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和说明......................................................................................…. ..3
第一节 编制依据............................................................................................... …..3
第二节 编制说明.................................................................................. ... ... …...…3
第二章 工程概况......................................................................................................…3
第三章 施工部署.....................................................................................................….4
第一节 工期目标及施工进度计划安排............................................................…..4
第二节 质量目标..............................................................................................……6
第三节 安全目标和文明施工目标……………………………………………….6
第四节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6
第五节 劳动力组织……………………………………………………………….7
第六节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及检测设备............................................................…..8
第七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11
第八节 交通组织方案……………………………………………………………13
第四章 施工准备........................................................................................................15
第一节 施工现场准备.....................................................................................…...15
第二节 技术准备............................................................................................……16
第三节 材料准备..............................................................................................…..17
第五章 土建和配套市政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9
第一节 主要施工方案选定...............................................................................….19
第二节 施工测量控制.......................................................................................….19
第三节 基坑排水………………………...........................................................…20
第四节 基坑土方开挖....................................................................................……20
第五节 泵房施工.............................................................………………………...21
第六节 清水池施工………………………………………………………………33
第七节 模板工程施工方法.............................................................................…...36
第八节 钢筋工程..............................................................................................…..38
第九节 砼工程.............................................................................................……...44
第十节 砌体工程..............................................................................................…..51
第十一节 装饰工程...........................................................................................….54
第十二节 脚手架工程......................................................................................…..61
第十三节 水池满水试验与土方回填............................................................……62
第十四节 市政管道工程...........................……………………………………….63
第十五节 道路工程.........................................................................................…...67
第十六节 综合管线保护、其它管线施工的协调配合措施……………………71
第六章 机械设备及管道安装施工............................................................................71
第一节 总体原则.......................................................................................…….…71
第二节 施工安排...............................................................................................….71
第三节 施工顺序布置....................................................................................……71
第四节 施工用电用水规划............................................................................……72
第五节 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艺技术要素.........................................................…...72
第六节 管道设备调试及试运行.....................................................................…...82
第七章 各项保证措施.......................................................................................…. .87
第一节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7
第二节 质量通病预防及治理措施…………………………………………….95
第三节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23
第四节 施工中保证原供水系统正常生产措施.........................................…….127
第五节 保证工期措施..............................................................................………128
第六节 降低成本措施..............................................................................………130
第七节 季节性施工措施、防雨防台措施……………………………………..131
第八节 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134
第八章 文明施工及消防措施............................................................................…..134
第一节 现场文明施工设计......................................................................………136
第二节 环保及夜间施工措施.................................................................……….136
第三节 消防措施.........................................................................................…….139
第九章 工程质量回访..............................................................................................140
第九章 推广应用新技术........................................................................................ .140
第十章 附图与附表...........................................................................................…...142
第一章 编制依据和说明
第一节 编制依据
1.杭州自来水扩建工程现场指挥部编发的《转塘水厂扩建工程一期工程招标文件》。
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杭州转塘水厂扩建工程设计图。
3.现行的国家已实施的《建筑法》及有关规范、标准、规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4.省、市及其他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检查、监督、预算定额等有关规定。
5.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6.投标期间招标小组发出的答疑和变更通知文件。
第二节 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在详细阅读“招标文件”充分理解设计图纸,深入现场考察的基础上,对目标工期、施工质量控制、项目管理机构及劳动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和周转材配备、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等方面进行初步的组织设计和部署,我们承诺:工程一旦由我公司中标,我们将在本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以及业主、监理工程师的各项指示,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提供更详细的,更能符合业主的各项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确保工程按各项目标完成。
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 建筑与工艺流程说明
(一)转塘水厂扩建工程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本工程为15万立方米/日规模的水厂扩建工程一期工程,净水工程主要构筑物包括:加压泵房、清水池、加氯间等。辅助建筑物有:市政道路、综合楼,机修仓库、配电间、传达室等。其它工程:室外给排水管道、围墙、大门等。
一期工程建构筑物一览表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加压泵房
15万吨
座
1
高低配、控制室
建筑面积358.62 M2
座
1
1#清水池
容量:10000吨/座,占地面积:2852 M2
座
1
加氯间
土建规模:15万吨/日,建筑面积:155.13 M2
座
1
仓库机修
建筑面积:91.07 M2
幢
1
综合管理楼
建筑面积:1337.67 M2
幢
1
2#清水池
容量:10000吨/座,占地面积:2852 M2
座
1
门卫室
建筑面积:12.15平方米
幢
1
道路
M2
围墙
米
565
大门
座
1
二、工程与结构说明
1、清水池
清水池2座,每座容量10000m3。
2、泵房、配电间
泵房:地上二层。配电间:面积358.62m2。
3、加氯间、机修仓库
加氯间,面积为155.13m2。机修仓库,面积为91.07m2。加氯间为一层框架结构
4、综合管理楼
综合管理楼两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337.67m2。
第三章 施工部署
第一节 工期目标及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一、工期目标
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本工程在2007年2月20日前交付使用。为了确保这一工期目标的实现,从本工程的设计特点,施工的工程量以及本公司施工能力等方面分析,按照“宜早不宜晚”的原则考虑,我们确定本工程的施工工期目标为2007年2月20日前竣工交付业主使用。具体为:当工程一旦中标,我们将在接到中标通知书一周之内进场施工,预计工程在2006年8月5日开工,至2007年2月20日共
计200个日历天,在这一总工期内,完成招标文件及合同规定的全部施工项目。
二、施工进度计划
各分项工程的计划安排围绕总工期进行,从总体布置上考虑,以各给水构筑物土建施工为主线,结合设计上平面位置布局情况划分作业段,各作业段流水施工,施工过程合理安排穿插管道安装和设备安装施工,形成以各给水构筑物土建施工为主线,水系统设备、管道安装、污泥系统、加氯加药系统设备安装为辅线的施工计划体系,在整个施工平面进度布置上,对达到开工条件的分项工程实施能开工的即进行施工,形成多路并进的工作局面。
各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控制时间初步安排如下:
1、施工准备 2006 年8月5日—8月10日
2、场地开挖 2006 年8月11日—2006年8月25日
3、清水池 2006 年8月25日—2006年12月20日
4、加氯间 2006 年8月25日—2006 年12月25日
5、泵房 2006 年9月1日—2007 年1月1日
6、机修间、配电间 2006年10月20日—2006年12月25日
7、厂区配套市政道路管道工程 2006年11月1日—2007年1月20日
8、围墙、大门工程 2007年1月1日—2007年2月15日
9、综合管理楼 2006年10月25日—2007年1月10日
10、电气、自动控制2006年12月25日—2007年2月15日
11、整理资料、竣工验收2007年1月20日—2007年2月20日
三、总体施工顺序安排
总体施工顺序作如下部署:
1、首先进行土方开挖,整个施工场地的平整。 土方开挖结束即进行块石护坡的砌筑。
2、按建筑平面布置特点组织施工作业段,每个作业段按工程量大小以及施工的复杂程度和对安装工程的开工时间影响程度安排开工时间。作业段的划分大体分如下八个。
(1)、加氯间。
(2)、清水池。
(3)、泵房。
(4)、综合管理楼。
(5)、配电间。
(6)、值班室、机修仓库、传达室。
(7)、厂区配套市政道路工程。
(8)、围墙、大门工程。
3、设备安装和配管,按土建工程的进度穿插进行。
4、通水联试安排在2007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
第二节 质量目标
本工程施工项目内容多,专业覆盖广,公司将把这一项目的施工作为本公司的重点工程强化各方面的管理,因此本公司把本工程的施工质量目标确定为符合(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争创钱江杯,并按此目标确定整个施工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各方面相应配置。
第三节 安全目标和文明施工目标
一、安全目标
工程施工严格按照建设部部颁标准“一标三规范”施工,做到“五无”工程,即“无死亡、无重伤、无火灾、无中毒、无倒塌”。
二、文明施工目标
按建部、省、市文明施工的管理规定要求,严格做好施工现场的各项文明施工措施,争创“浙江省市文明施工示范工程”。争创“钱江杯工程”。
第四节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一、项目经理部机构图
二、施工组织管理机构的运作
1、项目经理部的项目经理由本公司一名具有与本工程类似施工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项目经理具有二级项目经理资质。负责施工生产的组织、指挥及协调工作。公司的工程部、质安部、预算部等部门派专人指导现场的相关工作,并保持与业主、监理、设计院及有关单位、部门的联系,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2、项目经理部的副经理和总工程师按各自分管责任,指派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参加。副经理由工程师以上人员担任。总工程师由高级工程师担任。
3、专业技术负责人,按土建、设备管道安装、市政工程三大专业,设置三人配合项目总工程师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由具有工程师以上资格的人员担任。
4、项目经理部的管理机构为施工部、材料设备部、办公室、技术部及质检部。每个部按责任制执行,有条不紊开展工作。
5、进场的施工队伍人员近年来参与了多项市政工程施工,而且这些工程与本工程均有相似或相同之处,具有丰富的经验,有能力安全、快速、高效、优质、按期承担并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一旦中标,施工人员可立即投入试现场施工,并由各相关项目施工队组成现场作业队伍,实施本工程项目。
6、各作业队和班组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生产作业。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层要对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文明生产等一起抓起来。
第五节 劳动力组织
根据本工程的总工期计划和工程量情况,劳动力按进度分期分批组织进场,高峰期劳动计划人数约200人进行施工,主要管理人员配备及各工种、劳动力人数见后附表:
一、 主要管理人员配备
职务
人数
备注
项目经理
1
项目副经理
2
项目总工程师
1
专业技术负责人
3
土建、市政质检员
4
设备安装质检员
3
安全员
4
资料员
3
材料检测、试验员
3
预算员
4
施工员
6
测量员
4
材料设备采购
2
医务
2
合计
44
二、各工种人员配备
钢筋工:40 人
砼 工:30 人
木 工:20 人
瓦 工:20 人
装饰工:20 人
机械工:10 人
电 工:5 人
电 焊:15 人
测量工:5 人
架子工:20 人
安装工人:50 人
后勤工人:10 人
第六节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及检测设备
一、 土建、市政施工机械
机械名称
额定功率(KW)或容量(m3)吨位(t)
数量(台)
塔式起重机
50KW
3
井字提升架
7.5KW
8
挖掘机
115马力
5
压路机
8T
2
压路机
14T
1
自卸汽车
15T
25
自卸汽车
5T
8
装载机
2m3
3
推土机
240马力
2
汽车起重机
16T/50T
1/1
蛙式打夯机
3KW
12
砼搅拌机
7.5KW
3
砼泵送机
60KW
3
砂浆搅拌机
4.5KW
6
平板振动器
1.1KW
20
振动棒
1.5KW
25
机动翻斗车
10
发电机
160KW
2
潜水泵
2.8KW
30
卷扬机
7.5KW
2
钢筋调直机
5.5KW
2
钢筋切割机
7.5KW
3
钢筋弯曲机
3KW
3
电锯
2.2KW
10
交流电焊机
30KW
5
直流电焊机
12KW
4
闪光对焊机
100KW
2
电渣压力焊
40KW
4
真空吸水机
2.8KW
3
砼切缝机
2.8KW
2
抹光机
1.5KW
2
砼破路机
115马力
2
对讲机
16
二、安装施工机械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汽车吊
15T
4
履带起重机
20T
2
半挂汽车
10T
1
随机吊
3T
1
电焊机
DC26KW
4
电焊机
12KW
4
氩氧焊机
NSA—400
4
空压机
W—018—DX
2
手动弯管机
国产
2
液压锯床
G7025A
2
砂轮机
Φ400
2
角向磨光机
Φ150
2
角向磨光机
Φ100
2
电动套丝机
1/2"—3"
2
电动试压泵
0—2.5Mpa
2
电动卷扬机
1.50吨
2
千斤顶
5吨
4只
千斤顶
4吨
4只
对讲机
2对
潜水泵
1KW
4
自动喷浆机
ZPT—2000
2
三、检测设备
电动摇表
ZC-7 2500V
块
1
交直流耐压、试验设备
TSB—10/50
套
1
交直流电流表
T15—A
块
2
PTS-V2全站仪
日本
台
1
经纬仪
J2
台
5
水平仪
S3
台
6
X射线探伤机
XX-3005
台
2
坍落度筒
个
6
砼回弹仪
台
3
砼抗压试模
100*100
组
5
标准击实仪
HS-40
台
1
砼抗渗试模
组
5
回弹模量测定仪
台
2
砂浆试模
70.7*70.7
组
20
砂浆稠度仪
台
1
15
标准针
个
2
16
秒表
块
2
17
压力计
块
4
18
四、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表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额定功(KW)
计划进场日期
塔式起重机
175M
50
2006年8月5日
井字提升架
ZLD 8
7.5KW
2006年8月5日
挖掘机
PC2000 5
115马力
2006年8月5日
压路机
2
8T
2006年8月5日
压路机
1
14T
2006年8月5日
自卸汽车
EQ1141G 2
15T
2006年8月10日
自卸汽车
EQ1141G8
5T
2006年8月10日
装载机
HZQ-350 3
2m3
2006年8月10日
推土机
2
240马力
2006年8月10日
汽车起重机
1/1
16T/50T
2006年8月10日
蛙式打夯机
12
3KW
2006年8月10日
砼搅拌机
HZQ-350 3
7.5KW
2006年8月10日
砼泵送机
XZJ5359T
60KW
2006年8月10日
砂浆搅拌机
WBY2006
4.5KW
2006年8月10日
平板振动器
20
1.1KW
2006年8月10日
振动棒
25
1.5KW
2006年9月1日
机动翻斗车
PCI-09 10
2006年9月1日
发电机
2
160KW
2006年9月1日
潜水泵
30
2.8KW
2006年9月1日
卷扬机
2
7.5KW
2006年9月1日
钢筋调直机
GW402
5.5KW
2006年9月1日
钢筋切割机
G040-F 3
7.5KW
2006年9月1日
钢筋弯曲机
UN100 3
3KW
2006年9月1日
电锯
10
2.2KW
2006年9月1日
交流电焊机
5
30KW
2006年9月1日
直流电焊机
4
12KW
2006年9月1日
闪光对焊机
2
100KW
2006年10月20日
电渣压力焊
4
40KW
2006年10月20日
真空吸水机
3
2.8KW
2006年10月20日
砼切缝机
2
2.8KW
2006年10月20日
抹光机
2
1.5KW
2006年10月20日
砼破路机
135-2 型
115马力
2006年10月20日
对讲机
SB-1 16 J
2006年10月20日
汽车吊
4
15T
2006年10月20日
履带起重机
20T
2
2006年10月20日
半挂汽车
10T
1
2006年10月20日
半挂汽车
5T
1
2006年10月20日
随机吊
3T
1
2006年11月25日
电焊机
DC26KW
4
2006年11月25日
电焊机
12KW
4
2006年11月25日
氩氧焊机
NSA—400
5
2006年11月25日
空压机
W—018—DX
2
2006年11月25日
手动弯管机
2
2006年11月25日
液压锯床
G7025A
2
2006年11月25日
砂轮机
Φ400
2006年11月25日
角向磨光机
Φ150
2006年11月25日
角向磨光机
Φ100
2006年11月25日
电动套丝机
1/2"—3"
2006年11月25日
电动试压泵
0—2.5Mpa
2
2006年11月25日
电动卷扬机
1.50吨
2
2006年11月25日
千斤顶
5吨
4只
2006年11月25日
千斤顶
4吨
4只
2006年11月25日
第七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
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及现场实际情况,对现场施工平面作如下初步部署:
1、施工临时办公、住宿、生活、仓库材料加工等设施选择在业主的控制发展用地,住宿面积按高峰期500人施工搭设。
2、施工和生活用电,从施工现场附近的高压输电线路接入变压器后通过工地用电线路送各施工点和生活区。用水可从就近的市政给水管道接至生活区和各施工点使用,详细接入点待工程中标后,报有关部门批准确定。
3、在各施工点附近安排施工材料的临时加工场地。在业主控制发展用地专设一场地作为总材料堆放和加工区。施工时由总的堆放区再向各施工点分送,材料
的场内运输考虑用地面和空中两种运输工艺。因此,在施工现场3 台塔吊作材料从堆放点运输至建筑物内或部分较轻的材料直接运输。在部分高出地面的建筑物旁布置井架作装饰等材料的垂直运输用。地面运输主要将材料或成品、半成品送至各施工点。场内的运输区道按永久与临时相结合进行考虑,主要区道选择拟建厂区永久性市政道路位置布置,临时道路按各施工点施工顺序临时布置。
4、现场文明施工要求:
(1)围墙用水泥砂浆红砖砌筑,局部围墙与拟建建筑物距离较近的,先用夹板围护,待拟建筑物施工至可以围护条件时,恢复红砖围墙。
(2)场地硬地化,整个生活办公室、住宿临时设施区域均做硬地化,用C20 砼浇筑10厚,底层用碎石铺筑80mm厚。施工场地内的临时道路用碎石100mm厚,铺石粉渣加6%水泥100 厚铺筑路面。
5、施工用水用电计算:
(1)临时用水
现场施工用水,根据施工需要可从南侧水源管接出,其它生活用水可按需要布置。详见用水用电平面布置图,施工临时供水供电计算如下:
1).临时供水
本工程临时用水包括施工用水Q1,现场生活用水Q2,消防用水Q3。
①施工用水量
Q1=K1Σ(q1N1/T1t)×K2/8×3600
式中:K1-未预见施工用水系数取1.15
q1-实物工程量,按砼养护及其他取500m3/台班计
N1-施工用水定额,取砼养护400L/m3
T1-作业天数,取1。
t-每天工作班数按2 台班计
K2-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
Q1=1.15×(500×500)/2×1.5/(8×3600)=7.3(L/S)
②生活用水
Q2=PN2K3/(t×8×3600)
式中: P-施工现场高峰人数,取500 人
N2-施工生活水定额,取30L/S
K3-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
t-每天工作班数,按2 班计
Q2=(500×30×1.5)/(2×8×3600)=0.385L/S
③消防用水
查施工手册取Q3=10(L/S)
④总用水量Q 计算
Q1+ Q2=7.3+0.385=7.69L/S。
Q3> Q1+ Q2
取Q=Q3=10(L/S)
⑤供水管径计算
施工及用水管径计算
D1=√4(Q1+ Q1)/π×V×1000
=√4×7.69(L/S)/3.14×2.5×1000=58mm, 取60mm。
式中:V-水管内水的流速,取2.5/S
D2=√4Q/πV1000=√(4×10)/(3.14×2.5×1000)=71.4mm,取100mm
2).临时用电
①动力用电容量P(KVA)(机械功率,详见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P=K[K1ΣP1/cosΦ+K2ΣP2]
式中cosΦ-电动机平均功率因素0.75
K-不均衡系数1.1
K1, K2-需要系数0.7,0.6
ΣP1-电动机定额功率高峰期 总和约487KW
ΣP2-电焊机额定量总和约400KW
P=1.1×[0.7×487/0.75+0.6×400]=765KVA
②照明用电量按动力用电量的10%考虑,则机械设备总量
=(1+10%)×P=842KVA
为保证生产安全顺利,拟安装850KVA 的变压器,供施工临时用电。
③临时用电从厂区变压器房接引至配电房,进入总配电箱,再分三路引至各用
电设施配电箱。采用BX-500V 型铜芯橡皮绝缘线,三相五线制布线方式布线。再架空4m 以上引至各用电场地,各用电设施处均需设分配电箱。
④为确保施工其间停电能正常施工,现场配二台160KW 柴油发电机作为临时的应急电源,发电机房与配电房设在一起。需要发电时,通过双电源互投柜联网输出。
第八节 交通组织方案
交通组织方案如下:
交通组织平面图
设置隔离栏杆
留泗路 提示标语 设置隔离栏杆
设置值班岗亭
大门
综合管理楼
交通组织断面图
隔离栏杆
值班岗亭
隔离栏杆
4.2米 4.2米
(1) 成立交通疏导小组,安排专职安全员3人,24 h 指挥交通。
(2) 按交警部门要求设置交通维护设施,将施工车道与通行车道分隔,并将导向牌摆放在明显位置。
(3) 从警告区(不小于1500 m) 、上游过渡区(65~100 m) 、缓冲区(大于30 m) 、作业区(约2 km) ,到下游过渡区(大于30 m) 和终止区(大于30 m) ,保证施工作业区封闭的规范性。
(4) 购置6台施工照明车和其他安全设施如警示灯,保证每个作业区有足够亮度。配备专职安全员不定时巡视路面,并及时补充碰倒吹倒甚至损坏的设施。
(5) 注意施工机械及安全设施在工作面完成后转移的交通组织。对施工机械的转移应确保前后有安全指导车导引和压后,同时运输机械车辆本身也应配备反光警示灯。安全设施转移,首先是在已完工的作业区内逆向倒退收起安全设施。到标志牌时,须在标志牌前面放置反光锥,最后快速撤走反光锥,并由专职安全员亲自完成。进入下个作业区的摆放原则,从警告区开始放置,在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应加强反光锥及警示标志牌的放置,并派专人在前指挥,必要时请交警现场协助,然后按车流方面依次摆放其余安全设施。
(6) 出现交通事故或阻塞严重的交通组织。
①出现事故及时通知交警大队和路政大队,与他们共同疏导交通,注意防止非施工车辆进入施工封闭区。
②疏导交通时考虑小车的灵活性特点,指挥小车先行,货车大车后行。
③根据工作面情况,亦可临时收缩封闭车道的空间,包括减少封闭长度和宽度。
④交通阻塞严重时,应采取应急疏导措施,包括对向借道分流交通、地方道路分流交通、收费站入口控制等。
第四章 施工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所需的人、财、物进行全面规划,从工程管理机构组织设置、人力安排、技术配套、分工管理、设备计划、进场、材料计划进场、资金筹集及时到位等要多管齐下,做到主次分明,责任明确,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基本原则。同时做好对外联系,包括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维护等。
办理施工一切有关手续,并做好施工总体平面规划,搭设施工临时设施,交通改道,施工场内围护,材料堆放,设备就位。按业主所提供的工程坐标控制网,组织测量队伍进场测量放线等工作,为工程进入施工阶段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一节 施工现场准备
1.规划并搭建宿舍、办公室、食堂、配电房、仓库、厕所。
2.清理排水沟、集水井(或新设),把弃水排入城市排水网。
3.机具进场就位。
4.工人分批进场。
5.生活用水用电安装到位。
6.组织有关部门移交控制坐标点。
7.场地平整。
第二节 技术准备
1.认真学习研究设计图纸,理解掌握设计图祥细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
2.编写技术、质量、安全等交底材料,在施工前进行书面交底把责任落实到个人。技术交底采取双层三级制,即技术负责人组织各分项技术员向班组长和质检员交底,班组长和质检员接受交底后要认真反复地学习,班组长接受交底后要组织工人进行反复学习,认真执行。
3.组织学习施工规范及验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