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大题训练.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672383 上传时间:2024-10-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大题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大题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大题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大题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大题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大题训练1.如图所示,在长方体中,AB=AD=1,AA1=2,M是棱CC1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1M和C1D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证明:平面ABM平面A1B1M12.如图, 在矩形中,点分别在线段上,.沿直线将 翻折成,使平面.()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点分别在线段上,若沿直线将四边形向上翻折,使与重合,求线段的长。3.如图,直三棱柱中,为的中点,为上的一点,()证明:为异面直线与的公垂线;()设异面直线与的夹角为45,求二面角的大小4.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AP=AB,BP=BC=2,E,F分别是PB,PC的中点.()证明:EF平面

2、PAD;()求三棱锥EABC的体积V.5.如图,棱柱的侧面是菱形,()证明:平面平面;()设是上的点,且平面,求的值.6.已知三棱锥PABC中,PAABC,ABAC,PA=AC=AB, N为AB上一点,AB=4AN,M,S分别为PB,BC的中点.()证明:CMSN;()求SN与平面CMN所成角的大小.7.如图BCD与MCD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平面MCD平面BCD,AB平面BCD,。(1) 求点A到平面MBC的距离;(2) 求平面ACM与平面BCD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8.如图,在多面体ABCDEF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2EF=2,EFAB,EFFB,BFC=90,BF=FC,H为

3、BC的中点,()求证:FH平面EDB;()求证:AC平面EDB; ()求四面体BDEF的体积;9.如图,正方形ABCD和四边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CEAC,EFAC,AB=,CE=EF=1.()求证:AF平面BDE;()求证:CF平面BDE;()求二面角A-BE-D的大小。10.已知正方体ABCDABCD的棱长为1,点M是棱AA的中点,点O是对角线BD的中点.()求证:OM为异面直线AA和BD的公垂线;()求二面角MBCB的大小;()求三棱锥MOBC的体积. w_w w. k#s5_u.c o*m参考答案1.2.()解:取线段EF的中点H,连结,因为=及H是EF的中点,所以,又因为平面

4、平面.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2,2,),C(10,8,0),F(4,0,0),D(10,0,0). 故=(-2,2,2),=(6,0,0).设=(x,y,z)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2x+2y+2z=0所以 6x=0.取,则。又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故。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解:设则, 因为翻折后,与重合,所以, 故, ,得, 经检验,此时点在线段上,所以。方法二:()解:取线段的中点,的中点,连结。 因为=及是的中点,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故,又因为、是、的中点,易知,所以,于是面,所以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2,=所以.故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解:设, 因

5、为翻折后,与重合,所以, 而, 得,经检验,此时点在线段上,所以。3.(I)连接A1B,记A1B与AB1的交点为F.因为面AA1BB1为正方形,故A1BAB1,且AF=FB1,又AE=3EB1,所以FE=EB1,又D为BB1的中点,故DEBF,DEAB1. 3分作CGAB,G为垂足,由AC=BC知,G为AB中点.又由底面ABC面AA1B1B.连接DG,则DGAB1,故DEDG,由三垂线定理,得DECD.所以DE为异面直线AB1与CD的公垂线.(II)因为DGAB1,故CDG为异面直线AB1与CD的夹角,CDG=45设AB=2,则AB1=,DG=,CG=,AC=.作B1HA1C1,H为垂足,因为

6、底面A1B1C1面AA1CC1,故B1H面AA1C1C.又作HKAC1,K为垂足,连接B1K,由三垂线定理,得B1KAC1,因此B1KH为二面角A1-AC1-B1的平面角,由此可求出二面角大小4.解()在PBC中,E,F分别是PB,PC的中点,EFBC.又BCAD,EFAD,又AD平面PAD,EF平面PAD,EF平面PAD.()连接AE,AC,EC,过E作EGPA交AB于点G,则BG平面ABCD,且EG=PA.在PAB中,AD=AB,PAB,BP=2,AP=AB=,EG=.SABC=ABBC=2=,VE-ABC=SABCEG=. 5. 解:()因为侧面BCC1B1是菱形,所以又已知所又平面A1

7、BC1,又平面AB1C ,所以平面平面A1BC1 . ()设BC1交B1C于点E,连结DE,则DE是平面A1BC1与平面B1CD的交线,因为A1B/平面B1CD,所以A1B/DE.又E是BC1的中点,所以D为A1C1的中点.即A1D:DC1=1.6.证明:设PA=1,以A为原点,射线AB,AC,AP分别为x,y,z轴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P(0,0,1),C(0,1,0),B(2,0,0),M(1,0,),N(,0,0),S(1,0). (),因为,所以CMSN (),设a=(x,y,z)为平面CMN的一个法向量,则 因为所以SN与片面CMN所成角为45。 7.解法一:(1)取CD中点

8、O,连OB,OM,则OBCD,OMCD.又平面平面,则MO平面,所以MOAB,A、B、O、M共面.延长AM、BO相交于E,则AEB就是AM与平面BCD所成的角.OB=MO=,MOAB,MO/面ABC,M、O到平面ABC的距离相等,作OHBC于H,连MH,则MHBC,求得:OH=OCsin600=,MH=,利用体积相等得:。(2)CE是平面与平面的交线.由(1)知,O是BE的中点,则BCED是菱形.作BFEC于F,连AF,则AFEC,AFB就是二面角A-EC-B的平面角,设为.因为BCE=120,所以BCF=60. ,所以,所求二面角的正弦值是.解法二:取CD中点O,连OB,OM,则OBCD,O

9、MCD,又平面平面,则MO平面.以O为原点,直线OC、BO、OM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OB=OM=,则各点坐标分别为O(0,0,0),C(1,0,0),M(0,0,),B(0,-,0),A(0,-,2),(1)设是平面MBC的法向量,则,由得;由得;取,则距离(2),.设平面ACM的法向量为,由得.解得,取.又平面BCD的法向量为,则设所求二面角为,则.8.(1)设底面对角线交点为G,则可以通过证明EGFH,得平面;(2)利用线线、线面的平行与垂直关系,证明FH平面ABCD,得FHBC,FHAC,进而得EGAC,平面;(3)证明BF平面CDEF,得BF为四面体B-DEF的

10、高,进而求体积.9.证明:(I) 设AC与BD交与点G。 因为EF/AG,且EF=1,AG=AC=1. 所以四边形AGEF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AF/平面EG, 因为平面BDE,AF平面BDE, 所以AF/平面BDE. (II)因为正方形ABCD和四边形ACEF所在的平面 相互垂直,且CEAC, 所以CE平面ABCD. 如图,以C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 则C(0,0,0),A(,0),B(0,0).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BDE.(III) 由(II)知,是平面BDE的一个法向量. 设平面ABE的法向量,则,. 即所以且 令则. 所以. 从而。 因为二面角为锐角, 所以二面角

11、的大小为.10.解法一:(1)连结AC,取AC中点K,则K为BD的中点,连结OK因为M是棱AA的中点,点O是BD的中点所以AM所以MOw_w w. k#s5_u.c o*m由AAAK,得MOAA因为AKBD,AKBB,所以AK平面BDDB所以AKBD所以MOBD又因为OM是异面直线AA和BD都相交w_w w. k#s5_u.c o*m故OM为异面直线AA和BD的公垂线(2)取BB中点N,连结MN,则MN平面BCCB过点N作NHBC于H,连结MH则由三垂线定理得BCMH从而,MHN为二面角M-BC-B的平面角MN=1,NH=Bnsin45=在RtMNH中,tanMHN=w_w w. k#s5_u

12、.c o*m故二面角M-BC-B的大小为arctan2(3)易知,SOBC=SOAD,且OBC和OAD都在平面BCDA内点O到平面MAD距离hVM-OBC=VM-OAD=VO-MAD=SMADh=解法二:以点D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则A(1,0,0),B(1,1,0),C(0,1,0),A(1,0,1),C(0,1,1),D(0,0,1)(1)因为点M是棱AA的中点,点O是BD的中点所以M(1,0, ),O(,),=(0,0,1),=(-1,-1,1) =0, +0=0w_w w. k#s5_u.c o*m所以OMAA,OMBD又因为OM与异面直线AA和BD都相交故OM为异面直线AA和BD的公垂线. (2)设平面BMC的一个法向量为=(x,y,z)=(0,-1,), (1,0,1) 即取z2,则x2,y1,从而=(2,1,2) w_w w. k#s5_u.c o*m取平面BCB的一个法向量为(0,1,0)cos由图可知,二面角M-BC-B的平面角为锐角故二面角M-BC-B的大小为arccos (3)易知,SOBCSBCDA设平面OBC的一个法向量为(x1,y1,z1) w_w w. k#s5_u.c o*m(1,1,1), (1,0,0) 即取z11,得y11,从而(0,1,1)点M到平面OBC的距离dw_w w. k#s5_u.c o*mVMOBC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