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以新发展理念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_洪银兴.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7630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新发展理念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_洪银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新发展理念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_洪银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新发展理念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_洪银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编者按: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 年 11 月 20 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 中国式现代化论纲 新书首发式在南京大学举行。全国七个全国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齐聚云端,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共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的理论研究。现将七位主任的发言以笔谈的形式刊发,以飨读者。以新发展理念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洪银兴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且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的研究,对发达国家来说

2、,指的是其所走过的由传统到现代的历程。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指的是其追赶发达国家的目标和发展进程。对中国人来说,现代化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反映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推进的现代化尊重现代化的一般性规律,重视先行国家现代化成败得失经验教训。但是,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中国现代化的目标、道路都要从中国国情出发,走出一条有别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既要发挥自己的后发优势,更要发挥自己的制度优势。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

3、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新中国自成立就开启了推进现代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就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从中国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的特点出发,并且擘画了“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在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习近平经济思想又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就中国式现代化特征来说,就如习近平概括的: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4、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5五大特征归结为一个字:“人”。与以“资”为本的西方式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本,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基本实现现代化有国际标准,这就是人均 GDP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前的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 GDP 已经达到 3 万美元(如韩国 2020 年人均 GDP 为 3.14 万美元)。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动态的,将来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 GDP 肯定会有更高的水平。中国的 GDP 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但目前的人均GDP 才过 1 万美元,位居世界第 60 多位。党的二十大再次明确了 2035 年我国需要达到的基本现代化要求。中国按 14 亿人口规模计算的人均

5、GDP 若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必须要有更高的 GDP 总量。这意味着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经济持续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新发展格局中推进。我国在改革开放开始后的 30 多年中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其主要原因:一是改革开放解放了潜在的生产要素,从而支持了较为长期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二是较为宽松的国际环境获得了全球化红利。经过 30 多年的高速增长,潜在的增长要素已经得到了充分释放,如果没有新的要素被动员出来,潜在经济增长率就有下降的趋势。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逆全球化盛行,再加上新冠病毒的全球蔓延,已经没有当

6、年那种宽松的国际环境。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2013 2021 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6.6%,属于中高速增长。这说明,要如期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中高速增长不被打断,这就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明确进入现代化新征程的时代意义:第一,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第二,是由工业文明时代转向生态文明时代;第三,经济技术发展所处的信息化时代进入数字经济阶段。在此背景下,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新的创造。这就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现代化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道路可称

7、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需要指出,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新发展理念的内涵也要根据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拓展。第一,现代化的创新发展之路。习近平指出:现代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能称雄世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根据习近平经济思想,创新发展的现代化之路主要涉及三个方面:首先,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既要攻克被“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还要占领科技和产业的世界制高点,实现科技现代化;其次,依托高端科技建立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迈上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实现产业现代化;最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

8、新链布局产业链,实现产业链现代化。这样,科技创新进入与发达国家在许多领域并跑和领跑阶段。第二,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之路。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手段。习近平说: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我们要后来居上,这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这就是说,我国的现代化是四化同步的。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准确把握“四化”在新时代的新内容,尤其要根据协调发展的要求,补齐短板以实现四化同步:一是补农业、农民和农村现代化的短板。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乡村振

9、兴成为农业现代化的着力点。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成为三农现代化的目标。二是后发地区实现现代化的跨越。党的二十大要求:促进区域62023 年第 2 期协调发展。先发地区和后发地区整体推进现代化:在产业一体化、创新一体化的发展中协调联动,在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中突出区域协调。第三,现代化的绿色发展之路。新发展阶段开始了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在这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突出三点:一是创新财富观,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新财富观相适应的现代化不仅要谋求物质财富,还要谋求生态财富,不能为谋求物质财富而牺牲生态

10、财富;二是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治理和改善过去的发展所遗留的环境生态问题,提供人民美好生活所需要的高质量的生态产品;三是推动能源革命,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表都显著快于西方发达国家同等条件下的时间表,不仅会带动新能源的革命,也会带动各个产业采用新能源的革命性变化。因此,生态文明时代推进的现代化,不走高投入高排放的西方式现代化道路。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四,现代化的开放发展之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强调内循环为主体,不意味着降低开放发展的作用。无论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都离不开开放发展。根据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求,适应新发展格局

11、的开放发展有新的创新:一是由政策性开放转向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二是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参与外循环的竞争优势,不是建立在原来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如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不再是国际竞争的优势。三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四是由出口导向转向创新导向,即开放式创新。创新处于国际前沿引领产业创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突破“卡脖子”技术要以基础研究的开放式创新为突破口,利用和引进国际创新资源(尤其是创新人才),进行开放式的基础科技创新,以创造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

12、科技成果。五是统筹开放和国家经济安全,习近平指出:“应对外部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压力也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我们要规避的开放风险涉及全球化风险、逆全球化风险和政治风险。第五,现代化的共享发展之路。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发展。在共享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共同富裕不可能完全消除富裕程度的差距,不可能回到过去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以共享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有两个重要原则:一是收入差距有个“合理区间”;二是“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针对相对贫困人口大都集中在农村和后发展地区的现实,以发展来克服农村和后发展地区的相对贫困,推动农村和后发展地区现代化的跨越;

13、针对由市场对各个行业的客观评价产生的行业间收入差距,主要靠结构调整和市场调节;针对由不同行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本水平造成的收入差距,主要靠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培训去调节;针对由行业垄断和非合理收入造成的收入差距,要靠反垄断和规范市场秩序来调节。在收入分配体制上需要公平与效率包容。例如党的二十大要求的,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财富积累机制。总的来说,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是现代化的一般理论与中国国情结合的道路。这是发展中大国特有的现代化之路。(洪银兴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南京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7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