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乡村植物景观构建探讨_李星宁.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4791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乡村植物景观构建探讨_李星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乡村植物景观构建探讨_李星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乡村植物景观构建探讨_李星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南方农业South China Agriculture第16卷第23期Vol.16 No.232022年12月Dec.2022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20字方针的总要求,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生态宜居是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发展理念,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旨在建设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从乡村环境角度而言,美丽乡村建设自然离不开乡村绿化建设,通过提升绿化景观质量,提升乡村村容村貌,促进乡村人居环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乡村景观地域化角度而言,植物景观作为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的载体,需要合理构建,打造乡村一村一景、一村一品。贵州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

2、抓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已建设了一批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乡村。但乡村景观建设逐步趋于“千村一面”,且乡村植物景观构建与城市植物景观如出一辙,失去了原野田园风光和原本的地域乡情乡愁。针对该方面问题,本文通过对美丽乡村植物景观构建的研究,提出打造乡村本土特色植物景观的思考。1贵州美丽乡村植物景观构成要素乡村植物景观是指在乡村绿化建设中,在遵循乡村原有自然肌理的原则下,以原有自然资源为基础,河流为脉络,道路为骨骼,结合林地、农田、民居、湿地、河流等节点要素的植被资源所形成的植物群落景观。在乡村绿化环境中,人的生活、生产方式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影响下,其植物景观构成主要由原生性植物景观、生产性植物景观

3、、生活性植物景观三种类型组成1。1.1原生性植物景观原生性植物景观指以原有的自然山体、河流、湖泊、湿地等构成的植被景观。因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不同的乡村呈现不同的植被类型,它是整个乡村绿化的骨架,对乡村绿化环境的塑造具有决定作用,具有景观美学价值和生态功能。1.2生产性植物景观生产性植物景观指以各种农田、菜地等形式构成的耕地景观。贵州乡村地形差异较大,在平原型乡村中,因地形起伏变化不大,景观形状影响较小,生产性植物景观常指以具有乡村风貌的经济农作物、果园等大地景观;在山地型乡村中,因地形起伏较大,植物景观破碎度大,常形成以高低错落的梯田、果园、茶园等立体农业田园景观2。1.3生活性植物景观生活

4、性植物景观主要体现在乡村入口、道路、广场、小游园、居住区、庭院等公共空间节点绿化中,分布在村民生活区,与村民生活联系密切,其植物景收稿日期:2022-07-08作者简介:李星宁(1983),男,贵州开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与研究。E-mail:。李星宁.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乡村植物景观构建探讨J.南方农业,2022,16(23):206-211.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乡村植物景观构建探讨李星宁(贵阳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贵州贵阳 550005)摘要随着贵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推进,乡村植物景观构建出现千村一面且与城市景观同质化,逐步失去了田园野趣风貌。以贵州为例,在解析乡村

5、植物景观构建要素的基础上,依据人与自然和谐、整体性、地域性、产业化、多样性等构建原则,对乡村原生性、生产性、生活性三大植物景观的功能作用和景观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尊重乡村现有肌理,选择地域性植物,仿地域性植物群落结构、融入地域民族文化的构建思路,创造乡土植物景观;通过充分挖掘地域文化,打造本土景观。关键词景观构建;乡土植物;美丽乡村建设;贵州省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志码:ADOI:10.19415/ki.1673-890 x.2022.23.052206南方农业South China Agriculture第16卷第23期Vol.16 No.232022年12月Dec.2022观

6、形态各异,极好地展现了乡村景观风貌,体现了地域的乡情乡愁,是乡村绿化建设的重点区域。2美丽乡村植物景观构建原则及方法2.1构建原则2.1.1和谐共生原则乡村植物景观构建应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谐共存原则,对原生的植物景观予以保护和保留,以此为基底,与生活性、生产性植物景观合理组合,创造出“虽由人做,宛如天开”的乡村田园景观。2.1.2整体性原则乡村植物景观构成要素众多,如自然山体、农田、道路、河流、湿地等,在对乡村植物景观构建时,需要统筹各个要素及节点之间的联系,需用同一主题把各个构成要素串联起来,达到植物景观构建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以点、线、面的结合方式,让乡村内部分布的绿带、道路等“绿色

7、廊道”把乡村居住区、公共空间、农田、森林等连接起来,形成网络交织的生态网络格局,构建乡村稳定的生态网络绿地环境。2.1.3地域性原则植物景观构建在自然属性上不仅应坚持适地适树,还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以平原型、山地性乡村地形地貌、自然特色为依据,打造宜居宜人的植物景观。在人文属性上,依据村民喜好、民族信仰、民风民俗等选择适宜的树种,通过艺术设计手法,打造地域差异性、地域标志性的植物景观3。2.1.4产业化原则在生产性植物景观中,引入产业化,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合乡村地形地貌,在平原田园或山地耕地种植农业经济作物,如粮、茶、菜、烟、果等农作物,既满足乡村农业生产的经济要求,又满足乡村景观上的

8、季相色彩变化,形成丰富的大地景观或立体农业景观。2.1.5多样性原则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影响着景观效果的丰富性。乡村植物景观构建以乡土植物为主,形成一个稳定的多样性植物景观结构,保证乡村景观的稳定性。另外,可在乡村生活性植物景观中引入一定比例的外来驯化物种,提升乡村景观异质效果,打造一村一景。2.2构建方法美丽乡村植物景观构建,是在植物景观构成要素的认知和解析基础上,从构成乡村植物景观的原生性、生产性、生活性三个方面入手,掌握各个类型的植物选择、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不同的植物景观类型采用不同构建手法。如原生性植物景观构建以保护为主,修复为辅,包括山体、河流、湖泊、湿地等,在不破坏乡村原生植物景观的前

9、提下,保护其生物多样性,对景观效果欠佳区域,合理补种乡土植物进行更新或修复;生产性植物景观,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合理创造具有乡村田园特色的农作物、果园大地景观和立体农业景观;生活性植物景观,延续乡村景观风貌,尊重乡村景观肌理,融入地域民族文化,合理构建,确保乡村有序扩展,对乡村入口、道路、广场、小游园、居住区、滨河绿地、庭院等生活性空间,做到点(入口、小游园、庭院)、线(道路、滨河绿地)、面(居住区、广场)相结合,让乡村线性绿带把乡村的居住区、广场、农田、山林等空间连接起来,构建稳定的生态网络格局1(见图1)。植物选择上,依据当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以乡村地域性植物为基础,适当的外来比例树种相搭配

10、,结合上述5个营造原则,构建仿当地植物自然群落结构体系,营造贵州特色的乡土植物景观。3贵州美丽乡村植物景观构建分析3.1原生性植物景观构建贵州美丽乡村原生性植物景观主要包括自然山林、湖泊、湿地、河流等天然的植被景观资源,整个植被资源的构建以保护为主,修复为辅。其中自然山林是村庄的天然防护林屏障,其植物景观群落结构属于针阔叶混交林复合垂直结构,上层主要有松属、柏木属、樟属、杉树属、梓树属、构树属、枫香树属、槭属、簕竹属及壳斗科等植被,下层以野生灌木杂交林为主。整个防护林植物群落层次丰富,富有自然野趣。对自然山林植被景观构建,根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保护原有风格,已破坏的植物景观,查缺补漏,以适

11、地适树进行修复;对湖泊、河流、湿地等水系植物景观,在维护生态平衡条件下,垂直方向构建考虑仿自然植物群落景观,水平方向上构建考虑水流方向的线性动态植物景观。207南方农业South China Agriculture第16卷第23期Vol.16 No.232022年12月Dec.20223.2生产性植物景观构建村民的农业生产活动决定了乡村生产性植物景观特色。在平原型乡村中,因地势平坦,便于大面积农业生产活动。在景观构建上,景观完整度高,也便于统筹规划,在产业化的原则下,宜选择适应贵州当地粮、茶、菜、烟、果、花卉等经济农作物,打造充满田园野趣的农作物大地景观,如开阳县禾丰乡马头村的100 hm2“

12、玉水金盆”稻花田、威宁万亩荞麦花海等大地景观。在山地型的乡村中,地势起伏较大,景观破碎度高,乡村景观需依山而造,可依据地形创造立体的农业生产景观,如开阳县禾丰乡依山而建333hm2云山茶海、六盘水盘州市舍烹村千亩刺梨观光园、关岭县万亩火龙果、麻江县宣威镇和龙山镇万亩蓝莓园等立体农业景观。乡村生产性植物景观构建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结合地域性经济农作物,合理打造生产性的田园风貌景观。3.3生活性植物景观构建村民的生活区是乡村的核心区域,是构成乡村景观风貌的重要单元,生活区植物景观的塑造,是重现乡村田园风光和体现乡愁情怀的关键。主要是指“点(乡村入口、居住区宅前屋后、庭院)”“线(道路、巷道、滨河绿地

13、)”“面(广场、小游园)”等公共空间的植被景观。植物景观构建上,以村庄肌理为基础,延续村庄地域风貌,在不破坏村庄原始植被景观风貌的背景下,依据整体性、稳定性、地域性、多样性原则,对整个生活区进行合理的植物景观构建4。在“点”景观方面:村庄入口选取观赏价值高的常绿乔木以列植、孤植的形式提升乡村入口景观,起到村庄入口标识和引导作用。贵州美丽乡村常用桂花、银杏、枫树等以列植的方式作为村庄入口景观,提升乡村入口形象(如图2)。居住区植物景观与乡村整体绿化基调相协调,以打造花果化为主题,兼顾日常生活实用性。宅前屋后以原生植物景观为基调,住宅南侧栽植喜阳乔木,北侧栽植耐阴花灌木,东西两侧栽植落叶乔木或构建

14、垂直绿化墙面,遮挡强风和夏季日晒;庭院以常绿乔木遮阴、花卉观赏、藤蔓植物垂直绿化兼顾日常生活食用为主题。树种的选择可与村民喜好、民族信仰、生活需求相结合,以观花、观果、观型、食用植物为主,坚持食用和观赏相统一原则。在“线”景观方面:道路作为乡村的脉络,连接着乡村各个组团。其植物景观构建上层采用行道树,下层采用观赏性的野生花卉和乡土灌木,形成多层次的线型绿色开敞空间;滨河绿带以优先保护原生野生植物景观,自然恢复为主,在粗犷、原野的景观风格图1贵州美丽乡村植物景观构建思路208南方农业South China Agriculture第16卷第23期Vol.16 No.232022年12月Dec.20

15、22下,适当配种当地水生植物,保持滨河景观的天然野趣风貌(如图3)。水域被破坏的植物景观,以模拟当地自然群落结构,选用乡土树种,恢复水域原生生态环境,保持滨河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5。在“面”景观方面:广场、小游园作为村民公共活动和休憩空间的重要场所,是保护乡村地域文化特色和承载乡愁的重要窗口。在植物景观构建上要符合与乡村景观风貌一致性和原生态、自然野趣特点,使广场、游园与乡村周围居住环境和谐共生。植物选择上,对广场、小游园原有乔木和景观效果较好的植物进行保留和保护,根据生物多样性和复合多层次结构搭配原则,以一定比例的外来物种和乡土树种搭配,搭配数量比例以37为宜,以此来提升公共空间景观的多

16、样性和丰富性,色彩上选择红、黄、粉的当地花灌木植被资源进行季相色彩配置,打造仿地域的四季村落景观,延续地方植物景观特色6(如图4)。图2贵安新区平寨村入口桂花列植景观图3贵安新区平寨村自然野趣滨水景观图4三穗县台烈镇颇洞村广场热带植物异质景观4 贵州美丽乡村植物景观构建存在的问题4.1景观构建宣传力度不足,村民参与度不高乡村植物景观承载着村民的乡情乡愁,蕴含着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民俗等文化内涵。由于对乡村植物景观作用宣传力度不够,对植物景观蕴含地域文化解读不深、不透彻,导致村民意识参差不齐,对植物景观的认识缺乏地域认同感,不能更好地阅读景观承载的乡愁情感,片面地理解绿化,缺乏主人翁精神,村民

17、参与绿化建设积极性不高。4.2植物景观缺乏统一规划美丽乡村建设侧重产业调整、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塑造等,虽说对村庄也进行大量美化、绿化,但在全村植物景观构建缺乏整体统筹规划,在乡村植物景观构建过程中,都是单独设计,没有把原生性、生产性、生活性三个植物景观有机串联起来,缺乏统筹协调。4.3乡村植物景观与城市同质化严重贵州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众多,在乡村植物景观构建出现与城市同质化的现象,构建时忽略乡村田园野趣特点,大量利用城市绿化植物种类和相同的植物造景手法,营造出的植物群落结构与当地自然生境大相径庭,导致乡村植物景观与城市趋同,失去了乡村原本的田园野趣风貌。4.4植物景观趋于千村一面,地域化不突

18、出乡村植物景观构建应结合当地的村民喜好、民族信仰及植物资源优势,通过不同植物构建方法营造地域特色植物景观。但在很多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乡村公共空间植物景观千村一面,其构造手法和植物选择差异不大,缺少对当地植物资源的充分利用及209南方农业South China Agriculture第16卷第23期Vol.16 No.232022年12月Dec.2022对当地民族文化的深入解读和挖掘,植物景观地域化不明显。5贵州美丽乡村乡土植物景观构建建议5.1加强宣传,提高村民参与意识当前,贵州美丽乡村建设对乡村环境进行了大量的绿化、美化,乡村自然环境生态美。但绿化是靠“三分栽,七分养”,绿化建设是长期

19、的维护工程,村民要统一认识,加强对乡村绿化的作用和意义的理解,转变思想观念,从被动变主动,发挥主人翁精神。应多渠道多形式宣传乡村绿化中植物景观构建蕴含的文化内涵,解读植物景观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的密切联系,把植物景观构建注入的情怀和乡愁充分让村民知晓、熟悉,增强村民文化认同,唤起植物景观带来的归属感、认同感,积极引导村民参与乡村绿化建设工作7。5.2植物景观统筹规划,构建生态稳定的绿色体系美丽乡村植物景观构成要素繁多,分布空间较广,构建手法不一,景观形态多样。在“林地自然化、农田景观大地化、居住区花果化、道路林荫化、公共空间园林化”的绿化格局背景下,乡村植物景观构建应根据乡村地域植

20、物景观结构特点,各构成要素保持风格统一,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把乡村三大类型的植物景观串联起来,保证村庄植物景观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将林地、农田、居住区道路、带形滨河绿地无缝连接起来,形成网络交织的绿地网络稳定体系,既使村民获得最大的绿地空间,便于休闲娱乐,又利于乡村整体景观艺术风貌的塑造,构建网络化生态绿地体系。5.3加大乡土野生、野趣植物的开发利用,打造田园野趣景观乡村植物景观具有原生态、植物粗犷等特点,风格主题是野趣横生。美丽乡村植物景观构建应避免与城市趋同,增强乡村植物景观识别性,除了仿当地植物群落结构外,应在三类乡村植物景观中加大当地乡土野生、野趣植物的选择和利用,尤其是生活区

21、公共空间的绿化,宜打造田园野趣主题的乡村景观。贵州植物资源丰富,如野生虎皮楠、华水丝梨、聚果榕、贵州漆、贵州嘉丽树、罗浮漆、石果红山茶、黑壳楠,以及木兰科含笑属、蔷薇科石楠属等常绿木本植物,景观观赏效果较好,通过引种驯化,可大量应用到乡村生活区植物景观中,既区别于城市植物景观,又丰富乡村景观异质性,促使村庄植物景观与原野主题相得益彰。另外,秉着乡村植物景观粗犷、质朴、野趣特点,在乡村生产性和生活性植物景观中,可选择具有野趣风格的观赏草,如鼠尾草、萱草、美人蕉、苔草、花叶菖蒲、木贼、千叶蓍等草本植物,通过井然有序的规划,打造天然雕饰的乡村野趣景观。5.4挖掘地域文化,打造本土景观植物景观作为人与

22、大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可传承和保护乡村原生态的农耕文化。乡村植物景观地域化,从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两方面入手。自然条件方面,尊重乡村原始肌理,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结合当地粮、茶、菜、烟、果等经济农作物打造田园农业景观,平原地区创建农作物大地景观,地形高差大的山地地区创建立体农业景观。人文条件方面,贵州是多民族省份,具有代表性的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植物景观构建应充分挖掘民族历史、信仰、民俗等文化,把民族喜爱的、崇拜的植物大量运用到乡村绿化中,且提取民族史志、诗文中描述的植物景观,通过现代植物景观构建手法形成景观再现3。如植物与民俗文化方面,秃杉、银杏、枫香被侗族、苗

23、族赋予“真善美”良好寓意,广泛栽植在村落中8。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用于制造布衣染色的松蓝、蓼蓝、十大功劳等染色植物材料;丛江、惠水苗族,惠水布依族用枫树脂染色,麻江瑶族用枫树脂、松树脂染色,以上植物材料,村落中也随处可见9。植物与民族信仰方面,侗族神树杉树、枫香、银杏、樟树、榉树等,苗族护寨树枫香、青冈、杉木、华山松、柏树、樟树等,被大量栽植在村庄各个角落;植物与民族史志方面,如黎平县潘老乡长春侗族村,其碑文记载“村后有青龙,林木葱茏,四季常青”,这些皆可为村落植物景观的构建提供指导借鉴8。因此,乡村植物景观构建为了避免千村一面,应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资源,以地域化构建原则,仿当地自然植物群落结

24、构构建方法,保留、延续地域景观特色,打造“一村一景”的乡村本土特色景观。210南方农业South China Agriculture第16卷第23期Vol.16 No.232022年12月Dec.20226结语随着贵州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工作的推进,生态宜居是当下乡村绿化建设主题,植物景观作为乡村绿化的重要内容,它是乡村景观风貌直接载体,决定着乡村整体形象。美丽乡村植物景观构建需在打破千村一面、与城市景观同质化的背景下,尊重乡村现有肌理,以田园野趣化为主题,结合乡村地形地貌,仿地域性植物群落结构构建方法,选择地域性植物及与民族文化有关的植物,使乡村植物景观呈现地域化、田园化,打造富有诗意、绿水青

25、山的宜居环境,进一步推动贵州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参考文献:1刘加维,张凯莉.山地乡村植物景观调查及其运用以贵州扁担山地区布依族聚落为例J.中国园林,2018,34(5):33-37.2黄斌.闽南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漳州乡村为例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9.3刘鸿儒,葛文佳,陈前,等.乡村振兴背景下田园综合体特色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研究以南京溪田田园综合体为例J.大众文艺,2019(2):129-130.4田韫智.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9):229-232.5李健,樊金萍,王丽波,等.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绿地规划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6、2016,37(6):126-132.6黄璜.乡村旅游背景下传统村落景观设计规划探究以梧州地区为例J.工业设计,2018(12):89-90.7毕善华,黄磊昌,刘壮,等.北方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研究.北方园艺J,2018(7):82-88.8雷启义,周江菊.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5):88-92.9淳于步.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耦合贵州少数民族植物染色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35(12):61-64.(责任编辑:丁志祥)2018-11-20.16贾红敏,韩冰,刘向阳,等.赖氨酸及其在鸡,猪营养上 的 研

27、究 进 展 J.动 物 营 养 学 报,2020,32(3):989-997.17姚焰础,刘作华,杨飞云,等.柑橘皮渣的营养组成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养猪,2013(1):17-21.18MironJ,YnsefE,Ben-GhedaliaD,etal.Digestibilitybydairycowsofmonosaccharideconstituents in total mixed rations containing citruspulp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02,85(1):89-94.19王洪芳,黄仁录.黄芪多糖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添加剂,2010(6):7-10.20张颖,邱凡陶,余文华,等.功能菌泡菜盐的应用研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5,51(1):40-43.(责任编辑:张春雨丁志祥)(上接第205页)2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