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单元滚动检测(十)生物技术实践(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2(中),3(中),212.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4,5(中),6,223.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7,8(中),9,23(中)4.菊花的组织培养10,11,12(中)5.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应用13,14,15,24(中)6.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16(中),17,187.胡萝卜素的提取19,20一、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成都高新区检测)对制葡萄酒和葡萄醋发酵条件的控制中,下列叙述错
2、误的是(B)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1/3的空间B.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应重复多次冲洗C.制葡萄酒的过程中,除在适宜的条件下,时间应控制在1012 d左右D.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制葡萄酒的温度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 d左右解析:酵母菌进行发酵产生酒精时会释放CO2,因此发酵瓶要留有1/3的空间;酿制葡萄酒的酵母菌菌种来源于葡萄皮上的酵母菌,因而不能重复冲洗葡萄;制葡萄酒的时间一般为1012 d左右,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制葡萄酒的温度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 d左右。2.( 南充检测) 在”果醋制作过程”中,获得较多的醋酸菌菌种的最简便方法是(A)A.从变酸的葡萄酒表面获得菌膜,再培
3、养、 分离B.不必人为加入菌种,在葡萄等水果表面本身就存在大量醋酸菌C.从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的表面获得菌膜,再培养、 分离D.从土壤中分离提取解析:变酸的葡萄酒表面菌膜中含大量醋酸菌,经过培养、 分离能够较易获得较多的醋酸菌菌种。3.用葡萄制作果酒和果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A.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连续过程中要保持温度恒定B.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定时拧松瓶盖放出CO2C.葡萄酒的自然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野生型酵母菌D.变酸的酒表面常有一层由醋酸菌大量繁殖而形成的菌膜解析:果酒制作时,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在无氧条件下;而果醋制作将温度控制在3035 条
4、件下,适时充气。4.( 乐山检测)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培养或纯化的叙述,错误的是(C)A.微生物在培养前要先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B.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谢途径C.分离自养型微生物的方法是用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D.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常见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解析:微生物在培养前要先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以免造成杂菌污染;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因此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谢途径;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用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常见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5.分离纯化大肠杆菌最常见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
5、涂布平板法。下列有关这两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B)A.均将大肠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B.获得的每个菌落均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子细胞群C.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D.稀释分散菌种的原理不同,均能达到分离纯化大肠杆菌的目的解析:本题考查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时,如果稀释得当,在平板表面(或琼脂培养基上)就可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这个菌落可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形成的。6.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D)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能够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B.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C.临时保藏的菌种容易被
6、污染或产生变异D.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能够采用低温-4 保藏的方法解析: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采用甘油管藏法,即在3 mL甘油瓶中加入1 mL甘油后灭菌,将1 mL菌液转移到甘油瓶中,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20 的冷冻箱中保存。7.( 广东深圳调研)某学者欲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A.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B.用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D.称取和稀释土壤样品时应在火焰旁解析:分离细菌常见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但平板划线法不能对细菌进行计数;筛选能分解石油的细菌,要以石油
7、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碳源;筛选细菌的整个操作过程都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因此应在火焰旁进行。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因此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C.只有得到了3个或3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才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菌落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菌落解析:样品的稀释度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不同,含量最多的是细菌,其次是放线菌,最少的是真菌,因此为
8、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稀释倍数进行分离;在同一稀释度下只要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就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验证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选择作用,需设立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若后者上的菌落数明显大于前者,说明前者具有筛选作用。9.( 乐山质检)能够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A)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试剂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解析:尿素在尿素分解菌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酚红指示剂变红
9、。10.在菊花的组织培养操作完成34天后,观察同一温室中的外植体,发现有的瓶内外植体正常生长,有的瓶内外植体死亡,你认为外植体死亡的原因不可能是(A)A.培养条件,比如光照、 温度等不适宜B.接种时外植体未消毒C.接种工具灼烧后未待冷却就接种外植体D.将外植体倒插入培养基中解析:同一温室的培养条件都是一样的。11.( 资阳质检)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 培养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B)细胞的全能性离体植物器官、 组织或细胞根、 芽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乙烯愈伤组织再分化脱分化植物体A.、 、 B.、 、 C.、 、 D.、 、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培养
10、过程的顺序是离体植物器官、 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 芽等进而形成新的植物体,诱导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12.分别将未分化细胞群培养在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Y 浓度比不同的培养基中,未分化细胞群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植物激素X是生长素B.植物激素Y可诱导芽的生成C.实验用的材料未分化细胞群可来自不同种植物D.激素X和Y浓度比为1时细胞不能分化解析:据图可知,当激素X和Y 浓度比为1时,未分化细胞群形成愈伤组织,不能分化,D正确;当激素X 和Y 浓度比大于1时,细胞群分化出芽,故激素X 是细胞分裂素,A 错误;当激素X和Y 浓度比小于1
11、时,细胞群分化出根,即激素Y诱导根的形成,B错误。为保证单一变量,实验材料应来自同种植物,C错误。13.( 绵阳质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酸碱度和温度是经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果汁产量的B.酶的数量越多,果汁产量越多C.酶的活性能够影响果汁的产量D.苹果泥的数量也能够影响果汁的产量解析:酸碱度和温度能够影响酶的活性,酶的活性能够影响果汁产量,在一定程度下,酶的数量和果汁产量是正相关,但酶量达到一定量后酶的数量增多,果汁的产量不一定增多。一般酶的催化反应时间越长、 苹果泥的数量越多,得到的果汁越多。14.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将等量的果胶酶加入到等量的苹果泥中,
12、在反应同样时间后,再将反应液过滤同样时间,用量筒测定滤出苹果汁的体积。下列曲线图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是(B)解析:果胶酶在0 时活性较低,但也能催化苹果泥形成果汁,果汁量不为0。随着温度升高果胶酶的活性升高,果汁量增加。当超过最适温度时,果胶酶活性降低,形成果汁量减少,正确的曲线应是B。15.( 泸州质检)下列关于果胶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C)A.分解水果细胞壁中的果胶,从而瓦解细胞壁B.可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使果汁变清C.分解水果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和果胶D.可使果汁榨取变得容易,提高出汁率解析:果胶酶可将果胶分解为半乳糖醛酸,从而使果汁榨取的时候比较容易,并使果汁变清。要分解纤维素,需要
13、纤维素酶。16.( 达州质检)生物产品的分离、 纯化是现代生物技术中一种常见的技术。下列关于物质提取、 纯化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A.采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果胶酶的原理是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不同B.使用透析法能够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C.电泳法是利用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和数量以及样品分子大小不同,产生的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D.离心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不同大小的分子离心时沉降速度不同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物质提取、 纯化的原理。透析法的原理是小分子能够经过半透膜,利用透析法能够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17.红细胞中含有大量血红
14、蛋白,我们能够选用猪、 牛、 羊或其它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下列对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B)A.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的顺序进行B.纯化过程中要用生理盐水充分溶胀凝胶来配制凝胶悬浮液C.粗分离时透析的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D.可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解析: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样品处理、 粗分离、 纯化和纯度鉴定。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时,首先经过洗涤红细胞、 血红蛋白的释放、 离心等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即样品处理;再经过透析法除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即样品的粗分离;然后经过凝胶色谱法将相
15、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蛋白除去,即样品纯化,纯化过程中凝胶应用蒸馏水充分溶胀后,配制成凝胶悬浮液,而不是用生理盐水;最后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18.将经处理破裂后的红细胞混合液以2 000 r/min 的速度离心10 min后,离心管中的溶液分为四层,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是(D)A.血红蛋白、 甲苯层、 脂溶性物质层、 沉淀层B.甲苯层、 沉淀层、 血红蛋白、 脂溶性物质层C.脂溶性物质层、 血红蛋白、 甲苯层、 沉淀层D.甲苯层、 脂溶性物质层、 血红蛋白、 沉淀层解析:混合液经离心后,按密度大小排列,在离心管中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是:第1层为无色透明的甲苯层;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
16、,是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为红色透明液体,这是血红蛋白的水溶液;第4层为暗红色沉淀物,主要是红细胞破碎物沉淀。19.( 吉林长春二调)下列对胡萝卜素提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B)A.在把新鲜的胡萝卜切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 干燥时间越长,烘干效果越好B.在萃取过程中,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C.在浓缩干燥前,没有必要进行过滤D.将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要收集蒸发出去的液体,蒸发出去的是胡萝卜素,留下的是有机溶液解析:在烘干胡萝卜颗粒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温度太高、 干燥时间太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在浓缩干燥前,要将萃取液进行过滤,除去不溶物
17、;将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蒸发掉有机溶剂,留下浓缩的胡萝卜素液;在萃取过程中,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20.下列有关胡萝卜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A.胡萝卜素的化学性质稳定,溶于水,不溶于乙醇B.胡萝卜是提取天然胡萝卜素的原料C.微生物的发酵生产是工业提取胡萝卜素的方法之一D.提取后,干燥过程中,时间不能太长,温度不能太高解析:胡萝卜素为橘黄色结晶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胡萝卜素在弱碱条件下比较稳定,在酸中不稳定,在光照和含氧条件下也不稳定。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 共4小题,共40分。21.( 开封检测)(10分)葡萄发酵可产生果酒、 果醋,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
18、答以下问题:(1)如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需要等适宜条件。(2)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下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操作错误的是,发酵结束后,检验乙发酵过程中产物的方法是 。(3)如下图是采用纯化酵母菌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判断图A所用接种方法的依据是,图B的接种方法是。(4)自己在家中制作的果醋很容易腐败,而市售的果醋瓶上写着”105 高温瞬时、 不含任何防腐剂,最长保质期为一年”,其中的奥秘是。(5)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正常果酒发酵阶段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情况。解析:(1)过
19、程为制作果醋阶段,醋酸菌为好氧性细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35 。(2)酵母菌无氧呼吸过程中会产生酒精和CO2,因此排气管不能插到液面下;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用于检验酒精。(3)根据菌落的分布情况能够判断图A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图B为平板划线法。(4)105 的瞬时高温可杀死果醋中的微生物,从而避免果醋腐败变质。(5)在有氧环境中酵母菌能够快速增殖,在无氧环境中几乎不增殖。答案:(1)氧气、 3035 (2)甲、 丙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3)稀释涂布平板法形成的菌落分布较均匀平板划线法(4)高温杀死微生物(5)(如图,若密封培养后期曲线有下降趋势也可
20、)22.( 新课标全国理综)(10分)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法或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 鉴别等步骤获得。(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 培养箱中培养24 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 B、 C、 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含B的
21、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用抗生素。解析:(1)分离菌落常见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划线法。(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涂布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适宜温度培养。(3)含抗生素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对该致病菌对该抗生素有敏感性,周围没有透明圈的说明对该抗生素不具有敏感性。透明圈越大的敏感性越强。(4)实验结果抗生素A对该致病菌的作用最好。答案:(1)划线 稀释涂布(或涂布
22、) (2)涂布 (3)敏感不敏感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对A弱 耐药菌 (4)A23.( 四川理综)(10分)普通酵母菌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孢杆菌的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过程需要的酶有。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作为唯一碳源。、 过程需重复几次,目的是 。 (2)某同学尝试过程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 (3)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其原因是 。(4
23、)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淀粉酶时,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较慢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解析:本题考查选修中相关知识,包括基因工程、 微生物的培养和发酵、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等。(1)步骤为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需要先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然后再用DNA连接酶连接为重组质粒;而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其它微生物难以利用淀粉而被抑制,从而筛选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重复筛选多次能够提高目的菌的纯度。(2)图中平板培养后的结果,形成了多个菌落,因此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可是菌落分布不均匀,集中分布在一定区域,说明涂布不均匀。(3)由于工程酵母菌能够更高效的利
24、用淀粉,因此在以淀粉为原料的培养条件下,能够更快地进行增殖和发酵,酒精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多,因此需要先排气。(4)凝胶色谱法分离的原理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进入凝胶颗粒内部,只能分布在颗粒之间,经过的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分子比较容易进入凝胶内的通道,经过的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因此,移动速度较慢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答案:(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淀粉进一步筛选纯化获得分解淀粉能力强的酵母菌(2)稀释涂布平板法涂布不均匀 (3)工程酵母工程酵母菌分解淀粉产生葡萄糖的能力强,导致酒精发酵产生CO2的速率更快(4)小24.( 四川成都二
25、诊)(10分)果胶酶主要用于果胶的分解,在果汁的生产等方面被广泛应用。(1)霉菌发酵生产的果胶酶是食品加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酶制剂。某科研小组为了筛选出果胶酶的高产菌株,进行了相关实验。第一步:取样。如果你是该小组的成员,你最好从果园中的中去取样分离产果胶酶的菌株。第二步:制备培养基。筛选果胶酶高产菌株的培养基,主要营养成分有:水、 果胶、 硝酸钾、 高碘酸(果胶的降解产物能够溶于高碘酸而在培养基上形成透明圈)等。在该配方中,硝酸钾是微生物需要的。为了便于分离纯化目的菌株,培养基中除了加入上述物质外,还必须加入。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 法。第三步:培养及筛选。培养基上接种后,在30 恒温箱中
26、培养48 h,挑选出的菌落作为生产果胶酶的菌种。从筛选出的微生物中分离提取的果胶酶一般需要检测,以确定其应用价值。(2)在利用筛选出的霉菌进行生产时,科研人员发现影响果胶酶生产的因素很多,而且它们之间还可能相互影响。她们首先研究了温度对酶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甲,然后又分别研究了碳源、 氮源浓度(各五个水平)对酶产量的影响,得到图乙和图丙。 科研人员在研究碳源浓度对酶产量的影响时,应设定的培养温度是,如果将温度控制在5 ,能否得到图乙所示图像:,原因是 。在生产中她们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将各个变量都设定为最适条件,却发现酶的产量不是最高的,要想继续探究最佳的培养条件,她们该如何进一步进行实验:
27、 。解析:(1)要想筛选出果胶酶的高产菌株,需要到果胶含量较多的地方去取样。硝酸钾中含有微生物需要的氮源和无机盐。分离纯化微生物菌株一般需要固体培养基,因此,培养基中要加入琼脂成分,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由于果胶的降解产物能够溶于高碘酸而在培养基上形成透明圈,因此透明圈越大,说明微生物降解果胶的能力越强,产生的果胶酶越多。(2)分析图甲可知,在30 酶的产量最高,因此研究碳源浓度对酶产量的影响时,应设定的培养温度是30 ,如果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酶的活性。答案:(1)第一步:土壤或腐烂的水果第二步:氮源和无机盐琼脂高压蒸汽灭菌第三步:周围形成透明圈最大酶的活性(2)30 不能温度太低导致酶的活性过低将各种影响因素的不同水平逐一组合,依次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