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锅炉调试、运行方案
1. 基本原则
1.1锅炉启动、试运行是锅炉安装施工后期的主要工作内容,参与后期工作的施工人员应在熟悉本方案的基础上,遵照如下规定或要求进行工作。以保证锅炉启动、试运行成功。
1.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1.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95;
1.4锅炉制造出厂随机文件《安装使用说明书》;
2.基本程序
机械分部试车及各系统联动试车---------冷态布风试验-------烘炉------ 碱煮炉-----停炉、自然冷却放水检查-----锅筒工作压力冷态严密性试验------管路水冲洗-------过热器管及主蒸汽管路蒸汽吹扫----------------------
锅筒工作压力下蒸汽严密性试验------安全阀调整及校验------------------锅炉4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总体验收
3.工艺及措施
3.1机械分部试车及各系统联动试车
3.1.1鼓、引风机、给水泵安装完毕,单机试车合格;
3.1.2烟风道安装结束,送风系统自鼓风机出口直至布风板下面风室为
止,调风装置调节自如,内外方向一致,全开或全关时进风管工作平衡可靠,无异常声响,烟道严密不漏风。
3.1.3给水管路、排汽管路、疏水管路、排污管路安装结束,给水系统自除氧器给水箱出口至锅炉省煤器入口为止,各种阀门调节自如,流向正确,阀门全开或全关时,管路各部分支吊架工作平衡可靠、无异常声响,管路及其附件严密不漏。锅炉水位计水位清晰可见;
3.1.4给煤系统及调节装置安装完毕;给煤系统自落煤管出口至加煤斗无堵塞。
3.1.5电气及仪表安装调试完毕。
3.1.6检查除氧器给水箱水位是否正常,以考核软水泵、软水产出能力是否能满足要求。
3.2各系统联动试车
试验目的:检查事故按钮和各系统连锁保护装置的动作。
试验范围、步骤和方法:
3.2.1鼓、引风机程序控制装置试验
按下列程序:先试按引风机、后按鼓风机启动按钮,两机能正常启动,当按相反程序操作时,两机不能正常启动为合格。
按下列程序:先试按鼓风机、后按引风机停止按钮,两机能正常停机,当按相反程序操作时,两机不能正常启动为合格。
3.2.2高、低水位报警及事故按钮动作试验
依次启动引风机、送风机后启动给水泵及软化水泵,向锅炉连续进水,直至高水位,此时应有声光报警,当听到声光报警时,人为按下事故按钮,应依次切断给水、给煤机以及鼓、引风机为合格。
依次启动引风机、送风机,锅炉人为放水,直至低水位,此时报警器应声光报警。当继续放水极低水位时,应自动切断给煤机以及鼓风机、引风机为合格。
3.2.3依次启动引风机、送风机,按不同方式改变调风装置开度,检查炉膛负压变化,以及炉墙漏风情况。
3.2.4超压报警及连锁。
3.3冷态布风试验
冷态布风试验是沸腾床正常燃烧的基础,因此非常重要,司炉人员必须亲自参加操作,并认真记录试验的数据,作为日后正常运行的依据。
试验用料
沸腾炉渣≦8mm 共6立方米
试验分三个阶段,分别为300mm料层、450mm料层、600mm料层,分别记录各料层下完全沸腾时的风室风压及电流的大小,作为正常运行时参考数据。
3.4.烘炉
3.4.1烘炉的目的:利用燃料产生的热量缓慢对炉墙加热,促使炉墙中的
水分逐渐逸出直至干燥为止;
3.4.2该锅炉烘炉已经结束,故过程从略;
3.4.3合格标准:耐火浇注料应按厂家规定的升温曲线烘烤,并经检验合格。全面检查炉墙各部位没有发现变形或裂纹。
3.5.碱煮炉
3.5.1根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化学篇)进行碱煮炉;
3.5.2煮炉后期,锅炉压力1.96-2.45MPa,排汽量为10%-15%额定蒸发量下,煮24小时后进行排污换水直至炉水品质符合运行要求为止。
3.5.3煮炉起始时间的确定
为了减少燃料的消耗,煮炉起始时间可安排在烘炉后期,开始投药,升压煮炉。
3.5.4工艺步骤及技术措施
药品称量并配制成溶液
药品品种及数量:
氢氧化钠100㎏
磷酸三钠100㎏
溶液百分浓度=药品总重量/(药品重量+软化水重量)≦20%
对备有加药系统的锅炉房,先将药品投入加药箱后加入软化水,机械搅拌溶解后用加药泵连续泵入锅筒内。
对无加药系统的锅炉房,可临时在锅筒排空阀座上安装加药漏斗,将药品投入箱内加入软化水溶解后注入锅筒内。投药完毕,冲洗阀座,排空阀复位。
升压煮炉
向锅炉进水,当锅筒水位比正常水位低50mm时停止进水。
提高燃烧强度,使锅炉缓慢升压至1.0MPa,升压时间不少于4小时。
提高燃烧强度,使整个煮炉期间,锅炉压力维持在2.0 MPa左右,排汽量控制在2-3t/h,同时调节给水,保持锅炉水位比正常水位高50mm。
排污、换水
连续煮炉24小时,化验结果显示磷酸根浓度不变后煮炉结束。压力缓慢降低,从各下集箱轮流排污、换水。直至炉水品质达到运行标准为止。
停炉、自然冷却的操作程序
停止向炉内的供给燃料;
送风机停止5分钟后,停止引风机;
关闭所有看火门、人孔门、以免漏入冷风。让锅炉自然慢慢冷却。
锅炉放水、检查
锅炉自然冷却,当压力降至0.5MPa时轮流从各下集箱排污放水,当压力降至零时,开启锅筒上的排空阀,放尽炉水后,开启锅筒上的人孔门和集箱上的手孔盖进行检查。
煮炉合格标准
锅炉停炉放水后,检查锅筒,集箱内部,应冲洗附着物和残渣,必要时辅以人工清扫。锅内钝化膜清晰可见。
3.6冷态严密性试验及管路水冲洗
3.6.1目的
对未参加本体水压试验的管路及阀门进行严密性检查,同时利用锅炉内的水压对给水管、取样管、仪表管等进行水冲洗,以清除管路内可能存在的脏污、杂物。
3.6.2工艺步骤
1. 开启锅筒上的排空阀,向锅筒缓缓进水,直至满水后关闭排空阀。
2. 开启给水管路上的所有阀门,关闭给水泵出水阀,关闭取样器的出水阀,开启各种仪表管路的入水阀,关闭各种仪表的出水阀;
3. 用电动试压泵对锅炉缓缓加压,使压力升至锅筒工作压力4.2MPa。
4. 检查上述管路及阀门的严密性,如发现漏水现象,经必要的处理后继续升压检查,直至可靠严密为止。
5. 检查完毕按下列顺序,分别开启冲洗管路上的出水阀,进行水冲洗。
各种仪表管路;
各种取样管路;
连续排污管路;
给水管路。
6.过热器管路反冲洗
水冲洗前,被冲洗管路上的仪表要加以保护,节流阀及止回阀的阀芯要拆除,妥善保管,待水冲洗完毕后复位;
水冲洗开始后,锅炉内水压会不断下降,此时应启动给水泵继续加压,水冲洗时的压力不应低于50%的工作压力,以免影响水冲洗的效果。
水冲洗的合格标准
以被冲洗管路出口的水色透明度与入口处目测一致为合格。
3.7过热器管及主蒸汽管吹扫
1.吹扫用的临时管截面积应大于或等于被吹扫管的截面积,临时管应尽量短捷以减少吹扫阻力。
2.吹扫时控制门应全开,且开启时间一般不小于1min。
3.被吹扫系统各处的吹管系数应大于1。
4.吹洗时的控制参数可通过预先计算或吹洗时的实测确定。一般在符合上述第1.、2.条的基础上控制门全开后过热器出口压力达到1.5MPa,可满足各处吹管系数大于1的要求。这时相应的锅炉蒸发量为60%—70%额定蒸发量即12-14t/h。
5.吹扫时压力下降值应控制在饱和温度下降值不大于42℃的范围内。
6.吹扫过程中,应至少应有一次停炉冷却,时间间隔在12小时以上,冷却过热器及其管路,以提高吹洗效果。
7.被吹扫的所有管道,特别是临时排放管应牢靠固定,以防产生过大的震动及意外。
8.吹洗质量标准
过热器及其管道各段的吹管系数大于1;
在被吹洗管末端的临时排汽管内(或排汽口处)装设靶板,靶板用铝板制成,其宽度约为排汽管内径的8%,即12mm,长度纵贯管子的内径;在保证吹管系数的前提下,连续两次更换靶板检查,靶板上冲击粒度不大于0.8mm,且癍痕不多于8点即认为吹洗合格,合格的靶板应作为资料保存。
3.8蒸汽严密性试验
1.目的:锅炉点火升压至工作压力,在热态下检查锅炉各部位的严密性以及热膨胀位移的情况。
2.检查范围
锅炉的焊口、人孔、手孔和法兰的严密性;
锅炉附件和全部汽水阀的严密性;
锅筒、集箱、各受热面部件和锅炉范围内汽水管路的热膨胀位移是否正常,是否有妨碍膨胀的地方,管路支吊架的受力情况是否正常。
3.9安全阀调整
蒸汽严密性试验检查,缺陷处理完毕后,锅炉继续升压进行安全阀的调整。具体要求如下:
3.9.1为了缩短安全阀调整校验的时间,应在并炉供汽前进行,此时主汽阀处于微开的状态。如果蒸发量比较大,则一定要小幅开启过热器出口排气阀,以保证过热器管得到良好的冷却。
3.9.2锅筒安全阀始启压力按规范的规定进行调整
控制安全阀为:3.82×1.1×1.06=4.45 MPa
安全阀调整时应先调整锅筒上的安全阀,然后再调整过热器上的安全阀。过热器工作安全阀为:3.82×1.04=3.97 MPa
3.9.3调整和校验完毕,应将安全阀的始启压力、起座压力、回座压力的数值如实记录,并办理签证。
3.9.4安全阀经调整校验,应加锁或铅封,严禁卡死。
4. 48小时带负荷试运行
4.1目的:对锅炉本体及附属设备的施工、设计、制造质量进行考核。
4.2基本操作程序
0.49 MPa下低压暖管-------升压---------供汽--------试运行调整-------运行记录-------48小时试运行总结--------消缺
4.3安全阀调整完毕,调整燃烧强度,使锅炉压力缓慢降至0.49 MPa,开始低压暖管工作,此时开启主汽阀胖了和主汽管上的疏水阀,暖管的速度以温升不超过2-3℃/min 为宜,直至疏水阀出汽为止。
4.4运行调整
任务:根据负荷变化及时调整燃烧,调整锅炉给水,连续不断地供出额定参数、足够数量的蒸汽。
调整过程中,应注意布风板上的燃烧情况以防结焦或熄火。
5.锅炉总体验收
锅炉供汽带至满负荷20 t/h后,连续运行48小时(如因某种原因不能带至满负荷时,另行协商确定)。在48小时试运行期间,锅炉能达到额定出力、压力、温度符合设计要求;锅炉本体、辅助系统均能正常工作、其膨胀、严密性、轴承温度及振动等均符合设计要求,至此试运行才告结束。建设单位代表、施工单位代表,在技术监督部门的参与下办理试运行签证及设备验收移交工作。
验收资料:包括全部施工文件竣工图,各项检验报告,主要材料质保单,设备、阀门等合格证及校验合格证等。
试运行工作安排及技术交底
根据目前的现场条件确定如下实施线路图:
完善前期的工作---------鼓、引风机、给水泵等单机试车及冷态布风试验---------反冲洗、冷态严密性试验、管路冲洗------------煮炉、48h
试运行、吹管、安全阀调整
1.先将前期未完的工作抓紧完成。包括:
1.1破碎、上煤系统,落煤管道(在给煤机前应加装调节闸门),封闭前应确认给煤机内无铁屑杂物;
1.2解除对膨胀有阻碍的临时固定,并正确地预设膨胀;
1.3在排汽管口安装靶板固定装置,排汽管要牢靠固定(另行加固,特别重要);
1.4加装进风管的调节门及导流板,以平衡进风;
1.5旋风分离器下的料腿膨胀部分要设法弥补;
1.6鼓、引风机、给水泵等高速旋转机械联轴器处应加装防护罩;
1.7电气及仪表应按规范完善并得到相关人员的认可;
1.8清理各处杂物,保存通道畅通;
1.9各处照明及应急照明能正常工作;
1.10各处操作平台及扶梯能方便操作人员安全操作及检修。
1.11水化人员能正常制水及化验。
2.鼓、引风机单机试车及冷态布风试验
2.1按规范检查安装的质量,检查烟风道、炉膛等各处是否畅通、合格。
2.2鼓、引风机、给水泵等高速旋转机械试车时,要派专人守护。
2.3鼓、引风机单机试车不得少于8小时,主要符合下列要求:
2.3.1 没有异常声响
2.3.2 振动应不大于0.1mm
2.3.3 润滑油在油位计的中间,且没有变质
2.3.4 轴承温度不大于80℃
2.3.5 在额定参数下,电流不超标。
2.4 鼓、引风机单机试车前要先将进口门关闭,再启动风机,然后逐步加大风门,这时操作人员要密切关注电流表。电流表不要超出额定值,当电流表不稳定或有其它异常时都要马上停止运行。问题原因找出并处理妥当后,才能再次试运行。
3.反冲洗、冷态严密性试验、管路冲洗
3.1 给水泵开至最大的流量对过热器进行反冲洗,锅筒水满后关闭所有阀门,继续升压试验。然后再轮流对各放水管放水冲洗。水压降低后应继续加压。
4.煮炉、48h试运行、吹管、安全阀调整
4.1煮炉安排在试运行前期进行,点火正常后,煮炉的参数容易达到;
4.2吹管放在试运行的后期进行;
4.3运行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炉;
4.3.1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可见边缘;
4.3.2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
4.3.3锅炉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满水),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
4.3.4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
4.3.5水位表或安全阀全部失效;
4.3.6设置在汽空间的压力表全部失效;
4.3.7锅炉元件损坏且危及运行人员安全;
4.3.8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锅炉安全运行;
4.3.9其他异常情况危及锅炉安全运行。
4.4升压0.1-0.2MPa时要冲洗水位表、压力表,冲洗排污管;
4.5升压至0.5MPa时对人孔、手孔、法兰面进行热紧;
4.6试运行的前期应控制低负荷12小时左右,有利于耐磨浇筑料的进一步烘烤;
4.7点火前J型阀风帽上的空腔要用干煤灰填满,以防启动的前期烟气短路;
5.各工艺过程的参数均以试运行方案为准。
人员配备:
锅炉技术人员2名
电气、仪表安装工程师各1名
钳工1名
焊工1名
管道工1名
司炉工9-10名
需准备的材料:(由用户提供)
氢氧化钠150㎏
磷酸三钠150㎏
木炭5吨
烟煤粉≦2mm 300㎏
干煤灰1吨
铝板20片
聚四氟乙烯盘根(□4 mm、□6mm、□8mm、□10mm)各0.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