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电厂安全技术规程一、热电厂安全通则1、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厂工作岗位特点,制定本规程。2、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各级领导必须以身作则,要充分发动广大职工,发挥安全系统和党政工齐抓共管的作用,严格监督本规程的贯彻执行。3、本厂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点检员、生产工人等均应严格执行进入生产厂区“四禁止、三必须”规定。熟悉本规程内容,在工作中认真执行,本规程中未明确列出的工种执行与本岗位作业相关部分的安全规程。4、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
2、,考试合格后,才能进行作业。5、坚持每月的第一周和第三周的周四进行一次安全活动,活动要做到人员、时间、内容、记录四落实,参加人员必须是本人签名,他人不得替代签名。6、班前会布置生产事项的同时,必须开展班前安全教育,使职工了解作业内容的危险性,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要进行互保联保,作业内容、人员变化后,班长应指定临时互保联保对象。7、职工上岗前,应按照操作要求和本工种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不准穿化纤衣服与带钉鞋进入禁火区。也不准穿化纤衣服进入高温明火作业岗位。8、上班前要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班中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工作时间严禁脱岗、串岗、睡岗、打闹、带小孩、看闲书、干私活。9、作业人员上岗前应充分
3、了解作业内容,按照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评价的结果,检查现场作业中有无造成触电、着火、爆炸、坠落、中毒、中暑、烫伤、烧伤等不安全因素,是否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认后方可上岗作业。10、工作环境与现场应保持整洁,路面、楼梯、走廊平整,油污、积水、积雪、积冰及时清除。工作环境应有充足的采光,栏杆完整,井盖齐全。11、作业场所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12、严禁班前班中饮酒,杜绝酒后上岗。不准私自离岗、串岗。13、严禁在起重物下和铁路线上行走与逗留。通过道口时,应遵循“一慢、二看、三通过”的原则,严禁钻越铁路栏杆。14、严禁非电气工作人员自己处理电气故障(如自己搭接保险丝等)。非本岗位人员不准触动
4、本岗位的机电开关、仪表、阀门等设施。15、扑灭着火时,人要站在上风侧,并正确使用消防器材。火警电话阳光:2315119,铝厂:5042119,总调:2315680,河津:119。16、刨镐时不准对面站人,不准突然性进退,打大锤时,禁止戴手套和对面打锤,并应使用手把无刺、无裂纹,连结牢固的镐和锤。17、严禁在设备运转过程中进行加油、清理等作业。车辆和运行设备,在启动前必须对周围的人和物做检查,确认安全后起动,在不工作或停电时应回到零位,切断电源。18、使用的工具应放在不会滑落的安全位置,并摆放整齐。放置重心不稳的物品应垫平放稳后才能脱手。19、在切割或拆除管道、钢结构架等重物时,作业人员应站在人
5、与物不会坠落的一侧。会坠落或切割后弹动的一侧应用绳子或链式起重机牵引、缓慢落地。20、由低往高堆放物品,应成梯形,底脚卡牢,下大上小;平面物品要压缝堆放,取出物品时,应自上而下,禁止从中间抽取。21、用人力垂直或倾斜地拉动物体应有防止突然坠落、断落、脱落的措施。22、明电线(滑触线)高度不宜小于3.5米,如低于3.5米的明电线应有安全网罩,并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或信号指示灯。23、当无法执行停电清扫机电设备的规定时,必须拟定有效的安全措施,例如发辫盘入帽内,扣紧袖扣,限于擦抹非转动部分,不准用棉絮和不完整的布擦抹设备等。24、检修人员对运转设备或车辆检修后,应由检修人员、操作人员共同认可,由操作
6、人员试车。25、禁止用铁件敲打或撞击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物品槽罐及其管线。26、在可能接触到有毒气体、液体的设备上作业时,需设监护人,并准备救护工具及联络信号。直接接触酸碱时须戴胶质手套与防护眼镜。带压清扫堵塞的管道时,出口法兰处禁止站人,用蒸汽清扫管道、容器、槽罐等,必须要有蒸汽的出口。27、严禁用苯、轻油、吡啶等油类,清洗设备零件、车辆等。28、清理废旧物品时,必须清楚该物品的理化性质及危害性,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做好自身职业危害防护。29、人力抬电机或搬运其它重物时,应有防止滑脱的措施。30、除建筑物,应自上而下,分层拆除。31、禁止在煤气区域、配电盘附近及其它危险区域取暖、休息。32、
7、禁跨越皮带、托辊、机电设备,以及隔机传递工具,上、下工具传递,不许掷、抛。33、任何机电设备、工作岗位、现场不能挂晾衣服或堆放破布、干草、木材等易燃物品。34、不准坐、靠栏杆休息,上下楼梯必须手扶栏杆。35、严格执行检修作业八大规程和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坚持办理作业票证及检修挂牌规定。检修中,拆除了安全栏杆、围墙等安全设施后,必须以临时措施代替,检修后按原设计修复或恢复。挖土作业深度超过1米应留有适当坡度,作业前应掌握作业区地下电缆、管道等布置情况,作业若发现有不明电缆、管道等应立即停止。36、交叉作业时应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并设专人监护。37、在进行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化学品作业、噪声
8、危害、高温环境作业或粉尘的作业时,应根据作业性质的不同,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采取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38、各岗位人员不宜长时间、连续不断地进行紧张的计算机操作,有条件情况下加设防辐射视保屏,以防电磁辐射;作业姿势不能固定不变,座椅要保持稳固、平衡,坐的时间不宜过长;计算机操作室环境卫生,有适当的活动空间,定时换气、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室内空气温度、湿度适宜。39、各岗人员徒手搬运重物(尤其楼梯处)要注意搬运的适当姿势和施力,持稳后再慢慢垂直起身,防止造成身体的扭伤或拉伤,或重物掉落造成压伤或挫伤,注意周围环境状况,保持警觉。多人搬运重物,行动要协调一致,统一指挥,防止碰撞伤人。禁止超负
9、荷搬运。40、在过道、室内、洗手间等刚拖过的湿滑地面行走要注意慢行,防止滑倒摔伤。41、悬挂钟表或换电池、擦拭玻璃、登高做清洁等登高作业时要注意所踩桌面、梯子的稳固,必须有人监护。身体探出窗外擦拭玻璃系安全带或采用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以防坠落。42、夏季使用吊扇前须检查是否牢固,要确保安全,以防坠落伤人。使用中随时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停用报修。43、打热水时,必须先将热水瓶口对准热水龙头口再打开龙头,水满时及时关闭龙头。提水上楼,要提稳走实并使热水瓶与身体保持一定安全距离,以防热水瓶爆裂造成烫伤。定期检查热水瓶支胆托和提把的安全可靠程度,不合格就及时换新。44、不得擅自接电源,日常办公使用电器
10、时插头与插座/插盘应按规定正确接线,插座/插盘的保护接地极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单独与保护线可靠连接,插座/插盘应置于避免溅水位置。严禁在插头(座)内将保护接地极与工作中性线连接在一起。在插拔插头时人体不得接触导电极,不应对电源线施加拉力。用电设备在暂停或停止使用、发生故障或遇突然停电时均应及时切断电源,必要时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当电气装置的绝缘或外壳损坏,可能导致人体触及带电部分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修复或更换。45、每个员工要熟悉火灾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电器火灾要按应急响应要求行动,不要惊慌,必要时及时切断电源,并大声呼救、拨打火警电话2315119,并采用正确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日常准备毛
11、巾等必备的防火逃生工具,火势太大时,要适时避险。46、接待活动中要给被接待人以适当的安全提示,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并安排熟悉现场的人员专人陪同和监护。47、进入现场要注意现场标牌、警笛等各种安全警示,要服从现场安全规定和指挥,不得跨越运转设备,不得钻、越道口栏杆,不得擅自进入明令禁止入内的危险区域,不得指使他人违反安全技术规程和作业标准进行操作,不得开动他人设备。48、车辆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公司生产厂区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发现违章及时制止和处理,确保车辆符合安全要求。日常维护中产生的含油抹布等含油废弃物要丢到公司指定的专用收集箱,不能与生活垃圾混放。49、岗位人员要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达
12、到“三会”(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护品、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所用劳保用品损坏、失效及时通过安全系统按公司规定程序申领。50、办公室内的重要办公设备如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要妥善保管使用,下班前应确保一切设备处于关闭状态。长时间不用电器时(如节假日)还须把插头拔下,以防开关失灵、长时间通电损坏电器,造成火灾。51、办公活动产生的废弃日光灯管、废硒鼓、可充电电池、碳粉盒等危险废弃物执行交旧领新,交由设备管理科管理统一收集,按要求交公司指定的收集部门并作好记录,不得混入生活垃圾。二、 热电厂安全技术管理规定1、安全技术规程1.1各岗位、工种和所操作的机电设备、工具及车辆都必须
13、有安全技术规程。1.2新工艺、新设备,必须遵循“三同时”的原则,投产前必须制定出安全规程。1.3所有大中修项目在施工前,必须由施工单位和工程所属单位制定出该项目施工安全规程 或安全措施,否则不准施工。1.4所有短期施工、检修、临时性工作及试车都必须有安全规程或安全措施,否则不准施工或试车。2、安全技术规程的内容2.1对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工具的使用、施工、检修过程中有引起事故或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因素的控制要求。2.2禁止事项、注意事项和检修事项。2.3各类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和正确处理事故的办法。 2.4操作证、操作牌(票)、联系、确认、安全联保互保等制度的执行及防护用具的正确使用和要求等。2.
14、5各类规程由对口单位及时制定下发,组织职工学习实施。3、安全教育3.1入厂新工人、临时工、实习、代培人员、参加劳动的学生、变换工种人员,未经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操作。3.2年初由安全科制定全年安全培训计划,报安全部审批后,由综合科和安全科负责实施。3.3对新参加工作人员(包括实习、代培或调换岗位人员),班组必须指定实践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师傅培养教育,签订师徒合同。3.4新工艺、技术、设备使用投产前对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工作。3.5特殊工种必须经体检和技术考试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操作。3.6坚持每周开展安全日活动。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
15、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班组要做到安全活动有记录。3.7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教育职工遵章守纪,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职工的自我防护能力。3.8对外委工程人员必须进行厂级、车间安全教育,工程所属单位要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现场交底并全程监护。4、工作场所安全条件4.1工作场所(操作台、炉台、工作台)必须保持平整、物料堆放整齐、工具规整有序,处理有条有理,做到活完地净。4.2工作岗位要有足够的照明,危及人身安全的交通道口和场地要有明显的标志和防护措施。4.3所有人孔及距地面2米以上的常用运转设备处,均应设置固定平台。平台、通道、走梯、 走台均应设置栏杆,栏杆高度应大于1.05米,栏杆下部护板高度
16、不低于0.1米,通道、走梯的宽度应在0.8米以上(垂直走梯宽度在0.6米以上)。走梯倾角宜小于60度。高度超8米的楼梯,最多相距5米就需设置一个转弯平台。高度大于2.5米的垂直爬梯,必须设弧形围栏。4.4天桥、通道、走梯宜用花纹钢板。检修平台,炉身平台及其它承重平台,均应采用钢板焊制并有防滑措施。4.5生产现场的吊料口,清扫孔,坑沟必须有盖板护栏。梯子、走廊、平台不准随意拆开挖孔。防护设施不准存在隐患,要保持良好状态。4.6煤气作业区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有煤气泄漏危险的作业平台、工作间均应设相对的两个出口。在煤气作业区必须遵守煤气区域作业安全技术规定。4.7皮(链)带上方应根据现场需要,设置
17、横跨走桥。并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4.8、操作室、操作台(盘)不准有明线,发现漏电现象及时通知电工处理。4.9生产岗位和工房、办公室、澡塘、食堂取暖的蒸汽管道系统不准与清扫煤气管道的蒸汽系统连通。吹扫煤气的蒸汽管道要用软管连接,用完断开。4.10现场堆放材料、工具,按规定要堆放整齐,特别是在铁道两边堆积物一定要距铁轨1.5米以外,不得影响车辆正常运行。4.11在铁路线两边进行作业时应设监护人,临时占用铁路应事先与调度联系。4.12跨马路、人行道的皮带运输机上部必须加防止掉料的护板。4.13仓库、油库、煤气设施和乙炔、氧气瓶、化学药品等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处,要有“禁止烟火”的标志,周围30米以内不准
18、有明火,并配备有完好的消防器材。4.14现场的各种标志牌,由所在单位负责保护管理,保持完整清洁,不得随意损坏。4.15生产操作室禁止堆放杂物和自行车。4.16生产区域内使用的电器设备必须符合有关安全规定。5、劳动保护与劳动纪律5.1每个职工上岗工作时,要按规定正确使用佩戴各类劳动保护用品,女工要戴好工作帽,发辫应放在帽内。5.2容易发生危险的防护品(如高压绝缘鞋、手套、安全带、高压拉闸杆、高压试电笔等)每次使用前单位要进行一次自检,自己不能解决的与各专业部门联系解决。5.3凡有精神病、癫痫病、心脏病、高血压、耳聋及视力不好等一时易失去知觉或影响联系的病症都为禁忌人员,不得从事高温、高空、电气、
19、吊车及各种车辆驾驶工作。5.4对女工的四期保护(经、孕、育、乳期间),应给予适当照顾,女工在怀孕和哺乳期间对原工作不能胜任时,根据医生证明,应调换轻便工作。5.5凡常温超过38的岗位,夏季必须安装防暑设备,凡常温低于零下10度岗位,要有防寒物品和措施。5.6有关部门要严把劳保用品质量关,按标准规定按时给职工发放劳保用品。5.7高温岗位人员,夏季要保证供应足够的清凉饮料,饮水要方便、卫生,配置要达到要求,并发给职工防暑药,防止中暑,做好职工高温职业病防护工作。5.8不准在煤气区域或其它危险区域休息和睡觉。5.9上班前和工作中不得喝酒,工作时不准打闹开玩笑、打扑克、下棋、闲聊或看与工作无关的书籍。
20、5.10严守工作岗位,不准擅自离岗,不得随意将工作转让他人,不得串岗,如有事离开,领导要指派熟悉工作的人代替。5.11非岗位工作人员严禁擅自开动别人操作的机器、设备和各种电气开关,各种阀门,各种压力表等。5.12不准损坏、拆除各种安全装置(电铃、阀门、安全罩、警示牌等)。5.13严禁带家属和小孩进入生产岗位。5.14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所进入岗位的安全规程。三、热电厂锅炉专业安全技术规程1、燃油(气)设备的运行和检修1.1 基本规定1.1.1 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油区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油罐区内油罐壁间的防火间距和易燃油、可燃油的储罐与周围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本部分
21、附录B的规定。附 录 B(规范性附录)储油罐防火间距B.1 油罐区内油罐壁间的防火距离油区内油罐壁间的防火距离见表B.1。表B.1 油区内油罐壁间的防火距离地上式半地下式地下式易燃油(闪点45以下)DO.75DO.5D可燃油(闪点45以上)O.75DO.5DO.4D注1:D为两相邻油罐中较大的油罐直径(m)。注2:不同性质的燃油,不同形式油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粟用上列数疽中韵较大值。注3:浮顶油罐之间或闪点大于120的可燃油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上列数据的规定减少25。注4:直径大于30 m的地下易燃油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5 m;直径大于25 m的地下可燃油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0 m。B.2
22、易燃油、可燃油的储罐与周围建筑物的防火间距易燃油、可燃油的储罐与周围建筑物的防火间距见表B.2。表B.2 易燃油、可燃油的储罐与周围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名 称一个油罐区的总储量m3防 火 间 距m耐 火 等 级一、二级三 级四 级易燃油l50512002011000l 0015000121520251520253020252040可燃油5250251l00010015000500125000121520251520253020253040注1:防火间距应从距建筑物最近的储罐外壁算起,但防火堤外侧基脚线至建筑物的距离应不小于10 m。注2:浮顶油罐或闪点大于120的可燃油罐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可按表
23、中的规定减少25。注3:一个单位如有几个储罐区时,储罐区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表中相应储量四级建筑的较大值。1.1.2 发电厂内应划定燃油(气)区。燃油区周围必须设置围墙,其高度不低于2m,并挂有“严禁烟火”等明显的警告标示牌,动火应办动火工作票。锅炉房内的燃油母管检修时,应按寿命管理要求加强检查;运行中巡回检查路线应包括各单元燃油(气)母管管段和支线。1.1.3 必须制定燃油(气)区出入管理制度。非值班人员进入燃油(气)区人员应进行登记,交出火种,关闭手机、对讲机等通讯设施,不准穿钉有铁掌的鞋子,并在入口处释放静电。1.1.4 燃油(气)区的一切设施(如开关、刀闸、照明灯、电动机、空调机、电
24、话、门窗、电脑、手电筒、电铃、自起动仪表接点等)均应为防爆型。当储存、使用油品为闪点不小于60的可燃油品时,配电间、控制操作间的电气、通讯设施可以不使用防爆型,但设施的选用应符合标准GB 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电力线路必须是暗线或电缆,不准有架空线。1.1.5 燃油(气)区内应保持清洁,无杂草树木等易燃物品,无油污,不准储存其它易燃物品和堆放杂物,不准搭建临时建筑。1.1.6 燃油(气)区内应有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必须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并经常处在完好的备用状态。燃油(气)区宜安装在线消防报警装置。1.1.7 燃油(气)区周围必须有消防车行驶的通道,通道尽头设
25、有回车场,并经常保持畅通。燃油(气)区内禁止电瓶车进入。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的机动车,应按规定在尾气排放处加装防火罩。1.1.8 卸油区及燃油(气)罐区必须有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燃油(气)罐接地线和电气设备接地线应分别装设。输燃油(气)管应有明显的接地点。燃油(气)管道法兰应用金属导体跨接牢固,热力管道尽可能布置在燃油(气)管道的上方。每年雷雨季节前应检查并测量接地电阻。1.1.9 燃油(气)区内一切电气设备的维修都必须停电进行。1.1.10 参加燃油(气)区工作的人员,应了解燃油(气)的性质和有关防火防爆规定。对不熟悉的人员应先进行有关燃油(气)的安全教育,然后方可参加燃油(气)设备的运行和维
26、修工作。1.2 卸油工作1.2.1 卸油站台应有足够的照明。冬季应清扫冰雪,并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1.2.2 油车、油船卸油加温时,原油应不超过45,重油应不超过80。1.2.3 卸油用蒸汽的温度,应考虑到加热部件外壁附着物不致有引起着火的可能,蒸汽管道外部保温应完整,无附着物,以免引起火灾。1.2.4 油车、油船卸油时,严禁将箍有铁丝的胶皮管或铁管接头伸入仓口或卸油口。在正常作业状态时,卸油管道安全流速不应大于4.5m/s。1.2.5 打开油车上盖时,严禁用铁器敲打。开启上盖时应轻开,人应站在侧面。上下油车应检查梯、扶手、平台是否牢固,防止滑倒。卸油沟的盖板应完整,卸油口应加盖,卸完油后应盖
27、严。1.2.6 卸油区内铁道必须用双道绝缘与外部铁道隔绝。油区内铁路轨道必须互相用金属导体跨接牢固,并有良好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5。1.2.7 火车机车与油罐车之间至少有两节隔车,才允许取送油车。在油区作业时,机车烟囱应扣好防火纱网,并不准开动送风器和清炉渣。行驶速度应小于5km/h,不准急刹车,挂钩应缓慢。车体不准跨在铁道绝缘段上停留,避免电流由车体进入卸油线。内燃机车应配带灭火器。油区内禁止溜放车。1.2.8 工作人员应待机车与油罐车脱钩离开后,方可登上油车开始卸油工作。1.2.9 油船靠岸后,禁止无关船只靠近。1.2.10 卸油过程中,现场必须有人巡视,防止跑、冒、漏油。1.2.1
28、1 禁止在可能发生雷击或附近存在火警的环境中卸油作业。1.2.12 油船、汽车卸油时,应可靠接地,输油软管应接地。1.3 燃油的储存管理1.3.1 地面和半地下油罐周围应建有符合要求的防火堤(墙),防火堤(墙)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金属油罐应有淋水装置。泡沫灭火装置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消防规定。1.3.2 油罐的顶部应装有呼吸阀或透气孔。储存轻柴油、汽油、煤油、原油的油罐应装呼吸阀;储存重柴油、燃料油、润滑油的油罐应装透气孔和阻火梢。运行人员应定期进行下列检查:a) 呼吸阀应保持灵活好用;b) 阻火器的铜丝网应保持清洁畅通。1.3.3 油罐测油孔应用有色金属制成。油位计的浮标同绳子接触的部位应用铜料
29、制成。运行人员应使用铜制工具或专用防爆工具操作。1.3.4 用电气仪表测量油罐油温时,严禁将电气接点暴露于燃油及燃油气体内,以免产生火花。1.3.5 油泵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及时排除可燃气体。1.3.6 燃油温度必须严加监视,防止超温。1.4 燃油设备的检修1.4.1 燃油设备检修开工前,检修工作负责人和当值运行人员必须共同将被检修设备与运行系统可靠地隔离,在与系统、油罐、卸油沟连接处加装堵板,并对被检修设备进行有效地冲洗和换气,测定设备冲洗换气后的气体浓度(气体浓度限额可根据现场条件制订)。严禁对燃油设备及油管道采用明火办法测验其可燃性。1.4.2 油区检修应使用防爆工具(如有色金属制成的工
30、具)。紧急情况下,如使用铁制工具时,应采取防止产生火花的措施,例如涂油、加铜垫等。1.4.3 油区检修用的临时的动力和照明的电线,应符合下列要求:a) 电源应设置在油区外面;b) 横过通道的电线,应有防止被轧断的措施;c) 全部动力线或照明线均应有可靠的绝缘及防爆性能;d) 禁止把临时电线跨越或架设在有油或热体管道设备上;e) 禁止把临时电线引入未经可靠地冲洗、隔绝和通风的容器内部;f) 用手电筒照明时应使用防爆电筒;g) 所有临时电线在检修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拆除。1.4.4 燃油设备检修需要动火时,应办理动火工作票。动火工作票的内容应包括动火地点、时间、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审核人、批准人、安
31、全措施等项。发电企业应明确规定动火工作的批准权限。1.4.5 动火工作必须有监护人。监护人应熟知设备系统、防火要求及消防方法。其职责是:a) 检查防火措施的可靠性,并监督执行;b) 在出现不安全情况时,有权制止动火;c) 动火工作结束后检查现场,做到不遗留任何火源。d)动火工作进行时,消防人员必须始终在场。1.4.6 检修油管道时,必须作好防火措施,禁止在油管道上进行焊接工作。在拆下的油管上进行焊接时,必须事先将管子冲洗干净。1.4.7 在油区进行电、火焊作业时,电、火焊设备均应停放在指定地点。不准使用漏电、漏气的设备。火线和接地线均应完整、牢固,禁止用铁棒等物代替接地线和固定接地点。电焊机的
32、接地线应接在被焊接的设备上,接地点应靠近焊接处,不准采用远距离接地回路。1.4.8 在燃油管道上和通向油罐(油池、油沟)的其他管道上(包括空管道)进行电、火焊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绝措施,靠油罐(油池、油沟)一侧的管路法兰应拆开通大气,并用绝缘物分隔,冲净管内积油,放尽余气并测量油气合格后方可工作。1.4.9 在油罐内进行检修工作。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在油罐内进行明火作业时,应将通向油罐的所有管路系统隔绝,拆开管路法兰通大气。油罐内部应冲洗干净,并进行良好的通风。油泵房及油罐区禁止采用皮带传动装置,以免产生静电引起火灾。1.5 燃气设备的运行与检修1.5.1 燃气系统及其附近必须严禁烟火并
33、设“严禁烟火”的警示脾,应备有必要的消防设备,严禁放置易爆易燃物品。1.5.2 禁止与工作无关人员进入燃机系统附近。因工作需要进入时实施登记准入制度,严禁携带火种、禁止穿带铁钉的鞋,关闭移动通讯工具。进入燃机系统前应先消除静电。燃机系统附近应安装强力通风设备。1.5.3 在燃气系统及其附近进行明火作业或做可能产生火花的工作,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票,应事先经过可燃气体含量测定。1.5.4 在可燃气管道上进行检修工作(如更换阀门、垫,焊接支管等),应将检修的一段管道与运行中的可燃气管道可靠地隔断(关闭阀门并加堵板),然后用压缩空气或蒸汽通入管道进行吹洗,将残留的可燃气完全排出,并用小动物或仪器试验,证
34、明管道内确无可燃气存在,方可开始工作。1.5.5在可能有可燃气体的地方进行检修工作时,应遵守下列规定:a) 必须戴防毒面具,并宜在上风位置上工作;b) 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其中一人担任监护工作;c) 在管道内部或不易救护的地方工作,应使用安全带,安全带绳子的一端紧握在监护人的手中,监护人随时与管道内部工作人员保持联系;d) 应使用铜制的工具,以避免引起火花(必须使用钢制的工具时,应涂上黄油)。 禁止穿有铁钉的鞋;e) 工作人员感到不适时,应立即离开工作地点,到空气流通的地方休息;f) 应准备氧气、氨水、脱脂棉等急救药品。1.5.6 禁止用捻缝和打卡子的方法消除可燃气管道的不严密处。1.5.7
35、 严禁一切火源接近运行中的可燃气体管道。应用仪器或肥皂水检查可燃气管道的严密性,禁止用火焰检查。可燃气管道内部的凝结水发生冻结时,应用蒸汽或热水融化,禁止用火烤。1.5.8 检修后的可燃气管道,应进行可燃气泄漏试验,经检验合格后,才可恢复管道的使用。2、锅炉和燃煤制造设备的运行与维护2.1 基本规定2.1.1 观察锅炉燃烧情况时,应戴防护眼镜或用有色玻璃遮护眼睛。严禁站在看火门、检查门或喷燃器检查孔的正对面。2.1.2 对于循环流化床等正压锅炉,巡检时应避免在封闭的人孔门及与炉膛连接的膨胀节处长期停留,在锅炉运行时,严禁打开任何门孔。2.1.3 当制粉设备内部有煤粉空气混合物流动时,严禁打开检
36、查门。开启锅炉的看火门、检查门、灰渣门时,应缓慢小心,工作人员应站在门后,并选好向两旁躲避的退路。2.1.4 在锅炉运行中应经常检查锅炉承压部件有无泄漏现象。2.1.5 冲洗水位计时,应站在水位计的侧面,操作阀门时应缓慢小心。2.1.6 当锅炉濒临灭火时,禁止投油、气助燃。当锅炉发现灭火时,禁止采用关小风门,继续给粉、给油、给气使用爆燃的方法来引火。锅炉灭火后,必须立即停止给粉、给油、给气。只有经过充分通风后(5min),方可重新点火。2.1.7 捅下煤管或煤斗内的堵煤要使用专用的工具。捅下煤管堵煤时,不准用身体顶着工具或放在胸前用手推着工具,以防打伤。工具用毕,应即取出。捅煤斗堵煤时,应站在
37、煤斗上面的平台上进行,严禁进入煤斗站在煤层上捅堵煤。2.1.8 给煤机在运行中发生卡、堵时,禁止用手直接拨堵塞的异物。如必须用手直接工作,应将给煤机停下,并做好防止转动的措施。2.1.9 在锅炉运行中,不应带压对承压部件进行焊接、捻缝、紧螺丝等工作。在特殊紧急情况下,需带压进行上述工作时,必须采取安全可靠措施,并经厂主管生产的领导批准,正确使用防烫伤护具,由专业人员操作,方可进行处理。2.1.10 检修后的锅炉,允许在升压过程中热紧法兰、人孔、手孔等处的螺丝。但热紧时,锅炉汽压不准超过下列数值:额定汽压不大于5.884MPa的:0.294MPa;额定汽压大于5.884MPa的:0.490MPa
38、。热紧螺丝只许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必须使用标准扳手,不应将扳手的手把接长。2.1.11 安全门必须按照DL 612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的规定执行,定期进行排汽试验。2.2 吹灰2.2.1 锅炉吹灰前,应适当提高燃烧室负压,并保持燃烧稳定。吹灰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2.2.2 使用移动式吹灰设备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和防护眼镜。在吹灰管未插入燃烧室或烟道前,不准打开阀门通入蒸汽或压缩空气。工作完毕后应先关闭阀门,然后再取(退)出吹灰管。2.2.3 吹灰时,禁止打开检查孔观察燃烧情况。2.2.4 吹灰器有缺陷、锅炉燃烧不稳定或有炉烟与炉灰从炉内喷出时,禁止吹灰。如在吹灰过程中遇有上述情况时,也应
39、停止吹灰。2.2.5 吹灰器管路应进行定期检查。2.2.6 使用燃气吹灰器的,放置燃气的房子、燃气管道的布置应远离火源和热源,在显眼的位置设置警告标志,并定期进行泄漏检测,发现泄漏应及时进行处理。2.3 排污2.3.1 排污时工作人员必须戴手套。在排污装置有缺陷或排污工作地点和通道上没有照明时,禁止进行排污工作。2.3.2 开启排污门可以使用专用的扳手,不准使用套管套在扳手上帮助开启排污门。锅炉运行中不准修理排污一次门。2.3.3 排污系统有人正在检修时,禁止进行排污。在同一排污系统内,如有其它锅炉正在检修时,排污前应查明检修的锅炉确已和排污系统隔断。2.3.4 排污管道易被人碰触的部分,应加
40、保温层,以免烫伤工作人员。2.3.5 当排污池周围有塌陷时,应扩大警示范围,防止进一步塌陷造成人员伤害。2.4 除焦2.4.1 除焦工作,应由经过训练的工作人员进行,实习人员未经指导与学习,不准单独进行除焦工作。2.4.2 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生结焦时,应尽快安排停炉处理。锅炉停运后,必须等锅炉冷却后方可进入。如果是炉膛床面结焦,清焦时应防止表面塌陷,并做好回料管落渣的防范措施;如果是分离器或回料阀内结焦,必须由上面进行除焦,逐步向下,并做好防止塌陷的措施。2.4.3 除焦时工作人员必须穿着防烫伤的工作服、工作鞋,戴防烫伤的手套和必要的安全用具。2.4.4 当燃烧不稳定或有炉烟向外喷出时,禁止打焦
41、。2.4.5 除焦时,两旁应无障碍物,以便有炉烟外喷或灰焦冲出时工作人员可以向两旁躲避。2.4.6 除焦工作开始前应先得到运行值班人员同意。除焦时,运行人员应保持燃烧稳定,并适当提高燃烧室负压。在工作现场,应有明显的“正在除焦”的标志。2.4.7 除焦时,工作人员应站在平台上或地面上,不准站在楼梯上、管子上、栏杆上等地方工作,工作地点应有良好照明。2.4.8 除焦用的工具必须完整适用,用毕应将工具放在指定的地点。2.4.9 在结焦严重或有大块焦渣掉落可能时,应停炉除焦。停炉采用水力除焦时应做好防止烫伤的措施,进入炉内人工除焦时,应防止高空掉焦和渣井坍塌。2.4.10 除焦时不准用身体顶着工具,
42、以防打伤。工作人员应站在除焦口的侧面,斜着使用工具,并安排专人进行监护。2.5 除灰、渣2.5.1 担任除灰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及训练。2.5.2 除灰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穿防烫伤工作服和长筒靴,并将裤脚套在靴外面,以防热灰进人靴内。2.5.3 除灰用的工具(如铁耙、铁钩等)应完整、牢固,使用前应检查。2.5.4 当燃烧不稳定或有烟灰向外喷出时,禁止除灰。除灰时应适当提高燃烧室的负压。2.5.5 除灰地点和灰渣门旁的通道须明亮。灰渣门两旁应无障碍物,以便必要时工作人员向两旁躲避。2.5.6 除灰前应先通知运行人员,在工作现场应有明显的提醒标志。除灰完毕后也应通知运行人员。2.5.7 放灰时
43、,除灰设备和排灰沟附近禁止工作或逗留。2.5.8 灰渣门应有远距离机械开闭装置,应缓慢开启,以防灰渣突然冲出。开启灰渣门前,应先将灰渣斗内的灰渣用水浇透。禁止出红灰。2.5.9 捣碎灰渣斗内较大的渣块时,事先应做好安全措施。工作人员不应正对灰渣门,应站在灰渣门的一侧,斜着使用工具。2.5.10 放入灰车内的灰渣,如尚未完全熄灭,应用水浇灭。不准推运灰渣尚未熄灭的灰车。掉落在除灰地点的灰渣应用水浇灭,并随时清除。2.5.11 向灰车中灰渣浇水时,工作人员站立的位置至少距离灰车1.5m2m,以免被灰渣和蒸汽烫伤。浇水时,禁止无关人员在旁逗留。事故排渣至地面的灰堆,如其温度较高,可能烫伤人员或引起火
44、灾时,装车前应用水进行冷却。冷却灰堆时,禁止直接将水冲入灰堆,应采取从外到里逐步冷却的方法。2.5.12 运灰铁道应平坦并应保持畅通,应及时清除散落灰渣,以防推车人员绊倒。在冬季应注意扫雪和砸冰,易滑跌处可撒上炉灰以防滑倒。2.5.13 用机动车拖运一列灰车时,运灰人员不准站在灰车与灰车之间。2.5.14 人力推灰车时不准在灰车前拉灰车,应在后面推。运灰人员不准站在灰车底座上,以防轧伤或撞伤。在几个人同时推灰车时,灰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2.5.15 从锅炉的烟道下部放灰时,工作人员必须缓慢地打开灰斗的挡板,并站在侧边以防烫伤。必要时应先向热灰浇水。2.5.16 放炉排漏煤时,应缓慢打开漏煤
45、斗挡板,应注意有无红煤冲下,若发现有红煤,应用水浇灭。2.5.17 定期疏通或清扫地下除灰沟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切断水源,保证通风等),并应有人在外监护。2.5.18 检查液态除渣的出渣口时,工作人员必须戴上有色防护眼镜,并应避开通渣孔的正面,防止烫伤。如产生氢爆时,应把水源切断,放尽存水,工作人员应带防爆面罩,无关人员不准在现场逗留。2.5.19 循环流化床锅炉必须配备冷却介质流量控制功能。实现冷却介质控制门关闭与冷渣器开启闭锁,同时实现冷却介质流量低、温度高跳冷渣器等保护功能。主床排渣时,必须保证冷渣器在投运状态,渣温能够降到允许的温度。外置床事故排渣口周围必须设置固定的围栏,事故
46、排渣时,现场必须有人监督,放出的渣料应冷却至常温后才可清理。3、锅炉设备的检修3.1 基本规定3.1.1 在锅炉内部进行检修工作前,应把该炉与蒸汽母管、给水母管、排污母管、疏水总管、加药管等的联通处用有尾巴的堵板隔断,或将该炉与各母管、总管间的严密不捅的阀门关严并上锁,然后挂上警告牌并打开门后疏水门。电动阀门还应将电动机电源切断,并挂上警告牌。3.1.2 在工作人员进入燃烧室及烟道内部进行清扫和检修工作前,将该炉的烟道、风道、燃油系统、煤气系统、吹灰系统等与运行中的锅炉可靠地隔断,并与有关人员联系,将给粉机、排粉机、送风机、增压风机、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电除尘器等的电源切断,并挂上“禁止起动”的
47、警告牌。3.1.3 进入循环流化床炉膛内部检修时,必须将炉膛出口及分离器入口烟道进行有效的隔离,防止工作人员高空坠落或防止高空落物。分离器内有检修工作时,禁止人员进入回料阀内工作,如果必须进入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3.1.4 燃烧室及烟道内的温度在60以上时,不准入内进行检修及清扫工作。若有必要进入60以上的燃烧室、烟道内进行短时间的工作时,应制定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应急救援预案,设专人监护,并经厂主管生产的领导批准。3.1.5 在锅炉大修中,动火作业(包括氧气瓶、乙炔气瓶等易燃易爆装置的放置)应与运行油管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3.1.6 在工作人员进入燃烧室、烟道以前,应充分通风,不准进入空气不流通的烟道内部进行工作。检修的锅炉不应漏进炉烟、热风、煤粉或油、气。3.1.7 进入炉内、锅内(汽包)、烟风道、回转式预热器、除尘器、煤粉仓等封闭空间内工作时,工作人员至少2人以上且外面必须有1名工作人员监护,所有工作人员必须进行登记,工作结束必须清点人员及工具,确保不遗留在工作室内。在关闭人孔门或砌堵人孔以前,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