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沂蒙红歌歌词的意象_陈姗.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5580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沂蒙红歌歌词的意象_陈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沂蒙红歌歌词的意象_陈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沂蒙红歌歌词的意象_陈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98 史韵文廊史韵文廊沂蒙山区是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踊跃参军参战、拥军支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用自己的血和汗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沂蒙红歌记录了党领导人民在这一片红色沃土上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升华;沂蒙红歌是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高贵精神品格,蕴含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意象的定义和分类所谓意象,是指意中之象,它不是对物象进行客观机械的模仿,而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在文学中,意象被解释为主观“意”和客观“象”的结合,即融入作者思

2、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说明意象是艺术创作中将外物形象与意趣、情感融合起来形成审美意象。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是作者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融汇、契合的产物,是主观精神和具体形态的统一体,具有感性和理性的双重内容,能够被理解和阐释。从事歌词研究的学者陆正兰认为,歌词中的意象跟文学作品中的意象略有不同,歌词意象侧重于能够激发心绪情感的“情象”,即“立象”是为了“衍情”,歌词中的意象需要在短时间内调动听者的情绪,从而引起情感共鸣。根据不同的侧重点,意象有诸多分类。自然意象是指和大自然有关的意象,如日月星辰、江河湖海

3、、花草树木等。自然意象一般是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历史意象的物质形式是已成为过去的那些历史遗存物,即与现实生活有较大时间跨度的人类生活、物质生产、精神生产活动,包括人类群落、社会组织、劳作、建筑、服饰、工具、礼仪、艺术活动及其他文化活动。沂蒙红歌歌词中的自然意象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词作者往往借助自然意象传达内心情感,即达到“景”与“情”的相互呼应。沂蒙红歌歌词也体现了立象衍情的特点。沂蒙红歌歌词中“沂蒙山”“崮”等自然意象频繁出现,这些地点场域名词是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及伟大革命建设的展沂蒙红歌歌词的意象 陈姗 程凤娟 赵涵199史韵文

4、廊开地,在战争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它们也是无数伟大沂蒙儿女诞生的热土,另外沂蒙红歌歌词中对“太阳”“花”等自然意象的描写展现了沂蒙地区中国共产党人和沂蒙人民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太阳中国共产党领导带来的希望之光。在自然意象中,太阳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如沂蒙红歌太阳出东方:“太阳出东方啊遍地照红光,想起了当年受罪的事一桩,穷人家冬天来无衣又无粮啊今天共产党啊真是好主张,领导咱穷人翻身把理讲啊”,歌曲中沂蒙人民过去的苦难生活与现在党带领人民获得的新生活形成了对比。“太阳出东方”象征着新生,预示着美好生活的到来,而新生活是党领导人民创造出来的。“遍地照红光”说明了共产党代表的正义和民主像太阳的光芒一

5、样温暖了千家万户,给人们带来了追求新生活的希望。歌曲家住临沂中的太阳意象也有同样内涵,其中“在向太阳歌唱的大地上,更有老区自豪的欢歌”,唱出了人们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家乡的热爱。四季之“花”,永不凋零。沂蒙红歌的歌词用通俗、亲切的语言记录并歌颂了革命战争时期沂蒙人民为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牺牲和贡献。“迎春花儿遍地黄,妇救会里送夫郎,夫郎抗战妻种地,为家为国多光荣。池里荷花透水香,妇救会里做鞋忙,针儿密来麻线长,战士们穿上打胜仗。重阳菊花齐开放,妇救会里缝衣裳,件件新衣送亲人,穿在身上暖心房。冷风刮着雪花扬,妇救会里碾军粮,熬过眼前艰和苦,换来新中国喜洋洋。”“花”是歌词中常见的意象,多次重复使用

6、后就会失去新颖鲜活的形象和意义,“再语义化”则是意象借助其情象重构的方法。沂蒙红歌妇救会支前借助“迎春花儿”“荷花”“菊花”“雪花”四种“花”的自然意象表现了春夏秋冬的更迭,巧妙的一点在于前三种花是植物界的花,最后一种花突然变成“雪花”,非花之花,让人眼前一亮,通过“再语义化”让“花”这个意象变得熟而不俗。另一方面,通过四种“花”所表现的四季变换说明沂蒙妇女伴随着花开花落为部队纳军鞋、缝军衣和碾军粮,不辞辛劳地支援抗战。红嫂们将自己的丈夫送上战场也表现了“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借花咏人,“花”的意象生动诠释了红嫂拥军支前的昂扬斗志和高涨的热情。沂蒙之“崮”,坚不可摧。山顶平坦的方形山峰,地

7、貌学上称为“方山”,沂蒙地区人民称为“崮”。沂蒙红歌壮哉,沂蒙山中“沂蒙山上七十二崮,每个崮上都有咱沂蒙山的血和汗。噢,崮长人更长,山高情更远,蒙山巍巍志不移,沂河血脉流不断流不断,壮哉,沂蒙山!”“崮”在我国其他地方也有分布,但是像沂蒙山区这种崮群大规模的集中分布使沂蒙地区的地形变得尤为独特,素有沂蒙“七十二崮”之称,其实有百余崮之多,百崮雄奇秀美,颇有鬼斧神工之妙。在歌曲家在沂蒙山中“支前的大哥哥,拥军的好姐妹,烽烟烬染孟良崮,红嫂乳汁救伤员。”“崮”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这使得沂蒙地区成为战争时期的军事要地。1947 年 5 月,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孟良崮与国民党军队展开大规

8、模运动战和阵地战。依靠孟良崮的有利地形和沂蒙地区人民的支持,我军全歼国民党装备精良的五大主力军之首 74 师,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沂蒙红歌以“崮”寓情,歌颂了沂蒙人民在孟良崮战役中表现的顾全大局、爱党爱军、自我牺牲、艰苦奋斗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精神。沂蒙红歌歌词中的历史意象爱国组织儿童团、识字班、妇救会。沂蒙红歌歌词中,出现了儿童团、识字班和妇救会等历史意象,它们是在抗日爱国救亡背景下,由沂蒙地区的儿童、妇女组成的爱国组织,展现了沂蒙人民在国难危亡之际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公而忘私的精神面貌和人民求翻身、求解放的积极性。“儿童团”是沂蒙红歌歌词中的一个重要历史意象。儿童团是中国共产党在各革命

9、根据地倡导建立的儿童组织,儿童团的团员主要是在校小学生,他们参加各项抗日活动。歌曲儿童团向广大少年发出了抗日号召,“我们要做小英雄,站在最前头。新中国的大道,迈步朝前走,四万万的同胞,我们来拯救”,“儿童团”之所以成为沂蒙红歌歌词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意象,是因为它展现了“少年强”的少年风采及少年抗日救国的高涨热情。“识字班”是沂蒙地区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历200 史韵文廊史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为了满足群众对文化知识的渴望而设立的一种群众教育组织,以识字为主,并学习时事政治。在沂蒙山老区,因参加识字班的多为女性,后“识字班”演化为对年轻妇女,尤其是未婚女性的称呼,沂蒙方言中至今保留着这种称呼。但是大部

10、分年轻人特别是沂蒙地区以外的人都对此没有了解。沂蒙红歌 支前歌 中“个人识字个人好,妇女身份提高了,能看书能看报”;打花棍中“王大嫂上了识字班,抗战的理论都学会,又能写又能算”这些歌词生动具体地刻画了识字班对人们提高文化水平起到的积极作用,由此促进了沂蒙地区封建思想的解放。妇救会是“妇女救国会”的简称,由全国各地的妇女组织成立,主要任务是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准备军鞋、军粮等军需物品,照顾伤病员。沂蒙红歌 妇救会支前 中“妇救会里送夫郎”“妇救会里做鞋忙”“妇救会里缝衣裳”;放脚歌中“姐妹联合起来呀,齐心把脚放,参加了妇救会都去把学上呀,读书呀,写字呀,男女同看待呀。打走了鬼子求解放”等歌词都

11、涉及了妇救会这种历史意象。在战争时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妇亦有责,在中国,妇救会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意象,它代表着广大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为求得自身解放和全民族解放而团结行动起来。在沂蒙地区的抗日和解放战争中,妇救会这个组织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儿童团、识字班和妇救会这三个历史意象是战争时期党性的生动体现。沂蒙精神的党性主要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求解放、谋幸福,党在沂蒙地区开设的“儿童班”“妇救会”和“识字班”,都是从人民的需求出发,力图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在今天,这些问题早已得到圆满解决:义务教育得到普及,男女老少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妇女的权利得到保障。回顾这些历史意

12、象,能唤起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感恩和珍惜,以及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怀念。沂蒙红歌歌词中的陋习怪俗缠足。缠足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陋习怪俗,有人自诩“吾鲁妇女缠足之风最盛”,在山东,沂蒙地区又最甚。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把禁止缠足、强制放脚的意义宣传到沂蒙地区。放脚歌中写道:“姐妹联合起呀,齐心把脚放,参加了妇救会都去把学上呀,读书呀,识字呀,男女同看待呀。打走了鬼子求解放。”这里出现的“缠足”“把脚放”在大多数人看来可能只是红歌歌词中的历史表象,或者只是一个已经被时代抛弃的陋习和陌生的放足运动,因为离人们太遥远,所以人们对“缠足”“把脚放”的历史意象已经无感。但如果从立象衍情的角度来分析,“缠足”象征着封

13、建思想、夫权意识对女性的捆绑。“缠足”,即把女子的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成为一种特殊形状,沂蒙红歌借助“缠足”这个意象表现了沂蒙妇女深受封建陋俗迫害的痛苦;“把脚放”则是沂蒙妇女想要挣脱封建思想的禁锢而做出的具体行动,其中饱含她们追求解放的心声和满怀激情的昂扬斗志。而帮助妇女实现解放的正是共产党,共产党不仅提倡妇女“放足”,还教妇女识字,让妇女参与妇救会支援革命,提倡男女平等,实现了妇女从身体到思想的全面解放。从这些朴实无华的歌词和意象中我们寻到了中国共产党和沂蒙革命老区人民血脉相连的历史缘由:朴素的沂蒙人民通过与共产党的广泛接触,认准了党,跟定了党,于是出现了百万沂蒙人民义无反顾跟着共产党踊跃

14、支前、慷慨赴死的英雄壮举。沂蒙红歌歌词的意象是对沂蒙共产党人和沂蒙人民在艰难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浴血奋战的总结,是战争时代的坐标,凝结着时代的记忆。歌词是没有生命的文字,意象注入了歌词的灵魂情感和内涵。沂蒙红歌歌词意象包含的沂蒙精神是革命先辈用血汗铸成的永不熄灭的火把,把伟大的建党精神、革命奋斗的宗旨和理想信念传递给青年。作为当今社会的中流砥柱,青年们将接过火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继续砥砺前行。作者简介:陈姗,1982 年出生,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奥克兰大学博士,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本文为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沂蒙红歌的语言特征与文化价值研究”(L2022Z06170048)成果之一。本文中用于歌词分析的 太阳出东方 家住临沂妇救会支前等 11 首歌曲均来自秦丕山、刘洁所著沂蒙红歌。作者单位:潍坊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