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通信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手册61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通信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手册-传输专业分册(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3月目录1.传输管道工程11.1一般安全要求11.2测量11.3 土方41.4钢筋加工71.5木工作业81.6混凝土作业81.7铺管和砖砌体作业91.8 试通102.传输杆路工程112.1 挖坑洞作业112.2 立杆作业122.3 安装拉线作业132.4 登高作业142.5 布放吊线152.6 在供电线及高压输电线附近作业173.传输光缆线路工程193.1布放架空光(电)缆线路193.2布放直埋线路203.3布放管道光(电)缆线路213.4气流敷
2、设光缆243.5布放水底光(电)缆254.线路迁改工程274.1拆换电杆和杆线作业274.2 高压线下施工的防护与安全措施295.传输汇聚点工程295.1土方开挖施工安全要求305.2钢筋制作与安装安全要求315.3混凝土浇筑施工安全要求315.4回填作业安全要求325.5砌体施工安全要求325.6机房装修施工安全要求326.传输设备工程336.1一般安全要求336.2设备安装测试及线缆布放336.3加电作业347.家庭宽带工程347.1一般安全要求347.2 布放墙壁光(电)缆357.3 室外宽带设备安装367.4小区宽带管道光缆施工368.政企专线工程378.1一般安全要求378.2槽道(
3、桥架)、设备安装和布线378.3消防系统的布线391.传输管道工程1.1一般安全要求1.1.1工程项目施工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要对工地进行勘察并编制安全技术施工方案。1.1.2施工区内危险区域必须悬挂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围栏、挡板等防护设施,夜间应设置警示灯。1.1.3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必须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1.1.4工具和材料应放置在规定的位置,不得随意堆放在沟边或挖出的土坡上面,以免落入沟中伤人。1.1.5在工地堆放器具、材料,应选择不妨碍交通,行人少、平整地面堆放,堆积不超过1.5米,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
4、安全。1.1.6在工地现场使用车辆搬运器材时,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安全。1.1.7在沟坑内工作时,应随时注意沟的侧壁有无裂痕、护土板的横撑是否稳固,起立或抬头时应注意横撑碰头。1.1.8在未得到施工负责人同意前,严禁随意变动和拆除支撑。1.1.9上下沟槽时必须使用梯子,不得攀登沟内外设备。1.1.10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合格的安全帽,系好下颚带,锁紧带扣,以保安全。1.2测量1.2.1测量仪表的放置地点,以不妨碍交通为原则。支撑三脚架时,应拧紧螺丝,以免仪器倒下摔坏。1.2.2在十字路口和公路上测量时,应注意行人和车辆,必要时与交警联系取得协助。测量动作应迅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分段丈量,
5、皮尺、钢卷尺横过公路或路口丈量时,切勿被车辆碾压。1.2.3进行测量时,仪器由使用人员负责保护,观测者在任何情况下不得离开仪器,因故需要离开仪器时,应指定专人看守。测量仪器与工具不用时,应放置在安全地方,以防仪器损坏和丢失。1.2.4沿管线所钉水平桩或中心桩,不得高出路面一厘米以上。1.2.5水平仪、经纬仪在500米距离内可装在三角架上迁站,迁站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将所有加上的部件和吊锤取掉;2.将望远镜转到物镜向下;3.将所有制动螺旋固定;4.迁站时,需一手紧握仪器支架向前,一手抱住三脚架腿在后,不得肩扛三脚架腿。 1.2.6物探作业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电法作业人员必须懂得用电安全知识和
6、掌握触电急救知识。2.进行电法作业时发电站必须在得到操作员的指令后,方可向测站供电。操作中检查供电线路时必须切断电源,严禁使电源正、负极短路。3.电法作业应遵守当测线接近或横穿架空输电线路下时,必须将导线固定在木桩上,并保证导线沿地表布设;联合剖面、充电等方法的远极导线不得沿输电线路敷设;电测导线必须与架空输电线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规定见附表1.1表1.1塔尺、标杆顶端与输电线路最小距离 电路电压(kv)11-35110220330500最小允许距离(m)1.53.04.05.06.07.54.当供电电压高于安全电压时,所有跑极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非操作人员不得乱动仪器和供电装置。5.
7、电法作业,在供电前操作人员必须先检查线路,严防短路。供电时,操作人员必须随时与跑极人员联系。拆除线路时,应先拆除电源线。6.用断开电极的方法检查漏电时,跑极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不准直接用手断开或连接导线,操作人员必须随时与跑极人员联系,确认无误后再进行工作。7.电法测站应选择干燥处,如在潮湿地区工作时,操作人员脚下和仪器下应铺设绝缘胶板。8.雷雨天不得进行电法作业及收放导线。9.采用以爆炸作为震源的地震勘探方法时,爆炸作业应执行国标GB6722并符合GB12950。需爆炸激发时,所有人员必须先撤至安全地区,由持有爆破证专业人员引爆。10.进行雷达探测作业,拖拽光缆时严禁用力过猛。11.进行测井
8、类物探作业时,要确保钻孔井壁完整、无掉块。在井壁条件不好适应采用塑料护管,井下仪器的升降应平稳,严禁剧烈震动。12.进行测汞作业,要严防汞液或汞蒸汽溢出。现场操作时必须集中精力,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作业,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妥善处理。13.以放射源作激发源作业时,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使用、存放放射源。1.2.7地下管线普查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需要开井盖作井下探测时应按如下步骤作业:(1) 打开井盖至少5分钟以上才可探视井下情况。(2)下井调查或施放探头、电极、导线前,必须进行有毒、有害及可燃气体的浓度测定,超标的管道必须采取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后才能进行作业。(3)进口必须有人看守并设置安全警示围栏
9、。(4) 禁止在井内或管道内吸烟及使用明火。(5)井下作业完毕应立即盖好井盖。2.严禁在氧气、煤气、乙炔气等易燃、易爆管道上进行充电法作业。需进行直接法工作时,要保证发射点与管道接触良好。3.夜间作业时,应有足够的照明。4.使用10W以上的大功率仪器设备时,作业人员应具备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的常识。工作电压超过36v时,作业人员应使用绝缘防护用品。接触电极附近应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设专人看管。雷电天气严禁使用大功率仪器设备施工。下井作业的所有电器设备外壳必须接地良好。5.严禁使用金属杆直接仟插探测地下输电线和光缆。6.对地下管线进行开挖验证时,必须小心谨慎,防止损坏管线。7.对地下输电线路或在高
10、压线下测量时,严禁使用金属标杆、塔尺。严禁雨天、雾天、雷电天气在高压线下作业。1.2.8挖土前,测量人员应熟悉掌握图纸上地上、地下障碍物的具体位置,将障碍物的具体位置与土方挖掘的负责人进行现场交底,共同做好标识,施工中紧密配合,以免损坏地上、地下设备和发生人身安全事故。1.3 土方1.3.1施工前,按照正式批准的设计位置与有关部门办理挖掘手续,并与有关的居委会、工厂、学校、单位进行联系,做好施工安全宣传工作,劝告居民教育孩子不要在沟边和沟内玩耍。1.3.2开挖沟槽时,须在两端明显位置设置警示标志(红旗、红灯或绳索等标志),以免发生危险。1.3.3开凿旧路面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旧路面开凿宜分段
11、进行,对施工路段应围护封闭并设置警示和导向标志,以免妨碍交通;2.用镐开挖旧路面时,应并排前进,左右间距应不少于2米,前后不少于3米,不得面对面使镐;3.大锤砸碎旧路面时,周围不得有人站立或通行。锤击钢钎,使锤人应站在扶钎人的侧面,使锤者不得戴手套,锤柄端头应有防滑措施;4.使用风动工具开凿旧路面,应遵守下列规定:(1)各部管道接头必须紧固,不漏气。胶皮管不得缠绕打结,并不得用折弯风管的办法作断气之用,不得将风管置于胯下;(2)风管经过过道(道路),须挖沟将风管下埋,其上侧作硬性防护,严防重型车辆压坏;(3)风管连接风包后要试送气,检查风管内有无杂物堵塞。送气时,要缓慢旋开阀门,不得猛开;(4
12、)风镐操作人员应与空压机司机紧密配合,及时送气或闭气;(5)钎子插入风动工具后不得空打。5.利用机械破碎旧路面时,必须设专人统一指挥,操作范围内不得有人,钢钎切入地面不宜过深,推力速度应缓慢。1.3.4人工挖土时,相邻的工人须有2米以上间隔。1.3.5流砂、疏松土质在沟深超过一米时,应装置护土板。结实土质,其侧壁与沟底面所成夹角小于115度时须装置护土板。护土板装置的长度应视具体情况确定。1.3.6如果挖出的土质是回填土或是房基土,而且填土不坚实者,必须装置护土板。1.3.7挖沟时如果有坑道枯井等,应立即停止进行挖掘,并报上级处理。1.3.8在斜坡地段挖沟,须防止松散的石块,悬垂的土层及其它可
13、能坍塌的物体滚下,防止发生危险。1.3.9挖沟时,对地下的电力线缆、供水管、排水管、煤气管道、热力管道、防空洞、通信电缆等,应做如下处理,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1.在施工图上标有高程的地下物,当挖到近其30厘米时应用铁锹轻挖,禁用机械挖沟。2.没有标记明确位置高程的,但已知有地下物时,应指定有经验的工人探挖。3.在挖掘时突然发现地下物,如古坟和不能识别的地下物,应当即报告上级处理。不得将其损坏,严禁敲击和玩耍。4.挖出地下任何管线时,应与沟上横架足以负重的元木或工字钢,进行适当的木板包托,用铁线吊起以防沉落。5.如遇有污水、雨水、管道漏水应予封堵,难以修复的应以塑料管做临时过渡流水槽,引至沟外下
14、水道。在施工中臭味太大应戴口罩。6.如遇上水管漏水,煤气热力管道漏气,特别是有毒的、易燃气体管道泄漏,施工人员立即撤出,并及时请求有关单位配合修复。7.遇有电力和通信电缆出现意外故障,应立即请求有关单位配合修复。8.在以上各种管线障碍未修复前,工地负责人应指派专人守护现场,停止施工作业,防止中毒,触电等事故发生,待修复后,吊装牢固,方可复工。并加标记,防止其它人员乱动。1.3.10由地坑沟内抛出土石于沟外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使土石不致回落于沟内。2.不应堆积过高,并须有适当坡度。3.及时清运行人通道及妨碍交通的土石。4.注意周围情况,不得乱扔工具、石头、土块。5.从沟中向上掀土,应注意上边
15、是否有人;沟坑深在1.5米以上者,须有专人在上面清土,堆放在距离沟、坑边沿60厘米以外。6.挖出的土石,不得堆在沟边的消火栓井、邮筒、上下水井,雨水口及各种盖上。7.挖掘土石方,应从上而下进行,禁止采用挖空底脚踏实的方法。在雨季施工时应该做好排水措施。8.在靠近建筑物挖土方时,应视挖掘深度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如采用支撑办法无法解决时,应拆除容易倒塌的建筑物,回填前再修复建筑物。1.3.11挖沟后,需要在道口、单位门口、住户门口等及时搭设板桥,并应事前检查板桥的牢固性。每日应由专人检查,搭设的板桥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人行便桥木板厚度不得小于3厘米,宽度不小于60厘米。2.通行人力小车的便桥,板
16、厚度不小于5厘米,桥宽不小于150厘米。3.通行机动车的便桥,板厚度不小于10厘米,或用钢板,一般应在板下加设横支撑,必要时用铁钩或铁线连牢。4.各种便桥木板间隔不得大于1厘米,沟槽两端均应延长1米以上,如沟壁土质松软,应视具体需要加长木板,便桥木板应贴在地面上。5.繁华地区,便桥左右加设围档板和明显标志。1.3.12掏挖隧洞时注意事项:1.根据地区不同,可采取不同的掏挖方法。当前均采用顶大口径水泥管,然后在大管内铺设电信管道办法。2.一般经过高级路面和穿越各种建筑物下铺设电信管道时,使用挖隧道办法铺设电信管道。3.挖隧道时,应随时注意上顶与两侧土质有无变化情况,如发现有松裂现象,施工人员不得
17、将工具碰撞撑架及护土板。4.遇天气炎热时,挖洞人员应轮流在洞内洞外工作,班组长应注意掌握。5.挖隧道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和通风设备,须用低压电源高质量胶皮电缆的工作手灯和排风设备。6.在隧道将要贯通时,须通知对方挖洞人员留意,以防碰伤对方人员。7.隧洞内应保持通风,注意对有毒气体的检查,遇有可疑现象,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上级处理。1.3.13每天开工前,或雨后复工时,必须检查沟坑帮是否有裂缝,撑木是否松动,如有此情况,应先加固,才能下去作业。1.3.14雨后沟坑内淤泥应先清挖干净,发现土质有裂缝,应及时加强支撑后才能作业。严禁施工人员在沟坑内或隧道中休息玩耍,以免发生危险。1.3.15在旧有
18、人孔处改建与增添新人孔和管道时,严禁损坏电缆。必要时,应加横杆悬吊或隔离保护。1.3.16回填土的一般要求:1.回填土打夯时,注意平稳,用力均匀。电动打夯机,要用橡皮绝缘线,打夯机不得碰伤电源线。使用内燃打夯机,要防止喷出的气体及废油伤人。2.对原有的地下建筑物,回土时不得将其损坏。3.在隧洞内回土,应逐步地拆去护土板和撑架,并逐步垂直的层层夯实,不能夯实的地方用砖填实,不得一次将所有的护土板和撑木架拆去。1.4钢筋加工1.4.1钢筋、料具及成品,要堆放整齐,不得妨碍交通和施工。1.4.2机械冷拉作业注意事项:1.必须检查卷扬机钢丝绳、地锚、钢筋夹具、电气设备等,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作业。2.冷
19、拉时,应设专人值守,操作人员必须位于安全地带,钢筋两侧3米以内及冷拉线两端严禁站人,严禁跨越钢筋和钢丝绳,冷拉场地两端地锚以外应设置警戒区,装设防护挡板及警告标志。3.卷扬机运转时,严禁人员靠近冷拉钢筋和牵引钢筋的钢丝绳,运行中出现钢筋滑脱、绞断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机。4.冷拉速度不宜过快,在基本拉直时应稍停,检查夹具是否牢固可靠,严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要求控制伸长值。1.4.3人工截钢筋、冷拉及锤拗钢筋时,掌钳人与掌锤人必须站成斜角,掌锤人要听掌钳人指挥,禁止非工作人员靠近,以免伤人。1.4.4弯钢筋时,须将扳子口啃牢钢筋,以免脱掉伤人。1.4.5钢筋除锈时须佩戴口罩和防护眼镜。1.4.6编排钢
20、筋时,应相互注意,以免工具和钢筋伤人,绑扎钢筋应牢固,并将扎好的铁丝头搁置下方,以免伤人。暂停绑扎时,应检查所绑扎的钢筋或骨架,确认连接牢固后方可离开现场;1.5木工作业1.5.1木材与横板在安装和拆除前后应堆放整齐,不妨碍交通和施工。1.5.2木工工地严禁烟火。按规定配备防火用具。1.5.3木工场地的碎木、刨花、锯末等杂物应及时清扫。1.5.4木料有断裂、死节不得使用。1.5.5支撑护土板及撑木、模板,必须装钉牢固平整。不得有钉子尖和铁丝头突出,以防伤人。1.5.6预制人孔上覆支模板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不允许站在不稳固的支撑上或没有固定的木方上作业。1.5.7搬运木料、板材和支柱体超重时,必须
21、两人抬送,向下传送木模时,不得抛掷。1.5.8使用手锯时,应站在安全可靠处,防止伤人。1.5.9拆除的模板、横梁、撑木和碎板应放在沟边,带钉子尖的朝下放或将钉子起去,以免伤人。1.5.10拆除护土板应视下列情况依次进行:1.如有塌方危险,应于回土时,先回一部分土,夯实后再拆除,必要时装好新木撑与垫板,再由下面往上拆除,逐渐回土,再将全部木撑及护土板拆除。2.在流砂或潮湿地区,护土板可能陷入泥土内,拆除比较困难,为确保人身安全,个别地方的木板,可留在填土内。 3.拆除或移装护土板支撑木必须由熟悉操作方法的木工担任。4.沿着建筑物地基挖掘地沟时,若地基底部高于沟底,回土时护土板不应拆除。1.6混凝
22、土作业1.6.1搬运水泥、筛砂石及搅拌混凝土时应戴口罩,在沟内捣实时,拍浆人员应穿胶鞋。1.6.2灰盘应平稳放置于人孔旁或沟边,沟内人员必须避让。1.6.3在沟内吊放混凝土构件时,应先检查构件是否有裂缝,以免断裂伤人。吊放时应将构件系牢慢慢放下。 1.6.4搅拌机上料时,每次重量不得超过本机规定的负荷。1.6.5搅拌机应平稳安放,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及维护。1.6.6商品混凝土车要停在沟边土质坚硬的地方,放料时人与料斗要有一定的角度和距离;要使用专用机、器具将混凝土倒入沟槽内。1.7铺管和砖砌体作业1.7.1管块、砖石料应堆放整齐不得妨碍交通和施工。1.7.2管块不得放在土质松软的沟边,并不
23、得斜放、立放或重叠于沟边。1.7.3由沟上递管下沟时,可用结实绳索吊放,绳索每隔40厘米打一个结,待沟内人员接妥后,再松开绳索。必要时,可搭木板,但木板的厚度不小于4厘米,移动木板时注意勿将石土等物带入沟内,以免砸伤沟内人员。1.7.4铺管时,递管人员应劝阻行人观看,铺管与抹缝时应戴手套。 1.7.5回填土时先用细土回填管道两侧,并同时夯实,然后分层回填,逐层夯实。1.7.6塑料管道在回填土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布放安全警示带,然后再逐层回填。1.7.7使用打夯机回土夯实时手把上应装按钮开关,并包绝缘材料,操作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电源电缆应完好无损。作业时严禁夯击电源电缆。严禁背着打夯机牵引操
24、作。1.7.8砌筑人孔时,砌筑高度超过1.2m时,应搭设脚手架作业。1.7.9脚手架使用前应检查脚手板是否有空隙、探头板,确认合格后使用;脚手架上堆料量(均布荷载每平方米不得超过200公斤,集中荷载不超过150公斤),码砖高度不得超过3层侧砖。同一块脚手板上不得超过二人,严禁用不稳固的工具或物体在架子上垫高操作。1.7.10砌筑作业面下方不得有人,交叉作业必须设置可靠、安全的防护隔离层,挂线的坠物必须牢固。不得在墙顶行走、作业。1.7.11向基坑内运送材料、砂浆时,严禁向下猛倒和抛掷。1.7.12吊装人孔上覆应注意下列事项:1.起重机工作的场地应平坦坚实,保证在工作时不沉陷,不得在倾斜的地面作
25、业,视土质情况,起重机作业位置应离沟渠、基坑有足够的安全距离。2.作业前应确认发动机传动部分、制动部分、仪表、钢丝绳以及液压传动等正常,方可正式作业。3.起重机支腿应全部伸出,在撑脚板下垫方木、调整机体、支腿。有定位销的必须插上。4.起重机变幅应平稳,严禁猛起猛落臂杆。吊运上覆时,要有专人指挥,其下方不得有人员停留或经过,禁止在吊起来的上覆下面进行作业。5.起重机在作业时不得靠近架空输电线路,应保持安全距离。6.遇有大雨、大雾或六级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吊装作业。1.7.13人孔口圈至少四人抬运,需有人指挥,以免力量不均匀,摔倒伤人。1.7.14砌好人孔口圈后,必须盖好内盖,施工现场没有警示
26、标志时,大盖也应盖好,以防发生事故。1.7.15方型人孔盖、起和盖时要把边口摆好,以免落入人孔内,损坏设备和缆线。1.7.16在完全回土的人孔内工作时,人孔周围应设警示围栏,并有专人看守,防止车辆行人落入人孔内。1.7.17在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符合以下规定:(一)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应当编制拆装方案、制定安全施工措施,并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二)施工起重机械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安装完毕,安装单位应当自检,出具自检合格证明,并向施工单位进行安全使用说明,办理验收手续并签字。1.7.18施工起重机械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的
27、使用达到国家规定的检验检测期限的,必须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经检测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1.8 试通1.8.1 在准备试通的人孔边放置安全警示标志,以防过路行人误入人孔。1.8.2 大孔管道试通,使用试通管试通,放线时要直接进入管道的管孔,尽量不在马路上多停留,试通管的尾部必须有专人把握,以免影响行人、车辆安全。1.8.3 小孔管道试通,使用穿管器试通,穿管器架子应放在不影响交通的地方,应有专人看守,试通线穿入管孔或收线时,放线人要掌握好速度,以防速度过快线盘绞手。1.8.4 站在人孔内的人要戴手套, 拽线的一方要听送线方的口令,以免速度不均匀造成伤手或试通线打背扣。2.传输杆路
28、工程2.1 挖坑洞作业2.1.1在确定电杆和拉线坑洞的位置时,应避开煤气管、输水管、供热管、排污管、电力电缆、光(电)缆及其它通信线路等地下设施。 2.1.2在土质松软或流沙地质,打长方形或H杆洞有坍塌危险时要采取防护措施。2.1.3打石洞、土石方爆破注意事项:1.爆破要到当地公安部门办理手续。2.爆破必须由爆破专业部门进行,并对所有作业参与者进行爆破常识安全教育。3.打炮眼时,掌大锤的人一定要站在扶钢钎的人的左侧或右侧,严禁对面操作;操作人员要用力均匀,注意节奏,禁止疲劳作业,以防发生意外。有条件能够采用机械动力工具打眼。4.装药严禁使用铁器,装置带雷管的药包要轻塞,不能重击,不能边打眼边装
29、药。5.放炮前要明确规定警戒时间、范围和信号。人员及车辆必须躲避到安全地带后,方能起爆。6.用电雷管起爆,应设专用线路,起爆装置要由接线人员负责管理;用火雷管起爆,要使用燃烧速度相同的导火索。注意发现是否有哑炮。7.遇有哑炮,严禁掏挖或在原炮眼内重装炸药爆破,应指派熟悉爆破的人员按操作规范进行专门处理。哑炮未处理完,其它人员禁止进入该危险区。8.炮眼上方应盖以篱笆或树枝等物,防止起爆后石块飞起伤人损物。9.大、中型爆破,实施前应编制方案,报经上级管理部门批准。10.炸药、雷管要办理严格的领出退还手续,严密保管,严防被盗和藏匿。2.1.4在市区内或者居民区及行人车辆繁华地带,禁止使用爆破方法。在
30、建筑物、电力线、通信线以及其它设施附近,一般不得使用爆破法。2.2 立杆作业2.2.1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2.2.2立杆前应认真观察地形及周围环境,根据所立电杆的粗细、长短和重量合理配备作业人员,明确分工,专人指挥。2.2.3立杆用具必须齐全且牢固可靠;作业人员必须使用防护用品。2.2.4人工运杆作业1.电杆分屯点要设在不妨碍行人行车的位置;电杆堆放不宜过高,以防滚落。2.散开电杆应按顺序从高层向低层搬运,撬移杆时,下落方向禁止站人。从高处向低处移杆时用力不宜过猛,防止失控3.使用”抱杆车”运杆,抱位要重心适中,防止向一头倾斜,推拉速度要均匀,转弯和下坡前要提前控制速度,防止失控发生冲
31、撞事故,并注意行人、车辆与自身安全。4.在往水田、爬坡、上山搬运电杆要提前勘选路由,根据电杆重量和路险情况,备足牢靠用具和充分人员,要有专人观察指挥,防止抬杆人员脚踏深浅不一、陷入泥田、拌跌导致个别人不堪负荷而引起一系列危险反应发生事故。5.在无路可抬运的上山坡地段采用牵引方式时,绳索强度要足够牢靠,避免在石上磨擦发生断绳事故;要注意电杆的重心,避免侧倾;电杆下方向严禁站人,严防电杆坠落砸人事故发生。2.2.5杆坑、马道必须符合规范标准,杆起上方无障碍物,地势应尽量平坦。2.2.6人工立杆应遵守:1.立杆前,应在杆梢适当的位置系好定位绳索。如作业区有砖头、石块等应预先清理。2.在杆根下落处坑洞
32、内竖起挡杆板,使杆根抵住挡杆板,并由专人负责压控杆根。3.作业人员抬杆要步调一致,肩扛时使用同侧肩膀。4.杆立起至30角时应使用杆叉(夹杠)、牵引绳;拉牵引绳用力要均匀,面对杆操作,保持平稳,严禁作业人员背向杆拉牵引绳;杆叉操作者两根用力要均衡,配合发挥杆叉支撑、夹拉作用,防止左右摇摆、前栽后仰倒杆,应使杆保持平稳。5.杆立起后应按要求迅速校正杆根杆梢位置角度,并及时回填土、夯实,夯实要用圆打、扁打专用工具。6.夯实后方能撤除杆叉及上杆摘除牵引绳。2.2.7使用吊车或立杆器立杆时,钢丝套应拴在电杆的适当位置,以防”打前沉”;吊车或立杆器位置应适当,并用绳索牵引方向,发现下沉或倾斜应暂停作业,调
33、整后再继续作业;吊车臂下严禁站人;现场要有专人指挥;吊车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殊工种操作证”的人员。2.2.8严禁在电力线路下(特别是高压线路下)立杆作业,附近有电力线立杆应适当调移杆位;如果经测量计算存在吊线与高压输电线不够安全净距,要修改设计,必要时可改为地下经过。2.2.9在房屋附近进行立杆作业时,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现场,立杆时防止触碰屋檐,以免砖、瓦、石块等下落伤人。2.2.10洞未回填夯实前,严禁上杆作业。2.3 安装拉线作业2.3.1新放拉线必须在布放吊线之前安装进行。2.3.2终端拉线用的钢绞线必须比吊线大一级,并保证拉距,地锚石与地锚杆要与钢绞线配套。地锚石埋深和
34、地锚杆出土尺寸达到设计规范要求,严禁使用非配套的小于规定要求的小地锚或小地锚杆,严禁拉线坑不够深度或者将地锚杆锯短或弯盘。2.3.3拉线坑必须在回填时夯实。2.3.4更换拉线要将新拉线安装完毕,并在新拉线的拉力已将旧拉线张力松泄后再拆除旧拉线。2.3.5在原拉线位或拉线位附近做新拉线时,要先制作临时拉线,防止挖新拉线坑时将原有拉线地锚挖出导致抗拉力不足使地锚移动发生倒杆事故。2.3.6安装拉线应尽量避开有碍行人的地方,并安装拉线护套。以防止拉线拦兜行人、自行车等,防止机动车撞伤拉线造成倒杆等连锁反应事故发生。2.4 登高作业2.4.1从事登高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患有心脏病、贫血、高血
35、压、癫痫病、恐高症以及其它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登高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2.4.2上杆前必须认真检查杆根有无折断危险;如发现已折断腐烂的不牢固的电杆,在未加固前,切勿攀登;电杆周围是沥青路面,或因地面冻结,无法检查杆根时,可用力推杆有无变化;同时应观察周围附近上空有无电力线、电力设备或其它影响上杆及杆上作业的障碍物等情况。2.4.3上杆切忌穿硬底鞋,以防上杆打滑;上杆前仔细检查脚扣、安全带是否完好。2.4.4上杆时应注意向上观察杆上安装物及树枝,防止头、肩部突然碰撞分线设备、接头盒、广告牌、吊线、电缆线担等物发生事故。2.4.5到达杆上作业位置后,安全带应兜挂在距杆梢50厘米
36、以下的位置。2.4.6利用上杆钉上杆时,必须检查上杆钉装设是否牢固。如有断裂、脱出危险不准蹬踩。2.4.7用上杆钉或脚扣上下杆时不准二人以上同时上下杆。2.4.8利用上杆钉或脚扣在杆上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并扣好安全带保险环方可开始作业。作业前应检测吊线是否带有强电。对杆上不明用途、性质的线条,一律视为电力线。2.4.9杆上有人作业时,杆下不许站人;必要时在杆周围设置护拦。2.4.10高处作业,所用材料应放置稳妥,所用工具应随手装入工具袋内,防止坠落伤人。2.4.11上杆时除个人配备的工具外,不准携带笨重工具、材料。在杆上或建筑物上与地面上人员之间不得抛扔工具和材料,应用绳索传递。2.4.1
37、2在杆下用紧线器拉紧全程吊线时,杆上不准有人,待紧妥后再上杆拧紧夹板、终结等作业。2.4.13 使用吊板时应注意:1.吊板上的挂钩已磨损掉四分之一时就不能再使用,坐板及架应固定牢固。2.坐吊板时,必须辅扎安全带,并将安全带拢在吊线上。3.不许有两人以上同时在一档内坐吊板工作。4.在2.0/7以下的吊线上不准使用吊板(不包括2.0/7)。5.在杆与墙壁之间或墙壁与墙壁之间的吊线上,不准使用吊板。6.坐吊板过吊线接头时,必须使用梯子,经过电杆时,必须使用脚扣或梯子,严禁爬抱而过。7.坐吊板时,人上身超过原吊线高度和下垂时下身低于原吊线高度,要防止碰触上下的电力线等障碍物,不可避免时改为使用梯子等方
38、式,必须注意与电力线特别是高压线的安全距离。8.坐吊板作业地面应有人进行滑动牵引或控制保护。9.有大风等危险情况时应停止使用吊板作业。2.4.14在楼房上装机引线时,如窗外无走廊阳台,勿立或蹲在窗台上作业;如必须站在窗台上作业时,须扎绑安全带进行保护。2.4.15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在六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应停止高处作业;遇有雨雪天气,禁止上杆作业,雨后或冰霜上杆必须小心,以防滑下。2.4.16上建筑物作业时,必须检查建筑物是否牢固,不牢固不许登踏。2.4.17在房上作业时必须注意安全。在屋顶上行走时,瓦房走尖,平房走边,石棉瓦走钉,机制水泥瓦走脊,楼顶内走棱。要防止踏坏屋瓦发生坠落事故。
39、2.4.18在室内天花板上作业,必须用行灯。并注意天花板是否牢固可靠。2.4.19升高或降低吊线时,必须使用紧线器,特别在吊档、顶档杆操作必须稳妥牢靠,不许肩扛推拉,小对数电缆能够用梯子支撑,并注意周围电力线。2.4.20接续架空电缆时,地下一定范围内禁止站人或行人。2.4.21凡在吊线上作业时,不论是用坐板或竹梯,必须先检查吊线,可用绳索跨挂于吊线上,以人的重量加于绳上,先做试验,确保吊线在作业时不致中断,同时两端电杆不致倾斜倒杆,吊线卡担不致松脱时,方可进行作业。2.5 布放吊线2.5.1布放无盘钢绞线必须使用放线盘,禁止无放线盘布放钢绞线,以防止产生背扣,紧线时崩断。2.5.2人工布放钢
40、绞线,在牵引前端应使用麻绳并保证麻绳干燥,防止钢绞线头反弹伤人或发生触电事故。2.5.3布放钢绞线前,应对沿途跨越的供电线路、公路、铁路、街道、河流、树枝等调查统计,在布放时采取必要措施,安全经过:1.在树枝间穿过时,不要使树枝挡压、撑托钢绞线,保证吊线高度,防止崩弹现象发生。2.经过供电线路、公路、铁路、街道要注意计算保证设计规范高度,确定钢绞线在杆上固定位置。3.牵引经过公路、铁路、街道前必须进行警示警戒,防止钢绞线兜拦行人或行车。4.在跨越铁路地点作业前,必须调查该地点火车经过的时间及间隔,以确定安全作业时间。必要时请求有关单位或部门协助和配合。5.过路单档作业安全措施:在有旧吊线的条件
41、下,利用旧吊线多挂吊线滑轮的办法升高过公路、铁路、街道的钢绞线,以防止下垂拦挡行人及车辆;在新建杆路上跨越铁路、公路、街道时,采用单档临时辅助吊线以挂高吊线防止下垂拦挡行人及车辆;在吊线紧好后用梯子拆除吊线滑轮和临时辅助吊线,同时注意警戒,保证安全。6.防止钢绞线在行进过程中兜磨建筑物,必要时采取垫物等措施。7.在牵引全程钢绞线余量时,用力及速度要均匀,采取措施防止钢绞线张力反弹,在杆间跳弹触及电力线。8.由有经验的作业人员收紧钢绞线,其它人员配合观察终端杆、角杆、拉线、中间杆及钢绞线情况。吊线垂度以达到规范垂度为宜,防止钢绞线张力超过允许范围引起钢绞线崩断及倒杆等一系列连锁事故发生。9.剪断
42、钢绞线前,剪点两端先人工固定,剪断后缓松,防止钢绞线反弹伤人。10.向室内架设引入线时,须装妥引入支架后方可架设,并用力收紧,避免线条下垂妨碍交通。如跨过低压电力线之上,必须另有人用绝缘棒托住引入线,切勿搁在电力线上拖拉。11.在收紧拉线或吊线时,扳动紧线器以二人为限,操作时作业人员必须在紧线器后的左右侧。2.6 在供电线及高压输电线附近作业2.6.1作业人员应了解供电线路的特点。高压输电线电杆较高,瓷瓶为针式绝缘子为茶褐色,体积较大,高压架空线一般很少有分支线,并只有三根导线;低压输电线的瓷瓶为白色绝缘子,且体积较小,低压架空线一般由变压器低侧引出,分支或引向用户。导线为四根(380V 三相
43、加一根零线)或两根(220V 火线加零线)。2.6.2在电力线下或附近作业时,必须严防人员及设备与电力线接触,在高压线附近进行架线及做拉线等作业时,离开高压线最小空距应保证:35千伏以下线路为2.5米;35千伏以上线路为4米。2.6.3在通信线路附近有其它线缆时,在没有辩明清楚该线缆使用性质前,一律按电力线处理,防止意外触电。2.6.4在经过供电线路作业时,不得将供电线擅自剪断,应事先通知电力部门派人到现场停止送电,并经检查确实停电后,才能开始作业,但仍需配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及使用绝缘工具。在结束作业后方可恢复送电。停送电必须有专人值守,在开关处应悬挂停电标示,禁止擅自送电。2.6.5在原有
44、杆路作业,上杆前应用竹梯上去,用试电笔检查该电杆上附挂的线缆、电缆、吊线,确认没有带电后再上杆作业。作业中如发现有电现象,应立即下杆,沿线检查与供电线路接触之处,并妥善处理。2.6.6在三电(电灯、电车、电话)合用的水泥杆上作业时,必须注意电力线、电灯、接户线、电车馈电线、变压器及刀闸等电力设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2.6.7如需在供电线(220V、380V)上方架线时,切不可用石头或工具等系于线的一端经供电线上面抛过,必须用”环系渡线法”牵引线条。其方法是在跨越两杆各装滑车一个,以干燥绳索做成环形(绳索距电力线至少2米),再将应挂线条缚于绳上,牵动绳环,将线条徐徐经过。在牵动线条时,切勿过松,
45、避免下垂至触及电力线(应挂线条的杆档过大时,除将应挂线缚于绳环外,可在引渡时每隔相当距离用细绳在绳环上系一小绳圈,套入线条,以免线条下垂触碰电力线)。也可在跨越电力线处做安全保护架子,将电力线罩住,施工完毕后再拆除。作业中,放线车和吊线均应良好接地。如果是布放吊线,先跨越电力线的线条应做单档临时辅助吊线,待吊线沿其经过并全程安装完毕后再稳妥拆除。2.6.8遇有电力线在线杆顶上交越的特殊情况时,作业人员的头部不得超过杆顶。所用的工具与材料不得接触电力线及其附属设备。2.6.9当通信线与电力线接触或电力线落在地上时,除指定专人采取措施排除事故外,其它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一切有关作业,保护现场,禁止行人
46、走入危险地带,不可用工具触动线条或电力线,并立即报告施工负责人设法解决。事故未排除前,不得恢复作业。2.6.10在吊线周围70厘米以内有供电线(非高压线)时,不得使用吊板。2.6.11在光(电)缆与电力电缆交叉平行埋设的地区进行施工时,必须重复核对位置,确定无误方可进行作业。采用机械挖沟必须保证距离,在接近电力线一定距离时,应采用人工开挖。2.6.12在有金属顶棚的建筑物上作业前,用试电笔检查确认无电方可作业,并接临时地线,作业完毕拆除。2.6.13在高压线下穿线条时,应将线条采用绳索固定在线担上(不捆死),特别是在通信吊档放线或紧线时,防止线条跳起碰到高压线发生触电事故。2.6.14在电力线
47、下架设的吊线应及时按设计规定给予保护。2.6.15在施工现场必须有安全警示标志,并在高压线下采用红色标杆标示出安全施工净空高度;重视个人自我防护,进入工地按规定佩戴安全帽,进入高压线下施工现场的,必须戴好安全帽、穿戴绝缘手套、穿防护鞋、绝缘衣服才能进行施工;严禁穿拖鞋进入施工现场。在高压线下立警戒杆,标杆顶以下为安全作业空间。高压线下进行挖装作业时,必须有专人进行指挥,施工高度不得高于安全作业空间,防止施工机械碰触高压线。 2.6.16在500kVA高压线下施工,高压线距离地面高度为12.4m,高压线下施工最小安全距离为8.5m,为了保证高压线下安全施工,所有范围内施工机械必须接地,接地点不少于2处,接地电阻不大于1,电工要全过程跟踪施工机械静电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2.6.17吊装作业:起重设备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