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七课 学唱《红星歌》
活动时间: 11月6号 课时:1
教学内容: 发声训练,学唱歌曲《红星歌》
教学过程:
一、点名
二、发声训练
1、通过发声训练,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地使用气息歌唱。
2、通过发声练习,用“ma”或 “mi”来练唱,以此训练学生的头声。
三、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
2、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3、两声部合唱,先唱乐谱,后填词。做到声音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弱而不虚,强而不炸。
第八课 学唱《红星歌》
活动时间: 11月13号 课时:1
教学内容: 发声训练,学唱歌曲《红星歌》
教学过程:
一、 点名
二、 发声训练
1、训练之前上身保持直立姿势,两眼平视前方,双肩放松,挺胸收腹。
2、再用口鼻慢慢地平稳地吸气,缓缓地用口呼气。在训练过程中可形象地去启发学生在吸气时如在闻花香或在用管吸水;吐气时让学生想象是在缓缓地用嘴吹蜡烛上的火苗,让它晃动而不息灭,让学生学会有控制地吸气和呼气来锻炼横膈膜的自控气息能力。
三、学唱歌曲《红星歌》
1、分声部学唱歌曲旋律。
2、教唱低声部歌曲旋律。
3、分声部唱歌曲旋律。
第九课 学唱《红星歌》
活动时间: 11月20号 课时:1
教学内容:发声训练,学唱《红星歌》
教学过程:
一、点名
二、发声训练
1、 呼吸练习
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原理:用胸腹舒展、扩张的动作有规律地进行吸气,用小腹腹肌的力量推动气息支持而发声。
具体感觉:“吸气好比闻花香”,“呼气犹如吹灰”,“呼气如吸管吹肥皂泡”,“呼吸时腰部要有弹性”。用抽泣、呵气、咳嗽、高音喊叫体会吸气、呼气的动作和位置。
2、 放松练习:打哈欠,让喉咙打开,颈部放松,气息流畅自如。
3、发声练习:感受高位置发声。高位置是绝对的,训练方法:吹口哨,舌头打“嘟”。
4、统一发音位置:保护声带,不要经常碰它,不要让声音从嘴里直接跑出去,要在口腔出口处,把声音拎起来送往“头腔”,仿佛声音是从头顶冒出来似的。
三、学唱《红星歌》
1、分声部学唱歌曲旋律
2、低声部重点学唱。
第十课 学唱《红星歌》
活动时间: 11月 27号 课时:1
教学内容:发声训练,学唱《红星歌》
教学过程:
一、点名
二、发声训练
调动情绪——让同学们站立,两手叉腰(用手感觉腹部是否扩涨)象只蜜蜂飞到花丛里,看!美丽的鲜花,多么香啊!
“闻花”——用闻花香味的体会,用鼻子和口同时快速吸气(大约用2/1秒完成)
保持——吸气后随之憋气,保持四拍(4秒钟)
放气——气从牙缝里发“咝”的声音,慢慢放出,开始一口气数六拍(6秒钟),继而八拍或到十拍。通过上述练习,让同学们体会深呼吸,要保持(气息控制),慢呼吸(气息的运用)等各个环节的作用。
接下来是“叹气”练习,让同学们在深吸气之后,连声叹息,去体会气息的深度,感觉是在胸口以下,实际上是歌唱时所用的气息支点。然后是“弹气”,练习,在快速吸气之后,连声喊出具有弹性和力度的“咳!咳!”直至气息没了。可以发现每喊一声“咳”,同时腹部、腰部(在腰带周围)是向外扩涨一次。
三、学唱《红星歌》
1、复习两个声部的歌曲旋律。 2、教唱高低声部不易唱好的乐句。
3、随琴填唱歌词。 4、完整聆听合唱《红星歌》
第十一课 学唱《红星歌》
活动时间: 12月4号 课时:1
教学内容:发声训练,合唱《红星歌》
教学过程:
一、点名
二、发声训练
(1)音域扩展练习
(2)头声练习
(3)哼鸣练习:调整音色、音量、音高,适当控制,哼鸣的位置高,穿过眼睛唱出来。
2、合唱《红星歌》
(1)分声部唱谱、唱词。
(2)合唱歌曲
(3)歌曲处理
(4)教师示范mp、 mf 、p、 f、 渐强、减弱、渐慢等在音响效果中的变化。
(5)对合唱中的起声和收声提出要求,要整齐划一,在感觉上好象是一个人在演唱,要集中关注指挥的手势,一切行动看指挥。
(6)训练队员对指挥手势的敏锐性。
第十二课 合唱《红星歌》
活动时间: 12月 11号 课时:1
教学内容:发声训练,合唱《红星歌》
教学过程:
一、点名
二、发声训练
1、音域扩展练习
2、头声练习
3、哼鸣练习
三、合唱《红星歌》
1、复习二声部歌曲旋律分。
2、对学生在演唱中的姿势、呼吸、音量、音色、发声、收声等方面的统一提出具体的要求。二声部用连贯的气息,要唱出歌曲的立体感。指导学生用速度、力度的变化对歌曲进行处理,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3、合唱歌曲
第十三课 学唱《春晓》
活动时间: 12月 18号 课时:1
教学内容:发声训练,学唱《春晓》
教学过程:
一、点名
二、发声训练
1、呼吸练习: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原理:用胸腹舒展、扩张的动作有规律地进行吸气,用小腹腹肌的力量推动气息支持而发声。具体感觉:“吸气好比闻花香”“呼气犹如吹灰”,“呼气如吸管吹肥皂泡”,
“呼吸时腰部要有弹性”。用抽泣、呵气、咳嗽、高音喊叫体会吸气、呼气的动作和位置。
2、放松练习:打哈欠,让喉咙打开,颈部放松,气息流畅自如。
3、发声练习:感受高位置发声。高位置是绝对的,训练方法:吹口哨,舌头打“嘟”。
4、声带闭合练习:“U”短音练习,“U”长音练习,“O”短音练习,
“O”长音练习。
5、统一发音位置:保护声带,不要经常碰它,不要让声音从嘴里直接跑出去,要在口腔出口处,把声音拎起来送往“头腔”,仿佛声音是从头顶冒出来似的。
三、学唱歌曲《春晓》
1、学唱两个声部的歌曲旋律。
2、分别教唱两个声部的旋律。
第十四课 学唱《春晓》
活动时间: 12月 25号 课时:1
教学内容:发声训练,学唱《春晓》
教学过程:
一、点名
二、发声练习
1、练习口腔共鸣和“头腔声”训练
1=C—B 3╱4
5 3 1 │ 5 3 1 │ 1 - - ║
mi mi mi ma ma ma mi
时刻注意学生的发音,发现问题,及时的帮助纠正。
练习要点:“开口音”要先把上下嘴唇紧闭,猛地张开,同时把声音送往“头腔”。在发声时,要在口腔出口处,把声音拎起来送往“头腔”,仿佛声音是从头顶上冒出来似的。看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发声。
三、学唱歌曲《春晓》
1、聆听歌曲
2、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3、两声部合唱,先唱乐谱,后填词。做到声音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弱而不虚,强而不炸。
4、重点教唱低声部歌曲。
第十五课 学唱《春晓》
活动时间: 1月 7号 课时:1
教学内容:发声训练,学唱《春晓》
教学过程:
一、点名
二、发声训练
1练习口腔共鸣和“头腔声”训练
1=C—B
3╱4 5 3 1 │5 3 1 │ 1 - - ║
mi mi mi ma ma ma ma
1=C—G
2╱4 5 3 4 2 3 1 2 7 │1 - - - ║
Mi ma mi ma mi
三、学唱《春晓》
1、分声部唱谱
2、分别用“Lu”模唱各声部的旋律
3、用“啊”合唱两个声部
4、强调声部的和谐、统一,声部之间互相听并互相靠拢
5、两声部尽量往第一声部靠拢。
6、试着用轻声唱来表现,在控制音量的同时状态还需保持积极。
7、分声部轻声唱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