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十几减8
教学设计说明:
本教案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并能熟练的运用这两种算法进行十几减8的计算。基于上述情况,本节课教学设计如下:
1.重视课前的复习铺垫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复习题,唤醒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印象,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自然而然的进行知识的迁移,有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重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在十几减9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对“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有所了解。在学习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时,不需要教师再做更多的讲解,而是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算法,更牢固的掌握算法,达到对这些算法的熟练应用的程度。
学情分析:
十几减8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8加几和十几减9的基础上安排的,十几减9较多地借助实物操作或依靠操作表象进行计算,十几减8则把实物操作活动抽象成数的计算活动,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以提高抽象计算的能力和思维水平。教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入十几减8,放手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主动探索、交流算法、算出得数。对于抽象计算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通过操作获得自己的算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想加算减与破十法”,能够正确、熟练的计算十几减8。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情境,自主探究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破十法”和“想加算减”这两种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想去动物园看大熊猫吗?
生:想(预设)
师:可是我们必须闯过两关游戏,老师才能带你们去。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预设)
师:下面我们就来闯关吧。
1.课件出示第一关:填一填。
8+( )=13 8+( )=12
8+( )=15 8+( )=17
12=10+( )=8+( )
预设:好了,我们这么快就闯过了第一关,等待我们的第二关又会是什么呢?
2.课件出示第二关:口算
12-9=( ) 13-9=( ) 16-9=( )
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3.提示课题。
同学们十几减9学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来利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来学习十几减8吧!
板书课题:十几减8
二、探索新知:
同学们刚才顺利闯过了两关,下面,老师就带同学们去动物园吧。看,熊猫宝宝在干什么啊?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情境图
(1)认真看一看,在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要求的数学问题是什么?
生汇报
师把数学题目完整地叙述一遍。
(3)谁能像老师刚才说的那样再说一说呢?
生叙述。
(二)想一想,议一议。
1.要求“还剩几个”怎样列式?
生汇报
师:刚才有同学说12减8等于4,到底是不是等于4呢?同学们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小棒摆一摆,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动脑筋想一想十几减9是怎么计算的,来看看十几减8应该怎样计算。(让学生自己动脑想一想)
2.说一说:现在把你们的算法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3.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的算法跟其他小朋友分享一下呢?
生汇报
(1)出示课件:想加算减法过程
(2)出示课件:破十法过程
(三)师点拨。
师:你们真聪明!刚才想出了三种方法来计算12减8,谁还有其它方法吗?你最喜欢用哪一种呢?
生汇报
(1)摆小棒: 让同学们自己感觉摆一摆这种方法在数学上不常用。
(2)想加算减法。
生叙述,师板书想加算减法过程。
(3)破十法。
生叙述,师板书破十法过程。
师:刚才有些小朋友喜欢用摆小棒的方法,也有些小朋友喜欢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是更多的小朋友呢喜欢用破十法来计算!那么以后的计算中,你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方法哦!
三、课中休息
出示课件(课中操:我的身体)
四、巩固应用。
1. 圈一圈,算一算。
熊猫宝宝还想带带同学们去菜园里采摘新鲜的蔬菜和可口的玉米。
出示课件
2.比比谁算得快。(出示课件)
五、课堂延伸
1.摘水果
熊猫宝宝说刚才辛苦大家了,给大家带来了新鲜的水果。
出示课件
师:你喜欢吃什么水果?不过想要吃到你喜欢的水果,首先得算出水果后面的式子哦。
生汇报。
2.发现十几减8规律。
出示课件
师:老师把刚才的算式整理了一下,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有什么发 现?谁来说一说?
生汇报。
师小结: 十几减8,差等于被减数的个位数加2。
3. 学以致用
移动 8,从卡片上的数里减去它。
出示课件
六、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汇报
师小结:计算十几减8时,一般可以采用破十法,或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