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发展阶段城市农业的价值与发展路径研究_杜兴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6713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发展阶段城市农业的价值与发展路径研究_杜兴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发展阶段城市农业的价值与发展路径研究_杜兴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发展阶段城市农业的价值与发展路径研究_杜兴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西农业学报 2023,35(01):214219ActaAgriculturaeJiangxiDOI:10.19386/ki.jxnyxb.2023.01.033新发展阶段城市农业的价值与发展路径研究杜兴端1,常 洁1,郭耀辉1,汪 君1,吕火明2*(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摘 要:从城市发展转型的“生态文明”“应对多重不确定性”和“系统治理思维”新诉求出发,对城市农业的价值进行了新的审视和研判。发展城市农业有利于促进城市本地食物系统的重构和保障粮食安全,是应对城市社会生态问题的一种基于自然的解

2、决方案,同时可增加城市景观绿地和基础设施的多元性,增强城市土地利用的高效性,提升城市宜居性。由此提出要推动城市农业的发展,需在规划上实现城市建设和农业规划的有效衔接,在应用上择适宜形式,在技术上夯实科技支撑,在政策上强化引导支持。关键词:新发展阶段;可持续城市;城市农业;食物系统;绿地系统;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581(2023)01-0214-06 Research on Value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New Development Period DUXing-duan1,

3、CHANGJie1,GUOYao-hui1,WANGJun1,LYUHuo-ming2*(1.InstituteofAgriculturalInformationandRuralEconomy,Sichua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Chengdu610066,China;2.Sichua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Chengdu610066,China)Abstract:Thevalueofurbanagriculturewasreviewedandjudgedfromthenewdemandsofecologicalciv

4、ilization,dealingwithmultipleuncertaintiesandsystematicgovernancethinkingatthenewdevelopmentstage.Thedevelopmentofurbanagricultureisconducivetothereconstructionofurbanlocalfoodsystemtoalleviatefoodsecurityproblems,anditisanatural-basedsolutiontourbansocialandecologicalproblems.Atthesametime,urbanagr

5、iculturecanincreasethediversityofurbanlandscapegreenspaceandinfrastructure,enhancetheefficiencyofurbanlanduse,andenhancethelivabilityofurbanresidents.Accordingly,inorder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urbanagriculture,theeffectiveconnectionbetweenurbanconstructionandagriculturalplanningshouldberealizedinpl

6、anning,theappropriateformshouldbeselectedinapplication,thetechnicalsupportshouldbeconsolidated,andtheguidanceandsupportshouldbestrengthenedinpolicy.Key words:Newdevelopmentstage;Sustainablecity;Urbanagriculture;Foodsystem;Greenspacesystem;Developmentpath0 引言作为人口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对人类利用物质、能源流动的规模和形式具有主导作用,也对

7、人类可持续性发展起着核心作用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镇化引起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热岛效应、拥挤效应、人居环境恶化、人群健康等问题以及对区域生态系统的胁迫作用,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瓶颈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指出,到2030年,全球将有60%的人居住在城市。中国城镇化趋势具有不可逆性,城市问题正在成为我国转型发展中重大的时代性课题3。如何建构可持续的城市和社区,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关键议题。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政治经济秩序加速变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经济社

8、会发展正面临着多重不确定性的收稿日期:2022-10-21基金项目: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公园城市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2022CS051);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 天府粮仓 研究”(2023JDR011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省财政自主创新专项“科技支撑四川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2022ZZCX037);四川省农业科学院“1+9”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天府农科发展战略研究基础理论和支撑技术”(1+9KJGG009)。作者简介:杜兴端(1980),男,四川射洪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农村发展研究。*通信作者:吕火明。1 期215杜兴端等:新发展阶段城市

9、农业的价值与发展路径研究严峻挑战4。立足国内,2021年我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64.72%,逐步由乡村中国向城市中国转变5。原有的集约化、工业化、数量扩张性的发展模式正面临严峻的资源瓶颈和环境约束,已难以为继。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倒逼传统的工业文明经济增长范式向生态文明导向的发展范式转型6。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对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农业(u

10、rbanagriculture)是都市区农业发展的一种典型形态,主要分布在城市密集区。作为对农村农业(ruralagriculture)和城郊农业(peri-urbanagriculture)的补充,城市农业是伴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所带来的城市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而出现的7,现已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并受到了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农业经济、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的关注。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社会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特别是面对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和治理中新问题和新诉求,需要重新认识和理解城市农业的价值和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重点立足于城市农业的概念和特征,系统探讨新发展阶段城市农业的作用

11、与价值,并据此提出了城市农业发展的具体路径,以期为当前都市农业的高质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提供进一步的思路。1 城市农业的基本特征城市农业是在城市内及城市周边区域开展的、是基于城市人口的综合需求而产生的、与城市系统和功能紧密联系的一项农业生产活动。城市农业的本质是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系统在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有机结合,是城市人地关系的产物,并与城市系统的多功能性8、可持续性和韧性联系紧密。1.1 对城市的高度依赖性从城市农业的概念和内涵的演变来看9,在社会、政治及经济因素的推动下,城市农业的概念正走向“可持续发展”语境。城市农业与城市的人口、土地、能源、建筑、景观及城市经济、社会、生

12、态系统等有紧密联系。非正规城市绿地10、生产性城市景观(PULs)11、基于农业生产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农业城市主义、可食景观(地景)等与城市农业发展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均从不同层面探讨了城市农业与城市的高度依赖关系。总体而言,国内外城市农业发展的实践和经验均表明,城市农业支持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是建构韧性城市、可持续性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12。1.2 多功能性与多态性与传统农业和城郊农业不同,城市农业更多地表现在其社会功能与价值层面。在业态表征上,城市农业表现为屋顶农业、阳台农业、垂直农场、植物工厂、社区农园、农业公园、城市农场等多种多样的业态形式。基于城市群体生活与休闲需求的多样性

13、,城市农业的功能价值、生产的类型、经营的形态等均呈现出多样化和多态化。1.3 非农地扩张性城市农业具有非农地扩张型特征,且并非以追求规模经济为主。城市农业是基于城市密集区、城市蔓延区的绿地、屋顶、阳台或废弃可耕作地等空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形态,不完全依赖农业或耕地空间,具有典型的分散化、非农地依赖性、非规模经济特征。1.4 现代性与地方性交融城市农业兼有现代性与地方性特征。城市农业的现代性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基于人本需求的现代化13和以农业高新技术支撑的现代化。地方性则表现为满足城市本地居民对回归农耕社会传统的福祉诉求。部分研究认为,城市农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重归本地文化生态、重构城市地方性

14、14的有力工具。2 新发展阶段城市发展转型的新诉求2.1 城市化进程需要转向生态文明建设导向从城市发展层面看,诸多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短板15,这也要求城市的发展必须转向生态文明建设导向。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国家战略的推进,公园城市16建设成为了新时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新命题17。公园城市建设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城市建设坚持新发展理念之需,是城市建设体现人本关怀之策。公园城市并非局限于技术的视角,而是一种要求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建设更加突出由居民优质生活方式引领的城市发展模式18。江 西 农 业 学 报35 卷2

15、162.2 城市的建设需要重点应对多重不确定性随着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快速推进,社会风险较以往更难以预测和控制19,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粮食安全、政治变动等导致突发事件频发,上述因素都在考验着城市生存和发展20。城市系统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韧性城市、弹性城市21的建设成为了当前应对现代社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必要举措22。联合国在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明确指出,可持续城市和社区(SDGs11)的建设目标是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要求城市必须具备抵御灾害的能力,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并能够通过合理调配资源,快速从灾害中恢复。2.3 城市治理需要转向系统规

16、划和系统治理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的聚集地,居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位置,城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3。与早期的“城市管理”“自上而下”的治理方式不同,现代化的治理要求城市的治理必须以系统性、整体性治理机制为支撑,以增加人类福祉为导向的治理3,公民和社区有效参与的“自下而上”和“多元共治”的模式,这是当前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3 新发展阶段城市农业的重要价值3.1 城市农业利于建构本地化的食物系统和促进粮食安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正在影响许多地区的城市食物系统(UFS),体现在粮食生产、加工和消费的各个环节24。城市是主要的人口中心,因此粮食安全主要为与城

17、市可持续性相关的城市问题。随着食物都市主义的提出,城市食物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25。首先,城市农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本地食物系统的重构,可以缩短新鲜食物的供应里程,推动城市食物消费从工业化食品逐步走向本地化、低碳化饮食模式转变26,有力保障城市弱势群体的生计安全和食品公平。其次,城市农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应急保障需求,能够增强在重大灾害、突发事件等外部冲击影响农产品外部供给时的应急保障能力。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冲击下,城市农业的生产性功能可以提升城市蔬菜等自给能力,增强供给保障,这对于提升城市食物系统的韧性、建构城市社区的韧性27等具有积极作用。立足城市农业是一种社会整体的

18、改良策略和手段,国外多个城市将本地食物系统设置为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重要议题28,以保障城市食品的安全29。3.2 城市农业提供了一种基于自然的应对城市社会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案城市农业的多功能性可以支持解决许多城市问题和挑战。可食用城市主义认为,对于城市而言,城市农业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创新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利用可食性区域和景观的建设,促进人与食物的连接,发展亲环境的食物消费,同时提供自然观察和游憩活动,可有利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场所的认同感30,强化城市社区的社会资本31,增进社会联系,从而推动城市居民在城市发展和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性。3.3 城市农业有利于提升城市绿地系统和绿色基础设施的多样性城市绿

19、地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整体景观风貌、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32。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大草坪、大花园、名贵花木比比皆是,景观元素趋同、风貌单一,政府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投资也越来越大。城市农业是一种城市景观和非正规绿地,不仅具有提供城市绿地和绿色基础设施的功能,还可以将农业生产与城市景观和服务设施的供给融合在一起。美国的“社区农园”“城市农场”等城市农业形态已经成为了城市绿地公园系统的重要组成,被纳入了城市公共空间的范围进行统一规划。将农业生产性景观融入城市景观和绿地系统,有助于增加城市景观和绿地的多元性。在城市绿地建设上,城市农业能够突破传统景观绿地建设高大上、华而不实的高

20、成本、高维护“花瓶”景观等问题,以兼具景观性和生产性的低成本农业景观构造绿地,既满足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需求,又能够利用农业的自然生长周期创造四时交替的城市绿地风貌,在空间和时间上实现城市景观的多元化。3.4 城市农业有利于增强城市土地利用的兼容性和高效性城市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巨大,有限的土地资源必须在城市建设和农业生产中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要求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高效性。首先,发展城市农业有利于突破传统用地分类的桎梏。由于城市的快速扩张,大量的耕地资源、优质农地被占用于进行非农化利用。以成都市为例,据预测,未1 期217杜兴端等:新发展阶段城市农业的价值与发展路径研究来成都市至少需要

21、增加157hm2城市用地空间33,这必然会加剧城市扩张与农业保护的矛盾。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合理保持城市中的农地空间和农业功能,发展城市农业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建设对农地的占用,这既保护了农地数量,又减轻了城市建设用地的压力。其次,发展城市农业可以补偿城市耕地34,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城市农业对于农地的依赖性较低,对城市建筑屋顶及立面、公共开放空间的表面与上空等开展生产性利用,建设屋顶农场、阳台农业、墙体种植、垂直农场、社区小农园等则可以看作是对位于不同标高的“土地载体”进行了复垦,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城市扩张对土地的占用,基本实现社区建设的“零占地”35以及食物的自给自足36。3.

22、5 城市农业有利于提升城市居民生活的宜居性当前城市居民对绿地和景观功能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既要“看得见”又要“进得去”,既要“好看”还要“好玩”。城市农业具有“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的天然特质,能够丰富诗意栖居的都市生活内涵,进而提升城市的宜居生活品质。首先,城市农业满足城市人民回归田园生活的社会需求。在城市化进程中,一部分居民通过农业活动,既可以收获农产品,满足一定的食用需求,又可以慰藉乡愁。其次,城市农业满足城市人互动交往的心理需求。通过社区农园等方式构造新的社区互动空间,满足社区居民互动交往的心理需求,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带来更多的身心愉悦37。第三,城市农业满足城市居民追

23、求安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在传统农产品异地生产、运输和销售的长供应链模式下,城市居民无从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各种不安全农产品的事件进一步增加了消费者的焦虑。通过自我种植收获或者社区支持农业(CSA)等方式,能够满足其获取安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第四,建筑屋顶绿化等城市农业业态,具有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的重要功能,屋顶绿化是最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城市农业形态之一,发展屋顶农业对于城市改善生态、创造更加舒适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价值。4 新发展阶段推动城市农业发展的路径充分认识城市农业对新发展阶段下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多角度、多层次把握城市农业的基本特征和对当前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4、重点围绕城市规划衔接、城市居民美好生活需求衔接、农业科技支撑衔接以及政策支撑保障4个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将城市农业的发展融入城市的建设和治理中。4.1 在规划上实现城市建设和农业规划的有效衔接城市农业作为农业生产与景观构造在城市区域的有机结合,必须从规划层面解决发展的可行性。首先,在土地利用方面合理规划一般建设用地和城市农业用地。摒弃传统上城市建设用地布局与农业用地对立的思维方式,在城市用地规划上保留适当的农地空间,特别是在城市绿地系统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规范和指南中应重点考虑城市农业的兼容性发展。处理好城市建设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合理比例与协调。把握住两者中首先要满

25、足城市建设功能,根据城市功能发展的需求从城市用地的角度来考虑农业用地的保留,根据城市既有土地的规划来定位城市农业的业态分布和土地利用结构,积极寻求城市农业与城市建设用地的协同化、合理化发展。其次,在建筑规划上考虑城市农业的功能需求。阳台农业、屋顶农业、墙面农业、垂直农场等城市农业形式都依赖于一定的建筑载体,因此对城市建筑的结构、采光、防水、排水、消防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并非每一栋建筑都适合发展城市农业,必须在充分论证建筑物可行性的基础上发展城市农业,像老旧建筑的功能改造、新建筑的功能配套以及垂直农场这样的专用建筑物,都有特殊的技术要求。以“低碳、生态、有农”建筑为导向,探索城市农业兼容的建筑物构

26、筑标准,使城市建筑立体空间的农业利用有可靠的载体。同时,对于社区小农园这样的微田园,也要尽可能考虑建筑楼间距、光照、排水等协调问题。第三,在园林景观规划上考虑农业景观功能的有效利用。对于城市园林规划、绿地建设来说,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农业景观只是城市景观的一种,农业生态绿地只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一部分。要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合理配置农业景观与非农业景观、生产性农业景观与非生产性农业景观、城市建成区农业景观与城市郊区农业景观,实现城市景观的最优化。既不能在城市景观中排斥农业景观,也不能盲目扩大景观农业面积。从景观功能来说,阳台农业、屋顶农业、墙面农业等更适合城市建筑的绿化与美化,社区农园更适合社

27、区江 西 农 业 学 报35 卷218景观的打造,垂直农场的生产功能更甚于景观功能,而农业公园、大地景观农业在城市外圈和远郊的布置更适宜。此外,城市建设是涉及土地、建筑、园林绿化、道路交通、给排水、消防等等的综合复杂系统,农业生产系统的嵌入要与原有各系统实现有效衔接,才能实现城市农业的健康发展。4.2 对接城市群体需求选择城市农业的适宜形式城市农业具有多种形式,要根据城市可利用农业空间、景观功能需求和农业自身生产特性选择最适宜的城市农业发展形势。首先,选择适宜的场地。城市农业在空间上既可以选择地面,也可以选择屋顶、墙面、阳台、建筑物内等立体空间。地面空间包括小区绿化用地、校园绿化用地、废弃建筑

28、用地、未开发建筑用地、道路两侧用地和成片农业用地,还包括城市外围、远郊的农地。这需要对全市农业可利用空间进行掌握,重点和难点在于城市建成区内宜农场地的确定。屋顶农业场地的选择可以按照城市屋顶绿化的要求来选择,阳台、墙面农业的场地选择要制定相关标准,允许居民在合规范围内自主选择,社区小农园的用地在小区内可交由业主确定,小区外的社区公共空间则要通过社区管理者统一规划。其次,配置合理的功能。场地的位置、大小与周边环境的不同,其主导功能与景观表现方式都会有所不同。在城市建成区、城市密集区要优先考虑生态景观功能,兼顾社会、文化和生产功能,优先选择屋顶农业、阳台农业、墙面农业、社区小农园等形式;在城市近郊

29、,要以生态景观功能与社会、文化功能优先,兼顾生产功能,选择农业公园、垂直农场等形式;在城市远郊,优先考虑生产功能,合理开发社会、文化功能,兼顾农业景观功能,选择农业公园、郊区大型农场等形式。若是在校园内的小农园,则科普文化教育、体验的功能要排在优先位置。第三,选择适宜的农业类型。从生产类型上来说,农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草业、渔业等多种类型,在内部还可以继续划分,如种植业还可继续分为粮油、蔬菜、瓜果、花卉等类型。农业类型以及作物的选择是综合场地、功能和农艺的多重考虑,要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发展生产性、可食性景观农业。通常来说,城市建成区内的场地发展

30、农业的限制较多,更多地选择蔬菜等园艺作物为宜,不宜选择植株过大、根茎扩散大、水肥需求高的品种。对于废弃建筑用地、道路旁用地,若进行可食性农业生产,则要充分论证土壤安全性、汽车尾气等环境问题,可考虑花卉等非可食性农业景观。考虑到养殖业的特殊性,在城市建成区目前还不具备布置畜牧主题的景观。从生产性的角度,粮油、渔业等也更适宜布置在城市外围和远郊。4.3 在技术上夯实城市农业的科技支撑城市农业不是简单地将农业从乡村搬到城市,也不是在城市发展传统农业。城市农业是融入城市发展的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高技术农业。首先,需为城市农业提供多学科的技术支持。城市农业的发展需要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生态

31、、水处理、设施农业、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多学科的技术发展为支撑。其次,在城市农业中应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根据城市农业的生产特性和功能需求,在品种选择、栽培、收获处理等各个环节等将生物工程技术、设施农业、无土栽培、智慧农业等予以充分运用。既要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推动城市农业发展,又需将城市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展示场景。特别是在城市建成区内的农业,要充分考虑土壤类型、养分状况、气候条件等多重因素对城市污染物的吸附性的影响,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实现城市农业的生态、高效、美观和可持续发展。4.4 在政策上强化城市农业的引导支持城市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支持。首先,在政策导向上加强对城市农业

32、的支持。将推动城市农业发展写入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在具体的城市土地规划、建设规划、景观规划和农业规划中都要对城市农业发展予以明确。其次,在政策措施上落实对城市农业的指导。制定城市农业发展的技术标准,为各类主体提供技术规范。制定鼓励和支持城市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作方案,对符合政策导向和技术规范的特定的城市农业建设主体给予一定的财政激励,例如补贴其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等。对于城市植物工厂、垂直农场等纳入农业项目进行适度补贴,在财政、税收等方面予以帮扶。鼓励针对城市农业的科技研发推广和城市农业模式、效益研究,在政府科技项目立项上予以专项扶持。第三,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切实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管理。城市

33、农业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政策、管理要求不尽相同,需建立各部1 期219杜兴端等:新发展阶段城市农业的价值与发展路径研究门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重要政策措施实行部门联署联发,确保政出一门。参考文献:1 DearingJA,WangR,ZhangK,etal.Safeandjustoperatingspacesforregionalsocial-ecologicalsystems J.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2014,28:227-238.2 吴志强,干靓,胥星静,等.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压力,挑战与应对 J.中国工程科学,2015,17(8):88-96.3 计永超

34、,焦德武.城市治理现代化:理念、价值与路径构想 J.江淮论坛,2015(6):11-15.4 陈昌盛,许伟,兰宗敏,等.“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内外部环境研究 J.管理世界,2020,36(10):1-14,40.5 张占斌.我国新发展阶段的城镇化建设 J.经济研究参考,2013(1):3-13.6 龙江智,朱鹤,张方馨.新时期国土空间战略视域下旅游资源开发创新路径研究 J.旅游导刊,2022,6(3):19-41.7 周德翼,杨海娟.城市农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J.中国农村观察,1997(4):60-67.8 宋涛,蔡建明,刘军萍,等.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J.世界地理研究,2013,

35、22(2):88-96.9 吴建寨,张晶,张建华,等.国外城市农业研究进展及展望 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6):66-75.10 周聪惠.“非正规城市绿地”概念辨析及规划策略研究J.中国园林,2022,38(5):50-55.11 ColesR,CostaS.Foodgrowinginthecity:Exploringtheproductiveurbanlandscapeasanewparadigmforinclusiveapproachestothedesignandplanningoffutureurbanopenspaces J.LandscapeandUrbanPlan

36、ning,2018,170:1-5.12 YanD,LiuLT,LiuXJ,etal.Globaltrendsinurbanagricultureresearch:Apathwaytowardurbanresilienceandsustainability J.Land(Basel),2022,11(1):117.13 冯留建,张伟.习近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论述探析 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4(4):72-82.14 袁久红,吴耀国.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性的迷失与重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1):37-42.15 闵希莹,胡天新,杜澍,等.公园城市与城

37、市生活品质研究 J.城乡规划,2019(1):55-64.16 王军,张百舸,唐柳,等.公园城市建设发展沿革与当代需求及实现途径 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6):29-32.17 李雄,张云路.新时代城市绿色发展的新命题:公园城市建设的战略与响应 J.中国园林,2018,34(5):38-43.18 李金路.新时代背景下“公园城市”探讨 J.中国园林,2018,34(10):26-29.19 郁中山.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基于系统适应性循环理论 J.党政研究,2022(3):94-106.20 陈利,朱喜钢,孙洁.韧性城市的基本理念、作用机制及规划愿景 J.现代城市研究,2017

38、(9):18-24.21 欧阳虹彬,叶强.弹性城市理论演化述评:概念、脉络与趋势 J.城市规划,2016,40(3):34-42.22 杨嵘均.韧性城市建设:不确定性风险下“技治主义”城市治理范式的转型方向 J.探索,2022(1):125-135.23 李雪松.新时代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逻辑重构:一个“技术赋能”的视角 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5):72-79.24 ZhongQM,WangL,CuiSH.Urbanfoodsystems:Abibliometricreviewfrom1991to2020 J.Foods,2021,10(3):662.25 刘娟娟,李保峰,宁云飞,等.

39、食物都市主义的概念、理论基础及策略体系 J.规划师,2012,28(3):91-95.26 PuigduetaI,AguileraE,CruzJL,etal.Urbanagriculturemaychangefoodconsumptiontowardslowcarbondiets J.GlobalFoodSecurity,2021,28:1-21.27 MohdSA,HarunNZ,AbdulHS.UrbanagricultureasacommunityresiliencestrategyagainsturbanfoodsecurityJ.Environment-BehaviourProcee

40、dingsJournal,2020,5(13):369-376.28 LindsayKC.Gettingfarmingontheagenda:Planning,policymaking,andgovernancepracticesofurbanagric-ultureinNewYorkCity J.UrbanForestry&UrbanGreening,2016,19:295-305.29 郭华,王灵恩.国外食物系统研究综述及借鉴 J.自然资源学报,2018,33(6):992-1002.30 MinoE,Pueyo-RosJ,KerjanecM,etal.Toolsforedibleciti

41、es:Areviewoftoolsforplanningandsssessingediblenature-basedsolutions J.Water,2021,13(17):2366.31 KanosvamhiraTP,TeveraD.UrbanagricultureasasourceofsocialcapitalintheCapeFlatsofCapeTown J.AfricanGeographicalReview,2020,39(2):175-187.32 季珏,许士翔,安超,等.新时期中国城市绿地管理方式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J.中国园林,2020,36(6):56-59.33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公园城市:成都实践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20.34 张玉坤,宫盛男,张睿.基于生产性景观的城市节地生态补偿策略研究 J.中国园林,2019,35(2):81-86.35 张玉坤,孙艺冰.国外的“都市农业”与中国城市生态节地策略 J.建筑学报,2010(4):95-98.36 刘长安,张玉坤,赵继龙.基于物质循环代谢的城市“有农社区”研究 J.城市规划,2018,42(1):52-59.37 何疏悦,王祝根,季建乐,等.农业景观在城市空间中的社会互动影响机制分析 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9,25(6):392-396,454.(责任编辑:许晶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