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村振兴中资本投资的区域差异与纠偏机制_周均旭.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5871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中资本投资的区域差异与纠偏机制_周均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乡村振兴中资本投资的区域差异与纠偏机制_周均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乡村振兴中资本投资的区域差异与纠偏机制_周均旭.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 月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第 期 总第 期 乡村振兴中资本投资的区域差异与纠偏机制周均旭,赵钏君(广西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南宁)摘 要资本投资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作为其中两类核心投资要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国和区域层面表现出不同的投资特点。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实证检验两类投资及二者交互项对总体和区域乡村振兴的影响。我国乡村振兴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具有东高西低的空间非均衡性。从全国来看,人力资本投资对助力乡村振兴作用更加突出;在区域层面上,人力资本投资仅在东部地区效果明显,中西部地区更应加强物质资本投资。在物质资本投资达到一定量的

2、前提下,继续提升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内生动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关键词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乡村振兴;异质性;门槛效应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一、引言与文献回顾乡村振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的内涵极为丰富,不仅指提高农民收入,还指实现经济层面的“产业兴旺”、环境层面的“生态宜居”、社会层面的“乡风文明”、管理层面的“治理有效”以及民生层面的“生活富裕”。国内学者围绕乡村振兴的研究已有丰硕成果,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理论层面解析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张海鹏等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

3、仅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更是解决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途径。郭晓鸥等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准确把握“二十字”方针的科学内涵,即产业兴旺是支撑,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基础,治理有效是保证,生活富裕是目的。二是利用数据测度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受限于数据可得性,部分研究仅利用截面数据测量地区乡村振兴水平,也有研究利用面板数据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乡村振兴水平进行客观评价。闫周府等通过构建指标体系从宏观层面测度各省份的乡村振兴水平发现,我国乡村振兴水平呈“东高西低”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部地区公共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及对策研究”()。作者简介周均旭(),男,管理学博

4、士,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赵钏君(),女,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第 页。张海鹏、郜亮亮、闫坤: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创新和实现路径,中国农村经济 年第 期。郭晓鸣、张克俊、虞洪、高杰、周小娟、苏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认识与道路选择,农村经济 年第 期。刘灵辉、张迎新、毕洋铭: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内在机制与实证检验,世界农业 年第 期。

5、阶梯状分布态势;吴九兴等从中观层面对我国 个地级市的乡村振兴水平进行探究,针对乡村振兴发展不均衡的现实,建议将乡村振兴重心放在中西部地区;张挺等从微观层面对样本村的乡村振兴效果进行了观测和评价。三是乡村振兴的要素投入及其影响。杜江、侯石安等认为,受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实现乡村振兴不能仅仅依靠土地、化肥等传统要素的投入,必须寻求新的增长路径以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尤其要重视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要素支撑,资本匮乏是制约当前乡村发展的重要原因,弥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缺口,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有研究认为,物质资本投资对于乡村振兴具有显著贡献,

6、提出物质资本投资多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往往包含一些大型建设项目,不仅可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催生大量劳务需求,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新的非农就业机会,还可以在投资完成后以实物形态长期存在,方便农民自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生活富裕。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的支持,也离不开人的支持,人是聚力发挥各类资源作用的关键性因素。因此,部分研究聚焦于乡村振兴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所发挥的作用。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新源泉,增加农业智力资源的供给,是 世纪中期美国农业农村发展迅速的关键因素。卢卡斯等提出的新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越丰富的地区,经济增长率越高。联合国开发署()通过人类发展指数()衡量地

7、区人类发展水平,认为人力资本投入支撑了农民健康及教育的改善,提升了农村人类发展水平?I0。乡村人才对于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贫困群体受教育水平,是帮助贫困户实现自我发展的关键所在?I1。与以上观点不同,于扬等提出,物质资本投资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正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削减,在积累一定物质资本投资后再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更有助于使二者形成合力,实现乡村振兴?I2?I3。随着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下降,我国经济正由以物质资本投资为主的“单轮推动”式增长向两类投资协调互动的“双轮驱动”式增长转变?I4。但长期以来,我国更重视物质资本的投资惯性,使得人力资本相较物质资本在存量、

8、积累速度和效率等方面均处于落后状态。若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依然遵循以物质资本投资为主的支持方式和投资策略,很可能由于缺失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偏离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利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并非完全独立,有研究表明,乡村振兴过程中物质资本投资发挥一定纠偏作用,只有当物质资本投资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力资本投资对乡村振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年第 期?I0?I1?I2?I3?I4闫周府、吴方卫:从二元分割走向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经济学家 年第 期。吴九兴、黄贤金: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的现状诊断与空间分异格局 地级市尺度的实证,经济与管理年第 期。张挺、李闽榕、徐艳梅: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

9、系构建与实证研究,管理世界 年第 期。杜江、刘渝: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还是对外贸易?,南开经济研究 年第 期。侯石安、胡杨木:现代物流、要素投入对贵州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贵州省 年时间序列数据,贵州社会科学 年第 期。刘明慧、章润兰:财政物质资本支出、财政人力资本支出与减贫,经济与管理评论 年第 期。孔荣、梁永: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农业技术经济 年第 期。美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年,第 页。,“”,杨永恒、冯文猛、王东、刘波: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 历史转型中的中国人类发展 年:迈向可持续未来,北京:中国出版社,

10、年,第 页。朱璋龙、朱建军: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乡村人力资本投资策略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于扬、吴鸣然、吴兆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统计与决策 年第 期。蒋海曦、蒋玲:乡村人力资本振兴:中国农民工回流意愿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孟望生、王询: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互动性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年第 期。兴的促进作用才得以发挥,起到量变引起质变的效果。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政府应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那么,乡村振兴过程中各个地区具有怎样的资本投资特点?各个地区今后应当采用怎样的资本投资策略?物质

11、资本在其中如何发挥纠偏作用?回应这些问题,有助于调整和完善公共投资结构,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意义重大。既有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发,但仍可在三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是关于乡村振兴的水平测度,对全国或省域层面的客观评价不足;二是研究物质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投资对乡村振兴作用的文献,多为分别讨论,对二者的关联效应研究不足;三是较少分析物质资本投资发挥纠偏作用的实现机制,物质资本投资与乡村振兴之间可能存在更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亟须得到证实。基于此,本文选取我国 个省份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乡村振兴的五大发展目标为依据构建指标体系,探究乡村振兴中两类资本投资发挥的不同作用及其区域间差异,进而分析二

12、者助力乡村振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二、研究设计立足检验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乡村振兴的关联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同时包含两类资本投资和二者交互项的实证模型,借鉴以往的研究,选取恰当的变量进行检验,探究乡村振兴过程中总体层面和区域层面的资本投资特点及其差异。(一)模型设定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主要的投入要素,均能对乡村振兴产生影响。构建模型()和(),分别考察两类投资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效果。为进一步验证两类投资的关联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借鉴 的研究方法,在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二者交互项以检验变量间的关联效应,模型如式()所示。此外,因乡村振兴要考虑时间因素和区域因素,故采用双向固定效应

13、模型。本文设立如下基准模型:()()()式中,表示省份,表示年份。表示乡村振兴水平,为常数项,表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表示农村物质资本投资,为控制变量,包括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和公路密度。用来控制地区固定效应,用来控制时间固定效应,表示误差项。(二)变量选取被解释变量。此处的被解释变量为乡村振兴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多方面的振兴。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指标,对任一方面缺少关注都会导致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认识不深刻、不全面。在万君等研究基础上,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五大目标任务,我们按照

14、科学性、可行性、可测性、数据可获性等原则,构建一个包含 个子系统和 个测度指标在内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见表)。乡村振兴中资本投资的区域差异与纠偏机制回慧娴、薛永基、耿丽丽、张园圆:人力和物质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资源开发与市场 年第 期。,“:”,万君、李顺强、张琦:中国乡村振兴的测度、格局与逻辑,贵州社会科学 年第 期。表 乡村振兴水平指标体系目标维度指标名称单位指标方向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 万人人均粮食占有量千克 人农业劳动生产率亿元 万人农林牧渔业产值占比生态宜居森林覆盖率厕所普及率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人 千人人均养老服务机构数所 人乡风文明农村人口平

15、均受教育年限年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有线电视覆盖率人均乡村文化站数量个治理有效村民委员会中党员比例村主任、书记“一肩挑”村委会占比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占比有建设规划的行政村占比生活富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恩格尔系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人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 人根据构建的乡村振兴水平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 年我国 个省份的乡村振兴水平及其各子系统进行测算。沿用传统三分法,将我国划为东、中、西三大地区,呈现各个地区的乡村振兴水平变化趋势。从全国来看,样本期内我国乡村振兴水平由 年的 上升到 年的,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年乡村振兴水平与往年几乎持平,原因在于当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

16、害,大量农作物受灾严重,致使乡村振兴水平增长不明显。分地区来看,中国乡村振兴水平存在两个特征:一是我国乡村振兴水平总体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发展格局;二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乡村振兴起到重要带动效应。尽管中部地区有多个传统农业大省,其乡村振兴水平仍不及经济发达省市的东部地区,说明乡村振兴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核心解释变量。此处的核心解释变量有两个。一是物质资本投资()。物质资本投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可表示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加快农村经济增长、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有效改善地区农业生产设施水平。本文统一以农业生产中的

17、非农户和农户完成的农村固定资本投资总额作为农村物质资本投资的代理变量,并以 年为基期进行平减。二是人力资本投资()。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年第 期薛龙飞、曹招锋、杨晨: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年第 期。侯风云、张凤兵: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及外溢与城乡差距实证研究,财政研究 年第 期。石美玲: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基于河南省经验数据,江苏农业科学 年第 期。兴,教育是形成人才的主要途径,在和立道等研究基础上,以各地区农村普通小学、普通初中的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总和作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代理变量,并以相应年份的不变价进行平减。控制

18、变量。参考姚旭兵等已有研究成果,选取如下控制变量: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本文采用地区进出口总额与 的比值衡量;产业结构(),采用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由各地区生产总值衡量;城镇化(),利用城镇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比重表征;公路密度()。城乡经济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使城市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农村提供的生产资料,因此,不仅农村道路会促进乡村振兴,包括城市道路在内的所有道路都会对农村经济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故采用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里程与其行政区域面积之比表征公路密度。本文对所有核心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均做了对数化处理,尽量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以及自相关影响。(三)数据

19、来源及描述性统计本文所用数据为中国 年 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西藏、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数据缺失较多给予剔除)。对于个别年份缺失的数据,假设这些指标保持原有变化速度,以其上一年的变化率推算并补齐数据。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由受教育程度转化而来,将受教育年限限定为文盲和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含中专)、大专及以上 个层次,以年作单位,分别设权重为、和。指标体系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等,以及各省份统计年鉴和中国经济社会大数据研究平台。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 所示。表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变量样本数平均值标准值最小值最大值被解释变量解释变

20、量控制变量三、实证结果分析基于前文设定的实证模型,依照”总体区域“的研究思路,分别实证检验了乡村振兴中的两类投资及其交互项对于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作用效果。资本积累对于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更加重视实物资本积累的投资导向,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作用。然而,人力资本投资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更好的长期主导作用,并且二者之间可能存乡村振兴中资本投资的区域差异与纠偏机制和立道、王英杰、路春城:人力资本公共投资视角下的农村减贫与返贫预防,财政研究 年第 期。姚旭兵、邓晓霞、罗光强:农村人力资本是否促进了乡村振兴?基于双重异质性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

21、文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骆永民、樊丽明: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增收效应的空间特征 基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 年第 期。在某种更为复杂的关系。基于此,本文引入门槛模型进一步检验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一)基准回归结果分析我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回归,其中模型()和模型()分别为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对乡村振兴的基准回归,模型()是将两类资本投资纳入同一个框架,模型()则是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二者的交互项,检验二者的关联效应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见表)。表 基准回归结果()()()()()()()()()()()()注:括号内的数值为 统计量的值。、分别表示在、的水平下

22、显著。下同。从模型()和模型()的实证结果来看,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对乡村振兴分别在 和的置信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证实了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长期以来,国家资本在“三农”投入上严重不足,历史欠账较多,使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乡村产业不兴旺、基础设施落后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难点问题,增加物质资本投资不仅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还有利于推动乡村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促进乡村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年第 期孙敬水、董亚娟: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经济增长 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年第 期。振兴战略实施。在人力资本方

23、面,人才振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中居于关键位置,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有助于实现农村人力资本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发展动力。模型()将两类资本投资纳入同一框架,发现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更大。这与两类投资的性质有关,物质资本投资多以生产物料的形式存在,具有消耗性,而人力资本投资能够培养乡村人才,具有累积性,因此以教育为代表的人力资本投资更有利于乡村振兴。此外,人力资本不仅能有效地利用物质资源,还能创造出新的物质资源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实行人力资本优先发展战略,客观上也更符合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模型()中,物质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投资交互

24、项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在 的置信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农村物质资本投资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乡村振兴具有关联作用,物质和人力资本投资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具有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规律,并已形成良好互动,人力资本投资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物质资本投资并助力乡村振兴。从控制变量来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不仅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技术和市场方面的支撑,还增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与乡村振兴实现协同推进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有利于乡村振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民实现生活富裕,而农民富裕正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公路密度也能显著促进乡村振兴,公路密度

25、提升既能为城市资源流向乡村提供便利条件,也可以加强城乡间联系,发挥城对乡的带动作用。产业结构不利于乡村振兴,第三产业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的重要因素,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但因农村地区缺乏餐饮、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的配套条件,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实现就地流转,农村人口流失严重,不利于乡村振兴。对外开放程度也不利于乡村振兴,但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为保证回归结果具有稳健性,本文使用剔除直辖市及解释变量滞后一期两种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一是考虑到直辖市在社会经济发展、财政支出体制等方面与其他省份存在一定差异,可能导致实证结果存在差异,因此,将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四个直辖市从样本数

26、据中剔除。二是将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及其交互项滞后一期进行稳健性检验。两种检验结果都稳健,鉴于篇幅所限,此处不再报告具体结果。(二)异质性分析考虑到我国地区间差异显著的现实情况,参考彭影的做法,将我国 个省份按照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分类比较,进一步分析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乡村振兴的关系(见表)。根据模型()的结果,在东部地区,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更能助力乡村振兴,物质资本投资效果不显著。按照经济发展规律,物质资本投资在早期农村经济发展阶段具有较大推动作用,后期却贡献度不足,而人力资本投资可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动力来源。东部地区在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具有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27、,增加更多的农村物质资本投资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并不显著。根据模型()的结果,物质资本投资在中西部地区对乡村振兴更有效果,但人力资本投资效果并不显著。中西部地区尽管不断加大教育投资,提升人力资本投资规模,但因人才流失严重,未对本地区乡村振兴起到赋能作用。加大物质资本投资更加契合中西部地区的现实发展需求,可有效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效率落后、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此外,不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两类资本投资交互乡村振兴中资本投资的区域差异与纠偏机制周冲:国家资本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引领作用,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年第 期。姚先国、张海峰:教育、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差异,经济研究 年

28、第 期。彭荣胜、覃成林: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第三产业发展与城市化关系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年第 期。彭影: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产业融合的增收减贫效应 基于农村数字化与教育投资的调节作用分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李倩、秦尊文:中部地区流动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湖北社会科学 年第 期。项均对地区乡村振兴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表明两类投资对乡村振兴的实现具有积极的关联效应,即人力资本投资能够对物质资本投资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总的来看,东部地区乡村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均先行于中西部地区,物质资本投资不再是发展的主要约束,人力资本投资对乡村振兴的制约逐渐显著;对中西部地区而

29、言,其经济增长点依然体现为物质资本投资。因此,东部地区应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综合素质,注重“质”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应当加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物质资本投资赋能乡村振兴的关联作用,重视“量”的增加。表 区域异致性检验结果()()()()()()()()()()()()()()()()()()()()(三)进一步分析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资本,不仅包括物质资本,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为检验物质资本投资对人力资本投资赋能乡村振兴可能存在的门槛效应,进一步选取双向固定效应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分析,该模型既能有效控制地区不随时间变化的不可观测因素,又能控制宏观经济政策

30、的冲击,模型设定如下:()()()式()中,为门槛变量,为待估的门槛值,()为示性函数,其他变量内涵与前文相同。门槛回归优势在于既能够确定门槛值以及门槛回归系数,也可以检验估计出的门槛值。根据表 可知,门槛估计值为,的置信区间为,。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年第 期表 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检验 统计值临界值槛估计值置信区间单一门槛,双重门槛,注:、分别表示在、水平上显著;值与临界值均为采用“法”抽样 次得到的结果。表 探究在人力资本投资对乡村振兴影响的作用中,物质资本投资发挥纠偏作用的门槛效应。结果发现,当物质资本投资跨越门槛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会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这一结果证实了乡村发展存在着动力转换过

31、程,即农村早期发展需要大量外部投入以加强物质层面建设,后期则以激发内生动力为主,其中,人是核心要素。人力资本投资在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同时也提升了人们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相对薄弱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难以满足人民的现实需求,出现人力资本流出现象,并且人力资本水平越高,流向城市的可能性越大,导致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未能转化到乡村建设中去。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可能存在“陷阱”,若一味增加人力资本投资而忽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则易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表 门槛回归结果解释变量系数估计值 统计量 值()()四、发现与启示基于 年的省级面板数

32、据,本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五大发展目标,构建了包含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个子系统在内的乡村振兴水平指标体系,客观评价了区域乡村振兴水平,实证检验了乡村振兴过程中物质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投资以及二者交互项对于全国和不同区域的影响,并验证了物质资本投资在人力资本投资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所具有的纠偏作用。(一)研究发现通过深入研究主要有四点发现。一是我国乡村振兴水平呈波动增长态势,表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不均衡性。二是在全国层面,两类资本投资均能显著促进乡村振兴且彼此之间具有较好关联作用,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实现全局乡村振兴更具促进作用。三是从地区异质性来看,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本投乡

33、村振兴中资本投资的区域差异与纠偏机制张晨、肖大威:从“外源动力”到“内源动力”二战后欧洲乡村发展动力的研究、实践及启示,国际城市规划 年第 期。马文武、刘虔:异质性收入视角下人力资本对农民减贫的作用效应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第 期。资特点,在东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且通过与物质资本投资相互关联强化了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物质资本投资更能助力乡村振兴。四是物质资本投资在人力资本投资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非线性的“门槛效应”,在具有一定物质资本投资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突破乡村振兴“瓶颈”,进一步助力乡村发展。(二)所获启示基于上述发现所获启示良多

34、,具有政策意义的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应制定有效的乡村振兴区域协同发展策略,形成互惠互利的协同发展态势。政府应鼓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传授乡村振兴的先进经验,实现以强带弱,组团发展。东部地区应主动向中西部地区分享乡村振兴的成功做法;中西部地区应基于自身实际适当模仿学习东部地区,扬长避短,在延续以往东西部协作帮扶机制的同时,变过去脱贫攻坚时期“输血式”帮扶模式为互利共赢“造血式”帮扶模式,形成互惠互利的协同发展态势。二是整体上应采取以人力资本投资为主的投资策略。主要依靠物质资本实现乡村振兴已出现动力不足的症状,目前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要将促进教育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35、久久为功,夯实乡村基础教育,培养有文化、懂管理、会经营的新时代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发展动力。三是继续加大物质资本投资使其尽快跨过门槛值,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本投资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应重视投资结构的协调性,制定因地制宜的资本投资策略。实证分析表明,乡村振兴过程中,两类资本投资对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作用具有差异。具体而言,东部地区应重点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中西部地区则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为充分吸收物质资本投资提供前提条件,在积累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尤其是注重人口质量的提升,以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责任编辑:卓惠萍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年第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猜你喜欢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诚招英才     服务填表     联系我们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