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推动四川省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分析_张苑.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0021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动四川省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分析_张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推动四川省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分析_张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推动四川省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分析_张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总第73期)2023年第一期推动四川省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分析摘要张 苑马 潇装备制造业是四川实现制造强省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 2035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面建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关键。推进我省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面临中小企业转型基础薄弱、产业数据汇聚共享困难、数字化转型人才缺乏等难点痛点。结合装备制造业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文提出可以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加快数据互联互通、促进生产流程再造、加快数字化人才培养等方式,利用数字技术、数字化思维赋能装备制造业发展,以数据流通贯穿产业链上下游,从而提升装备制造产品生产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关键词:装备制造;数字技术

2、;数据;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振兴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制造业,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实施制造强省战略”,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装备制造业作为四川省推进制造强省战略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作用,提升装备制造数字化水平,是推动装备制造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一、四川省装备制造产业概况四川省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2021 年共实现营业收入 8069.8 亿元,清洁能源装备、航空航天、燃气轮机、先进轨道交通等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发展。“水、火、核、气、风、光”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优势明显,全国

3、60%的核电产品、50%的大型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等均来自四川,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石油、页岩气钻采设备生产研发基地。航空装备制造能力显著提升,是全国重要的航空工业基地,集聚了 230 余家航空产业相关科研院所、生产制造企业和研发基地,模锻压机压制能力世界领先,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级无人机产业链。抢抓川藏铁路、西宁至成都铁路、成达万高铁等重点交通项目实施机遇,形成了以机车车辆、机电设备、工程机械等为支撑的轨道交通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依托宁德时代、天齐锂业等打造全国领先的锂电池材料和动力电池产业基地。随着制造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促进装备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提升装备

4、制造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水平将成为未来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二、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趋势装备制造业是以离散型制造为主的行业,利用数字技术打通产业链各环节,以数据的流动推动产业链变革,从而优化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实现柔性化生产和智慧化决策,提升装备制造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做到供需的有效衔接。(一)数字技术广泛融入装备制造全产业链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原本相对分散产业链上中下游通过数据连接起来,实现对装备制造业流程的改造,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供应链的影响 指出,数字化转型使制造企业成本降作者简介:张苑(1988-),男,安徽砀山人,四川省大数据

5、中心高级经济师;马潇(1994-),女,四川青川人,四川省大数据中心助理工程师。共同研究方向:数字经济、数据要素。产业发展53DECISIONMAKING&CONSULTANCY产业发展低 17.6%、营收增加 22.6%。装备制造包括研发设计、产品生产、销售维护等环节,而不同环节又涉及不同的企业,通过制定数据流通标准规范,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整合市场需求、研发设计、产品生产、售后服务等数据,减少了各环节相对独立造成的响应时间长、反馈不及时、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帮助企业降低周转时间,提升生产效率,从而实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生产经营活动。同时,数据的汇聚和流通可以帮助企业通过虚拟

6、仿真等技术在最优或次优模式下,配置生产所需原材料、人员、资金等生产要素,提升了要素配置的精准性,优化了资源配置结构。(二)从产品为中心逐渐向客户为中心转变传统生产方式下,各环节的相对独立导致产品研发设计无法及时反应市场需求,产品生产制造无法及时对接市场需求,产品销售售后无法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在装备制造产品生产逐渐由供给为主转向需求为主的背景下,数字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推进装备制造业供给侧改革,提高应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实现供需对接,帮助企业实现柔性化生产。企业通过数字技术采集市场、客户需求,将需求融入研发设计、产品生产、销售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推动装备制造企业逐渐从单纯的设备供应商转变

7、为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从标准产品生产向多样化定制生产转变。企业可以通过向客户提供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运维成本、进行机器运行异常警示等服务获得收益,实现从产品提供为主向解决方案、售后管理等服务为主转变,例如 GE、三一等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产品远程运维服务,已经成为企业重要收入和利润来源。(三)人工智能促进企业生产决策自动化人工智能的应用帮助装备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通过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提升工厂和车间工作效率,助力数字化车间和无人工厂建设。东方电机通过建设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实现生产效率提高 48.2%、运营成本降低 31.9%、产品研制周期缩短 30.1%,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同时,大量智能设

8、备的使用会产生海量生产运行数据,为企业实现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转变提供支撑。传统装备制造企业更多地是基于企业管理、事件处理等报告及管理者经验作出决策,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打通企业内部研发、制造、管理等环节,能够帮助管理者在掌握全流程运行数据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预警存在的问题,提升决策的准确性、实时性,降低企业管理风险,做到人工智能辅助决策。三、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难点装备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产业生产效率,实现科学决策,但转型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中小企业转型基础薄弱、产业数据汇聚共享困难、数字化转型人才缺乏等痛点难点。(一)中小企业转型基础薄弱装备制

9、造业涉及的工业生产规模大、种类多,尤其是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中小企业受生产规模、利润水平等限制,自动化水平低、改造成本较高,制约了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前期需要对设备进行大规模更新和数字化改造,投入成本高,且企业融资能力弱,很难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资金支持,导致企业不愿转;单个企业缺乏成功案例或解决方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认识受限,增加了企业转型风险,导致企业不敢转;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企业产生的数据资源的应用和安全存在顾虑,导致企业不想转。(二)产业数据汇聚共享困难推动数据沿产业链上下游贯通是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装备制造业作为离散型制造,其生产过程涉及的研发设计

10、、生产制造、销售运维等环节既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也是相对独立的。例如大型飞机、高铁等制造,仅涉及的零件就达到上百万,涉及企业上万家,不同企业工业设备、传感器等协议类型多样且数字化、智能化程度差异大,导致数据采集标准差异大、准确度不高。同时,企业内部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内部管理、数字化营销和市场运营等方面,而对供应链管理、智能化生产等深层次数字化的实践较少,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数字化水平差异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汇聚共享的难度。54(总第73期)2023年第一期(三)数字化转型人才缺乏数字人才缺乏是产业数字化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从装备制造业来看,离散型制造的特点决定了单个企业很

11、难掌握设计、生产、销售的全流程,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更多的是专注某一领域,很难满足新时期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互联网、大数据等第三方解决方案提供商由于缺乏对装备制造业的深耕,对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 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 指出,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已接近 1100 万。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分析处理工程技术人员、信息系统运维等已经作为四川省重度紧缺人才被纳入了省人社厅发布的 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四、推动四川省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推动装备制造数字化转型是系统性工程,需要从产业层面革新理念,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做好数据互联互通,

12、夯实数字化人才基础,实现产业流程再造,以系统化思维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一)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打造数字化转型生态龙头企业的业务门类和方向相对集中,技术、人才、资金实力较强,数字化基础较好,鼓励企业以示范试点方式推进数字化转型,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无人工厂、数字化车间、灯塔工厂等建设经验,在行业内释放数字化转型能力。发挥龙头企业牵头作用,组织上下游企业对采集汇聚的产业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建设态势感知、故障诊断等大数据模型,探索通用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水平。鼓励装备制造企业与数字经济企业合作,打造数字化转型平台,探索新技术、新模式,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数字化转型生态。(二

13、)以数据应用为方向,加快数据互联互通加快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航空装备等重点领域融合发展,率先在装备制造重点行业推动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通过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数据的供给能力。制定无人工厂、数字化车间等数据采集标准、数据接口标准,减少数据互联互通阻碍。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强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建设。鼓励行业组织、研究机构、政府主管部门等牵头,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制定数据采集、治理、存储、应用标准,促进产业数据汇聚共享,形成数据“资源池”。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建立产业链上不同企业之间数据流动的安全标准规范,确保企业数据安全,提升产业链数据汇聚量。(三)

14、以流程再造为路径,推动产业链数据链融合加强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的紧密度,缩短生产周期,提升生产效率。加速推进装备制造业线上化,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新生产关系,推进不同区域企业在互联网层面的异地协同、分工合作,实现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建设协同研发创新平台,在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航空装备等重点领域,基于产品工艺、功能、质量、运行环境等参数,利用数字孪生、虚拟仿真等技术,提高研发设计协同水平,缩短产品设计研发周期。推动生产数字化改造,依托物联网、传感设备等实时采集生产设备温度、压力、电流等状态数据,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构建数据模型,挖掘数据资源价值,形成覆盖生产全过程的态势

15、感知、远程故障诊断、运维服务等能力,提升生产效率。打造装备制造供应链协同生态,打通原料来源、生产、运输、销售数据,实时监控原材料供给、产品生产、产品需求等环节数据,灵活动态调整产品产量和产品类型,实现柔性化生产。(四)以人才培养为重点,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推动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是要推进人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使得企业从上而下形成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合力,达成数字化转型共识。积极培养高层次数字化管理人才,从研发设计、产品生产、营销售后等方面提升企业管理人员数字化思维,形成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内在动力。开展复合型数字人才培养,整合装备制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学科课程,培养懂产业、懂技术、懂数据的复合

16、型人才。加强数字技术人才队伍培育,打造掌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装备制造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数字技术,提升运用数字技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转第91页)产业发展55想政治选拔要求,做好教师思政教学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教师考核管理制度标准,进一步强化教师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素质在教师考核中的权重;三要充分调动团队合力,推动课程思政教育跨学段、整体构建,统筹推进各个教学过程一体化的教育思政工作,促进教学进程中多种资源形成合力,做好各层次全局性的思想引领,层次递进地把思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引到深入。(二)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及内容根据思政教育的本质要求,所有

17、任课教师在设计新的教学大纲时必须明确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课程目标,并根据专业教学实践,找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方法和路径,制作符合新教学大纲要求的、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课件(新教案)。对于德育渗透教学成效的评价,必须强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此外,还需加强教材编审选用和教案课件编写,每学期对各门课的教材和教案进行有关“师德师风、阵地建设和学术行为”的审查,针对有问题的教材和课件及时进行反馈和修订。(三)完善课程评价监控体系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教育评价关乎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水平。评价机制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反馈和总结、教育成效的检测

18、与呈现,是整个教学流程和运行系统的重要环节,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薄弱环节。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以及课程评价中,“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是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首要因素。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导览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需充分审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同步提升度。而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点,能够从起点、目标和过程中都不断强化德育教育理念融入所有课程,并落实到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参考文献:1 刘正光,岳曼曼.转变理念、重构内容,落实外语课程思政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43(5):21-29.2 肖琼,黄国文.关

19、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中国外语,2020,17(5):1+10-14.3 黄国文,肖琼.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六要素J.中国外语,2021,18(2):1+10-16.4 徐锦芬.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素材的思政内容建设研究J.外语界,2021(2):18-24.5 朱梦洁.“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6 胡杰辉.外语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外语,2021,18(2):53-59.7 刘晓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8,34(5):126-128.8 夏文红,何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使命担当J.人民论坛,2019(30)

20、:108-109.9 蔡基刚.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内涵探索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J.外语研究,2021,38(3):52-57+112.(上接第55页)参考文献:1杨菠,赵雄飞,宁远明.高端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1,47(1):34-37.2孔存玉,丁志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J.经济体制改革,2021(6):98-104.3宋歌.以工业互联网助推中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J.区域经济评论,2020(4):100-108.4苗圩.深入实施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J.中国经济社会论坛,2022(8):4-6.5赛迪研究院.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供应链的影响 R.赛迪译丛(338),2018-01-22.6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疫情冲击下的复苏新曙光 R.2021-08.7王一鸣.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四川产业升级的战略方向 EB/OL.https:/ EB/OL.http:/ 育 经 济 与 管 理(总第73期)2023年第一期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