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篮球传切配合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董莲莲 辽河油田实验中学中级教师
指导教师:郑敏芝 辽河油田实验中学体育高级教师,44岁,从事体育教学工作22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联系电话13942708976
指导教师:许阳 辽河油田实验中学体育高级教师,35岁,从事体育教学工作13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联系电话15184289988
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
篮球基本技术教学
课时
6
单元
目标
1、学生通过篮球学习和练习,基本掌握技术动作,并能应用于篮球教学比赛;
2、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提高学生控球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
课次
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课时目标
1
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重点:翻腕、拨指、迎球、移动教学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1、 初步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使85%的学生能基本掌握动作技术,能传出1-2个好球。2、 通过篮球游戏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3、发展学生身体协调、灵活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
2
原地高低运球
教学重点:手按拍球的位置
难点:手脚的协调
1、 初步学习原地高低运球动作,使75%的学生基本掌握动作技术,并能用正确的方法运球。2、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身体协调、灵活能力3、 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良好意志品质。
3
行进间高低运球
教学重点:推送球的部位和高度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1、 初步学习行进间高低运球动作,使80%的学生基本掌握动作技术,并能加以应用。2、 运用篮球游戏和篮球健身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身体协调、灵活能力3、 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良好意志品质。
4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教学重点:蹬地、伸臂、屈腕、拨指教学
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1、 学生初步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使70%的学生基本掌握动作技术,并能加以应用。2、固定手型练习,接传球投篮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3、运用篮球游戏和篮球健身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身体协调、灵活能力。3、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良好意志品质
5
行进间低手投篮
教学重点:行进间低手投篮的起动部分,一大二小三高跳
难点:起步和投篮的协调配合
1、 学生徒手模仿练习,8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动作2、原地持球三步上篮3、接传球三步上篮,在进行过程中完成低手4、行进间低手投篮完整动作练习5、 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良好意志品质
6
传切配合战术
重点:传球后切入时机和多变的传球手法
难点:突然快速的摆脱防守,将球准确传到切入队员的进攻位置
1、学生徒手模仿传切练习,无防守传切练习2、结合消极防守传切练习,使80%的学生能把握时机,掌握传切战术配合3、反复练习一传一切和空切练习,并在比赛中应用4、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身体协调、灵活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战术配合意识和能力。5、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
篮球传切配合教学设计
一、本课的教学设想:
本课努力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篮球是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它能发展提高学生的协调性、领悟性和合作能力。本节课教学中通过传切配合战术的练习,加强学生的基本素质,并对基本战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提高技战术的教学实效性;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建立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以获得成功体验,激发体育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次课是篮球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之一传切配合。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运球、传球、接球、投篮进攻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的两人或三人的基础配合。主要学习一传一切和空切的配合方法,以达到在比赛中运用的目的。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好分层次教学,引领学生科学锻炼掌握技术技能。
三、教学目标:
1.学习篮球传切配合的技术要领,通过本课的教学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传切配合的运用时机以及注意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与应变。
2.发展学生的速度、弹跳和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战术配合的意识和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情感,培养学生勇于进取,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传球后切入时机和多变的传球手法
2、难点:突然快速的摆脱防守,将球准确传到切入队员的进攻位置
五、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采用绕场地行进间运球的方式逐渐热身,通过持球热身操练习,活动各关节,通过球性练习,集中学生注意力,体现学生运球能力,并迅速进入运动状态。
基本部分:采用逐步递进的教学形式,复习行进间上篮和接传球上篮,为学习传切配合做铺垫练习,提高学生跑动传接球能力,然后通过展板讲解、示范、学习一传一切配合和空切配合,引导学生练习,进行分层逐步进行传切配合练习,通过设问、释疑、引导学生自我分析、强化配合技能;再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学生展示、师生点评等方法,促进学生掌握传切配合的基本方法。最后通过小组教学比赛,尝试应用传切配合,巩固所学技战术,感受篮球运动的乐趣。
结束部分:通过学生自己谈课堂学习体会、练习感受的方法,自评互评学习情况和效果,在教师的带领指导下,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小结,回收器材,结束本课。
六、安全保障和措施:
篮球课堂上易发生身体碰撞、容易受伤,所以,必须强化课堂组织过程,加强组织纪律和安全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醒学练要求,强调安全问题;比赛时,要求学生注意身体对抗技巧,跳起落地时注意缓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醒学生合理分配体力,注意控制运动负荷。做好预防工作,避免伤害事故。
七、器材及场地
篮球场地、标志桶6个、篮球23个、小黑板1个
八、预期效果
1、80%的同学掌握基本技术2、平均心率115次/分左右3、练习密度40 —42%
篮球传切配合教案
学生:初一(5)班男生 人数:23人 上课教师:董莲莲
教学
内容
复习行进间低手投篮 学习传切配合
教
学
目
标
1.学习篮球传切配合的技术要领,通过本课的教学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传切配合的运用时机以及注意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与应变。
2.发展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快速启动和制动能力和水平移动速度,提高学生战术配合的意识和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进取,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重点
难点
重点:传球后切入时机和多变的传球手法
难点:突然快速的摆脱防守,将球准确隐蔽的传到切入队员的进攻位置
部分
与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教学组织方法与要求
准
备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 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的内容
4、检查服装
5、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慢跑热身
学生每人一球绕篮球场按规定路线行进间运球
2原地持球热身操
a体转运动b腹背运动
c踢腿运动d踝腕关节
(4×8拍)
3、球性练习
a持球绕环
b原地运球
一、复习行进间低手投篮
二、学习传切配合
1、一传一切配合
方法:①传球给②后向左侧切入假动作,再变向纵向切入接②回传球上篮。②传球后跟进抢篮板,①和②交换位置
2、空切配合:
方法:无球队员突然摆脱防守,切向防守空隙区域,接球投篮或其他进攻动作
重点:传球后切入时机和多变的传球手法
难点:突然快速的摆脱防守,将球准确传到切入队员的进攻位置
三、教学比赛
方法:传切配合进球算3分,不进算1分,其他进球算2分,先得10分的队获胜
一、放松活动
1、拉伸练习身心放松
2小结本次课情况
3宣布下课
教法:
1、师生问好,检查人数。
2、老师宣布本课内容,提出练习要求。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教法:
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提出要求。
2.口令指挥,语言提示。
教法:
1. 教师示范领做
2. 指挥学生练习,及时纠错
3 语言鼓励调动学生兴趣
教法:
1. 教师讲解练习方法提出要求
2. 分组练习巡视指导
3. 语言鼓励肯定
教法:
1、教师利用小黑板画图讲解一传一切和空切配合要点。
2启发学生观察和思考,示范练习讲解。
3、组织分组练习强调要点提出要求
4、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5、维护课堂秩序,强调安全问题
教法:
1教师分组并指导比赛
2组织观摩学习
3流动巡视适时裁判
4强调安全问题
教法
1带领学生放松
2评价总结本课
组织:
××××××××
××××××××
⊙
要求:整队快、静、齐,精神饱满,听从指挥。
组织:
要求: 听从指挥,积极参与。
组织:
××××××××
××××××××
⊙
要求:动作协调一致,充分各活动关节 。
组织:
练习方法:
1个人运球上篮
2一传一接上篮
要求:精神饱满
组织:一传一切
练习方法:
1无防守传切练习
2有防守传切练习
要求:找准时机,切入迅速,传球到位。
组织:空切
练习方法:
1分组,小组长带领练习
要求:积极练习,尝试不同方向不同路线的切入
组织:篮球场内
练习方法:分组轮换半场4对4比赛,场下队员观摩学习
要求:摆脱防守,传球隐蔽及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组织:
××××××××
××××××××
⊙
◆要求:轻松愉快结束本次课
预
计
平
均
心
率
曲
线
(次数)
170
160 ·
150
140 · ·
130 ·
120 · ·
110 · · ·
100
90
80 ·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分钟)
场地
器材
篮球场 障碍物6个 小黑板1块
预计练习密度
40%—42%
预计平均心率
110次/分—
130次/分
教
学
反
思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80%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传切配合战术,但是在摆脱,切入的时机,传球时机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战术配合的意识和默契程度上进一步加强和磨练,在教学比赛中,传切配合的运用还不是很熟练。
指导教师点评
通过此课评价来看该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学设计完整,教学态度十分端正,该位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学基本功能力很强,程控教学的能力很强,能够很好地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的内容,并且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组织方法、教法、练习方法合理可行,教师能够很好地按照课的教学目标调控整个教学过程,达到的教学效果上佳,可谓是一节很成功的示范公开课,但愿其今后继续努力更加大胆和自信,尽快早日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体育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