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协同治理视阈下研究型医院科...成果转化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_王文婷.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6557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协同治理视阈下研究型医院科...成果转化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_王文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协同治理视阈下研究型医院科...成果转化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_王文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协同治理视阈下研究型医院科...成果转化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_王文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23 No.62023 年第 6 期doi:10.3969/j.issn.1000-7695.2023.6.017协同治理视阈下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王文婷1,2,刘克宁1,汪 胜3,任建萍1,乐燕娜4(1.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浙江杭州311121;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30;3.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浙江杭州311121;4.杭州市医学学会服务中心,浙江杭州310001)摘要:研究型医院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割裂,亟待进

2、一步打通医学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构建“医、研、学、产”相结合的医学创新体系。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数据处理方法,以浙江省 7 家研究型医院的42 名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收集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与流程、转化实效等方面数据,提炼出 6 个主范畴,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构建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治理逻辑模型。其中,政府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支撑体系;“产、学、研、用”综合创新体分别负责具体实施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研发中试等环节;成果转化部门、科室/实验室等技术支持主体和推广营销主体等,则通过专利布局、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搭建起医院内部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围绕最大限度发挥各

3、主体在科技成果转化链上的整体效应进行分析,指出目前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政府协同治理和医院内、外部协同困境。最后,为推进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提出多元共通协同治理目标设计、多元合作协同治理组织优化、多元融合协同治理制度变革、多元多层次协同治理手段运用和多元环节协同治理流程再造等政策建议。关键词: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治理;政产学研医中图分类号:G311;G301 献标志码:A 章编号:1000-7695(2023)6-0129-07Research on the Predicament and Pathway Improve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

4、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in Research Hospit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Wang Wenting1,2,Liu Kening1,Wang Sheng3,Ren Jianping1,Le Yanna4(1.School of Public Health,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Hangzhou 311121,China;2.Affiliated H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Zhejiang

5、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Hangzhou 310030,China;3.School of Nurse,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Hangzhou 311121,China;4.Hangzhou Medical Association,Hangzhou 310001,China)Abstract:There is a significant gap betw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in research-oriented hospit

6、als,so it is urgent to further open up the chain of medic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so as to build a medical innovation system that combines medicine,research,education and industry.Using the data processing method of the programmed grounded theory,and taking 42 manag

7、ers from 7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s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is paper collects the data on the subject and pro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the transformation effectiveness and other aspects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extracts 6 mai

8、n categories,constructs the logical model of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of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s from the macro,meso and micro levels.Among,The government provides support system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

9、hievements through top-level design and institutional guarantees;the integrated innovation system of production,education,research,applic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theoretical research,application 收稿期:2022-08-07,修回期:2022-11-02项来源:杭州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公立医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20200

10、834M23)130王文婷等:协同治理视阈下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research,pilot plant test and other processes;the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departments,laboratories and other technical support entities,as well as promotion and marketing entities,establish an internal service guarantee system for the hospital through pat

11、ent layout and optimization of resource element allocation.Further,it focuses on maximizing the overall effect of the subjects in the transformation chai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and points out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research-orie

12、nted hospitals is facing the dilemma of government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and hospital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llaboration.Finally,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including the design of multiple and common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goals,the organization optimization of multiple cooperation co

13、llaborative governance,the reform of multiple integration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system,the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levels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means,and the re-engineering of multiple links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process.Key words:research hospital;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

14、ical achievements;collaborative governance;government-industry-academia-research-hospital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目前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1。回顾过往,我国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布局已久2。199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下简称成果转化法)颁布,成为科技成果转化领域迎来重要政策突破的标志;成果转化法2015 年重新修订,为后续众多相关政策文本的制定提供了法律依据。随后,财政部、人事部等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配套举措,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项支持,并逐步

15、建立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体系。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因此整体稳步提升,2020年有效发明转化率达34.7%3;然而,医药卫生作为重点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却不足8%4。研究型医院作为承担医学基础研究发现、前沿技术转化、临床应用评价的重要主体和核心力量,对于推动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发展、提高转化医学研究效率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5。现阶段,研究型医院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割裂现象,如何打通医学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构建“医研学产”相结合的医学创新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运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技术进行数据处理,识别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

16、链条上各协同主体,分析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构建协同治理逻辑模型,以期为推进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1献综述“科技成果”作为我国科技管理的专有名词,成果转化法对于其概念界定比较宽泛,但在目前科技管理工作实践中已基本形成共识,科技成果指的是经过认定的、兼具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科学技术活动的产物6。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在实践探索中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从研究对象看,多关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如俞荣建等7的研究;其次是宏观科技成果转化,以医疗机构为对象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增多。其中,研究型医院作为以临床诊疗为基本任务,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突出优势

17、,以医学创新成果临床转化应用为核心的大型综合性医院8,强调通过自主创新催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并实际应用于临床,进而推动临床诊疗水平持续提升,本质上与科技成果转化目标一脉相承。通过梳理相关研究脉络发现,目前已在微观层面关注到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与实施路径,但仍存在如下问题:(1)仅从经验层面分析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和障碍性因素,且结论与建议的科学合理性未得到有效论证;(2)实证聚焦于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描述,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撑;(3)仅基于单一转化主体视角提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忽视了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涉及政府、供方、需方、服务中介等众多主体的社会系统性工程,需要进一步提升

18、政策举措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才能发挥更大效能。协同治理理论是由自然科学的协同学理论和社会科学的治理理论融合而成的一门交叉理论和一种新的研究范式9,其理论内涵包括多主体的参与、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性以及过程管理的协同效应等10,用于解决具有高度复杂性、不确定性和边界模糊性的棘手问题11,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国家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中,因此本研究以研究型医院为研究对象,基于协同治理理论探讨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优化新思路。2研究法与设计2.1研究方法Anselm12认为扎根理论的原理是通过对原始资料的阅读、编码、归纳和提炼,抽象出相应的概念类属与属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本研究运用 NVivo12 软件对访谈记

19、录进行整理转录,并采王文婷等:协同治理视阈下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131用了程序化扎根理论的数据处理过程,借助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核心编码进一步深度挖掘,构建以研究型医院为中心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治理模型,探讨多主体之间的协同治理逻辑和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开展流程如图 1 所示。图 1研究流程2.2研究设计根据研究目的,在文献研究、政策梳理和前期调研基础上,通过典型抽样法选取浙江省 7 家研究型医院(以下简称“样本”)作为观察场域,其中综合医院 4 家、专科医院 3 家。样本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均开展了高水平基础和临床研究并获得学术成果,同时也都建有转化医学中心、实验室等研

20、究中心,开展转化医学研究并获得技术专利。此外,根据理论抽样的方法最终确定 42 名访谈对象,其中负责且熟悉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管理人员 13 名、临床医务人员 20 名、专职科研人员 9名。研究期为2022年2月至5月,笔者所在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通过设计访谈提纲并经过预调研予以修改完善,重点开展面对面的半结构化访谈,每次访谈时间平均约为 40 min,访谈内容包括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与流程、转化实效、存在问题、影响因素以及建议等;此外,对访谈对象补充开放式访谈,将半结构化访谈中未得到的信息纳入编码库。3资料分析3.1开放式编码 借鉴 Anselm12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将原始资料逐字逐句

21、编码,以最大限度发现概念及其类属。通过对访谈资料原始语句进行梳理分析,根据其内涵归纳为初始概念,并将含义相近的概念形成集合,定义为一级范畴。经过反复多次编码,形成了与主题相关的 91 个初始概念,并将其归纳为 26 个一级范畴,如表 1 所示。表 1样本医院调研数据的三级编码结果主范畴一级范畴初始概念协同成员宏观调控主体政府、政产学研用金、配套政策、制度文件、分类指导、中小试平台协同转化主体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库、智力支持知识和技术创新主体研究型医院、技术供给主范畴一级范畴初始概念需求应用和资金支持主体企业、资金支持、供需失衡服务主体中介服务机构、政府主导、非营利性、行业协会、准入标准、法律地

22、位技术发明主体临床医生、护士、科研工作者、专技人员技术支持主体临床科室、实验室、协同创新转化平台监督主体审计部门、知识产权委员会推广营销主体成果转化部门、科研部门、技术经纪人团队协同目标政府目标医院目标企业目标科技中介机构目标高校和科研机构目标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竞争优势、获得利润、成果储备、增强转化效能长期获利、产业结构升级、降低成本促进信息交流和分享、促进转化知识存量、联合攻关、合作共建协同组织概念验证中心优势学科、专利布局、专业化细分、协同验证医学技术转移转化办公室市场意识缺乏、部门隶属、职能划分、加速转化协同制度考核评价激励奖励多元评价、评价导向、未形成科

23、学评价体系、中长期评价与职称薪酬挂钩、奖金分配自主权、选树典型责任共担利益分享约束机制、风险共担、财务审计、事后监督利益分配办法、事先协议、利益捆绑协同手段经济调控手段技术手段协商手段拓宽筹资渠道、研发投入高风险、社会资本、产业化条件信息共享、数字化平台、避免资源浪费征求意见、形成共识、激发利益相关主体发展潜能协同流程研发阶段共同决策、进驻一线、推介会、项目路演、在职创办企业中试阶段产业化阶段实物化处理、项目小试、临床试验、规范监督资本支持接受市场检验、反哺科研、新一轮研发方向3.2主轴编码进一步 对开放性编码获得的 26 个范畴进行内在逻辑归类,提取出协同成员、协同目标、协同组织、协同制度、

24、协同手段和协同流程等 6 个主范畴(见图 2)。其中,协同主体是转化链节点的各成员单位,协同成员在转化流程上形成直接或间接的协同关系,通过协同组织、协同制度和协同手段共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整体目标。表 1(续)132王文婷等:协同治理视阈下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图 2样本医院调研资料的主轴编码结果3.3选择性编码借鉴 Co rbin 等13的研究,通过分析主范畴之间的逻辑关联,发掘出核心范畴,并以故事线形式最终构建起实质理论框架。对以上通过主轴编码得到的 6 个主范畴及原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样本医院科技成果转化链上多主体之间并非彼此分割的封闭结构,而是存在各种形式的横向、纵

25、向协同合作关系;其流程运作也非机械化的链接,而是通过相应的协同组织、协同手段和协同制度实现最终目标。根据故事线进一步构建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治理逻辑模型如图 3 所示。其中,政府作为政策创新和宏观调控主体,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为科技成果转化建立良好的支撑体系,有效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同时,在中观层面纳入协同转化主体(高校、科研机构等)、知识和技术创新主体(研究型医院)、成果需求应用主体和资金支持主体(企业)以及服务主体(行业协会、科技中介机构等),打造涵盖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研发中试、市场对接、产业化等环节在内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链,全程联动建立产学研用综合创新体;微观层面,

26、研究型医院内部的技术发明主体(医务人员)、技术支持主体(科室/实验室)、监督主体(监察审计部门、知识产权委员会/办公室)和推广营销主体(成果转化部门),围绕成果转化目标对优势学科和专利进行布局,优化政策、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各资源要素配置,搭建起医院内部服务保障体系。图 3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治理逻辑模型3.4理论饱和度、信度和效度检验根据李贺楼14的研究,从对数据的分析和编码中产生新的概念、范畴,并与已形成的概念、范畴进行比较,以此为基础进行新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直至搜集到的原始信息再无新的概念和范畴出现,则认为达到了理论饱和。本研究访谈至 39 人时未出现新的概念和类属,继续追加访

27、谈至 42 人后仍未出现,因此认为达到理论饱和。4我国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困境分析根据程序化扎根理论的数据分析结果,结合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以上述协同治理模型为参考依据,围绕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各主体在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上的整体效应,对医院面临的协同治理困境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进行分析。4.1宏观层面:政府协同治理困境 近年来,我国国家和政府从顶层角度靶向定位,王文婷等:协同治理视阈下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133为研究型医院破除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藩篱提供了 有利的外部条件,但具体各主体在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上协同开展成果转化时如何最大化发挥整体效应仍需磨合。一是从

28、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政策解读,到各地方、各级医疗机构和转化链条上相关主体配套制度的衔接不够连贯。具体来说,涉及国资管理、人事制度、工商税务、项目审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存在修订不及时、具体操作细则不够明确等问题,不同组织部门对于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也不尽相同,难以形成协同合力。二是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协商制度和政府层面的分类指导,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难免存在偏差,在资源共享、风险分担等方面往往达不成 有效共识,呈现出只重分工而缺乏协同的模糊状态,尤其是政府对于协同整合的态度判断和行为选择会影响系统内各主体的协同意愿和整合走向,其职能的缺位错位容易造成产学研合作转化消耗的资金和时间成本较高,导致资源浪费

29、。4.2中观层面:医院外部协同困境(1)协同转化主体。一部分研究型医院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签约共建协同创新平台,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念的长期影响,高校和科研机构普遍存在重理论价值、轻成果应用等问题,更倾向于追求科技成果的学术层次,其成果产出虽具有一定超前性,但与产业化、市场化要求不匹配,难以实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融通发展的生态链条15。(2)需求应用与资金支持主体。企业需求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目前医院的科技成果储备与企业需求错位脱节已成为制约科技成果转化最主要障碍之一。具体而言,一方面是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亟须建立有效的信息流通渠道和沟通平台。虽然一部分企业根据自身技术攻

30、关需求采取定向委托的方式与医院合作开展实施科技攻关项目,但成果应用面过窄,市场推广困难。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和科研投入还有待进一步提升。(3)服务主体。以科技中介、行业协会为代表的社会服务组织在服务项目和服务层次提升方面潜力巨大,但目前在对医院与企业的合作对接中,社会服务组织未能充分保障自身服务质量,主要原因在于由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科技中介机构缺乏准入标准、资质认证规范和专门性监管,且相关科技行业协会建设也比较滞后。4.3微观层面:医院内部协同困境(1)部门之间的协同。国内大部分研究型医院均未设立独立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项目筛选、专利布局、合作方选择、合同谈判等过程管理主要由医院

31、科研部负责,往往欠缺有效的统筹规划,且部门之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业务协作存在堵点。还有个别医院虽然成立了知识产权委员会,但长期缺少有效管理,知识产权委员会在实际工作中形同虚设。(2)医务人员与医院的协同。医院鼓励医 务人员采取创新思维和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意识,以提高其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但现行考核评价中缺少与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挂钩的机制,科研创新大多止步于课题申报、论文发表和成果评奖,相关成果的市场价值往往不高。另一方面,尽管绝大多数医院已出台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和利益分配办法,如浙江省委、省政府办公厅16出台相关政策规定,以事先协议的方式明确转化收益的 90%归于成果完成人,由成果所有人自主

32、分配,保障医务人员直接利益,规避利益冲突发生的可能性,但仍需继续完善事后监督检查机制,建立相应容错、纠错机制,实行审慎包容监管,推进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3)医务人员与科室/实验室的协同。医务人员依托其科室/实验室的设备资源开展科研转化项目,并通过共享转化收益份额反哺科室/实验室的发展。受制于资源与平台实力,一些科室/实验室对于医务人员开展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支持和保障力度有限,且对于研发成果转化活动的监测、监督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5结论及启5.1结论推动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治理体系建设对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实效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研究采用扎根 理论的编码方法,通过挖掘主范畴的故事线发现

33、,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涉及多层次、多主体、多部门的协同关系,且面临一定的协同困境;基于此,引入协同治理理论阐述了政府、研究型医院、企业等主体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多重关系和协同作用,并由此构建以政府顶层设计为支撑、研究型医院为中心,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协同治理体系,同时将相关行为主体纳入治理体系并构建良好的治理关系,有机组成具有高度协同性、多样性、统一性的互动系统,破解多主体在参与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的“碎片化”困境,以期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推进提供理论参考。5.2政策启示5.2.1多元共 通协同治理目标设计共识性是协同治理体系中形成协同行动的前提134王文婷等:协同治理

34、视阈下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条件,这就要求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治理中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与针对性。(1)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长期部署和阶段性目标,明确医药卫生重点领域的研发成果转化任务,以此作为各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目标制定的依据,并加强政府层面的分类指导。(2)政府牵头成立区域内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小组,涵盖政府分管工作人员、医院联络人、企业投资人、高校专家顾问等,通过促进多主体之间理念共通、信息互通、人才流通,进一步营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强化协调工作的组织领导,以形成 协同合力。(3)通过相应的法规制度和必要的政策安排,厘清多主体之间

35、的行为边界、权责边界、利益边界,明确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处置权利关系和收益分配机制17,调动不同转化主体的积极性,实现协同目标与各主体发展目标激励相容的协同效果。5.2.2多元合作协同治理组织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治理需要围绕协同治理目标搭建起整体组织架构,通过强化组织的顶层设计和规划,构建医院内部各主体之间协商对话、利益协调、资源共享和协同行动等长效运行机制,进而发挥内部成果转化体系的整体效能。(1)借鉴美国、新加坡等国外相对成熟的经验,成立配备“医、研、企”专家的独立概念验证中心18,侧重于对医院优势学科进行专利布局,并基于筛选的专利技术,对科研成果的技术可行性、商业价值、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等方

36、面进行协同概念验证,为具有较好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的医学创新技术提供成果转化的“起航”服务。(2)统筹现有资源,成立医学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办公室,合理规划所涉及的部门隶属、岗位设置、职能划分等系列相关事宜,全面负责医院科技成果整体管理,包括成果披露和统计以及承担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企业合作、法律咨询等综合服务工作,加快提升研究型医院科研成果转化率,缩短成果转化周期。5.2.3多元融合协同治理制度变革 协同效应的取得需要多主体在科学合理的协同制度框架下,按照统一的逻辑线索协同运作,因此优化关键制度、激发转化的内生动力至关重要。(1)深化完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

37、究、软科学研究等多类别的科技成果,构建以质量、贡献、转化绩效为导向,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投融资机构等共同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多元评价体系,并通盘运用技术查新、检验监测、专家论证、委托第三方机构评估等方法加强中长期评价、后评价和成果回溯。(2)构建多元主体联动的激励奖励制度并强化执行力度19,探索将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作为 医务人员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和薪 酬管理的参考依据之一,同时与企业、行业协会等联动,如聘任指导顾问等,满足医务人员社会尊重、自我发展与价值实现的需求。(3)形成多元主体责任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相应容错、纠错机制20,实行审慎包

38、容监管,降低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生利益冲突的可能性。5.2.4多元多层次协同治理手段运用协同治理涉及复杂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协商手段的应用,加速研究成果产出及目标达成。(1)强化经济调控手段,在以国家投入为导向的筹资基础上,引导企业资本、社会民间资本以成果入股、租售、租赁、抵押等创新转化模式投入实验室研究、小试、中试到规模化生产全过程,并利用其灵活的运作方式充分释放科技成果的潜在市场价值。(2)综合运用技术手段,如构 建区域内互联互通的 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与专利、成果、需求、专家、政策等数据库资源实时对接,减少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资源浪费。(3)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横向、

39、纵向主体部门的协商手段,广泛发动各主体共同参与,如建立可行性强的政策体系与上位法21,在制定下位法的关键环节征求所涉及主体意见,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各转化主体形成政策共识,并在有关部门规划和配套文件中细化落实。5.2.5多元环节协同治理流程再造 科技成果转化包括成果研发、中试孵化和产业化等基本流程,通过对转化链条关键环节及薄弱环节的重组和衔接,使其形成一个紧凑连贯的整体行为22,促进协同治理效能提升。(1)成果研发阶段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流程的上游,需要吸收更多企业参与医院的科技决策环节,如医院派遣项目申请人进驻企业一线、鼓励员工在职期间创办企业或参与项目合作、常态化参加成果产业化推介会、举行成果转

40、化项目路演等。(2)中试孵化是整个科技成果转化流程的核心与重点,应与上游的研发成果充分对接,并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指导作用以及科技服务机构的黏合剂作用,通过配备专业技术成果转移团队对科技成果进行实物化、产品化处理,同时规范监督,在确保科技成果转化合法有序进行的基础上快速占领市场,并推动进入下一环节。(3)商品化与产业化是科技成果转化流程的阶段性终点,应加大政府的政策与资本支持,而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能够进一步反哺科研;同时,企业的王文婷等:协同治理视阈下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135产业升级将带动新的科技创新需求,医院协同其他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根据需求确定新的研发方向,

41、形成“研 发转化研发”循环往复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链条。参考献:1王志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胜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J.旗帜,2020(2):22-24.2马江娜,李华,王方.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分析:基于政策工具和创新价值链双重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7):34-42.3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 2020 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1:6-7.4王宇,曹日昇,陈家应,等.基于三维分析框架的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1,37(1):47-51.5雷娟,叶霞,易文浩.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支撑服务体系

42、建设思考与实践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3):32-36.6FERNANDEZ J S.Lost in translation:the gap in scientific advancemen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J.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2016,4:43.1-43.6.7俞荣建,吕建伟,张树满.国立科研院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研究J/OL.科学学研究,2022:1-14(2022-05-16)2022-04-06.10.16192/ki.1003-2053.20220516.

43、001.8秦银河.建设研究型医院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院,2005(10):1-49汪锦军.构建公共服务的协同机制:一个界定性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12(1):18-22.10孙萍,闫亭豫.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述评J.理论月刊,2013(3):107-112.11ANSELL C,ALISON G.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08,18(4):543-571.12ANSELM L S.Qualitative an

44、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23-25.13CORBIN J M,STRAUSS A.Grounded theory research:procedures,canons,and evaluative criteriaJ.Qualitative Sociology,1990,13:3-21.14李贺楼.扎根理论方法与国内公共管理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5(11):76-81.15LOWE R A,GONZALEZ C.Faculty entrepreneurs and rese

45、arch productivity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7,32:173-194.16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Z.杭州: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17贾康,茅宁莹.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与影响因素探析:基于三螺旋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0):148-154.18LI W J,ZHANG P C.Develop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46、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w-Carbon Technologies,2021,16(2):305-316.19王顺洪,王文怡,刘玉婷,等.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9):145-153.20陶娜,郭英远,张胜.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21):131-137.21NILSSON A S,RICKN

47、E A,BENGTSSON L.Transfer of academic research:uncovering the grey zone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0,35:617-636.22许锋,廖义,舒之群,等.结合医院实例分析公立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J.中国研究型医院,2022,9(2):43-48.作者简介:王文婷(1991),女,安徽合肥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卫生健康政策与服务体系;刘克宁(1998),男,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卫生管理;汪胜(1978),男,安徽广德人,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与管理;任建萍(1972),女,江苏如皋人,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服务评估、卫生经济与政策;乐燕娜(1983),通信作者,女,浙江舟山人,高级政工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医院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