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2汶川地震彭州市地震灾害房屋评估工作总结报告 2008年5月18日,应成都市建委的要求,受公司委派,我们前赴本次地震的重灾区彭州市进行受灾房屋的安全评估工作,现就所做工作做如下总结。1. 基本概况 彭州市位于成都的西北部,距成都市区19公里,处于青藏高原断裂带的龙门山腹地。全市十几个乡镇均不同程度上受灾。其中北部山区震害较大,房屋受损严重,市区震害相对较轻,房屋受损也相对较小。 因本次受灾面积非常大,居民的安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刻不容缓。为使居民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增强信心,解决现阶段的居民安置问题,急需对受灾房屋进行安全性评估。考虑到此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不能对受灾房屋进行详细的鉴定
2、,故我们只从整体上对房屋进行安全评估,判断其房屋是否能够入住。2. 主要工作 从5月19号开始到5月24日,我们先后对红岩镇幸福村,丽春镇东风村、跃进村,隆丰镇桃花林村,敖平镇紫泉村的房屋进行了普查,每人每天查看房屋上百栋,共计上千户人家。 5月25日,我们普查彭州市区房屋,先后查看了4个小区和上百户受灾较重的独栋民屋。3. 震害情况3.1 乡镇房屋 我们普查的4个乡镇,大部分位于彭州市的北部。主要查看的是农村房屋,结构主要类型为砖混和砖木结构,无框架结构,土坯房屋也较少。乡村房屋均未按照国家建设法规建造,结构受损严重,以红岩镇幸福村为例,总共查看房屋200户左右,倒塌房屋占10%,严重损坏房
3、屋占85%,只有极少房屋维修后可住,且初步估计维修费用较高。另该村经济支柱产业木耳也因此次地震造成木耳棚倒塌损失惨重,据当地村民介绍,仅木耳每户至少损失56万元。调查发现,乡镇房屋震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 砖木结构一般为红砖墙、木屋架、坡屋面、小青瓦。此类结构房屋在坡屋面的底部几乎均出现水平裂缝,初步估计为墙体受弯破坏。现场调查表明,仅因此类裂缝造成整个房屋无法使用的就占50%以上。破坏形态见图片1所示。图1:墙体水平裂缝2) 砖混结构一般为红砖墙,预制空心板楼、屋面。该类结构几乎未设圈梁且均未设构造柱,板缝中未设钢筋,在支座处也没有采用拉结措施。调查发现,大部分板缝均被震裂开,板与墙体顶
4、部连接处也被震松,出现水平裂缝,严重处板被震落,破坏形态见图片2所示。墙体多为典型的交叉裂缝破坏。破坏形态见图片3所示。上述裂缝是造成该类房屋不能使用的主要原因。图2:板与墙体间水平裂缝图3:墙体交叉裂缝3) 农村房屋损害重,城镇房屋损害较轻。4) 房屋建造年代越早,损害越严重。其中2000年以前的房屋基本上都是严重损伤,均需拆除重建。少数2000年后的房屋能在简单加固维修后使用。5) 规范规定的抗震措施能有效地减小地震破坏。例如挨在附近的几户人家,相同年代建造,同样结构类型的房屋设有圈梁比未设圈梁的损伤小。6) 在本次地震中,房屋施工质量的好坏也表现出能明显影响结构损伤的程度。在缺少抗震措施
5、情况下,好的施工质量能为村民逃生争取宝贵的时间。7) 大部分房屋楼梯处损害均较其他位置处墙大。破坏形态见图4所示。图4:楼梯间处裂缝3.2 市区房屋 5月25日,我们普查了彭州市内建筑,市内建筑在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均较乡镇好一些,震害也相对较轻,在我们所普查的房屋小区内,其中有两栋建筑比较代表性。 西大街的一个小区,共4栋6层住宅,均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为砖混结构,预制板楼、屋面,施工质量一般。整体来看,东西向的纵墙震害比较重,底部较上部严重,基本上是由剪切引起的斜裂缝。作为主要承重的横墙损伤较小,楼梯间损伤较重。 另一个小区建于2005年左右,有十几栋建筑,分为砖混和框架结构,砖混结构为
6、预制板楼、屋面。全部建筑均无较大损伤,只有少量微小裂缝。框架结构梁、柱均未发现裂缝,填充墙有少许裂缝,而裂缝尤以楼梯间填充墙处为主。 总的说来,市区房屋震害主要特点为: 年代较久的小区在建造的各环节上均可能存在问题,所以震害较重。新建小区,普遍质量较好,所以震害较轻。4. 结语 彭州市的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此次地震彭州市据估计为78度,按规范设防的建筑物基本完好,从现场调查来看,按规范设计的建筑能够满足“三个水准”的抗震要求。同时根据调查建议如下:1) 乡镇建筑物设计、施工、管理较差,房屋的安全隐患非常大,需出台相应的政策来保证其质量。2) 彭州市区几乎没有超过十层的建筑,均为一般的框架或砖混,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如何仍需进一步的论证、总结。3) 无论是框架还是砖混结构,楼梯间损伤均最为严重,作为主要的交通和逃生通道,规范宜进一步提高该部分的抗震承载力,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