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编制依据:
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1.2《北京市建筑工程测量规程》(DBJ01-21-95)
1.3《北京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B11/T339-2006)
1.4《北京某医院门诊综合楼工程建筑施工图纸》
2. 工程概况
2.1工程总体情况:
本工程为北京某医院门诊综合楼工程,总建筑面积58100 m2,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主楼地上为13层,地下为3层。抗震烈度按8度设防,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场地类别为 Ⅲ 类,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建设单位:**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某医院
设计单位:**国际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咨询公司
施工单位:北京**集团工程总承包部某经理部
2.2建筑基本情况及特点: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58100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 17364m2,地上建筑面积40736 m2,室内设计±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5.850m,基底标高为-20.100m,建筑高度59.95m,建筑物最高点距地65.05m。地下二层标高多,应加强控制.
3 工程定位依据
3.1 平面定位依据:
建筑物定位由甲方委托测绘院在现场直接给出的北京某医院门诊综合楼工程平面桩点,确定建筑物平面位置,经现场技术质量部门、校测符合施工等级要求后报监理验收后进行桩点引测备桩,用于施工测量。测绘成果见北京市测绘院《建设工程测量成果报告书》。
3.2 高程定位依据 :
北京市测绘院提供在体检中心大楼散水处和花台处的两个水准点BM1、BM2,测绘成果见北京市测绘院《建设工程测量成果报告书》.现场根据两个水准点按等外水准测量精度,用附合水准测量方法将标高引测入施工现场。
标高引测成果检验记录表
测点
后视
前视
高差
高程
备 注
B M2
1.036
+
-
45.996
已知高程
0.065
1
1.231
1.101
45.901
2
0.279
46.853
等于+1.000m
0.950
3
计算校核
测量误差:
46.853-(45.85+1.00)=0.003m
允许误差:
±6×(2)½=±6×1.414=±8.484mm
成果校核
施测人
复测人
2007年8 月 19 日
4 建筑物控制网
由于建筑物整体形式较为复杂,施工现场场地狭小,为保证该建筑物整体施测精度及建筑物局部精度,故依据市测绘部门提供的轴线控制点对所施工程设置控制网,以此对栋号进行整体控制。
4.1平面控制
由于本工程纵向长89.10m,横向宽51.25m,地下二层标高多,较为复杂,应加强控制。因此根据设计图纸的轴线分布情况,纵轴从A轴~M轴,横轴从1/01轴~6轴;在东北角有局部突出的部分距6轴19.77m距H轴5.10m,
以此作为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以上主轴线构成建筑物的控制网,进行平面控制。控制网点设置后经自检精度符合要求后,报监理公司验收后方可使用,控制桩点选择在易观测、易保护处。四周砌好砖台以保护。施工中应对轴线控制桩及高程控制点确定后应采取保护措施,以确保建筑物位置正确性。定位放线完毕后,填写工程定位测量记录(表C3-1),验线合格后,报监理验线,并及时将资料送交资料员归档。
4.2标高控制
为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标高的准确性,在现场建立标高控制点,依据北京测绘院提供的BM1、BM2两个水准点,按等外水准精度,采用附合水准线路测法将标高引入到现场的1、2、3、 4、5共五个高程控制点上,经校核精度满足要求后再向周围固定的围墙、建筑物上引测每个栋号的±0.000的控制线,便于使用。高程控制网点设置后经自检精度符合要求后,报监理公司验收后方可使用,控制桩点选择在易观测、易保护处,埋深1 .0米,四周砌好砖台以保护。施工中应对高程控制桩点确定后应采取保护措施,以确保建筑物高程的正确性。标高引测完毕后,填写工程定位测量记录(表C3-1),验线合格后,报监理验线,并及时将资料送交资料员归档。
5 ±0.000米以下施工测量
5.1 标高控制
1、使用标高控制点前应进行校核,精度符合施工要求后方可使用。
2、基础开挖时,使用水准仪沿开挖坡道逐站引入,基础将要挖到槽底标高时,在槽壁上主控轴线位置测设水平桩,水平桩应高于槽底标高1. m。以此水平桩作为开挖深度、清理基底、垫层和底板施工的依据。标高传递方法见下图。
基槽灰线撒完和开挖完毕后,填写基槽验线记录(表C3-2),验线合格后,报监理验线,并及时将资料送交资料员归档。
4、地下水平结构施工时,利用水准仪首先在钢筋上测设500mm水平点,点与点之间拉线,控制垫层和顶板上表面标高。
5、地下竖向结构施工时,利用水准仪首先在墙体上测设建筑1000mm水平线控制,依据此线,用钢尺向上量至模板上表面标高,控制板底标高。
建筑1000mm线抄测完毕后,填写楼层标高超测记录(表C3-4),验线合格后,报监理验线,并及时将资料送交资料员归档。
5.2轴线控制
1、先依据平面控制网引桩用经纬仪采用正倒镜投测然后取中方法将主控制线投测作业面上,做距离和角度校核,精度符合要求后,测设细部轴线,然后测设墙边线、柱位线、门窗洞口线、模板控制线。
2、为保证投测精度,实际排尺时,当温度高于标准温度时,做相应尺长改正使投测误差应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3、当施工至±0 .000米时,要对轴线与标高进行校核,项目部上级验线(或由测绘院验线)合格后将误差消除在±0 .000米以下,精度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0 .000米以上的结构施工。
平面放线完毕后,填写楼层平面放线记录(表C3-3),验线合格后,报监理验线,并及时将资料送交资料员归档。
5.3重点部位施测要求
1、 汽车圆弧坡道采用矢距矢高法,依据车库控制线先测设出圆弧的直圆点和圆直点,在弦线上以200mm为间距作等分点,分别测设矢高,过后再加密。细部尺寸计算见放线交底。
2、电梯井道的轴线、模板借线需重点控制,以保证电梯井道尺寸符合要求。井道控制线隔层进行校核,检查上、下层轴线的贯通,避免错台。
6 ±0.000米的测量
6.1 平面控制测量
1.预埋激光控制点钢板:在地下结构施工至负一层顶板时,根据激光控制点布置图在绑扎顶板钢筋的同时埋设激光控制点,以内控法进行竖向传递,并配合经纬仪做轴线控制。激光控制点采用250×250×10mm的钢板制作,预埋时应做到水平和位置准确,浇筑完混凝土后,依据平面控制网和主控轴线在钢板上测设中心点,校核后电钻打孔,便于激光仪使用时采取强制对中。
2.在预埋钢板上投测激光控制点时,以角度及已知边长进行复检。校核所布设激光点间距。其误差小于3mm。
3.采用钢尺量距时,边长≥16.000m、温度超过标准温度±5ºC时,进行三差改正。量边误差≤3mm。
4.测角采用经纬仪一测回,采用正倒镜投测然后取中方法,测角误差小于±24”。
5.量边、测角时均应考虑外墙与轴线的尺寸,以免造成较大的误差。
6.激光控制点的保护:激光控制点做好以后,用直径14 mm的钢筋焊钢筋笼,保护激光点,防止上方落物破坏激光点。
6.2标高控制测量
1. 根据现场的标高控制点,在首层墙体上测设建筑1000mm控制线,作为顶板支模和标高传递依据,每段不少于三处,外墙外侧周圈亦投测建筑1000mm控制线,其误差应小于3mm。
7人员、设备及技术标准
7.1人员配置:
本工程测量负责人:**负责测量工作的人员管理和工作安排,技术问题由技术员或主任工负责。
基础挖槽验线:
基础底板验线:
首层验线:
各层验线:
公司质量科、项目主任工亦参加相关部位验线。
要求:
①所有参加施工测量人员、质检人员均应持证上岗。
②参加施工放线人员均应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及施工方案,以便在施测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并与土建、水电工序配合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③主要测量工作项目清单
序号
测量项目
用途
操作人
检查人
备注
1
每段顶板放线
绑钢筋、支模板
每段
2
每段混凝土墙面抄平
控制支模标高
每段
3
每段竖向钢筋面抄平
控制顶板及砼标高
每段
4
每段门窗口竖向控制线
控制门窗口位置
每段
6
大角竖向控制线
控制大角垂直
每段
8
顶板二次放线
控制门窗口位置
处理钢筋位移
每段
9
顶板钢筋位置线
控制钢筋间距
每段
11
标高精度调整
减少系统误差
每5层
12
平面轴线精度调整
调整累计误差
每4层
13
楼梯踏步放样
支楼梯模板
每层
7.2仪器、设备:
施测所用的经纬仪、水准仪、钢尺及其它设备,均应经检校合格后方可使用。为保证正常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要求:
①.主要配置一台经纬仪、一台激光铅直仪、两台水准仪、两把50m钢尺及辅助设备。
②.施测所用的仪器均由 **保管和指挥使用,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以保证正常施测。
测量仪器清单:
序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仪器编号
检验情况
有效期
保管人
1
经纬仪
DJD2-BG
已检测
一年
3
水准仪
DZS3-1
已检测
一年
4
塔尺
5M
已检测
一年
5
钢尺
50M
已检测
一年
6
激光垂准仪
DZJ3
440158
已检测
一年
7.3技术要求:
所用施工测量技术参数依据《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要求。
①.场区控制网按三级建筑控制网精度布设,依据《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中所规定的建筑方格网的技术指标,精度等级为三级。
②.其它施工测量的转角,校测均采用正倒镜观测,然后取中。
③.建筑物整体竖向投测误差控制在±10mm以内。
④.标高依据已知高程按等外水准布设。
技术要求:
等级
视线长
视线高
前后视距差
观测次数
闭合差度
等外
≤50m
≥0.2m
≤10m
往返
±6√n
注:水准测精度按等外水准精度要求。
⑤.各层标高误差小于±3mm,建筑物整体标高误差控制在±10mm以内。
4.钢尺量距要求:
量边时,采用错尺法即可,温差大于标准温度±5℃以上时,边长大于16m时需进行三差改正。
5.为保证施测精度,投点、对点误差均应小于±1毫米。
6.所布设的控制网轴线桩点均做长期保存以免破坏而影响正常施测。
7.做好原始记录并保存。
8.绘制控制网及轴线控制略图。
9. 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对于已经到达或接近检测期的仪器设备提前送检,以保证正常使用。
10. 结构及装修工长应对施工人员交底,加强对施工测量成果的保护工作,防止控制桩点的破坏,特别在装修过程中,注意对已有1000mm线、门窗口控制线的保留工作。
8资料整理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收集、整理施工测量资料。
施工测量主要技术资料包括:
1.北京市测绘院提供的《建设工程测量成果报告书》(工程编号:**)
2.《施工测量方案》及审批单。
3.工程定位测量纪录(表C3-1)。
4.基槽验线纪录(表C3-2)
5.楼层平面放线记录(表C3-3)。
6.楼层标高抄测记录(表C3-4)。
7.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记录(表C3-5)。
9附录:激光铅垂仪的使用
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在要求位置预留孔洞,孔洞竖向通直穿越各层顶板,尺寸为200×200mm。在首层以相邻两墙轴线向内借线1000mm的控制线交点为铅垂控制点,各层测设均以此点为准。
一、激光铅垂仪测设控制轴线:
1.设备:激光铅垂仪、J2经纬仪、钢尺
2.首层支放激光铅垂仪,使其定位于控制点上;在测设楼层预留洞放置激光接收板。
3.打开激光铅垂仪,调平后分别在0o、90o、180o、270o定位,在接收板上确定相应的激光斑点位置,交叉连接四点,其交点即为本楼层铅垂控制点。
4.经纬仪校测施工层1000mm控制线夹角,用50m钢尺校测施工层1000mm 控制线间距,然后测设距墙边线200mm控制线。
5.200mm控制线平移确定墙体轴线。
二、注意事项:
1. 平时预留孔洞应用盖板封堵,防止坠物伤人。
2. 激光铅垂仪支放后,在其上方设挡板,防止坠物损害仪器,挡板在仪器使用时方可撤除。
3.结构封顶后,预留洞加筋与边口剔出钢筋焊接后浇灌微膨胀混凝土封堵。
10附图:
《北京某医院门诊综合楼工程施工定位图》
11 附件:
1.《建设工程测量成果报告书》(工程编号:**)
2.《建设工程测量成果报告书》(工程编号:**)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