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记录及成绩评定册
( 理工类)
论 文 题 目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所 在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指 导 教 师
职 称
二 年 月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教务处制
使 用 说 明
一、 此册中各项内容为学校对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的工作和成绩评定记录, 请各环节记录人按指定格式认真填写;
二、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答辩小组记分均为百分制( 无小数点, 四舍五入) , 学院答辩委员会成绩为五级制( 优(>=90)、 良(>=80、 <90)、 中(>=70、 <80)、 合格(>=60、 〈70)、 不合格(<60)) ;
三、 参加二辩的学生,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 由各教学单位选择所需表格填写( 表格包括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答辩小组评阅表) 并附于最后;
四、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完成后, 由各学院办公室组织将论文( 设计) 和此册等资料装入专用档案袋中, 放入学院资料室保存。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任务书
题 目
基于STM32的数码相机的设计与实现
题目
来源
□ 科研项目 □ 生产实践
□ 自选题目 □ 其它
题目
类型
□ 理论研究 □ 科学实验
□ 设计开发 □ 其它
选
题
背
景
及
目
的
数码相机以其方便的操作、 强大的功能、 方便照片存储和处理, 已经取代了传统胶片相机, 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最为常见电子设备之一。本设计旨在嵌入式设计平台上实现数码相机的拍照功能, 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方法和实现流程, 理解数字图像的采集、 处理和保存的基本理论, 最终完成数码相机的设计。课题涉及软硬件的设计内容, 难度适中, 综合训练较强。
工
作
任
务
及
要
求
1、 学习和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
2、 学习和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
3、 完成摄像头、 SD卡、 控制部件的驱动;
4、 实现图像的采集、 存储、 显示等功能;
5、 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以上内容由指导教师填写
学院
审核
年 月 日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开题报告
题 目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阐述课题的研究目的、 意义)
提示: ( 不是统一规定, 仅供使用者参考, 成稿时请自行删除, 下同)
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 是完成课题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经过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 阐明自己对该领域的了解以及对课题的理解。
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 基本思路、 工作重点、 技术路线等)
提示: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意见, 结合自己的实践成果及对课题的认识, 独立思考, 制定自己的研究方案, 并从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将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等方面概要地介绍方案
工作进度安排:
( 以上内容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填写) 学生签字: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
审核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指导工作记录
1
2
3
4
5
6
学生签名: 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 注: 不足请附页)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中期检查记录
学生填写
前期工作
小结
( 总结前期完成的主要工作及质量, 存在的问题和拟解决的方法)
指导情况
□ 指导教师坚持每周指导, 认真负责, 要求严格
□ 指导教师指导不够, 要求欠严格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填写
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
□ 按计划完成预定的工作内容
完成质量: □好 □一般 □差
□ 未按计划完成预定的工作内容, 主要原因:
指导情况
□ 坚持每周指导, 学生积极寻求和接受指导
□ 学生寻求和接受指导主动性不够
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学院中期检查小组填写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 按计划完成预定的工作内容
完成质量: □好 □一般 □差
□ 未按计划完成预定的工作内容
对指导教师工作的评价
□ 坚持每周指导, 认真负责, 要求严格。
□ 坚持每周指导。
□ 未坚持每周指导。
检查结果及下一步
工作要求
检查小组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指导教师评阅表
评价项目
具体要求
最高分
评 分
优
良
中
合格
不合格
工作态度
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工作认真、 努力; 尊重教师、 积极主动; 工作量饱满; 能按期完成各项预定的工作任务。
30
≥27
24-26
21-23
18-20
≤17
文献综述
能独立查阅文献; 具有收集、 整理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文献引用、 综述与课题密切相关; 具备翻译一定量外文资料的能力。
10
≥9
8
7
6
≤5
研究与设计能力
掌握并熟练运用本专业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分析问题; 实验方法科学, 实验( 设计) 方案合理; 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 实验数据准确可靠; 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分析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30
≥27
24-26
21-23
18-20
≤17
论文质量
论文结构严谨, 逻辑性强; 行文流畅、 专业技术用语准确; 论文撰写符合规范, 图表完备、 整洁, 符号统一、 编号齐全; 中英文摘要准确、 恰当。
20
≥18
16-17
14-15
12-13
≤11
学术水平与创新
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或应用价值; 有创新意识, 对研究的课题有独到看法, 研究方法或手段有所创新。
10
≥9
8
7
6
≤5
总 分
是否同意参加答辩: 同意( ) 不同意( )
对论文的综合评语:
提示: ( 不是统一规定, 仅供使用者参考, 成稿时请自行删除)
指导教师应按照上述参照标准从毕业论文质量和作者工作表现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指导教师( 签名) : 年 月 日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评阅教师评阅表
题 目
教师姓名
职 称
所在单位
评价项目
具体要求
最高分
评 分
优
良
中
合格
不合格
选题质量及工作量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 题目难度适中, 工作量饱满, 能达到综合训练的要求; 注重结合社会发展、 经济建设实际, 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
30
≥27
24-26
21-23
18-20
≤17
文献综述
能独立查阅文献; 具有收集、 整理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文献引用、 综述与课题密切相关; 具备翻译一定量外文资料的能力。
10
≥9
8
7
6
≤5
研究与设计能力
掌握并熟练运用本专业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分析问题; 实验方法科学, 实验( 设计) 方案合理; 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 实验数据准确可靠; 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分析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30
≥27
24-26
21-23
18-20
≤17
论文质量
论文结构严谨, 逻辑性强; 行文流畅、 专业技术用语准确; 论文撰写符合规范, 图表完备、 整洁, 符号统一、 编号齐全; 中英文摘要准确、 恰当。
20
≥18
16-17
14-15
12-13
≤11
学术水平与创新
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或应用价值; 有创新意识, 对研究的课题有独到看法, 研究方法或手段有所创新。
10
≥9
8
7
6
≤5
总 分
对论文的综合评语:
提示: ( 不是统一规定, 仅供使用者参考, 成稿时请自行删除)
根据毕业论文的内容和质量, 参照上述标准, 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
评阅教师( 签名) : 年 月 日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答辩记录及评价表
答辩记录: ( 学生论述、 问答环节简要记载)
答辩日期: 年 月 日
评价项目
具体要求
最高分
评 分
优
良
中
合格
不合格
选题质量及工作量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 题目难度适中, 工作量饱满, 能达到综合训练的要求; 注重结合社会发展、 经济建设实际, 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
10
≥9
8
7
6
≤5
研究与设计能力
掌握并熟练运用本专业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分析问题; 实验方法科学, 实验( 设计) 方案合理; 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 实验数据准确可靠; 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分析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30
≥27
24-26
21-23
18-20
≤17
论文质量
论文结构严谨, 逻辑性强; 行文流畅、 专业技术用语准确; 论文撰写符合规范, 图表完备、 整洁, 符号统一、 编号齐全; 中英文摘要准确、 恰当。
20
≥18
16-17
14-15
12-13
≤11
学术水平与创新
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或应用价值; 有创新意识, 对研究的课题有独到看法, 研究方法或手段有所创新。
10
≥9
8
7
6
≤5
答辩效果
仪表端正、 准备充分、 表示力强; 论述充分, 思路清晰、 重点突出; 回答问题有理有据、 基本概念清楚, 逻辑性强; 回答准确、 有深度。
30
≥27
24-26
21-23
18-20
≤17
总 分
答辩组综合评语:
答辩组成员( 签名) : 答辩组组长( 签名) :
年 月 日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成绩评定表
成绩汇总
评分项目
评分
比例
分数
初评总分
指导老师评分
30%
评阅教师评分
30%
答辩小组评分
40%
毕业论文( 设计)
等级结论
是否同意毕业论文( 设计) 经过
□同意 □不同意( □论文重新修改 □论文重新答辩)
学院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学院( 公章) 年 月 日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指导教师评阅表( 二辩)
评价项目
具体要求
最高分
评 分
优
良
中
合格
不合格
工作态度
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工作认真、 努力; 尊重教师、 积极主动; 工作量饱满; 能按期完成各项预定的工作任务。
30
≥27
24-26
21-23
18-20
≤17
文献综述
能独立查阅文献; 具有收集、 整理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文献引用、 综述与课题密切相关; 具备翻译一定量外文资料的能力。
10
≥9
8
7
6
≤5
研究与设计能力
掌握并熟练运用本专业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分析问题; 实验方法科学, 实验( 设计) 方案合理; 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 实验数据准确可靠; 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分析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30
≥27
24-26
21-23
18-20
≤17
论文质量
论文结构严谨, 逻辑性强; 行文流畅、 专业技术用语准确; 论文撰写符合规范, 图表完备、 整洁, 符号统一、 编号齐全; 中英文摘要准确、 恰当。
20
≥18
16-17
14-15
12-13
≤11
学术水平与创新
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或应用价值; 有创新意识, 对研究的课题有独到看法, 研究方法或手段有所创新。
10
≥9
8
7
6
≤5
总 分
是否同意参加答辩: 同意( ) 不同意( )
对论文的综合评语:
提示: ( 不是统一规定, 仅供使用者参考, 成稿时请自行删除)
指导教师应按照上述参照标准从毕业论文质量、 作者工作表现以及改进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指导教师( 签名) : 年 月 日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评阅教师评阅表( 二辩)
题 目
教师姓名
职 称
所在单位
评价项目
具体要求
最高分
评 分
优
良
中
合格
不合格
选题质量及工作量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 题目难度适中, 工作量饱满, 能达到综合训练的要求; 注重结合社会发展、 经济建设实际, 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
30
≥27
24-26
21-23
18-20
≤17
文献综述
能独立查阅文献; 具有收集、 整理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文献引用、 综述与课题密切相关; 具备翻译一定量外文资料的能力。
10
≥9
8
7
6
≤5
研究与设计能力
掌握并熟练运用本专业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分析问题; 实验方法科学, 实验( 设计) 方案合理; 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 实验数据准确可靠; 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分析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30
≥27
24-26
21-23
18-20
≤17
论文质量
论文结构严谨, 逻辑性强; 行文流畅、 专业技术用语准确; 论文撰写符合规范, 图表完备、 整洁, 符号统一、 编号齐全; 中英文摘要准确、 恰当。
20
≥18
16-17
14-15
12-13
≤11
学术水平与创新
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或应用价值; 有创新意识, 对研究的课题有独到看法, 研究方法或手段有所创新。
10
≥9
8
7
6
≤5
总 分
对论文的综合评语:
提示: ( 不是统一规定, 仅供使用者参考, 成稿时请自行删除)
根据毕业论文的内容和质量, 参照上述标准, 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
评阅教师( 签名) : 年 月 日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答辩记录及评价表( 二辩)
答辩记录: ( 学生论述、 问答环节简要记载)
答辩日期: 年 月 日
评价项目
具体要求
最高分
评 分
优
良
中
合格
不合格
选题质量及工作量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 题目难度适中, 工作量饱满, 能达到综合训练的要求; 注重结合社会发展、 经济建设实际, 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
10
≥9
8
7
6
≤5
研究与设计能力
掌握并熟练运用本专业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分析问题; 实验方法科学, 实验( 设计) 方案合理; 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 实验数据准确可靠; 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分析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30
≥27
24-26
21-23
18-20
≤17
论文质量
论文结构严谨, 逻辑性强; 行文流畅、 专业技术用语准确; 论文撰写符合规范, 图表完备、 整洁, 符号统一、 编号齐全; 中英文摘要准确、 恰当。
20
≥18
16-17
14-15
12-13
≤11
学术水平与创新
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或应用价值; 有创新意识, 对研究的课题有独到看法, 研究方法或手段有所创新。
10
≥9
8
7
6
≤5
答辩效果
仪表端正、 准备充分、 表示力强; 论述充分, 思路清晰、 重点突出; 回答问题有理有据、 基本概念清楚, 逻辑性强; 回答准确、 有深度。
30
≥27
24-26
21-23
18-20
≤17
总 分
答辩组综合评语:
答辩组成员( 签名) : 答辩组组长( 签名) :
年 月 日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成绩评定表( 二辩)
成绩汇总
评分项目
评分
比例
分数
初评总分
指导老师评分
30%
评阅教师评分
30%
答辩小组评分
40%
毕业论文( 设计)
等级结论
是否同意毕业论文( 设计) 经过
□同意 □不同意( □论文重新修改 □论文重新答辩)
学院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学院( 公章)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