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2.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引导学生体会巴笛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3. 教学用具 课件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出示板书。师:同学们,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都会得到别人的评价,那你喜欢什么样的评价?生汇报2、你听到过“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样的评价吗?3、这是一个七岁男
2、孩在作了一首小诗后,父母对他的不同评价。为什么父母会给出这样截然相反的评价?(齐读课题)二、初读识字,了解大意:1、生自读课文。2查读字音,交流预习情况。(1)课件出示生词:兴奋、誊写、皱眉头、谨慎、歧途、出版、腼腆。指名读,并强调“兴”的读音。(3)同伴互查3、汇报主要内容:(1)从课文的主要内容、叙述顺序、解题等方面交流自己的预习情况。(2)用一句话谈谈你读完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可能会觉得巴迪有个慈爱的母亲,也可能会感觉巴迪的父亲太严厉。因为课文的后两个自然段有对文章中心的概括,所以学生最有可能说的就是爸爸和妈妈对巴迪的评价虽然不同,但都是对他的爱。)三、品味文章,感悟学习:
3、1、带着“为什么说爸爸妈妈对巴迪的评价都是出自对他的爱呢”这个问题,去细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可以设身处地地去想,可以有感情地去读,也可以在感受最深的语句旁边做上批注。2、合作学习,深化理解。(1)自学完的同学可以在组内交流读文后的感受。(2)全班交流。学生读出自己圈画的部分,并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3)引导学生按照巴迪成长的三个阶段来品读课文。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弄懂: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一方面是因为父亲比较理性,要求比较严格,他考虑到的更多的是事情的本身质量;另一个方面是因为父亲针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评价,认为儿子得到的鼓励已经太多了,才说“糟糕透了”的。母亲的评价是为了鼓励
4、“我”,父亲的评价是为了提醒“我”、警告“我”。就是因为在“我”的成长中一直有这两种声音,才使“我”能不断进步,取得成功。(4)指导感情朗读。重点指导描写巴迪听了妈妈和爸爸的评价后截然不同的反应的语句。(5)在学生谈完第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创设情境有选择地引读第一部分。(6)出示下面的句子让学生比较:现在,我已经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现在,我已经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让学生读读这两句话,说说哪句更好些,为什么?(7)在学生谈过后,教师总结:后一句话好,它写出了巴迪对爸爸妈妈的
5、评价由不理解到理解是有一个过程的。读书的时候就要像这样,抓住重点的词句,反复去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8)在学生品读课文,谈感受的过程中,教师随机板书:鼓励、批评、爱。教师小结:巴迪正是在这两种爱的教育下,他逐渐学会了冷静地分析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作家。四、回读课文,总结收获。1从头再读文,想一想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2谈收获(可从思想感受,词、句的积累和文章的表达方法几方面来总结,着重于后者)。3学生总结写法(当学生总结出文章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进行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活动时,教师让学生到文章里去找找并画出这样的句子,再次读读,细细地体会作者细腻的表达手法)。 课后习题 1拓展阅读:父爱,在拐弯处。2谈感受。3体会表达方法。4如果让你选取一个爱的片断写下来,你打算怎么写?这两篇文章有有哪些表达方法是我们能借鉴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把两篇文章拿出来细细对比,体会它们的表达方法,然后动笔写出我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