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业财融合与价值链管理——以S公司为例_李国华.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7657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业财融合与价值链管理——以S公司为例_李国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业财融合与价值链管理——以S公司为例_李国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业财融合与价值链管理——以S公司为例_李国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1大数据时代,业财融合已逐渐成为趋势,同时也对价值链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业财融合的数据优势有望从战略与决策层面改善企业的价值链管理。S 公司的业财融合价值链管理实践也彰显了其改善经营绩效的适时性与成效优势。一、相关研究概述(一)价值链理论早在 1985 年,波特就提出了价值链理论。他认为企业内部的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相关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很快价值链就从单个企业内部拓展至外部,参照李萱的文章:如供应商处(琼 妙恩克和菲 哥芬达,1992)和客户处(彼特 海因斯,1998)等,即外部价值链。亚德里安 斯莱沃斯基(1998)和戴维 波维特(2000)则将价值链从企业拓展至企业所在行业横、纵

2、向上的合作伙伴,即价值网1。国内许多学者也从客户、成本控制、预测等角度对价值链的竞争力做了研究。蒋思雄(2017)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价值链的异质性2;曾川(2018)主张根据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与企业自身情况,或扬长避短,或与其他企业合作以确立优势3;谌种华等(2019)认为企业的竞争力源于能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的价值链核心环节4。一言以概之,企业价值链包括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应致力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价值最大化。(二)业财融合研究现状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业务与财务信息融合成为可能,激烈的市场竞争则促使企业通过业财融合改善管理决策与价值链优化。财政部 2016 年发布的管理会计基本指

3、引就有“以业务流程信息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工具,将业务和财务相关信息予以融合,以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描述。业财融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众多。郭永清(2017)认为,业财融合是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及时共享,是业务链与价值链的全面融合,以实现价值最大化5;朱亮(2018)认为业财融合是借由数字技术和信息系统,在业务的局部或全过程中实现业务和财务信息的一体化6;刘海英(2018)认为业财融合可为企业经营管理与战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7;汤谷良等(2018)也认为业财融合是以会计信息与业务信息融合支持决策的管理会计命题8。王斌(2018)则主张业财融合是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基于

4、信息融合的工作互动,业务驱动财务,财务支撑业务9;张庆龙(2018)主张业财融合有助于财务向业务前端延伸,消除流程中不增值部分实现流程再造10。综上所述,业财融合不仅是财务与业务部门工作间的融合,还是整个业务链与价值链的融合。换言之,企业借收稿日期:2022-10-12作者简介:李国华(1976),女,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业财融合与价值链管理以 S 公司为例李国华(宁波杉杉物产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100)摘要:业财融合促进财务会计向战略管理会计转变,财务人员通过持续独立获取并分析业财数据,为企业经营管理乃至战略决策提供支持,推动财务工作向业务链、价值链前端移动,并深刻改变价值链决策

5、。借由业财融合,S 公司的决策层敏锐地意识到“多元化”价值链战略已经不合时宜,遂“聚焦主业”,通过持续剥离非核心价值链、优化核心价值链、布局新核心价值链,确立了现存价值链强大的核心竞争优势,显著改善了公司的经营绩效,彰显了业财融合价值链管理的适时性与成效优势。关键词:业财融合;价值链;决策;绩效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808(2023)07-0041-05DOI:10.3969/j.issn.2096-0808.2023.07.00642财经观察Financial observation商业观察2023 年 3 月上 第 9 卷 第 7 期由业财融合对决

6、策的支持,可更适时、高效地优化内外价值链,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二、S 公司业财融合与价值链管理(一)背景分析S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S 公司)成立于 1992 年,主营服装业务,并于 20 世纪 90 年代在上海证券交易所 A股上市。1999 年公司涉足锂电材料业务,经过多年耕耘已成长为业内龙头。2015 年起,S 公司本着“多元化”战略,围绕新能源汽车行业、充电桩、储能行业和光伏产业进行布局,投资金融与类金融业务。2018 年,公司下属 130 余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分布于全国多地,年营收近 90 亿元。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决策时效性差、成本管控不力等弊病日益明显,难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环

7、境,尤其是难以适应新能源相关产业的迅速变化的市场情况。推动业财融合,提升公司决策管理水平的需求日益迫切。(二)业财融合建设1.业财融合系统的构建2018 年,公司引进业内领先的蓝科公司的业财管控平台,实施业财融合,真正将“数据资源”变成“数据资产”,为企业精益研发、精益制造、精细管理、价值链适时优化决策提供支持。系统架构如图 1 所示。平台对接了 S 公司与各子公司的业财数据,并通过数据库强大的计算能力实现了各公司业财数据的深度融合与公司间业财数据的联通。各公司内部的财务数据与研发、供产销、HR 等业务数据实现了融合共享,促进了部门间的协同联动及业务财务流程的规范与标准化,进而实现了公司间的业

8、财数据融通。相较于以往的财务系统,该平台系统具有明显的业财数据深度融合、财务向业务端前移并服务乃至直接参与决策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特点。2.业财融合带来的管理转变通过业财整合系统,不仅达成了业财主数据的标准化,细化了数据的颗粒度,搭建了智能、迅捷、高效的会计核算、财务报表与管理报表架构,而且通过数据资源分析计算为管理决策(管理层 CFO 财务人员等能独立适时获取业财数据)A 子公司S 公司B 子公司费用报销研发业务费用报销资金管理核算系统税务系统预算管理办公系统HR 系统研发业务投资业务品牌运营办公系统HR 系统供应链生产系统税务系统战略决策(决策层 CFO 财务主管等能独立适时获取各部门及子公司

9、业财融合数据)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核算系统财务数据财务数据C子公司D子公司蓝科平台管理决策(管理层 CFO 财务人员等能独立适时获取业财数据)图 1 S 公司业财融合系统示意图43业财管理提供支持,结合全面预算,实现了精益管理,降本增效。促进了财务会计向战略管理会计的职能转变,得益于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分担了部分财务人员的工作,部分财务人员能够将工作重心从财务核算转到财务管理。财务人员无须业务部门的支持,可随时独立获取公司财务数据及相关研发、库存、采购、生产、HR 等业务数据。财务人员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诊断,可为公司的经营管理、战略决策提供支持,从而推动财务工作向业务链、价值链前端移动,财务会计向管

10、理会计转变,改进了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深刻改变了价值链决策。通过系统独立、适时、便捷的公司及子公司的业财数据支持,结合市场前景与行业地位的判断,决策层在价值链管理上知己知彼。这促进了公司价值链决策从战略到成效的深刻改变。(三)业财融合之下的价值链管理1.战略转变价值链管理的核心是培育核心优势竞争力。价值链的核心优势竞争力取决于其市场前景与公司行业地位,业财融合之下,对其判断变得空前明晰。公司在决定进入整车研发与充电桩等业务时,有合理性,但在数年后行业格局有了显著变化,公司几乎无望确立相对于业内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亏损剧增,之前的价值链“多元化”战略已不合时宜,于是有了“聚焦主业”的战略转变。自

11、 2018 年起,公司大力剥离非核心价值链,优化核心价值链,成效显著。2.价值链优化实践表 S 公司 2018 年以来主要的价值链优化实践价值链优化决策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基于前景判断,2018 年战略性地收缩业务规模、精简人员、严控费用,至 2019 年已完全停止该业务充电桩2020 年该业务呈亏损激增态势,预期改变,公司即时收缩业务减损,寻求资产处置,现已与收购方达成意向储能业务2020 年该业务呈亏损激增态势,预期改变,公司寻求资产处置并已于 2021 年上半年完成光伏业务光伏组件销量、价格与盈利持续下滑,光伏电站则持续向好,光伏组件资产及业务已与买方签订协议,买方已支付意向金,并按计划推

12、进中服装日益式微,2019 年则现亏损,寻求处置并已于 2020 年 2 月出让控股权锂电材料核心业务。持续优化其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上、下游价值链;2021 年上半年,向 BASF 出让相对薄弱的正极业务控制权以期提振聚焦优势的负极材料;负极材料技术领先,盈利能力持续优化,规模居行业第二LCD 偏光片2021 年新增核心业务。业务拥有核心竞争优势,规模全球领先公司持续剥离无望形成优势竞争力的非核心业务。至2022 年年初,非核心业务几乎完全剥离,详见表 1。2018 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行业动荡。公司重新审视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研发业务,基于其相对于头部企业的劣势,公司在 2018 年战略

13、性地收缩该业务规模、精简人员、严控费用,直至 2019 年完全停止该业务。基于对充电桩业务的乐观预期,公司在 2018 年、2019年持续积极投资该业务。但到了 2020 年,该业务呈亏损激增态势,公司对其预期改变,当即收缩业务减损(但当年仍亏损近亿元,严重拖累公司的盈利表现)并寻求剥离该业务,现已与收购方达成意向。储能业务情况类似,2019年尽管实现同比减亏,2020 年亏损却仍然剧增,公司也即时收缩该业务并于2021年上半年处置了该业务的全部股权。2018 年以来,光伏组件销量、价格与盈利持续下滑;光伏电站则持续向好,光伏组件资产业务现已与买方签订协议,买方已支付意向金,并按计划推进中。2

14、018 年,服装业务表现尚好,但日益边缘化,其对公司盈利贡献可忽略不计;2019 年服装业务则现亏损,公司遂于在 2020 年 2月转让了该业务。上述价值链的剥离处置对公司起到减亏效应,以 2020年为例,充电桩、储能与服装等业务共同使公司股东亏损近 3 亿元,可见一斑。2018 年起,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等影响,锂电材料的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持续推进这一核心主业的价值链优化,以强化其竞争优势。一是持续加强技术研发。通过技术优化生产基地布局,优化产品加工链,供产销全过程精益管理,优化内部价值链,以提升产品质量与中高端产品产量比,降本增效。二是积极优化外部价值链。通过联合技术开发、专厂专线供应

15、等优质大客户战略管理措施与下游的比亚迪、国轩高科、SDI 等主流电芯企业建立稳定的业务关系;通过和上游关键原材料龙头企业如紫金矿业、吉利集团、中石油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参股或合资,确保原材料供应安全与成本优势。2021 年上半年,公司向 BASF 出让正极材料业务的控制权,以借助其品牌影响力、核心技术,及全球头部车企合作资源等优势,优化业务核心竞争力。公司更加专注于优势负极材料以扩大其领先优势。锂电材料业务强者愈强。2018 年起,尽管市场波动竞争加剧,公司销量却仍然连年大幅增长,负极材料的毛利率持续提升;2021 年锂电材料量价齐升,创下了较好业绩。3.积极布局新核心价值链公司抓住国内显示面

16、板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于 2020年 11月,收购了 LG 化学的中国与韩国的 LCD 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知识产权,并于 2021 年 2 月完成资产交割。44财经观察Financial observation商业观察2023 年 3 月上 第 9 卷 第 7 期2021 年,该业务以全球市场 24%份额的规模第一优势与技术优势,为公司股东贡献了近 12 亿元的净利。目前公司正稳步推进该业务的产能建设与价值链优化。至此,公司现存价值链的核心竞争优势凸显。(四)财务绩效分析公司近年凤凰涅槃式的价值链优化,显著改善了财务绩效。1.核心价值链绩效表现优异2021 年,两大核心价值链共为公司股东贡

17、献了近 24亿元净利润。其中,偏光片业务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119720.06 万元净利润;锂电材料业务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 119700.24 万元净利润,比 2020 年增长了 316.01%。负极材料业务营业收入 414010.54 万元,同比增长 64.42%;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 52477.55 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99.91%;负极产品单位净利润同比增长 65%。电解液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36989.46 万元,同比增长 149.59%;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 36779.26 万元净利润,同比增加36807.24 万元。已出让控制权的正极材料业务则实现了归属公司股东 30443

18、.43 万元的净利润。负极材料的毛利率水平持续提升且处于行业高位,电解液毛利率提升则更为显著,偏光片毛利水平也处于行业高位,详见表 2。表 2 核心价值链的毛利率水平价值链毛利率/%2018 年2019 年2020 年2021 年负极材料24.4125.8027.7228.62电解液14.7614.4014.0047.55偏光片24.592019 年出售宁波银行股票获利 9.68 亿元,依新金融准则直接转入归属股东的累计盈余;2018 年出售宁波银行股票获利 8.17 亿元计入投资收益,已从营业利润与净利润等指标中剔除该投资收益,以保持指标口径一致。2.公司整体绩效显著提升表 3 公司近年主要

19、的绩效指标 年度 指标 2018201920202021营业利润率/%8.134.293.7622.70ROE/%3.642.870.6621.47EPS/(元/股)0.990.240.102.04EVA/万元-35 260.36-62 821.13-82 766.86 253 586.94资产EVA率/%-1.55-2.59-3.34 8.27总资产周转率/次0.390.360.330.64营业收入增长率/%7.05-1.96-5.35151.94总资产增长率/%6.236.68-1.9064.17注:数据来源于公司年报并加以计算。公司近年主要的绩效指标见表 3。由于在剥离非核心价值链过程中

20、依然产生了巨额亏损,2019 年与 2020 年的各种指标较低,这也印证了价值链优化的成效。2021 年,大部分非核心价值链已剥离,锂电材料与偏光片业务以其竞争优势,又恰逢市场环境向好,成就了 2021 年的亮眼业绩。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69938.26 万元,同比增长151.94%;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 333969.65 万元净利润(主要为核心价值链利润,以及处置正极业务股权的投资收益及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计量确认的投资收益共 14.5 亿余元的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长 2320.00%。2020 与 2021 年的数据相比: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 业 收 入)从

21、 3.76%增 加 至 22.7%,增 长 了 503.72%;ROE(净利润/净资产平均余额)从 0.66%增加至 21.47%,增长了 3153.03%;EPS(每股净利润)从每股 0.10 元增加至 2.04 元,增长了 2002.09%。2020 年与 2021 年的数据相比:EVA(税后净营业利润率-资产平均余额平均资本成本率)从-82766.86 万元猛增至 253586.94 万元,资产EVA率(EVA/资产平均余额)从-3.34%猛增至 2021 年的 8.27%;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资产平均余额)从 0.33 次增加至 0.69 次,增长了109.09%;营业收入增长率从

22、-5.35%增加至 151.94%;总资产(年末较年初)的增长率从-1.90%增加至 64.17%。三、结语S 公司业财融合的价值链优化实践彰显了其适时性与成效优势,但公司两大核心价值链均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态势。偏光片业务 2021 年起投资骤增,市场即将供过于求,原材料目前基本被日本企业垄断,技术创新迭代风险日益增大。锂电材料业务虽然市场发展前景可期,但是大量资本涌入、产能急剧扩大、技术创新加速等,均意味着可能出现风险。可以预见,未来业财融合价值链优化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参考文献:1李萱.杉杉股份价值链优化的财务绩效评价D.南宁:广西大学,2019.2蒋思雄.需求导向视角下流通企业价值链优化

23、路径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7(9):105-107.3曾川.基于价值链的管理会计报告优化J.财会通讯,2018(10):53-57.4谌种华,蒋海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业龙头企业的价值链优化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19(4):109-111.5郭永清.中国企业业财融合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7(15):47-55.(下转第 56 页)56财经观察Financial observation商业观察2023 年 3 月上 第 9 卷 第 7 期一方面,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往往会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数据信息传输,而这些网络平台或多或少会出现信息泄露风险。鉴于此,在数据信息传输环节,企业应借助专业

24、的技术手段,以保障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而对于内部的各类机密文件,企业则应不断借助各种社交媒介、应用软件等开展信息传输,以切实降低信息遭到泄露的风险,保障信息安全7。另一方面,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会形成诸如企业信息资料等各类数据信息,特别是对于客户信息资料,应将其保密等级上升为与企业同等级别,以此切实保障企业信息资料存储安全。与此同时,在信息资料储存环节,企业还应对其开展好备份工作,防止由于物理损坏或网络病毒攻击,使得数据信息丢失,让企业遭受不必要损失。最后,企业还应通过对会计信息安全风险的全面评估,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信息风险防范体系,针对潜在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比如,企业基于管理会计、大数据技

25、术,打造一套科学可靠的黑客防护系统,有效防范外部环境对企业内部网络的入侵。(五)加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大数据技术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人才是其中的一项决定性影响因素。大数据背景下,对管理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要求其可为企业战略决策制定提供有力依据。对于管理会计人员而言,其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管理会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掌握应用各种信息技术以采集数据信息的技能,以及要具备分析处理大数据、提炼有价值有意义信息等方面的能力。鉴于此,企业必须要加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引导管理会计人员加强自我学习,管理会计人员必须紧随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革新对自身专业的认识,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对此,管理会计人员应

26、革新传统观念,摆脱传统财务管理思维,在进一步提升自身财务管理及会计专业知识、会计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还应树立财务信息化及应用大数据技术的会计思维,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助力大数据技术在管理会计中的有效应用。其次,构建健全的大数据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大数据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企业让每位管理会计人员均可全面系统地学习管理会计知识,同时就计算机专业知识相对匮乏的管理会计人员开展专项培训,以推进对复合型管理会计人员的有效培养8。同时,企业应引导管理会计人员有意识地推进大数据技术与管理会计业务的有机融合,构筑全新的管理会计流程,反哺企业复合型管理会计人员培养。除此之外,企业还可通过外聘途径,引入综合素质高

27、的大数据技术人才,建设全新的大数据管理会计队伍,为大数据技术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六、结语综上所述,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是企业管理会计的一大发展方向;推进大数据技术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可使管理会计数据信息中蕴藏的巨大价值得到充分实现,进而让管理会计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得到淬炼、升华,让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变得更科学合理,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胡明欣.探讨基于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策略J.财会学习,2020(13):124126.2王芯蕊.大数据技术在管理会计中运用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14):

28、146-147.3叶珍珍.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财经界,2021(25):131-132.4钟健,朱恺祺,郇梦翔.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市场,2021(22):141-142194.5谷丽果,王仙凡,刘盼,等.管理会计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0(1):209-210.6徐晓.大数据背景下管理会计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财会学习,2022(12):83-85.7庞偌依,魏正泰.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策略J.质量与市场,2021(18):88-90.8蔡琼.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全国流通经济,2022(10):172-174.(上接第 44 页)6朱亮.基于财务共享平台的企业业财融合模式研究:以W保险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8(35):79-82.7刘海英.“大数据区块链”共享经济发展研究:基于产业融合理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1):91-95.8汤谷良,夏怡斐.企业“业财融合”的理论框架与实操要领J.财务研究,2018(2):3-9.9王斌.论业财融合J.财务研究,2018(3):3-9.10张庆龙.业财融合实现的条件与路径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1):109-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