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背景下农牧类高水平专业群内涵建设路径与策略_桂文龙.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9702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背景下农牧类高水平专业群内涵建设路径与策略_桂文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时代背景下农牧类高水平专业群内涵建设路径与策略_桂文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时代背景下农牧类高水平专业群内涵建设路径与策略_桂文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时代背景下农牧类高水平专业群内涵建设路径与策略桂文龙,刘俊栋,胡新岗(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摘要 专业内涵改革与创新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永恒课题,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实施路径。为适应新时代、新经济、新技术、新岗位的需要,以新时代农牧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从优化专业群结构、升级专业内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三教”改革、深化产教科融合、实施专业群内部治理等方面探索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改革路径和创新实践,高标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牧高水平专业群,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关键词 新时代;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农牧产业;

2、改革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3-0274-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3.06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Path and Strategy of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Specialty Group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raGUI Wen-long,LIU Jun-dong,HU Xin-gang(Jiangs

3、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Taizhou,Jiangsu 225300)Abstract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specialty connotation is an eternal topic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specialty group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and implementation p

4、ath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serve local in-dustry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new era,new economy,new technology and new posts,and guided by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y in the new era,explore the reform path a

5、nd innovative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professional groups from the aspects of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professional groups,upgrading professional connotation,innovating talent training mode,promoting the reform of“three education”,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education

6、 and science,and implementing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of professional groups,build a high-level professional group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ith high standard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

7、n China.Key words New era;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Professional group construction;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y;Reform基金项目 2021 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业类高职产学研协同育人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YB087);2020 年全国生物技术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信息化背景下高职生物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XM202113)。作者简介 桂文龙(1978),

8、男,瑶族,湖南江永人,副教授,硕士,从事职业教育管理与研究、动物医学研究。收稿日期 2022-03-29 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也是一所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决定着人才培养规格和办学整体水平。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不断深入,从专业建设到专业群建设的转变已经势在必行1。专业群建设是提升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是形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新时代背景下,新职业伴随着新技术、新经济、新产业而产生,这就需要在专业内涵提升方面下功夫,从而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新动能。1 面向新时代农牧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群结构升级专业内涵1.1 对接产业升级需求,优化专业

9、群结构 精准对接新时代农牧行业发展、聚焦区域农牧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紧贴新时代牧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优化专业资源配置与共享,动态调整专业设置,确定专业布局方案,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平台相近、教育资源共享”为主,“职业岗位相关、行业业务相连、就业选择互通”为辅的原则优化专业群结构。在专业群共享基础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精准调研分析农牧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关系,定期开展专业调研与评估,灵活调整涉农专业布局、结构、数量和规模,根据新时代农牧产业需求及时拓展新兴专业,改造、升级专业内涵,增强专业群的内外适应性,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规模与新时代农牧

10、产业发展协调互动、高度融合。1.2 紧贴行业发展要求,实现专业协同发展 依托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职业教育集团组建政行企校共同参与的专业群协同建设委员会,整合、优化专业群内具备共同产业背景的课程、实验实训、师资等资源,建设跨专业的共享型教学资源,促进资源的集成和共享,形成专业群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专业群为单元重组二级学院管理构架,组建农牧类专业群建设管理机构,建立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提高专业群对产业发展变化的响应速度。加强学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共同研究制订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及系列标准和管理制度,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和协同创新制度,使各类育人主体、各类教学

11、资源等发挥协同效应,促进专业群内专业协同发展。1.3 加强多方协同合作,夯实专业群可持续发展 成立专业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实时监控、指导专业群建设目标任务。落实“放管服”改革,层层细化管理工作任务,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充分利用国家职业教育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政策红利推进项目建设。推动校企构建命运共同体,企业以资金或设备资源的形式投入,协同推进项目建设。落实奖惩激励机制,完善第三方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健全改革创新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建设氛围。健全产教对接机制,将新时代农牧产业发展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双主体”育人创造良好的发 安徽农业科学,J.Anhui

12、 Agric.Sci.2023,51(3):274-276,279展环境,形成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为主体、多方协同的农牧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推进机制。2 对接新时代农牧产业岗位群,深化基于产教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1 基于产教科融合,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充分利用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校企合作育人示范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与学校开展全方位合作3。不断深化“产教科融合、双元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校企“双主体”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4,实施现代学徒制,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建立融“互

13、联网+”、创新创业、课程思政等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把人才培养融入企业价值链,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农牧特色校园文化,建立具有“学校对接企业、专业对接产业、学业对接职业、学生对接岗位、教学对接生产、传承对接创新”特点的农牧特色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实现“生产”与“教学”双元一体化育人机制,打造新农科人才培养高地。2.2 基于能力本位,重构专业群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群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基于能力本位,构建农牧类专业群平台课程共享、专业群方向课程特色、专业群拓展课程互选的融课程思政教育、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体育美育教育、优秀文化传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的“平台+方向+拓展”的课程体系5。“平台课程”主

14、要包含基本文化素质课和职业技术基础课;“方向课”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由体现专业(或专业方向)岗位特色的课程组成;“拓展课”根据不同学生爱好和特长,主要由通用拓展课程和“双创”拓展课程组成。发挥校企所合作优势,充分利用和整合课程、实验实训等资源,共建共享的课程群和实验实训共享平台,形成专业集群整体优势,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学分银行,推进学分制改革,实现人才定向培养。2.3 基于产业升级发展,构建新时代农牧职业教育体系面向新时代、新经济、新技术、新岗位的产业升级改造,在不同层次需要不同技术技能人才,大力探索实施中职与高职“3+3”“3+2”分段培养、高职与(应用)本科“4+0”联合培养

15、、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等多样化、多层次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编制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适应各专业的“中高本”职业课程衔接,构建从中职到高职专科、从高职专科到高职(应用)本科紧密衔接的课程体系,多方协同完成人才培养,打通技术技能人才从发展到创新的成长渠道,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职业教育需求,逐步形成彰显学校特色的新时代农牧业职教体系,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6,打通“中职高职专科高职(应用)本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以适应新时代产业对人才的需求。3 强化数字化改造共建共享专业群资源,大力实施“三教”改革3.1 以双师双能培养为核心,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根据各类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分层

16、分类培养,建强教师梯队。实施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新时代农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专业教学名师。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组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和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培养具备良好专业信息化素养和一定行业、企业经历的优秀“双师型”青年骨干教师。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加强教师思德思风建设,增强教师教育教学综合能力,培育一批农牧行业知名技术技能大师和青年拔尖人才。实施技术技能大师双聘计划,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形成专任教师与农牧企业、科研院所技术专家双向流动、培养、管理与评价机制,提高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建立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

17、设,形成专业群结构化的教学创新团队,整体提升校企所合作团队的教学能力与协同创新能力,在满足专业群中各专业的实际教学需要的同时,满足来自农牧行业企业的社会服务需要7。3.2 以共建共享思想为基础,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紧扣农牧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共同执行、共同完善与国际标准对接的职业能力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人才质量标准等系列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成果、数字智能化等新时代农牧产业先进元素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8,开发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确保培养目标适应岗位要求、教学内容体现主流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与时俱进。对接农牧产业

18、岗位群技能需求,优化升级课程资源,整合农牧行业企业新品种、新技术以及海外资源,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抓手,建成共享型农牧类专业群课程在线教学资源。以“能学辅教”为基本定位,按照集成、交互、共享的原则,校企共建共享型专业群教学资源库,满足教师、学生和从业人员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需求。3.3 以改革创新理念为指引,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法改革 基于专业群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构建项目化、模块化知识体系,组建结构化课程教学团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展学分制教学改革,实施项目化、模块化教学。坚持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学中教”,将专业群各课程的教学过程与企业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紧密结合,实行多学期、分段式、

19、工学交替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完善过程控制和多元评价的考核方法,构建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模块化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设计包括教学常规考核、行业企业考核、取证合格考核、竞赛成果考核、第三方评价等有机结合的考核评价制度。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新要求,以智慧教室、智能实训室和虚拟养殖场、食品加工厂、药品生产厂等为平台,以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为支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施即时交互、自主泛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课堂革命。4 依托新时代农牧类高端企业和科研院所,持续推进产教科深度融合4.1 加强政行校企合作,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针对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仍处于松散型、低水平状

20、态,深度融合不够,校企协同、实践育人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根本形成等问题6,针对新时代农牧行业发展需57251 卷 3 期 桂文龙等 新时代背景下农牧类高水平专业群内涵建设路径与策略求,结合新时代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牧类专业布局,与地方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以组建“政府学校企业”的“政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积极融入产教融合型省域,统一规划布局学校专业结构和布局,实现与地方产业对接。紧密依托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与现代农牧行业领先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创新产业学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全方位合作。通过一系列举措创新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吸引更多企业参与

21、合作办学,提优合作单位质量,逐步形成“政行校企”多元化办学新格局。4.2 优化合作内容与环境,构建校企所命运共同体进一步完善学校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完善学校校企所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研发、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五合作”制度和标准,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领域设计合作项目3,开展全方位合作。对接新时代农牧产业特点,优化学校专业结构与布局,与农牧类科研院所合作,把新成果、新技术纳入教学内容,建立产教科对接机制,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农牧产业需求有机衔接。建立健全企业、科研院所参与校企所合作的成本补偿机制,设立校企所合作专项资金,促进地方政府落地校企所合作对象享受相关财政、

22、金融、税收和用地等优惠政策,激发企业、科研院所参与合作的内在动力,构建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固化校企所合作办学新模式9。4.3 深化产教科融合,实质推进产教科协同育人 与农牧企业深度合作共建“教学工厂”、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生产性实训计划,共同确定课程内容与企业产品生产标准、流程,共同组织分组实施教学,分期分批到“教学工厂”进行生产性实训,着力推广以“教学工厂”形式的面向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深入推行“引企入教”改革,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10。与现代农牧高端企业在校内共建相关产业学院,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方“责权利”,学校提供所需资金、场地、课程、师

23、资等资源,企业提供技术、设施和管理等要素,引进企业优质资本和人才。在产业学院内共建实训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多样化合作模式,实行相对独立的人员聘任与经费核算,探索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将科研院所的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促进“引科入教”改革,实现产教科深度融合、协同育人。5 聚焦新技术新技能人才培养,提升专业群内部治理能力5.1 依托新时代信息技术,开展常态化教学诊断与改进依托新时代数字智能化改造,聚焦现代农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围绕“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考试怎么考、质量怎么评”,建设专业群教育教学一体化信息平台,开展群

24、内人才培养质量多维度评价,通过实时采集、监测、分析和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实现整个治理过程标准化、信息化、可控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现代农牧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不断完善学校自治制度,建立新时代职业院校制度体系,确定专业群教学诊断与改进为基本制度,建立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周期性开展专业群教学诊断与改进,按照常态纠偏,阶段改进的运行模式,逐步形成专业群自身的“免疫与修复”系统,不断提升专业群内涵。5.2 基于专业群建设成果,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依托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和职业教育集团,紧扣农牧产业链发展和岗位群需求新常态,精准定位高水平专

25、业群校本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毕业生思想品德、文化素养、职业素养、创新能力、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等为核心指标,构建人才培养产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紧跟产业动态调整评价内容,围绕人才培养、服务平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办学成果等专业群建设产出成果,以产教科融合程度、校企所合作水平、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等为核心指标,聚焦理念、标准、模式、资源、课程、教材等专业群建设成果11,构建专业群建设产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持续推动专业群高质量发展。5.3 强化内外结合机制,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人才培养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与行业、企业等外部质量评价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多元化。不断优化

26、教学质量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吸纳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发展质量等评价,对学校教学质量给予定量数据诊断,实现第三方评价。针对多方对专业群建设的评价,及时公布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教育年度质量报告和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报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全方位提升学生满意度、服务贡献度和社会美誉度,形成内外结合、多元评价体系。6 结语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重要抓手是打造高水平专业群,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可有效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为学校改革创新提供内生动力,新时代专业群的构建需要战略性视野和坚持教育教学改革的决心,将提升高职院校品牌优势

27、与加强自身内涵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只要不断在改革创新和力求实效上下更大功夫,必能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新时代高水平专业群,真正实现专业群内涵的提升,引领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参考文献1 龚全安,李先红.基于现代物流专业群课程融合的研究与实践J.长沙大学学报,2014,28(4):153-155.2 桂元龙,徐禹.面向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群构建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艺术,2020(2):106-111.3 朱善元,李巨银,段修军,等.“双高计划”视域下“三大体系”建设赋能人才培养的路径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3):16-23.4 毛志新.职教集团平台下校企合作推进策略研究

28、J.智库时代,2020(10):99-100.5 汪忆,丁允超,丁玉霞,等.构建专业群平台化模块化生态化 T 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12):184-186.6 杨春.借鉴现代学徒制经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2):106-107.7 强伟纲.对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21):30-32.(下转第 279 页)672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年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认为,实习对自己未来发展和就业没有多大帮助,更愿意将主要经历投入各种资格考试和与就业相关的事情中。祝成林9研究表明,源自内心需要的实习愿

29、望、在实习中获得身份认同等实习动机与实习成果及个人发展成正比。有效的实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只有学生行为主动、态度主动,才能取得不错的实习效果。要想达到这个效果,需要社会对学生实习的认可。在发达国家,由于企业招聘注重实习经历,学生把实习作为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投资,通过实习了解自己的专业兴趣与职场匹配度(因为美国等国家大学生是可以随时转专业的),帮助学生掌握就业技能,建立社会人脉网络,获得工作资质证明和就业机会。美国大学本科教学计划中并没有硬性规定实习环节,学生们通常利用寒暑假申请各个公司的实习机会,有时申请实习机会竞争非常激烈,公司通常把实习生作为候选员工考察,让他们参与一些项目

30、,实习结束后项目组长给出评语,对实习生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作为企业将来是否聘任该实习生的参考依据。即使将来学生去找其他工作,也需要曾经的实习单位具体负责人提供推荐信;如果学生在就读大学期间没有经历过校外实习,想很快找到工作是非常困难的。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大学生实习参与率只有 3%,90 年代末 77%的学生在毕业前至少完成一次实习工作,现今几乎所有的学生毕业前都有不止一次实习经历10。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很多美国公司在同等情况下会将有限的实习机会留给美国学生。对外国留学生来讲,能否找到实习公司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力高低的标志和体现。国外学生参加实习是主动的、积极的。随着高等教育的全球化,

31、我国高校在可预期的未来将与国外一流大学接轨,用人单位必将越来越看重相关工作经验和实习经历。专业实习作为学生顺利就业的条件,即使学校不统一安排,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寻找、认真对待。3.3 构建诚信社会,减少实习中的弄虚作假现象 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发达国家,学生校外实习对将来就业产生重要影响。除了有大批公司愿意招收实习生外,还得益于社会整体的诚信度高,即在是否实习上学生无法造假。任何个人或公司都不会为没有发生的事情背书。不管是多么无足轻重的事情,人们都不会拿自己的信誉冒险。在美国上学、找工作甚至租房都需要人推荐,而推荐信既是对推荐人的一种信任,也是对诚信的考验。如果一个人有一次违约行为,就会立即出现在他

32、的诚信记录中,对他未来的求职、工作和生活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十分重视诚信问题。目前,我国社会总体诚信水平还不高,招聘单位对实习证明和推荐信的真实性还不那么认可,使得实习经历在就业招聘中的重要性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一个社会的诚信水平与个体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机构,更应该杜绝实习中的弄虚作假行为,为建设诚信社会做出表率。3.4 政府应利用行政手段,赋予企业社会责任压力和提供相应的激励机制 完善大学生实习机制,不仅需要高校自身努力,而且需要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企业等校外实习单位作为大学生实习的主要承载者,需要认识

33、到接收大学生实习不仅是一项义务,而且是一份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配合学校的实践性教学就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一个方面。鉴于实习对培养创新性人才、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者,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企业实习问题,引导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学生实习安置。建立接纳大学生实习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如为企业提供适当的优惠政策和实习薪资补助;要求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每年必须提供一定的实习岗位,把接纳大学生实习视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接纳大学生实习纳入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考核、评价体系,对执行良好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34、等经济补偿,反之,对拒不接收大学生实习的企业和单位给予必要的社会责任管理方面的警戒,从制度上对企业提供大学生实习岗位进行强制规定。参考文献1 王志梅,龚青,李骏婷,等.大学生实习: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及作用效果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1):134-143.2 朱红,凯伦阿诺德,陈永利.制度的基石、保障与功能:中美大学生实习比较及对就业的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0(1):107-123,190.3 冯开文,陶冶.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23):54-56,63.4 刘璇.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中的问题及对策J.边

35、疆经济与文化,2012(2):175-177.5 游碧蓉,郑境辉.浅析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福建农林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10(1):76-80.6 都昌满.高校学生实习: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44-149.7 郑亮.对非师范毕业实习的几点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8):55,57.8 周靖靖,罗杰,梅莉,等.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改革与实践: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7):249-251.9 祝成林.如何促进高职教育实习形成较高的质量:基于“学校-企业-学生”的实证研究J

36、.中国高教研究,2021(1):103-108.10 王景枝.大学生实习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2-4.(上接第 276 页)8 刘悦.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路径的研究与探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2):28-30,36.9 董海燕,朱明苑.“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21):44-49.10 洪旭,李理.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路径探究J.中国商论,2020(6):235-236.11 冯弋江,武丹,廖国臣.高职专业群集聚效应与优化路径: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28-32.97251 卷 3 期 夏莉艳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实践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