最大、治理技术最难、治理花费最多的生物性灾害。国家部署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是将防控松材线虫病上升到维护国土安全的高度。新洲区林业部门作为政府职能工作机构,利用2 0 2 1年启动推进的林长制平台,主动争取政策支持,把综合治理松材线虫病纳入到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推动“属地管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治理模式落地。将清理疫木、防治松褐天牛、疫情监测预报、检疫检验和宣传等工作经费一并纳

18、入财政预算。在保障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位、科学编制的防控措施执行到位、年度考核责任落实到位的基础上,通过冬春季集中清理,并在非窗口期采用发现一株清理一株的技术方案,销毁疫木、封锁传染源、除治松褐天牛,以期实现逐年有效控制疫情发生面积、降低松褐天牛密度、减少感病死树的目标。3.2 监测预报到位随着松材线虫病除治攻坚的深入,为准确掌握疫情发生动态,疫情监测预报工作必须在原来春秋两次普查的基础上升级为每月重点巡查。森防责任单位在继续采用林间布设诱捕器监测羽化情况、定期解剖感病松树掌握松褐天牛幼虫发育进度、使用无人机实时差分定位(R T K)技术开展感病树遥感监测的基础上,还要通过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

19、,提升林管员、护林员掌握辨识松材线虫病感染的能力和方法,使基层人员能依据感病初期针叶出现的褪绿、萎蔫、变黄等典型特征,及时发现异常树并采样送检。森防责任单位可应用生物检测手段、大尺度遥感监测技术8-1 0等及时准确判定疫情发生情况,并依据监测结果,迅速组织落实封锁、清除、销毁措施。3.3 绩效考核到位2 0 2 2年启动年度绩效考核后,防治施工效果较以前显著提升。本区运用竞争机制引入专业防治公司施工后,市级中期评估数据表明,整体排名由过去最后升至前几位。在今后的防治施工管理中,林业部门将进一步运用好松材线虫病精细化管理平台功能,督导防治公司将G I S技术应用于施工各个环节,严格按照防治方案的

20、施工流程和步骤、时间节点行动,在施工过程中强制使用A P P精准管控,建立疫木采伐、焚烧施工定位、化防作业有轨迹等矢量数据和高清影像等电子文档。不断总结第三方监理监管方式方法,全程掌握防治施工细节,客观评判施工质量,分环节、分步骤逐小班检查验收。确保病枯死树清理干净、采伐物销毁彻底。充分利用多年诱捕监测松褐天牛羽化活动积累的数据,分析物候差异,使化学防治松褐天牛的节点有效覆盖在羽化期峰值时段,最大限度地扑杀带疫源的松褐天牛。在疫点周边的高危区、旅游风景重点地段,合理运用打孔注药和释放天敌等手段,做好重点生态区的预防工作。3.4 检疫执法到位林业部门首先要以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林业植物检疫相关法规

21、、条例宣传,使涉林企业、小加工厂、作坊、林农、林区周边居民知晓有关松树疫情对当地林业生产的破坏,了解运输和使用疫木及其制品、存放疫木、枝桠,是导致松材线虫病人为传播扩散的重要原因。企业必须调整生产经营上对松木原材料的依赖,避免疫木在非安全加工利用过程中,造成人为传播扩散疫情。小业主做到不运输、不加工、不经营使用疫木及其制品。制茶、做饭改96湖 北 林 业 科 技第5 2卷变燃烧松柴、枝桠的习惯,不上山砍松树、捡松枝桠、堆放松柴。其次,森林植物检疫机构要汇同林政执法大队、森林公安大队严格履行检疫执法管理,强化区域协同、部门联动。要在加强除治施工现场管理的同时,严格检疫监管,杜绝疫木流失,适时开展

22、各种形式的检疫执法联合行动,清理、打击违规调运、储存疫木行为。最大限度减少各种人为传播行为。3.5 联防联治到位新洲区与本市的2个疫区、黄冈市的3个疫区毗邻,有些疫情接壤的乡镇疫点与周边健康松林虽有间隔,但均在松褐天牛自然传播迁飞距离之内。为共同防范松材线虫病交叉感染、扩散蔓延,探索疫区间统防统治的区域、时间、施工方法,在彻底清理、销毁疫木的基础,最大限度地阻断松褐天牛自然传播通道,需要相邻的市、区两级林业主管部门取得共识。通过约定联防联治工作的组织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防区防控工作会,交流工作开展情况;协调乡镇,充分认识启动松材线虫病联防联治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接壤的疫点乡镇在一定区域内

23、需要同步推进检疫监管和防治施工,做好封锁本地、四周联动的工作;在联合检疫执法行动环节,共同打击跨区域的违法调运、偷运行为,切断人为传播渠道。在地方财政投入渠道不同的情况下,请求上级适度倾斜、调剂联防联治区间的防治投入。参 考 文 献1 杨宝君,贺长洋,王成发.国外松材线虫病发生概况J.森林病虫通讯,1 9 9 9(5):4 0-4 2.2 张星耀,吕全,冯益明,等.中国松材线虫病危险性评估及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1 1:1 8 8-1 9 8.3 理永霞,张星耀.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研究进展J.环境昆虫学报,2 0 1 8,4 0(2):2 3 1-2 4 1.4 徐小文,许秀环,罗

24、治建,等.湖北松材线虫病发生概况和防治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 0 2 1.4(2):5 4-5 9.5 梁军,张星耀.森林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技术与措施J.中国森林病虫,2 0 0 4,2 3(6):1-8.6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2 0 1 9年第4号 E B/O L.(2 0 1 9-0 1-2 3)2 0 1 9-0 2-0 1.中 国 林 业网.h t t p:/w ww.f o r e s t r y.g o v.c n/s i t e s/m a i n/m a i n/g o v/c o n t e n t.j s p?T I D=2 0 1 9 0 4 2 4

25、 1 6 2 7 5 5 9 2 6 5 7 2 8 1 37 国家林业局.(L Y/T1 8 6 52 0 0 9)松材线虫病疫木清理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 0 0 9.8 程维金,罗治建,陈亮,等.松材线虫病双基因检测方法的建立J.湖北林业科技,2 0 2 1,4(2):6 0-6 2,6 5.9 洪承昊,陈京元,赵勇,等.三峡库区松材线虫病扩张速度对 人 为 活 动 的 响 应 J.生 态 学 报,2 0 1 7,3 7(2 0):6 8 0 0-6 8 0 8.1 0 洪承昊,查玉平,张子一,等.夷陵地区异质景观对松材线虫病的抵抗力及生态风险分析J.生态科学,2 0 2

26、1,4 0(2):4 8-5 5.(编校:郑京津)(上接第4 7页)参 考 文 献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2 0 2 2年第5号)(2 0 2 2年美国白蛾疫区)E B/O L.(2 0 2 2-0 3-1 1)2 0 2 2-0 8-2 4.h t t p:/ww w.f o r e s t r y.g o v.c n/m a i n/3 4 5 7/2 0 2 2 0 3 1 8/1 1 1 4 0 3 5 3 9 3 1 4 2 2 8.h t m l.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业局公告(2 0 1 7年第2号)(2 0 1 7年 美 国 白 蛾 疫 区)E B/O

27、 L.(2 0 1 7-0 1-1 1)2 0 2 2-0 8-2 4.h t t p:/ww w.f o r e s t r y.g o v.c n/m a i n/4 4 6 1/c o n t e n t-9 4 1 3 6 5.h t m l.3 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年鉴.武汉市概况 E B/O L.(2 0 2 2-0 3-3 1)2 0 2 2-0 8-2 4.h t t p:/w w w.w u h a n.g o v.c n/z j w h/w h g k/2 0 2 0 0 4/t 2 0 2 0 0 4 1 4_9 9 9 4 2 2.s h t m l.4 宋玉双.美国白

28、蛾的综合管理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 0 1 5:5 0,4 1,4 2,8 7.5 张庆贺,初冬,马喜英,等.美国白蛾信息素研究进展J.森林病虫通讯,1 9 9 5(3)4 2-4 7.6 闵水发,曾文豪,陈益娴,等.美国白蛾在湖北孝感市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措 施 J.湖北 林业 科 技,2 0 1 8,4 7(5):3 0-3 3.7 薛贤清.森林害虫预测预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 9 9 2:1 2 4-1 4 4.8 张庆贺,初冬,朱丽虹,等.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应用技术的研究J.植物检疫,1 9 9 8(2):6 5-6 9.9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美国白蛾检疫技术规程:G B/T2 3 4 7 4-2 0 0 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 0 0 9:3,4.(编校:郑京津)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