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工程概况: 1
二、QC小组简介: 2
三、选题理由: 3
四、现状调查: 4
五、设定目标 6
六、原因分析 7
七、要因确认 8
八、制定对策 9
九、实施对策 10
十、效果检查 15
十一、制定巩固措施………………………………………………….17
十二、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17
提高剪力墙楼层施工缝质量
一、工程概况:
xx车站住宅小区二期工程地处xx市北三环xx桥南,建筑面积130000平方米(包括4#、5#、6#楼),地上二十三层,局部十三层,地下二层,建筑物总高度为68. 96米,地下室层高为3.5米、4.2米,地上部分层高为2.92米。结构形式为钢筋砼剪力墙结构,剪力墙采用全钢大模板,主体全部采用商品砼浇筑。
二、QC小组简介:
由于本工程质量预控目标为结构长城杯,确保预控目标的实现是本工程的首要目标。混凝土外观质量是装修质量的前提,是结构长城杯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总结我项目部以往的施工经验,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项目部决定将解决混凝土外墙、楼梯间、电梯间等楼层施工缝错台作为我们QC小组要解决的主要目标。
本QC小组成立于2007年3月25日,由公司技术骨干组成顾问团,项目部项目经理、技术总工、技术员、质量员、施工员等为小组主要成员,小组具体情况见表一。
表一: QC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
河北建设集团xx公司
提高剪力墙楼层施工缝质量QC小组
类型
现场型
成立时间
2007年3月25日
注册号
TC/QC-2007-03
活动时间
2007年4月01日至2007年9月30日
活动频率
每月3次
课题
提高剪力墙楼层施工缝质量
出勤率
100%
QC小组顾问一览表
姓 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 务
职 称
组内职务
女
40
本科
技术处处长
高级工程师
顾 问
女
36
本科
技术处科员
高级工程师
顾 问
男
35
专科
技术处副处长
工 程 师
顾 问
QC小组组成员一览表
男
52
专科
项目经理
工程师
组 长
男
40
本科
项目总工
工程师
副组长
男
30
本科
生产经理
工程师
组 员
男
29
本科
技术负责人
助理工程师
组 员
男
29
本科
质检负责人
助理工程师
组 员
男
27
本科
技术员
助理工程师
组 员
男
28
本科
技术员
助理工程师
组 员
男
22
本科
技术员
助理工程师
组 员
备注:1、本小组平均年龄 33 岁。
2、TQC 受教育时间70小时。
制表人:刘轩 日 期:2007年3月25日
三、选题理由:
图一:选题理由
四、现状调查:
我们QC小组成员对6#楼1-3层剪力墙楼层施工缝质量进行了调查统计,外观质量缺陷主要是错台。观感质量调查统计如下:
楼层施工缝质量缺陷调查表。
表二: 施工缝质量缺陷调查表
序号
清水混凝土检验指标:错台≤3m
不合格点
不合格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
3
4
5
2
1
3
6
1
5
2
4
40%
2
1
2
1
1
4
2
6
3
5
2
3
3
5
6
4
1
0
3
4
2
7
1
5
4
2
3
6
2
5
3
2
1
4
8
4
5
6
2
1
8
4
4
6
3
2
2
5
6
1
3
1
6
6
3
2
2
4
1
3
备注:数据采集每层20个点,10个取自外墙、8个取自楼梯间、2个取自电梯间。
制表人:李松山 日期:2007年4月20日
我们QC小组经分析发现,现浇混凝土剪力墙楼层施工缝产生错台的因素主要包括模板支撑体系不牢固、钢筋定位筋偏差、模板的垂直度、放线误差、过度振捣等。
表三:楼层施工缝质量影响因素统计表
序号
检查项目
频数
累计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因素1
支撑体系
14
14
58.3
58.3
因素2
定位筋制作
5
19
20.8
79.1
因素3
模板垂直度
3
22
12.5
91.6
因素4
放线偏差
1
23
4.2
95.8
因素5
过度振捣
1
24
4.2
100
N=24
制表:陈炳普 统计:陈炳普 日期:2007年4月20日
根据上述统计表,作如下质量问题排列图(图二),用排列图寻找主要问题。
图二:质量问题排列图
1
1
3
5
14
58.3
79.1
91.6
95.8
100
0
5
10
15
20
25
30
因素1
因素2
因素3
因素4
因素5
频
数
0
20
40
60
80
100
120
频
率
频数
累计频率(%)
制图:陈炳普 时间:2007年4月20日
结论:
根据排列图,因素1、因素2累计比率为79.1%,比重最大,因为排列表中80%以下的为主要因素,所以因素1、2 为项目的关键,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对象。
五、设定目标
1、目标确定:由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3.0.6-2规定:检验批一般项目合格点率应达到80%以上。因此,我们QC小组将目标设定为:有效控制剪力墙楼层施工缝质量,基本消除错台,错台的合格率由60%提高到80%。
合格率, 60
合格率, 80
0
20
40
60
80
100
合格率
活动前
目标值
楼层施工缝合格率
合格率
确认人:朱欣彤 日期:2007年5月15日
2、实现目标值的可行性分析 :
有利条件:
★ 公司重视: 该工程作为公司重点工程,公司给予了足够支持,聘请结构长城杯专家到工地现场讲解、指导。
★ QC小组成员知识化:由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和有多年施工经验的老工程师组成,都具有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水平。
★ 有QC小组活动经验:多数小组成员2005年参与了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工程QC小组“提高剪力墙结构尺寸的合格率”课题的活动。
★ 操作工人有较高的素质:所选劳务队2004年在xx君安家园创结构长城杯施工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准备充分:小组成员在分析问题前作了深入的调查和大量标准化
工作。
不利条件:
☆工程量大,工期紧。
☆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
综合以上情况,经客观分析,本小组认为:该目标值完全可以实现。
六、原因分析
根据制定的活动目标,本QC小组进行了认真讨论,通过调查分析和现场测量,并邀请结构长城杯专家现场指导,集思广益,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影响剪力墙施工缝质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一一列举在关联图上(图三):
图三:剪力墙施工缝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关联图
制图:刘会东 制图日期:2007-6-17
七、要因确认
从关联图图中可以看出,造成楼层施工缝错台的末端原因共7项,随后小组成员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现场测量、调查分析、讨论分析等方法,采用要因验证表的形式对其进行要因判定 。
表五:要因确认表
序号
末端因素
要素确认
确认
方法
确认人
要因
判断
1
模板支设方法
传统支设方法支撑体系稳定性不足,以产生位移、胀模,是要因。
调查
分析
陈炳普
是
2
责任心差
工人对拉螺栓没拧紧,班组长未进行全数检查,直接影响到模板稳定性,非要因。
讨论
分析
李松山
否
3
交底不细
对工人技术交底不细,浇注混凝土时过度振捣,导致涨模,非要因。
讨论
分析
刘轩
否
3
钢筋定位筋偏差
定位筋位移、制作偏差,使模板不能加固到位,是要因
现场
测量
樊宗乐
是
4
测量仪器偏差
测量仪器零件发生故障,及时校核,较易避免,非要因。
现场
测量
刘会东
否
5
模板自身长度不够
模板长度与待浇注混凝土等高,接茬不易对齐,是要因。
调查
分析
朱欣彤
是
6
气候炎热,处于雨季,施工场地狭窄
操作面小,工作条件差,属于客观因素,夏季采用防暑降温的措施解决,非要因。
讨论
分析
崔叶青
否
制表人:李松山 日期:07年6月25日
八、制定对策
从关联图图中的7条末端因素中确定要因3条 ,确定主要原因后,我们小组召开了会议,按照“5W1H”的原则,小组对每一项要因制定相应对策。详见对策表:
表六:对 策 表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负责人
完成
日期
1
模板自身长度不够
模板加长5cm, 避免由于长度不够加固不稳引起的错台
保证模板与下层已浇筑混凝土有效搭接;
与大模板加工厂家协商,更换外墙外侧模板,使外侧模板比内侧模板高5cm
大模板加工厂
朱欣彤
陈炳普
7月10日
2
模板支设方法陈旧
改进传统支模方法,使用10#槽钢对模板根部采取加固措施
确保支撑稳定、模板根部与已浇筑墙体紧贴,消除根部加固不牢产生的不胀模
顶板侧帮由槽钢加固,保证顶板不胀模,外墙外侧模板由外挂架支撑,用10#槽钢把模板根部与墙体勒紧
施工
现场
樊宗乐
李松山
7月10日
3
钢筋定位筋偏差
剪力墙外侧定位筋制作时进行自检、专检、交接检,增设钢筋分项质检员
保证定位筋尺寸,消除因定位筋过长导致的混凝土墙根部胀模、错台
严格控制定位筋尺寸,适当减小外墙外侧定位筋尺寸
施工
现场
刘 轩
刘会东
7月20日
制表人:刘轩 时间:07年7月25日
九、实施对策
实施一、针对模板自身长度不够
①外墙模板高度:外墙外侧模板高度比内侧模板高5㎝,以保证大模板与下层已浇筑墙体有效搭接。外墙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留平口缝,外墙水平施工缝处,在外墙表面不留凹槽,模板采用硬拼。
②墙体的厚度由两块大模板间墙体顶模棍及梯子筋进行控制,杜绝层间交接处错台,要求墙体模板垂直控制在2mm以内。大模板由专业厂家提供,进场后现场组装,检查其垂直度、平整度以及拼缝的严密性。
图四:86系列钢模板
实施效果:
模板长度改进后,由于模板长度不够造成的模板无法与下层墙体搭接的问题已基本解决,杜绝了根部进出错台;
实施二、针对模板支设方法
一、采用合理模板加固方法
剪力墙与楼层施工缝节点措施:外墙模板的支设是利用下层已浇混
凝土墙体的最上一排对拉穿墙螺栓孔,通过对拉螺栓将外挂架与外墙体固定,由此形成外墙钢模板操作面,钢模板直接由外挂架支撑,穿墙杆采用T32锥形螺栓,大模板靠支腿丝杠调节其垂直度(见图五),支上一层墙体模板时,大模板与下层墙体搭接10㎝,为保证钢模板与已浇墙体贴紧,在钢模板根部用10#槽钢通过对拉螺栓紧固,螺栓孔距顶板底部20㎝。大模板垂直度控制在2mm以内,上口向里倾斜,提前预留压差变形量,以保证拆模后截面垂直度,防止墙体上下层间出现错台。外墙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留平口缝,留在楼板底向上5mm加软弱层的地方,约楼板底往上高25mm处,使用无齿锯割缝剔凿至楼板底面标高5mm处(见图六)。
图五:外墙模板支模图
图六:外墙模板墙节点加固
图七:顶板侧模节点加固
楼板二次吊帮模节点措施:
a 顶板侧模制作:顶板侧模采用覆塑竹胶板,次肋用5×10㎝木方子,侧模高度为30㎝(板厚+5㎝)
b 顶板侧模支设:板侧模的支设是利用下层已浇混凝土墙体的最上一排对拉穿墙螺栓孔,通过对拉螺栓连接槽钢形成模板支撑面,支板侧模板时,模板与下层墙体搭接5㎝,为保证模板与已浇墙体贴紧,通过对拉螺栓紧固槽钢。(见图七)
实施效果:由于支撑稳定性大改善,模板根部与已浇筑墙体紧贴,基本消除了根部加固不牢产生的不胀模。
调查人: 李松山 调查时间:8月12日
对策一、二实施后,我们对6#楼4-6层剪力墙随机取样60个点数据如下:
表七: 施工缝质量缺陷调查表
序号
清水混凝土检验指标:错台≤3m
不合格点
不合格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1
1
2
1
0
4
1
0
2
1
11.7%
2
2
2
3
1
1
0
2
4
5
0
2
3
1
0
2
1
2
4
1
1
2
2
1
4
3
3
2
4
5
1
0
1
3
1
0
5
1
3
4
1
3
2
1
4
3
3
2
6
2
3
2
5
3
2
2
1
2
3
1
备注:数据采集每层20个点,10个取自外墙、8个取自楼梯间、2个取自电梯间。
制表人:陈炳普 日期:2007年8月12日
表八:楼层施工缝质量影响因素统计表
序号
检查项目
对策实施前
对策实施后
频数
所占比例
频数
所占比例
因素1
支撑体系
14
23.3%
3
5%
因素2
定位筋制作
5
8.3%
2
3.3%
因素3
模板垂直度
3
5%
1
1.7%
因素4
放线偏差
1
1.7%
1
1.7%
因素5
过度振捣
1
1.7%
1
1.7%
N=60
调查人: 陈炳普 调查时间:8月12日
经统计分析,对策实施后,因素1、2对施工缝质量的影响在工程中所占的比例有了极大的降低。
实施三、针对钢筋定位筋偏差
为了防止墙筋位移,把墙筋与顶板钢筋绑扎并与附加水平定位筋固定,拉通线校正,确保竖向筋在同一直线上。防止倾斜、扭转、偏位。
为了防止墙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时移位,现场派钢筋工专门看守钢筋,一旦有影响钢筋位置的事情发生,及时更正。
墙体定位筋与墙体附加钢筋焊接,为保证大模板与墙体紧密连接,定位筋外侧缩短5㎜,定位筋内侧距墙边2㎜,定位筋端头钢筋要进行打磨、防锈处理。
实施效果:由于定位筋尺寸制作准确度提高(见表七:顶模棍安装质量调查表),消除了因定位筋过长导致的模板无法与下层已浇筑混凝土紧贴产生的错台。
表九:顶模棍安装质量调查表
序号
顶模棍安装标准:距墙5mm
1
3
4
5
4
3
3
6
2
5
2
2
3
2
4
3
4
2
5
3
5
6
3
4
4
5
3
6
3
4
2
3
5
4
5
3
6
2
5
3
2
5
4
5
5
6
2
5
4
4
4
6
3
2
5
6
4
3
6
4
5
3
5
2
4
3
备注:数据采集每层20个点,10个取自外墙、8个取自楼梯间、2个取自电梯间。
调查人:刘会东 日期:2007年8月16日
图八:墙体定位筋
十、效果检查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我们在6#楼八-十七层剪力墙施工过程中,运用我们的施工经验,在各个方面严格把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完成了课题目标。
1、6#楼八-十七层剪力墙随机取样100个点数据如下:
表十:楼层施工缝质量缺陷调查表
序号
清水混凝土检验指标:错台≤3mm
不合格点
不合格率
1
1
3
1
2
4
3
1
1
3
2
1
11%
2
2
2
1
3
0
2
1
3
5
2
1
3
2
5
4
2
1
1
4
1
1
3
3
4
1
2
2
2
1
3
4
1
1
0
1
5
3
2
2
3
2
3
2
3
2
2
0
6
2
3
1
3
3
3
2
4
1
1
1
7
3
3
1
2
2
1
4
4
1
2
2
8
2
2
1
3
1
1
2
2
1
1
0
9
4
1
2
2
1
3
3
3
1
2
1
10
3
1
3
2
2
1
1
5
1
2
1
备注:数据采集每层10个点,5个取自外墙、4个取自楼梯间、1个取自电梯间。
制表人:刘轩 日期:2007年8月22日
项目合格率:89%>目标值80%
2、经济效益分析:
虽然施工方资金增大了投入,但是我们节省在施工中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我们打一层混凝土比下层除去损耗,节约了近2方混凝土每层砼量为368立方米,而且我们优良的清水混凝土墙避免了装修不必要的修补、打磨和剔凿,全面核算,我们一层施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2820元的节约。每栋楼共23层共三栋楼,则共能节约资金194580元。
节约工程费用:
浇筑:
材料费:2×360元/立方米=720元
人工费:2×50元/工日=100元
修补、打磨和剔凿:
共节约资金194580元
人工费:50元×10人×4天=2000元(按10人计算,人工费按50元/天,工作4天完成)
每层节约合计:2820元
计算人:陈炳普 确认人:魏永青 日期:2007年9月4日
3、无形效果:
优良的质量得到了甲方与结构长城杯验收组专家的赞同,顺利通过了结构长城杯验收验收工作,增加了甲方的投资信心,巩固了公司在xx的信誉,赢得了该地的建筑市场。
QC小组通过内外业的实践活动,对本课题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我们通过务实、规范的“PDCA”循环,各成员在如何正确利用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方法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见雷达图)大大增加了对于质量控制管理的信心和决心。
十一、制定巩固措施
通过我们QC小组的本次活动,达到了控制剪力墙水平施工缝质量的目标值,在防止剪力墙胀模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我们完成了《剪力墙支模工艺》TC-03-2007,按照企业的文件控制程序,向企业主管部门申报后批准编进了公司的企业标准。另外将本次活动中施工质量奖罚措施编入项目承包协议中。
十二、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为了达到优质工程标准,我们今后在控制各个方面的质量问题时,要坚持用“数据说话”,有问题要经过数据情况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原因,抓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把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我们制定了下一步活动计划书,下个课题为:“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提高剪力墙楼层施工缝质量
成果报告
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xx车站住宅小区二期工程项目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