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路径探索_孙正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7438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路径探索_孙正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路径探索_孙正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路径探索_孙正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92023年第02期总第243期No.02.2023Sum 2431192023年第02期总第243期No.02.2023Sum 243教育理论与实践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路径探索孙正伟,于永政(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江苏徐州221011)虽然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但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究,管理科学体系逐渐完善。然而教育管理创新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成熟的理论系统,依旧存在功能定位缺失、注重社会本位和忽视个人本位的问题。简而言之,高校多年形成的管理理念依旧以社会要求、社会标准及社会趋势为取向,严重忽视了对客体人的发展性、能动性、个性化的认识。因此在教育管理创新中,教育管理者必须在管理理念

2、上改变此种现状,统筹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并重新定位管理功能,激发教育活力。一、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涵义与内容教育管理创新是现代教育管理发展的基本举措,是对教育理论及社会发展的一种回应,能够为教育管理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与作用提供动力。因此,在教育管理创新内容上,我们需要将教育管理创新划分为:管理理念创新、管理组织创新、管理手段创新等内容。一是管理理念创新。新时期高校的发展趋势及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新理念,要求高校教育管理理念从单纯管理转变为服务管理、从封闭管理转变为开放管理。其中服务管理主要指以服务学生、教师及学校为抓手,通过优化教育资源、发挥资源效力等方式,实现预期目标的教育管理方式。而开放管理

3、具体指教育管理者下放领导权,实现共享领导权的目标。共享领导权意味着高校对教育管理主体的扩大和延伸,学生、教师、社区及家长都能参与到高校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成为教育管理的主体。二是管理组织创新。教育管理组织创新能够为教育管理理念创新提供保障和基础,通过优化组合原有机构,发挥组织机构在学生服务、管理中的最大效能,可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升高校教育管理的效率。三是管理手段的创新。教育管理手段创新通常包括移植模式与独创模式两种。移植模式具体指教育管理者结合管理现状,通过引进相关领域的举措、手段或方法,实现当前的教育管理目标。而独创模式则指教育管理者结合院校发展特点、办学层次,不断探索与研究,从而形成全

4、新的教育管理手段1。二、教育管理的异变与功利主义批判首先,教育管理中的“人”。教育管理实践、方法、理论是以人性假设为基础的。人性假设的特征,决定了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管理组织的发展态势。人性假设是社会组织对人的理解和预设。因为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形成于“传统管理理论”,所以现代教育管理体系或模式中,都能追寻到“人”的踪迹。在我国教育管理发展中,不断出现了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等假设理论,每种理论都反映了教育管理思想在发展演变中对“人”的态度。一是经济人。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有理想的,但人的所有行为都源于个体的私利;多数人都逃避工作,并不愿意担负责任。虽然经济人假设能够打破传统的管理方法和原则,注重

5、人对物质和金钱的需要,然而却忽视人在其他层面的需求。二是社会人。社会人假设认为:人是通过相互合作获得认同感与满足感的,人们期望管理者可以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虽然社会人假设赋予了人“平等、民主”的权力,却忽视了人性发展的“复杂性”。三是复杂人。复杂人假设认为摘 要:教育管理创新对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教育管理创新是对教育理论与社会发展的一种回应。教育管理是由许多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而管理理念创新是教育管理创新的核心与关键。管理理念蕴含着关于人的假设与认识,强调管理的目的及管理的关系。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者应结合教育管理创新的含义、内容及教育管理的异变,分析教育管理中的问题

6、,提出科学合理的创新路径,以期提升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实效。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3)02-0119-03收稿日期:2022-11-02修改日期:2022-12-15基金项目: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基于教育现代化的多维能力培养模式创新与示范以应急救援技术专业为例”(ZMZB20220017)作者简介:孙正伟(1987),男,内蒙古赤峰人,讲师,本科,主要从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研究;于永政(1988),男,山东济宁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研究。120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

7、23年第02期总第243期No.02.2023Sum 243J O U R N A L O F J I A M U S I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120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2期总第243期No.02.2023Sum 243J O U R N A L O F J I A M U S I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人”拥有着不同的能力和需求;工作动机的变动性较大;并且在动机建构上拥有多元化的特征,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动机对不同管理形式作出反应。然而当前的社会中,却没有可以适应“任何人”

8、“任何时代”的管理模式。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设出发,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教育管理不断提升了对“人”的认识和重视,也关注对人需求、革新及发展的挖掘。但在整体层面上,依旧以社会本位为抓手。其次,社会本位的反思与批判。社会本位要求“教育目标”应结合社会的发展来制定。教育基本目标是“使人获得社会规范与知识,并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满足社会需求及推动社会发展的人”。因此,从社会本位的层面出发,当前的教育管理理念是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价值、促进社会进步的体现。然而社会本位却忽视了人的需求与发展,使人发生了异化。这种危害和影响主要有如下几方面:一是让教育活动拥有较强的功利主义倾向,使管理者忽视学校的未

9、来发展,过于注重管理的“短期行为”,造成教育发展出现“失衡现象”。二是忽视人的“需要”与“情感”。教育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本质区别是“人本理念”。管理者必须突出人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性,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然而在科层制的影响下,人的需求与情感被排除到管理之外,人的“积极性”“自主性”难以得到充分的激发。三是人性关系紧张。在社会本位的管理机制下,师生关系竞争,教师是管理者而学生则是被管理者,师生间的角色差异导致师生矛盾和冲突加剧。此外,以社会本位为抓手的教育管理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过于“依赖社会”,丧失“主体意识”,缺乏“人文精神”和“丰富情感”。而人文精神与情感的缺失会导致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受到限制

10、2。三、高校教育管理的权利架构与失衡(一)行政权力挤压学术权力通常来讲,当前的学术事务通常包括三条路线:一是以学业培养为主,包括课内教学、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建设、教材选编、课程设置、专业设置等;二是以教学科研为主,包括教学效果评价、教案撰写、论文写作等;三是学术发展,主要指与学校发展有关的学术事项,如项目实施、政策制定、教改方案研究等。“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交织”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行政权力”侵占并影响“学术权力”;导致学术自由难以得到实现,教师无法获得真正的科研自由与教学自由。具体表现为学术事务中存在“过多的行政色彩”、学术组织异化为行政组织。而内部权力向行政组织的迁移,又会制约学术权

11、力的发挥,导致学术权力难以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价值。根据理论研究能够发现学术事务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较为显著,如果学术权力难以得到充分彰显,容易制约到教师需求的满足。而在学业成长层面,学术权力涵盖了“与学生培养相关”的教学大纲、课内教学、教材建设等内容,相关的权利被挤压,必将难以帮助教师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需求。(二)大学生民主参与的难度大在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容易出现崇拜和追逐行政权力的现象,教师以官为教学生活的主线,追求官位、向往官位,不关心教学和学术,从而出现很多失当行为。究其原因,在于高校缺乏自治的传统,难以营造出平等、公平的教育管理氛围,从而使教育者出现“管本位的思想

12、”。为改变此种现状,我国高校纷纷采用大学生民主参与的管理方式,旨在形成全新的教育管理态势。但在教育实践中却存在诸多层面的问题:首先,大学生民主参与的层次相对较低。通过实践探究发现,我国高校通常利用学生参议会、座谈会、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等方式征求学生意见,以此赋予学生建议权。然而在重要决定中,学生参与的概率不大。究其原因,在于大学生缺乏民主自治的意识、能力及素养,学生很难在重大举措、工作中发挥作用。其次,参与渠道受限。学生组织在学生民主参与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出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但学生组织容易受行政管理与管理体制的影响,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并且与相关部门存在地位不对等的现象,在民主参与中缺乏同等

13、的话语权,导致学生参与的实效性不高。(三)大学生权利保障困境首先,忽视学生的权利。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与学生应处于平等的地位,应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然而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却与之相反,如师尊生卑、天地君亲师等,这些传统观念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受到抑制,各种权利难以得到充分的支持和重视。因此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教育管理者普遍会缺少对学生权利的尊重,难以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其次,抑制学生的权利。当前很多高校管理者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通常沿用传统的教育管理手段,对课程安排与专业设置进行统一规定,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干预。在该教育管理方式下,学生的选择性缺失、个人意识被压制,即便学生权利被侵犯,

14、也只能忍气吞声。最后,制度不够完善。管理制度是保障大学生权利的根本手段,能够为教育管理的有效化、规范化发展,提供诸多的支持和帮助。然而在制度制定中,高校通常存在“轻权利、重义务”的现象,即注重学生对义务的履行,忽视学生所享有的权利。如较少关注校园文化建设、宿舍服务、食堂服务等与学生健康权、通讯自由权、温饱权紧密相关的人权3。四、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一)树立人本思想,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首先,树立人本思想。教育管理的本质是服务人,1212023年第02期总第243期No.02.2023Sum 2431212023年第02期总第243期No.02.2023Sum 243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以人为

15、抓手,统筹并优化各项管理活动的。高校管理者应以人为本的理念来统筹各项管理思想,明确管理目标,并优化管理结构,让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聚焦到提升人、发展人、满足人的需求上。而树立人本理念,就要求管理者打破科层管理下的等级关系,形成平等的、民主的管理体系,从而推动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发掘学生、教师的潜能。与此同时,教育管理者要在实践中,尊重管理客体的需求,管理客体的需求并非社会本位的需求,而是教师或学生可持续发展、个性化发展、自主发展及终身发展的需求。从需求的角度出发,学术权力对教师发展需求的满足,拥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并且可以通过与行政权力的协调发展,为学生需求的满足提供支持。其次,协调行政权力与学

16、术权力。在人本理念的指引下,高校应实现低层次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一致,使行政权力发挥出自身在保障、维护学术权力中的作用。高层次的行政权力应为学术权力带来“环境”和“制度”的保证。因此,高校应提高学术人员(包括教师、研究生)在学校中的地位,让行政人员认识到自身在学术事务中的服务职责。此外高校要想通过学术权力满足师生的发展需求,还需要强化学术权力,确保学术权力的主体不是行政人员,学术权力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学术自由4。(二)强化个人本位,推进学生民主参与教育管理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教育管理是对个人本位思想的深刻落实,是高校满足大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实现民主治理的有效保障。与此同时,还能帮助高校改变传统教

17、育管理中所存在的官本位倾向,提升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因此,在教育管理中,高校应从如下几点出发:首先是强化学生的行为能力。高校应注重对学生民主素养的培养,应采用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方式,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针对性。其中因人施教要求管理者结合大学生在个性、兴趣爱好、需求、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差异性,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民主参与认识、情感和理智。而因材施教,则指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如心理特征、价值观取向,通过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深化学生对民主建设的正确认识。其次是开展民主实践活动。高校教育管理者应通过民主实践,帮助大学生通过能力转化、情感体验、合作探究、独立思考等环节,提升自身参与教育管

18、理的能力。最后是加强学生组织建设。在学生组织建设的过程中,高校管理者应遵循民主参与、人本管理的理念,归纳并整合大学生“诉求各异”“种类繁多”的建议和意见,并对其进行精炼,使其反馈给学校,确保高校的公共利益。然而在学生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学校还要确保学生组织的独立性,要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支持和鼓励学生组织的独立性,为学生组织松绑,使其拥有自治特点。从而反映学生自身的利益诉求,凸显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三)强化权利本位,加强对学生基本权利的保障第一,树立学生权利本位的理念。权利本位是个体本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大学生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满足个体发展需求的重要保障。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们

19、应从权利本位的层面,强化个体本文思想。一是重新审视传统教育管理行为,如是否公开学生成绩,是否允许别人代查考试成绩等。因为这涉及对学生尊严的维护,及个人隐私的保护。随后,教育管理者应对容易侵害学生权利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使各项教育管理工作都能从维护学生权利的角度出发,切实提升学生权利保障的有效性。二是摆脱传统“师尊生卑”思想的束缚,树立服务学生、发展学生、发掘学生的新理念,拓宽教育管理的新维度。例如,从学生权利行使的需求上,优化教育管理机制,让学生在履行义务时,享受到应有权利。第二,优化制度。在权利本位思想的影响下,教育管理者必须重新审视管理制度。不仅要协调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还要制定全新的救

20、济制度。例如,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校内申诉机制,确保学生的合法权利得到“保障”与“维护”。与此同时,还应适度地介入“司法”,深化高校公权力的行使效用,让高校的救济机制拥有法律保障5。五、结语教育管理创新应以“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变为抓手,从“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均衡”“学生民主参与”以及“学生权利保障”等角度出发,突出管理客体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性,关注管理客体的发展需求与期望,从而让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更加科学、有效、完整,更好地发挥出教育管理的教化作用,推动师生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陈舒英五大发展新理念视角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创新路径分析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2,31(3):32-352熊桂芳,郭润平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路径分析J科技资讯,2022,20(8):16-183高红艳信息化背景下探索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改革路径评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与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8):2244郑昌保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创新路径研究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领导科学,2021(24):1175黄海洋基于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探究评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10):3068(责任编辑:董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