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探究与实践启示_程林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7562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探究与实践启示_程林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探究与实践启示_程林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探究与实践启示_程林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总第 92 期 第 1 期2023 年 1 月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 No.1,2023Serial No.92摘 要:中华文化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基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孕育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过程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在与外来思想的碰撞中觉醒并强化为自觉的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塑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前应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发展规律,不断探究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经验与启示。关键词:文化认同;中华民族

2、共同体意识;历史探究;实践启示中图分类号:D69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949(2023)01-0020-06程林顺(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收稿日期:2022-11-27作者简介:程林顺,男,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华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事关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进步。民族是指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是构成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共同体概念指一定空间内的宗族、族群、行会、宗教及社会团体等社会生活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政治、法律和文化所确立、认同和

3、共享基础之上,以我国 56 个民族为成员整合形成。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与融合,文化价值观相互碰撞与整合,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中华文化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基石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在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民族文化的总和就是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工作根植于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民族的独特身份就是中华文化。在近 6000 年的人类历史上,全世界只有

4、中华文化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方式的反映,中华民族是中华文化形成的载体,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特点与格局。1中华文化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文化特质,中华文化是维系中国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和各类观念文化的核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二)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萌发的基础中华民族是经长期历史发展融合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命运共同体,也是文化共同体,更是政治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强调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彰显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共同利益。中华民族历史是各民族同舟共济、砥砺前行的历史,中华民族不等于汉族,汉民族

5、文化也不等于中华文化。2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探究与实践启示第 1 期21集大成,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3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相互借鉴,在政治信仰、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等方面共同的因素不断增多,逐渐形成有历史内涵的集体意识,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逻辑与理论渊源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我国各民族在思想政治、情感共鸣、生活习俗、行动合力等方面的共同性特征和集体意识。(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华民

6、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历史上的秦汉雄风、大唐气概、康乾盛世,皆为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各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推动民族大融合,促进形成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识框架,建立起中华民族认同感。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表现为文明的外在形式,农耕文明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海纳百川、敢于拼搏,不同文明特质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禀赋,共同孕育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根脉中华民族是由境内众多民族混合而成,各民族共同创作

7、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例如中国西南民族走廊地区的山川河谷地带是汉族、藏族、彝族、羌族、蒙古族、回族、白族、傣族、水族、佤族、苗族、怒族、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哈尼族、土家族等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带,体现出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和分布形态,聚族而居、群体协作的农耕文化,基于市场交换意识而产生商业文化,兼具原初特征、流动特征、征服特征的游牧文化在西南民族走廊交融交汇。后汉书西羌传 载有“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晋语国语记载“皇帝以姬水城,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皇帝为姬,炎帝为姜。”这些记载

8、表明了古羌人与汉族先民同源。对于古羌人与藏族的亲缘性关系,藏族学者多识认为“藏”和“羌”是同一各民族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名称。藏汉民族在人种、族源上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早到从夏朝开始汉藏民族已有交往。明清时期彝语支民族在大小凉山地区形成彝族聚落,明代纳西族向北扩张,元代以来蒙古族南下与当地族群融合,明清以来汉族和回族大量进入西南民族走廊地带。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发展孕育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脉。(三)各民族共同捍卫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强化了自觉的民族共同

9、体意识十九世纪的新疆各族人民协同清军,挫败了英、俄侵略者企图分裂中国的阴谋。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西藏军民在隆吐山、江孜两次战役中,重创英国侵略者。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空前大团结,少数民族地区成为抗战力量供给的大后方,数百万的少数民族积极支持抗战。在云南,参战兵力达 37 万余人,伤亡 10 多万,其中许多是少数民族官兵,包括彝、白、傣、回、景颇、傈僳、瑶、苗、壮等 20 多个少数民族。5中华民族为应对亡国灭种危机而组成抗日统一战线,各民族同仇敌忾、精诚团结,奋力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同时,强化了中华民族整体观念,觉醒为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6(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

10、成的理论渊源梁启超先生作为最早具有较为明确的现代中国各民族一体观念的人,他率先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梁启超指出中华民族实际上是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而由此印证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杨度先生则从文化角度提出“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不以血统言”的观点,强调中华文化的承继性。顾颉刚先生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文章里,提出并论述“国族”的概念,即“同属于一个政府统治程林顺: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探究与实践启示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 年22下的人民”属于同一民族,即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国族性”是非常强大的。孙中山先生明确提出以“中华民族”作为“民族”单元来建立“民族国家”。孙

11、中山先生倡导“五族共和”思想以增强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他在三民主义第一讲中就指出:“中国人的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李大钊先生于 1917 年 2 月发表的新中华民族主义一文里,阐释其中华民族理念及含义,他认为辛亥革命之后各民族共处于“共和国体”之下,是以得建“新中华民族”。他指出“新中华民族主义”的核心要义即此主义之“新”,就在于打破过去长期存在的民族文化、风俗、语言上的区隔,以建立民族之精神,统一民族之思想,唤起中国人的民族自觉、民族认同及国民对国家的基本政治认同。李大钊先生由阐述“新中华民族主义”到接受马克思主义,把中华民族革命与世界革命运动相结合,为共产党人探索民族革命道路、摆脱民

12、族危机提供了理论铺垫。7毛泽东同志早在1919年发表的 民众的大联合一文里就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几万万人”。可见,毛泽东同志是共产党人中最早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的人。毛泽东同志在其 1939 年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开篇就是以“中华民族”为题,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观点,阐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由中国各民族共同组成的。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民族共同体整体”的权威性叙述,对中华民族理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影响深远,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论述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华民族的基本观点。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把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制

13、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始终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原则。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整体经历了从“自在”到“自觉”的认识过程,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和 56 个民族是整体与部分、一体与多元的关系。56个民族单元是“多元”,中华民族的整体格局是“多元一体”,其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体”,而汉族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形成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产生了一个凝聚的核心,中华民族的整体性与各民族的差异化

14、统一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中,8各民族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融合、分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缔造了一个包括各民族在内的整体“中华民族”。9中华民族既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又概括了中国各民族的整体认同,是不可分割的实体。10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是在与外来文化的激烈碰撞过程中逐步觉醒,逐步强化为自觉的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明确阐释了民族发展与国家统一之间的关系,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性理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指导价值。11(五)新时代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新的内涵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

15、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用西方的民族概念无法描述中华民族的形成历史与实践路径,中华民族理论的实质取决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不是西方学术框架和话语体系。通过全盘西化嫁接西方民族理论不可能焕发新枝,只能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途径,建构中华民族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华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植根沃土,要赋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始终离不开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发展,中华文化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土壤。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

16、017 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8 年 3 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中华民族”写入宪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思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在心理上的互相认同与第 1 期23互相尊重,形成各民族同胞像自己家庭里的家人一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互守尊严、共存共荣,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1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崭新论断是指导民族事业发展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民族发展规律做出的重大原则性论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17、识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在民族工作实践中的进一步深化。13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 8 月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系统阐释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崭新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证分析及其实践启示文化认同包括表象的

18、如语言文字、饮食、节日等习俗文化和内核的如道德文化、心理特质、血缘宗亲等核心价值文化两个方面的认同。各民族对共享的文化的认同是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基础,文化认同是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最深刻、最基础的体现,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一)对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的相关调查统计结果分析课题采取网络问卷调查与座谈、访谈的形式,对西南民族走廊地区的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文化习俗、文化认同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识情况开展调研,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 300 余份。统计分析民族院校在校学生、社会主义学院培训的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

19、代表人士在文化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认知情况。1.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状况。通过课堂问卷、微信群问卷与问卷星调查统计,认为当前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情况较好的比例达到 82.1%,选择一般的占 17.9%,选择差的比重为零;89.3%的认为自己对中华民族有强烈的情感,一般的占 10.7%;53.6%认为我国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状况较好,认为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一般的占 39.3%,认为不理想的占 7.1%;67.9%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中的认同度较高,选择认同度一般的占 28.6%,认为认同度低的占 3.6%;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效果较好的比

20、例为 85.7%,认为效果一般的占 7.1%,认为效果不佳的占 7.1%;对中华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了解程度较高的只占 35.7,53.6%的选择了解程度一般,10.7%的选择不了解;选择经常参与中华文化传承活动的比例为 32.1%,选择偶尔参加的占到 60.7%,没有参加的有 7.1%;选择非常认同中华传统节日习俗的比例达到 85.7%,选择部分认同的为 14.3%,参加中华传统节日习俗活动的愿望强烈;对民族传统医药持有的看法上选择认为其治病效果好的占 85.7%,认为治病效果一般的占 14.3%,认为传统民族医药没什么治病效果选择为零;认为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较强的占比为50.

21、0%,选择影响力一般的占 3.6%,46.4%的选择中华文化在世界影响力还有待提高。总体上看,民族成分多元地区对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度明显高于民族成分单一的地区;阅历和年龄对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度有一定影响;受教育水平越高对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接受程度越高;双语学校毕业及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对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度较高,其视野更加开阔、宽容度更高、参与能力更强。对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模糊理解与认知困惑。比如对藏羌同源,汉羌同源,汉藏同源的历史不了解;对汉藏佛教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不清楚;不明白少数民族语言是属于中华民族语言的分支;有对少数

22、民族节日与中华传统节日不一样的疑问;有对中华传统古典诗词了解不深的困程林顺: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探究与实践启示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 年24惑;有的简单将中华文化等同汉族文化或儒家文化,不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把少数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有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与少数民族的差异性存在片面理解。2.对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认知困惑的原因分析。一是对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认知渠道过于单一。国民教育教材中介绍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少,教育过程中知识获取局限于学校老师课堂教学,课外阅读书籍不够丰富;能经常性参与的中华文化传承活动机

23、会少,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及体育竞赛活动少;在民族地区偏向于观看带民族文化和语言元素的电视、视频节目;网上与网下社交群体范围小;观看革命传统与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影片机会少。二是对中华民族共同性与各民族之间差异性的关系不清楚。中华民族共同性是具有主导性的,差异性是从属性的,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基石。现代化过程中民族共同性会不断增加,民族间相互交往交流变得越来越宽容和包容,对少数民族的歧视与排斥越来越少。强调少数民族特殊性需要控制好对“度”的把握,既不能只强调中华民族共同性而消除差异性,也不能只强调各民族差异性而不分良莠全盘肯定和保护“特殊性”,否则就是人为固化和强化差异性,

24、最后演变成保护落后,从而错过发展机遇,成为妨碍发展的阻力。三是没有准确领悟国家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之间的关系。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最高利益,民族区域自治是以政令统一、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为根本前提。对民族地区给予一定特殊优惠政策,是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使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能尽快赶上全国发展水平,不是给少数民族“特权”或是对少数民族照顾太多了。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对地处偏远地区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继续坚持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坚持守望相助、共同繁荣发展,而不是简单取消其少数民族身份所附带的一些优惠政策,以避免发展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在市场经济冲击中处于落后位置。随着情况发生变化,经济

25、社会发展水平达到与全国均衡程度的地方,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也会适时适度调整。四是在民族关系判断上存在错误的民族思想。在民族关系上存在传统部族社会的思想观念,否认“中华民族”的存在,把本“民族”看作是心目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政治认同,认为中国 56 个民族之间在语言、宗教、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祖先血缘等差异是“民族”差异的政治基础,认为应当以本“民族”为单元争取“自治”、建立单一民族的独立国家。不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国所有民族的要求,我们强调共同体意识一方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同时也要认识到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是民族团结的大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是面向世界的政治归属

26、感。(二)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启示1.文化认同是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是一种文化寻根。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高于对本民族文化认同,这是文化认同的根本要旨。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而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或只认同少数民族文化而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要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来做,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要以文化认同实现各民族最大动员,以文化认同为基本依托推动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不断提升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不断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归属感、荣耀感。2.通过文化认同推动中华民族团结与进步。文

27、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统一于中华文化的共同性中,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代表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一个民族文化强盛,这个民族的生命力就强盛,体现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和关键环节,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3.坚持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国家认同。民族认第 1 期25同感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自觉认知。民族认同建立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其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归属

28、感和自豪感,中华民族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起点。我国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要引导各民族将对本民族的认同与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结合起来,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4.在民族问题上要坚持把“中华民族”看作是心目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基础的政治认同。在民族问题上要坚持现代公民国家的基本立场,把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放到最重要的位置,把民族之间在语言、宗教、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祖先血

29、缘等差异主要看做是次要的文化差别。要不断增强各民族之间的情感认同、利益联结,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对各种民族观点理性分析、预期判断,旗帜鲜明反对错误思想,弘扬团结之善,制止分裂之恶,凝聚各民族合力,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5.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根本保障作用。我国探索走出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废除民族地区压迫人的落后制度,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族人民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了主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向心力、凝聚力、发展力不断增强。截至 2019 年,中国民族地区累计减贫 2500 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 21%下降到

30、4%。到2020 年上半年,西藏、内蒙古、青海等省份实现区域内绝对贫困“清零”,还有 10 余个人口较少民族实现了整族摆脱绝对贫困。1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根本保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平衡与充分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动力。参考文献:1张亚涛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53.2白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特征J.人民论坛.2011(23):193-1953于风政.论中华民族建设的主线与方向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再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10-164吕翠微,高美惠,孙广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路径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04):30-325少数民族谱写的抗战壮歌解放军报中国军网EB/OL.(2017-07-06).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