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成考财务会计学912
资料仅供参考
1、多项选择题
【101628】
下列项目,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 )。
A. 以公允价值45万元的设备换取专利权,同时支付补价1.5万元
B. 以公允价值150万元的存货换取设备,同时收到补价10万元
C. 以公允价值300万元的商品换取股权,同时支付补价80万元
D. 以公允价值1 000万元的设备换取股权
E. 以公允价值2 000万元的无形资产对外投资
答案: A,B,C,D,E
答案
2、多项选择题
【97338】
下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的有( )。
A. 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总额相同,获得这些现金流量的风险相同,但现金流量流入企业的时间不同
B. 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和金额相同,但企业获得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C. 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总额相同,预计为企业带来现金流量的时间跨度相同,但各年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存在明显差异
D. 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E. 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一定涉及补价
答案: A,B,C,D
答案
3、判断题
【9583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与不具有商业实质,在发生补价的情况下,其本质区别是具有商业实质情况下应确认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4、单项选择题
【95823】
A公司以库存商品交换B公司生产经营中使用的机床,B公司另向A公司支付补价7.5万元。A公司、B公司适用增值税率为17%,计税价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①A公司换出:库存商品,账面余额为72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为6万元,公允价值为75万元(不含增值税);②B公司换出:固定资产,原值为90万元,累计折旧为18万元,公允价值为80.25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则A公司取得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 87.75
B. 58.12
C. 70.87
D. 80.25
答案: D
1、判断题
【9583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与不具有商业实质,在发生补价的情况下,其本质区别是具有商业实质情况下应确认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2、判断题
【95833】
A公司以一台设备交换B公司的一项无形资产,该设备账面原价为30万元,累计折旧为7.5万元,公允价值为18万元;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均为23.25万元。A公司另行向B公司支付现金5.25万元,则该交换不能确认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3、单项选择题
【95826】
甲公司以生产经营用的客车和货车交换乙公司生产经营用的C设备和D设备。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客车原值45万元,已计提折旧3万元,公允价值45万元;货车原值37.5万元,已计提折旧10.5万元,公允价值30万元。乙公司换出:C设备原值22.5万元,已计提折旧9万元,公允价值15万元;D设备原值63万元,已计提折旧7.5万元,公允价值60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则甲公司取得的C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
A. 15
B. 63
C. 60
D. 55.2
答案: A
答案
4、计算分析题
【96125】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以生产用设备、库存原材料与乙公司的生产用设备、专利权和库存商品进行交换,假定不具有商业实质。资产情况如下:
(1)甲公司换出
①A设备:原值800万元,已计提折旧500万元。
②材料:账面成本200万元,计税价格220万元。
(2)乙公司换出
①B设备:原值7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0万元。
②专利权:初始成本200万元,累计摊销额20万元。
③库存商品:账面成本60万元,计税价格80万元。
要求:分别编制甲公司和乙公司有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分录。
答案: (单位以万元计)
(1)甲公司
①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甲公司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800-500)+200]+220×17%-80×17%
=523.8(万元)
②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设备+专利权+库存商品
=(700-400)+180+60
=540(万元)
③计算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换入设备的成本=523.8×(700-400)/540=291(万元)
换入专利权的成本=523.8×180/540=174.6(万元)
换入库存商品的成本=523.8×60/540=58.2(万元)
④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
累计折旧 500
贷:固定资产--A设备 800
借:固定资产--B设备 291
无形资产--专利权 174.6
库存商品 58.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80×17%)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0
原材料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7.4(220×17%)
(2)乙公司
①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700-400)+180+60]+80×17%-220×17%
=516.2(万元)
②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设备+原材料
=(800-500)+200
=500(万元)
③计算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换入设备的成本=516.2×(800-500)/500=309.72(万元)
换入原材料的成本=516.2×200/500=206.48(万元)
④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
累计折旧 400
贷:固定资产--B设备 700
借:固定资产--A设备 309.72
原材料 206.4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7.4(220×17%)
累计摊销 2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0
无形资产--专利权 200
库存商品 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80×17%)
答案
5、判断题
【95834】
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高于25%(含25%)的,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等相关准则。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2、判断题
【95836】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应根据换入资产的性质和换入企业经营活动的特征等因素来判断。换入资产与换入企业其它现有资产相结合能够产生更大的作用,使换入企业受该换入资产影响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换出资产明显不同,表明该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3、判断题
【95833】
A公司以一台设备交换B公司的一项无形资产,该设备账面原价为30万元,累计折旧为7.5万元,公允价值为18万元;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均为23.25万元。A公司另行向B公司支付现金5.25万元,则该交换不能确认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4、综合题
【99460】
A公司决定和B公司进行非货币资产交换,A、B公司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除增值税外不考虑其它应交税费。A公司另外向B公司支付银行存款20万元作为补价。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有关资料如下:
(1)A公司换出:①固定资产--机床:原价120万元,累计折旧10万元,公允价值130万元;②无形资产--专利权:初始成本100万元,累计摊销额10万元,公允价值80万元;③库存商品--甲商品:账面余额80万元,公允价值100万元。公允价值合计310万元。
另外,支付换出固定资产--机床的清理费用8万元,支付换入的客运汽车、货运汽车运费4万元。
(2)B公司换出:①固定资产--客运汽车:原价140万元,累计折旧10万元,公允价值140万元;②固定资产--货运汽车:原价120万元,累计折旧20万元,公允价值100万元;③库存商品--乙商品:账面余额90万元,公允价值90万元。公允价值合计330万元。
要求:编制A公司和B公司的会计分录。
答案: (单位以万元计)
编制A公司会计分录(支付补价)
(1)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交换:20/[20+(130+80+100)]=6.06%
由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为6.06%,低于25%,因此,这一交换行为属于非货币性交换,应按非货币性交换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2)计算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130+80+100+100×17%-90×17%+20+4=335.7(万元)
(3)计算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客运汽车的入账价值=335.7×[140/(140+100+90)]=142.42(万元)
货运汽车的入账价值=335.7×[100/(140+100+90)]=101.73(万元)
库存商品--乙商品=335.7×[90/(140+100+90)]=91.55(万元)
(4)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110
累计折旧 10
贷:固定资产--机床 120
借:固定资产清理 8
贷:银行存款 8
借:固定资产--客运汽车 142.42
固定资产--货运汽车 101.73
库存商品--乙商品 91.5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3(90×17%)
累计摊销 10
营业外支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 10(100-10-8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18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12(130-110-8)
无形资产 100
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100×17%)
银行存款 24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贷:库存商品--甲商品 80
编制B公司会计分录(收到补价)
(1)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交换:20/(140+100+90)=6.06%
由于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为6.06%,低于25%,因此,这一交换行为属于非货币性交换,应按非货币性交换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2)计算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140+100+90)-20+90×17%-100×17%=308.3(万元)
(3)计算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机床的入账价值=308.3×[130/(130+80+100)]=129.29(万元)
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308.3×[80/(130+80+100)]=79.56(万元)
库存商品--甲商品=308.3×[100/(130+80+100)]=99.45(万元)
(4)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230
累计折旧 30
贷:固定资产--客运汽车 140
固定资产--货运汽车 120
借:固定资产--机床 129.29
无形资产 79.56
库存商品--甲商品 99.4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100×17%)
银行存款 2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30
主营业务收入 9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3(90×17%)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10(140-130)
借:主营业务成本 90
贷:库存商品--乙商品 90
答案
5、判断题
【9583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与不具有商业实质,在发生补价的情况下,其本质区别是具有商业实质情况下应确认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1、单项选择题
【95826】
甲公司以生产经营用的客车和货车交换乙公司生产经营用的C设备和D设备。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客车原值45万元,已计提折旧3万元,公允价值45万元;货车原值37.5万元,已计提折旧10.5万元,公允价值30万元。乙公司换出:C设备原值22.5万元,已计提折旧9万元,公允价值15万元;D设备原值63万元,已计提折旧7.5万元,公允价值60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则甲公司取得的C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
A. 15
B. 63
C. 60
D. 55.2
答案: A
答案
2、单项选择题
【95825】
甲公司以A产品和B设备交换乙公司C产品,双方均将收到的产品作为库存商品管理。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补价45万元。甲公司、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率为17%,计税价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换出:库存商品--A产品:账面余额165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150万元;固定资产--B设备:原值90万元,已计提累计折旧22.5万元,公允价值75万元。(2)乙公司换出:库存商品--C产品:账面余额153万元,公允价值180万元。假定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则乙公司取得的库存商品--A产品、固定资产--B设备的入账价值总额为( )万元。
A. 202.5
B. 203.1
C. 225
D. 228.6
答案: B
答案
3、多项选择题
【101628】
下列项目,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 )。
A. 以公允价值45万元的设备换取专利权,同时支付补价1.5万元
B. 以公允价值150万元的存货换取设备,同时收到补价10万元
C. 以公允价值300万元的商品换取股权,同时支付补价80万元
D. 以公允价值1 000万元的设备换取股权
E. 以公允价值2 000万元的无形资产对外投资
答案: A,B,C,D,E
答案
4、判断题
【95833】
A公司以一台设备交换B公司的一项无形资产,该设备账面原价为30万元,累计折旧为7.5万元,公允价值为18万元;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均为23.25万元。A公司另行向B公司支付现金5.25万元,则该交换不能确认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5、单项选择题
【95824】
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45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计税价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A产品:账面成本1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150万元;②库存商品-B产品:账面成本4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30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账面成本206.5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万元,公允价值225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则甲公司取得的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 217.35
B. 227.35
C. 186.75
D. 202.5
答案: A
1、单项选择题
【95824】
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45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计税价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A产品:账面成本1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150万元;②库存商品-B产品:账面成本4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30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账面成本206.5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万元,公允价值225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则甲公司取得的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 217.35
B. 227.35
C. 186.75
D. 202.5
答案: A
答案
2、单项选择题
【95823】
A公司以库存商品交换B公司生产经营中使用的机床,B公司另向A公司支付补价7.5万元。A公司、B公司适用增值税率为17%,计税价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①A公司换出:库存商品,账面余额为72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为6万元,公允价值为75万元(不含增值税);②B公司换出:固定资产,原值为90万元,累计折旧为18万元,公允价值为80.25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则A公司取得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 87.75
B. 58.12
C. 70.87
D. 80.25
答案: D
答案
3、综合题
【99460】
A公司决定和B公司进行非货币资产交换,A、B公司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除增值税外不考虑其它应交税费。A公司另外向B公司支付银行存款20万元作为补价。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有关资料如下:
(1)A公司换出:①固定资产--机床:原价120万元,累计折旧10万元,公允价值130万元;②无形资产--专利权:初始成本100万元,累计摊销额10万元,公允价值80万元;③库存商品--甲商品:账面余额80万元,公允价值100万元。公允价值合计310万元。
另外,支付换出固定资产--机床的清理费用8万元,支付换入的客运汽车、货运汽车运费4万元。
(2)B公司换出:①固定资产--客运汽车:原价140万元,累计折旧10万元,公允价值140万元;②固定资产--货运汽车:原价120万元,累计折旧20万元,公允价值100万元;③库存商品--乙商品:账面余额90万元,公允价值90万元。公允价值合计330万元。
要求:编制A公司和B公司的会计分录。
答案: (单位以万元计)
编制A公司会计分录(支付补价)
(1)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交换:20/[20+(130+80+100)]=6.06%
由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为6.06%,低于25%,因此,这一交换行为属于非货币性交换,应按非货币性交换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2)计算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130+80+100+100×17%-90×17%+20+4=335.7(万元)
(3)计算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客运汽车的入账价值=335.7×[140/(140+100+90)]=142.42(万元)
货运汽车的入账价值=335.7×[100/(140+100+90)]=101.73(万元)
库存商品--乙商品=335.7×[90/(140+100+90)]=91.55(万元)
(4)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110
累计折旧 10
贷:固定资产--机床 120
借:固定资产清理 8
贷:银行存款 8
借:固定资产--客运汽车 142.42
固定资产--货运汽车 101.73
库存商品--乙商品 91.5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3(90×17%)
累计摊销 10
营业外支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 10(100-10-8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18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12(130-110-8)
无形资产 100
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100×17%)
银行存款 24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贷:库存商品--甲商品 80
编制B公司会计分录(收到补价)
(1)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交换:20/(140+100+90)=6.06%
由于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为6.06%,低于25%,因此,这一交换行为属于非货币性交换,应按非货币性交换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2)计算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140+100+90)-20+90×17%-100×17%=308.3(万元)
(3)计算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机床的入账价值=308.3×[130/(130+80+100)]=129.29(万元)
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308.3×[80/(130+80+100)]=79.56(万元)
库存商品--甲商品=308.3×[100/(130+80+100)]=99.45(万元)
(4)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230
累计折旧 30
贷:固定资产--客运汽车 140
固定资产--货运汽车 120
借:固定资产--机床 129.29
无形资产 79.56
库存商品--甲商品 99.4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100×17%)
银行存款 2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30
主营业务收入 9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3(90×17%)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10(140-130)
借:主营业务成本 90
贷:库存商品--乙商品 90
答案
4、多项选择题
【95829】
以下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说法正确的有( )。
A.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无论是否发生补价,均应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B. 增值税不会影响换入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
C.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D.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E.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答案: A,C,D
答案
5、单项选择题
【95825】
甲公司以A产品和B设备交换乙公司C产品,双方均将收到的产品作为库存商品管理。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补价45万元。甲公司、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率为17%,计税价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换出:库存商品--A产品:账面余额165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150万元;固定资产--B设备:原值90万元,已计提累计折旧22.5万元,公允价值75万元。(2)乙公司换出:库存商品--C产品:账面余额153万元,公允价值180万元。假定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则乙公司取得的库存商品--A产品、固定资产--B设备的入账价值总额为( )万元。
A. 202.5
B. 203.1
C. 225
D. 228.6
答案: B
1、判断题
【9583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在发生补价的情况下,收到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2、单项选择题
【95826】
甲公司以生产经营用的客车和货车交换乙公司生产经营用的C设备和D设备。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客车原值45万元,已计提折旧3万元,公允价值45万元;货车原值37.5万元,已计提折旧10.5万元,公允价值30万元。乙公司换出:C设备原值22.5万元,已计提折旧9万元,公允价值15万元;D设备原值63万元,已计提折旧7.5万元,公允价值60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则甲公司取得的C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
A. 15
B. 63
C. 60
D. 55.2
答案: A
答案
3、单项选择题
【95823】
A公司以库存商品交换B公司生产经营中使用的机床,B公司另向A公司支付补价7.5万元。A公司、B公司适用增值税率为17%,计税价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①A公司换出:库存商品,账面余额为72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为6万元,公允价值为75万元(不含增值税);②B公司换出:固定资产,原值为90万元,累计折旧为18万元,公允价值为80.25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则A公司取得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 87.75
B. 58.12
C. 70.87
D. 80.25
答案: D
答案
4、判断题
【9583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与不具有商业实质,在发生补价的情况下,其本质区别是具有商业实质情况下应确认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5、多项选择题
【95829】
以下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说法正确的有( )。
A.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无论是否发生补价,均应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B. 增值税不会影响换入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
C.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D.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E.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答案: A,C,D
1、判断题
【95836】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应根据换入资产的性质和换入企业经营活动的特征等因素来判断。换入资产与换入企业其它现有资产相结合能够产生更大的作用,使换入企业受该换入资产影响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换出资产明显不同,表明该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2、判断题
【95834】
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高于25%(含25%)的,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等相关准则。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3、多项选择题
【95829】
以下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说法正确的有( )。
A.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无论是否发生补价,均应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B. 增值税不会影响换入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
C.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D.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E.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答案: A,C,D
答案
4、计算分析题
【96125】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以生产用设备、库存原材料与乙公司的生产用设备、专利权和库存商品进行交换,假定不具有商业实质。资产情况如下:
(1)甲公司换出
①A设备:原值800万元,已计提折旧500万元。
②材料:账面成本200万元,计税价格220万元。
(2)乙公司换出
①B设备:原值7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0万元。
②专利权:初始成本200万元,累计摊销额20万元。
③库存商品:账面成本60万元,计税价格80万元。
要求:分别编制甲公司和乙公司有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分录。
答案: (单位以万元计)
(1)甲公司
①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甲公司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800-500)+200]+220×17%-80×17%
=523.8(万元)
②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设备+专利权+库存商品
=(700-400)+180+60
=540(万元)
③计算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换入设备的成本=523.8×(700-400)/540=291(万元)
换入专利权的成本=523.8×180/540=174.6(万元)
换入库存商品的成本=523.8×60/540=58.2(万元)
④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
累计折旧 500
贷:固定资产--A设备 800
借:固定资产--B设备 291
无形资产--专利权 174.6
库存商品 58.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80×17%)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0
原材料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7.4(220×17%)
(2)乙公司
①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700-400)+180+60]+80×17%-220×17%
=516.2(万元)
②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设备+原材料
=(800-500)+200
=500(万元)
③计算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换入设备的成本=516.2×(800-500)/500=309.72(万元)
换入原材料的成本=516.2×200/500=206.48(万元)
④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
累计折旧 400
贷:固定资产--B设备 700
借:固定资产--A设备 309.72
原材料 206.4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7.4(220×17%)
累计摊销 2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0
无形资产--专利权 200
库存商品 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80×17%)
答案
5、判断题
【9583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与不具有商业实质,在发生补价的情况下,其本质区别是具有商业实质情况下应确认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1、多项选择题
【104531】
下列增值税应直接计入有关资产成本的是( )。
A. 一般纳税企业委托加工物资支付的增值税
B. 一般纳税企业将自产货物用于对外投资缴纳的增值税
C. 一般纳税企业购买工程物资支付的增值税
D. 小规模纳税企业进口货物缴纳的增值税
E. 小规模纳税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缴纳的增值税
答案: B,C,D,E
答案
2、单项选择题
【99439】
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应付债券,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不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A. 制造费用
B. 财务费用
C. 研发支出
D. 销售费用
答案: D
答案
3、判断题
【95887】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4、单项选择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