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方法初探_赵霞.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5036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方法初探_赵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方法初探_赵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方法初探_赵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章编号】10063862(2023)01003512遗产保护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 1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No1 202335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方法初探赵霞1李云开2,*杨亮3冯小航1(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分院,北京,100044;2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创新所,北京,100044;3.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住房与住区研究所,北京,100044)【摘要】加强建党建国历史文化遗产、改革开放和当代重要建设成果的保护传承,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名城保护传承工作提出的新

2、要求。将新中国时期的工业遗产作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内涵外延拓展的重要对象,将其保护传承有机纳入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是“两办意见”题中应有之义,契合高质量城乡建设工作方向。从背景和对象、工作基础、价值和名录、保护传承举措四个方面初步探讨“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的特点及其保护传承框架构建思路,以期为建设更加全面、系统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添砖加瓦。【关键词】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传承;涧西区【中图分类号】TU984.2/K878【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老工业地段更新利用模式与机制研究”(2021021)*通讯作者:李云开(1996),女,硕

3、士,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设计创新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国土空间规划和城乡历史遗产保护。Email:liyk14 tsinghuaorgcn。0引言“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指出,应正确看待建党立国以来的历史,妥善保护传承这一时期历史文化价值载体,坚定文化自信、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当前正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立足更加全局性、系统性的视角,重视建党、建国、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时期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全面真实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重要举措。2020 年 8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国

4、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管理办法(试行),将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人民革命、新中国成立与发展、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等阶段的历史文化价值及相应的物质载体、空间环境纳入申报国家名城的重要考评条件。2021 年 9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 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要求准确把握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基本内涵,覆盖 5000 多年中华文明史、180 多年近代史、100 年建党史、70 多年新中国史及 40 多年改革开放史的代表性历史文化遗存和当代重要建设成果。1982 年至今,我国名城保护制度已经走过 40年历程,历史城镇村的古代、近代文化遗产保护形成了相对丰富的理论研

5、究和实践基础。相比之下,城乡建设相关的现代、当代遗产还缺乏充分的保护与传承。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持续推进并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已经成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开展这一时期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是新时期、新背景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领域亟待“补短”的课题。其中,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壮大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初创阶段的核心任务和重要城市化动力,工业遗产应该成为这一时期城乡遗产保护传承重点关注的类型之一。加之近年城市建设趋势由外延扩张转入内涵提升,存量工业资源再利用日趋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加强其遗产价值研究和保护名录构建更加凸显必要性和紧迫性。新

6、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62 年),以苏联援建“156 项工程”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成为中国建立完整现代工业体系的奠基石与里程碑1。围绕这些工业项目兴建起的工业新城,可集中满足工业生产、职工生活及其他公遗产保护赵霞等: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方法初探36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 1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No1 2023共服务需求,以单位制企业代行社会职能,成为代表该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空间,其建设模式显著区别于此前此后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模式。本文将该时期集中建成、具有城区尺度的工业遗产归类为“新中国城市型工

7、业遗产”,以其为研究对象,聚焦整体尺度的保护传承方法研究。1现有工作基础1.1制度和实践国内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始于 1990 年代民间对工业旧厂区的自发再利用以及学界对国外相关经验的积极引进。国家文物局 2006 年颁布工业遗产的共识性文件 无锡建议,此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践、理论与制度建设得到长足发展。2017 年,工信部开展国家工业遗产认定,多部委联合发布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 等政府规范性文件,使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管理进入更加有序的轨道。各部门、各地方开展的制度探索和先行实践不断积累成效。在文物保护方面,自 2001 年大庆第一口油井、青海第一个核武研制基地被核定为第五批全

8、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始,已有百余处近现代工业遗产成为国保单位。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各地不同程度地依托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历史建筑等制度与技术手段开展工业遗产保护探索(表 1)。在工业资产管理方面,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 于 2018 年出台,四批国家工业遗产陆续公布。在地方制度建设层面,洛阳、十堰等城市出台地方条例推动工业遗产保护,河北、辽宁、四川、江苏等省份也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另外,以广州、深圳为代表,一些地方的城市更新政策涵盖工业用地用途转换内容,为工业遗产再利用提供可行路径。实践方面,景德镇和北京首钢是近年来创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工业地段更新模式的典型代表。景德镇藉

9、由工业遗产再利用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复兴之路:依托旧城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利用原宇宙瓷厂改造为“陶溪川”文化创意园区,带动产业配套服务完善,培育工业设计、陶瓷艺术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本地创新能力;在旧城以外引导高端日用陶瓷和高技术陶瓷材料的生产聚集于工业园区2。北京首钢则借助冬奥会契机,依托工业遗产打造地标景观,承载“体育+”产业,并积极搭建高新技术产业应用展示交易平台,供给首都西部文化休闲消费升级空间,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1.2问题和挑战国内工业遗产已有研究和实践涵盖的要素十分丰富,工业城区、厂区、单体建构筑物、设备和工艺等不同类型、空间尺度的遗产被笼统地以“工业遗产”一词指代,尚未形成清

10、晰的表述体系。制度建设方面,工信、文物、住建等部门仍在摸索建立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机制,目前在资金、政策、监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尚不健全,多部门的保护制度也缺乏充分衔接,存在部门之间、政企之间协调沟通不畅的问题。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现状不乏矛盾和挑战。以本文重点关注的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为例,价值不明、家底不清、管理缺位是普遍性的基础问题3。如洛阳市涧西区仅有局部厂区、个别建筑拥有保护身份,其作为新中国代表性工业城区的整体价值尚未得到深入广泛的认识。遗产物质空间日渐老化,社区活力下降,居民老龄化、低收入化与房地产开发蚕食历史风貌的现象并存。随着原有工业生产功能逐步外移,越来越多的老厂区、老厂房被闲置,

11、再利用受制于企业身份和用地性质,新中国文化、工业精神未得到充分展示。2遗产价值和载体价值传承是历史文化保护的出发点,价值认知是建立共识的基础。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指出,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根本动因和目的是传承这些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OUV)。同时,价值的传承依赖有形空间载体和无形的文化载体。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提出,名城的申报和批准须评估历史文化价值,并考察价值的物质载体、空间环境和地方文化特色的存续状况。近年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保护类规划的编制实践也逐步形成价值研究、载体梳理、措施制定、机制建设的技术路线。2.1遗产特色2

12、.1.1与城市的总体关系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效仿苏联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城市发展通常成为从属于工业项目的配套建设。重点工业项目的选址对城市总体规划起到决定性作用4。赵霞等: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方法初探遗产保护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 1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No1 202337表 1部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新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对象城市重要工业遗产空间特征工业遗产保护措施保护规划名称太原11扩展原有业城区2 个住宅街坊区被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5);2 处工业遗产被划定为历史地段(5);19 处工业遗产,含上述 4 处;部

13、分厂房建筑被列为历史建筑。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沈阳7扩展原有业城区张作霖时期扩建区,铁西工业区被划定为历史城区(5);3 个街坊住宅区被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5);6 处工业遗产评定为历史建筑。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 年)洛阳6脱开老城建新区涧西历史城区(2);涧西工业住宅历史文化街区(2);部分厂房建筑被列为文保单位和建议历史建筑。洛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 2035 年)(在编中)5 北京4分散总规与名城保护规划均未见“历史城区”的概念,只有老城、三山五园、中心城区;划定的 43 个历史文化街区中,没有工业遗产;首钢、798、焦化厂等工业建

14、构筑物被评为历史建筑。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划期限为 20022010)齐齐哈尔3新建工业城市富拉尔基历史城区(3);3 个街坊住宅区被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6);1 个街坊住宅区被划定为历史文化风貌区(6);4 个工业遗产集中厂区。齐齐哈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规 划(2013 2020年)长春1扩展原有工业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厂区和生活区被划定为历史城区中的一个独立的历史片区(5);3 个厂区被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1 个厂区被列为历史文化风貌区;部分工业遗产被划定为文保单位或历史建筑。长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42020 年)西安14扩展原有工业区若干工业遗产被列为历史建筑。西安历史

15、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 年)九江4 处新中国时期工业遗产分散十里片区工业遗产被划定为重点管控片区(5);九江动力机厂被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4);划定 4 处工业遗产;部分厂房建筑被列为建议历史建筑。九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82035 年)柳州1 处新中国时期工业遗产分散空压机厂老厂区被划定为历史文化风貌区(5);部分厂房建筑被列为建议历史建筑。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92035 年)注:除特殊标识的九江和柳州外,本列其他数字指市域范围内的“156 项工程”工业遗产数量。;:“工业遗产保护措施”列括号中的数字表示该城市中同保护类型的对象数量,例如太原共有 5 个历史文

16、化街区。来源:作者整理从空间上看,新中国工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图 1):扩展原有工业区式,常见于具备近现代工业基础的城市,如沈阳、长春、重庆;脱开老城建新区式,多见于内陆地区无工业基础的历史城市,如洛阳、西安、兰州;新建工业城市式,集中在资源产地,如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包头、焦作68。从规模上看,重点工业项目往往占地巨大,如独立大型厂区长春一汽面积超过 4km2。加之各类配套生产生活设施,这类新城区建设规模通常超过 10km2,乃至达到数十平方公里。可以说,建国初期的工业城区建设对于其所在城市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或是巩固壮大其工业职能,或是推动“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

17、型城市”,或是成为一座新城的建设起点。2.1.2空间格局特色明确的功能分区与轴线空间序列是新中国工业城区城市设计的经典特征。作为计划经济在空间上的落实,当时的城市规划将一切工业生产与城市生活的物质需求融入新中国工业城区统筹规划中4,理性布置各类用地功能,形成厂区绿化隔遗产保护赵霞等: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方法初探38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 1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No1 2023图 1新中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资料来源:作者绘制离带生活区三大功能板块(图 2),又以轴线设计将各个空间组织成一个紧密有序的城区。厂区一般由

18、围墙圈定,多采用方格网路网,总体上可分为厂前区和生产区。厂前区由厂前广场、办公大楼、实验大楼等要素构成9,生产区的空间布局一般按照工艺流程合理组织人流和货流。工厂配套的生活区则按照“企业办社会”理念,满足职工几乎一切生活需求。常见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食堂、公共浴室、医院、文化宫、影剧院,以及从托儿所到中学、技校的各类教育场所等。单个工厂和配套生活设施即可成为一个“微型社会”。成规模的工业新城包含多个厂区,生产区与生活区的分隔更加清晰,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则具备多层级、多中心结构。住宅建筑的基本格局,大多为四周围合的院落街坊或行列式多层住宅。2.1.3风貌特色新中国工业城区往往整体形态舒朗开阔、庄重大

19、气(图 3)。开敞空间体系主要由防护绿带、城市公园、厂前广场、景观路、建筑周边绿化构成。其中,厂前广场通常以中轴对称的设计塑造强烈仪式感和地标形象。建筑层面,车间厂房和公共建筑主要采用包豪斯风格和仿苏式折中主义风格,居住建筑则在“苏 式 街 坊”风 格 基 础 上 对 装 饰 加 以简化10。2.1.4文化特色新中国工业城区具有独特的生产、社会组织特征与社区文化。工厂首批职工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家乡文化构成工厂社区饮食、语言等文化的基础11。在相对封闭的工业城区内,工业移民受工厂管理制度和集体生活同化,逐渐形成了以工厂依赖性、“工人精神”、业缘人际网络为特征的工厂社区文化。2.2遗产价值通过与

20、其他类型遗产的比较研究,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中国社会主义初创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代表性实证。现代工业体系的创立和壮大,是新中国初期发展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重大成就。以赵霞等: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方法初探遗产保护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 1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No1 202339图 2新中国工业城区规划布局分类资料来源:作者改绘,原图来自彭秀涛,荣志刚12,李浩4 图 3涧西历史城区鸟瞰中国第一拖拉机厂(一拖集团)厂区10 号、11 号街坊;资料来源:洛阳网(摄于 2017 年),洛阳历史

21、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 年)(在稿,照片摄于 2020 年)5“156 项工程”和 694 个限额以上工程为代表的企业为全国输送的产品、技术和人才,为后续中国工业现代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新中国工业项目带动了建国后第一次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浪潮,为所在城市未来数十年的发展搭建起相对合理的基本框架。此外,从接受苏联援助,到自力更生乃至开展对外援助,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也支撑、见证了新中国走过建国初期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是遗产保护赵霞等: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方法初探40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 1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22、 No1 2023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象征。第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规划理论的起点。借助工业项目及其配套城市化建设,新中国在苏联样板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形成了自身的社会主义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并付诸实践,其影响深远,传承至今。这些以工业新城为主导的城市规划脱开传统“街巷院落”营城方法,吸收苏联现代测绘、调研、分析等技术手段,借鉴功能分区、交通组织、职住平衡等规划理论,以及轴线放射、街坊围合等设计手法。除现代化工厂外,在这一时期规划和建设了国内最早的规模化、标准化单元式住宅,构成了中国居住区设计理论的雏形13。此外,布局合理的优质教育、医疗、商业公共服务,疏密有致的路网系统,宜人的人居环境

23、细节,至今仍造福于城市型工业遗产的使用者。第三,是社会主义审美的城市和建筑设计典范。社会主义宏大叙事的审美趣味渗透在新中国工业新城各层级尺度的空间里,构成庄重大气的整体风貌特色。整体空间布局开阔舒朗,常采用鲜明的几何构图 厂区以中央景观轴线形成严谨的空间秩序,生活区的苏式街坊规整中不乏变化,有序布置的公共设施节点塑造出集体生活的热烈氛围。建筑设计则“和而不同”重要的公共建筑雄伟壮丽,住宅以及一般厂房则简洁朴素,所有建筑使用统一的建筑语言,形成和谐的主从关系。第四,是寄托广泛社会情感和典型国家精神的空间载体。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曾是工人群体和家庭一切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工人精神的象征,集体荣誉

24、感、集体归属感的寄托,连结数代人的纽带,具有重要情感价值。对于全社会,它是展示新中国建设成就和精神面貌的重要窗口,具有极高教育意义。在坚定“四个自信”、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大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战略目标下,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是向世界传递新中国真实历史信息、展示精彩中国故事和精神的历史场景,具有突出政治意义。2.3遗产载体通过探寻价值和载体的对应关系,以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四个方面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主线,进一步核查、充实遗产清单,发掘遗产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洛阳市涧西区为例,铁路运输的便捷性是决定工业项目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陇海铁路专用线作为体现新中国工业城市规划选址原理的空间要素

25、,应当被纳入保护对象。再如,涧西区公共服务节点体系是以规划设计技术支撑“企业办社会”理念的成果,也值得保护。总而言之,要在罗列遗产要素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它们在时间、空间、功能、文化维度的内在联系和共有价值,形成有内在结构的遗产载体清单,从而支撑价值传承14(表2)。3保护传承举措3.1构建保护名录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在物质载体类型和空间层次上涵盖城区、厂区、居住街坊、工业建构筑物、环境要素等多个尺度,划分适宜的保护层次、赋予各类遗产适宜的保护身份并纳入保护名录,是合理保护利用的基础。3.1.1划定历史城区在城区尺度,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通常具有明确的选址条件、统一的规划建设思想、较大规模尺度、

26、较为清晰的建设范围、鲜明的格局风貌、一定时期集中建成等特点,很好契合历史城区“能体现其城镇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的地区,特指历史文化名城中历史范围清楚、格局和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需要整体保护控制的地区”这一基本概念,完全适合采取整体保护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等历史城区保护措施。近年来,长春、沈阳、洛阳等历史文化名城都对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提出划定历史城区加以保护的方法。由于没有城垣轮廓,这类遗产在确定历史城区范围时,需要结合遗产特点具体分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下文简称标准)指出,“历史城区并非完全对应于历史上的城垣范围,而是通过综合分析

27、城市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格局,根据保护格局和延续风貌的要求划定保护控制范围的。”以洛阳涧西历史城区划定为例(图 4,图 5),遵循的标准包括:参照洛阳一期总体城市规划范围;纳入厂区、中央绿带、生活区和科研区四大主要功能分区;包含与选址密切相关的山水环境与基础设施,即涧河与陇海铁路;兼顾与其他山水环境要素的关系。赵霞等: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方法初探遗产保护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 1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No1 202341表 2涧西区历史文化价值载体一览历史文化价值主要载体遗产类型或空间层次新中国工业体系初创的重要基石和见证地工

28、艺技术资料企业组织管理制度厂志、厂内报刊、集体活动记录等按工艺流程形成的厂区空间布局生产设备、代表性产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移动文物厂区工业建构筑物、可移动文物新中国城市规划理念的重要实践和创新地周山、邙山山水格局,陇海铁路、防洪渠“三区一带五轴”空间格局以及重要空间节点体系路网格局城区格局、历史轴线、厂前广场厂区路网格局厂区绿化景观格局厂区轴线延长线周边围合式,行列式的建筑肌理传统街巷格局街坊绿化景观格局城区厂区街坊新中国社会主义城市风貌的典型代表平缓开阔,秩序井然的整体形态历史性绿地与广场,即中州路绿带、牡丹公园、周王城公园、牡丹广场,六个厂前广场林荫大道,如西苑路、建设路等传统街巷厂区历

29、史道路、厂区历史性绿地街区传统街巷、街坊内的历史绿地厂区办公楼、厂房,厂内铁路、水池、水塔、烟囱、冷却塔、煤罐、雕塑等构筑物和历史环境要素街坊建筑、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城区厂区街坊工业建构筑物、历史环境要素生产经营、社会氛围、精神文明风貌、口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移动文物新中国社会特征和人文精神的展示窗口公共服务节点体系,中小学、托幼、医院、食堂、文体活动设施等城区名人故居街坊建筑来源:作者整理3.1.2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中,有价值的工业地段保护要素一般包括厂区、生活区两大类型。已开展的保护实践中,有的仅保护部分单体建筑,有的将工业地段列为“工业遗产”,有的则列为历史文

30、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地段等保护对象。由于“工业遗产”内涵十分丰富,有价值的工业地段如果仅重视单体保护或笼统归为“工业遗产”,不利于构建整体保护理念、引导正确保护措施。如近年来在部分名城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典型新中国工业遗产厂区或街坊住宅区,因未开展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地段划定,即使已拥有“工业遗产”或“历史建筑”身份,仍被高强度房地产开发快速蚕食(图 6)。相比之下,根据工业地段特点选择合适的保护名录,有利于明确保护底线,形成更为统一的保护共识。对于厂区型工业地段遗产,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承载工艺流程和时代特色的整体格局、风貌、厂区环境、工业建筑和构筑物中,这些载体空间尺度较大、建设密度较低,

31、承载新功能业态的适应性强,有条件采用更为灵活的更新设计理念,如运用新材料、适当改造扩容等,以利于再利用。因此,相比列为对核心保护范围保护管理有严格约束的历史文化街区,这类遗产更适合纳入历史地段等以格局风貌管控为主的保护类型(图 7)。其保护区划应重点考虑较为完整地呈现工厂历史发展脉络和生产工艺流程。典型的案例包括太原化肥厂历史地段、柳州空压机厂历史地段等。对生活区型工业地段遗产,其以多层街坊式居住区为主,单个街坊面积普遍在 56hm2,其保护更新方法十分契合历史文化街区延续传统格局风貌、严格管理新建扩建、积极改善人居环境的核心目标。保护区划应尽量取完整街坊边界,兼顾周边历遗产保护赵霞等:新中国

32、城市型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方法初探42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 1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No1 2023图 4洛阳市涧东区涧西区总体规划图(1956)资料来源:作者改绘,原图来自李浩4 图 5涧西历史城区保护区划示意图资料来源:作者改绘,原图来自 洛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 年)(在稿)5 史环境的保护要求。典型案例包括太原太重苏联专家楼、包头钢 32 号街坊等。还有一类厂区和生活区布局紧凑的工业地段,如生产生活区位于同一个街坊的九江动力机厂,则统一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其中将生活区划入核心保护范围,将厂区纳入建设控制地带1

33、5,既有利于统一保护管理,又通过区划层级为后续不同类型的更新利用提供管理可行性,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图 8)。3.1.3保护单体遗产要素工业建构筑物同样需要依据保护级别、价值以赵霞等: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方法初探遗产保护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 1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No1 202343图 6房地产开发威胁居住街坊区本体和历史环境资料来源:中规院名城所资料(摄于 2020 年)图 7第一拖拉机厂保护区划图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及保存状况、利用可行性进行分类(图 9),选择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等不同保护身份,

34、采取相应的保护、整治、利用方式。其中特别注意识别和保护承载新中国工业遗产价值的特有遗产要素,如塑像、墙面标语、铁路专用线、烟囱、冷却塔、水塔、蓄水池、天车、奠基石等。3.2注重综合施策3.2.1把握遗产的特殊性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兼具工业遗产和旧城区的双重属性。相比单个工业厂区或建构筑物遗产,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规模庞大,包含多样、多层次的遗产要素,是典型的大尺度、复合型遗产,保护利用应体现整体性、综合性。相比一般城市更新,城市型工业遗产需要遵循“保护优先”原则,将遗产普查、价值梳理、保护措施制定等作为前置性工作,同时也需关注人居环境改善、城市活力振兴等发展目标。相比古城型历史城区,城市型工业

35、遗产既有公共服务优质资源聚集,路网条件适应现代化基础设遗产保护赵霞等: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方法初探44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 1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No1 2023图 8九江动力机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区划图资料来源:九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82035 年)图 9一拖单体遗产要素示例资料来源:作者拍摄于 2020 年施建设等优势条件,也存在文旅发展基础薄弱、棕地治理和产业经济转型难等问题。此外,新中国时期建设的工业城区主要位于中国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城市。相比东部沿海地区,城市产业类型、活力和消费群体存在较大差异,工业遗产

36、活化利用方式和业态需契合区域和城市发展阶段。3.2.2建立整体保护意识和方法参考 UNESCO 关于“整体性”所指要素齐备、特征全面、脉络完整的要求16,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应关注不同尺度、类型、功能遗产要素的普查、识别,及各类遗产要素在空间、文化维度的内在关联及共有价值的呈现。避免仅关注部分“主要”保护对象而忽视其所依存的发展背景和环境,止步于若干散点遗产的简单集合。如既要关注其中典型厂区型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也应注意厂区之外新中国时期建设的配套居住建筑、公共设施、公园绿地、历史环境要素等各种类型遗产的识别和保护,还要重视保护传承具有建国初期特色的城区总体空间格局和风貌特色等。以洛

37、阳涧西工业遗产保护为例,不仅应保护“一五”时期 6 项 156 重点项目厂区,也应保护对最初工业项目选址和建设有决定性作用的周山、邙山山体、涧河自然环境,作为运输动脉的陇海铁路、焦枝铁路等交通环境要素;保护与生产功能配套、保障城市环境的防护绿地体系,保护支撑科技研发的科研院所,保护提供完善生活环境的居住街坊、市场、公园绿地、文教体卫设施等,以及保护城区内井然有序的城市轴线、街巷和城市面貌。建议充分借助现有名城保护技术管理体系和技术方法开展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保护,并针对遗产本身特点,通过匹配恰当保护工具、提出针对性保护举措、构建层次分明和类型多样的保护内容体系,实现保护措施的刚柔相宜。既要遵循

38、一般历史城区保护原则,如开展城市空间结构引导,保护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避免无序开发破坏遗产核心价值载体;也要结合城区规模较大、与现代化城市空间较为相似的特点,实施分区分类管控,重点把握好轴线、节点、视廊、遗产集中片区的格局风貌传承,使保护措施与城市设计手段有机结合,避免“一刀切”过度限制历史城区整体高度和新增建设。应特别注重工业区选址环境、城区厂区特色绿化、工厂标语等景观和人文要素的识别和保护,使新中国时期发展建设所倚重的绿色空间、人文关怀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生态文化价值,留下建国初期时代印记。3.2.3依托转型创新促进遗产利用协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核心议题。新中国工业新城在

39、建设之初通常位于城市边缘,经过建国以来城市化不断推进,它们现今多处于中心城区核心地带。在保护优先前提下,如何结合城市实际有序保护更新利用,通过多元途径将工业、文化资源转化为城市发展内生动赵霞等: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方法初探遗产保护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 1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No1 202345力,是依托工业遗产促进城市新旧动能转换,服务人民需求的基本工作方向。北京刚刚成功举办冬奥会,展现了作为国家首都和后工业城市,依托冬奥战略机遇和北京科创、文创、消费能力优势,通过“体育+文化”、数字智能、文化创意,将首钢独特的工业景观

40、转化为创新空间、消费空间的恰当保护利用路径。对于更多的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首钢经验可借鉴的亮点在于选择契合城市特质的恰当保护利用路径,而并非直接模仿照搬。大多数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环境和北上广等头部城市相比差异显著。许多中西部地区国家重点企业依然延续着生产职能,在国家工业、国防体系和城市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基于产业传统优势,进一步传承“中国制造”工业基因、改善生态影响、生动立体地展示新中国工业历史积淀与当代活力形象,是这类工业遗产实现保护与动能转换共赢的重要方向。已腾退、有条件利用的工业遗产则应更加注重“服务市民+吸引游客”双线并举,保持多元动力和可持续生命力,如:将工业遗产

41、保护利用作为城市公共设施、公共空间供给的新契机;与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相结合,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和住房条件,推进适老、适幼等全龄化设施配套;积极发展工业文化体验、工业旅游等。结合涧西工业区部分生产职能逐步向周边县转移、原址多保留总部和科研院所的趋势,洛阳提出鼓励利用新中国工业遗产空间发展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为源头技术创新、中试应用创新提供培育空间的思路,整体构建从中心城市到周边各县的服务创新生产功能体系,推动中心城区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转型、促进市县职能联动优化17。广西柳州在空压机厂保护利用中植入文化展览、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三大功能,形成市民参观游览和工业历史、城市科技成果展示的窗口。大同市

42、将煤气厂储气罐改造利用为羽毛球运动和培训中心。这些都是适合中西部工业遗产利用方向的积极探索。图 10工业遗产再利用示例资料来源:作者拍摄于 2022 年3.2.4优化实施管理机制保护利用实施的推进还需依靠政策法规、管理机构、技术体系、资金支持等配套机制的完善。其中尤其要加强土地用途转换、用地功能混合等配套政策的顶层设计,畅通政府保护主管部门与企业主体之间的协调沟通渠道,调动企业和社会参与保护利用的积极性。深圳创立的新型产业用地(M0)允许工业用地兼容多种功能,并提出提高容积率上限、提高配套设施比例、放宽分割转让限制等制度设计,是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可以借鉴的探索示范。4结语结合新时期文

43、化建设应加强建党、建国和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文化遗产、重要建设成果的保护传承的要求,本文立足于现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方法,初步探讨了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的总体保护传承工作思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从创立至今,前辈带领业界同仁筚路蓝缕,边学习西方经验、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名城保护理论和实践方案,始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趋势和新型城镇化的客观规律,以开放胸怀不断吸收、充实、发展。随着大历史观的树立和文化自信的提升,不仅大量的新中国遗产需要加以重视和保护,越来越多的现代、当代文化遗产,特别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重大事件存在直接和重要关联的建设成果,也必将逐步进入名城保护视野,比如

44、以深遗产保护赵霞等: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方法初探46城市发展研究 30 卷 2023 年 1 期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0 No1 2023圳市、北京奥运村、北川新县城等为代表的改革开放、国际交往、灾后重建等大事件的物质空间载体。它们与新中国城市型工业遗产的特征具有一定相似性。希望本文抛砖引玉,引发更多同行关注这类遗产,为它们的文化价值解读和未来保护传承工作奠定必要的研究基础。【注释】洛阳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凭借特殊区位条件及历史发展基础,在建国初期被选定为八大重点工业城市之一。“一五”“二五”时期,“156 项工程”中前后共有 6 项集中落位于涧

45、河西南畔,随之集中兴建的工业新城因而得名“涧西”。由此,洛阳从一个历史古都转变为全国首屈一指的机械制造业中心。后续 九江动力机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对保护区划有所调整,本文不再展开讨论。实施 世界遗产公约 操作指南:完整性用来衡量自然或文化遗产及其特征的整体性和无缺憾性。因而,审查遗产完整性需要评估遗产符合以下特征的程度:a)包括所有表现其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必要因素;b)面积足够大,确保能完整地代表体现遗产价值的特色和过程;c)受到发展的负面影响或缺乏维护。【参考文献】1董志凯,吴江 新中国工业的奠基石 156 项建设研究(19502000)M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2李百浩,彭秀涛,黄立中

46、国现代新兴工业城市规划的历史研究 以苏联援助的156 项重点工程为中心 J 城市规划学刊,2006(04):84923李海涛,张菁景德镇城市活力观察 C 活力规划A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37414李浩 八大重点城市规划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规划历史研究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5李雪梦 国有单位制工厂社区文化变迁 D 南京大学,20156刘伯英 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J 新建筑,2012(02):497彭秀涛,荣志刚“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区规划布局回顾J四川建筑,2006(S1):44468孙应丹 中国三线城市形成发展及其规划建设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20109孙跃杰

47、 洛阳 156 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D天津大学,2016 10王军,杜莹,张子涵 我国工业空间格局演化的脉络特征与启示J 中国名城,2019(05):7582 11杨晋毅,杨茹萍“一五”时期 156 项目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研究J 北京规划建设,2011(01):1317 1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九江动力机厂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Z 北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9 13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洛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 年)Z北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1a(编制中)14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洛阳市涧西区空间、产业发展规划研究(20212035 年)

48、Z 北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1c(编制中)15邹德侬 需要紧急保护的 20 世纪建筑遗产:1949 至 1979 N 中国建设报,20120831(003)16UNESCO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Heritage Convention 2021 EB/OL http:/whc unesco org/archive/2021/whc2144com12enpdf作者简介:赵霞(1975),女,硕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保护与发展研究分院,主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研究方向:城乡历

49、史文化遗产保护、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更新。收稿日期:20220926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Conserving the IndustrialHeritage Urban Area of New ChinaZHAO Xia,LI Yunkai,YANG Liang,FENG Xiaohang【Abstract】Strengthening the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important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of the founding ofthe

50、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epublic of China,and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s a newrequirement put forward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and the State Council for the Historic City Conservation System(HCCS)in the new era Taking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of the New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