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0906根据中央电大课程责任教师对本课程期末复习内容的安排, 我们要求各位老师和学生按照我们的布置, 作好期末复习迎考的准备。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 题型说明单项选择( 15题2分30分) 多项选择( 5题3分15分) 判断并说明理由( 5题5分25分) 计算题( 2题, 3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7月11日上午8:30-10:00 复习的依据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及考核说明。具体的内容以教材为准。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 能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 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据此, 本课程的考试
2、着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 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 有关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 基本帐户的编制、 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分析能力的内容按”了解、 理解和掌握、 综合应用”三个层次要求。 在期末复习时要注意从两个方面去掌握: 基本原理、 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基本帐户的编制、 指标的计算及分析。 第二部分 具体要求 一、 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题型、 难度、 出题的样式看学习指导书。 二、 判断并说明理由: 题型、 难度参看期末复习小册子、 形成性考核作业册。 三、 计算部分复习建议: 1、 复习本部分内容请参阅教材及学习指导书的相关部分; 2、 复习本部分内容的参考资料请看
3、: IP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第五讲 第一单元辅导国民经济核算第八讲 第二单元辅导国民经济核算第十二讲 第三单元辅导( 一) 国民经济核算第十三讲 第三单元辅导( 二) 国民经济核算第十八讲 第四单元辅导3、 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可结合平时作业相关题目来掌握: 4、 如果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有疑问或建议, 请进入本课程论坛进行讨论。具体内容可参考以下部分: 1已知某地区如下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单位: 亿元) : ( 1) 农业总产值280亿元, 其中农民自产自用粮食价值35亿元; 中间投入62亿元。( 2) 工业总产值960亿元, 其中企业间重复计算价值为238亿元; 中间投入340亿元。( 3)
4、建筑业总产值326亿元; 中间投入83亿元。( 4) 运输邮电业总产值188亿元; 中间投入35亿元。( 5) 贸易及餐饮业总产值237亿元; 中间投入68亿元。( 6) 其它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营业收入452亿元; 中间投入85亿元。( 7) 其它非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经常性业务支出530亿元, 固定资产折旧为经常性业务支出的10%; 中间投入76亿元。( 8) 全地区最终消费支出1686亿元, 资本形成总额为548亿元, 自外地购入商品32亿元, 向外地输出商品75亿元。试根据上述资料分别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解: 用生产法计算该地区GDP为GDP=( 各部门增加值)
5、 =( 各部门总产出 该部门中间投入) =( 280-62) +( 960-340) +( 326-83) +( 188-35) +( 237-68) +( 452-85) +( 530+53010%-76) =2277( 亿元) 用支出法计算该地区GDP为 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 出口-进口) =1686+548+( 75-32) =2277( 亿元) 2已知某地区 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 单位: 亿元) : ( 1) 总产出8673亿元; ( 2) 中间消耗4124亿元; ( 3) 最终消费3658亿元; ( 4) 资本形成总额898亿元; ( 5) 固定资本消耗259亿元;
6、( 6) 货物和服务进口( 含自外地购入) 86亿元。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净值及货物和服务出口( 含向外地输出) 。解: 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8673-4124=4549( 亿元)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本消耗=4549-259=4290( 亿元) 货物和服务出口=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口 =4549-3658-898+86 =79( 亿元) 3假设某地区企业部门有关资料: ( 1) 当期增加值为2800亿元, 其中劳动报酬1300亿元, 生产税净额300亿元, 固定资本消耗200亿元; ( 2) 当期利息收入10亿元, 利
7、息支出35亿元, 对股东发放红利共800亿元, 来自其它单位的投资收益200亿元, 土地租金净支出5亿元, 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8亿元, 外商企业中的留存收益15亿元。要求: 据此计算企业部门财产收入净额, 并编制企业部门的原始收入分配账户。解: ( 1) 该企业部门财产收入净额 =当期利息收入-当期利息支出+ 投资收益-地租净支出-红利支出-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外商企业收益留存 =1035+2005800815=653( 亿元) ( 2) 该企业部门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编制步骤如下: 第一步: 根据已知资料, 计算该部门总营业盈余和净营业盈余。 总营业盈余=总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28
8、001300300=1200( 亿元) 净营业盈余=总营业盈余固定资本消耗=1200-200=1000( 亿元) 第二步: 将已知和计算的有关资料编入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单位: 亿元 使 用 来 源 财产收入 863 原始总收入 547 固定资本消耗( 一) 200 原始净收入 347总营业盈余 1200固定资本消耗( 一) 200净营业盈余 1000财产收入 210合 计 1410合 计 1410 4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1680亿元, 支付劳动报酬800亿元, 上缴生产税150亿元, 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50亿元, 支付无形资产使用费等财产收入142亿元, 获得
9、国债利息、 红利等财产收入138亿元, 支付职工社会保险金17亿元, 为灾区及希望工程捐款8亿元, 上缴现期所得税450亿元, 资本形成总额500亿元, 其中库存减少108亿元, 固定资本消耗200亿元, 资本转移收入净额150亿元。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 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 原始收入总额和可支配总收入, 并编制有关的收入分配帐户。解: 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1680-800-( 150-50) =780( 亿元) 原始收入总额=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净额=780+( 138-142) =776( 亿元) 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收入总额+经常转移收入净额=776+(
10、 0-17-8-450) =301( 亿元) 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收入分配帐户如下( 单位: 亿元) : 收入形成帐户 单位: 亿元使 用 来 源 劳动报酬 800 生产税净额100 总营业盈余780总增加值 1680 合 计 1680合 计 1680原始收入分配帐户 单位: 亿元使 用来 源财产收入 142总营业盈余 780原始收入总额 776财产收入 138合 计 918合 计 918 收入再分配帐户 单位: 亿元使 用 来 源 经常转移支出 475 所得税 450 社会福利 17 捐 款 8 可支配总收入 301原始收入总额 776 合 计 776合 计 7765某地区某年核算资料如下
11、: (1) 总产出800亿元, 中间消耗500亿元; (2) 付劳动报酬200亿元, 缴纳生产税净额70亿元; (3) 财产收入6亿元, 财产支出1亿元; (4) 经常转移收入3亿元, 经常转移支出2亿元; (5) 资本转移净额10亿元; (6) 资本形成总额50亿元( 固定资本形成、 库存增加) 要求: ( 1) 编制生产账户、 收入形成账户、 初次分配收入账户、 再分配收入账户、 可支配总收入使用账户、 资本账户; ( 2) 计算各账户的平衡项; 资本账户中, 是资金剩余还是资金短缺, 数额是多少? 解: ( 1) 账户如下: ( 单位: 亿元) 生产账户 使用来源中间消耗 500总产出
12、800增加值 300合计 800合计 800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800-500=300 收入形成账户使用来源劳动报酬 200增加值 300生产税净额 70总营业盈余 30合计 300合计 300 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300-200-70=30收入初次分配帐户使用来源财产支出 1总营业盈余 30初次分配总收入35 财产收入 6合计 36合计 36 初次分配总收入=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财产支出=30+6-1=35 收入再分配账户使用来源经常转移支出 2初次分配总收入 35可支配总收入 36经常转移收入 3合计 38合计 38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
13、-经常转移支出=35+3-2=36已知资料中没给出消费的数据, 能够判断是企业部门的数据, 企业部门不具备消费功能, 因此可支配收入就直接转化为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使用帐户使用来源消费 0可支配总收入 36总储蓄 36合计 36合计 36 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消费=36资本账户使用来源资本形成总额 50总储蓄 36资金余缺 -4资本转移净额 10合计 46合计 46资金余缺=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资本形成总额=36+10-50=-4 故该资本帐户短缺资金4亿元 6某企业 有关资本形成统计资料如下: ( 1) 可支配总收入950万元; ( 2) 固定资本消耗530万元; ( 3) 缴纳资本税5
14、4万元; ( 4) 接受捐赠90万元; ( 5) 其它资本出让35万元; ( 6) 用于购买生产设备资金1000万元; ( 7) 年初库存50万元; ( 8) 年末库存40万元。要求: ( 1) 分别计算该企业总储蓄和净储蓄指标; ( 2)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当期资本形成总额, 并编制资本账户。解: ( 1) 该企业总储蓄=950万元, 因为企业不具有消费功能, 因此可支配收入就直接转为总储蓄指标; 净储蓄=总储蓄-固定资本消耗=950-530=420万元+=( 2) 资本形成 固定资本 库存 贵重物品 总额 形成总额 变化 净 获 得=1000+ (40-50)+0=990(万元)( 3
15、) 资 本 账 户 单位: 万元 资 产 变 化负 债 变 化资本形成总额 990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1000 库存变化 10 贵重物品净获得 0固定资本消耗( ) 530资金余缺 39总储蓄 950固定资本消耗( ) 530净储蓄 420应收资本转移 90应付资本转移 89合 计 951合 计 951 说明: 合计数按总额计算7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入5000亿元, 当期消费支出 亿元, 实物投资支出 亿元, 银行存款800亿元, 购买股票和债券700亿元, 向保险机构缴600亿元。计算: ( 1) 居民储蓄额; ( 2) 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 ( 3) 居民的金融负债额; ( 4) 编制居民可
16、支配收入使用帐户、 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并解释二者关系。解: ( 1) 居民储蓄额=居民可支配收入当期消费支出5000 3000亿元 ( ) 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 净贷出) 居民储蓄额实物投资支出3000 1000亿元( 3) 居民的金融负债额金融资产总额净金融投资额 ( 银行存款股票和债券保险缴款) 净金融投资额 ( 800700600) 10001100亿元 ( ) 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帐户 单位: 亿元 使 用 来 源 最终消费支出 可支配总收入 5000 总储蓄 3000 合 计 5000 合 计 5000 居民部门资本帐户 单位: 亿元 资 产 变 化 负债和净值变化 资本形成 总储蓄
17、3000 净贷出( +) /净借入( -) 1000 合 计 3000 合 计 3000 居 民 金 融 帐 户单位: 亿元 资产变化 负债变化 银行存款 800 股票和债券 700 保险缴款 600净贷出( ) 净借入( ) 1000负 债 1100 合 计 2100合 计 2100 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的联系在于金融帐户解释了资本帐户记录的在非金融投资中的资金余缺, 反映了净贷出的去向或净借入的来源。8已知企业增加值180亿元, 支付劳动报酬60亿元, 支付生产税10亿元, 政府生产补贴0.2亿元, 上缴政府所得税30亿元, 支付财产收入( 包括分红、 利息等) 20亿元, 支付医疗、 食堂
18、、 学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5亿元, 支援灾区捐款0.1亿元, 利息收入1.3亿元, 资本转移收入净额10亿元, 资本形成总额70.4。要求: ( 1) 计算企业初次分配总收入; ( 2) 计算企业可支配总收入; ( 3) 计算企业总储蓄; ( 4) 计算企业净金融投资; ( 5) 根据已知数据和计算的全部数据, 编制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金流量帐户。解: ( 1) 企业初次分配总收入( 原始收入) 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 财产收入财产支出180( 609.8) 1.32091.5初次分配帐户 使 用 来 源劳动者报酬支出 60 生产税净额 9.8 财产支出 20原始总收入 91.5 增加值
19、 180财产收入 1.3合计 181.3合 计 181.3 ( 2) 可支配收入=原始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91.5+0+35.1 =56.4 收入再分配帐户 使 用 来 源经常转移支出 35.1 所得税 30 社会福利 5捐 款 0.1可支配收入 56.4原始收入 91.5经常转移收入 0合 计 91.5 合 计 91.5 ( 3) 可支配收入=总消费+总储蓄, 本部门没有消费, 故部门总储蓄就等于可支配收入56.4 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 使 用 来 源总储蓄 56.4 可支配收入56.4 合 计 56.4合 计 56.4 ( 4) 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形成总
20、额=56.4+10-70.4 =-4 资本形成帐户 使 用 来 源资本形成总额70.4 净借入( -) -4 总储蓄 56.4资本转移收入净额 10合 计 66.4合 计 66.4 第三部分 各章复习内容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本章的内容主要是有关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掌握, 为以下各章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 在复习时的重点的也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一、 国民经济核算的特性及发展理解: 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的公布的时期; 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关系; 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二、 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概念( 一) 经济活动单位和部门理解: 机构单位与机构部门、 基层单位与产业部
21、门国民经济活动单位分为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 在理解时能够考虑机构单位的分类及由此而产生的一些概念。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位的区别是否有营利, 而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则是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经济领土和经济利益。 机构部门的概念及中国国民经济机构部门的分类 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职能、 行为和目的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基层单位的含义、 特征。产业部门的含义、 三次产业的划分。 ( 二) 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理解: 交易的概念、 交易的种类( 三) 经济流量和存量经济流量和存量的概念与关系( 四) 市场价格三、 国民经济核算总量与结构四、 国民经济核算原
22、则及方法理解: 国民经济核算的原则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主要是国民经济帐户方法特点。第二章生产总量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起点, 它界定了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和核算的基本原则, 对于收入分配、 消费、 资本形成、 金融交易等核算具有重要决定作用。 一、 生产核算基本理论 理解: 1生产活动和范围 2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 总产值( 总产出) 的概念、 范围; 市场产出和非市场产出; 增加值的概念与构成。 3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构成。 在复习生产核算基本理论时, 有几个点要注意, 首先是生产总量核算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地位。要理解生产活动的主体, 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 产业部门是国民经济活动的宏观
23、主体。产业部门的分类也就是国民经济行业部门分类。产业部门的分类的最综合层次是三次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 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服务业, 又分为四个层次。教材32-33页的有关三次产业分类的举例要好好看。 第二点是生产核算范围, 要区分市场产出和非市场产出的不同。 市场产出、 非市场产出的含义。非市场产出是产出不以盈利为目的, 也不由市场决定其价格, 这部分产出的核算采用虚拟核算。在非市场产出中, 采用虚拟核算有两种情况: 自给性生产、 其它非市场产出, 具体的例子能够看教材和学习指南的有关内容。 第三点是有关国内生产总值的三个角度的理解。 二、 机构单位的生产核算 理解: 机
24、构单位总产出、 中间投入、 增加值的概念; 劳动报酬、 固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等指标的具体内容。应用: 机构单位增加值核算方法生产法: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分配法: 增加值=劳动报酬+固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生产总量核算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总产出和增加值的计算, 总产出和增加值的计算分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两方面进行。但计算的原则和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是在机构单位生产核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基本上是对机构单位生产核算结果分行业部门的汇总过程。我们分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来复习。在本章的要掌握的第二个问题机构单位的生产核算中, 我们要理解机构单位总产出
25、、 增加值的概念。总产出的价值形成包括生产要素最初投入的价值、 对货物与服务的中间消耗的价值、 生产税净额 考试的计算题里有关增加值的计算构成内容会有涉及的.三、 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 理解: 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工业部门总产出的计算原则、 计算公式农业部门总产出的计算、 特点建筑业总产出的计算第三产业各部门总产出的核算特点中间消耗的含义。中间消耗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综合应用: 产业部门增加值的生产法核算, 产业部门增加值的分配法( 收入法) 核算 在机构单位生产核算的基础上, 进行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也就是本章的第三个问题。在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中, 注意工业部门总产出的计算原则、 计算公式; 农
26、业部门总产出的计算特点; 建筑业总产出的计算; 还有第三产业的四个层次的产业总产出的计算 。 总产出的计算是为后面增加值的计算做准备。除了总产出外, 中间消耗的确定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分析产业部门中间消耗核算时, 要记忆中间消耗的含义, 注意中间消耗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 产业部门增加值的计算要从综合应用的角度去理解, 产业部门增加值的生产法核算及产业部门增加值的分配法( 收入法) 核算。 四、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理解: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综合应用: 用生产法、 收入法、 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分析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变化。 前面我们介绍的是部门的生产核算。为了反映一定时期内全国国
27、民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 需要在宏观经济的最高层次上核算生产活动的总量。这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在国内生产总值及相关指标的核算的内容中, 能够这样去复习。首先是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其次是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具体掌握。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上是最终产品的总量在生产、 分配和使用阶段分别以产品、 收入和支出体现出来的总量指标。因此有三种方法生产法、 收入法、 支出法, 计算公式要记住。生产法和收入法的计算和前面产业部门增加值的计算有联系。支出法中, 教材上的公式是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注意这三项的含义。 五、 生产核算帐户应用; 货物和服务帐户、 生产帐户的基本形式及主要指标生产核算的结果
28、是用生产帐户来表示, 教材有关生产核算帐户的基本形式、 平衡关系和帐户的主要指标及编制都要很好的把握。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一、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二、 直接消耗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的概念 投入产出中有关中间投入、 最初投入的理解。 在投入产出表的结构中, 理解第I象限 、 第象限、 第象限的含义,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式。另外是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概念以及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第四章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一、 收入初次分配核算包括两个层次, 即收入形成核算和原始收入核算。 收入形成分配是直接与生产相联系的收入分配, 反映的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要素构成, 即劳动者、 政府和机构单位本身三者之间
29、的最初分配关系。收入形成帐户是直接与生产相关联的的分配帐户, 分配的起点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帐户中的主要指标包括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和支付给政府的生产税, 以及各机构部门作为生产单位所占有的营业盈余。因此, 收入形成帐户从功能上说反映了各机构部门增加值的构成。也反映了劳动者、 政府和机构单位本身三者之间的最初分配关系。营业盈余是收入形成帐户的平衡项, 等于增加值减应付劳动者的报酬及应付生产税净额。对居民部门, 劳动报酬和营业盈余无法明确区分, 故其平衡项称为混合收入。要在此基础上编制编制收入形成帐户( 二) 原始收入分配帐户核算理解; 1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核算内容、 结构 2帐户中的主要指标:
30、 劳动报酬、 生产税净额、 财产收入、 原始收入应用: 编制原始收入分配帐户 原始收入分配帐户是收入形成帐户的继续, 其初始流量就是由收入形成帐户转来的营业盈余( 混合收入) 。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内容有两方面: 一是从各部门从收入形成帐户支付中获取的生产性收入, 而是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流量。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与初次分配的结果。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基本结构见教材。帐户中的主要指标除劳动报酬、 生产税净额外, 有财产收入和原始收入财产收入是资产所有者向另一机构单位提供资产归其使用而得到的收入, 是因资产使用权在一定时间内出让而产生的由使用者支付给所有者的报酬。要注意教材上对财产收入的分类
31、。原始收入是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平衡项目, 也是体现整个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综合指标, 表示各部门在初次分配过程中最终取得的生产性收入。原始收入也有总额和净额之分。从整个初次分配过程看, 一部门原始收入是该部门增加值加减所有初次分配收支的结果。注意区分不同部门原始收入的构成, 要会编制原始收入分配帐户。二、 收入再分配核算和帐户( 一) 收入再分配核算理解: 1收入再分配的概念2转移收支的概念和分类3经常转移的种类 收入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的, 经过转移收支进一步在部门和部门之间内部所做的分配。转移收支的确定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转移收支的概念和分类, 转移有经常转移与资本转移, 转移
32、的形式有现金转移与实物转移。收入再分配中各项转移指经常转移, 而资本转移则与投资相关, 不构成再分配内容。因此, 在复习中要理解有关经常转移的具体内容。收入税、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其它经常转移三大类。( 二) 收入再分配帐户理解: 1收入再分配帐户核算内容、 结构2帐户中的主要指标: 经常转移收入与支出、 可支配收入应用: 编制收入再分配帐户收入再分配帐户记录了各种实际的经常转移活动, 反映了各机构部门在原始收入基础上经过接受和支付各种经常性转移, 形成可支配收入的过程和结果。收入再分配帐户的初始流量是各部门的原始收入。帐户的平衡项是可支配收入。收入再分配帐户的基本形式可见教材。帐户中的主
33、要指标有经常转移收入与支出, 含现期所得税、 社会缴款社会福利及其它经常转移, 另外就是可支配收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总量指标。编制收入再分配帐户。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国外净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总收入+自国外转移收入-对国外转移支出 在生产阶段我们用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在收入分配阶段主要用国民原始收入和国民可支配收入总量指标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的总量特征。我们用如果把国内各机构部门原始收入加总就得到一个国民原始收入。国民原始收入也称国民总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 是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
34、要素收入, 国外净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国民可支配收入是在国民原始收入基础上再分配的结果。三、 收入使用核算( 一) 收入使用核算和消费概念理解: 1消费及最终消费的定义最终消费支出与实际最终消费2居民消费支出核算3公共消费支出核算在收入使用核算内容中, 首先是收入使用核算和消费概念, 要求理解消费及最终消费的定义、 最终消费支出与实际最终消费的不同。消费是一种行为, 是指人们使用货物和服务来满足生活需要的最终消费。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公共消费。最终消费支出是指购买货物和服务所支付的价值; 实际最终消费是指消费者实际获取货物与服务的价值。国民经济核算是核算最终消
35、费支出。在居民消费支出核算中, 注意居民消费支出的内容、 居民消费支出的分类和核算原则。在公共消费支出核算中, 公共消费支出的组成、 分类及核算方法。( 二) 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应用: 编制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教材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的基本形式。以可支配收入为基础, 记录各部门的可支配收最终消费支出及储蓄, 是与收入再分配帐户相衔接的帐户。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的平衡项是储蓄, 是用于消费的节余, 是进行投资活动的基本资金来源。也就是下面资本形成帐户的初始流量。四、 收入使用结构分析 可支配收入的使用首先是消费, 消费剩余形成储蓄。为反映可支配收入的使用总体结构, 可依据国民可支配收入计算消费率和储蓄
36、率, 计算公式为: 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额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储蓄率= 储蓄总额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式中的国民可支配收入能够用总额, 也能够用净额, 但应注意储蓄总额或净额与之相配合。消费与储蓄的比例从根本上看就是当期消费与未来消费的关系, 它极大地影响了一国消费与投资的比例。保持一定量的储蓄对于完成投资扩大社会再生产规模至关重要, 但如果不顾客观可能, 过分强调储蓄, 则可能影响人们当期消费水平。因此确定合理的消费率或储蓄率, 是宏观经济管理中很重要的比例关系。第五章资本形成与金融交易核算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核算是积累核算的最主要部分, 和生产帐户、 收入及使用帐户紧密地联为一体, 并便体现备部门间
37、交易的一系列帐户得以终结。本章在复习时应该就资本形成和金融交易核算的相关内容进行。 一、 资本形成核算理解: ( 一) 非金融资产概念和分类: 生产资产与非生产资产的区别; 生产资产的种类: 固定资产、 存货、 其它非金融资产; 区别固定资产和库存的标志。经济资产, 由各机构单位个别所有, 用于获得经济利益的实体或法律契约被称为经济资产。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因为持有或使用它们而获得经济利益的资产。经济资产必须具有三方面的特征。非金融资产是指非金融性的经济资产, 包括各种具有实物形态的有形资产和各种不具有实物形态或依附于某种实物形态的非金融性无形资产, 非金融资产特别是前者是一国经济资产中的主要
38、组成部分, 是产生金融资产的基础, 在生产过程中常做为生产资料, 是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条件。非金融资产分类按照非金融资产产生的情况, 可将其归纳为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两类。 对非金融资产分类的掌握要注意区分生产资产与非生产资产。生产资产与非生产资产的区分标志不是资产的具体形态和用途, 而是看其是否是人类劳动的直接成果以及是否能够复制。 生产资产可进一步区分为固定资产、 存货和其它非金融资产三类, 注意其中的不同。( 二) 资本帐户概念及其使用; 资本帐户的基本表式。资本帐户是记录各机构单位由经济交易而获得或处理的非金融资产价值以及与此有关的储蓄、 资本转移活动的帐户, 这些交易被统称为非金融性
39、资本交易, 反映非金融投资情况。 资本形成的核算列在帐户的左边。资本形成是指各机构单位经过经济交易获得或处理生产资产的行为。所谓获得, 包括购入、 自己生产、 接受赠予等形式, 处理则包括出售、 报废、 磨损等形式, 在核算上, 资本形成就是各单位当期获得减处理的净获得.资本形成的特性。 帐户右方记录有关资本筹集的各项目, 包括总储蓄和资本转移, 体现了一国或一部门所拥有净值在当期交易中的变动量。总储蓄概念的理解资本转移的内容: ( l)资本税缴纳。(2)政府对各机构单位或国外拨付的用于这些单位获取固定资产的款项和实物。(3)其它资本转移, 包括捐赠、 巨额赠予如遗产、 国际间经债权人和债务人协议取消的债务等等。双方相减形成净贷出(+)/净借入(-), 作为平衡项记录在帐户左方。 应用: 资本帐户的基本结构、 编制及分析二、 金融交易核算理解: ( 一) 金融资产的概念。金融交易及其特点。金融交易核算的原则。金融交易内容的核算。金融资产是由各机构单位及国外之间的各种金融交易累积形成的。一般来说, 金融资产与负债具有对称性, 即在同一金融项目下, 一方的金融资产必然对应另一方的负债, 这样从总体上看, 所谓资产和负债只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只有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属于例外, 它们不存在对应的负债。 金融资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