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音乐师范生的培养研究_蒋艳.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9196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音乐师范生的培养研究_蒋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音乐师范生的培养研究_蒋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音乐师范生的培养研究_蒋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01艺术教育协同育人理念是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行的教育理念,它倡导教育系统内的各个要素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培育人才。这一理念在理论方面符合人的本质理论、合力理论、系统理论和教育学理论等,在应用方面符合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有利于高校整合教育资源和提升学生素养,还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对于当前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高校音乐师范生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良好的教育素养,还要有良好的授课能力,能够给学生正确、规范的示范和引导。一、主体协同下的高校音乐师范生培养教育系统下各主体有其本职工作,不一定是育人,培养音乐师范生也只是育人任务中的一个方向。但各主体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

2、,也能对学生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研究高校音乐师范生的培养工作时,可以综合考虑各主体的工作对音乐师范生的影响,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通过协同规划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育人价值。各主体要自觉地将育人作为直接或间接任务,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相互作用,进行主体协同下的高校音乐师范生培养。从高校校园内部来看,协同育人的主体主要包括音乐师范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学生组织和队伍、后勤服务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等。各主体是密切合作的关系,工作皆是围绕学生这一中心。要想协同好高校校园内各育人主体,必须强化各主体的协同育人理念,使音乐师范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辅导员等在工作中贯彻育人使命。音乐师范专业课教师要想发挥

3、主导作用,就要深刻认识育人的本质,在传授音乐师范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积极带动各主体协同育人,保障主体协同培养的有效衔接。公共课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要和音乐师范专业课教师形成合力,共同完成教书育人任务。而音乐师范专业课教师要将自身的人才培养方案告知公共课教师,方便公共课教师结合学生专业需求,将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融入公共课教学,在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理念等多方面形成合力。后勤服务部门要做好服务育人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认识到后勤服务工作中蕴含的育人价值,并将其落实。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管理育人工作,健全高校协同育人管理制度,落实各育人主体

4、的责任。行政管理人员自身要有高度的协同育人意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科学管理其余各育人主体和学生,建立相关奖惩机制1。从更高的视角来看,教育教学是灵活多变的,培养音乐师范生并不只是高校的责任,在投入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之前,音乐师范生除了要掌握高校传授的音乐教育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有教学实践经验,要贴近实际、掌握先进教学理念,能够灵活应对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多种状况。因此在宏观层面,高校音乐师范生培养中协同育人的主体包括师范院校、地方教育部门和中小学,这三个主体共同构成了 UGS 教师教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音乐师范生的培养研究蒋艳摘要: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指

5、导着各阶段的教学改革。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音乐师范生,从而推动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协同育人理念指导下,各高校应该协同校园内部各育人要素,并协同地方教育部门和中小学等教育系统内部的主体参与音乐师范生的培养,结合多层次、多时间和多领域的教学目标,整合音乐师范专业的教学内容,在具有延续性和延展性的教学过程中,以及线上、线下多维度的教育环境中,系统化培养出优秀的音乐教师储备人才。关键词:协同育人;音乐师范生;人才培养注:本文系玉林师范学院2022年教学成果奖培育立项项目“东融 协同教育战略下师范类高校音乐学专业多元化协同育人模式探究”(2022xjcgpy11)

6、研究成果。1292023.01艺术教育育模式。这一模式适用于所有的师范类专业,音乐师范生培养自然也不例外。在这种主体协同模式下,高校起着牵线的作用,有效整合了地方教育部门和中小学的育人资源。师范院校的育人工作在主体协同中有着基础作用,具有输入性,高校需要完成基本的音乐师范教学课程,让音乐师范生掌握音乐文化的基本理论和教师教育的基本技能。地方教育部门的育人工作在主体协同中有着引领作用,具有导向性,需要为音乐师范生和中小学提供科学、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对在职音乐教师进行再教育,做好协同育人的统筹规划,提供政策、资金等保障,同时要构建多元协同的师范生培养机制,建立创新试验区和实践学习运行保障体系,持

7、续探索先进教育理念,指导高校和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小学的育人工作在主体协同中有着形成作用,具有输出性,为音乐师范生提供了参与音乐教学实践和学习一线音乐教师经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娴熟地掌握各项音乐教学技能,形成先进教学理念和教研意识2-3。二、目标协同下的高校音乐师范生培养总的来说,高校音乐师范生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中小学教育阶段音乐学科的高质量教师,为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储备优秀的教师资源。教育目标对课程设置、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式的选用等都有指导作用,影响高校音乐师范生培养的全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育目标可以按照多种划分标准细分为多个目标,这些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教育目

8、标体系。目标协同下的高校音乐师范生培养就是要协同教育目标系统中的各个子目标,培养优秀的音乐师范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协同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要注意音乐师范专业的课程应紧紧围绕总目标来设置,区分各个分目标的重要性和培养难度,分析各个目标之间的联系,为较核心的目标设置必修课程,为培养难度较高的目标设置更多课程或更多学时,为次要目标设置选修课程,将联系密切的目标集中在同一课程中。协同不同时间的教育目标,要注意用教育目标的阶段性来分析专业教学内容之间的阶段性,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好音乐师范专业中各专业课程每一课时、单元、学期、学年的教学内容,有规划、有逻辑地通过逐步完成短期目标来最终达成长期目标。

9、协同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要注意确定好教书育人主体、服务育人主体和管理育人主体的职责目标,工作行动要遵循实践性原则和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并相互沟通、配合,形成动态、长效的合力。总之,为了培养优秀的音乐师范生,要紧紧围绕音乐教育和师范教育的核心来确定目标协同下的各个子目标,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该以目标为导向,同时构建完善的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三、内容协同下的高校音乐师范生培养在高校音乐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各培养内容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融合性,多个领域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同期开展,构成了音乐师范生成长成才的培养过程,各内容有效协同可以形成“1+12”的效果。音乐师范专业的教学内容以教材为载体,涉及文化

10、领域、知识技能和情感境界三个方面,内容选择首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符合社会培养需求,并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音乐素质和师范素质是音乐师范专业教学内容的主线,两条主线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又交叉融合,缺一不可。由于音乐艺术具有跨时代、跨区域的专业特性,因此音乐教育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广阔的外延空间。音乐师范生必须具有广阔的音乐文化视野,有音乐作品创作、表演和鉴赏的经验,能深刻领会音乐文化的内涵,掌握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音乐师范生还必须形成专业的教师素质,能在品德、思想、文化、言行习惯、教学态度、身心素质等方面给学生正向的影响。事实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理念也可以说是内容协同

11、的一种方向性体现,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音乐师范生的学习内容除了必备的专业内容外,还应适当拓展至其他领域,在专业学习之余发展个人爱好,发掘个性特征,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高校培养音乐师范生要以教材为依据,但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也不能过于依赖教材,高校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地拓展知识,特别是对于那些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内容。由于教材更新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要关注最新动态,传授给学生先进、完善、科学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经验和学生的实践经验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四、过程协同下的高校音乐师范生培养学生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过程协同下的高校1302023.01艺术教育音乐师范生培养在时间上具有延

12、续性,在空间上具有延展性。时间上的延续性是指音乐师范生从进入大学开始,经过各个年级的学习,然后毕业,这一教学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的开展遵循了基本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发展规律。各个教育主体在完成协同育人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有动态的规划方案,逐步推进工作,保证课堂教学和日常教学能够自然衔接,形成连贯性。空间上的延展性是指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到许多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的空间不只在课堂上,也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管理制度、周围环境、日常活动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要保证音乐师范生的培育过程伴随着有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谐、友爱的环境,以及丰富、健康的日常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

13、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4。协同教学过程,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师范专业人才,必须保证延续性和延展性双向发展,使教学各阶段、各方式相互衔接和补充。教学进度可以根据实际发展进程动态调节,教学方式可以根据教学技术和教学理念的革新而灵活选择,育人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将协同育人理念深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五、环境协同下的高校音乐师范生培养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本身也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协同教育环境,需要充分研究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空间,融入音乐师范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精神理念,形成有文化深度的环境氛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升教学的效率,促成育人目标的实现。高校校园环境是音

14、乐师范生学习的主要环境,从高校内部领域来看,环境协同下的高校音乐师范生培养涉及线下校园环境和线上校园环境,二者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形成了复杂统一的校园环境系统。对于线下校园环境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是指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结合,物质环境主要包括音乐教室、学生宿舍、图书馆、食堂、校园广场等场所,以及书籍、乐器、教学工具等材料,精神环境主要指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等;二是指宿舍、班级、学院和学校空间的结合,宿舍空间主要是舍友之间的人际关系,班级空间主要是班级同学、师生的交流氛围,学院空间包括学院的管理情况和师生关系,学校空间则是教学、服务、管理等结合而成的公共领域。不管是哪种理解,要培养优秀的音乐

15、师范专业人才,都需要将这些环境空间有机联系起来,形成系统、整体的良好校园环境。线上校园环境是指校园内的网络环境,现代社会是信息化、数据化的社会,线上校园环境已经成为学生日常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空间。高校校园中的信息传递和活动开展有很多都是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完成的,网络空间的规范性和网络文化的积极性等难免会对学生产生一些影响,因此在协同教育环境进行高校音乐师范生培养时,也不能忽视线上校园环境的作用。六、结语协同育人理念下的高校音乐师范生培养需要协同主体、目标、内容、过程和环境,以主体协同为基础,目标协同为前提,内容协同为关键,过程协同为重点,环境协同为条件,整合多方面要素,发挥育人作用。它涉及

16、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多领域和全过程,系统性、开放性地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目前,高校协同培养音乐师范生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各阶段教学改革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而教育的发展变革使社会对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需求增多,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音乐师范生的培养便显得尤为重要。各高校还需持续贯彻协同育人的理念,持续发掘多角度的育人价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开展有强度、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音乐师范生培养工作,共同推动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参考文献:1王志建,潘红.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5-88.2郭静.UGS 模式下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协同培养模式探索J.生活教育,2022(5):68-71.3周骏.U-G-S 新模式下的音乐师范生培养机制探究J.艺术评鉴,2019(21):117-118.4杨芳.高校协同育人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20.作者简介:蒋艳,玉林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钢琴教学。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