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试题一、 填空题( 每空2分, 共20分) 1皮亚杰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经历动作活动、 -、 早期的合作、 编程等几个阶段。 2所谓观察学习, 亦称为替代学习, 即学习者经过- 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3从”学”的方面看, 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涉及幼儿的-一、 情感态度、 互动程度、 _ 几个方面。 4焦虑具有两个关键特征: 即强烈的-一和 _。 5小班和中班儿童只在成人面前才感到羞愧, 大班儿童在同伴面前也会感到羞愧, 表明一-开始发挥作用。 6.-是社会
2、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7小强与一位小朋友发生了矛盾, 便骂了这个小朋友, 老师并没有干涉。过了一会儿, 当小强再去找那位小朋友玩时, 这位小朋友不愿意和她玩了。老师所采取的这种方法属于_。 8在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 -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二、 简述题( 每小题10分, 共30分) 1简述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2简述在游戏与区域活动中要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应注意的问题。3简述制定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指导方案应注意的主要问题。三、 论述题( 20分) 试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全面性与基础性原则的内涵、 依据与应用要求。四、 分析题( 10分) 娃娃家游戏中, 三个5岁多
3、的女孩为谁做”家”中的妈妈争执不休。忽然, A女孩找到了理由: ”今天老师表扬我是能干的人, 只有能干的人才能做妈妈。”B女孩马上顿悟: ”今天老师也表扬了我, 我也很能干, 我也能够做妈妈。”C女孩只好认输: ”好吧, 我做小孩, 你们俩猜拳, 谁赢了谁就做妈妈。”结果B赢了, A很不服气, 说: ”我当外婆, 反正外婆是妈妈的妈妈。” 请分析: 三个女孩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哪些态度与能力? 你认为角色扮演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方面有哪些作用? 运用角色扮演这一方法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五、 应用题( 20分) 请简要分析下面案例中孩子的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10分), 并制定一个指导计划(10分)
4、。 今天, 下雨了, 小朋友陆续离开幼儿园了, 活动室里还有五六个孩子坐在一起玩雪花片。小雨刚用雪花片插了一把”宝剑”, 她的妈妈来了。我摸摸小雨的头说: ”看, 妈妈来接你了。”小雨抬起头, 看着妈妈说: ”我还要玩一会儿。”妈妈站在门口说: ”不行, 赶快走! ”小雨大喊: ”我要玩。”妈妈生气地说: ”你再不走, 我走了。不, 我还要玩一会儿。”我见状立即对小雨说: ”妈妈回去还要做饭, 我们就玩一小会儿, 好吗? ”小雨高兴地答应了。于是, 我示意让小雨的妈妈到活动室里等她一会儿, 小雨的妈妈一脸不高兴地坐在顾雨蘅的边上。小雨拿着她插的宝剑在赵孜纯身边走来走去, 说: ”我是奥特曼,
5、打死你这个怪兽。”说完, 她用”宝剑”刺向赵孜纯的胸口。”宝剑”断了, 于是小雨用手当宝剑, 在赵孜纯身上乱打, 赵孜纯哭着喊: ”老师, 她打我。”小雨的妈妈看见赵孜纯哭了, 站起身来, ”啪啪”给了小雨两个耳光, 气愤地说: ”打呀, 你再打打看。”小雨嘴巴一咧, 大哭起来小雨的妈妈生气地拉起小雨的手, 一边朝活动室门口走去, 一边说: ”看我回家怎么治你。”试卷代号: 250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 供参考) 7月一、 填空题( 每空2分, 共20分) 1自我中心 2对她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 3参与度 学习习惯
6、 4负面情绪 恐惧成分 5集体舆论 6交往 7自然后果法 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二、 简答题( 每小题10分, 共30分) 1简述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答: 同伴交往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 加速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1)同伴关系构成了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景; (2)稳定的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 使其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 (3)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2简述在游戏与区域活动中要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答: (1)要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而适宜的游戏和活动的材料。(2)
7、要建立游戏和活动的规则, 增强学前儿童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3)教师要适时参与到游戏和活动中, 以增进师幼情感, 并给予一定指导。 3简述制定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指导方案应注意的土要问题。 答: (1)根据幼儿的具体行为问题的表现类型、 性质, 选择与此相匹配的指导方法。(2)依据幼儿的个性特点, 选择恰当的指导方法。(3)考虑幼儿家庭教养状况, 选择有效的指导方法。(4)要征求家长的意见, 选择家长愿意接受的指导方法或使家长能够接受的指导方法。 三、 论述题( 20分) 试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全面性与基础性原则的内涵、 依据与应用要求。 答题要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
8、, 它涉及多方面的内容, 从生活的维度看它涉及个人生 活、 家庭生活、 社会生活、 社区生活、 人类生活的内容; 从心理结构的维度看它涉及社会认知、 社会情感、 社会行为三方面的内容; 从社会关系的维度看: 它涉及儿童与自我的关系, 儿童与她人的关系, 儿童与社会的关系。如果要培养完整的儿童,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则要尽可能的涉及这方方面面的内容。基础性是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是浅显的、 具体的、 启发性的知识, 是为儿童发展所必须学习的基础性的知识。这两条原则的提出主要是根据培养健康与完整的儿童而提出的。幼儿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 心理学家一直强调幼儿生活经验塑造了人格发展的基本形态,
9、 身心健康的儿童, 才能享 受愉快的生活, 才是幸福的儿童。因此选择教育内容时, 应根据幼儿年龄、 体力、 智力的发展水平, 提供幼儿快乐的活动, 以满足其健康需要。完整的儿童是和谐、 平衡发展的儿童, 这种和谐与平衡是与多方面的内容学习分不开的, 由此, 教育的内容应有智力上的完整性。基础性原则提出还因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为儿童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打基础的阶段, 基础意味着让儿童明白初为社会之人应掌握的一些基本能力与规范。幼儿期的模仿性、 可塑性、 及学习的欲望都很强, 应把握这一时期, 培养她们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培养应从基本的生活习惯与态度的培养开始, 逐渐深入伦理与道德观念的培养。
10、根据这两条原则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注意: (1)均衡的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这要求我们在安排所选择的内容时, 必须考虑, 各部分内容是否涵盖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所有范围, 各部分的内容比例是否协调。我们不能过多地偏重某个内容或某个内容的某个部分而忽视其它。如我们不能因为社会认知方面的内容容易组织与评估, 就多组织这类活动, 而对品格与情感这类不易看出学习成果的内容就加以重视。内容要符合相关学科的组织标准。课程应强调社会交往在所有领域学习中的价值, 为儿童提供同伴学习的机会。 (2)选择基础的、 富有启发性的内容。虽然从理论上说, 任何知识都可用适当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的儿童, 但不
11、同年龄的儿童是相对有其学习重点的。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是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经验与知识的, 特别是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 选择对于幼儿来说最基础、 最关键的内容教给幼儿显得特别重要。对于幼儿来说, 良好的品性与态度是最基础的。四、 分析题( 10分) 答题基本思路: 学到了沟通与协商处理问题的能力。( 2分) 角色扮演有助于学前儿童感知社会角色及其规则、 角色之间的关系, 丰富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 强化学前儿童的社会情感, 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3分) 使用角色扮演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学前儿童熟悉、 理解和喜欢的角色活动情景, 以使学前儿童具有相应的经验储备和情境理解力。(2)教师
12、要尊重学前儿童选择角色、 变化角色和创造角色的愿望, 教师只可指导活动, 不应经常分配角色, 最好能够尽量提供儿童自由游戏的机会, 让她们自由模仿表演, 这能更好的发挥儿童的自主性。(3)由于学前儿童好模仿, 因此扮演的角色要以正面形象为主, 特别要避免出现经常由某几个人扮演反面角色的情况, 这容易形成负面的刻板印象, 影响儿童在群体中的身份。(4)角色扮演中, 如果需要时, 教师也能够平等的角色身份参与到活动中, 这有助于建立和儿童的亲密感。( 5分) 五、 应用题( 20分) 基本要求: 原因分析既要阐述相关理论依据, 又能结合具体情境; 指导计划要符合儿童心理和社会性行为发展的规律, 并
13、具有可操作性。 分析: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儿童的攻击行为主要是经过两条途径获得的: 一是观察学习, 二是直接学习。其中观察学习是儿童行为获得的最主要来源。社会因素是诱发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诸多社会因素中, 电视对儿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它往往是其它社会影响的媒介。另外, 父母的教养方式粗暴、 经常体罚儿童,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也比较高。 ( 5分) 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差, 但模仿性强。在此案例中, 小雨对动画片中暴力行为的模仿以及妈妈不恰当的惩罚方式都强化了小雨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起到了增加儿童攻击的消极作用。这是因为某些惩罚手段本身就具有攻击行为榜样的性质。儿童在”适宜
14、”的情况下, 会把别人惩罚她的这些手段用来攻击她人。( 5分) 指导计划: (1)和家长沟通, 帮助调整教育方式。请家长给予小雨更多温柔的关爱和照顾, 比如经常抱抱她, 给她作一些身体的按摩。有助于她内心的安定, 避免攻击与暴力。 (2)请家长协助尽量不要小雨看暴力性的动画片, 向家长介绍一些有益的动画片。 (3)请被打的小朋友和小雨进行对话, 让她了解别人被打时的感受, 同时辅以讲相关故事的方式, 让小雨从内心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 (4)在幼儿园经过分派给小雨积极有益的任务, 让她建设性的运用自己精力, 转化她的攻击行为。( 10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
15、儿童社会教育 试题一、 填空题( 每空2分, 共20分) 1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 -; 超越的需要; 寻根的需要; 同一感的需要; 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2.一-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她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 如谦让、 帮助、 合作、 分享等行为。而一-一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 骂人、 破坏物品等。3-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 它作为帮助、 抚慰、 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 能激发、 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且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 - 、 社会生活的现
16、实与发展、 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 -5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不断的_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因此, 对良好行为进行经常性的-一, 是行为习得的根本途径。6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 因此, 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 让行动说话, 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7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 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而不断提高, - 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 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 从不自觉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二、 简述题( 每小题10分, 共30分) 1简述电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2简述使用陶冶法应注意的问题。3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正常行为的
17、标准。三、 论述题( 20分) 试论述如何充分利用游戏与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四、 分析题【10分) 一天早上, 小谦特别霸道地对待她邻座的同伴, 命令她不能坐在她的旁边并抢她的玩具玩。到了室外活动时间, 很多幼儿都躲开她, 不让她参加她们的游戏。她开始抱怨: ”为什么不要我玩? ”小沙直率地回答: ”因为你总是想当头! ”。 试分析: 小谦在这一情景中体验到什么? 教育者应如何引导小谦从中有所学习? 五、 应用题( 20分) 请为中班上学期幼儿设计一个与过年相关的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自选, 活动名称自拟。 要求: 教案完整(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延伸或建议) ;
18、目标全面、 具体、 恰当、 有操作性; 准备充分, 活动过程安排合理, 注重幼儿身心与学习特点, 基本能保证目标的实现; 建议与延伸适当。试卷代号: 250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 供参考) 1月一、 填空题( 每空2分, 共20分) 1关联的需要 2亲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3共情 4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 相关学科知识5试误与练习 强化练习 6潜移默化 7言语指导和行为训练二、 简答题( 每小题10分, 共30分) 1简述电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答: 从有利的方面看, 儿童经过电视开阔了视野, 认识了社会角色, 学习了相应
19、的行为规范; 健康的电视节目有助于培养儿童合作、 友好、 自制的行为, 有助于增加词汇量、 提升语言表示能力。负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电视有可能使儿童在认识上与现实产生距离。(2)电视可能会影响到儿童现实的交往关系, 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3)-些不健康的电视节目可能导致儿童学习模仿, 对其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2简述使用陶冶法应注意的问题。 答: (1)陶冶法利用的是整个环境条件、 生活氛围, 因此幼儿园要协同每个成员, 步调一致地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 形成良好的幼儿园文化。(2)教师在创设良好环境时应当有明确的目的, 要制定计划, 使整个幼儿园环境氛围具有整体性, 而不
20、能零敲碎打。(3)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 因此, 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 让行动说话, 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3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正常行为的标准。 答: (1)幼儿能逐步学习正确表示自己的情绪。(2)幼儿的社会性行为须与年龄相称。(3)幼儿能正确处理与同伴的关系。(4)幼儿在日常生活、 学习中能逐步学会遵守纪律, 能懂得奖惩的意义, 并能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5)幼儿社会性行为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相适应。(6)幼儿经过学习能掌握、 使用所处社会的语言等, 能参与社会生活及相互交往。三、 论述题( 20分) 试论述如何充分利用游戏与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要点: (1)要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而
21、适宜的游戏和活动的材料。游戏和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材料, 材料是学前儿童想象和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为了使学前儿童更好地开展游戏和区域活动, 提供的材料应当丰富多样, 保证每个学前儿童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材料。但这并不意味着越丰富越好。过多的材料会分散学前儿童的注意。分层次逐步递进地呈现材料对学前儿童来说更有吸引力, 更有促进其发展的价值。另外, 提供的材料还要考虑有可操作性、 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 要能激发学前儿童的想象和思考。 (2)要建立游戏和活动的规则, 增强学前儿童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则, 游戏反映的社会活动本身也有一定的规则, 为了使游戏和区域活动开展
22、得活泼而有秩序, 也需要规定一些大家都必须遵守的规则。这些规则往往是学前儿童自觉自愿遵守的, 因此, 她们不会感到失去自由, 相反更增强了她们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教师要注意的是, 当学前儿童建立起一定的规则意识时, 能够让她们参与到制定规则中来。由她们自己协商制定的规则更容易被她们自己接受并遵照执行。这一方面发挥了学前儿童的主体性, 又进一步增强了她们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3)教师要适时参与到游戏和活动中, 以增进师幼情感, 并给予一定指导。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游戏和区域活动中, 会使学前儿童倍感亲切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和组织者, 是和大家平等游戏的伙伴, 她和大家一样分担
23、角色、 进行活动, 和大家一起商量游戏活动的进行, 接受大家的建议。好的教师常常会以这样的身份出现在游戏和区域活动中, 拉近自己和学前儿童之间的距离。但要注意的是, 作为游戏伙伴并不是教师完全失去了指导的地位, 一位清醒的教师不会完全迷失在游戏和活动中, 她会始终牢记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身份, 在游戏过程中以提出问题、 给予建议等方式去激发学前儿童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这是一种不着痕迹的指导。四、 分析题( 10分) 案例分析要点: 小谦会体验到之前的行为带来的延迟的自然后果。( 3分) 教育者能够帮助小谦思考这一体验, 而不是经过让她避免这种体验来帮助她。尽管对她受到的感情伤害表示同情是恰当的,
24、 可是解决小谦引发的问题却不能帮助她学习。有些成年人坚持认为, 任何孩子都不应该受到排斥, 这种想法会毁掉小谦的教训。教育者更好的回应是鼓励小谦思考将来她应该采取什么行为才能被其它同伴所接受。( 7分) 五、 应用题( 20分) 评分要求: 教案完整(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延伸或建议) ( 3分) ; 目标全面、 具体、 恰当、 有操作性( 5分) ; 准备充分, 活动过程安排合理, 注重了幼儿身心与学习特点, 基本能保证目标的实现。( 10分) ; 建议与延伸适当( 2分) 。 参考教案: 办年货 活动目标: (1)能说清除自己购买的年货名称。 (2)体验办年货的感受和迎
25、新年的节日气氛。活动准备: (1)每人带一份年货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2)六个盘子里放有瓜子、 花生、 糖果。 (3)幼儿用书新年。活动过程: (1)由谈话导人课题: ”快过年了, 爸爸妈妈带你们买过年货吗? 你在哪儿买的年货? ”(2)交流分类年货: 介绍年货: ”你去超市买年货看到些什么? 超市里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你们买了些什么? ”( 幼儿介绍并展示其带来的年货。) 尝试分类: ”这里有好多年货, 能不能给她们分类? ”( 根据分类情况, 请幼儿将年货分装到不同的盘子里。) 小结分类情况。(3)品尝交流: ”让我们一起尝尝小朋友们带来的年货的味道如何? ” 每桌一份瓜子、 花生、
26、糖果; 品尝完后, 每组幼儿把桌面收拾干净。(4)阅读图书: 幼儿能凭借插图理解图书内容, 学习儿歌新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试题一、 填空题( 每空2分, 共20分) 1社会测量法是确定某一特定群体内人际关系及该团体内- 的一种研究方法。 2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特征有: 一-、 不受普遍方法控制的行为、 不理会现实、 一-。 3代币疗法可能使强化的作用更加有效, 特别是对一-矫治时, 采用代币疗法, 能使管理- , 也能保证指导计划的一致和有效。 4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指导程序是: 确定指导对象, _, 建立个人档案, 行为观察记录,
27、- , 选择教育材料。 5幼儿的_ 常常使儿童表现出自私或无理行为。 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萌芽阶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与古代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相一致, 古代幼儿教育也是以道德教育为主, 强调 - , 具有典型的生活性与道德性。 7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的特点有: 规范性、 共通性、 学习结果导向性、 可分析性、 _。二、 简述题( 每小题10共30分) 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2简述社会教育区域活动的特点。3简述不当强化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负面影响。三、 论述题( 20分) 试论述焦虑行为的主要指导策略。四、 分析题( 10分) 小杰在午睡后想和小瑞一起玩。
28、不巧的是, 小瑞刚刚醒, 只想单独呆着。出于沮丧, 小杰变得具有攻击性, 最终诉诸身体接触来引起小瑞的注意。行为从轻轻碰升级成用力推, 然后就是打。小瑞嚎啕大哭起来。 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帮助她们? 请说明你的理由。五、 应用题( 20分) 请为小班幼儿设计一个与交往相关的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自选, 活动名称自拟。 要求: 教案完整(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延伸或建议) ; 目标全面、 具体、 恰当、 有操作性f准备充分, 活动过程安排合理, 注重幼儿身心与学习特点, 基本能保证目标的实现; 建议与延伸适当。试卷代号: 250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
29、考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 供参考) 7月一、 填空题( 每空2分, 共20分) 1人际关系相互作用模式 2持久性的困难 幼儿生活中存在客观困难 3群体行为问题 更实用、 更方便 4制定指导方案 指导研究设计 5自我中心 6以德养性、 童蒙养正 7可扩充性二、 简答题( 每小题10分, 共30分) 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 答: (1)生活性与适宜性原则。选择幼儿生活需要并为幼儿所熟悉的内容, 即选择幼儿生活中经常体验到的内容; 选择幼儿能够理解的、 有益于幼儿发展的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内容。 (2)全面性与基础性原则。均衡地选择社会教育的内容; 选择基础的、 富有
30、启发性的内容。 (3)时代性与民族性原则。 2简述社会教育区域活动的特点。 答: (1)社会教育能渗透在所有类型的区域活动中。 (2)材料是区域活动中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和非正式的学习方式, 其特点是幼儿有很大的活动自主性, 幼儿能够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活动的方式。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必须依靠材料的投放来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导。 (3)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3简述不当强化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负面影响。 答: (1)自律被破坏。强化法关注对幼儿行为的塑造, 却剥夺了幼儿练习作出决定或对行为选择作出自我评价的机会。 (2)问题的原因被忽视。强化法关注的是幼儿的行
31、为表现而不是原因。 (3)影响师生关系。 (4)幼儿的内部动机被破坏。三、 论述题( 20分) 要点: 虽然各种焦虑行为的干预指导策略有所不同, 可是让幼儿接触引起焦虑的环境, 物体和情境是所有指导策略的基本路线。对其的干预指导主要针对四个基本问题: 即歪曲的信息处理过程; 对知觉到的威胁产生的生理反应; 缺乏控制感; 过分的逃离和回避行为。具体的干预指导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行为干预 这种策略即是让幼儿面对令她们感到恐惧的情境或物体, 并提供除逃离和回避以外的其她应对方法。也称为暴露法。具体的方式有: 系统脱敏法: 包括三个步骤, 教幼儿学会放松; 建立焦虑等级; 在幼儿保持放松的情况
32、下, 逐步呈现引起焦虑的情境和物体。在多次实验后, 使幼儿面对这些引起焦虑的情境或物体时, 仍感觉放松。 冲击法: 即长时间、 重复地实施暴露, 在整个过程中, 幼儿一直处在引发焦虑的情境中, 并不停地对自己的焦虑水平进行评分, 直至幼儿的焦虑消失。对年龄较小, 无法理解基本原理的幼儿要谨慎使用。 在行为干预的方法中, 能够经过多种不同形式呈现令幼儿恐惧的情境或物体, 这些方法包括呈现现实的情境或物体、 角色扮演、 经过想象或观察她人在面对这些情境时的表现等。 (2)认识行为干预 这种方法让幼儿理解思维是怎样促使焦虑的产生, 以及如何调整自己思维来减少躯体症状。具体经过暴露和正强化、 放松联系
33、等其它行为技术, 能够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如何改变思维。认知行为方法一般与行为干预相结合。 (3)家庭治疗 因为幼儿焦虑经常发生在家庭关系不正常的和父母存在高焦虑行为的家庭, 这种方法要求家庭成员有关交往、 情绪管理、 沟通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辅导。 焦虑的干预还有一些方法: 帮助幼儿确立规律的生活, 给予足够的爱, 说话算话, 不骗孩子。四、 分析题( 10分) 处理建议: 当小瑞哭的时候, 老师要及时去安慰中。( 2分) 因为小瑞此时不能用语言表示她个人的需要, 因此老师最好选择让小杰离开, 并解释说她不能让小杰打小瑞。老师能够冷静地把小杰带到隔壁的方面说: ”打人会痛的。”并告诉孩
34、子: ”等你准备好了用你的语言而不是拳头后, 你就能够回去了。小瑞受到伤害了, 她需要感到安全。”( 5分) 这样老师并没有命令小杰多长时间不许接近小瑞, 也没有利用成人的权利来作所有的决定, 相反老师能够让孩子自己把握需要多少时间。并让小瑞反思自己的行为, 并判断何时控制自己的感情。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小杰为自己负责而且能变得更加自律。( 3分) 五、 应用题( 20分) 评分要求: 教案完整(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延伸或建议) ( 3分) ; 目标全面、 具体、 恰当、 有操作性( 5分) ; 准备充分, 活动过程安排合理, 注重了幼儿身心与学习特点, 基本能保证目标的实现
35、。( 10分) ; 建议与延伸适当( 2分) 。 参考教案: 我会打招呼( 小班) 活动目标: (1)知道打招呼是一种有礼貌的行为。 (2)学会说”早上好”、 ”再见”等礼貌用语。 (3)愿意与人主动打招呼。 活动准备: 动物头饰( 兔子两只、 羊一只、 大公鸡一只)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 引导幼儿练习打招呼的语言。 教师: 一天早上, 小兔醒了, 它看见了谁? 会说什么呢? 引导幼儿说出: 妈妈, 早上好。( 个别、 集体分别练习) 教师: 兔妈妈送小兔上幼儿园, 在幼儿园门口小兔看见了谁? 它会说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 山羊医生, 早上好。 教师: 兔妈妈送小兔来到小班门口, 小
36、兔看见了谁? 它会说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 公鸡老师, 早上好。 教师: 妈妈要上班了, 小兔会说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 妈妈, 再见。 教师小结: 这只小兔真有礼貌, 我们一起来学学这只有礼貌的小兔。 (2)教师与幼儿共同扮演角色, 进一步练习打招呼的语言。 教师扮演兔妈妈, 幼儿扮演兔宝宝, 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扮演羊医生和公鸡老师, 并戴上相应的头饰, 与教师一起表演故事。 (3)迁移经验, 鼓励幼儿主动与成人、 小朋友打招呼。 教师: 你还会和谁打招呼, 怎么打招呼的? 快来告诉我们。 教师小结: 你们真能干, 会和许多人打招呼, 希望您们做个会主动打招呼的好宝宝。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37、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兼有-、 应用性与-的复杂学科。 2从素质内涵角度看: 公民是具有公共事物知识、 -和政治参与技能的人。3-有助于整理、 归纳学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 知识经验, 能丰富学前儿童的知识, 引发思考, 使她们产生相应的情感态度, 并发展语言。4-有直接、 适用范围广、 切入点细小的特点, 适用于活动对象少、 活动相对集中、 需要收集资料比较具体的活动。 5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表现有: 行为不足、 -、 不适当行为。 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是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
38、判断的活动, 其主要领域包括对幼儿园开展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的判断和对教师从事的社会教育工作产生的- 的判断。 7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三类依据中, 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能够说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 社会发展需要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 ; 中国教育目的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二、 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任务。2简述观察学习的一般过程。3简述积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4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一致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应用要求。5简述幼儿不加节制与选择地看电视对其社会性发展
39、的负面影响。三、 论述题(共15分)试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其它领域课程的关系。四、 分析题(共l0分) 案例: 小班的小里正在沙箱旁边玩, 她专著地用沙子装满自卸卡车, 然后倒出沙子, 将沙子堆成一座小沙丘。而小可也在她旁边玩一个玩具推土机。交然小可开着她的推土机跃过了小里的沙丘, 把沙丘轧平成了一条道路。小里马上大哭起来, 并打了小可。 (1)请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可能原因。 (2)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一事件, 请说明你的处理方式及理由。五、 应用题(共25分)设计一个大班幼儿以保护自己为内容的主题方案及活动。要求: 1主题名称能够自拟, 写出主题目标, 画出主题方案架构图, 并简要说
40、明架构思路。(13分)2选择方案中的一个活动进行教学设计, 写出完整的教案。(12分)试卷代号: 2505一、 填空题1.理论性实践性2.公民美德3.谈话4.观察法5.行为过度6.促进作用实际成效7.外在依据操作性依据二、 简答题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任务有三: 一是总结历史发展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思想及实践经验以为今天学前儿童社令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思想资源。二是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问题, 揭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理与规律。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核心任务: 三是指导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 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水平和效果。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最终任务。 2.
41、 班杜拉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的组成部分: 注意过程、 保持过程、 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注意过程: 即儿童对榜样行为的注意。注意的产生是由一系列的变量决定的, 其中包括榜孽的吸引力、 普遍性芝墨行为发生的环境等。以电视为例, 之因此电视节目中的榜样之因此对儿童有很强的吸引力, 其原因就在于这种媒体能够有效地唤起和保持儿童的注意。保持过程: 即引起注意的榜样事件必须被儿童记住, 经过想象或言语表象使观察过的行为在记忆中得以重现。动作再现过程: 即儿童在准确重现榜样行为前所进行的一些尝试错误性的行为。动机过程: 即当相应刺激出现时, 引发儿童观察过的榜样行为。 这四个过程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42、的。在任何特定的情境中, 一个观察者不能重复一个不范原型的行为很可能是由于下列原因: 没有注意有关活动, 记忆中无动作观念, 没有能力去操作或没有足够的动力。 3简述积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 (1)在物质上是丰富和多样的; (2)在气氛上是宽容和接纳的: (3)在制度上是明确和必要的。(4)在设计上是具有某种倾向性和暗示性的。 4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一致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应用要求。 所谓一致性原则是指教育者要尽力为幼儿的社会学习营造一个连续与统一的影响环境。这个环境既包括教育者自身影响的连续性与统一性, 也包括各方面力量的连续性与统一性。 学前儿童的社会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
43、模仿学习的对象与环境应有相正确稳定性与一致性, 才有利于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建构。如果儿童面临的始终是一个分歧与矛盾的环境, 儿童不但会感到不安, 也会感到无所适从, 这对她们自我同一性的建构会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由此, 幼儿社会教育要在一致性原则的指导下, 尽力为幼儿提供稳定、 和谐、 安全、 统一的环境。要贯彻好这一原则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教育者自身要做到言行一致, 始终一贯; (2)协调统一幼儿园内部的力量; (3)协调统一幼儿园与家庭、 社区之间的力量n 5简述幼儿不加选择与节制地看电视对其社会性发展的负面影响。 这种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 (1)电视有可能使儿童在认识上与现实产生距
44、离。电视虽然是来自于现实, 可是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表现出来, 其中可能有很多与现实不符的内容和画面。儿童由于理性思维能力还处于低级阶段, 主要是经过自己的感官认识世界, 感受世界, 如果她们长期接触这样的节目, 就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2)电视可能会影响到儿童现实的交往关系, 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看电视是在户内进行的, 儿童看电视越多, 相应的户外活动时间就会减少, 亲子间、 同龄人间的接触也会减少, 这样可能影响到儿童现实的社会性交往, 进而影响到交往能力的提升。(3)一些不健康电视节目可能导致儿童学习模仿, 对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电视节目中, 存在相当一部分思想不健康, 或者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内容, 如暴力、 凶杀、 毒品等内容, 而电视节目中不清晰的价值导向也使儿童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作为教育者, 应趋利避害, 利用这些现代化媒体的长处, 避免它们可能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