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在社会中成长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滴水离开大海就会干涸”。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 B. 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C. 社会限制个人发展 D. 人们的身份是在社会交往中确定
2.从教育部获悉,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成为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自小学1年级至高中3年级全面实施。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以下说法值得点赞的是( )
①同学甲:“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我们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②同学乙:“中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严重不足,不适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③同学丙:“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能力,成就自我。”
④同学丁:“我们现在的学习任务非常紧,参加社会实践只会影响学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希望工程的受益者苏明娟在大学期间,将自己每月的900元补贴转给其他贫困生;参加工作后,她从未间断地资助贫困生。她说:“是希望工程改变了她的命运,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回馈社会,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对此,下列观点你不赞同的是( )
A. 我们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B. 只有未成年人才能在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C. 我们要积极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D. 我们要懂得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4.亲社会行为包含了谦让、分享、合作、助人等。那么,下列与亲社会行为相悖的是( )
A. 九寨沟地震发生时,当地村民参与救援
B. 初中生小李参加“庆国庆·东海岸万人徒步”活动
C. 小佳和同学合作获得机器人“WER工程创新赛”的冠军
D. 八年级学生小郑经常熬夜给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发送推文
5.泰山脚下有一所实验中学,每逢周末,同学们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上街头,为旅客引路、擦洗垃圾箱,给交警送水,义务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等。他们这样做( )
①是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②可以使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
③只是小事,没有什么积极意义 ④能够在小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6.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 我们不都是社会的一员
C. 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不与社会发生联系 D. 个人的成长可以离开社会
7.耶鲁大学毕业后,秦玥飞毅然选择回国扎根农村,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被誉为“最美村官”。这启示我们要( )
A. 善于合作,发扬团队精神 B. 扎根基层,提高自身知名度
C. 贡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D. 平等待人,对他人一视同仁
8.如下图漫画《动口不动手》带给我们青少年的警示是( )
①要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心理
②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
③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④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9.你可能知道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高铁成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些便捷生活背后的支撑是卫星导航系统、大数据运用系统等先进科技,科技创新的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脚踏实地的创造和无怨无悔的奉献。这启示我们( )
①关心国家发展、积极探索学习 ②劳动创造未来、创新铸就辉煌
③把握大好时光、安享便捷生活 ④锻炼过硬本领、担负历史使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外交部发布《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界进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和中国的立场》文件。中方敦促印方立即将越界的边防部队撤回边界线印度一侧,尽快妥善解决此次事件,恢复两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这说明( )
①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②和平是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
③维护世界和平需中印人民共同努力 ④中国是一个重合作的国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每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为提高同学们的防护知识和相关认知,提升奉献社会的爱心,学校设计了一些主题活动。下列活动适合初中学生参加的是( )
①制作预防艾滋病的宣传画、公益广告词
②参加“预防艾滋,关注健康”的征文比赛
③走进艾滋病村,参加长期扶助工作
④为艾滋病孤儿捐款,奉献自己的爱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下列行为中体现了“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的有( )
①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
②看到小区墙面有人乱贴广告,给居委会反映问题
③为社区的垃圾分类查找资料,进行知识宣传
④过马路时搀扶老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13.我是社区的居民,是商场的消费者,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同一个人身份不同,是因为 ( )A.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C.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D. 我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14.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下列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
A.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B.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
C.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D.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二、非选择题
16.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说说两幅图片共同体现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2)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养成这种行为?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C
B
D
B
A
C
B
D
A
B
B
C
C
16.
(1)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