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未来已来:旧改类未来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_张雯洁.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5169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8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来已来:旧改类未来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_张雯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未来已来:旧改类未来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_张雯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未来已来:旧改类未来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_张雯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城市治理【文章编号】10063862(2023)02011808118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 2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No2 2023未来已来:旧改类未来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张雯洁(宁波工程学院 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浙江 宁波,315211)【摘要】近几年来,各地对社区的关注和研究层出不穷。浙江省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已在三年内(20192022)探索出一条从提出“未来社区”的概念到首批“未来社区”真正建成之路,并制定一系列创建评价标准用以指导未来社区建设。而社区具有物质性和社会性,其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对社区构成具有重要

2、意义。本研究试图面向旧改类社区,对评价标准进行解读,认为未来社区公共空间的特征是共享性、立体性和交往性,并将各类空间细化分类;以朱雀社区为例从人、物、制度三个影响公共空间布局的因素入手,形成如何增加能量空间、转换空间、学习空间、议事空间、智能空间等新型空间类型的策略;从而能更好地指导旧改类社区更新,达到未来社区评价标准。【关键词】未来社区;公共空间;共享性;立体性;交往性【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2021 年度浙江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建设科研项目(项目号:2021K015)0引言2019 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未来社区”的建设理念,随后勾勒出未来社区的“三化九场景

3、”,到 2022 年 5 月为止,浙江已形成首批 28 个未来社区的落地。三年间,浙江已然探索出一条“未来社区”真正建成之路,并制定了一套理念、体系和评价标准。其中未来社区分旧改类、新建类、全拆重建类、拆除重建类和拆改结合类五大类。浙江省公布的宁波市五批示范社区中旧改类占 72.5%,其他城市亦然。在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的未来场景下,人们生活轨迹、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比例不断改变,虽然人们对物理空间的依赖逐渐减弱,但其功能类型已朝着多元化发展。目前浙江省未来社区体现在未来上,关注数字化平台建设比重较多,以打造非物质化的虚拟空间为主。而在未来九大场景下研究未来社区公共物理空间上的变化较少。王淑华

4、等提出了营造疗愈健康型社区公共空间将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1。余培敏等通过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提升时遇到的现状问题,寻找提升的五条路径2。近期虽然关注度有所提高,但集中关注公共空间的某一类研究。王晓鹏对浙江省 7 个未来社区 8 个方案的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的研究总结:地块尺度变小、底层入口密度变密、建筑密度提升、非地面公共空间占比提升3。这是对未来社区整体空间的研究,但也仅局限于新建类社区方案的研究。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科 2021 63 号文件呼吁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所以这样大拆大建社区只是少数,更多的还是当下以修补为主的拆改结合和旧改类未来社区。杨继伟认为未来社区在空

5、间形态上更讲究符合现代智慧化技术的空间场景,而且相对于原来房产开发,将会增加大量社会性使用的公共空间4。本文希望通过对旧改类社区公共空间整体研究,并以朱雀社区为例,为今后的公共空间优化提供借鉴,推进未来社区的建设进程。1传统社区公共空间类型1.1社区界定范围旧改类社区中的居住区一般是未来社区改造的重点。现行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是 2018 版(下简称“居标”),但是旧改类社区基本是 2010 年以前建造的居住区,建造遵从旧版规范。旧版规范居住区分级控制标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和组团三类5。根据新版的居标,城市居住区分为居住街坊、5 分钟、10 分钟、15 分钟生活圈四类

6、6。从单纯的区域划分到生活圈,反映国家今后更加注重居民的出行能力、设施需求频率张雯洁未来已来:旧改类未来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城市治理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 2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No2 2023119及服务半径和水平。针对各市行政社区范围和街道数据统计,居住街坊相当于单个小型居住小区或大型社区中社区网格单元范围;5 分钟生活圈基本是目前行政社区范围,而 10 分钟、15 分钟生活圈基本属于行政街道管辖范围。由此目前研究的社区属于 510 分钟生活圈范围。1.2社区公共空间定义关于社区公共空间定义众说纷纭。张晓文等认为社区公共空

7、间是社区或社区群中,社区居民进行公共交往的,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7。李丕富认为社区公共空间是公共空间在社区层面的体现,主要服务于这个社区内生活工作的广大人群,具有开放性、可达性、公共性和功能性四方面特征,作为社区文化和集体意识的空间载体,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价值取向,决定着人们对城市的印象8。从社会层面研究,任何时期、任何类型的公共空间具备以下三个要素:第一参与者;第二(沟通或非沟通的)媒介;第三(辩论或非辩论)共识。它们的协同作用决定着公共的性质和类型9。由此,本文认为社区公共空间是面向社区所有人群开放,进行公开性活动的物质空间,分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两类。而影响公共空间的因素

8、可概括为人、物、制度。1.3社区公共空间类型社区公共空间按功能分为多种类型。根据居标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整理所得(表 1),传统社区除了行政和医疗卫生设施属于服务空间外,其他公共空间可分为运动空间、文化空间、商业空间和交通空间四类。然而社区公共空间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其共时性为社区公共空间提供了基础原型,而历时性则为社区公共空间提供了转换的要素,为原型的转换提供素材,从而形成新的社区公共空间的类型10。未来社区的实施就是从历时性产生公共空间的新类型。表 1传统社区公共空间标准配置空间类型居住街坊5 分钟生活圈10 分钟、15 分钟生活圈服务空间物业管理服务物业管理服务、社区服务站、卫生服务

9、站、公共厕所社区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运动空间儿童、老年人活动场地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室外健身器械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地(球类)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房文化空间文化活动站文化活动中心商业空间便利店社区食堂、小超市商场、菜场(生鲜超市)、银行、邮政、电信场所交通空间停车场停车场停车场邮件和快递送达设施轨道交通站智能信报箱、智能快件箱公交首末站、公交车站资料来源:作者整理2未来社区评价体系中空间类型解读浙江省未来社区创建评价指标体系(下简称“体系”)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具体的指标内容。其中二级指标分为约束性和引导性两种类型11。在 浙江省

10、城镇未来社区验收办法(试行)(下简称“验收办法”)中场景响应度共 360 分,占总体考核分的 67%,其中约束性体现未来社区建设的“底线控制”,每个场景 40 分,旧改类至少满足五个场景即达到 200 分12。经过对场景响应度中的物质公共空间创建分值整理计算,共有 88 分。引导性指标体现未来社区发展的“动态引领”,是在传统社区更新基础上的有益创新。引导性作为加分项,最多可加 40 分,而物质公共空间创建分值有 12.5 分。与约束性指标相加共 100 分,达到达标分的一半以上。可见社区公共空间对未来社区创建的重要性。但此体系仅是政策层面的评判标准,对物质空间设计者来说,需要通过一定的理解进行

11、转化。2.1公共空间类型变化将九大场景转化为公共空间后(图 1),未来社区在原有居住区标准的基础上约束性指标在功能上增加了学习空间、办公空间、能量空间、物流空间、议事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未来社区已经不再只是冷漠的居住机器。学习空间是指为上班城市治理张雯洁未来已来:旧改类未来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120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 2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No2 2023图 1未来社区和公共空间解读示意资料来源:张雯洁、方质冰绘制族提供 8 小时工作以外学习、为社区人群提供学习才艺、为儿童提供培训的场所;办公空间是考虑到未来年轻人创业

12、门槛高或减少通勤时间,鼓励家门口创业而设立的空间,并提供相关配套服务;能量空间是随着时代变化,人们对电子产品和汽车依赖性增强,需要随时补充附属品的能量而随之产生的特定场所。物流空间是交通空间中的货物场所,其随着物流配送的发展,线上交易和实体货物传输需张雯洁未来已来:旧改类未来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城市治理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 2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No2 2023121要更多的临时仓储和收发空间。议事空间是在现行社区治理中逐渐出现的一种空间,用于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讨论的场所。参与者为业主委员会代表、居委会代表或楼栋代表等。在

13、引导性指标上增加了特色空间、创客空间、智能空间、转换空间、弹性空间。这是在约束性指标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特色空间讲究文化在地性,特别是旧改类社区必须注重对历史记忆的活态保留传承11,加强居民的归属感。创客空间是将有共同兴趣的人提供聚会、社交并合作的工作空间。他们出于兴趣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产品。智能空间是随着科技进步,社区将引进各种先进智能设施辅助其他功能空间运作,有数字化平台外置作用,并在物理空间中创造虚拟空间,扩大人们活动范围。转换空间是随着出行选择方式增加,为了更便捷到达目的地通过几种出行方式转换并衔接的交通空间。而弹性空间是介于室外和室内之间可变的空间,比如晴天是室外空间,雨

14、天可搭个帐篷或装配式建筑变为室内空间,使该空间不受天气等其他不利因素影响。2.2公共空间特性趋势根据体系,各空间分析中反复出现除具体功能性空间以外的名词:共享、屋顶平台和地下、交往。由此说明公共空间在未来使用上则更强调共享性、立体性、交往性(图 2)。共享性空间是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需要一些发呆、思考、欣赏美景时间。其有地点共享、内容共享两种涵义:地点共享为不同人分时段使用同一地点,达到不同的使用功能;而内容共享是不同人同一时段共享同一地点,达到互相促进效果。提出对屋顶平台、地下空间、风雨走廊等的立体利用是希望达到空间集约:屋顶平台是对建筑物以上的高空利用;风雨走廊、架空层等成为两个空间转换

15、时遮风避雨的通过式空间,均可供人们停留交往;目前地下空间用来作为交通空间较多,比如停车场。随着社区公共空间的关注度提升,整体社区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有限,更多的公共空间将转入地下。交往性空间是除了生活必备的空间外,人们需要在所住社区有互动空间,按不同兴趣、年龄、职业进行社群交往。根据王德等对2018 年上海联通用户的手机信令数据处理和研究发现虚实空间活动会相互影响,在一定限度内,外出活动会随着网络访问增加而增加13。未来社区可结合线上论坛、楼栋微信群等在社区交往性空间开展社区线下活动。图 2未来社区公共空间特性资料来源:改绘自网络 https:/fcgdmmcom/news/shichang g

16、ai kuang/1428htm3朱雀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程序3.1项目概况朱雀社区属于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街道,始建于20 世纪 90 年代的居住型老旧社区。辖区面积91863m2,社区由朱雀新村、宝丽花园、宝泰花苑三个小区和三栋办公楼组成,属于 5 分钟生活圈居住区,300m 步行距离。常住人口 6800 余人,老龄化比例近 30%,是一个“双老型”(人口老龄化及设施老化)小区(图 3)。社区内的本地居民多为老年人独居或老年人及其子女一起居住。此外,社区内外地租客占三分之一。街道管理者拟对此社区以旧改类未来社区为标准进行改造。图 3案例区位图资料来源:张雯洁、温晨翔绘制3.2调研过程3.2.1人的

17、因素:居民需求人的层面即从满足居民的需求出发,对社区公城市治理张雯洁未来已来:旧改类未来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122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 2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No2 2023图 4社区活动人流量示意图资料来源:张雯洁、王懿晗绘制图 5公共空间分布图资料来源:张雯洁、温晨翔绘制共空间进行优化。社区公共空间和社区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根据实地记录(图 4),该社区人群在社区活动的参与度主要为 03 岁学龄前儿童和 60 到69 岁老人。而从居住人口比例来看,03 岁学龄前儿童仅占 5.5%,6069 岁占 17%。说明 03 岁学龄

18、前儿童参与社区空间活动最频繁,6069 岁老人次之。在社区空间优化中就必须考虑到这两类人群的特殊需求。与居民访谈中了解到使用公共空间中的不满之处。比如入口小广场附近居民反映比较吵,常有人半夜聚餐、打牌干扰居民休息。3.2.2物的因素:公共设施物的层面是指随着科技进步,各种新事物的产生改变了人的活动方式,需要优化现有空间。通过实地调研,首先对该社区已建成的社区公共空间进行盘点:表 2 和图 5 所示现有物理空间已基本符合传统型公共空间。但居民问卷中反映公共设施老化、不舒适、缺乏新意成为减少居民社区活动的原因。比如中青年居民周末在社区内无处可去、运动场地基本是广场舞阿姨的天下等。说明现有的空间无法

19、跟上物的变化。3.2.3制度的要素:管理办法制度层面是整个空间治理或运作的规则,也会影响到公共空间布局。通过验收办法的解读,对社区公共空间强调三性空间的趋势:从共享性、立体性、交往性出发考虑各类功能空间的填补。结合与街道、社区和物业管理者的访谈,管理者希望朱雀社区公共空间能增加治理需要的法治空间、议事空间和廉政空间等,形成对其他因素考虑的有益补充。3.2.4三要素融合:共同参与整体方案设计完成后,必须邀请居民代表和社区工作者参加设计反馈,从居民角度来评价公共空间设置的合理性,也能提高他们社区建设参与度。需求及时反馈给设计,有利于建成运营后居民的满意度提高。社区邀请居民到现场听设计师阐述理念,并

20、通过相互沟通和思想碰撞合理优化公共空间。表 2现有社区公共空间统计表指标性质空间类型现有社区公共空间传统型服务空间社区居委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四眼碶中学、鄞州区退(离)休教育工作者协会、再生资源回收、公共厕所运动空间青春广场文化空间朱雀社区文化宫、主入口空间商业空间洗衣店、小餐馆若干、吕四海蜇蔬菜批发配送交通空间智能停车场、机非停车场、沿河步道、小区道路资料来源:作者整理4旧改类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4.1置入能量空间,打造社区新形象社区入口空间是社区的形象工程。后疫情时代以来更是肩负着为人口流动把好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每天除了大量人流的进出,还有志愿者和物业管理人员在那里值守和停留。为了增强

21、朱雀社区门面的识别性,在入口场地上结合原有景观建立云状构造的亭子,能遮风避雨,并起到隔音效果。亭子用能量柱作为支撑,便于社区人们日常手机充电、连接 WIFI、播放社区通知和音乐等,提高社区活张雯洁未来已来:旧改类未来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城市治理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 2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No2 2023123力。不仅作为一种文化空间,还成为能量补给的空间。4.2创建共享空间,盘活零碎土地利用传统书报亭在互联网的今天逐渐被人们摒弃而落幕的同时,本文发掘其潜在功能价值,作为新智能社区模块提供各种饮料、代收水电煤费、网络销售以及多

22、元功能布点,以此作为社区空间灵活运用的参考,与社区图书馆结合或独立放置均可。可开合书亭(图 6)通过伸展空间成为一个适合全年龄段皆能使用的共享书房,放置于社区较安静处,作为社区居民共享性空间。通过社区鼓励居民、店家或学校募捐座椅,整合居民略带私有化的沙发摆放于沿河步道的闲置用地。寻找居民所界定的“隐形边界”和日照充足的空间,创造一个可供交谈、晒太阳的新空间。让社区“共享家具”更有“温度”来营造社区归属感(图7)。图 6共享模块资料来源:张雯洁、卢卓泓绘制图 7共享家具资料来源:张雯洁、朱译彤绘制将青春广场后方的杂草丛生空地改造为儿童游乐场,为活动频繁的学龄前儿童打造一片专属空间,并根据需要将此

23、广场改为弹性空间,帐篷等装配式建筑来满足可变性。比如临时核酸检测点、跳蚤市场等。它能在社区承载不同的活动有且不限于音乐演出、街头舞蹈、公开演讲和特殊节日活动。为社区中青年居民提供非正式的公共聚集空间 一个实时的社区集会场所,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策划的欲望。4.3引入转换空间,促进出行便捷度未来社区中建筑和交通场景要求公共服务设施与交通站点无缝衔接,并打通社区内外道路,提高出行便捷性,建立社区慢行网络。旧改类社区对原有道路修改成本较大,伤筋动骨。故选择从转换空间入手,引入社区 MINI 巴士,在社区中人气最旺、活动最丰富的青春广场一侧设立巴士上下车点,沿线停靠街道范围的轨道交通站点和公交车站点,

24、方便社区居民利用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为老人小孩出行提供便利,为中青年居民通勤提供低碳选择。同时设计一条社区漫步道,串联整个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这样使更多居民选择慢行交通方式出行,易于打造社区慢行系统。4.4扩展学习空间,增强文化氛围社区内某中学门前道路拥挤。每临放学时段,放学学生和路面两边临时停放的车辆形成人车混流。而该道路又是社区的主干道,成为瓶颈地带,严重影响周边居民出行。此次沿学校内圈道路设置人行步道及自行车绿道,外圈设置机动车道。学校围墙改造为洞口式围墙,平时可供社区内行人休憩交谈,接送时段可供家长等候。墙面上放置黑板,其上可书写名人名言或张贴光荣榜等,将墙内的校园文化向墙外的社区进行

25、渗透,打造社区特色文化氛围(图 8)。上下学时段时,通过可移动路障的设置分隔道路,留出单向行驶道路;非上下学时段,则移除此路障,使道路成为双向机动车道的一部分(图 9)。作为交通空间,通过结合校园文化打造出不一样的学习空间。4.5改良议事空间,提升社区参与度居委会和社区主干道之间有一小花园连接,现状场地总体布局较为完善,但原有木亭老旧破损,且无人问津。同时宣传栏在风格上与周边景观有所冲突。通过修复木亭、重建木质宣传栏,更具亲和力,使其融入周边景观。原有条形长凳改城市治理张雯洁未来已来:旧改类未来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124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 2 期 Urban Develo

26、pment Studies Vol30 No2 2023图 8放学路优化示意图资料来源:张雯洁、朱思雨绘制图 9可移动路障道路示意图资料来源:张雯洁、林颖洁绘制为曲折长凳,丰富原有单一空间,并增加休闲遮阳伞,雨天挡雨晴天遮阳。此处由于和居委会相邻,此廊作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议事长廊,打造为议事空间。4.6植入智能空间,打造智慧健康线社区内增加一条适合跑步的环道,沿途铺设蓝色橡胶漆,并设置智能步道打卡桩、百米智能竞速跑道、智能步道灯等特色设施组合而成,满足社区不同人群的运动需求,创造了良好的健身条件,改善了生活质量。百米智能竞速跑道的起点可设置压力感应地板,只要进行踩踏,便能开启智能赛跑,除了能

27、够智能计时外,还能够抓拍精彩瞬间,拥有冲过终点欢呼特效,并查看自动排名。通过各种智能空间的打造,相信能吸引社区中青年群体更多参与社区活动,在结束一天劳累后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5小结本文从人、物、制度三个影响社区公共空间的因素入手调研优化,整理出社区所有公共空间,按空间类型归类,并绘制公共空间分布地图,识别是否均匀。问卷形式评判居民的利用率和便利度。在优化公共空间时,按实际社区现状对人群进行画像,调研出他们的需求。针对所处社区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和管理者需求,制定增加公共活动设施的清单。最后根据所处社区治理上公众参与度强弱,并通过引导来扩大参与空间。约束型需要全部补齐,挖掘社区内原有利用不足的空间

28、或废弃场地,加以改造;或通过装配式模块构筑物置入旧空间领域形成新的空间;利用智能设施植入实体空间,形成虚实相生的空间。引导型指标可根据实际投资分期实施,以保证约束项的高质量完成。并在空间类型上对照图 1,保证满足五种以上场景的空间(表3)。验收办法规定除了硬件建设外须提供运营后社区居民满意度调研报告,故可按总体布局、具体分析、居民参与、查漏补缺、总体评价的程序对旧改类社区公共空间进行优化,达到未来社区标准。表 3优化后的社区公共空间统计表指标性质 空间类型未来场景增加社区公共空间约束型学习空间教育场景中学门口的最美放学路创业空间创业场景社区创业站物流空间交通场景社区驿站能量空间 低碳场景、交通

29、场景主入口议事空间治理场景议事长廊引导性特色空间 邻里场景、建筑场景 中学门口的最美放学路创客空间创业场景创客学院智能空间健康场景漫步道弹性空间交通场景零碎草地转换空间 交通场景、低碳场景社区巴士资料来源:作者整理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正方兴未艾,未来五年将会有更多旧改类社区投入到建设中,其公共空间将是未来关注的重点,它起到增加社区活力、居民归属感和凝聚力的作用。本文从未来社区验收办法的角度对社区公共空间进行解读,提出空间趋势和优化策略。由于场景响应度和实施方案符合度共有 420 分,占总分 65%。所以本文着重设计场景响应度方面研究,后续可从运营角度和特色亮点塑造方面进行研究,使整个未来社区的研

30、究更加完善。张雯洁未来已来:旧改类未来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城市治理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 2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No2 2023125【参考文献】1王淑华,薛巾 基于未来社区健康场景下的疗愈景观空间模型构建J 城市发展研究,2022,29(08):1181262余培敏,刘秀峰 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提升的困境与路径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20(01):1351393王晓鹏 浙江省未来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东南大学,20214杨继伟 基于浙江省“未来社区”试点建设的老旧社区更新规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215中华人

31、民共和国建设部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93)S 19936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S 20187张晓文,公伟 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综述J 设计,2020,33(06):1171198李丕富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D 西北大学,20209王翀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与管理研究D 浙江大学,2005 10吴磊 基于建筑类型学视角下的南昌市区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21 11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浙江省未来社区创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EB/OL(20191227)2022111https:/fzg

32、gwzjgovcn/art/2019/12/30/art_1599544_41353743html 12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 浙江省城镇未来社区验收办法(试行)EB/OL(20211203)2022111 http:/jst zj gov cn/art/2021/12/3/art _ 1229159343 _58928334html 13王德,朱礼才淇,晏龙旭 移动网络使用特征及其虚实空间联动性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3(01):5666+77作者简介:张雯洁(1978),女,宁波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院城乡更新研究中心负责人,研究方向为城乡更

33、新设计。收稿日期:20221120The Future Is Here:Study on the Strategy of Old enovated FutureCommunity Public Space OptimizationZHANG Wenjie【Abstract】ecently,different regions have laid more emphasis and study on communities Zhejiang Province,as a pilot province fornational common prosperity,has explored a road

34、from putting forward the concept of future communities to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ofthe first future communities in three years(20192022)And develop a series of evaluation criteria to guide future communityconstruction While the community has materiality and sociality,the improvement of public space

35、 qual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community structure This study tries to interpret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the old community,and thinks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future community public space are sharing,three-dimension ability and communicative,then classifies all kinds of space Tak

36、ingZhuque Community as an example,the strategy of how to increase the energy space,conversion space,learning space,discussionspace,intelligent space and other new types of space is formed through starting from the thre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ayout of publicspace,such as people,things and institutions Thus,it can guide the renewal of the old community better and reach the futurecommunity evaluation standard【Keywords】Future Community;Public Space;Sharing;Three-dimension Ability;Communicative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