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整合与调适:传统社区宜居模...镇空间建筑的生态民俗学考察_黄文富.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9094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合与调适:传统社区宜居模...镇空间建筑的生态民俗学考察_黄文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整合与调适:传统社区宜居模...镇空间建筑的生态民俗学考察_黄文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整合与调适:传统社区宜居模...镇空间建筑的生态民俗学考察_黄文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7 第 39 卷 (总第 145 期)整合与调适:传统社区宜居模式的文化实践广西扬美古镇空间建筑的生态民俗学考察黄文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歌海编辑部,广西南宁530006)摘 要:扬美古镇是广西著名的历史商业古镇,保存有丰富的建筑民俗,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扬美丰富的建筑民俗与地方自然地理生态环境、人文生态背景密不可分,其整合了地方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民众的民俗文化系统,通过文化调适的方式建构了与当地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宜居模式。关键词:扬美古镇;建筑民俗;宜居模式;生态民俗学中图分类号:TU984;K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891(2022)06-0017

2、-05引 言扬美古镇是著名的千年古镇,文化积淀深厚,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学界对其研究主要有几方面:一是从文化旅游视角对旅游开发路径探讨,二是从语言学视角对扬美平话进行研究,三是从人类学视角对扬美经济模式和族群关系进行研究。从民俗学视角尤其是从生态民俗学视野对扬美古镇建筑民俗进行研究的成果鲜见。扬美古镇作为一座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古镇,以古镇建筑民俗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一、扬美古镇概况扬美古镇(简称“扬美”)位于左江下游,距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约 30 千米,始建于宋代,最初由罗、刘、陆、李四姓家族建造,取名为“白花村”,后易名为“扬溪村”,再后来更名为“扬美村”,明朝

3、时期得到较快发展,到清代进入鼎盛时期。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陆路交通不发达、匪寇祸患频繁等原因,使得陆路行走成本较高,水路往往因成本低廉而受宠。古时的扬美古镇正是得益于左江、右江便利的水路交通而成为周边一带的交通要道,在明清时期一度发展成为邕城周边繁华的商业重镇。也就在这时期,扬美奠定了它作为历史商业重镇的地位,后因现代陆路发达、内河水路受冷落、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的转移、周边族群洗劫159等原因,扬美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局面。现扬美古镇为南宁市江南区管辖,常住人口以壮族和汉族为主。作为一座历史商业文化古镇,扬美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扬美古镇有振兴街、共和街、临江街、解放街、永安街、和平街、中山街、新民街

4、八条主要古街道,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屋近 400 座,有三界庙、大王庙、孔子庙、魁星楼等多处古迹,现已被列入南宁市江南区旅游景点规划范围,成为南宁收稿日期:2022-10-13作者简介:黄文富(1987),男,壮族,广西河池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南方民族研究 第 3 9卷 第 6期2 0 2 2年 1 2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V o l.3 9 N o 6D e c.2 0 2 2DOI:10.19488/ki.45-1378/g4.2022.06.004 18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2 月

5、 25 日出版 2022 年第 6 期市周边著名的旅游景点。二、扬美古镇建筑民俗图像梳理(一)村落地理格局扬美古镇坐落在左江、右江交汇处附近的左江岸边。左江蜿蜒而下,到扬美一带时绕弯成“弓”字形,扬美古镇就坐落在江水拐弯处。古镇依江而建,其西面、北面、南面紧邻左江,这一段江水横截面大,河床低,平时江水流速平稳,可容中等的挖沙船航行。整体来看,整个古镇街道横竖交叉,建筑没有统一的方位朝向,居民房屋多临街而建,门口相对,是典型的“街道型”商业街区建筑布局。中国传统村落往往有统一的方位建筑布局,如坐北朝南、坐西北朝东南等。但作为商业重镇的扬美古镇,其建筑布局主要是追求凝聚人气和商品交换活动的便利,最

6、大限度地让更多人路过公共的地面空间,以便商业信息的扩布和商品的交换。扬美这种在街道两旁一座座门口相对的房屋是一种可以凝聚人气的建筑布局,即我们所说的“街道”建筑布局。此类商业街区建筑布局的居民房屋往往不像非商业街区的村落那样有统一的朝向,门口只能是相对的,但街道不止一条,多条街道就有街道交叉的情形,交叉街道两旁的房子门口朝向就会出现不统一的情况。以古镇大门朝向为坐标,扬美古镇的朝向是坐南朝北。(二)公共空间建筑民俗公共空间建筑民俗是公共空间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传统戏台、庙宇、社公屋、土地神庙、树神祭祀台和具有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民居、码头建筑、广场公共建筑等,以及被当地居民赋予了精神信仰的其

7、他公共建筑物。扬美古镇公共空间建筑民俗分布自成体系,形成纵横交错、互相连通的格局,这种格局与扬美的地理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模式、居民民俗文化观念等息息相关,它们一起构成了扬美古镇的民俗文化体系。离扬美古镇大门约 1千米处的大王庙、离古镇大门约 0.8 千米处的魁星楼和古镇后门临江的三界庙、孔子庙、亭子、石头神祭台以及村中大榕下的祭台、清代禁碑、土地公屋、社公屋、祭碑等,都是扬美居民在公共空间上建立起来的、用于表达本地民间信仰的公共建筑民俗。这些公共空间建筑民俗是应着扬美村地理生态环境而建,反映了扬美居民的民间信仰,是扬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大王庙为例。据当地民众口述,历史上扬美曾有水患,当

8、地人建大王庙供奉大隍神,祈求大隍神镇压水中的“怪兽”,庇佑已经具有“城”居规模的商业街区。人们希望通过供奉来讨好大隍神,让其镇压邪恶力量,祈求平安。正如泰勒所言,民间口头所流传的东西,不论其在直接证实事件方面可靠性是多少,却包含着许多对风俗习惯特别忠实的记述230。又如魁星楼,这是扬美居民崇尚文化、追求文运昌盛的集体意识体现。“魁”,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为首的,居第一位的”;“魁星”,一指北斗七星中成斗形的四颗星,二指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扬美先人在左江蜿蜒迂回之处建起魁星楼,一方面希望文气凝聚、文运流长,另一方面是借此鼓舞扬美后辈不忘文化传统,弘扬祖先崇文尚美的优良传统,希望代代文才

9、辈出。除了大王庙、魁星楼之外,扬美的三界庙、社公屋、土地公屋、石头神祭台、古树下祭台等也蕴含着相关的民俗文化内容,发挥着各自的民俗功能。(三)居民建筑民俗庙宇、土地公屋等祭祀场所是扬美公共空间建筑民俗,是民俗文化集体无意识的外化表现。民居则是“私人化”的民俗空间,是民俗文化集体无意识无处不渗入社区内个体生活的内在表现。1.民居建筑整体格局扬美古镇古民居建筑主要是明清建筑,明代古屋 24 座,清代古屋 374 座,都是庭院式建筑风格。房屋分为前房和后房(主房),两者之间隔着一个庭院(可叫中庭院),前房前面也有一个庭院(可叫前庭院),前庭院是个大院子,建有大门和青砖 19 第 39 卷 (总第 1

10、45 期)围墙,穿过中庭院便是后房。整个建筑布局顺序是:庭院大门前庭院前房中庭院后房,整体上形成“两庭院加两房”的建筑格局。前房左边有一个或两个房间,一般为家里年纪较大的人住,从前房进入中庭院的通道多设在前房中间或偏左位置(房子大的话就设在中间),沿着这条通道就能到中庭院,接着便可进入后房。前房、后房布局整齐对称,前、后房对称轴在同一条直线上。这种前房、后房之间留有庭院的建筑布局十分有利于采光和通风,实用价值非常明显。2.民居建筑主要型式扬美古镇古民居建筑以平房为主,青砖黑瓦的木质结构,由青砖砌成的墙和顶着大梁的柱子组成,房屋主体建筑型式为“四方体”,注重对称,端庄典雅,屋顶为“长脊短檐式”,

11、屋檐大于墙基,超出墙基范围。“四方体”型式的房屋主体方正、对称、受力均衡,有利于房屋的平稳牢固;“长脊短檐式”屋顶也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这种屋顶利于导流雨水和风向,避免倾盆的大雨和横吹的大风对屋顶造成压力和冲击。屋檐向外伸约 1 米,一方面可以避免雨水直接沿着墙壁或者柱子流下腐蚀房基,另一方面可遮挡南方炙热的阳光,避免强光直接照射到房基或者屋体,使屋体上的门、窗、柱子等木质部分被暴晒。每座古屋门前通常会有两根大柱子,直顶屋檐,以保持屋檐受力均衡,避免中间部位受力过度而下垂。每一根柱子下面都垫有一块用石头雕琢而成的精美基石,基石上往往雕刻有精美的花鸟图案,这样可以避免柱子直接

12、接触潮湿的泥土而被腐蚀。如此设计,看起来精美极致,既实用又有很强的审美功能。3.民居装饰民俗中国许多历史文化街区的民居建筑都伴有厚重的审美意识和民间信仰,这些审美意识和民间信仰在民居建筑的装饰方面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扬美古镇古代民居亦是如此,这些民居建筑的外部和内部都有各式精美的装饰,这些精美的装饰体现了扬美民众的审美文化和民间信仰文化。扬美古屋屋檐的四个棱角或是回旋的钩状造型,或是精美的花鸟雕饰,屋檐下方的墙角也刻画有花鸟图案,整体看上去,充满审美意蕴。扬美古屋的门是木质的,门板上都钉有立体的“福”“寿”两字,蕴含着祥和的民俗文化气息。追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是中国人传统的心愿,扬美古屋门

13、板上的“福”“寿”两字便是这种民俗心理的体现。进入屋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堂屋,堂屋设有祖先桌和香火炉,供奉着屋主祖先的灵位,堂上写有“祖先之位”“佑启我后人”之类的文字。每到岁时节日,扬美民众必将酒肉放在祖先桌上,然后烧香、烧纸钱祭拜祖先,反映了扬美民众缅怀祖先、推崇祖先、祈求祖先保佑的民俗心理,是祖先崇拜的民俗仪式。大多数古屋周围设有香火炉和祭台,屋子大门正前方约 3 米处也设有一个香火炉,扬美民众在岁时节日都会烧香供奉。当地人认为,每一个香火炉代表一个神位,屋子四面都供奉着神,希望神灵可以守护好房子的四面八方,给屋子带来祥和、平安。屋门前的香火炉则是招财纳福之神,意为财神在门前给屋里招来

14、财宝和福气,使自家家业兴旺。屋外香火炉祭祀习俗、屋内祖先祭祀习俗等民间信仰“软件”与古香古色的古屋建筑“硬件”相结合,共同构建起扬美的古屋建筑文化,体现了扬美古镇民众的生态民俗观念。三、扬美古镇建筑民俗的生态观念与文化调适生态民俗学认为,自然环境是一个系统的、普遍联系的有机体,人类的生产模式、文化习俗、思维观念等都与生态环境有着多维度的密切关联,它们是在一定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中产生的,且直接产生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实用需要,其形成之后反过来又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包括正面的影响和负面的影响33。扬美丰富的建筑民俗与当地自然生态黄文富整合与调适:传统社区宜居模式的文化实践 20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5、12 月 25 日出版 2022 年第 6 期环境和人文观念密不可分,它们整合了地方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民众的民俗文化系统,通过文化调适的方式建构了与当地地理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宜居模式。(一)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的整合人类社会必然要在生态环境中受到自然周期的制约,祈求平安、招财纳福和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成为民众民俗祈求的终极目标4。大自然创造了扬美古镇依江傍水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扬美先民择水而居,根据自然地理的特点和宜居的需要对当地的空间布局进行整合和“二度设计”。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扬美建筑民俗的生态性颇为明显,其诸多建筑民俗都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如扬美古镇临江门一带左江岸边建起的三

16、界庙、祭碑、古树下祭台、民间搭桥等祭祀场所,与左江有着密切的关联。左江蜿蜒而下,江水流量大,流域落差大。至扬美一带,江面颇为壮阔,汛期水涨时水流湍急,江中有些地方河床石头林立、暗藏江底,江水有时会漫过江岸,冲刷岸边的植物和沙船。这些暗藏的水患和险峻的江岸环境给栖息在这块弹丸之地上的民众带来相当大的压力。面对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在缺乏现代科学知识解释的情况下,当地民众的原始思维里,“神灵”是一个具有超强法力的对象物,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河神、石头神、天神、地神等神灵身上。他们在河床险峻、有过险情之处等“特殊”地带建起了寺庙、社公屋、土地公屋等祭祀场所,把他们心中所谓的“神”给供奉起来,“讨好”它

17、们,希望得到庇佑。他们希望这些神灵能保佑他们这方水土的平安,让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财源广进。这是当地民众民俗信仰的体现,是民众自我保全的民俗行为。(二)人文生态的文化调适人文生态基础也是扬美古镇建筑民俗产生的生态因素之一。这种人文生态因素主要是栖息在扬美这块土地上的人群在迁徙过程中形成的审美文化观念、民间信仰文化、民间崇拜等。1.审美文化观念“人类的审美意识对于民俗的生成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334扬美民众的审美文化理念可作为扬美古镇建筑民俗的一大人文生态因素。扬美古镇古屋的造型、花鸟雕饰、云状屋角等建筑设计理念,除了与扬美地理环境、气候特点等自然地理因素有关,也与扬美民众的审美文化理念密

18、切相关。扬美古镇的兴盛时期是明清时期,现存的古屋也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这种建筑风格显然是受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和岭南地区的建筑文化影响。扬美地处于交通要道,历史上曾为军事重镇,既处交通要道,又为军事重镇,扬美人口流动自然很大,从外地迁徙到扬美之后就定居下来的人们,他们身上的文化因子与当地文化自然相互融合。扬美当地现存的石碑和民众的族谱上有记载,其祖先为古代马援、狄青等驻军军人,有些族谱上则记载其祖先为到扬美经商的广东人、海南人188-96,当地大多数居民都表示自己的祖先是外迁而来的。这些由中原或者广东、海南一带迁入的人群带来的文化因子与扬美本土文化“美美与共”。扬美古镇的建筑民俗显然受到了这种潜藏

19、在人“系统”中的审美文化观念的影响。因此,扬美现存古屋与古代中原地区、岭南地区的建筑有许多相似之处。2.传统民间信仰“民间信仰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或相应的礼制制度。”5中国的民间信仰文化极为浓厚,人居理念历来讲究“风水”,但所谓的“风水宝地”也并不是十全十美。自然地理环境很多时候并不完全符合人们的信仰观念和审美理念,人们宜居的诉求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所以人们便通过文化调适的方式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各种“补充”。当人们在一个地理环境区域内建立社区,但这里的地理自然环境格局不符合人们固有的信仰观念和审美理念时,往往需要对此区域进行“改造设计”,以便

20、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扬美古镇街区后门临江码头一带的左江沿岸有 21 第 39 卷 (总第 145 期)多处香火祭祀点,这除了与上文述及的地理自然环境有关,还蕴含着扬美民众的传统民间信仰。这些祭祀场所的选址包含着扬美民众浓重的“风水”观念。扬美古镇“口袋型”的地理空间,实际上并不十全十美。扬美人倚江建起村落,从地理环境、气候、交通等角度考虑,在这块弹丸之地“依江又面江”建起的社区冬暖夏凉,交通便利,总体上是比较实用的。但扬美村背对左江弓形处,这种情势在民众传统的信仰观念中被认为是“水冲”,不吉利。于是,当地人便按照其固有的信仰观念进行“改造设计”,在江水的弓形处建起祭奠河神兼有镇压邪神恶鬼之意的庙

21、宇、祭台、社公庙等,以达到自然地理设计与文化心理的平衡,得到某种意义上的安全感。这是民众自我心理安慰需要而催生的产物。在这里我们看到,“自然环境既是具体的民俗文化发生的本原性依托,又是民俗文化的加工对象;同时,对于具体民俗文化的建构和衍化,也具有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343。3.民间崇拜观念民间崇拜观念也是扬美当地人文生态基础的重要内容。民间崇拜观念是一种“既怕又敬佩”的意识,其普遍存于民间大众的意识和行为活动中。扬美当地的建筑民俗中,民间崇拜是各种建筑民俗存在的重要“泥土成分”。如扬美民居堂屋里祭祀祖先的神灵位就是祖先崇拜的一种形式。而前文提到在村中古老榕树下建有供民众烧香祭拜的祭台,则是当

22、地民众生殖崇拜的民俗行为,其本质是人们对生命繁衍、种族延续生生不息的渴望。大榕树枝繁叶茂,生命力极强,无不让扬美民众崇敬与膜拜,所以扬美民众便“把个体生命一般地妄加到全部自然身上”27,希冀人的生殖繁衍能力能像榕树一样旺盛,他们借助大榕树来表达潜藏于骨子里的生殖崇拜观念。除了审美理念、民间信仰、民间崇拜,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权力意识、科学建筑知识等也是影响扬美建筑民俗的人文生态因素。由此可见,扬美民居和公共空间建筑是扬美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观念相结合的产物。结语总之,扬美古镇可谓是一座鲜活的民俗文化博物馆,浓缩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显现着很强的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特征。扬美古镇建筑民俗是自然

23、地理生态环境与文化观念整合调适而形成宜居社区模式的结果。换句话说,扬美古镇的建筑民俗是根植于扬美古镇独特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扬美民众在长期的历史中不断积淀而成的传统民间信仰、审美观念,是生态民俗学的典型例证。当下社会,世界一体化、文化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民俗文化事象面临着濒危的境地,如此形势下,从生态民俗学的视角分析民俗文化产生和存在的生态基础,通过保护民俗文化存在的生态条件来促进传统民俗文化保持生机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扬美古镇建筑民俗的功能和形成原因进行生态民俗学分析,对遵循文化传承与发展规律,保护和传承扬美古镇传统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有一定的学理价值和实操意义。参考文献:1 吕俊彪.财富与他者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 泰勒.原始文化 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江帆.生态民俗学 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4 乌丙安.民俗文化新论 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7.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87.黄文富整合与调适:传统社区宜居模式的文化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