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优化_许项静.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5861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优化_许项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优化_许项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优化_许项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3 期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优化许项静,梁华华*(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2)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联动、协同共治,是现代化治理的一个基本指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会组织是农村社会基础的网络向面,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保障和坚实支持力量。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一方面契合了乡村治理在生产服务、就业帮扶和生态环保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拓展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空间。本文针对社会组织参

2、与乡村治理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试图优化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1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社会组织具备自身所特有的优势,具备广泛性、专业性、灵活性、民间性和沟通性等特点,在乡村治理中能有效起到满足公共服务需求、推动乡村基层民主、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作用。1.1满足公共服务需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突出,这在乡村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首先,社会组织自身具有广泛性、专业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而且社会组织服务范围可以涵盖到工业

3、、教育和社会等多个领域,同时,在农村困境人群的心理调适、资源链接、社会融入、生活护理和能力提升等方面,社会组织在生产和递送相关服务上更有效率。因而,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能够丰富公共服务供给内容、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弥补政府失灵,进而有利于满足社会公共服务需求,提高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次,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能够分担政府事务,使政府将第一作者简介:许项静(199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信作者:梁华华(199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基础

4、是治理有效,而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有效治理的实现离不开社会组织作用的发挥。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可以起到满足公共服务需求、推动乡村基层民主、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但当前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仍然存在资源要素较缺乏、法律规范不明晰、社会认同度不高、政社关系不对等及缺乏有效党建引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当丰富社会组织相关资源要素、完善社会组织相关的法律与规范建设、提升社会组织社会认同度、加强沟通赋予社会组织权力和完善基层党建的有效引领,推动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乡村治理,实现乡村善治。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社会组织;路径优化;作用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9902(

5、2023)03-0145-04Abstract:The report of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propos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hebasi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effective governance,and the realization of effective rural governance unde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strategy is inseparable from

6、the role of social organizations.In rural governance,social organization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meeting the needs of public services,promoting rural grass-roots democracy and maintaining rural social order.At present,however,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organi

7、zations in rural governance,such as lack of resource elements,unclear legal norms,low social identity,unequal political and social relations,and lack of effective Party building guidance.In viewof these problems,we should enrich the relevant resource elements of social organizations,improve the cons

8、truction of laws andnorms related to social organizations,enhance the social identity of social organizations,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to empower socialorganizations,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 guidance of grass-roots Party construction.We will promote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betterparticipate in rura

9、l governance and achieve effective governance in rural areas.Key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rural governance;social organization;path optimization;functionDOI:10.20028/j.zhnydk.2023.03.036145-2023 年 3 期乡村振兴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资源更好地用于乡村可持续发展、更好地用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2推动乡村基层民主社会组织具有灵活性、民间性等特点

10、,同时,社会组织也和政府长期联系,因而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能够在政府与民众之间牵线搭桥。社会组织能够利用自身民间性特点倾听村民的意愿、整合村民的利益诉求,并利用自身同政府的联结将其反馈给政府,充分发挥自身在维护群众利益、反映基层群众诉求、管理基层事务和扩大群众参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的有机结合。在基层民主的实现渠道上,一方面自下而上,社会组织可以通过与政府部门的互动传递村民心声,影响乡村政策的制定方向和实施内容,另一方面自上而下,社会组织也能通过宣传三农政策、引导村民参与三农工作,推动三农相关政策方针的普及与落地实施。1.3维护乡村社会秩序化解公共冲突是有效开展乡村治理的重

11、要方面,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组织在乡村也起着“和事佬”的作用。公共冲突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关乎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和公共福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乡村公共利益的维护与实现。社会组织在调节乡村公共冲突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2 个方面。一方面,在公共冲突产生时,社会组织能及时预防。具备底层优势的社会组织能够敏锐地洞察基层民众的需求、情绪和态度的变动,在可能引发冲突的“苗头”出现时便将其扼杀,有效预防公共冲突的产生。另一方面,在公共冲突爆发时,社会组织也能有效地作出回应。社会组织具备灵活性,在公共冲突爆发时能够快速而有效地作出回应,避免冲突进一步恶化,缓解冲突。因此,公共组织的存在,对于维持乡村社会稳定、化解

12、公共冲突、保障乡村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乡村基层治理具有重要的作用1。2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问题响应社会号召,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参与乡村治理,但当前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中,仍然存在社会组织资源要素较缺乏、社会组织法律规范不明晰、社会组织社会认同度不高、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不对等、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缺乏有效发挥的问题。2.1社会组织资源要素较缺乏与城市治理相比,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社会组织获取资源的途径比较单一,同时在整合资源中往往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2,主要表现在社会组织内部无法实现自给自足,社会组织外部也无法掌控资源,致使其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和外部支持不足。资

13、金方面,乡村治理工作范围广内容多,而许多社会组织的活动经费主要源于政府财政拨款、补贴及项目经费,筹措资金的渠道较少,会费占比也不高,缺乏“造血”功能;人才方面,农村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留守村民的文化素质整体不高,导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缺少人才补给和智力支持;技术方面,农村的硬件装备不足、软件水平不高,削弱了社会组织收集、利用、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利于实践中各项服务工作的开展。2.2社会组织法律规范不明晰法律法规是保障社会组织顺利开展活动的基本前提,也是保证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的管理主要还是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基金会管理

14、条例,以及一些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这些条例、规章和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社会组织运行和发展的合法性问题,给社会组织运行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当前并没有制定专门的“社会组织法”,社会组织的地位缺乏来自法律承认的、规范的、合法的程序规定和运行保障。因此,对于社会组织而言,其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权利、义务与责任等更是缺少具体的规定。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乡村治理的定位模糊,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组织作用的发挥。进入新时代,为助推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乡村振兴,在立法层面,明晰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主体资格、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并明确其参与公共服务的形式、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等内容,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客观

15、性和迫切性。2.3社会组织社会认同度不高受小农经济思想影响,我国农民普遍具有“个人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导致个体理性意识增强,将利益作为个人重要的行为动机。这种追求个人直接利益的行为忽视农村社区的共同的、长远的利益,导致村民普遍在村务参与、志愿服务和环境维护等方面存在着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同时社会组织普遍存在组织规模小、物力人力资源匮乏、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和自身能力不足等问题,社会组织对自身特点和参与乡村治理成效的宣传也不够,导致村民对社会组织存在“认识不足、认识偏差”3;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逐渐转向美好生活的需要,人们的需求在不断提升,但社会组织的发展并未完全与村民需求同

16、步,甚至有时会侵害村民利益。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村民对社会组织的认可度、参与度,不利于村民积极配合、参与社会组织开展的工作,阻碍了社会组织组织化功能的发挥,也影响社会组织对乡村治理的有效参与。146-2023 年 3 期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乡村振兴2.4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不对等当前各地虽然广泛采取政社合作、协同治理的模式,但在实际发展中,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政府手中。社会组织要从政府那里获得资源、权力等,容易对政府产生依附与服从,政社关系实际上并不对等,社会组织往往在其中丧失掉了自主性。同时,政府对社会组织缺乏信任,在实际操作中对社会组织权力限

17、制过“死”,沟通机制也存在不畅的现象,导致政府与社会组织很难真正合作,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与自主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政府的负担也会过重,不利于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此外,政府不放权,自身积累权力过多,自身能力也有限,这样既不利于社会组织作用发挥,也不利于政府职能转换,更不利于乡村治理与社会发展。2.5基层党组织缺乏有效引领国家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指出,要“以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 三治结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为重点,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4。中国共产党既是乡村治理的参与者,也是乡村治理

18、的一个重要力量,不仅能为乡村治理提供方向引领,也能为乡村治理提供制度设计和政策保障。当前一些地区已经采取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这一做法能够满足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需要,也贴合中国国情,具有充分的优势,但同时在实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这一机制缺乏理解,执行起来囿于形式,同时,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使得党组织的思想教育、政治建设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和村民对基层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缺乏理解与相信,在思想上存在偏离与寻租现象,基层党组织工作也难以落实到位。3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优化面对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

19、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优化,需要丰富社会组织相关资源要素、完善社会组织相关的法律与规范建设、提升社会组织社会认同度、加强沟通赋予社会组织权力、完善基层党建的有效引领,推动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乡村治理,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3.1丰富社会组织相关资源要素社会组织拥有的资源要素是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基本保障,优化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要解决社会组织资源要素较缺乏的问题,丰富社会组织资源要素。首先,在人才方面,社会组织要继续吸引乡村本土人才积极加入,发挥其对乡村的熟悉性与创造性,鼓励其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同时社会组织也可以自己培育一批有素质、有信念、有能力的人才,开展

20、人才教育与培训,培育自己的人才体系,解决人才短板问题。此外,社会组织也可以引进乡村外部人才以及适当地同其他组织进行合作,让内外组织协同发挥作用,夯实社会组织参与乡村社区治理的组织基础。其次,在技术方面,社会组织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推动社会组织内部建设,完善内部管理、组织系统的建设,打造现代化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组织也可以在获得数据授权的情况下,利用大数据平台整合全村各项数据资料,包括村民健康状况、就业状况、人口状况、收入状况、支出状况和脱贫情况等,并可以利用交互型资料分析框架,全方位分析乡村目前的各项数据,客观直接地通过数据解析乡村目前发展状况,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提供完备的技术手段与科学支

21、撑,完善与发展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手段、方式,为乡村振兴贡献磅礴力量。最后,在资金方面,一方面,社会组织可以有效利用自己所拥有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及政府的支持,承接政府的一些项目,加强与企业的业务合作,获得一定的资金来源;同时,社会组织可以在服务社会中,凝聚自身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项目,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此外,社会组织还可以通过添置资产、投资基金,进行资金的保值增值,盘活自身资金链,在实现自身更好存续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社会。另一方面,社会组织也应当提升自身资源整合能力、资金使用能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在充分利用当前获得的资源与最少使用当前拥有的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开展各项有益于乡村发展的

22、服务工作。3.2完善相关的法律与规范建设法律法规是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保障,优化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要继续完善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法律与规范。一方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要求,完善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基金会管理条例,梳理与社会组织相关的现行法规、条例,推进与“社会组织法”相关的法律条文的出台,明晰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主体资格、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帮助社会组织建立认同感与权力依据,约束社会组织寻租与滋生腐败,辅助与规范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另一方面,依据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结合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综合性的乡村社会组

23、织法,规范参与乡村治理的各类型社会组织,对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社会组织制定单项条例,147-2023 年 3 期乡村振兴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有针对性地推动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乡村治理。3.3提升社会组织社会认同度社会组织的社会认同度是社会组织合法性的重要来源,社会组织要有效参与乡村治理,必须提升自身的社会认同度。一方面,社会组织可以通过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向村民传递村服务根本上是为村民自己服务的理念,讲解在参与乡村服务中实现个人发展的典型村民事例,让村民理解维护乡村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也是维护村民个人利益,实现乡村共同的、长远的利益能够更好地实现个人

24、利益,激活村民的主体性,广泛吸纳和发动村民参与社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提高村民参与村级事务、志愿服务、环境维护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村民对社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的参与度和对社会组织的认同度。同时,社会组织应当重视对组织本身的宣传和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效果的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APP 软件及各种新媒体平台、乡村展板、村民会议等多种方式,加强村民对社会组织的认识,宣传自身参与乡村治理的成效,增强村民对社会组织的了解度与信任感。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应当坚定自身服务社会的初心与使命,丰富自身资金、人才、技术方面的资源要素,增强自身收集、利用、处理信息的能力,完善自身内部监督机制建设,设置专门的监督机构,提高社

25、会组织的内部治理能力、资源动员能力、专业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各项需求,切实有效开展各项有益于乡村发展的服务工作,让村民能够从社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感受到“获得感”,从而增强社会对社会组织的认同感。3.4加强沟通赋予社会组织权力政府既要管理社会组织,同时也要注意适度,把握政社合作、协同治理的原则。但是,当前社会组织在同政府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存在着沟通不足、地位不平衡的问题,这样既不利于社会组织功能发挥,也不利于政府职能转化和更好地发挥专项力量进行乡村建设,因此,在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进这些问题。一方面,政府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同社会组织开展联系,

26、让社会组织及时了解政府的要求,政府也能及时了解社会组织的需求,让政府与社会组织能够有效地沟通,助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在允许与合适的范围内,赋予社会组织适当的权力,完成政府职能转换的同时放开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让社会组织能拥有一定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也让政府减轻负担,集中精力开展新农村建设与各项有益于乡村长远发展的工作,推动乡村更好地发展。3.5完善基层党组织的有效引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基本政治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有效引领作用,能够保证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行动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因此,在当代还需要继续完善党建的有效引领作用。首先,基层党

27、组织需要加强对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这一机制的理解,并将这一机制落到实处。党组织要深入贯彻学习国家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相关的指示精神,认识到自身对乡村治理进行引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多入乡考察调研,与村民拉进距离,同社会组织建立紧密联系,在充分考察的基础上做出有益于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和有益于乡村实现善治的重大决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供有益于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和有益于乡村实现善治的有效帮助,做到“干实事”,助推乡村振兴。同时,基层党组织也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组织内部人员的思想意识与工作能力,在强化自身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其次,党组织需要加强社会对自身的

28、理解与认同,向其解释党组织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能为其带来什么,党组织为乡村做了哪些实事,从而增进社会对党组织的认识与了解,并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对党组织的认同感,有助于党组织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面对社会组织和村民目前在思想上存在的“偏航”,党组织更需要发挥思想引领作用,规范和带动社会组织坚守初心、使命,引导和帮助村民理解为乡村服务就是为自己服务,落实和落细基层党组织工作,助推乡村善治与服务乡村振兴。参考文献:1 丁晓强.推进社会组织党的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J.行政与法,2018(4):1-5,137.2 于健慧.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功能、挑战、路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9(6):18-24.3 赵碧倩.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基于河南省灵宝市阳店村的个案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EB/OL.http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