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标原则、面临问题及实现路径_黄大勇.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8839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标原则、面临问题及实现路径_黄大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标原则、面临问题及实现路径_黄大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标原则、面临问题及实现路径_黄大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第22卷 第1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3(22)1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原则、面临问题及实现路径黄大勇 蒋朝霞 汤鹏主【内容摘要】全面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有之义。要从顶层设计、工作体系、改革实践等角度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通过强化课堂思政功能、优化课程思政内容等措施,着力破解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不落地等问题。【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改革实践【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市 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课程思政专项“基于立德树人为要旨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课堂建设研究与实践 基于长江师范学院的探索”(编号:)、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专业认证下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编号:)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黄大勇(),男,四川内江人,长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汤鹏主(),男,湖南株洲人,长江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教授【通讯作者】蒋朝霞(),女,重庆垫江人,长江师范学院教学质量监测研究与评估中心评估办公室主任,副教授,硕士 一、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 年 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开启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新征程。

3、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都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少高校出台的“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提出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发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在内的各类课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元素,并将其贯穿于课程教学和研究全过程,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的新征程中,需要根据工作形势、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而课程思政正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具体体现。上

4、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就曾经说过:“课程思政其实质就是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在理念发展方面,不少学者认为要积极转变思路,通过加快思政课程建设以拓展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杨涵,;唐海风,;何红娟,)。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面,有学者认为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并与教材开发衔接起来(陆道坤,)。国外也非常重视课程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例如赫尔巴赫()坚信课堂教学影响着学生的道德修养的形成;史蒂芬()则提出教科书中的插图和印刷文字能够影响学生价值观念的观点。以上这些都是诸多专家学者对于如何界定课程思政内涵,如何具体开展

5、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工作,以及如何更为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所做的种种探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及新时代高教 条精神,积极开展一流课堂建设,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其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深入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找到破解问题的实现路径。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实现的目标就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通过系统谋划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积极构建课程思政建设体制,构建课程思政的实现模式,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达到架稳课程思政建设

6、“四梁八柱”,夯实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石”,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目标,具体目标如下。(一)做好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在高等教育新时代,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应时代之需,更是学校与时俱进之要。要按照课堂是起点,管理是依靠,质量是结果的人才培养逻辑,构建起结构严密,内容系统的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构建集成化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体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是一门课程、一个马克思主义学院能够完成的,应将课程思政列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融入课程体系、体现在育人全环节、落实在教师培养培训中,建立起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课程

7、思政工作体系,并制定纵深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年2023年第22卷 第1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度建设内容、建设要点、具体举措和绩效成果等措施。(三)聚焦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通过课程思政建设,使得课堂形态重塑,课堂内容重构,并将课堂教学聚焦到知识传授、技能学习和立德树人“三位一体”中来;同时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围绕学生思想状态和学习状态开展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面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四)落地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教

8、师能够将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其授课组织、技术运用、学生调动等方面教学素养明显改善,使得“教”能够做到重点突出、方法恰当、教有所予;与此同时,学生思想素养、思维训练、习得反思等方面的学习素养有效形成,使得“学”能够做到抓住重点、方法得当、学有所获,从而帮助每一名学生从课堂中获取价值观念。三、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原则(一)坚持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提升政治站位,进一步落实落地各方主体责任,创新建设举措,统筹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认识,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强起来、实起来。(二)坚持面向全体,示范引领。面向所有专业全部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以德

9、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持续深入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形成规模、形成范式、形成体系。(三)坚持遵循规律,分类建设。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协同性要求,注重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的育人作用。明确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内容和方法,分类分步有序推进工作。四、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一)课程思政工作体系不集成。当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非常重视课程思政建设,但是在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方面却缺乏顶层设计,存在对课程思政内涵和外延界定不清,思政文化理解不透彻,课堂革命开展没有层次性,打造课程思政“金课”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存在上述

10、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课程思政工作体系缺乏系统性,没有从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等多维度考虑课程思政的大集成工作。(二)课程思政改革实践不聚焦。开展课程思政,积极引导学生探索人生价值、主动学习知识,激发求知欲望,已经写入教育部文件,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在如何适应当前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如何根据学校自身历史积淀与实际情况,开展符合学校需要又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课程思政改革实践还没有聚焦到立德树人的维度,特别是对知识传授、技能学习和立德树人“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形态认识不到位。(三)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不落地。课堂教学思政功能偏弱。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

11、工作会都高度重视课堂思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从五个“人”的工作目标、把握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学生教育培养六个“下功夫”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应用型本科学校在课堂教学思政方面办法不多,离中央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思政目标不具体、课堂教学思政路径不明确、课堂教学思政方法不清晰等问题。课程思政内容脱离实际。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知识陈旧、观点陈旧的问题。有些课堂教学的思政内容不能反映中央的新要求;有些内容不能很好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些内容不能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变化;有些内容与突飞猛进的现实生活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相

12、去甚远;有些课堂的教学内容注重学科专业的纵向发展,而忽视思想教育的融合;有些课堂的教学内容不能体现高等教育改革所带来的教育理念,过于狭窄,综合性不强,没有针对性。课程思政模式不够先进。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教促进有效的学,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路径。然而,目前一些应用型高校的现状是过于依赖讲授式、案例式等传统的教学范式,致使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单一,方法突兀、形式呆板,从头到尾就是灌输新的知识点,只要求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能突出就可以,对课堂效率及学生的价值判断和学习效果并不在意。课堂教学时代感不强。互联网兴起,使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走向智能化,给课

13、堂教学带来巨大变革。智能化教学语境下,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的教学作用与地位也需要进行重新界定与认识。填鸭式等传统教学方式的种种缺点与弊端,也可能被智能化改变,互联网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将会形成巨大的牵引力和推动力,带动传统课堂教学实现突破与转型。然而,有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智能化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冲击认识不充分、准备不充足,特别是有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管理依然落后于时代发展。五、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在高等教育新时代,教育部和各省市均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思路,都在积极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加强课程

14、思政建设的精神,出台了宏观的工作方案,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落实好中央文件的精神,就必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一)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科学界定课程思政内涵和外延,出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制订并实施好建设工作的年度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从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等多维度大集成谋划课程思政建设,并层次性开展课堂革命,针对性打造课程思政“金课”。(二)聚焦课程思政改革实践。将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课堂教学革命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以重建课堂评价标准为先手,以重塑课堂形态为抓手,以重构课堂内容为基础,以重置课堂评价办法为保障,以重设课堂条件为支撑,通过课堂教学

15、革命,将课堂教学聚焦到知识传授、技能学习和立德树人“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形态中来,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三)落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强化课堂思政功能。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第22卷 第1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3(22)1多元混合教学模式下 开发课程思政实践研究赵营颖 唐国良 李瑞昌【内容摘要】后疫情时代,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广泛应用。针对“多元混合教学模式”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实践机制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以 开发基础课程为实践基础,探讨课程思政实践及评价方式,并提出采用增值性评价方式评价课程思政实

16、施效果,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提供参考。【关键词】多元混合教学模式;课程思政;增值性评价【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多元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实践机制及增值性评价研究”(编号:)成果。【作者简介】赵营颖(),女,河南禹州人,河南中医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唐国良,李瑞昌;河南中医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一、概念界定(一)多元混合教学模式。信息时代的创新理念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教育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的发展变革。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将教学从“内容、资源、环境、活动、评价”五个维度进行混合研究。目前在新冠感染疫情背景下,多元混合教学模式是后疫情

17、时代的教学趋势。(二)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这意味着教育结构发生变化,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三)增值性评价。增值性评价主张以学生为教育对象,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出发组织教学过程,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唯一标准,引导教学多元发展。在五育并举视域下学生的增值不仅仅是学业成绩上的增值,更要全面关注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增值。在教学中引入增值性评价,将有效促进教学的多元平衡发展。规律,坚持价值教育和知

18、识教育相统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面向所有专业全部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着力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以紧紧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为出发点,将课程知识有机融合课程思政理念,按其内在逻辑组合成层层递进、相互支撑、相对独立的单元,实现课程思政目标。要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分类优化路径,推动各专业学科基础课和核心课程根据不同专业学生能力培养需求,分类设

19、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推动通识必修类课程按照授课对象,差异化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推动通识选修类课程贴近学生需求,针对性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专题。引进先进课程思政模式。充分遵循课程思政建设规律,注重隐性教育引导,进一步扩展课程思政途径与方法。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广泛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构建师生共生发展的课程学习共同体,在互动与讨论中将价值教育内容无形地传递给学生。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构建“课内”“课外”相互结合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重庆及周边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不断拓展课程思政

20、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加快课堂教学智能化。加强课堂教学智能化顶层设计,明确课堂教学智能化目标、进度和条件保障。积极引入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培养一批课堂教学智能化标兵和在市内外有一定影响的课堂教学智能化专家,引入蓝墨云、学习通、雨课堂等平台和工具。通过课堂智能化,提升课堂教学的课程思政质量,推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参考文献】贺武华,王凌敦 我国课程思政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薛桂琴 高校课程思政背景下践行价值观教育目标研究 江苏高教,何红娟,阎树群 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精细化创新的三重逻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杨涵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切入点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陆道坤 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 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 思想理论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