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省 xx县
xx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8 施工组织设计
核 定:
审 查:
校 核:
编 写:
主要参加人员:
目 录
8.1 施工条件
8.2 施工导流
8.3 料场的选择与开采
8.4 主体工程施工
8.5 施工交通运输
8.6 施工工厂设施
8.7 施工总布置
8.8 施工总进度
8.9 主要技术供应
图 纸 目 录
序号
名 称
图 号
1
对外交通图
DZ44B-10-01
2
Ⅰ期施工导流布置及结构图
DZ44B-10-02
3
Ⅱ期施工导流布置及结构图
DZ44B-10-03
4
施工总布置图
DZ44B-10-04
5
施工总进度表
DZ44B-10-05
8 施工组织设计
8.1 施工条件
8.1.1 工程条件
8.1.1 对外交通
xx水电站位于xx省xx县境内的东江干流,是东江干流梯级规划中xx水库以下第二个梯级。坝址位于黄石镇黄榜村附近,距上游黄石镇8km,距xx水库约28.4km,距县城老隆镇约30km。xx县城老隆至黄石有三级公路及水上航道运输。205国道、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途经xx县城,坝址上游4km处有正在修建(预计今年10月通车)的黄石大桥贯通两岸。坝址两岸均有乡村道路可直达黄石镇(可通汽车)。本工程对外交通较为方便,主要设备和建筑材料可采用公路运输为主、铁路~公路联运为辅的方式。
8.1.1.2 枢纽布置特点
xx水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低水头河床式迳流电站。枢纽主要由电站厂房、闸坝、船闸、两岸连接段及防护工程组成。坝址河床高程75.5m,电站装机规模为3×6.7MW,厂房布置在河道左侧阶地,建基面高程62.06m,水轮机安装高程71.56 m,主厂房平面尺寸62m×17.6m×33.04m;安装间在主厂房左侧,平面尺寸21.5m×17.6m,与进厂公路相接;副厂房在主厂房的下游侧,平面尺寸62.3m×14.1m。河床中间为11孔(单孔净宽14m)拦河闸坝、建基面高程 74.0m,闸顶高程87.5m,采用平板钢闸门型式。河床右岸为船闸预留部位,采用浆砌石坝连接闸坝和右岸山体。
坝址至黎咀镇间的河两岸村镇及农田淹没范围区多采用堤岸防护和填土抬高农田种植高程的改造形式。
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汇总见表8-1。
表8-1 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汇总表
序号
工 程 项 目
单位
闸坝
厂房
船闸
两岸连接段
防护工程
变电站
合计
1
土石方开挖
m3
90436
134377
38018
1833
130069
1089
395822
2
砂砾石渣回填
m3
20114
22742
5308
48164
3
土方填筑
m3
2721
162365
1426
166512
4
碎石及砂垫层
m3
6499
1785
1906
151
16380
562
27283
5
抛块石
m3
3898
14251
18149
6
M7.5浆砌块石
m3
2134
2346
1547
35849
639
42515
7
干砌块石
m3
2812
348
193
3353
8
砼
m3
27860
46688
15536
481
2359
500
93424
9
钢筋
t
1165
2120
754
11
225
4275
10
砼防渗墙
m3
1272
73
168
1513
11
高喷防渗墙
m3
97
97
12
草皮护坡
m2
1916
3802
312
10353
16383
13
泥结石路面
m3
420
594
4544
5558
14
复合土工膜
m2
39354
39354
8.1.1.3 工程施工特点
坝址处河床宽约220m,河谷断面呈“U”字型,主河道靠左侧;两岸地形为低丘陵,有不对称的一级阶地。右岸阶地较窄,宽约15~20m,高程81~83m;左岸阶地宽约120~150m,高程80~83m,厂房及上坝公路布置于此。坝址上游右岸500m及下游左岸200m地势相对较开阔平坦,均有阶地可布置施工临建设施。坝址至上游黎咀镇间无通航要求。
8.1.1.4 通航、过木
本工程施工期间不存在通航、过木要求及影响下游供水问题。
8.1.1.5 主要建筑材料来源
(1) 天然建筑材料
砂料场位于坝址区下游0.5~1.9km的东江河床上,高程75.30~
75.41m。
石料场位于东江左岸,距东江左岸0.5~1.0km处,有简易公路通至料场的北端。距离坝址约1.4~1.9km。
Ⅱ1号土料场位于东江右岸张坑村东南小山,距离坝址约0.5~1.0km,有简易公路通至料场。Ⅱ2号土料场位于东江左岸黄榜村东南小山,距离坝址约1.6~2.0km。
(2) 主要外来建筑材料
水泥、木材、钢材、燃油及火工材料由河源市或xx县城市场供应。
8.1.1.6 水、电供应及修配加工条件
施工用电利用系统电供电,“T”接黄石镇系统电网(距坝址8km)架设10kV输电线路至工地。另外工地自备柴油发电机组,作为一级负荷的施工备用电源。施工生产及生活用水均取自东江,生活用水需消毒和净化处理。
xx县城、河源市有关专业厂家可以承担工程机械设备修配、汽车的大、中修及零部件加工任务。
8.1.2 自然条件
8.1.2.1 气象、水文
坝址上游已建xx水电站,水库为年调节水库,对本工程的洪枯流量能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坝址处各频率施工洪水见表8-2。
坝址区属亚热带气候,高温多雨,具有雨量充沛、湿度大、夏季长、热量丰富的特点。降水以南北冷暖气团交会的锋面雨为主,多发生在4~6月,其次是台风雨,多发生在7~9月份。降水年内分配不均,4~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80%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1563mm,最大2369mm,最小930mm。据xx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20.5℃,最高39.8℃,最低-3.6℃,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8%,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11.5m/s,历年最大风速22.0m/s,春夏多东南风,秋冬多西北风。降雨资料见表8-3。
表8-2 xx水电站(上游xx水库调蓄)施工洪水成果表 单位:m3/s
时段
频率
全年
9~4月
9~3月
10~3月
10~4月
11~4月
11~3月
P=5%
3325
1328
1222
1217
1317
1311
1208
P=10%
2491
1061
989
985
1058
1028
978
P=20%
1685
509
496
496
501
501
496
P=33.3%
3325
457
400
376
441
441
373
表8-3 多年平均各月降雨天数统计表
项 目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
十二
≥10mm天数
1.3
3.7
5.7
6.6
7.2
6.6
5.0
5.0
3.2
1.6
1.3
0.8
≥20mm天数
0.4
1.4
3.2
3.4
4.5
4.0
2.8
2.6
2.0
0.7
0.8
0.4
8.1.2.2 地形、地质
坝轴线位于黄榜村的东江干流峡谷中,河道顺直,两岸地形为低丘陵。右坝头第一阶地,较平坦宽阔,无居民房屋,分布高程79.79~81.03m。左坝头山坡坡度较陡,坡度为25~30°。主河道靠右侧,河断面呈“U”字型,河面宽度220m,河底高程74.35~76.22m。在正常高水位(84.5m)时,河面宽度295m。
坝址区主要分布第四系冲洪积层的中粗砂、砂砾卵石及燕山早期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其中第四系冲洪积层分布较厚,为强透水层,地层结构不均匀,物理力学性质稍差,对工程不利。据钻孔资料,河床段在第四系冲积层下即是强风化带基岩。
坝轴线河床段第四系冲洪积层厚度2.80~9.20m,层底高程66.64~69.10m,基岩顶界埋深2.80~9.20m,层顶高程66.64~69.10m。
8.2 施工导流
8.2.1 导流标准、设计流量及导流时段划分
本工程属Ⅰ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2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的规定,相应导流建筑物为4级,考虑上游xx电站的调蓄作用,初选10年一遇洪水重现期作为施工导流设计洪水标准。
根据表8-1水文资料分析,选择10年一遇流量2491m3/s为全年导流设计流量。9月至翌年3月洪水流量变化不大,选9~3月为枯水季导流时段,相应导流设计流量为989m3/s。9月份属汛后期,进行围堰填筑。
8.2.2 导流方式选择
坝址处主河道宽约220m,河床高程76.0m,两岸阶地高程81~84m,厂房布置在左岸较开阔的阶地上;根据本工程的枢纽布置特点及地形、水文等条件,初选河床分期导流方式。鉴于厂房工程量较大、施工工序复杂,是本工程的关键控制项目,因此选择先围左岸厂房及闸坝,后围右岸船闸及闸坝的二期二段施工导流方案。现分述如下:
8.3.2.1 Ⅰ期导流(第1年9月~第2年8月)
第1年9月填筑岸边围堰,围护左岸厂房和相邻4孔闸坝基坑进行施工,右岸束窄河床导流,导流设计流量Q=2491m3/s,河床束窄度 45%,期间完成厂房及4孔闸坝砼浇筑,第2年8月拆除围堰。
Ⅰ期围堰拆除前,厂房3孔尾水事故闸门下闸(厂房运行配备)、修建厂房上游进水渠土石围堰挡水,保证厂房继续干地施工。
8.3.2.2 Ⅱ期导流(第2年10月~第3年3月)
第2年9月河道截流,修建上下游横向围堰,并与在Ⅰ期基坑内修建的砼纵向围堰一起围护右岸7孔闸坝和船闸施工,左岸已建成的3孔闸泄流,设计流量Q=985m3/s。
本工程导流方案特性值见表8-5。
表8-5 施工导流特性表
项 目
单位
导 流 分 期
Ⅰ期
Ⅱ期
导流标准
%
10
20
导流时段
第1年9月~
第2年8月
第2年9月~
第3年4月
导流流量
m3/s
2491
985
导流方式
右岸束窄河床k=45%
3孔泄洪闸
上游围堰前水位
m
83.5
81.35
上游围堰顶高程
m
84.2
82.05
下游围堰前水位
m
80.55
79.01
下游围堰顶高程
m
81.25
79.71
上/下游围堰最大堰高
m
8.9/4.7
5.65/4.75
主要施工项目
进行厂房和4孔闸坝的施工
厂房继续施工,右岸7孔闸坝和船闸施工
8.2.3 导流建筑物设计
坝址河床覆盖层厚5~12m,上部为砾砂、粗砂,底部为砂卵砾石层。各期横向围堰均采用土石不过水围堰。
8.2.3.1 Ⅰ期围堰
Ⅰ期围堰利用厂房部位的河滩阶地开挖料进行填筑。上游围堰顶高程为84.2m,最大堰高8.9m;下游围堰顶高程为80.55m,最大堰高5.65m;堰顶宽6m,迎水边坡为1:2.5,背水边坡为1:2.0;迎水面采用600mm厚的干砌石或抛石护坡,背水坡采用400mm厚砂袋压坡,围堰堰脚采用600mm厚的抛石护脚、宽4m。围堰堰体及堰基采用高喷墙防渗,墙顶高程低于堰顶0.5m,墙底高程进入基岩0.5m。
8.2.3.2 Ⅱ期右岸挡水围堰
Ⅱ期上游围堰顶高程为82.05m,最大堰高5.65m;下游围堰顶高程为79.71m,最大堰高4.75m;迎水边坡为1:2.5,背水边坡为1:2.0;防渗结构亦与Ⅰ期围堰相同,围堰填筑采用厂房部位的基坑开挖料。Ⅱ期纵向围堰堰顶宽为4.0m,迎水面边坡为1:1.5,背水边坡也为1:1.5,堰基采用高喷墙防渗。迎水面采用铅丝笼块石护脚抗冲。
各期围堰平面布置及断面结构见图“DZ44B-10-03~04”。施工导流工程量见表8-6。
表8-6 施工导流工程量表
项 目
单位
数量
备 注
Ⅰ期
Ⅱ期
合计
围堰土方填筑
m3
80893
43749
124641
戗堤抛石及石渣
m3
32118
10582
42700
石渣护坡
m3
6350
3389
9739
抛石护坡护底
m3
17963
6336
24299
高喷防渗墙
m
9235
7370
16605
围堰粘土心墙
m3
18700
6676
25376
干砌石护坡
m3
4912
2569
7481
尼龙土袋护坡
m3
2964
8635
11599
土工布
m2
22110
12540
34650
钢筋笼块石
m3
\
3218
3218
8.2.4 导流建筑物施工
8.2.4.1 围堰填筑
围堰大部分直接利用开挖弃渣料填筑,其余取自临时堆渣场,采用2m3挖掘机挖、装,12t~15t自卸汽车运输到工作面,74kW推土机集料和散料,履带式拖拉机压实。Ⅱ期砼纵向围堰在Ⅰ期基坑内干地施工,施工方法同主体建筑物砼施工。
8.2.4.2 围堰拆除
围堰的水面以上部分用2m3反铲开挖12t~15t自卸汽车运输至堆渣场;水面以下采用退挖方式拆除,自卸汽车配合出渣。砼围堰需膨胀爆破拆除。
8.3.4.3 高喷防渗墙
同主体工程施工。
8.2.4.4 基坑排水
基坑排水包括初期排水和经常性排水。初期排水主要是排除围堰合拢闭气后基坑内的积水与渗水,基坑水位下降速度控制在0.6~0.8m/d;经常性排水主要包括基坑渗水,施工废水以及降雨等。
选择4台10kW抽水机作为一期左岸基坑的排水设备。
选择3台10kW抽水机作为二期基坑的排水设备。
8.2.5 截流
8.2.5.1 截流设计标准
河道截流安排在第2年9月。采用9月下旬5年一遇旬平均流量Q=167m3/s进行设计。
8.2.5.2 截流方案的选择
河道实施截流时,由左岸3孔泄洪闸分流。采用自右岸向左岸单戗单向立堵进占的截流方式。
8.3 料场选择与开采
8.3.1 料场的选择
本工程共需碎石约10.9万m3,块石料6.4万m3,砂料6.1万m3,土料约17.7万m3。
8.3.1.1 砂料场的选择与开采
砂料场位于坝址区下游0.5~1.9km的东江河床上,高程75.30~75.41m。砂层平均厚度6.3m,储量62.45万m3。当砂料场河水位74.8m时,水上储量为23.5万m3。砂料场左、右两岸均有到坝址的简易公路,砂料场到离坝址距离约1.6km。
砂料场的储量、质量满足要求。料场开采用1m3挖掘机挖装8t自卸汽
车运至砂料筛分场,砂料经自定中心振动筛筛分和螺旋洗砂机冲洗后,皮带机输送至成品堆场。成品用2m3挖掘机装8t自卸汽车运输至各拌和楼(站)。
8.3.1.2 粗骨料料源的选择与开采
混凝土用粗骨料料源由石料场爆破开采后,经人工轧筛成各种粒径的人工碎石。石料场位于坝址左岸,距东江左岸0.5~1.0km处,有简易公路通至料场的北端,距离坝址约1.4~1.9km。料场高程120~232m,山体坡度20~25°,坡度较陡。残坡积层、全风化层及强风化层的厚度一般为1~9m,局部出露弱风化、微风化的有用层。料场的有用层为燕山早期的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弱风化、微风化岩石。岩石呈灰绿、浅肉红色,粗粒斑状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石料场有用层储量480.2万m3,无用层储量122.2万m3,剥采率为20.3%。
全风化覆盖土及强风化岩的无用层分别采用松动爆破和手风钻钻爆,59kW推土机集渣,2m3挖掘机装8t自卸汽车运200m弃渣;有用层采用YQ-150型潜孔钻钻孔,梯段微差爆破,74kW推土机集堆毛料,2m3挖掘机挖装8t自卸汽车运至碎石生产系统,碎石由PEF600X900破碎机粗碎和重型振动筛粗筛后,再由PEF400X600和PEF250X400破碎机进行中细碎,经振动筛筛分成各种砾径的成品骨料,由皮带机输送至成品料仓。成品料用2m3装载机装8t自卸汽车运至各拌和楼。
8.3.1.3 块石料场的选择与开采
石料场的选择与开采与混凝土粗骨料料源相同。
8.3.1.4 土料场的选择与开采
Ⅱ1号土料场位于东江右岸张坑村东南小山,距离坝址约0.5~1.0km,有简易公路通至料场,储量108.95万m3,剥采率6.28%。Ⅱ2号土料场位于东江左岸黄榜村东南小山,储量45.99万m3,剥采率5.4%。距离坝址约1.6~2.0km。土料场均有简易公路通至料场附近,运距较近,运输条件较好。
料场无用层用59kW推土机推运,2m3挖掘机挖装8t自卸汽车运至坝址和防护区。
8.4 主体工程施工
本工程主体工程包括:拦河闸坝、电站厂房、船闸、连接土坝、防护堤工程等。主体工程施工方法如下:
8.4.1 土石方开挖
8.4.1.1 土方开挖
主要是砂砾石覆盖层开挖、全风化土开挖及厂区淤泥开挖,采用2m3挖掘机挖、装12t自卸汽车运输至围堰填筑部位、临时堆土场或弃渣场弃渣,74kW推土机集料与散料。
8.4.1.2 石方明挖
主要是厂房基坑强风化、弱风化花岗岩开挖。采用手风钻钻孔爆破,2m3挖掘机挖、装石渣,12t自卸汽车运输,74kW推土机集料与散料。
8.4.2 土石方回填
8.4.2.1 土方填筑
主要包括厂区、上游防护堤、耕地改造等土方填筑,就近从各土料场取土,采用2m3挖掘机挖、装12t自卸汽车运输,74kW推土机集料与散料,采用履带式拖拉机压实,边角部位采用2.8kW蛙式打夯机压实。
8.4.2.2 弃渣回填
部分直接利用开挖弃渣回填,部分取自临时堆土场。采用2m3挖掘机挖、装12t自卸汽车运输至回填部位,74kW推土机集料与散料,12t振动碾碾压密实。
8.4.3 地基处理
8.4.3.1 砼防渗墙
闸坝地基砼地下防渗墙,墙厚600mm,平均墙深14.5m,穿越砂卵石及强风化层;采用两钻一抓成孔法分槽段施工,即先用CZ-22型冲击式钻机钻导孔2~3个,导杆式抓斗抓去导孔间的土体形成槽段,泥浆固壁,下导管自下而上浇筑砼。
8.4.3.2 高喷防渗墙
左岸土坝坝基采用高喷墙防渗止水,高喷灌浆工艺包括二道工序,即造孔和高压喷射灌浆。钻孔机械采用XY―2型钻机,钻孔孔径为150mm,泥
浆护壁成孔,高喷台车三重管法喷射注浆成墙。
8.4.4 砼浇筑
8.4.4.1 厂房,变电站、左岸部分闸坝砼
左岸厂房及部分闸坝砼生产选择2×1.0m3型拌和楼拌制砼。
下部砼浇筑采用8~10t自卸汽车运输砼到施工现场,通过在厂房上、下游侧分别布置的两台MQ540/30B型高架门机起吊3.0m3吊罐入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预制件最大单件为9.2m3,重23.0t,25t平板车运输至安装部位,由高架门机吊装就位。
上部结构砼,由5t自卸汽车运输至公路桥,16t汽车式起重机配0.6m3砼吊罐或高架门机吊装3.0m3砼吊罐入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厂区路面砼、上坝公路砼采用8~10t自卸汽车运输砼到施工现场直接入仓,平板式振捣器振捣砼密实。
8.4.4.2 右岸闸坝、船闸工程
右岸闸坝、船闸砼生产选择2×1.0m3型搅拌站拌制砼。
采用8~10t自卸汽车运输砼到施工现场,QUY35型履带式起重机吊装3.0m3砼吊罐入仓,平板式振捣器或插入式振捣砼密实。
预制件最大单件为7.2m3,重18.0t,20t平板车运输至闸坝前,QUY35型履带式起重机吊装就位。
闸坝及船闸上部结构砼,由5t自卸汽车运输至闸坝公路桥,16t汽车式起重机吊装0.6m3砼吊罐入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8.4.5 浆砌石
石料由2m3挖掘机挖、装12t自卸汽车运输至工作面,用0.2m3砂浆搅拌机搅拌砂浆,人工砌筑,设置井架进行石料和砂浆的垂直运输。
8.5 施工交通
8.5.1 对外交通运输
目前205国道、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途经xx县,可直达河源市、梅州市及广州市。xx县城至黄石镇有水泥路面公路通达,即将建成的黄石大桥贯通两岸(预计2006年10月通车),坝址两岸均有乡村道路可直达黄石镇(可通汽车)。对外交通采用采用公路运输为主、铁路~公路联运为辅的方式。坝址距xx县城30km,距河源市182km,距广州市375km。本工程对外交通较方便。
8.5.2 场内交通
根据施工布置规划,需新建或扩建施工道路约15.30km,其中新建12.7km,扩建2.60km。具体为:
(1) 坝址区:为便于坝址左岸石场石料的运输以及左岸主体建筑物的开挖部分弃渣运至右岸,需在坝址下游450m处修建临时钢桥沟通两岸运输;另新建或扩建营造布置区、料场区、弃渣场区、基坑道路5.1km。场内施工道路标准:路面宽7m,泥结碎石路面。
(2)防护区:主要是新建土料场的施工道路10.2km。考虑防护区以土方工程为主,施工强度较小,场内施工道路标准:路面宽4m,泥结碎石路面。
场内施工道路见表8-8。
表8-8 场内施工道路一览表
部位
单 位
新建
扩建
闸坝区
至料场、渣场、基坑道路
km
2.0
2.6
新建施工临时便桥(汽-10级,宽7m,长210m)
座
1
/
防护区
至料场、渣场、施工场地道路
km
10.2
/
合计
km
12.7
2.60
8.6 施工工厂设施
8.6.1 混凝土系统
根据工程施工需要,在闸坝的左右岸各设2×1.0m3型拌合楼一座拌制砼;另在各泵站附近各布置1台0.4 m3混凝土搅拌机。
8.6.2 机械修配及综合加工系统
8.6.2.1 机械修配厂
根据工程施工需要,在坝址两岸设置钢筋及木材加工厂、修钎站;另在左岸布置汽车维修保养站和施工机械修配企业各一座。左岸辅助企业布置在坝址下游阶地,右岸辅助企业布置在坝址上游阶地。各加工厂及修配厂规模分述如下:
(1)钢筋加工厂:左、右岸生产规模均为10t/班,采用两班制。
(2)木材加工厂:左、右岸生产规模均为7m3/班,采用两班制。
(3)汽车维修保养站:规模为50标准台布置,负责汽车日常的保养和小修,大、中修安排到县城专业厂。
(4)施工机械修配企业:根据施工机械设备数量,设置机械的日常保养和小修,大、中修安排到县城专业厂。
机械修配站的规模、建筑面积及占地面积见表8-11。
表8-11 机械修配站的规模、建筑面积及占地面积
序 号
辅助企业名称
规 模
建筑面积(m2)
占地面积(m2)
1
钢筋加工厂
10t/班
300×2
1000×2
2
木材加工厂
7 m3/班
100×2
800×2
3
汽车保养站
30标准辆
400
1000
4
机械修配厂
10万工时
750
3500
5
砼预制厂
9 m3/d
100×2
2000×2
6
修钎厂
80个/班
150
250
8.6.3 风、水、电及通讯
(1) 施工用风
本工程峰用风量为80 m3/min。
共设3座空压气站。压缩空气机站主要技术特性指标见表1。
表1 压缩空气机站主要技术特性指标表
位 置
装机容量
(m3/min)
电机功率
(kW)
建筑面积
(m2)
占地面积
(m2)
厂 房
20
130
100
200
石 料 场
40
250
130
300
船 闸
20
130
100
200
合 计
80
510
330
700
(2) 施工用水
坝址区施工期高峰用水量为300m3/h,施工水源取自东江水,在坝址两岸均设临时抽水泵站,选用3台IS80-65-160型单级单吸离心水泵抽水至蓄水池,再由管道自流至各施工点。
表2 供水系统主要技术特性指标表
项目
位置
规格(m)
水泵
电机功率
建筑面积
泵站
水池
型号
台数
(kW)
(m2)
石料场
7×7
6×6×3
IS80-65-160
1
59
35
左岸
7×7
6×6×3
IS80-65-160
1
59
35
右岸
7×7
6×6×3
IS80-65-160
1
59
35
(3) 供电:施工期高峰用电负荷为1760kW,利用系统电网供电,“T”接黄石镇系统电网线路,架设10kV输电线路至工地,设降压变电站一座。
8.7 施工总布置
8.7.1 施工总布置规划原则
坝址两岸均现有便道可通往县城,工程对外交通尚属方便。坝址两岸有阶地,较为开阔,便于施工营造布置。施工布置原则为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有条件时尚考虑利用弃渣改土造田。本工程施工营造建筑物均布置在5年一遇洪水标准水位81.2m高程以上。
8.7.2 分区布置的选定
本工程主要的施工辅助企业和临时设施的防洪标准均按十年一遇设计。结合本工程的实际,各工区设置分述如下:
(1) 砂料场工区
布置砂料场的开采、加工系统及生活管理设施,其生活、管理设施等均布置在大坝左岸工区。
(2)石料场工区
布置在石料场旁,只设置碎石工系统,其生活、管理设施等均布置在大坝左岸工区。
(3) 闸坝左岸工区
负责左岸闸坝和厂房变电站的施工,布置于坝址下游约300m的河滩阶地上,设置左岸砼拌和系统、综合加工厂、机修厂、汽修厂、施工仓库及临时生活房屋等。特种材料仓库(雷管、炸药等)布置在坝址下游较远的山沟。
(4) 闸坝右岸工区
负责右岸闸坝和船闸的施工,布置于坝址上游约100m的河滩阶地上,设置右岸砼拌和系统、综合加工厂、机修厂、汽修厂、施工仓库及临时生活房屋等。
(5) 防护区
主要以防护土堤开挖填筑、耕地开挖填土改造项目等土方工程为主,施工营造布置相应简化、可灵活布置。临时生活房屋以租用当地民房为主,施工企业及施工仓库布置在耕地改造区不另外征地。
施工布置临建工程量见表8-9。
表8-9 施工布置临建工程量汇总表
项 目
单位
临建房屋
施工仓库
施工工厂
租房面积
建房面积
坝址区
m2
0
16623
6140
2300
防护区
m2
5660
999
1933
2148
8.7.3 渣场规划及施工征地
8.7.3.1 渣场规划
(1) 坝址区:
土石方开挖39.58万m3,主体工程弃渣回填共计4.82万m3,围堰砂砾石填筑量7.67万m3,围堰拆除方8.19万m3。经土方平衡后,工程开挖弃料约35.28万m3(自然方)。根据地形条件和施工布置原则,选择在坝址两岸的临江边滩地为本工程的弃渣堆场,并做好浆砌石护坡处理。作为施工场地布置。堆渣高程至84.0m以上,占地面积约153.6亩。
(2) 防护区:耕地改造填土可利用本防护区或邻区的开挖弃渣料,既可少取用土料场的土料,又可解决开挖弃渣征地问题。按此原则,只有xx村的开挖弃渣3.59万m3需弃渣于xx村附近的临江边滩地,占地面积约46.4亩。
施工总布置见图DZ44B-10-04。
8.7.3.2 施工征地
施工占地603.82亩,其中征地327.77亩。具体见表8-10。
表8-10 施工占地、征地汇总表
项 目
单位
坝址区
防护区
占地面积
需征地面积
占地面积
需征地面积
临建房屋
亩
49.87
49.87
2.51
/
施工仓库
亩
18.42
18.42
5.80
/
施工工厂
亩
28.20
7.20
11.27
/
施工道路
亩
45.50
16.00
84.15
84.15
土料场
亩
7.0
7.0
133.7
133.7
石料场
亩
17.40
17.40
/
/
弃渣场
亩
153.6
/
46.4
/
合计
亩
319.99
109.92
283.83
217.85
8.8 施工总进度
依据工程规模和布置特点、施工导流安排及尽早发挥效益的原则进行施工进度安排,初定施工总工期为26个月(第1年7月至第3年8月),其中准备工期4个月(与主体工程平行作业2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期21个月,工程完建期2个月。另外工程筹建期4个月(第1年3月~6月)。
施工总进度安排见施工总进度表,图号为“DZ44B-10-05”。
8.8.1 施工准备期
由第1年7月开始至10月底,历时4个月,主要完成场内道路,风、水、电设施,施工工厂、仓库和生活福利设施及左岸围堰填筑等。
8.8.2 主体工程施工期
(1) 厂房工程施工:厂房施工是本工程控制项目,从基坑开挖至第1、2台机组发电共历时21个月。第1年10月~12月进行土石方开挖,第1年12月中~第2年5月完成水下结构砼浇筑,至11月中底完成上部结构砼的施工;机组安装从第2年12月中开始,至第3年6月底完成2台机组的安装并网发电,同年7月底完成第3台机组并网发电。
(2) 拦河闸坝施工:左岸4孔在Ⅰ期全年围堰保护下施工、右岸7孔在Ⅱ期的枯水季施工。第1年11月至第2年6月底完成左岸4孔闸施工和闸门的金属结构安装;第2个枯水期(第2年10月至第3年3月),进行右岸7孔闸的土方开挖和砼浇筑;第3年5月完成7孔闸的金属结构安装结束施工;5月底下闸蓄水。
(3) 船闸及右岸连接坝段施工:安排在第2个枯水期(第2年10月至第3年3月)进行施工。
(4) 防护堤工程施工:库区防护堤及耕地改造主要是土方工程,安排在第2年7月至第3年4月底施工。
8.8.3 工程完建期
第3年7月~8月为竣工收尾期,期间第3台机组试机发电,处理工程收尾问题。
8.8.4 施工强度及劳动力
8.8.4.1 施工高峰月平均强度
本工程施工高峰月平均强度见表8-14。
表8-14 施工高峰月平均强度表
施工项目
土石方开挖
浆(干)砌石
土石方填筑
砼浇筑
强度(m3/月)
112100
8469
124700
7659
8.8.4.2 劳动力及总工日
本工程所需总工日为34.3万工日,高峰全员人数为1166人。
8.9 主要技术供应
8.9.1 主要建筑材料
本工程所需三材数量:水泥3.01万t,钢筋钢材0.51万t,木材0.08万m。
8.9.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表8-16。
表8-7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汇总表
序 号
名 称
规格型号
单 位
数 量
1
挖掘机
2m3
台
4
2
推土机
74kW
台
5
3
自卸汽车
12t
辆
22
4
自卸汽车
8~10t
辆
8
5
平板车
20~25t
辆
4
6
履带起重机
QUY35
台
2
7
高架门机
540/30
台
2
8
汽车式起重机
16t
台
2
9
装载机
2m3
台
2
10
冲击式钻机
CZ-22
台
6
11
抓斗
导杆式
台
2
12
地质钻机
XY-2
台
6
13
高喷台车
台
2
14
高压泥浆泵
3PN
台
6
15
泥浆搅拌机
WJG-80
台
6
16
砼拌合楼
2×1.0m3
座
2
17
砼搅拌机
0.75m3
台
3
18
风钻
支腿、手持
台
5
19
拖式振动凸块碾
YZTK12型
台
3
20
光轮振动碾
12t
台
2
21
空压机
20m3移动式
台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