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 概述
一、编制依据
1、漳州***《关于编制漳州***综合业务楼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2、漳州***提供的统计资料
二、研究范围
本报告研究范围为漳州***综合业务楼建设的必要性、功能、建设方案论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等。
三、主要结论
1、漳州港是福建省重要的枢纽港之一,共有招银、镇海、石码、古雷、东山、诏安等六个港区,随着港口设施的完善和集疏运通道的建设,腹地范围将逐渐扩大,港口由原有的河港向海港、小型简易码头向大型多功能码头发展,今后港口发展的重点将在招银、镇海港区,招银港区和镇海港区的货物吞吐量将占整个漳州港的80%以上。1996年8月20日交通部将招银港区列为首批对台直航试点口岸,以上2个港区将在年底前完成国家验收并对外开放。因此作好招银、镇海港区的水上安全监管工作,已是我局工作的重点,也是漳州海事事业今后发展的中心。此外,招银港区位于九龙江入海口,与石码、镇海港区相连,南邻古雷、东山和诏安港区,处于漳州港水域中心位置,由疏港路至石码港区及漳诏高速公路至古雷、诏安港区车程都不超过1小时,便于辖区水域的安全监管工作。因此,在***开发区建设漳州***办公业务楼,以加强辖区水域的监督管理力度,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漳州***办公业务楼建设规模为建筑面积4200㎡,生活配套区建筑面积2300㎡。
第二章 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现状及预测
一、地理位置
漳州市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福建沿海的南部,闽南三角地区的其中之一,1985年2月18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具有发展海运的优良条件。漳州港的主要港区有位于厦门湾南海域的招银、镇海港区,东山湾海域的古雷、东山港区,诏安湾的诏安港区及九龙江水域的石码港区。漳州港地处厦门港和汕头港之间,其中招银港区位于厦门湾南岸,陆路北距福州330公里,南距汕头230公里,水路距上海564海里,距高雄140海里,距香港287海里,距广州332海里。
漳州港经319、324国道,205省道和福厦漳、漳诏、漳龙高速公路与全国公路网相连。鹰厦铁路自漳州至江西鹰潭可与全国铁路相接。
招银港区位于厦门湾内厦门岛对岸,九龙江的南岸。背依***漳州开发区,与厦门经济特区隔海相望,由计划兴建的漳厦跨海大桥与海沧连接。港区经疏港路与324国道及福厦漳、漳诏、漳龙高速公路相接。
由此可见,漳州港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便利,为港口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自然条件
气象资料采用厦门气象站1968-1980年观测资料。
(一) 气温: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20.8℃
极端最高气温38.5℃(1979-08-05)
极端最低气温2.7℃(1977-01-31)
(二) 降水:降水多集中于4-8月,月平均降水量超过100mm,这五个月降水总量占全年总降水量67%,其中6月降水量最大。
多年平均降水1173.5mm
年最大降水量1771.8mm(1973年)
年最小降水量892.4mm(1970年)
(三) 风况:多年平均风速3.2m/s,常风向与强风向均为NE,出现频率14.86%,6级以上风出现频率0.15%。
本地区经常受台风影响,平均每年3次,实测台风最大瞬时风速60m/s,风向ESE.
(四) 雾:多年平均雾日数22天,最多36天(1973 年),最少8天(1971年)。每年雾日多集中于2-4月,月平均雾日数5.6天。
(五) 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78%。
(六) 潮流:最大涨潮流速可达1.7kn,最大落潮流速可达2.4kn。最大潮差6.42m.
(七) 地震:据国家地震局颁布的1990年《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地区地震的基本烈度为7度。
三、港口现状
(一)港口发展现状
1、漳州港现状
漳州港开港历史悠久,龙海的石码、月港和诏安的宫口曾是福建沿海的重要货物集散地。但由于海峡两岸关系紧张等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漳州港基础设施薄弱,港口发展一直处于小规模、内向型的初级阶段。至1993年止,漳州地区还没有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1985年中央将闽南三角地区确立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漳州市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漳州又成为对台贸易的第一线和两岸交往的窗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港口建设得到了蓬勃发展,辖区内相继开发了招银、镇海、古雷、东山、诏安、石码等港区。2000年,全港拥有大小泊位7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个,形成吞吐能力620万吨,2000年完成吞吐量518万吨,进港船舶13731艘次,2933186总吨,出港船舶13719艘次,2958221总吨,其中进出港的国际航线船舶达226艘次。
2000年,招银港区完成吞吐量为82万吨,镇海港区完成吞吐量154万吨,2个港区占全港总吞吐量的45.56%,成为漳州港的主体港区。随着漳州市新一届的决策层提出要以***漳州经济开发区为依托,积极构建漳州南太武经贸协作区,发展以临海工业为主的外向型港口经济,招银港区将依托***漳州开发区的发展和自身良好建港条件,成为漳州港的一个重要港区。
2.招银港区现状
1992年12月18 日,***漳州开发区的奠基及其区内的招银港区的进一步开发使漳州的港口面貌发生了质的改变。招银港区全区岸线总长26.1公里,其中水深8米以上的岸线10余公里,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30个,年货物吞吐量达3000万吨。1996年8月20日交通部又将招银港区列为首批对台直航试点口岸,这使实行口岸开放政策的招银港区更具发展潜力。目前开发区已累计完成投资2 0 多亿元人民币,首期启动区域已实现“五通一平”,区内已引进中外企业8 0 多家,并逐步形成自身的经济、文化圈。强劲的开发建设为招银港区的港口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已投产的金钱饲料厂、德国诺尔(中国)工程机械公司等外资企业,为港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业基础。目前,区内共建成3.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2万吨级专用码头、1万吨级沙石出口专用码头和5000吨级车客渡滚装码头各一个。监管仓库12000平方米,货物堆场10万平方米。形成年吞吐能力117.5万吨,2000年完成吞吐量82.43万吨。
2000年招银港区码头现状表(表2-1)
码头名称
泊位数(个)
泊位吨级
(万吨级)
码头长度(米)
吞吐能力(万吨)
完成吞吐量(万吨)
备注
多用途码头
(3号泊位)
1
3.5
262.507
85
70.63
杂货
2269TEU
砂石码头
1
0.7
30.8
20
10
诺尔码头
1
1.0
170
2.5
0.4
机械设备
海达码头
1
0.1
60
10
1.4
客渡码头
小计
4
523.307
117.5
82.43
(二)航道、锚地
招银港区位于厦门湾南岸,从地理位置上讲,港区岸线是厦门湾的一部份。港区的航道、锚地与厦门港共用。
1 、航道:区内岸线处于开阔海域地段,自然水深充裕。1998
年动工开挖的厦门湾10 万吨级航道全程经过招银港区,更方便了区内船舶的进出港。
2、锚地:招银港区与厦门港的共用锚地于2000 年进行重新划分,现已公布千吨级、万吨级及5-10万吨级等锚地5块,水域面积19.62 k㎡,其中水深在12米以上的面积约为1.54 k㎡。
镇海港区内的后石作业区的10万吨级航道已竣工通航。
(三)航线
1、国际航线
招银港区现已开通日本、香港集装箱定期班轮,新加坡、韩国等国际航线班轮也即将启动;砂石出口主要往日本和台湾(经香港)。
2、国内航线
主要有区内的粮食调运、漳州糖厂的原糖进口与成品糖出口,并有集装箱内支线。
(四)、货物
招银港区散杂货物主要有钢材、粮食、毛角石、河砂、原糖、成品糖、机械设备等。由于港区处于多山地带及九龙江的出海口,周围砂、石资源丰富,近年来已成为福建省对台砂石出口的主要基地之一;集装箱的吞吐量也在不断地增长之中。
镇海港区的货物主要为煤炭、机械设备,大部分是进口货物。
(五)、监管现状
漳州海上安全监督局自1993年2月设立以来,负责漳州漳州辖区水域的水上安全监管工作,先后在石码、旧镇、下寨、港尾、后石设立监督站,在海澄、浮宫、白水、宫口设立船舶签证点,对辖区水域内的所有码头泊位、装卸作业点及自然岸线执行以下管理职责:
1、 负责船舶试航、检修和港内船舶放艇的审批工作。
2、负责授权范围内水上交通事故和船舶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以及海事纠纷调解和海事签证工作(其中涉及外国籍船舶交通事故的海事签证除外)。
3、负责船舶进出口岸检查、中国籍船舶的安全检查、船舶进出港签证和定期签证审批工作。
4、负责授权范围内相关船舶法定配备文书的审核签证工作。
5、负责船舶明火作业审批和其他授权范围内的安全作业审核、审批工作。
6、参与授权管辖区域内水上溢油应急计划的实施工作,以及组织实施授权范围内船舶污染事故的围控清除应急处理工作。
7、负责船舶使用焚烧炉、熏蒸、排放压舱水、舷外烤铲及油漆作业,船舶冲洗沾有污染物(有毒有害物质)的甲板,船舶、码头设施使用化学消油剂的审批工作,以及船舶供受油作业、船舶、垃圾排放和接收的核准工作。
8、负责载运危险品的船舶进出口申报的审批工作。
9、监督国家强制引航制度在授权管辖区域内的实施。
10、负责大型设施水上拖带的现场监督工作。
11、负责权限范围内海事违法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12、参与授权管辖区域内有关水上搜救、防台抗风和“110”社会联动等应急处理工作。
13、负责授权范围内沉船沉物打捞、碍航物清除、水上游览和水上体育活动点的审批和现场监督管理工作。
14、参与授权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查论证,以及影响通航安全工程项目规划建设的论证和竣工验收工作。
15、负责授权范围内水上水下工程作业的管理工作。
16、负责授权范围内水产养殖区、挖沙区的核准工作。
17、负责授权范围内船员服务簿签发和其他船员管理工作。
18、负责授权范围内进出港危险货物货主申报的核准工作。
19、负责授权范围内的航行通告发布工作。
20、负责授权范围内国际航行船舶进口岸审批工作。
21、负责授权范围内防污染作业的审批工作。
22、负责授权范围内的船舶登记工作。
23、负责九龙江水域助航标志的管理工作。
四、港口发展预测
(一)、漳州港发展预测
1、漳州港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
漳州港地处闽东南沿海,位于辐射“三南”(闽南、赣南、湖南),面向台湾,连接东南亚的重要结合部,具有对外开放和接受厦门、汕头经济特区辐射的独特优势。同时,漳州港又是上海港、香港和基隆港三港连线所构成的三角形地域的重心。在漳州港(招银港区)成为海峡两岸直航的指定港口后,漳州港是实现对台贸易海上运输及上述三港进行货物等距运输的最佳和最经济的港点之一。
2、港口资源丰富,建设条件优越。
漳州市深水岸线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厦门湾、东山湾港阔水深,陆域纵深发展余地大,水域有较好的掩护条件,基本基本不需建防护设施。漳州港的各个港区均具有良好的陆路、水路集疏运条件,港口接线公路较短,已建成和在建的厦-漳-诏高速公路临近各港区,鹰厦铁路和规划建设的漳潮铁路至招银、东山等主要深水港区的铁路支线接线便利,码头工程投资省,具有建港的优越条件。
3、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对港口发展需求迫切。
漳州港地处九龙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内经济发展迅猛,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包括***漳州开发区、蓝田、角美开发区在内的各类开发区、投资区、工业区迅速兴起,以“三资”企业为主体的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以漳州后石电厂为代表的大型临海工业项目也相继落户漳州,这些无不得益于漳州便捷的港口运输条件和和可供开发的丰富港口资源。根据漳州市“以港兴市”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的中心和产业布局将进一步向沿海地区转移。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大型临海工业项目的开发建设对港口建设的需求日趋迫切,各级政府的建港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为漳州港加快建设步伐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4、对台“三通”为港口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漳州市与台湾隔海相望,血缘相亲,是台胞的主要祖居地之一,随着招银港区被交通部指定为对台直航的首批港区之一,将进一步掀起台胞来漳州投资兴业、探亲旅游的热潮,必然给港口带来大量的客货源,为漳州港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漳州港全港一港两片六港区规划码头岸线总长约23公里,可建各类泊位122个,其中深水泊位62个,港区陆域总面积约730万㎡,初步预计吞吐能力约9900万吨-1.1亿吨,客运700万人次/70万辆。
分港区规划规模见表(表2-2)
港区
规划码头岸线总长(米)
港区陆域纵深(米)
港区面积(万平方米)
深水泊位
中小泊位
货运吞吐能力
客运吞吐能力
主要装卸货种
全港合计
22870
727.7
62
60
9965/10955
700/70
一、石码港区
2570
200-950
56.5
20
400
500/50
件杂、沙石、危险品
二、招银港区
7960
300-700
298
28
18
4000
集装箱、散货、客滚、油、煤
三、镇海港区
1770
50-300
22.5
5
1
1420
煤、散货
四、古雷港区
5520
500-1000
185
16
12
3000/4000
散、杂、矿石、煤
五、东山港区
4800
300-750
157
13
6
1100
200/20
集、散、杂、客滚
六、诏安港区
250
50-500
8.7
3
35
件杂
漳州港客、货吞吐量预测见(表2-4)
2、招银、镇海港区发展预测
招银港区现有各种泊位4个,在建和规划中的大中型泊位还有8个,可增加吞吐能力475万吨,见表
招银港区在建及规划建设码头(表2-3)
码头名称
泊位数
(个)
泊位吨级 (万吨级)
码头长度(米)
吞吐能力
(万吨)
4/5号集装箱码头
2
3.5
340.96
95
矿建码头
1
0.7
120
30
1/2号集装箱码头
2
5
500
260
7/8/9号泊位
3
2
600
90
小计
8
1560.96
475
***漳州开发区地处环***经济带上,闽东南地区又是中国东南沿海及亚太地区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它踞香港、台湾、大陆金三角之一隅,是未来经济最具潜力的地区。在开发之际,香港***称之为中国的“第二蛇口”,其意深含对开发招银港区的浓厚愿望及对该区优越的自然港口条件和极具潜力的经济腹地的高度认可。港区经济腹地直接对应于漳州地区及龙岩等闽西内地山区,今后则可辐射至粤东、赣东南等地区。
同时,随着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台商对大陆投资的日益增长以及开发区自身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招银港区将引来更多、更大型的港口发展动力源。1999 年10月由***漳州开发区有限公司与全通集团公司合资兴建的福建全通资源再生工业园有限公司,建成后的再生工业园区将具备年处理进口再生物资450万吨。区内丰富的砂石资源和便利的装卸条件将带来年80万吨的砂石出口。区内的国家粮食储备仓库的年20万吨的周转量,招银港区的年吞吐量预期增长值将在550万吨左右。如此巨大的货物量将带来更繁忙的港口建设和码头作业,对于区内水上交通安全的要求也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镇海港区内的后石作业区已建成10万吨级煤码头、5000吨级综合码头各1座,预计至2005年,随着华阳电厂的6台360万千瓦发电机组全部正常运行,码头的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800万吨。
第三章 建设的必要性
一、综合业务楼的建设是设立漳州***的需要
1、改善***漳州开发区的投资环境、促进漳州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1985年国务院批准漳州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漳州开发区奠基。漳州港腹地硅砂储量丰富,品质优良,河沙、花岗岩等建材质优易采,是漳州港出口的主要货种。随着开发区的全方位开放和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吸引了大量外资,现有金钱饲料厂、德国诺尔(中国)工程机械公司、后石华阳电厂等大型项目落户港尾,其原料及成品很大一部分将依靠海上运输。漳州***的设立,综合业务用房的就近建设,将大大方便船舶的通关,加快货物的运输速度,降低货运成本,提高区内企业的竞争能力,改善了外资在漳州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商来漳投资,促进漳州市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2、促进两岸“三通”的发展。
漳州市是台胞的主要祖居地之一。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及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两岸经贸交往、人员往来和各种交流活动日趋增多。自1985年,漳州港相继开放下寨、旧镇港口,进行对台贸易,1997年两岸试点直航以来,漳州港对台的货运量明显上升。
近年来,台商在漳州投资日益增加,其中有后石华阳电厂、统一马口铁、泰山食品等大型投资项目,漳州已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而这些企业所需的部分设备、原材料及产成品将主要通过漳州港运输,漳州***的设立及综合业务用房的就近建设,可使投资软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促进两岸经贸往来,为两岸通航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台商落户漳州,进而促进两岸“三通”的发展及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3、综合业务用房的是设立漳州***的需要
漳州***现有的办公楼位于漳州市区,办公场所不仅面积狭小,而且远离监管区域,不利于开展现场安全监管工作、方便服务对象,也不利于漳州海事事业的发展。而港
尾监督站也只有海达公司提供的一间办公室,使用面积不足20平方米。
交通部充分考虑到漳州港建设的上述特殊意义,根据漳州港区的建设和发展,在本次海事体制改革中决定设立漳州***,交通部交人劳发(2000)296号文《关于转发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交通部沿海直属海事机构的分支机构的设置的批复的通知》中同意设立漳州***。漳州***为厦门***的一个全职能机构,代表国家在漳州港行使其监督管理职能,管辖四县一市的1.86万平方公里水域,岸线长度682公里,其办公条件重要标志的业务用房建设是一个形象工程,也是漳州***设立后,加强漳州港区的海上安全监督的执法力度,方便进出港船舶办理有关手续,方便船东,服务货主所必需的。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大现场监管力度,进一步方便服务对象,更为快捷高效地为漳州港口生产服务,推动漳州海事事业再上新台阶,在***漳州开发区建设漳州***综合业务楼是十分必要的。
二、设立漳州***,建设业务用房,是漳州港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漳州市新一届的决策层提出要以***漳州经济开发区为依托,积极构建漳州南太武经贸协作区,充分发挥紧邻厦门特区和拥有深水港区的优势,突出岸线、口岸、对台贸易三大特色,发展以临海工业为主的外向型港口经济,使该区域成为海峡西岸新兴的港口贸易区和现代海滨工业城的战略决策。
预计到2010年,漳州港的年吞吐量将达到2700万吨,集装箱量400万TEU,而招银、镇海港区将是漳州港的主要港区。在***漳州开发区内建设漳州***综合业务用房,可更好地支持招银、镇海港区的开发,维持漳州港的持续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漳州港在我国沿海港口中的地位。
三、是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的需要
2000年,招银港区年吞吐量达到82万吨,镇海港区后石作业区吞吐量为142万吨,两个港区拥有10万吨级专用码头和3.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进港船舶967艘次,2078596总吨,出港船舶867艘次,2163552总吨,其中进出港的国际航线船舶达226艘次。
漳州***业务用房的就近建设,可增强对招银、镇海港区船舶的安检力度,消灭事故隐思,提高船舶航行安全系数;有利于加强港区、进出港航道及锚地的监督管理力度,提高处理辖区水域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
四、是漳州***加强对辖区港区监督管理和服务的需要
漳州***作为交通部直属的海事机构的分支机构,负责管理漳州水域的海上交通安全,招银、镇海港区作为漳州***辖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招银港区内建设业务用房,加强在现场的监督执法,更好地服务于船东和货主。同时完善了漳州***的监督管理职能,提高了执法形象。
第四章 建设方案
一、建设规模
根据交通部交人劳发《关于转发***设置的批复的通知》,同意设立漳州***,为正处级单位。漳州***管辖四县一市的1.86万平方公里水域,岸线长达682公里,根据其目前的监管工作量及未来发展情况,新建的业务用房需包括船舶监督、防污化验、通信导航管理及船舶检验等业务功能。此外,漳州***的派出机构港尾海事处也将在此办公。
依据上述情况,拟申请建设漳州***的业务用房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配套生活楼2300平方米。
二、站址选择
根据就近办公、利于现场监督管理、方便服务对象的原则,漳州***办公业务用房应建在***漳州开发区规划的口岸园区内。
漳州***综合业务用房的选址综合考虑了几方面因素:
1、漳州市新一届的决策层提出以***漳州经济开发区为依托,积极构建漳州南太武经贸协作区,充分发挥紧邻厦门特区和拥有深水港区的优势,突出岸线、口岸、对台贸易三大特色,发展以临海工业为主的外向型港口经济,使该区域成为海峡西岸新兴的港口贸易区和现代海滨工业城的战略决策。
2、招银港区位于漳州港水域的中心位置,便于对辖区水域的现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高效便捷地服务船东、货主。
3、在开发区规划的口岸园区内,与其他口岸联检部门邻近办公,有利于与其他单位的配合、协调,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服务对象。
第五章 建设条件
一、站址落实
***漳州开发区规划了30亩口岸园区用地,我局已同漳州市口岸办、开发区规划局协调,同意为漳州***综合业务用房征地10亩,目前已完成征地、立项工作。
二、投资来源
本项目是属于水上运输设施工程,根据交通部交人劳发《关于***设置的批复的通知》设置漳州***,相应地应有其办公场所。根据漳州***现有的管理体制,该项目投资由上级主管部门交通部***负责,因此,本项目的投资经费将得到保障。
第六章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一、投资估算
(一)编制说明
1、根据交通部1999年4月颁布的《沿海港口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编制本估算表。
2、根据交通部1996年3月颁布的《沿海港口建设工程投资估算指标》编制本估算表。
3、根据***漳州开发区有关征地拆迁补偿规定
(二)投资估算
漳州***业务投资估算详见
二、效益分析
该项目属于公益性事业,其效益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
1、漳州***办公业务用房建于漳州港前沿,离港区水域的距离较近,且大部分水域在其视野范围内,因此有利于加强招银港区的监督管理力度,提高应付港区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
2、就近办公,方便船东和货主,为船东和货主节省宝贵的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3、 减少船舶交通事故,提高航行安全。该业务楼的建设,方便监督人员办公管理,可增加对招银、镇海港区船舶的安检力度,消灭事故隐患,提高船舶航行安全系数。
漳州***综合业务楼的建设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主要表现通过加强港区及九龙江水域的监督管理,维护水上交通秩序,避免或减少水上交通事故,方便服务对象,提高港口营运效率,保护水上环境,以及支持海上搜救和加强海防等,其间接经济效益将是巨大的。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该工程是值得兴建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