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673412 上传时间:2024-10-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桥头小学 兰国玺一、主要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能认、读、写小数)2数的运算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变化:根据课标的要求删去了用一位数除,商四位数;改变口算除法的编排;增加了估算的内容。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变化:改变口算乘法的编排;将“三位数乘两位数”后移至四年级上册;加强估算。3常见的量第四单元: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增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有意义的情境。空间与图形1测量。第六单

2、元:面积。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2图形与位置。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统计第三单元,统计。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解决问题1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第九单元,数学广角。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实践活动。“制作年历”和“设计校园”。二、教学目标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

3、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6认

4、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三、各单元介绍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5、一、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二、教学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例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

6、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例2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例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例4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例5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三、需要注意的教学问题。1.教材中为什么要安排这一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空间与图形”内容标准中规定,“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

7、图”。我们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规定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位置与方向”这个单元。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编排上有以下几点考虑。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内容。因为有研究证明儿童只有在牢固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这几个基本空间方位之后,才能够掌握按水平方向分出的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许多既符合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特点又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另一面又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8、系。例如,教科书中设计了让学生到操场上学习辨认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在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方位的知识。2.“位置与方向”比较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好上,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这些方位概念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比较抽象。而且由于地域的因素,有些学生在生活中也没有相应的经验支撑。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例如,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时,

9、就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他们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确定东方,再与前、后、左、右这几个基本空间方位相联系:明确后面是西,左手指向北,右手指向南,认识四个方向。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操作活动,就让所有的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利用已有的基本空间方位知识(前、后、左、右)为基础,与新知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建立了联系,获得了对新知识的理解。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

10、的习惯。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二、教学内容1本套教材整数除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三个年段进行,具体编排如下表:年 段内 容二年级下学期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三年级下学期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四年级上学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2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编排结构如下表:课题内 容口算除法例1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用一位

11、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例2除法估算基本的笔算除法例1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例2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能被整除)例3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除法估算除法的验算例4用乘法验算除法有关0的除法例5有关0的除法例6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1)(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三位数)例7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2)(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三位三数)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1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为的是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

12、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应采取积极措施,激活学生已储存的相关口算经验,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并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接着干什么最后干什么”的程序思考方法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除法口算的经验,结合一定的直观操作活动,使学生养成一种有序地思考和操作的

13、习惯,从而自主概括出笔算除法的计算规律。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运算程序、运算规律的过程,它是计算活动过程的提炼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件,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说话空间。首先,让学生在思考每个例题时,自言自语地、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其次,让学生在小组(或与同桌)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提供说的范例。让说得较好的学生在班上交流,或者教师根据多个学生的表述概括出班上学生的不同解题策略。通过有层次地说过程、说算理,使学生自主归纳出口算或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同时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2拓宽

14、主题图的情境视野。为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从中引出需要用除法解决的若干问题。但是,这些素材远不能满足广大城乡师生的需要。因此,实际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当地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将除法的学习与人的生活环境、健康成长、交通、体育、娱乐、饮食、科普知识等等联系起来,使枯燥乏味的除法计算植根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究性。3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数学课程标准为学生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有如下变化:(1)充分认识估算在日

15、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的重要意义。(2)将估算、口算、笔算的教学结合起来。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不失时机地将估算笔算结合起来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用,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3)适当补充一些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估算内容,加大估算应用的力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4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推理能力乘法和除法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入手,将乘法运算的思维方法迁移到除法当中。如教学603=()时,可引导学生思考3()=60。又如,教学除法的验算时,可依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检

16、验方法。这样,通过从矛盾着的双方入手,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既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又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第三单元 统计一、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二、教学内容1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

17、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此外,教材在这儿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本单元分为两小节,内容结构如下: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1. 本册“统计”中认识横式统计图,与认识竖式统计图在其他要求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使学生对竖式统计图与横式统计图比较观察,更容易理解。2. 安排的“简单的数据分析”这一节,除了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

18、计图)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逐步形成统计观念。3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以前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上,而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很少提及。实际上,平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是统计学中应用最普遍的概念,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教学时要注意体现这一点。例如,坐公共汽车时,身高在110厘米以下的儿童可以免票,这里的“110厘米”就是根据某一年龄儿童的平均身高得到的,体现了平均数在制定政策中的作

19、用。第四单元 年、月、日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二、教学内容1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本单元结构如下:实践活动:制作年历教材在

20、学生学习完“年、月、日”这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制作年历的活动,一方面能使学生巩固对年月日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2. 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3.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二、教学内容1本套教材乘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四个学期进行,具体编排如下表:学期内

21、 容二年级上学期表内乘法三年级上学期多位数乘一位数三年级下学期两位数乘两位数四年级上学期三位数乘两位数2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第六单元 面积一、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

22、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二、教学内容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的结构如下: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三、教学中注意的地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千米2”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比较大,

23、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形成表象确实有些因难。在教学中,可以先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地测量,量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让学生看一看1公顷的土地有多大,以便使学生对1公顷有多大形成明确的表象。再结合学生熟悉的场地,如教室的面积一般是50米2,200个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通过学生的想像,加深学生对“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的认识。在使学生明确了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之后,教师可以在学生对1公顷形成了表象之后,让学生想象一下100块1公顷的土地,就是1平方千米大。还可以通过其他的素材帮助学生认识和想象,如,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7000平方米,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约1平方千米。第七单

24、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2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二、教学内容1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这部分内容结构如下:五、教学建议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前面所学的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都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2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

25、其教学要求应当注意把握三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原则上限于一位小数,并且是结合元、角进行计算。3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如前所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一个比较适合学生自行探究的学习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要有充分的估计。教学时,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计算,验证答案,并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计算要点。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第八单元 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

26、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解应用题:关注结构分清条件问题(表格式) 算式解决问题:关注情境理解情节内容(图画式) 算法三、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提供的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扩大了,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扩大了。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的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空间,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并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活动:设计校园一、教学内容在学生学习了位置与方向、面积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设计校园”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已学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爱学校、爱家乡的良好情感。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例1)和等量代换(例2)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