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 0 1 2 年 第 6期 (总 第 2 7 2 期 ) Nu mb e r 6 i n2 0 1 2 ( T o t a l No 2 7 2 ) 混 凝 土 Co nc r e t e 预拌混凝土 RE ADY M D r E D C0NCRET E d o i : 1 0 3 9 6 9 i s s n 1 0 0 2 - 3 5 5 0 2 0 1 2 0 6 0 3 2 高速铁路耐久性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 付兆 岗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 司 科研设计 院,天津 3 0 0 2 2 2 ) 摘要: 通过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结合京津城际铁路客运专线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配合比的设计以及施工工艺的控制 , 系统的 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以及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缺陷的消除, 对同类工程颇具参考价值。 关键词 : 铁路 ;混凝土 ;施工 中图分类号 : T U5 2 8 0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3 5 5 0 ( 2 0 1 2 ) 0 6 0 1 0 5 0 6 P r epa r a t i on of hi gh- s pee d r a i l wa y a nd c ons t r u c t i on o f dur a bl e c onc r e t e FU Zh a o - g a n g ( C h i n a R a i l wa y 1 8 t hBu r e a u( G r o u p ) S c i e n t i fi c Re s e a r c h a n dDe s i g nI n s t i t u t e , T i a n j i n 3 0 0 2 2 2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Au t h o r s o f h i g h p e r f o r ma n c e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 r c h wi th the b e ij i n g t i a n j i n i n t e r - c i t y r a i l p a s s e n g e r l i n e o f c o n c r e t e ma t e r i a l s e l e c t i o n , mi x d e s i g n, an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o c e s s t o c o n t r o 1 S y s t e ma t i c e x p o s i t i o n o fa h i g h - p e r f o r man c e c o n c r e t e mi x d e s i gn f e a t u r e s an d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s And q u a l i ty o f c o n c r e t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j a o f s i mi l ar p r o j e c t s t o e l i mi n e d e f e c t s c o n s i d e r a b l e r e f e r e n c e v a l u e Ke y wor ds : r a i l wa y; c o n c r e t e ; c o ns t r u c t i o n 1 高性能混凝土 国内外现状与展 望 1 1 高性 能混 凝土 的涵 义 高性能混凝土一词是从英文( Hi g h P e r f o r ma n c e C o n c r e t e , HP C) 翻译过来的, 是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基于混凝土结构耐 久性设计提出的新概念的混凝土。 区别于传统混凝土, 高性能混 凝土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作为首要的技术批标 , 目的在于通 过对混凝土材料硬化前后各种性能的改善 , 提高混凝土结构的 耐久性和可靠性。 1 2 国外高性能混凝 土的发展情 况与 国内高性 能混 凝 土 的现状 由于高性能 的混凝土密实性能好 , 变形小 , 抗渗 、 抗冻性能 和耐侵蚀能力均优于普通混凝土, 使用寿命长。 因此 , 建造经久 耐用的工程必须用高性能混凝土。 国外已有很多应用实例 , 如 2 0世纪 9 0年代, 美国、 加拿大、 日本、 挪威 、 前苏联各国、 德国、 澳大利亚等, 成为应用最多的国家。 近几年我国也开始研究和 应用高性能混凝土 , 最早是上海南浦大桥配制 C 4 0混凝土泵送 高达 1 5 4 m的工程, 以及杭州湾大桥和现正在建的铁路客运专 线铁路工程施工的混凝土都按 1 0 0年使用年限设计的高性能 混凝土。 2 高性 能混凝 土的配制 配制高性能混凝土 , 从原材料上, 除了常规的水泥、 砂 、 石 和水这四种材料外, 必需使用化学外加剂和矿物细掺料, 一共 是六种必不可少的材料 , 而且后两种可 以是 一种也 可 以是多种 复合, 这在选材上就要求与水泥具有 良好的相容性 , 多种的外 收稿 日期:2 0 1 1 - 1 2 1 1 加剂之间( 或细掺料之间) 要求合理匹配, 使具有黄金搭配 , 叠 加效应的效果 , 增加了选材的复杂性; 从配合比上 , 为了适应高 耐久、 高强的要求 , 使用的是低用水量( 根据经验初步确定外加剂与细掺料的掺量, 通过流动 性的试验调整 , 和抗裂性的对比试验确定基准配合比, ( 3 ) 再经过强度与耐久性试验调整 , 确定实验室理论配合 比, 最后通过含水率的换算确定施工配合比。 2 2 3 配制的三大技术关键 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2次试验调整是很重要的两个阶段, 要解决好两次试验调整, 必需掌握 3大技术关键。 ( 1 ) 合理使用各种外加剂的技术, 包括外加剂的选用, 各种 外加剂间的复合 , 9 t, J J n 剂的最佳掺量 , 如何达到与水泥间的相 容性良好, 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小的要求。 ( 2 ) 合理使用掺合料的技术, 包括掺合料的选用, 各种掺合 料间的复合, 掺合料的掺量 , 可选确定不同的方案, 通过流动 性, 抗裂性, 强度与耐久性对比试验, 进行优选。 ( 3 ) 卓有成效地控制混凝土开裂和防裂的技术 , 包括原材 料选用, 水化热控制 , 配合比参数( 水胶比, 用水量) 的控制 , 施 工中温度的控制, 养护措施的保证等。 2 3 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粉煤灰掺入量选择 ( 1 )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 抗裂性能, 混凝土中应适量掺加优质粉煤灰、 磨细矿渣粉或硅 灰等矿物掺合料。 不同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 通过试验确定。 一般情况下 , 矿物掺合料的掺量不宜小于胶凝材 料总量的 2 0 。 当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大于 3 0 时, 混凝土的水 胶比不宜大于0 4 5 。 预应力混凝土以及处于冻融环境中的混凝 土的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 3 0 。 ( 2 ) C 3 0 及以下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 4 0 0 k g m , C 3 5 , - -C 4 0 混凝土不宜高于4 5 0 k r n 3 , C 5 0 及以上混凝土不宜高 于 5 0 0 k g m 。 ( 3 ) 不同环境条件下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 凝土的水胶比、 胶凝材料用量应足规范的规定。 ( 4 ) 当化学侵蚀介质为硫酸盐时, 除了配合比参数应满足 规范的规定外 , 且胶凝材料 的抗蚀系数 K应小于 0 8 0 。 2 4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步骤 2 4 1 试配强度的确定 高性能混凝土试配强度必须超过设计要求的强度标准值 以满足强度保证率的需要 , 其超出的数值应根据混凝土强度标 准差而定 。 混凝土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厶, 0 , k + 1 6 4 5 o 【 2 ) 式中i 。 混凝土试配强度, MP a ; ,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M P a ;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 q P a 。 不小于 C 5 0级时 , 取 6 , 其余取 5 。 2 4 2 水胶比( 或水灰比) 低水胶比是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特点之一, 它关系到能够 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防止含腐蚀性气体渗入 , 从而达到耐久 性。 混凝土强度仍与水胶比及使用的水泥强度成线性关系 , 仍 然符合保罗米公式理论, 只是因掺加的磨细掺合料改善了胶凝 材料的级配, 混凝土内密实, 胶结强度提高。 根据混凝土所处的 环境条件 , 将计算得出的结果与规范规定比较, 计算值如小于 规定值时, 取计算值, 如大于规定值则取规定值进行下步计算。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W C o = 盘t : ( 3 ) , 4。 日 ,g yc WI C o 盘 ( 4 ) A B k 式中: 计算得的基准水灰比; A、 曰分别为系数, A取 0 4 6 , 曰取 0 0 7 ; 水泥强度等级值 , MP a ; 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 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 水泥 2 8 d 抗压强度实测值, MP a ; f 2 4 3 单位用水量 ( 1 ) 在和易性允许的条件下 , 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应尽可 能小。 高性能混凝土最主要的还是考虑高效减水剂的质量和用 量以及掺合料的关系。 ( 2 ) 掺减水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 m = m ( 1 8 ) ( 5 ) 2 4 4 单位胶凝材料用量 : ( 6 ) W Co 水泥用量: m ( 1 一 ) ( 7 ) 粉煤灰用量: m K ( 8 ) 式中: 计算的基准水泥用量 , k g ; 粉煤灰掺量, ; 粉煤灰超量系数; m 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 k g ; m F 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 。 2 4 5 初步砂率 S 根据混凝土不同使用部位 , 泵送混凝土灌筑按 3 4 3 8 , 水下灌注混凝土按 4 0 - 4 5 选用。 3 4 6 胶浆量 即水泥与掺合料加水和含气量的体积。 J= + + m ( 9 ) pc PF 式中符号意义同上。 2 4 7 初算骨料用量 ( S + G) = ( 1 0 0 0 一 V , ) s S p + p 。 ( 1 - S P ) 】 ( 1 0 ) s = ( S 十 G) S ( 1 1 ) G = ( S + G) ( 1 - ) ( 1 2 ) 2 4 8 求出掺粉煤灰后, 水泥和粉煤灰总量超出计算基准胶材 量 G n 的体积 V : + 一 ( 1 3 ) Pc pF P c 式中: p c p 水泥和粉煤灰的密度。 2 4 9 计算掺粉煤灰后胶材体积超出基准胶材体积时的应用 砂量 : r mS - V r p 。 ( 1 4) 2 4 1 0 计算掺粉煤灰后混凝土的实际砂率 S p : S v = S 一 m s- V F p s ( 1 5 ) S ( 1 6 ) m +m o 式中: 胶浆体积; P s , P 。 分 别为砂、 石表观密度。 2 4 1 1 配合 比 ( 水泥 +粉煤灰) : 砂: 石: 水 = ( m c + m F ) : m 。 : m G : m 2 5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结果 京津城际C 5 0 级高性能混凝土试验配合比、 材料用量及混 凝土物理眭能试验结果, 见表 1 3 。 表 1 C 5 0级混凝土试验配合比材料用量表 配合比 表观密度 坍落度 泌水率 含气量凝结时间 ra i n 编号 ( k g m ) mm 初凝 终凝 表 3 C5 0级混凝 土物理性 能试验结果表 3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 高性能混凝土要求密实性能好, 变形小 , 抗渗、 抗冻性能和 耐侵蚀能力均优于普通混凝土。 混凝土施工要对整个工艺进行 全面控制 , 包括模板的选用与支立、 各种原材料品质 、 配制量、 拌合、 灌筑、 捣固、 养生等工艺要有个控制范围, 使浇筑的混凝 土尺寸准确 、 棱角分明、 表面平整光滑、 颜色一致 、 强度符合设 计要求、 内部密实不渗水。 3 1 模 板 ( 1 ) 选用表面平整、 光洁度好的钢制模板或有加固系统的 】 O7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涂胶板。 模板支承系统 , 在计算荷载作用下, 按受力程序分别进 行验算 , 确保其强度、 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安装时接缝要严密不 漏浆。 对于塑性混凝土 ,模板支承力与混凝土灌筑方法及混凝 土的初凝时间有关, 见式( 1 7 ) 所示: 8 = 9 8 l in g K ( 1 7 ) 式中: 6 混凝土灌筑后初凝前对模板产生的压力, k N; K不同的灌筑方法对模板的冲击系数: 输送泵灌筑 1 0 , 吊斗灌筑取 1 1 1 _ 3 ( 视混凝土落差高度不同) ; m 混凝土灌筑初凝前累计灌人模板内的混凝土量。 按式( 1 8 ) 计算: 4 0 f 吾 ) 式中: 混凝土体积宽, m; 每层灌筑混凝土厚, m; t 、 t 2 分 别为混凝土初凝时间和每层混凝土灌筑时间, mi n o ( 2 ) 模板隔离剂 , 可选用隔离剂, 也可用工业油类在现场自 配。 混凝土模板隔离剂品种繁多, 最常用的有乳化机油类隔离 剂和甲基硅树酯类隔离剂。 乳化机油模板隔离剂产品很稠, 使 用时用水冲淡 , 用于钢模时 1 份乳化剂加 5 份清水, 搅均后喷 涂。 该产品脱模容易, 便于涂刷 , 制品表面光滑 , 使用时注意钢 筋不要黏油。 甲基硅树酯模板隔离剂是用甲基硅树酯加固化剂 和适量的稀释剂配制而成 , 该产品涂于模板表面坚硬光滑 , 涂 一 层可重复使用 4 6次, 但产品价格较高, 适用于不受碰撞的 衬砌台车, 小模板由于多是人工拆模, 易碰坏板面, 故一般不采 用。 在现场 自配混凝土模板隔离剂, 可用机油 1 份加柴油 3份 混合搅拌均匀后, 用布蘸本剂擦于模板即可, 效果同于乳化机 油模板隔离剂。 模板涂抹隔离剂前 , 应将模板面的圬物清除干 净再涂刷隔离剂。 3 2 混凝土施工配料拌合 ( 1 ) 配料 : 配料时计量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校核, 按配合比 配料的允许误差( 以质量计) 不超过规范的规定。 ( 2 ) 拌和: 混凝土拌和应均匀 , 每盘最短拌和时间应符合规 范要求。 3 3 混凝土的灌筑与捣 固 3 3 1 混凝土灌筑 ( 1 ) 搅拌站距离灌筑地点尽量近一些, 避免长距离运输混 凝土坍落度损失大。 如用输送泵灌筑混凝土, _台输送泵应配两 台以上输送车, 保证混凝土连续泵送。 ( 2 ) 混凝土灌筑布料应均匀, 按每灌筑 3 0 c m厚度捣固 1 次, 灌筑时应有专用的布料工具整平 昆 凝土后再振捣。 3 3 2 混凝土捣固 混凝土振捣采用模内插入式振捣器 , 振捣器距模板 2 0 c m 左右, 垂直决速插入混凝土内, 每在一个位置上的振动时间, 应 保证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密实度, 并要注意不要振动过度 , 防止 混凝土表面出现砂面。 振捣器拔出混凝土时速度要慢, 保证振动 棒周围的空气能够跟随振动棒引出。 每层混凝土振捣过后要用捣固铲沿模板插边, 将模边滞留 的气泡排出。 3 3 - 3 混凝土养护 ( 1 ) 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初凝后 , 应尽快加以复盖保湿, 保持 混凝土表面湿润, 混凝土保湿养护 日期不少于 2 1 d 。 ( 2 ) 混凝土养护也可在浇筑完毕并初凝后喷洒或涂刷养护 】 08 剂进行养护。 或包裹塑料布( 其内事先浇淡水使之形成蒸气) 密 闭养护。 3 3 4 混凝士拆模 混凝土灌筑后的拆模时间, 由技术人员根据混凝土达到拆 模强度掌握, 按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 执行。 3 4 混凝土质量控制和检查( 按规范要 求进行 ) 4 混凝土施工可能出现问题的现象、 原因及注 意避免 4 1 混凝 土拌 合物 泌 水 4 1 1 新拌混凝土发生泌水的原因 混凝土由水、 胶凝材料、 细骨料、 粗骨料、 外加剂等拌和而 成, 质量好的新拌混凝土应该是所有组分及气泡分布均匀稳定。 产生不均匀的情况有三种: 一是骨料沉底 、 浆体上浮; 二是浆体 沉底、 骨料上浮, 这两种情况即经常遇到的混凝土离析; 三是泌 水即水分上浮逸出。 综上所述, 混凝土拌合物产生泌水的直接原 因是各组分密度不同导致沉降或上浮。 根据水分在混凝土中的存在状态, 新拌混凝土中的水分可 以划分为结合水、 润湿水与自由水。 水泥中反应速度快的部分在 加水以后可能会发生水化反应, 消耗部分水( 结合水) ; 水遇到 干燥状态的胶凝材料 、 骨料等以后, 胶凝材料和骨料表面会吸 附一定量的水, 使干燥的材料湿润, 这部分水受到固体材料表 面的吸附, 不能逸出拌合物, 但是可以被邻近部位的水分置换 , 定义这部分水为润湿水; 新拌混凝土中其余的水分为自由水, 在 新拌混凝土中起润滑的作用, 混凝土坍落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自由水量的多少和其润滑效果, 这部分水与固体材料的联系 较少 , 可以逸出混凝土, 所有原材料中水的密度最小 , 逸出以后 上浮, 形成泌水, 这部分水也称为可泌水。 水分要从混凝土内部泌出到表面, 需要经过较长的距离, 犹 如经过弯弯曲曲的微细水管, 最后到达表面。 如果各种颗粒级配 好, 堆积密实, 孑 L 隙微细, 则水分泌出需要经过的距离很长, 则 会使泌水量减小。 或者如果水分泌出的通道被阻断 , 泌水量也 会减小。 4 1 2 泌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泌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很有限, 而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 响至关重要。 从泌水的机理可知, 水分从混凝土内部泌出到表面 以后, 在混凝土中形成了从内到外的通道。 这些通道首先降低混 凝土的抗渗透能力, 虽然这些通道很难直接或通过仪器观察到, 但对于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影响很大, 这一点对于有抗渗透性 能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则非常重要。 其次, 泌水对混凝土的抗腐 蚀能力、 抗冻性能影响很大 , 原因同样与泌水以后留下的通道 有关, 腐蚀性介质通过泌水通道很容易进入混凝土内部 , 到达 钢筋表面产生钢筋锈蚀, 或者直接与水化产物发生腐蚀反应; 同 样通过泌水通道使得混凝土内部很容易达到水饱和状态, 高度饱 和的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劣化的速度很快, 产生冻融破坏。 4 1 - 3 影响混凝土泌水的因素 混凝土的泌水几乎与混凝土生产的所有环节有关 , 如胶凝 材料、 配合 比、 含气量 、 外加剂 、 振捣过程等。 ( 1 ) 水泥对混凝土泌水的影响。 胶凝材料影响混凝土泌水 主要与其反应活性、 细度、 颗粒形貌等有关。 胶凝材料细度越高, 比表面积越大, 则湿润胶凝材料表面所需的水量越多, 即润湿 水量较多; 同时如果胶凝材料较细, 其反应活性增加 , 初期反应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所需要的结合水也会增加。 这两部分水的增加会使可以逸出形 成泌水的自由水量减少, 从而对降低泌水有利。 ( 2 ) 粉煤灰对泌水的影响。 粉煤灰对混凝土泌水的影响具 有两面性。 掺加粉煤灰减少混凝土泌水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一 是粉煤灰的颗粒小于水泥颗粒, 比表面积较水泥大很多, 因此 对水分的吸附作用加强 , 因而可泌自由水减少; 二是粉煤灰颗 粒细小 , 混凝土中固相堆积密实度提高, 混凝土中的孔隙细化, 泌水通道减小, 通道距离增加, 也阻碍了水分泌出; 三是粉煤灰 的密度较小 , 相对于水泥颗粒而言, 不易产生浆体沉降离析, 拌 合物经时均匀性较好 , 有利于减少泌水。 当然, 粉煤灰对改善泌 水的有利作用是在粉煤灰品质较好的前提下。 如果粉煤灰品质 较差, 需水量增大, 会使混凝土中可泌水量增大。 ( 3 ) 配合 比对混凝土泌水的影响。 影响混凝土泌水的配合 比因素主要有胶凝材料用量和砂率。 胶凝材料用量增加或者砂 率增加 , 会使拌合物颗粒的总比表面积增加, 润湿水分量增加, 使可泌水量减少。 同时, 细颗粒用量增加 , 会使泌水通道长度增 加 , 对减小混凝土泌水有利。 胶凝材料用量增加, 会使混凝土的 黏聚性增加 、 保水性改善, 对减少泌水有利。 混凝土中的单位用 水量与泌水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其他材料比例关系保持不变, 用 水量增加, 会使新拌混凝土中的可泌自由水量增加, 泌水增大。 ( 4 ) 含气量对泌水的影响。 含气量对新拌混凝土泌水有显 著影响。 新拌混凝土中的气泡由水分包裹形成 , 如果气泡能稳定 存在, 则包裹该气泡的水分被固定在气泡周围。 如果气泡很细小、 数量足够多 , 则有相当多量的水分被固定 , 可泌的水分大大减 少 , 使泌水率显著降低。 ( 5 ) 减水剂对泌水的影响。 根据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 极性分 子吸附在水泥颗粒周围, 使得颗粒之间相互排斥, 减少絮凝作 用 , 释放被水泥颗粒包裹的水分 , 同时使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 水层变薄, 所需的润湿水量大大减少。 ( 6 ) 施工对混凝土泌水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影响混凝土泌 水的主要因素是振捣, 振捣过程中, 混凝土拌合物处于液化状 态 , 此时其中的自由水在压力作用下, 很容易在拌合物中形成 通道泌出。 另外, 如果是泵送混凝土, 泵送过程中的压力作用会 使混凝土中气泡受到破坏 , 导致泌水增大。 4 1 4 解决混凝土泌水的途径 根据混凝土泌水的原理和各因素影响泌水的机理 , 解决混 凝土泌水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混凝土配合 比方面: 适当增加 胶凝材料用量 , 适当提高混凝土的砂率, 在满足其他性能的前 提下 , 使混凝土适量引气; 在保证施工性能的前提下 , 尽量减少 单位用水量。 原材料方面: 选用较细的掺合料和高品质的引气 剂和颗粒级配好的骨料。 减水剂方面: 选用泌水较小的减水剂。 如果配合比固定 , 在满足标准和使用要求的情况下, 选用减水 率合适的减水剂掺量 , 避免减水率过高造成泌水。 施工方面: 严 格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 避免过振。 另外 , 对于新拌混凝土的性 能控制, 选取适当的控制点( 如胶凝材料用量、 水胶比、 坍落度、 含气量以及混凝土的缓凝与灌筑速度控制等) , 使得控制有利于 减小混凝土泌水 。 4 2逊 强 4 2 1 可能原因 ( 1 ) 混凝土拌合配料计量误差超过允许值, 尤其是胶凝材 料和外加剂 。 ( 2 ) 水泥受过潮, 或存放过期, 强度等级已经下降。 ( 3 ) 骨料级配变化太大, 尤其是含泥量超过规定范围。 ( 4 ) 遇下雨, 骨料含水量大, 而加水拌和时, 未将其中的水 扣除, 使混凝土水灰比过大。 4 2 2 注意避免 ( 1 ) 检查拌和配料计量器具是否准确, 特别是水泥及外加 剂 的计量 。 ( 2 ) z k 泥保管时不得受潮。 使用时按进货批先到先用, 并每 批进货时取样进行凝结时间、 安定性和强度复查检验 , 合格后 才 能使用 。 ( 3 ) 经常检查砂、 石颗粒分布及含泥量情况, 尤其是细粉末 及泥土含量不得超过规定范围, 不符合者立即纠正。 ( 4 ) 每 日开工前, 对砂 、 石料含水量进行测试, 并换算施工 配合比, 遇下雨天或其他原因骨料含水量突变时, 应及时测定 , 及时换算施工配合比。 4 - 3 混凝土拆模 时发现表 面脱皮 4 3 1 可能原因 ( 1 ) 采用的脱模剂效果不好, 或漏涂脱模剂。 ( 2 ) 模板面原黏有灰渣, 施工时未将其除掉即涂脱模剂。 ( 3 ) 脱模过早, 混凝土表面灰浆本身的抗拉强度还抵抗不 过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的黏结力。 4 3 I 2 注意避免 ( 1 ) 选用好的脱模剂, 涂抹时一定要均匀, 不能漏涂。 ( 2 ) 灌筑混凝土前先将模板面的旧灰渣清除干净, 并涂好 脱模剂再灌筑混凝土, 避免旧灰渣黏在混凝土面影响光面。 ( 3 ) 适当晚些拆模, 待表面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增长到大于 混凝土面与模板面的黏结强度才能拆模。 混凝土拆模强度掌握通过制取检查试件与构件同条件养 生试压得 出。 4 4 混凝土拆模时表面出现砂面或水印 4 4 1 可能原因 ( 1 ) 混凝土灌筑捣固时, 振动棒在混凝土内紧靠模板振动 时间过长, 混凝土离析形成砂面。 而在过振后振动棒靠着模板且 向上拔出过快, 滞留的气泡与水在模板边滚动形成水印。 ( 2 ) 混凝土拌合物不均匀、 有离析现象、 凝 固时间长并与灌 筑速度没有配合好、 捣固工艺不规范至使混凝土向模边泌水造 成 的。 4 4 2 注意避免 ( 1 ) 混凝土捣固时, 振动棒不要靠近模板, 应离开模板 2 0 c m 左右 , 振动棒垂直快速插入混凝土中, 深度以 3 0 ,-4 0 c m为宜。 插入下层深度为 5 1 0 c m为宜。 振捣过程中观察振动棒周围已 不冒气泡 冈 0 冒出稀浆为度, 然后慢慢拔出振动棒 , 将棒底滞留 的气泡引出混凝 土外 。 ( 2 ) 混凝土混合料拌和要均匀, 一般有效搅拌时间应不少 于 3 mi n , 才能充分拌匀掺合料和发挥减水剂的作用。 如用搅拌 输送车运送混凝土拌合物, 途中运输车搅拌时间超过 3 0 mi n , 即 混凝土拌合物在拌和机的搅拌时间可以缩短 , 但不少于2 mi n 。 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其振捣棒距模板应控制在 2 0 c m, 混凝土 人模( 每层 ) 捣固前应将混凝土拌合物钯平, 并使模板边周围的 混凝土比中间稍高出 1 0 c m左右 , 然后再振捣, 每处振捣的时 间不宜过长, 不使混凝土离析。 每层混凝土振捣过后要用捣固铲沿模板插边, 把水泥浆引 到模边并将模边滞留的气泡排出。 】 09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4 5 混凝土表面出现“ 黑斑” 和“ 云彩” 状 4 5 1 可能原因 ( 1 ) 此情况与使用的脱模剂有关。 当采用机油作脱模剂 , 如 涂得很合适 , 机油在模板面只起润滑作用, 灌人混凝土时, 被混 凝土表面水泥颗粒周围的水膜隔离 , 即成为良好的水泥与模板 隔离剂。 如机油涂得过多, 由于新灌入的混凝土在模板边流动将 多余的机油往前排, 当混凝土停止流动时 , 此处就形成一道机 油围堰, 由于机油积得很厚, 即浸人水泥浆体中与水泥中的钙 离子发生反应形成一种黑色物质, 机油越多其色质越黑。 ( 2 ) 模板合缝不严密。 当模板有漏浆时, 混凝土表面即出现 沙面, 即使是不漏浆, 仅仅渗水, 在渗水部位的混凝土表面就形 成“ 黑斑” 。 4 5 2 注意避免 ( 1 ) 尽量不用机油作为混凝土隔离剂, 改用其他不与水泥 发生反应的油质作隔离剂, 或购置成品的优质脱模剂。 如需要用 机油作隔离剂, 也不要用纯机油, 应掺些其他不与水泥发生反 应的油质稀释。 涂涮时力求越薄越好。 ( 2 ) 模板合缝必须严密 , 不得有渗水、 漏气, 更不得有漏浆 现象。 4 6 混凝土表面气泡 多 4 6 1 可能原因 往往在混凝土下弯曲部位的表面气泡多, 这部位的混凝土 外表面正好是模板面偏上方, 振捣时气泡趁混凝土液化上升遇 到模板阻挡 , 如振动工艺和掌握的时间不适当, 气泡即滞留在 模板边 , 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气泡就多。 。 4 6 2 注意避免 灌筑混凝土时, 按每层灌厚不大于 3 0 c m捣 固一次 , 振捣 前应用布料工具( 如铁钯等) 将混凝土钯平后再振捣。 振捣时, 振捣器应距模板 2 O c m左右, 垂直快速插入混凝土内, 每在一 个位置上的振动时间, 以混凝土正好泛浆为度。 振捣器拔出混凝 土时速度要慢, 保证振动棒周围的空气能够跟随振动棒引出。 并在混凝土刚振捣过后趁模边混凝土稀浆液化时立即用捣固 铲顺模板边插捣一遍, 然后人工用捣固锤距模板 2 3 c m, 插人 深 2 O 3 0 c m上下晃动混凝土数下效果更好。 上接第 1 0 4页 济技术经济研究所 Z 】 中国建筑工业材料跨世纪发展战咯( 内部资 料) , 1 9 9 5 2 2 赵洪义 部分特种水泥的现状和发展途径【 J 】 山东建材, 2 0 0 6 ( 5 ) : 1 2 1 4 【 3 】 仲朝明 , 孙跃生, 仲晓林 C G M抢修料的研究及应用【 J 】 _混凝土, 2 0 0 4 ( 1 1 ) : 6 7 7 7 【 4 曹大雁 , 谢军龙 高强灌浆料在工程结构加固中的应用 J 】 广东土木 与建筑 , 2 o o 4 ( 1 O ) : 4 7 4 8 【 5 曲燕, 丛玉华, 朴坤 C G 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在加固植筋工程中的应 5结 论 ( 1 ) 在混凝土中掺加掺合料可节约大量的水泥和细骨料 : 在一般情况下, 在混凝土中 合理使用 1 t 掺合料可以取代0 6 0 9 t 的水泥, 并取代 1 0 左右的细骨料。 ( 2 ) 减少了用水量: 经试验, 用 3 0 的掺合料代替 2 0 2 5 的水泥, 搅拌混凝土中用水量可减少 5 7 左右 , 而且增强了 混凝土的密实性。 ( 3 ) 改善了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掺合料改善混凝土拌 和的和易性的效果比较显著, 对于贫混凝土和细集料用量不足 的混凝土特别有效。 ( 4 ) 增强混凝土的可泵性: 对于掺加掺合料的泵送混凝土来 说, 出了因改善和易性而提高了易泵性之外, 同时由于泌水性和离 析现象改善, 以及掺合料本身的效应, 可以得到更好的减阻效果。 ( 5 ) 减少水化热、 热能膨胀性: 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反应要放出 热量, 在大体积混凝土构件中会出现中心与边缘温度差而产生应 力, 导致裂缝。 由于掺合料的掺加有利于减少在混凝土内部由于水 化热而产生的升温, 减少了混凝土热膨胀出现裂缝的危险。 ( 6 ) 提高混凝土抗渗能力: 由于混凝土能减少用水量和降 低水灰比, 并且在和水泥水化过程中析出氢氧化钙生成水化硅 酸钙和水化铝酸钙凝胶 , 使水泥石中毛细孔的数量减少 , 孔径 变小, 增加了对液体和气体的渗透和扩散作用的抵抗力 , 即抗 渗力。 试验证明: 混凝土水胶比0 4 0以下, 掺掺合料达 2 5 以上 的混凝土, 5 6 d电通量均低于 1 5 0 0 C。 参考文献 【 1 】覃维祖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清华大学 2 】冯乃谦 高性能混凝土结构 【 J 1 清华大学 【 3 】廉慧珍对 高性能混凝土 的在反思叨清华大学 作 者简 介: 联系地址 : 联系电话 付兆岗( 1 9 6 4 一 ) , 男,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工程材料与混 凝土工程试验检测工作。 天津市河西区柳林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科研设计院 ( 3 0 0 2 2 2 ) 0 2 2 6 0 2 8 3 01 5 用叽 施工技术, 2 0 0 6 ( 8 ) : 4 1 - 4 5 【 6 】 万宇 快硬灌浆料的试验研究 J 】 电力建设, 2 0 0 5 ( 7 ) : 5 9 6 1 【 7 】方开泰, 马长兴 正交与均匀试验设计【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2 0 0 1 1 4 4 -1 5 2 作者简介 : 联 系地址 : 联 系电话 : 尚建丽( 1 9 5 7 一 ) , 女 , 工学博士,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 向: 环保型建筑材料、 节能材料、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西安市雁塔路 1 3 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 7 9 信箱( 7 1 0 0 5 5 ) 1 5 9 9 1 70 7 7 2 2 c 重 曩 圜 中 联重 科制 定完 成国内 首个 千混 砂浆 搅 拌站 国际 标 准 5月 2 2日, 在荷兰召开的 I S O T C 1 9 5年会上, 中联重科向该技术委员会递交了 干混砂浆搅拌站术语及商业规格 的国际提案 , 该项提案是中国提出的混凝土机械领域涉及砂浆搅拌站的首个提案。 干混砂浆是当前国内外建筑施工应用中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 干混砂浆设备主要用于建筑物砂浆制备, 特点是通过工业 化模式生产和运输 , 既能保证砂浆质量, 又不污染环境。近十年来,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干混砂浆行业步入 快速发展期。中联重科作为国内唯一干混砂浆成套设备提供商 , 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提案 , 有利于促进干混设备行业的技术进 步和健康发展。 1 1 0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