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研究_张金璇.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5399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8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研究_张金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研究_张金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研究_张金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第 3 期(总第 434 期)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No 3 2023Total No 434doi:10 3969/j issn 1001-8794 2023 03 003我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研究张金璇,李艳莉(山西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太原 030006)【摘要】当前,我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全面但不均衡的特征,在类别分布上呈现出聚集与分散并存的特点,同时随着时间的变化,示范区数量逐步上升、示范区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分布格局是在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人口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今后,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应从以

2、下几方面努力:合理规划,促进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均衡分布和发展;按需设置,协调推动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发展;协同联动,促进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共同发展;明确标准,合理评估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不断提升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质量。【关键词】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中图分类号】G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23)03-0014-08【收稿日期】2022-03-22【基金项目】2021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学体系发展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为 VAA210003【作者简介】张金璇(1997),女,山西临汾人,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成

3、人教育基本理论;通讯作者:李艳莉(1986),女,山西平定人,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史、成人教育基本理论。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积极发挥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形成社区教育示范区网络,构建功能齐全、管理规范、制度完善的社区教育体系,使社区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教育部于 2008 年、2010 年、2014 年和 2016 年先后确定了 122 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是我国社区教育工作的先行先试地区,具有先进性和示范性,能对其他地区的社区教育工作产生辐射带动作用。1 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

4、区的分布是影响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当前我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分布,优化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布局,对整合和分享社区教育资源、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社区教育体系和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研究者主要围绕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示范什么、如何示范等问题进行探讨,对于我国国家级社区示范区如何分布关注较少。有鉴于此,本研究主要就当前我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分布现状、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一、我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现状环境系统能够作用于示范区并影响示范区的分布与发展。我国的经济、文

5、化、社会环境等是影响示范区分布的宏观系统,而示范区所在城市的直接环境则是影响其分布的微观系统。此外,时间纬度也包含在这个环境系统之中,应该将时间和环境结合起来考察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分布与发展。2 故本研究将从地域分布、类别分布和时间分布出发,对我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分布现状与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研究。1.地域分布根据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可得到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数量分布表。由表 1 可知,当前我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地域分布呈现出以下特征。第一,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较为全面,基本形成示范区网络。我国现有内地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外加 2 个特别行政区,国家级社区教

6、育示范区已经覆盖到 16 个省、1 个自治区和41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表 1数量分布表(单位:个)年份数量(个)地区2008 年 2010 年 2014 年 2016 年总计东部地区(共 85 个)北京市332210天津市22105上海市442212江苏省442313浙江省443314福建省12126广东省11125山东省432211辽宁省23229中部地区(共 22 个)吉林省10001黑龙江省10012湖北省21025山西省11002安徽省01225江西省01001湖南省01124河南省00022西部地区(共 15 个)陕西省110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1002四川省11226重庆市101

7、24总计343422321224 个直辖市,覆盖率约为 61 76%。在这 21 个省级行政区中,有 2 个以上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省份约占总数的 71 43%,有 5 个及以上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省份约占总数的 57 14%。虽然有些省份仅有 12 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如吉林省(1 个)、黑龙江省(2 个)、山西省(2 个)、江西省(1个)、河南省(2 个)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 个)等,但总体而言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还是较为全面的。第二,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不均衡。从区际分布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数量分别为 85 个、22 个和 15 个,数量呈现

8、递减趋势且相差较大,东部地区约占总数的69 67%,中、西部地区仅占 30 33%;从城乡分布来看,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全部位于城市,农村的示范区数量为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城乡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不均衡的特征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征相吻合。东部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开放程度较高、经济高度发达,当地人口思想较为开放包容,终身学习的意识较为强烈。此外,由于在环境、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极大优势,该地区吸引了大量外来的高素质人才。这一方面为社区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社区教育的需求,从而有力地推动了

9、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建设。2.类别分布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建设依托于城市建设,按照城市的行政级别进行划分,可得到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所在城市级别分布表和各省份(自治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表。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表 2所在城市级别分布表(单位:个)级别直辖市副省级市 非副省级的省会城市 地级市县级市总计315092210各省(自治区)表 3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表(单位:个)数量(个)省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省会城市的示范区本省地、县级市的示范区江苏省1349浙江省1464福建省622广东省521山东省1134辽宁省941吉林省110黑龙江省211湖北省550山西省220安徽省523

10、江西省110湖南省431河南省202陕西省312四川省66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总计914332结合表 2、表 3,可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较为集中,趋于向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聚集。从示范区所处位置来看,示范区数量最多的五个省(直辖市)分为浙江省(14 个)、江苏省(13 个)、上海市(12 个)、山东省(11 个)和北京市(10 个),可见,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聚集于长三角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区;从示范区所在城市级别来看,主要聚集于副省级市和直辖市,位于副省级市和直辖市的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共有 81 个,约占总数的 66 39%,而位于地县级市的示范区数量较少,仅有

11、32 个,约占总数的26 23%;从省内分布来看,各省份的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主要集中于省会城市或本省经济发达地区,如福建省的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主要位于福州市和厦门市,辽宁省的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主51要位于沈阳市和大连市。此外,吉林省、湖北省、山西省、江西省和四川省的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皆位于其省会城市,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分布高度趋同。第二,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在示范区数量较多、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分布较为分散。如江苏省共有 13 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其中只有 4 个位于南京市,其他 9 个分别位于江阴市、苏州市、常州市、昆山市、无锡市、镇江市等地县级城市;浙江省有4 个国家级社区教

12、育示范区,分别位于平湖市、慈溪市、宁波市、湖州市等地县级城市;山东省共有 11 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其中 4 个分别位于淄博市、寿光市、泰安市、诸城市等地县级城市。这一方面说明了这些省份开展社区教育的力度大、进展快、效率高,其示范区建设已经进入“全面推进、共同发展”的阶段;另一方面,从侧面反映出该地政府和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知度较高,能够正确认识社区教育、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3.时间分布2008 年、2010 年、2014 年和 2016 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数量分布见表 4。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表 4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数量分布表(单位:个)年份数量(个)地区

13、2008 年2010 年2014 年2016 年北京市36810天津市2455上海市481012江苏省481013浙江省481114福建省1346广东省1235山东省47911辽宁省2579吉林省1111黑龙江省1112湖北省2335山西省1222安徽省0135江西省0111湖南省0124河南省0002陕西省12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22四川省1246重庆市1124总计346890122表 4 所呈现的分布情况反映出我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时间分布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数量分布来看,2008 年、2010 年、2014年和 2016 年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数量分别为 34个

14、、68 个、90 个和 122 个。在全国范围内我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数量呈稳步上升趋势,从 2008 年的 34 个增长到 2016 年的 122 个,增长了约 2 59倍。示范区数量的稳步增长反映出我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具有规范化、标准化特点,也表明我国社区教育工作在不断深入和优化;具体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数量也基本呈上升趋势,但增速略有不同。增势较弱的有吉林省、黑龙江省、山西省、河南省和江西省。增势较强的有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辽宁省和四川省,如北京市的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数量从 2008 年的 3 个增长到 2016 年的 10 个

15、;上海市的示范区数量从 2008 年的 4 个增长到 2016年的12 个;江苏省的示范区数量更是从2008 年的4个增长到 2016 年的 13 个。第二,从省际分布来看,2008 年我国共有 17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建立了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2010 年安徽省、江西省、湖南省分别新增 1 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2014 年无新增;2016 年河南省新增 2 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覆盖范围逐渐增大,最终覆盖到 2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同时,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山东省、辽宁省和四川省在2008 年、2010 年、2014 年和2

16、016 年均有新的示范区设立,说明这些地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建设成效较为显著,能够带动本地区社区教育实现良性发展。总的来说,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全面但不均衡的特征,在类别分布上呈现出聚集与分散并存的特点,同时随着时间的变化,示范区数量逐步上升,示范区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二、我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的影响因素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分布受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政治、经济因素是影响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的外部因素,文化、人口因素是影响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的内部因素。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目前的分布格局。611.政治因素当前我国社区教育事业由政府

17、统筹安排,3 具有“自上而下”的发展特征。4 政治因素是影响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国家的行政指令、地方政府的举措和“首都效应”三个方面。就国家层面看,国家对于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地域分布进行整体把控。2010 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荐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通知 指出,东部省(市)可以推荐 12 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中、西部省(市、区)可以推荐 1 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5 这使得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广泛覆盖我国的东、中、西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区际分布呈不均衡状态,东部省(市)的示范区数量远超中、西部省(市、区)。在地方层面上,地方政府的举措对于

18、本地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建有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福建、上海、太原、宁波等省市均颁布了 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以推动本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北京、上海等地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进一步明确了社区教育的经费、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等,6 使得这些地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数量不断增加,如山西省的 2 个示范区位于太原市,浙江省宁波市在 4 批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评定中均榜上有名。政治因素能够影响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分布还表现在“首都效应”上。所谓“首都效应”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与教育中心高度重合,7 如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同样也是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聚集地。

19、同理可知,省会城市作为某一省份的政治中心,也成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聚集地。从资源配置角度来说,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政府是我国社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且首都(省会)因区位优势更容易获得教育资源,从而拥有竞争优势,因而成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聚集地。2.经济因素经济基础是建设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重要基础,因此也成为影响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的物质基础。具体而言,良好的经济基础能够为本地区建设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继而可以保证本地区拥有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必需的场地场馆、完备的基础设施

20、、优良的师资力量、专职的管理人员、充足的教学资源等。在此基础上,各地才能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创新社区教育形式,从而建成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如,2008 年大连市甘井子区被确定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该区自 2006 年起社区教育经费已超过了3 元/人;8 2010 年上海市长宁区被确定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该区 2012 年的社区教育经费共计671 万元,人均已经达到 11 18 元。9 建设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除了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外,还需要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从目前情况来看,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社区居民对于社区教育的认知度较低,参与热

21、情相对经济发达地区不高。10 原因有二:一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区居民来说,没有充裕的闲暇时间和良好的经济条件做支撑,人们不得不先忙于生计,解决温饱问题,因而无暇参与社区教育活动;二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费有限,导致社区教育出现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活动内容不丰富、形式单调等问题,无法调动广大居民的学习热情。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步。一方面,地区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离不开人的发展,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建设能够促进本地区人的发展和社区发展,为地区经济发展输送人才、增添活力;另一方面,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建设离不开经费支持,离不开地区经济的繁

22、荣。因此,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具有必然性。这种现象也可以从资源配置角度来解释,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购买能力强,更容易获得社区教育资源,如长三角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区就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聚集地。3.文化因素社区教育具有文化属性,社区教育所代表的文化既受制于地区文化,又能引领地区文化的发展,因此任何一个地区的社区教育都是与其文化生态相适应的,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分布受到文化因素的深刻影响。宋代以来,我国经济中心的南移促使我国文化中心向东南地区转移,明清时期更是确立了江南地区作为我国文化中心的地位。进入近现代,东南沿海、沿江城市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经济

23、实力巩固了其文化中心的地位。11 结合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数量分布和地域分布可以发现,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趋于向文化中心聚集,如向上海、杭71州、南京、苏州、西安等地集聚。同时,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建立又能反过来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向文化中心聚集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文化中心拥有优秀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这是建设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前提。文化中心的社区教育师资力量雄厚,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较高,如上海市静安区的学员和各办学机构等都对本社区内的专兼职教师做出了积极评价,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社会认可度较高;12 温州市的社区教育师资来源广泛且学历层

24、次较高,促进了当地社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13 其次,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这是建设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基础。文化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质量高低会对当地社区教育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内涵丰富、历久弥新,能够强化社区教育对社区居民的价值引领,丰富社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而我国一流的高校、研究所、图书馆、博物馆等基本都集中在北京、上海、西安、南京等文化中心,这为当地的社区居民提供了学习资源保障,也为当地建设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提供了便利条件。最后,文化中心学习氛围浓厚,这是建设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关键。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更容易激发起人们的学习动机,14 使人们不自觉地对学

25、习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到各类教育活动中。文化中心兼备历史与传统底蕴,拥有优秀的教育、科研、文化氛围,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这有利于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建设。4.人口因素人口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能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是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赖以存在的基础。因此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与人口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人口数量。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分布与人口密度分布呈正相关,即人口密集地区与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密集地区高度一致,这与经典的胡焕庸线相重合。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超大、特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

26、天津、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等 21 个城市,其中,除东莞、郑州、昆明之外,其他城市均建有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可见,人口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分布。第二,人口素质。人口素质直接影响当地社区教育开展的形式、内容和效果,继而影响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建设。在人口素质较高的地区,人们对于社区教育的作用和地位认识相对更为明确,期待通过接受社区教育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因此对社区教育的需求相对较多。人口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相关。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总体来说由东向西递减,

27、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处于全国领先地位。15 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对外开放程度更是存在显著差异,东部沿海地区遥遥领先于中西部地区。这与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分布特征高度吻合。第三,人口流动。当前,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快速增长,东部地区的一线城市、省会城市等对于流动人口具有较大吸引力。流动人口数量的增长对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也包括对社区教育发展和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产生影响。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2012 显示,大多数流动人口都关心流入地的发展和变化,融入当地社会的意愿强烈,流动人口也期望能够获得比没有流动情况下更大的发展,因而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较高。三、我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

28、范区分布的启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分布不仅影响着社区教育的发展,也影响着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探寻我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分布现状、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对未来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分布进行系统思考。1.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需合理规划,均衡发展如前所述,现有的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尚不均衡。受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等因素影响,环渤海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带的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数量较多,发展较好;中西部地区的示范区数量较少,建设进程缓慢。因此,应对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进行合理规划,使其普遍开展、均衡发展,从而扩大示范区的辐射范围,增强辐射效果。一是建立国家统筹、

29、分级调控的布局体系。为进一步顺应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应针对我国地域差异和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现状,确立由国家统筹指导、各级政府分级管理、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体制机制,这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81同时也是促进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合理分布的必然选择。对于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布局,首先,应由国家统一规划布点,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改善示范区东西分布不均衡的现状,让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社区居民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其次,应充分发挥示范区所在的地(市)级政府自身的管理职能,为本地区的示范区建设提供优惠政策和有效指导;最后,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对社区教育实施多元共治,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

30、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分布。二是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和实施方案。当前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存在地域差异,因此要综合考虑各地社区教育的发展水平,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政策和实施方案,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推行社区教育。就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地域分布而言,可以对中西部地区适当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放宽评选标准,缩小地区发展差异;就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类别分布而言,可以向地县级城市适当倾斜,扩大示范区的覆盖面。2012 年关于推荐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通知 指出,本次推荐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推动,适度倾斜”,16 该原则在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同样适用。总之,规划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布局时既要关注

31、社区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又要聚焦发展相对薄弱的地区,以实现社区教育的均衡发展。2.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要按需设置,协调发展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设置和分布受到社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从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现有布局中可以看出政策制定背后的价值取向,即示范区分布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紧密相关。因此,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设置应根据需求灵活调整,既要与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相协调,又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时还要与国家战略规划相吻合。一是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设置与分布要与我国社区教育的整体发展相协调。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要从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和社区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出发,把国家

32、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设置与社区教育的发展、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联系起来,进行统筹规划。根据各地社区教育的发展水平合理设置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数量和布局,实现比例适当、逐步实现示范区的全覆盖的目标,使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发挥出最大效益。二是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设置与分布要基于社会实际,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也就是说,各地要根据本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来布局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为区域内社区教育的整体发展做长久打算,突出前瞻性和发展性。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分布不能一味地强调公平,鼓励和支持尚未建成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地区率先把示范区设在区域经济、文化重镇,使其成为区域建设中的关键一环;但也不

33、能完全一边倒,可以结合可视化工具和数理分析方法等,17 探讨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制定最佳政策方案。三是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设置与分布还要考虑到国家战略规划,应使其全方位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应鼓励和支持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等率先做大、做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促进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推动区域社区教育联动发展。3.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要协同联动,共同发展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虽然是我国社区教育的引领、示范地区,但不同地区之间的示范区建设仍存在较大差异,各示范区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远远领先于中西部地区,18 因而未来国

34、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之间要加强交流互动,实现合作共赢。这是推进不同地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科学分布的必然选择。一是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之间要互通有无,加强合作,共同提高。各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应本着平等、合作、开放、共享的理念和原则,根据自身发展实际,进行全面深入的互动合作。第一,各示范区可以多开展专题学习交流,讨论交流本地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建设情况、课程开发、师资储备等问题,以便相互了解、相互促进;第二,各示范区可以联合举办与社区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等相关的系列活动,这样既可以打造合作交流平台,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又可以提高自身的社会影

35、响力,进一步激发示范区活力;第三,各示范区还可以联合开展学术研究,研究人员共同确定研究的主题、方法、内容等,使研究成果真正具有实践推广价值。19 二是加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对口帮扶,实现共同发展。对口帮扶主要是针对发展水平差异过大的示范区而言。鼓励和支持社区教育发展较好的城市结合自身需求建设特色示范区,并对社区教育发展较落后的城市进行对口帮扶,如上海市杨浦91区就与新疆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了沪克双方的合作共赢。20 在帮扶期间,双方应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在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师资建设、资源建设、人才交流、社区教育管理等方面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协作,帮助对口帮扶的示范区

36、逐步提高社区教育质量,从而促进双方社区教育的共同发展,最终实现我国建立现代化社区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目标。4.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分布要明确标准,合理评估建立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不仅有利于本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其具有的在其他地区乃至全国推广的重要价值能够得以推广,从而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故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设置与分布除强调数量的全面与均衡之外,还要注重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质量,为此要明确国家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评选标准,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一方面,各地要制定严格的评选标准,对本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合理评估。科学构建评估标准、积极开展质量评估工作对于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建设具有

37、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社区教育目标的针对性,为社区教育发展指明方向;二是有利于推动社区教育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三是有利于提高社区教育的影响力和居民满意度。因而,各地应结合本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参照社区教育示范区评估标准(试行),制订具体的评估细则或实施办法,组织专家学者等对本地区的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开展查验和评估工作。设置评估标准时既要保证评估标准具有判断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合格与否、水平高低等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评估标准的引导功能,引领社区教育实现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要完善进出机制,严把评选与考核程序关。这是保证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合理分布的基本举措。在“进”的方面,政府要加强国

38、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设置工作的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评选标准和认定流程,可采用多元主体评价相结合的形式,21 以评促发展。同时,在确保公平、标准的基础上向社区教育特色发展地区适度倾斜,不囿于已有的标准条例。在“出”的方面,政府要重视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设置后的监测评价工作,从注重事前审批转变为注重事中、事后的监管,可以探索建立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监测评价,委托专业机构定期对示范区进行监测和评估。总之,政府既要当好标准的制定者,又要当好评价监督者,以促进我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高质量发展。总之,作为经济快速发展和教育变革的产物,社区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现代化探索的重点领域,尤其进入“十四五”时期,我

39、国社区教育必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把握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分布现状,为其总结、提炼实践经验,并为其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将有助于明确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工作的开展,也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社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高社区教育的规范化水平,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社区教育体系,以更好地满足居民对社区教育的需求,营造全民学习环境,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当然,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建设与分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要对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使命和定位有深刻的理解,对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未来发展有正确的认识,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要

40、积极探索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模式,以便更好地发挥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价值引领作用和示范参考功能。【注释】表格数据来自教职成函2008 1 号、教职成函2010 9号、教职成函 2014 2 号和教职成函 2016 10 号。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 1935 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即“黑河 腾冲线”。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据国家统计局说明,城区常住人口 1 000 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 500 万以上 1 000 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教育部办公厅于 2010 年印发

41、社区教育示范区评估标准(试行),发文号为教职成厅 2010 7 号。【参考文献】1 宋亦芳 我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示范效应分析 J 教育发展研究,2012,32(19):60 2 叶澜“面向 21 世纪教育系科改革研究与实践”结题总报告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3):3435 3 宋美红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J 成人教育,2016,36(6):23 4 肖甜,李劲松,李梦琦 中国社区教育资源空间不均衡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J 当代教育论坛,2021(1):62 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通知 EB/OL (2010-09-16)202

42、0-09-26 http:/wwwmoe gov cn/srcsite/A07/zcs_cxsh/201009/t20100916_10802813 html 6 邵晓枫 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困难与对策研究 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0(1):83 7 周光礼 中国学术中心的转移:历史与逻辑J 江苏高教,2021(10):33 8 周冬 辽宁省社区教育实验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 J 辽宁教育研究,2008(10):17 9 宋亦芳 社区教育政府经费的使用效益研究: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47 10 杨永明,何晓颖,雷雪艳,等 国家社区教育

43、示范区建设:问题诊断与优化策略J 职业技术教育,2017,38(33):37 11 张燕燕,王孙禺,王敏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历史演变驱动因素与作用机制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34(2):79 12 蒋中华,国卉男 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优化建议 J 当代职业教育,2021(5):56 13 吴思孝 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调查与实践探索:以温州为例 J 成人教育,2017,37(12):51 14 孙立新,宋雨昕 我国学习型社会研究的进展与未来展望:基于 NVivo 的内容分析法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20(6):6 15 刘钊,潘海生 我国各省区教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状况

44、分析 J 中国农机化,2008(4):95 16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通知 EB/OL (2012-09-04)2020-06-14 http:/wwwmoe gov cn/s78/A07/A07_sjhj/141555 html 17 侯怀银,尚瑞茜 学习型社会研究的现实图景与中国特色 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32(6):58 18 宋亦芳 论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再实验J 职教论坛,2015(9):56 19 邵晓枫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J 职教论坛,2016(24):53 20 孙加龙 我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建设 20 年:反思与展望 J 开放学习

45、研究,2021,26(2):17 21叶忠海 社区教育实验工作 20 年:成就、特色和展望 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4):40esearch on the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CommunityEducation Demonstration Zones in ChinaZHANG Jin-xuan,LI Yan-li(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China)【Abstract】At present,the regional distrib

46、ution of National Community Education Demonstration Zones in China is comprehensivebut unbalanced,and the categorical distribu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aggregation and dispersion At the same time,the number ofDemonstration Zones gradually increases and the coverage of Demonstration Zones gradually ex

47、pands with the change of time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National Community Education Demonstration Zones is formed by the comprehensive action of political,economic,population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future,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ommunity Education Demonstration Zones should focus onth

48、e following aspects:reasonable planning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ommunity EducationDemonstration Zones;setting on demand to coordinat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ommunity Education DemonstrationZones;collaborative linkage to promote the common d

49、evelopment of National Community Education Demonstration Zones;clearstandards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of National Community Education Demonstration Zones,in order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of National Community Education Demonstration Zones【Key words】community education;demonstration zone;distribution(编辑/关永承)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