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周边语言文字应用状况的调查报告
5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学校周边语言文字应用状况的调查报告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具有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语言文字工作是先进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语言文字规范化尤为迫切,它有利于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规范语言文字还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位公民都有使用语言文字,但不是每一位公民都能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精神,我校在学校及周边地区进行了一次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情况的调查活动。
一、调查范围、内容及方法
10月29日,我班在xxxx副校长的带领下,一行3人,对xxxx所在地的中心街道社会用字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地理范围是xxxx汽车站至xxx桥头主街道。
此次调查主要围绕社会用字问题,具体内容有:
1、汉字使用规范化问题,包括有无错别字、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等;
2、乱改乱造成成语问题。
3、汉语拼音使用方面的问题等。
调查人员按照路段的用字情况为对象展开调查。调查中主要抽取了街道标牌、招牌、广告、物品名称、商品说明书等各方面的用字情况。
二、总体情况
规范社会用字情况汇总表
类别
总数
汉字
汉语拼音
错别字
繁体字
异体字
二简字
拼写错误
牌扁广告标语
151块
无
1
0
0
0
百分比
100
0
0.007
0
0
0
经过上表能够看出,各街道社会用字上的总体状况好,所查151块牌扁、广告、灯箱、标语等,只有一处使用了繁体字,占牌扁总数的0.007%。所查的牌扁、广告、标语、灯箱等,字号清晰醒目。而贴在街面上的各类临时性通知、通告、告示、说明等,其字体、字号并不十分醒目。招牌类的广告、牌扁等已是百分之百的电脑体,而在以往的手写体出错较多,这一现象说明社会用字日趋规范。
三、关于社会用字的思考
社会用字看起来是一种表面现象,其实蕴含着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出版物用字和影视屏幕用字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用字量大,社会影响也大,带有示范性,是社会用字规范的重要标志,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用字的规范,确保这两个领域用字的规范化。可是当前出版物上经常出现用字不规范的现象,特别是书刊封面,频频出现繁体字,或繁简体混用。影视屏幕用字也时常出现繁体字、异体字,甚至还出现了错别字,给学生及阅读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2、公共场所用字的用字量大,接触面广,也应同时抓好规范化工作,以提高全社会的用字规范意识。公共场所用字是面向广大社会公众、供人识记的示意性文字,具有很强的社会交际功能,因此必须使用规范字,才便于群众认读,才得以充分发挥告示性和标识性的作用。
3、牌扁、广告、灯箱、标语等是用于宣传和指示作用的。除文字需规范外,还要力求整齐、美观,这次所查的151块,大小不一,参差不齐。所放的位置没有统一规定,随意、随行、乱摆、乱放的情况普遍,部分牌扁由于年久风吹日晒,褪色、缺损、破损现象严重,建议有关部门集中整治。
总之,汉字规范化是一项长期的具有时代性、学术性、应用性、改革性的任务,需要综合发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的作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xxxx学校
.10.3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