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桩基础课程设计书
(2013级岩土班)
非常不错的桩基础课程设计,值得一看。
班级: 土木135
日期:2017年1月9日
目录
桩基础课程设计书 1
(2013级岩土班) 1
1.设计资料 3
1.1地形条件及其参数 3
1.2设计题目 3
1.3设计荷载 3
2灌注桩基设计 3
2.1单桩承载力计算 4
2.1.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 4
2.1.2.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4
2.2初步拟定承台尺寸 5
2.3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5
2.4承台的设计计算 8
2.4.1 C轴柱下的承台设计计算(含桩身设计) 8
2.4.2 B轴柱下承台设计计算(含桩身设计) 16
2.4.3 A轴柱下承台设计计算(含桩身设计) 21
2.4.3.1桩承台设计计算 21
3设计图纸 27
1.设计资料
1.1地形条件及其参数
地层条件及其参数详见桩基设计任务书。
1.2设计题目
灌注桩基础课程设计
1.3设计荷载
题号: 荷载6 ,层厚1。
(1)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
轴荷载:Fk=2175kN,Mxk= 258kN,Vk=155kN。
轴荷载:Fk=2480kN,Mk=227 kN,Vk=160kN。
轴荷载:Fk=2700kN,Mk=230kN,Vk=150kN。
(2) 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下。
轴荷载:Fk=2780kN,Mk=270 kN,Vk=199N。
轴荷载:Fk=3675kN,Mk=240kN,Vk=181kN。
轴荷载:Fk=3275kN,Mk=255 kN,Vk=192kN。
设计、、轴柱下桩基。
2灌注桩基设计
建筑物基础设计方案采用混凝土沉管灌注桩,具体设计方案如下:室外地坪标高为-0.45m,自然地面标高同室外地坪标高。根据设计资料,该建筑桩基属丙级建筑桩基,拟采用直径为 400mm的混凝土沉管桩基础,选用号土层粉砂层为持力层,桩尖伸入持力层0.6m(对于砂土不小于1.5d=600mm),设计桩长15.0m,预制桩尖长0.5m,初步设计承台高0.95m,承台底面埋置深度-1.60m,桩顶伸入承台50mm。
2.1单桩承载力计算
根据以上设计,桩顶标高为-1.6m,桩底标高为-16.6m,桩长为15m。
2.1.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由于
2.1.2.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承台底部地基土为较松软的填土,压缩性大,因此本工程不考虑承台土效应,即取,则有
根据上部荷载初步估算桩数为:
则A轴和B轴柱下的设计桩数为5根,C轴的设计桩数为6根。。
2.2初步拟定承台尺寸
桩距取:
按承台构造要去: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小于桩的直径或者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
承台长边:
取承台埋深1.65m,承台高度,桩顶伸入承台50mm,钢筋保护层厚度70mm,则承台的有效高度为:
2.3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当按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计算时,荷载应取其效应的标准组合值。由于桩基所处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且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粉土问题,因此可不进行地震效应的竖向承载力验算。
矩形承台,边长为2.2m3.6m,矩形布桩,桩中心距取1.4m,桩心距承台边缘均为400mm(见图2.1和图2.2所示)。
图2.1 C轴下的承台尺寸图
图2.2 A轴(或B轴)线下的承台图
承台及其上填土的总重: 计算时取荷载的标准组合值,则
A轴:
因此
B轴:
C轴:
满足设计要求,故初步设计是合理的。
2.4承台的设计计算
根据以上桩基设计及构造要求,承台尺寸为2.2m3.6m,初步设计承台厚0.95m,承台混凝土选用C25,;承台钢筋选用HRB335级,。
2.4.1 C轴柱下的承台设计计算(含桩身设计)
2.4.1.1. 桩承台设计计算
1.承台内力计算:
承台内力计算荷载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则基桩净反力设计值为:
2.承台厚度及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为防止承台产生冲切破坏,承台应具有一定的厚度,初步设计承台厚0.95m,承台保护层厚度60mm,则h0=950-60=890mm。分别对柱边冲切和角桩冲切进行计算,以验算承台厚度的合理性。
由于基础为圆形桩,计算时应将截面换算成方桩,则换算方桩截面边宽为
图2.3所示承台计算简图中的基桩即是换算后边长为320mm的方桩。
图2.3 C轴线柱下桩承台计算简图
(1)柱对承台的冲切
承台受桩冲切的承载力应满足下式:
由于,则冲垮比为
(在0.25~1.0之间)
取=1.0。
冲切系数为
故厚度为0.95m的承台能够满足柱对承台的冲切要求。
(2)角桩对承台的冲切验算
承台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应满足下式:
由于,从角桩内边缘至承台外边缘距离为
在0.25~1.之间。
故厚度为0.95m的承台能够满足角桩对承台的冲切要求。
(3)承台受剪切承载力计算
承台剪切破坏发生在柱边与桩边连线所形成的斜截面处,对于Ⅰ—Ⅰ截面,
(介于0.25~3之间)
剪力系数为
受剪切承载力高度影响系数为
Ⅰ—Ⅰ截面剪力为
则
满足抗剪切要求。
(4)承台受弯承载力计算
承台计算截面弯矩如下:
对于Ⅰ—Ⅰ截面,取基桩净反力最大值进行计算,则
因此,承台长边方向选用HRB335级钢筋,20@110,则钢筋根数为n=2200/110+1=21,实配钢筋,,沿平行于长边方向(y轴)均匀布置满足要求。
对于Ⅱ—Ⅱ截面,取基桩净反力平均值进行计算。
此时
h0=950-80=870mm
则
因此,承台短边方向选用HRB335级钢筋,d=16mm,间距为200,则钢筋根数为n=3600/200+1=19,沿平行于短边方向(x轴)均匀布置,实配钢筋,满足要求。
配筋简图2.4。
图2.4 C轴线下桩承台配筋图(
注释:土中钢筋符号下应有个符号,因找不到。
(5)承台构造设计
混凝土桩桩顶伸入承台长度为50mm。两承台间设置连系梁,梁顶面标高-0.65m,与承台顶平齐,梁宽250mm,梁高400mm,梁内主筋上下共4Φ12通长配筋,箍筋采用HRB335,d=8@200。承台底做100mm厚C10素混凝土垫层,垫层挑出承台边缘100mm。
2.4.1.2桩身结构设计
沉管灌注桩选用C25混凝土,预制桩尖选用C30混凝土,钢筋选用HPB235级。
1.桩身轴向承载力验算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8.2条的规定,桩顶轴向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计算桩身轴心抗压强度时,一般不考虑压曲影响,故取稳定系数,对于挤土灌注桩,基桩施工工艺系数;C25混凝土,=11.9N/mm2,则
故桩身轴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2.桩身水平承载力验算
由设计资料得柱底传至承台顶面的水平荷载标准值为,每根基桩承受水平荷载为
桩身按构造要求配筋,桩身配6Φ12纵向钢筋,,则桩身配筋率为
满足0.2%~0.65%之间的要求。
对于配筋率小于0.65%的灌注桩,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计算:
该式中各参数取值方法详见桩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桩身为圆形截面,故=2,=0.5。
由于
根据灌注桩周主要土层的类别,查表4.12,取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25MN/m4。
圆形桩桩身的计算宽度为
根据
对C25混凝土,有
对HPB235级钢筋,有
扣除保护层后的桩直径为
则
桩顶最大弯矩系数取值:由于桩的入土深度h=15.0m,桩与承台为固接,,取=4,由表查得=0.926。
Nk取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桩顶的最小竖向力(用该值计算所得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最小),有前面计算得,则
故桩身水平承载力满足要求。
3.配筋长度计算
基础为端承摩擦型桩,配筋长度应不小于桩长的2/3(即2/3),同时不宜小于4.0/,则钢筋长度取10m。
钢筋锚入承台35倍主筋直径,即35。
4.箍筋配置
采用Φ6@200螺旋式箍筋,由于钢筋笼长度超过4m,需每隔2m设一道Φ12焊接加劲箍筋。
2.4.2 B轴柱下承台设计计算(含桩身设计)
1桩承台设计计算
B轴下的承台布置和A轴下的承台方式时一样的,桩数都是5根,且B轴线下的荷载比A大,因此在这里先计算B轴线下的承台设计,计算方式和C轴承台计算方式近似。
1.承台内力计算:
2.承台厚度及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为防止承台产生冲切破坏,承台应具有一定的厚度,初步设计承台厚0.95m,承台保护层厚度60mm,则h0=950-60=890mm。分别对柱边冲切和角桩冲切进行计算,以验算承台厚度的合理性。
由于基础为圆形桩,计算时应将截面换算成方桩,则换算方桩截面边宽为
图2.5所示承台计算简图中的基桩即是换算后边长为320mm的方桩。
图2.5 B轴线下的桩承台设计尺寸图
(1)柱对承台的冲切
承台受桩冲切的承载力应满足下式:
由于,则冲垮比为
(在0.25~1.0之间)
取=1.0。
冲切系数为
故厚度为0.95m的承台能够满足柱对承台的冲切要求。
(2)角桩对承台的冲切验算
承台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应满足下式:
由于,从角桩内边缘至承台外边缘距离为
在0.25~1.之间。
故厚度为0.95m的承台能够满足角桩对承台的冲切要求。
(3)承台受剪切承载力计算
承台剪切破坏发生在柱边与桩边连线所形成的斜截面处,对于Ⅰ—Ⅰ截面,
(介于0.25~3之间)
剪力系数为
受剪切承载力高度影响系数为
Ⅰ—Ⅰ截面剪力为
则
满足抗剪切要求。
(4)承台受弯承载力计算
承台计算截面弯矩如下:
对于Ⅰ—Ⅰ截面,取基桩净反力最大值进行计算,则
因此,承台长边方向选用HRB335级钢筋,d=22,间距@100,则钢筋根数为n=2200/100+1=23,实配钢筋,,沿平行于长边方向(y轴)均匀布置满足要求。
对于Ⅱ—Ⅱ截面,取基桩净反力平均值进行计算。
此时
h0=950-80=870mm
则
因此,承台短边方向选用HRB335级钢筋,d=14mm,间距180,则钢筋根数为n=3600/180+1=21,沿平行于短边方向(x轴)均匀布置,实配钢筋,满足要求。
配筋简图2.6。
图2.6 C轴线下桩承台配筋图
(5)承台构造设计
混凝土桩桩顶伸入承台长度为50mm。两承台间设置连系梁,梁顶面标高-0.65m,与承台顶平齐,梁宽250mm,梁高400mm,梁内主筋上下共4Φ12通长配筋,箍筋采用HRB335级钢筋,d=8mm,间距200。承台底做100mm厚C10素混凝土垫层,垫层挑出承台边缘100mm。
2.4.1.2桩身结构设计
沉管灌注桩选用C25混凝土,预制桩尖选用C30混凝土,钢筋选用HPB235级。
1.桩身轴向承载力验算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8.2条的规定,桩顶轴向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计算桩身轴心抗压强度时,一般不考虑压曲影响,故取稳定系数,对于挤土灌注桩,基桩施工工艺系数;C25混凝土,=11.9N/mm2,则
故桩身轴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2.配筋长度计算
基础为端承摩擦型桩,配筋长度应不小于桩长的2/3(即2/3),同时不宜小于4.0/,则钢筋长度取10m。
钢筋锚入承台35倍主筋直径,即35。
3.箍筋配置
采用Φ6@200螺旋式箍筋,由于钢筋笼长度超过4m,需每隔2m设一道Φ12焊接加劲箍筋。
2.4.3 A轴柱下承台设计计算(含桩身设计)
2.4.3.1桩承台设计计算
1.承台内力计算:
2.承台厚度及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为防止承台产生冲切破坏,承台应具有一定的厚度,初步设计承台厚0.95m,承台保护层厚度60mm,则h0=950-60=890mm。分别对柱边冲切和角桩冲切进行计算,以验算承台厚度的合理性。
由于基础为圆形桩,计算时应将截面换算成方桩,则换算方桩截面边宽为
图2.7所示承台计算简图中的基桩即是换算后边长为320mm的方桩。
图2.7 A轴线下的桩承台设计尺寸图
(1)柱对承台的冲切
承台受桩冲切的承载力应满足下式:
由于,则冲垮比为
(在0.25~1.0之间)
取=1.0。
冲切系数为
故厚度为0.95m的承台能够满足柱对承台的冲切要求。
(2)角桩对承台的冲切验算
承台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应满足下式:
由于,从角桩内边缘至承台外边缘距离为
在0.25~1.之间。
故厚度为0.95m的承台能够满足角桩对承台的冲切要求。
(3)承台受剪切承载力计算
承台剪切破坏发生在柱边与桩边连线所形成的斜截面处,对于Ⅰ—Ⅰ截面,
(介于0.25~3之间)
剪力系数为
受剪切承载力高度影响系数为
Ⅰ—Ⅰ截面剪力为
则
满足抗剪切要求。
(4)承台受弯承载力计算
承台计算截面弯矩如下:
对于Ⅰ—Ⅰ截面,取基桩净反力最大值进行计算,则
因此,承台长边方向选用HRB335级钢筋,d=20,间距@110,则钢筋根数为n=2200/110+1=21,实配钢筋,,沿平行于长边方向(y轴)均匀布置满足要求。
对于Ⅱ—Ⅱ截面,取基桩净反力平均值进行计算。
此时
h0=950-80=870mm
则
因此,承台短边方向选用HRB335级钢筋,d=14mm,间距200,则钢筋根数为n=3600/200+1=19,沿平行于短边方向(x轴)均匀布置,实配钢筋,满足要求。
配筋简图2.8。
图2.8 A 轴线下桩承台配筋图
(5)承台构造设计
混凝土桩桩顶伸入承台长度为50mm。两承台间设置连系梁,梁顶面标高-0.65m,与承台顶平齐,梁宽250mm,梁高400mm,梁内主筋上下共4Φ12通长配筋,箍筋采用HRB335级钢筋,d=8mm,间距200。承台底做100mm厚C10素混凝土垫层,垫层挑出承台边缘100mm。
2.4.1.2桩身结构设计
沉管灌注桩选用C25混凝土,预制桩尖选用C30混凝土,钢筋选用HPB235级。
1.桩身轴向承载力验算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8.2条的规定,桩顶轴向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计算桩身轴心抗压强度时,一般不考虑压曲影响,故取稳定系数,对于挤土灌注桩,基桩施工工艺系数;C25混凝土,=11.9N/mm2,则
故桩身轴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2.配筋长度计算
基础为端承摩擦型桩,配筋长度应不小于桩长的2/3(即2/3),同时不宜小于4.0/,则钢筋长度取10m。
钢筋锚入承台35倍主筋直径,即35。
3.箍筋配置
采用Φ6@200螺旋式箍筋,由于钢筋笼长度超过4m,需每隔2m设一道Φ12焊接加劲箍筋。
3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见2号打印纸,包含:
①桩基平面布置图;
②承台大样图;
③桩身大样图;
④必要的设计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