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虚拟教研室构建研究_刘宏.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7757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虚拟教研室构建研究_刘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虚拟教研室构建研究_刘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虚拟教研室构建研究_刘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2-10-09基金项目:陕西省虚拟教研室试点项目“教师教育课程群虚拟教研室”作者简介:刘宏,男,陕西安康人,安康学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智慧教育、教育技术研究。摘要:构建虚拟教研室是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文章讨论了虚拟教研室具有的“兴趣社区”和“现实社区”双重属性;提出了科学研究型、课程及教学资源型、教学过程支持型三种虚拟教研室基本模式,并分析了其特点;提出了课题管理、资源支持、多主体、易交流、自主性、智能化、安全性等虚拟教研室建设原则;明确了虚拟教研室建设的三项任务:平台建设、运行机制建设及内容建设。关键词:虚拟教研室;建设模式;课题管理;运

2、行机制中图分类号:G64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092(2023)01-0035-04虚拟教研室构建研究虚拟教研室构建研究刘宏(安康学院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陕西 安康 725000)2023年2月第35卷第1期安康学院学报Journal of Ankang UniversityFeb.2023Vol.35No.1DOI:10.16858/j.issn.1674-0092.2023.01.0072021年7月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发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吹响了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号角。虚拟教研室建设是信息化时代加强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通过虚拟教研室

3、建设,强化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用人单位及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促进学科专业融合、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及创新创业要素整合,对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虚拟教研室是新生事物,为了更好构建虚拟教研室,本文对虚拟教研室的内涵、建设原则、建设任务及建设模式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一、虚拟教研室的内涵1993年,美国学者莱因哥德在虚拟社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虚拟社区”概念:“因网络而衍生出来的一定规模的人们以充沛的感情进行某种程度的公开讨论,在网络空间中形成的个人关系网络的社会共同体。”信息时代的网络技术为虚拟社区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支持。教研室虚拟社区是以现代信息

4、技术为依托,由一个或多个教研室组织的全体成员组成,通过跨时空交往形成的具有共同归属感的精神共同体。在这个虚拟社区中,人们可以自由地分享他人的知识和资源,对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和生活方式等有深远地影响1。虚拟教研室是一种虚拟社区,但是其成员全部或部分来自现实的教研室,与纯粹的“兴趣社区”有所不同。虚拟教研室具有“兴趣社区”和“现实社区”双重属性。虚拟社区成员基于共同兴趣、共享经验以及在虚拟环境下的表现来确定自己的位置。作为基于共同兴趣而形成的一种“兴趣社区”,虚拟社区形成的是行动者“选择”的关系,而不是非选择的先赋性关系,放弃了稳固的和长期的承诺,保持一种“弹性”状态,它的建立和解体取决于主体

5、“选择”,一种持续的身份认同的建构和重构2。虚拟教研室是依赖于互联网建构起来的以现实教研室为基础的虚拟社区。它与纯粹虚拟社区的差异在于,后者是由于人们共享某种兴趣而不是共同的“位置或单位”而形成的。虚拟教研室与现实教研室具有更紧密和更复杂的关系。它既有一般虚拟社区的运作逻辑和规范,比如匿名、自治、开放、平等化、行动自由和自主选择等特征,同时也有与物理空间下教研室运行的“确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感的保证。”3因此,虚拟教研室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打破学科和组织界限,突破时空束缚,构建的教师自下而上的“兴趣爱好”和“自主选择”为特征的“弹性”组织方式与以自上而下的“组织任务”和“固定安排”为特征的

6、“确定”组织方式深度有机融合的专35业共同体,实现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等目标。二、虚拟教研室基本模式高校教研室是按照学科、专业或者课程而设置的从事教学组织与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单位,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基础和载体,其运行效果将直接决定高校的教学质量。根据主要任务、成员组成、组织动力、协作机制、支持条件、工作成果及考核评价难易程度,将虚拟教研室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如表1所示。第一类为科(教)学研究型。这类教研室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科发展中所涉及的科学问题或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问题开展研究,充分发挥各成员及所属单位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资源优势等,依托团队,凝练课题,分工

7、协作,形成论文、专利、标准、规范、产品等教科研成果。团队成员来自发起单位的教师及协作单位,发起单位和协作单位人员均可以成为虚拟教研室的主体。这类虚拟教研室以学科研究兴趣为动力、情报信息分享为中心、课题研究为载体,最符合虚拟教研室这种虚拟社区的精神内涵。因此,这类教研室粘性高,成员参与的主动性高,协作机制简单,虚拟教研室的发起单位可以无经费支持、无绩效考核,容易形成自我强化的机制,团队形成的各类成果会推动科(教)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第二类为课程及教学资源型。这类教研室主要任务是围绕课程群、专业及教学资源建设进行合作。团队成员由发起单位的教师及协作单位人员组成,发起单位的教师可成为团队的主体。这类

8、教研室以工作任务与自发学术兴趣为驱动力推动教研室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任务与课题是这类教研室工作的主要形式与载体。为了保证教研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研室需建立绩效考核与奖励机制,且绩效考核及奖励管理的难度适中。这类教研室主要工作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制作开发MOOC课程、微课、试题库、练习库、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形成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方面的相关标准、方案、教材、线上资源等成果。这类虚拟教研室运行管理的难度要高于第一类,低于下面讨论的第三类。第三类为教学过程支持型。这类教研室主要任务是深入到课堂教学及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提供教学诊断与指导,促进

9、青年教师成长,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团队由发起单位的教师及协作单位人员组成,发起单位的教师须是团队的主体。这类教研室主要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力,推动教研室工作的开展,任务是教研室工作的主要形式与载体。为了保证教研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研室必须建立绩效考核与奖励机制。这类教研室管理难度大、教师的积极性不高、成果不易形成、考核难度大。因此,必须加大考核与奖励的力度。教研室主要工作是线上线下听课、评课、课程教学方案制定、教学方法研讨、集体备课、青年教师指导等。在实际建设中,虚拟教研室可以是以上三种基本类型中的任何一种或组合。三、虚拟教研室建设原则虚拟教研室是在现代信息技

10、术尤其是现代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突破时空的限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实现高校四大核心职能。虚拟教表1虚拟教研室的三种基本类型虚拟教研室类型科(教)学研究型课程及教学资源型教学过程支持型任务学科发展和教学过程中的学术问题研究和知识生产课程群、专业及教学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教师成长和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提供支持成员来源发起单位及协作单位教师或人员。两类来源的人员均可以成为团队的主体。发起单位及协作单位教师或人员。发起单位的人员可为主体。发起单位及协作单位教师或人员。发起单位的人员须为主体。组织动力自发地学术兴趣驱动工作任务与自发学术兴趣并行驱动工作任务驱动协作机制以课题形式进行组织以任务

11、、课题形式进行组织以任务形式进行组织支持条件弱。发起单位可以无经费支持、无绩效考核中等。发起单位可提供经费支持及绩效考核。支持与考核力度适中强。发起单位需提供经费支持、绩效考核。支持与考核力度强工作成果论文、专利、标准、规范、产品等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精品课程、MOOC课程、微课、试题库、练习库、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听课、评课、课程教学方案制定、教学方法研讨、集体备课、青年教师指导等考核与评价容易中等困难36研室具有“兴趣社区”和“现实社区”双重属性。因此,在虚拟教研室建设中应坚持以下原则:课题(任务)管理、资源支持、多主体、易交流、自主性、智能化、安全性等。课题管理是指在虚拟教研

12、室建设中将所有需要协作完成的科(教)研课题或任务都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课题分为两类:科(教)研课题与任务,它们的区别是:科(教)研课题是兴趣驱动,由发起者发布课题,成员可由感兴趣的教师主动参或由发起者邀请教师参与,组成一个课题小组。而任务是工作驱动,由教研室负责人或相关责任人发布,全体成员或任务相关人员组成任务小组。课题发布后,成员在讨论区内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媒介,以在线或离线方式进行讨论,分享资料,开展合作。同时,提供视频录播、语音翻译、过程文档生成、任务提醒、课题状态与进度管理等方面的支持。资源支持是指虚拟教研室平台能够整合教务系统、科研系统、学工系统、人事系统、图

13、书管理系统等,共享校内外的数字资源,包括图书期刊、实验数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录像、教学过程记录、学生信息等,提供资源共享目录,实现资源快速搜索与定位,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多主体是指参与虚拟教研室的成员来源于同所学校的多个教研室或多所学校、多个行业,甚至是多个国家的教科研人员或利益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除了校内的教授、董事、教师和学生外,还有大学之外的政府、公众、社区等4。这样能充分发挥不同成员各自的优势,在互动中形成更有价值的成果。比如,安康学院的“教师教育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其成员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的教授,陕西理工大学、商洛学院、安康学院的教师及安康市辖区内多所小学

14、的教师。其中,来自研究型大学的教授发挥学科引领作用,地方性的应用型大学教师发挥主体作用,用人单位的中小学提出教科研问题,作为团队研究课题的来源,课题的研究成果也可为中小学使用。如此,“教师教育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就能够实现“理念先进、问题聚焦、成果可行、衔接有序”的建设目标。易交流是指教研室成员便捷地使用文字、语音、视频等介质开展在线或离线讨论,系统提供语言与文字之间的相互转换功能,能够按照不同主题生成讨论文档。自主性是指教师可在虚拟空间中依据个人的爱好与工作需要,发起课题、参与课题、分享资料、管理资料等。自主性是成员基于“业务流程”和“问题导向”而开展科学研究、知识分享和情感交流,是重构虚拟教

15、研室工作机制、构建成员间身份认同的核心动力。智能化是指提供智能化模块对平台中积累的庞大数据进行分析,实现辅助决策,提供成员科研教学能力画像、团队成员智能推荐、文献资料推荐,提供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虚拟教研室运行效果与活跃度评价等功能。安全性是指平台设计中高度重视安全问题,提供安全管理机制及技术支持,确保教师与学生信息、教科研成果等敏感信息的安全。另外,虚拟社区的管理人员还应积极正面引导网上舆论,不断促进虚拟社区文化良性发展,加强教研室虚拟社区的安全性5。四、虚拟教研室建设任务虚拟教研室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为目标,打破时空尤其是身份限制而构建的虚拟社区组织。任

16、何一个组织都需要有明确的组织目标、运行机制及工作空间,因此,虚拟教研室建设任务包含三部分:一是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建设,提供组织交流的场所与空间;二是虚拟教研室平台运行机制建设,确保组织正常运行;三是虚拟教研室内容建设,即依托平台与协作机制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具体任务,实现教研室的核心功能。(一)虚拟教研室平台建设虚拟教研室平台是虚拟教研室突破时空与身份限制开展教研室工作的网络信息空间,是支撑各项工作开展的载体,是成员间相互协作的方式,它是虚拟教研室建设的首要工作。平台应具有的功能与结构如图1所示。课题管理。包含课题分类(如教研交流、集体备课、网络公开课等)、课题发布、课题生存期管理、团

17、图1虚拟教研室平台结构37队生成、课题相关资料推荐、讨论分享(使用文字、语言、视频、VR等方式)、讨论文档生成等。成员管理。对虚拟教研室的成员进行身份、状态、权限、成员空间管理等。如成员加入、退出及审核管理,成员权限管理,成员存储空间管理等。资源管理。实现精品课、微课、试题库、练习库等各种课程资料上传与下载,提供资源目录、资源搜索等。教科研管理。包括教师教科研基本情况、论文与成果等管理;最新教科研资讯;科研相关资料与资讯推荐等。教学文件与资料管理。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文件、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等资料进行管理。资讯管理。提供教研室信息、教研动态等。系统管理。对系统界面、功能、参数进行设置

18、等。制度管理。教研室管理制度发布、撤回、删除等管理。智能组件。提供智能化模块对平台中积累的数据进行分析,提供成员画像、智能推荐、评价分析、辅助决策等功能。安全组件。提供成员权限管理、资源访问策略、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日志与审核、异常行为检测等功能。数据交互与共享组件。实现校内外的与课题相关的人事、教务、学生管理、科研管理等数据访问与共享。(二)虚拟教研室运行机制建设虚拟教研室是虚拟社区和现实组织的结合体,具有虚拟社区的平等、自主、免费分享、暂时责任和现实组织的权威、义务、有偿劳动、长期责任的特点。因此,在虚拟教研室建设中,构建以问题为导向,以课题为载体,实现智力整合、资源重构、

19、信息共享、创新驱动为特征的动态开放系统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运行机制建设。文化建设。建立自由、无私奉献的虚拟社区文化,让奉献者在社区中得到认可与尊重。建立成员责任感,自觉担负长期义务的责任,确保团队完成刚性任务。权力机制。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是高校内部的两大基本权力并在相互制衡中形成大学的基本运行机制6。因此,在虚拟教研室建设中须建立起社区意见领袖与教研室负责人双重领导的机制,即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并行机制。在日常管理与决策中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广泛开展讨论,并由教研室负责人最终决策;在科学研究、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中涉及学术、专业等问题时充分尊重意见领袖的意见与建议,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考核机

20、制。“单一的评价体制导致了人文学术的萎缩,对学术研究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7。因此,在虚拟教研室建设中,须依托平台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数据,尤其是教研室成员在虚拟空间中的各种操作及其行为的数据,对虚拟教研室成员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与画像,结合工作成(结)果,形成每个成员最终的考核结果。这样将客观的行为考核与主观效果考核结合起来,使得评价更加科学合理,真正发挥考核的作用,避免仅仅重视结果考核而忽视个人努力,挫伤成员的积极性。(三)虚拟教研室内容建设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是依据教研室的基本功能开展的,教研室的主要功能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包括组织教师开展日常教学与教学研究活动,制定和落实培养方案,实施学科、专业

21、、课程建设规划,开展教学团队及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负责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等。由于每所高校的条件、定位、学科发展水平不同,对于教研室职能要求上也有所不同,有些高校侧重于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有些高校强调人才培养,有些高校重点抓课程建设,有些高校突出教师队伍培养,有些高校则希望教研室四方面的职能均衡实现。因此,不同的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文中虚拟教研室的三种基本类型进行有机地组合,形成符合高校自身发展需要的虚拟教研室建设内容。五、结语虚拟教研室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是虚拟社区在高校基层教学管理中的一种应用形态,对于促进教研室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虚拟教研室建设要紧紧围绕教研室的基本职能,

22、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虚拟社区的优势,按照教研室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做好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建设的基础上,构建自主、智能、安全的虚拟教研环境,调动和保护好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为高校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有效支持。参考文献:1 胡凡刚.教育虚拟社区生态交往的理论与实践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1993.2 高云红,郑中玉.虚拟化社区与虚拟社区:超越虚拟现实的二元论视角J.新视野,2021(4):115-120.3 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下转第43页)38展研究以湖南省古丈县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2022(2):120-125.5 易开刚,李

23、解语.茶旅融合与互动发展:模型建构与效果测度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J.茶叶科学,2017(5):532-540.6 吴海中,姚振中,田晓四.安徽省茶旅融合协调发展测度与路径分析J.茶叶通讯,2019(3):345-350.7 王克岭,普源镭,唐丽艳.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关系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茶叶通讯,2020(3):526-532.8 杨雨晴.乡村振兴视角下信阳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9):12-14.9 郭萌,王怡.基于耦合模型的陕南地区茶旅融合发展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20(1):146-150.10 赵俊远,王金献.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信阳市茶产业与旅游

24、业融合测评研究J.茶叶通讯,2019(1):55-60.【责任编校李林霞】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Tea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Southern Shaanxi under the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Taking Ankang City as an ExampleXIAO Weiwei1,2,WANG Xiaoxia3,LI Xin1,SHANG Bowen1(1.College of Tourism 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nkang

25、 University,Ankang 725000,Shaanxi,China;2.Research Center ofQinl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Ankang 725000,Shaanxi,China;3.School of Marxism,Ankang University,Ankang 725000,Shaanxi,China)AbstractAbstract:Tea tourism integration is an important mode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u

26、nder the background ofRural Revi-talizationstrategy.This study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e integrat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ea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Ankang City during 2015 to 2020 based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model.The re-sults

27、showed that:(1)in Ankang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index is higher than the tea industry,and the comprehensive coordinationindex of the two industries is gradually rising.The coupling degree fluctuates between 0.45 and 0.49,which is in a basic coupling state.(2)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tea tour

28、ism industry coupling in Ankang City has been improved from a moderate imbalance to a slightlyunbalanced development state.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the integration of two industries has been gradually improved,and there stillhas a large development space.(3)In the future,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29、 tea tourism integration should be improved from the aspectsof expanding the tea industry,innovating tea tourism integration products and strengthening infrastructure.Key wordsKey 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integration of tea and tourism;coupling model;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entropy methodOn t

30、he Way of Constructing Studio of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LIU Hong(Informatization&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Ankang University,Ankang 725000,Shaanxi,China)AbstractAbstract:Constructing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discusse

31、s thatthe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has the dual attributes of“interest community”and“reality community”,and puts forwardthree basic models of the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scientific research type,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source type,and teach-ing process supporting type,and

32、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ofthe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are proposed,which are project management,resource support,multi-subject,ease of communi-cation,independence,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The three tasks of th

33、e construction of the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are de-fined:platform construction,operation mechanism,function construction and its main contents.Key wordsKey words:studio of virtual teaching-research;mode;project-oriented;operating mechanism4 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谢宗仙,周灵芝,马宝兰,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5 苏兰,何齐宗,苏春.教研室虚拟社区:高校教研室信息化建设新模式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6):45-48.6 汤智,李小年.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运行机制:国外模式及其借鉴J.教育研究,2015(6):136-144.7 朱晓雯.我国大学专业共同体的学术制度构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8.【责任编校李林霞】(上接第38页)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