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编 号: YL- 2014—16 标识:
发放号:
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依兰第三煤矿
中央回风井马头门施工作业规程
工作面名称:中央回风井马头门
施工单位:矿建21队
编 制 人:杜 少 峰
施工负责人:刘 华 松
批 准 人:张 广 强
编制日期:2014 年 11 月 15 日
执行日期:2014 年 月 日
施工作业规程(措施)审批意见
施工规程(措施)名称:依兰第三煤矿中央回风井马头门施工作业规程
项目经理: 日期:
安监站长: 日期:
机电经理: 日期:
生产经理: 日期:
技术经理: 日期:
综合队长: 日期:
编 制 人: 日期:
审批意见: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 1 -
第一节 工程概况 - 1 -
第二节 编写依据 — 1 —
第二章 地质水文概况 — 2 —
第一节 地层 - 2 -
第二节 水文地质情况 - 3 -
第三节 区域构造概述 — 3 -
第四节 含煤地层、瓦斯与地温 - 3 -
第三章 马头门特征及支护说明 - 3 -
第一节 马头门特征 - 3 -
第二节 支护说明 — 7 —
第四章 施工工艺 — 12 -
第一节 施工准备 - 12 -
第二节 施工方案 - 13 —
第三节 掘进工艺 - 14 -
第三节 装运岩石方法 - 18 —
第四节 支护方式 - 18 -
第五章 生产系统 — 26 —
第一节 通风系统 — 26 -
第二节 主要施工设备选型 — 29 -
第三节 凿井辅助系统 - 30 -
第六章 劳动组织及施工排队 — 35 —
第一节 劳动组织 - 35 —
第二节 施工进度及工期保证措施 - 36 —
第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 — 38 -
第一节 工程质量目标 — 38 -
第二节 质量保证体系 — 38 -
第三节 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 — 40 -
第四节 质量控制关键点 — 43 —
第五节 质量保证措施 — 45 —
第六节 质量检测监测手段 — 45 —
第八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46 —
第一节 安全管理机构 - 46 —
第二节 入井管理制度 — 47 —
第三节 一通三防 — 47 -
第四节 防片帮措施 - 51 -
第五节 顶板管理 - 51 -
第六节 防坠措施 — 52 —
第七节 火工品管理措施 — 55 —
第八节 井筒防治水措施 - 59 —
第九节 提升安全措施 — 59 —
第十节 机电管理措施 - 61 —
第十一节 装岩安全措施 - 62 -
第十二节 耙矸机移动及使用安全措施 — 62 —
第十三节 使用伞钻安全措施 — 63 —
第十四节 使用抓岩机安全措施 - 64 -
第十五节 粉尘防治 - 65 -
第九章 避灾路线 - 66 -
第十章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 68 -
第一节 文明施工 — 68 —
第二节 环境保护 - 68 -
第三节 其它 - 69 —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程概况
依兰第三煤矿位于黑龙江省依兰县与方正县境内,东北距依兰县22km,行政隶属于依兰县与方正县管辖,由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建设,中煤邯郸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矿井设计生产能力2。4Mt/a,矿井总服务年限约为42.1a.矿井采用主、副、风三个立井开拓,中煤49处负责施工的回风立井井筒,井口设计标高+110.800 m,设计深度710m,净直径7.0m,井筒为混合法施工,井深70m以上采用冻结法施工,70m以下采用普通法施工。马头门底板标高为相对标高-695。800m(绝对标高—585。000m),马头门及加强段高为8。5m,施工深度两侧各7.5m。一次支护均采用锚网索喷+工字钢骨架,喷浆厚度为100mm,二次支护为双层钢筋混凝土支护,混凝土强度为C60,混凝土支护厚度为400mm。
第二节 编写依据
1、《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依兰第三煤矿回风立井井筒掘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依兰第三煤矿中央回风井马头门平、剖面图》
3、《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依兰第三煤矿井筒检查孔水文综合柱状图》
4、《依兰三矿建设项目井筒检查孔完井报告书》
5、《煤矿安全规程》(2012年版)
6、《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
7、《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
8、《简明建井工程手册》(2003年版)
9、《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0、《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11、《煤炭工业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规定》
12、《煤矿建设安全规范》和《立井(基岩)项目施工组织标准化模式》
13、其它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及部颁现行的各种技术规范、规程、规定。
第二章 地质水文概况
第一节 地层
根据井检孔回风立井马头门主要揭露岩层为含砾粗砂岩及细砾岩
附:回风立井井筒-674.65m~-708。27m段预想柱状图 图2-1-1
回风立井井筒—674.65m~-708。27m段预想柱状图 图2—1-1
第二节 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依兰三矿井筒检查孔水文综合成果图》、水文地质资料及回风立井工作面探水情况,孔内均无涌水,预计回风立井马头门段岩层最大涌水量不超过1m3/h。
施工中严格执行探放水规定,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防治水施工原则进行施工.
第三节 区域构造概述
井田位于依兰矿区内,总体呈现大型单斜构造,倾向南,倾角17°左右.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回风立井马头门施工段无断层。
第四节 含煤地层、瓦斯与地温
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依兰第三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次施工的回风立井马头门段未发现煤层.通过地温测量,测得最深孔1288.42m,温度33。8℃。平均地温梯度为2。23℃/100m,在近花岗岩处平均地温梯度达到4℃/100m。全区地温梯度每百米都小于3℃,为地温正常区,无地热危害。
第三章 马头门特征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 马头门特征
回风立井马头门方位角358°30´,马头门及其加强段相对标高-689。3m~—697。8m,高度8.5m,采用普通法施工,一次支护采用锚网索喷+工字钢骨架联合支护,喷射砼强度等级为C25,厚度为100mm;二次支护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支护,壁厚400mm。马头门基本特征见附图.
附:马头门平、剖面图
马头门断面图
- 69 -
马头门剖面图 图3-1-1
马头门平面图 图3-1-2
马头门1-1断面图 图3—1-3
马头门2—2断面图 图3-1—4
第二节 支护说明
一、锚网索喷+工字钢骨架支护
回风立井马头门(包括井筒加强段-689.3~—697。8m)一次支护采用锚网索喷+工字钢骨架联合支护形式,锚杆采用Φ22*2400mm等强螺纹钢树脂锚杆(材质为HRB400),锚杆托板规格为150*150*12mm,每根锚杆配1根MSK2350、1根MSZ2350锚固剂锚固,孔深2300mm,锚固力不小于100KN,锚杆间排距为800*800mm;钢筋网采用Φ6.5圆钢,网格间距为100×100mm,钢筋网搭接为100mm,采用14#铁丝绑扎,绑扎间距不大于200mm;顶锚索采用Φ18。9×12000mm的钢绞线,帮锚索采用Φ18.9×6300mm的钢绞线,锚索托板规格为300*300*18mm,每根锚索配1根MSK2350、3根MSZ2350锚固剂锚固,锚索间排距为1600*1600mm,顶锚索锚深11700mm,帮锚索锚深6000mm,预应力不小于150KN.喷射砼、铺底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喷射砼厚度为100mm,马头门铺底厚度为100mm。
C25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表3—2-1
材料名称
水泥
砂子
石子
水
速凝剂
品种规格
虎鼎P.O42。5
中砂
5-10mm
饮用水
SH—A
用量(kg/m3)
489
846
845
220
24.5
外加剂品种、掺量
速凝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5%。
回风立井马头门1-1、2-2断面采用工字钢骨架加强支护,工字钢骨架采用16#工字钢加强支护,第一架骨架距井中4。285m,骨架间距为800mm,骨架之间采用五根Φ18钢筋连,骨架用锚矸固定在井帮上,马头门每侧布置8组钢骨架。
附:工字钢骨架加工图 图3-2—1
工字钢骨架结构图 图3—2—1
工字钢骨架布置图 图3—2—2
二、钢筋支护
回风立井马头门加强段钢筋均采用Φ20mm三级螺纹钢(牌号HRB400E),竖筋采用直螺纹连接套连接,直螺纹连接套长度为50mm,竖筋间距为250mm;环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为35d(Φ20mm钢筋搭接为700mm,d为钢筋直径),环筋间排距为200mm,构造筋为Φ8mm圆钢加工而成,构造筋竖向间距为400mm,横向间距为500mm,钢筋保护层厚度:外缘为70mm,内缘为50mm。
回风立井井筒马头门钢筋均采用Φ20mm三级螺纹钢(牌号HRB400E),钢筋采用绑扎搭接,竖向钢筋不小于30d(Φ20mm钢筋搭接为600mm,d为钢筋直径),环向钢筋不小于45d(Φ20mm钢筋搭接为900mm,d为钢筋直径),钢筋间排距为200*200mm,构造筋为Φ8mm圆钢加工而成,构造筋间距为600mm,钢筋保护层厚度:外缘为70mm,内缘为50mm。环向及竖向钢筋的接头应错开布置,任一垂直及水平截面上的接头数不得超过全部钢筋量的25%。
附:马头门剖面配筋图 图3—2—2;
马头门平面配筋图 图3—2—3;
马头门剖面配筋图 图3—2-2
马头门平面配筋图 图3-2-2
二、砼支护
回风立井马头门壁厚为400mm,砼强度等级为C60,塌落度为160~180mm,冬季施工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C60混凝土配合比 表3-2—2
材料名称
水泥
砂子
石子
水
外加剂
品种规格
虎鼎P。O52。5
中砂
20-40mm
饮用水
BR—5
用量(kg/m3)
487
670
1142
151
48。7
外加剂品种、掺量
山西建华 BR高性能混凝土复合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0%。
第四章 施工工艺
第一节 施工准备
1。施工前,由区(队)长负责组织,由技术人员(编写人员)负责传达贯彻并进行签字.
2.施工前将所需设备、工器具、材料等准备齐全。
3.施工前准备好施工用的钢筋,并及时进行复检,按设计规格加工好钢筋.
4。施工前,测量人员必须提前给出开口位置,标定好中腰线,施工单位严格按线施工。
5.井筒施工到位后,由测量人员进行标高和方位标定,把标高控制线和中心线从地面导到吊盘上层盘的井壁混凝土上,以确定马头门开口位置和方向。
(1)依据甲方提供的近井点资料标定井筒中心位置,确立井口高程并建立井筒十字基点。
(2)马头门中线的标定:采用悬挂垂球法标定井筒中心线,井筒中心位置偏差不得超过5mm,否则应进行更正。根据风井马头门连接处施工平面图, 马头门的中线与井筒十字线相重合,依据十字基点资料,按井筒中心方位在封口盘上标定2个边线点,然后从封口盘的2个点下Φ1.6mm碳素钢丝,保证钢丝不与井壁或其它设施接触,钢丝重垂重量不小于30kg,利用这两根垂球线,在马头门上部3-5米处的井壁上标设两个十字中线点.马头门的中线即可根据井壁上的十字中线点标设。
(3)标高控制点标定:在马头门上部3-5米处的井壁上设置水准点,用千米钢尺从井口标高控制点导入高程;马头门开口的高程位置及其它各部分的高程根据水准点来确定.
(4)施工时测量技术人员应提前向施工人员提供马头门规格尺寸变化点的底板标高。
第二节 施工方案
一、根据马头门断面及所在位置岩层情况,采取井筒和马头门同步分台阶工作面施工法,具体方案和施工工艺流程:
由于马头门掘进段高较高(4.6~5.1m),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掘进施工分成两部份,先施工拱部3.0m,在施工墙部(1.6~2.1m)位置;先将马头门拱部掘出,掘进深度两侧各7.5m(从井筒中心线算起11。0m),在施工墙部;井筒模板采用3。0m高整体移动式金属模板,马头门模板墙部采用200×200mm木方做柱腿,50mm厚木模板,马头门拱部采用16#槽钢加工,拱部支撑50mm厚木板和10b槽钢联合支护做为模板。
每段施工时先按设计钻爆,然后进行锚网索喷+工字钢骨架支护,掘喷完成后,最后自下而上起绑扎钢筋、立模、浇注砼。
附:回风立井马头门掘进施工顺序图
二、马头门开口施工
马头门开口时采用多打眼、打浅眼、少装药、放小炮的施工方法施工,装药时先装掏槽眼和辅助眼联线放炮,根据爆破效果在装周边眼联线爆破,确保马头门开口处成型.开口处适当加密锚杆布置,钢筋网弯成90°将马头门开口处固定严实,马头门开口上部迎面锚杆应朝上打,角度可控制70°左右,锚索距开口处0.8m开始安设锚索。
第三节 掘进工艺
一、钻眼机具和爆破器材
井筒采用钻爆法施工,XFJD—6.9伞钻打眼,光面爆破,炮眼深度3。8m,B25mm中空六角钢成品钎杆配合Φ42mm一字形钻头,使用煤矿许用乳化炸药,药卷规格为Φ35×300mm.雷管选用6m长脚线毫秒延期电雷管。根据岩性设计爆破参数,段号为1、3、5、7。专用高频起爆器井上放炮。
马头门部分采用多台Y28风动凿岩机配B22mm中空六角合金钢钎及Φ42mm “-"字型合金钢钻头打眼,楔型掏槽,光面爆破,掏槽眼深2。2m,其他眼深2.0m。炸药选用规格为Φ35×300mm乳化炸药,毫秒延期电雷管,井筒放炮电缆作为放炮母线.
二、爆破参数
(一)井筒爆破
井筒段所穿过岩性以砂岩为主,因此按中硬岩f=4—6考虑,根据掘进断面(荒径8600mm),编制爆破图表,施工中岩石硬度发生变化时,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优爆破效果.
1、炮眼深度
根据伞钻的技术特征,模板高度定为3.0m,确定炮眼深度3。8m,炮眼利用率预期可达到80%,进尺可达到3.0m.
2、炮眼布置
采用直眼掏槽法,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及计算炮眼布置如下
掏槽眼:6个,辅助眼:55个,周边眼:42个,共计103个。
附:基岩段炮眼布置图 图4-3-1;
基岩段施工爆破参数表 表4—3-1;
预期爆破效果表 表4—3—2;
基岩段炮眼布置图 图4—3-1
基岩段施工爆破参数表 表4-2—1
序号
眼别
眼数
(个)
眼深
(M)
角度
(°)
装药量
起爆
顺序
装药结构
备注
卷/眼
Kg/眼
1
掏槽眼
6
4.2
90
6
4。8
I
反向连续
2
辅助眼
13
4。0
90
5
4。0
II
反向连续
3
辅助眼
17
4.0
90
5
4。0
III
反向连续
4
辅助眼
24
4.0
90
5
4.0
IV
反向连续
5
周边眼
43
4.0
92
4
2.4
V
反向连续
合计
103
413。2
352
预期爆破效果表 表4—2—2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炮眼利用率
%
80
6
每米井筒炸药耗量
Kg/m
110
2
每循环进尺
m
3.2
7
每m3原岩炸药耗量
Kg/m3
1。98
3
每循环爆破原岩
m3
177。34
8
每m3原岩雷管耗量
个/m3
0。58
4
每循环炸药消耗量
Kg
352
9
每米井筒雷管耗量
个/m
32.19
5
每循环雷管消耗量
个
103
10
每m3原岩炮眼消耗量
m/m3
2。33
3.装药结构及起爆顺序
装药结构:采用反向连续装药结构,有瓦斯的时候采用正向装药结构.
起爆顺序:从掏槽眼到辅助眼依次起爆,周边眼最后起爆,雷管从内向外逐次为1、3、5、7段起爆。
4。连线方式
为降低爆破网路电阻,放炮母线采用四芯电缆并成两芯用,井下雷管连线方式采用大并联,专用高频起爆器井上放炮。
(二)马头门爆破
马头门岩性以砂岩为主,因此按中硬岩f=4—6考虑,根据掘进断面,编制爆破图表,施工中岩石硬度发生变化时,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优爆破效果。根据Y-28风钻的技术特征,确定炮眼深度2.0m,炮眼利用率预期可达到90%,进尺可达到1。8m.采用斜眼掏槽法。
附:马头门炮眼布置图 图4-3-2;
马头门施工爆破参数表 表4—3-3;
预期爆破效果表 表4—3—4;
马头门炮眼布置图 图4—3—2
马头门爆破参数 表4-3-3
眼号
眼名
眼深(m)
角度(°)
眼数(个)
装药量
雷管段号
起爆顺序
卷/眼
重量
1—6
掏槽眼
2.2
78
6
4
1.2
1
Ⅰ
7—55
辅助眼
2。0
90
49
3
0.9
3
Ⅱ
56-96
周边眼
2。0
89
41
1
0.3
5
Ⅲ
97-107
底眼
2.0
81
11
4
1。2
5
Ⅲ
合计
107
76。8
爆破预期效果表 表4-3-4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炮眼利用率
%
90
6
每米巷道炸药耗量
Kg/m
42。7
2
每循环进尺
m
1。8
7
每m3原岩炸药耗量
Kg/m3
1。6
3
每循环爆破原岩
m3
48.1
8
每m3原岩雷管耗量
个/m3
2.22
4
每循环炸药消耗量
Kg
76.8
9
每米巷道雷管耗量
个/m
59.4
5
每循环雷管消耗量
个
107
10
每m3原岩炮眼消耗量
m/m3
4.47
第三节 装运岩石方法
马头门爆破后矸石采用P-90型耙岩机耙入井筒内,在采用1台HZ—6型中心回转抓岩机装入4.0 m3、3.0m3吊桶后,通过主、副提升绞车将吊桶提至井上,座钩式自动翻矸到地面,利用ZL50型装载机装入翻矸车内,排至建设单位要求排运到的指定位置.
第四节 支护方式
一、支护形式
风井马头门采用复合支护方式,先采用锚网索喷进行一次支护,再采用钢筋混凝土砌碹进行二次支护;一次支护采用“一炮一锚,两炮一喷"的方式进行支护,厚度为10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二次支护为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
二、一次支护工艺
(一)锚网索支护
马头门一次支护采用锚网索喷,树脂锚杆规格为Φ22×2400mm的锚杆,间排距800×800mm,采用矩形布置方式,外露100mm,采用两卷树脂锚固剂锚固,树脂锚固剂型号为MSZ2350、MSK2350型各一卷,锚杆采用端头锚固方式,托盘选用规格150×150×12mm,锚固力≥100kN;金属网用Φ6.5的钢筋加工,网格100×100mm,搭接长度为100mm,采用14#铁丝绑扎。
顶锚索规格为18.9×12000mm钢绞线锚索,帮锚索规格为18。9×6300mm钢绞线锚索,每孔使用4根树脂药卷,树脂锚固剂型号为MSZ2350型3卷、MSK2350型1卷,马头门锚索间排距1600×1600㎜,与锚杆错开布置,托盘规格300×300×20mm,预拉力为≥150kN,锚固力≥200kN。
1、锚杆安装工艺
(1)临时支护
临时支护方式为先安装木支柱再打锚杆挂网。木支柱要穿鞋戴帽,支撑有力,架设牢固。
(2)打锚杆眼
打眼前,首先严格按中、腰线检查井筒及马头门断面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必须先进行处理;打眼前要先按照由外向里、先顶后帮的顺序检查顶帮,找掉活矸危岩,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锚杆眼位置要准确,眼位误差不得超过±100㎜,眼向误差不得大于15°。锚杆眼深度应与锚杆长度相匹配,打眼时应在钎杆上做好标志,严格按锚杆长度打锚杆眼,眼深2300㎜。打眼应按由外向里、先顶后邦的顺序依次进行。
(3)铺设钢筋网
钢筋网相互压茬100mm(重叠),用14#铁丝绑扎,绑扎间距200mm。先将钢筋网铺设在巷帮上,钢筋网一定要铺平,然后安设锚杆。采用手持式帮锚杆机安装帮锚杆。马头门先安装顶部锚杆,再安装帮部锚杆。
(4)安装锚杆
安装前应将眼孔内的积水、岩粉用压风吹扫干净。吹扫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孔口一侧,眼孔方向不得有人,然后把树脂锚固剂量送入眼底。随后将锚杆插入锚杆眼内,使锚杆顶住树脂锚固剂,外端头套上螺帽,用带有专用套筒的锚杆安装机卡住螺帽。开动锚杆安装机,使锚杆安装机带动杆体旋转将锚杆旋入树脂锚固剂,对锚固剂进行搅拌,直至锚杆达到设计深度,方可撤去锚杆安装机。凝固时间大于12min后,拧紧螺帽给锚杆施加一定预紧力,拧紧力矩不小于100N·m,托盘要紧贴岩面。
2、锚索支护
(1)打锚索眼
打眼前,要准确点出锚索眼位置,眼位误差不得超过±100㎜,锚索的钻孔方向的偏斜不得大于设计值3°。锚索眼深度应与锚索长度相匹配,打眼时应在钎杆上做好标志,严格按锚索长度打锚索眼,顶锚索眼深11700㎜,帮锚索眼深6000㎜.
(2)安装锚索
安装前应将眼孔内的积水、岩粉用压风吹扫干净。吹扫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孔口一侧,眼孔方向不得有人,然后把树脂锚固剂用锚索送入眼底。随后将锚索插入锚索眼内,使锚索顶住树脂锚固剂,外端头套专用套筒的锚杆安装机卡住锚索。开动锚杆安装机,使锚杆安装机带动杆体旋转将锚索旋入树脂锚固剂,对锚固剂进行搅拌,直至锚杆达到设计深度,方可撤去锚杆安装机。凝固时间大于60min后,开始安装锚索托盘,预应力不小于设计值(160KN)的90%,托盘要紧贴岩面。
3、工字钢骨架安装
钢骨架采用16#工字钢加工而成,钢骨架采用Φ18mm螺纹钢连接,钢骨架采用接头板连接配M18x120 mm螺栓,钢骨架间距:第一架距井中4285mm,钢骨架间距为0.8m。钢骨架安装必须垂直于巷道底板,前倾、后仰允许偏差±1°(1m垂线位置水平偏差不大于17mm)。柱窝深度挖到实底,其深度不小于设计30mm。
(二)喷砼支护
1、材质选用:混凝土原材料选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中粗砂;碎石为滨县石料场产优质碎石(5~10mm);速凝剂为SH-A型速凝剂,砼配合比由山西大屯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试验室提供.
2、喷射砼制作与运输:
喷砼原材料在地面按设计要求混合搅拌后,用底卸式吊桶运至井下,向喷浆机内加料,喷射支护巷道.
3、喷射砼主要工艺参数
(1)喷浆机相关参数:型号PZ-5,工作压力0。4Mpa,输送距离≤80m,生产能力为5m3/h。
(2)水灰比:水灰比应控制在0。4~0。5之间。喷射过程中应根据出料量的变化,及时调整给水量,保证水灰比准确,要使喷射的湿混凝土无干斑、无流淌、粘着力强、回弹料少。
(3)喷射距离、倾角及顺序:喷头距离喷射面以0。8~1。2m为宜,喷头与受喷面尽量保持垂直,喷射顺序为先墙后顶,从墙基开始自下而上进行。
(4)分层喷射的间歇时间: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常温下(15℃~20℃)喷射掺有速凝剂的混凝土时,分层喷射的间歇时间为15~20min。间歇时间超过2小时,应用高压水重新冲洗受喷面。
(5)混合料的存放时间:不掺速凝剂时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h,掺速凝剂时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0min,最好随拌随用。
4、喷射混凝土
(1)准备工作:
清理喷射现场的矸石杂物,接好风、水管路,输料管路要平直、不得有急弯,接头要严密、不得漏风,严禁将非抗静电的塑料管做输料管使用。
检查喷浆机是否完好,并送电空载试运转,紧固好摩擦板,不得出现漏风现象。
喷射前必须用高压风水冲洗岩面,在巷道顶和两帮拉铁丝安设喷厚标志。
喷射人员要佩戴齐全有效的劳保用品。
(2)喷射工作
喷射工作开始前,应首先在喷射地点铺上废风筒,以便收集回弹料,回弹率帮部不应超过15%,顶部不应超过30%。若喷射地点有少量淋水时,可以适当增加速凝剂掺入量;若出水点比较集中时,可设好排水管,然后再喷浆。一次喷射完毕,应立即收集回弹料,并应将当班拌料用净.当班喷射工作结束后,必须卸开喷头,清理水环和喷浆机内外部所有灰浆或材料。
开机时,必须先给水,后开风,再开机,最后上料;停机时,要先停料,后停机,再关水,最后停风.
(3)喷射质量:
喷射前必须清洗岩帮、清理浮矸,喷射均匀,无裂隙,无“穿裙"、“赤脚”。成巷要求宽度、高度不小于设计。
(4)喷射混凝土安全技术要求:
遇有超挖或裂缝低凹处,应先喷补平整,然后再正常喷射.
喷射工作开始后,严禁将喷射枪头对准人员。
喷射中突然发生堵塞、停风或停电等故障时,应立即关闭水门,将喷头向下放置,以防水流入输料管内;处理堵管时,采用敲击法疏通料管,喷枪口前方及其附近严禁有人。
在喷射过程中,喷浆机压力表突然上升或下降,摆动异常时,应立即停机检查。
喷浆时严格执行除尘及降尘措施,喷射人员要佩戴防尘口罩,乳胶手套和眼镜。
三、钢筋加工及绑扎
(一)钢筋加工
钢筋在地面井口附近的钢筋加工棚内进行加工,钢筋切断使用钢筋切断机进行操作,切断时要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切断长度允许误差为±10mm;环筋采用钢筋弯曲机加工,环筋弯曲后钢筋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弯曲点不得有裂纹;竖筋丝头的加工采用钢筋套管挤压机将待连接钢筋的端头加工成螺纹,螺纹加工长度为25~27mm.
钢筋成品及半成品要分类堆放,同一类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注明使用部位、钢筋直径、根数以及尺寸.
(二)钢筋绑扎
1、井筒内钢筋绑扎
先将模板刃脚落至找平的矸石面上并校平找正,将上部预留的钢筋接头清理干净,外层竖筋与上模预留外层竖筋接头用直螺纹连接套筒连接,用管钳将钢筋连接牢固可靠,在竖筋底部先固定一圈环筋,并调整好竖筋间距(竖筋间距为250mm),并保证竖筋铅垂,然后在向上绑扎上部环筋,环筋间距为200mm,环筋绑扎要水平;内层竖筋底部插入刃脚上预留的钢筋孔内,上部与内层竖筋接头用直螺纹连接套筒连接,用管钳将钢筋连接牢固可靠,然后从下向上绑扎内层环筋,环筋间距为200mm,环筋绑扎要水平。内外层钢筋绑扎完成后开始挂放构造筋,并绑扎牢固,构造筋纵向间距为400mm,横向间距为500mm,最后用砂子将下部预留钢筋头盖严。
2、马头门内钢筋绑扎
墙部钢筋绑扎方法:墙部钢筋绑扎从墙底面向上进行,以马头门拱基线点为水平点,用水平管由里向外在两帮墙部按2m间距导出水平点,用风钻在各个点上打300mm深的眼,将长700mm的废弃钻杆插入钻孔中并楔紧,拉起巷道中线,以马头门中线拉尺分别在废钻杆外露端头上找出内外层钢筋的控制点,先将纵向钢筋绑扎在外层钢筋控制点上,然后按200mm间距由里向外绑扎墙部横向向钢筋,最后将纵向钢筋补齐。内层钢筋绑扎工艺同外层钢筋.拱部钢筋绑扎方法:先搭设工作台,工作台上面铺设木板,工作台层面随着工作面高度的增加而增设。工作台搭设完,先在巷道正拱顶按2m间距打300mm深的眼,插入700mm的废旧钎杆,并在废钎杆上标出内外层钢筋控制点,在控制点上绑扎一根钢筋,利用控制点钢筋和巷道墙部筋预留搭接部分,做为拱部钢筋的三个控制点,进行拱部环钢筋绑扎,环钢筋绑扎完后,按设计要求绑扎纵向钢筋。绑扎时,先绑扎外层钢筋,再绑扎内层钢筋.
四、混凝土立模
井筒部位使用3.0m整体移动金属模板进行浇注,第一模先把井底工作面找平,第一模底板标高位置在—696m,模板找平、校正,根据马头门开口设计标高和方位,然后立马头门两帮、迎面墙柱腿,对模板和马头门的柱腿进行整体加固,待墙体部分浇筑完成时,开始立拱组装模板,同井筒内混凝土一起浇筑,浇筑至与井筒混凝土接茬处,确保混凝土接茬饱满。
马头门与井筒模板交界处铺设不同长度的拱板,要求结合紧密,并用黄泥把缝隙封住防止打灰时漏浆.
五、浇注砼施工
(一)混凝土搅拌与运输
地面采用两台JS—750型混凝土搅拌机,配备一台PLD1200配料机,水泥、石子和砂子的用量通过配料机进入搅拌机,然后人工加入配比的防水剂。防水剂通过固定容器添加。石子、砂子、水泥、防水剂进入搅拌机后,先将原材料搅拌均匀,再加入水,水由水泵计量器控制每次用水量。每次搅拌前,对搅拌机的给料参数进行校对,每次搅拌时间不能低于3min。将搅拌好的混凝土通过底卸式吊桶输送到井下吊盘,再通过吊盘上的分灰器、溜灰软管直接浇注到模板内。
(二)砼浇筑工艺
模板操平找正后,砼从模板对称均匀浇注,振捣时遵守“垂直快插慢提、间距深度适宜、分层均匀振捣”,保证井壁强度,消灭蜂窝、麻面、狗洞等。
(三)脱模时间及砼的养护
砼浇筑完到脱模时间不得小于18小时,砼养护时间不低于14天,同时对砼进行洒水养护。
(四)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高强砼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2、在浇注砼前,必须把接茬处清理干净,模板刃脚处用矸石铺平塞严,最后撒上一层砂以防跑浆。
3、浇注砼时要垂直入模,下料要均匀,对称连续分层浇注,振捣工作要定人、分区分层振捣,分层厚度不超过300mm,且均匀布置振点,间距一般为300~400mm。随浇注随振捣,确保砼饱满密实。
4、浇筑过程中,工作人员从模板观察门进行浇筑效果检查和处理,用振捣器将混凝土捣实,消灭狗洞、蜂窝、麻面.
5、拆除脚手架杆,对模板组件进行必要的清理和保护。
六、脚手架搭设方案
1、利用马头门两侧墙部柱腿采用4根6寸钢管架在对称柱腿上面铺设木板浇注砼用。
2、脚手架采用井字架式搭设。
3、钢管使用Φ48×3.5mm号钢,钢管连接使用钢管扣件,工作台上面使用木板(70mm)铺设。
4、工作台搭设时基层必须平整填实.
5、钢管间排距900×900mm,水平管竖向间距900mm。
6、搭设注意事项
(1)钢管接头必须错开。
(2)扣件必须上紧。
(3)工作台使用前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五章 生产系统
第一节 通风系统
选用2台FBDNo7。1/2×45kw对旋式风机,1台运转、1台备用,风机可实现自动切换,两台风机使用三岔风筒与主风筒连接,与两台风机连接的岔口风筒均为Φ1000mm的胶质阻燃风筒。风机安装在距井口25m位置的风道内.在井筒内布置一趟Φ1000mm强力胶质阻燃风筒,井壁固定,向井下压入式通风,风筒用两根Ф15.5mm不旋转钢丝绳固定,风筒每隔30m在井壁打一锚栓固定,每一节风筒用卡子分别卡在两条钢丝绳上,需接风筒时,在吊盘上进行延长。当马头门掘进深度超过5m时风筒出风口要接到马头门内。
通风机选型计算:
⑴风量计算
①按工作面最多作业人数计算
Q0=4N=4×25=100m3/min=1。67m3/s
N:工作面最多作业人数,取N=25
②按工作面爆破所需炸药量进行风量计算
Q2=7.8/t(K·A·S2·L2)1/3
=7。8/30×(0。3×352×38。4652×2002) 1/3
=479m3/min(7.98m3/s)
式中:
S:井筒净断面 取S=38。465m2
A:工作面一次爆破炸药量 取A=352Kg
K:淋水系数 取K=0。3
L:炮眼吹出高度200m,
t:吹炮烟时间30min。
③按井筒规定最低风速校验
Q=0.15S=0.15×38。465=5。77m3/s=346 m3/min〈479m3/min
所以按Q=479m3/min选取风机型号。
(1)局部通风机选择:
①局部通风机的工作风量
Q吸=pQ=1.3×7.98=10.38(m3/s)=622.44(m3/min)
P—风量损耗系数。
③局部通风机全压
h=(R1+R2+R3)Q吸Q
其中:
R1为摩擦风阻
R1=6.5αL/d5=6。5×0.0025×700/(1.0)5
=11.375Pa·s2/m6
R2为接头风阻
R2=n1ξγ/2gS2=70×0.3×1。2/2×9.81×0.7852
=2。235Pa·s2/m6
R3为弯头风阻
R3=n2ξγ/2gS2=1×0.3×1。2/2×9。81×0.7852
=0。03Pa·s2/m6
α—摩擦阻力系数,取0。0032 Pa·s2/m2
L-送风长度,约700m
d—风筒直径,1.0 m
n1-接头个数,70个
n2—转弯数,1个
ξ—风筒局部阻力系数,0.3
γ—空气相对密度,1。2Kg/m3
g—重力加速度,9.81m/s2
S—风筒截面积, 0.785m2
所以:
h=(11。375+2。235+0.03)×10。38×7.98=1130(Pa)
根据计算,选择FBD№7.1/2×45KW型局部通风机,连接φ1000mm胶质风筒。风量为:820-550m3/min, 全压为:1480—6450Pa,可以满足通风需要,效率:〉85%。
附:通风系统图 图5-1—1
通风系统图 图5—1—1
第二节 主要施工设备选型
一、凿井井架及翻矸设施
采用Ⅴ型临时井架凿井,基础加高1m,天轮平台布置在临时井架的+27.464m平台,在+11。200m翻矸平台上布置两个矸石溜槽,配备座钩式自动翻矸装置,矸石落地后铲车装运配合翻矸汽车排矸,矸石排到建设单位指定位置。
二、封口盘和吊盘
(一)封口盘
采用钢结构,盘面用δ8mm网纹钢板铺设,各悬吊管线通过口,设专用铁盖门,并用胶皮封堵严密。
(二)吊盘
采用钢结构三层吊盘,吊盘直径Φ6.7m盘间距为4m,采用四根立柱连接。上层盘为保护盘,下层为工作盘并悬吊中心回转抓岩机。为保证吊盘的稳定性,在上、下层盘各设三套稳盘装置。
吊盘采用2台JZ-16/800A型凿井绞车悬吊。吊盘稳绳采用4台JZ—16/800A型凿井绞车悬吊,为保护稳绳,稳绳滑套采用尼龙结构,减轻滑套对钢丝绳的磨损。同时加强钢丝绳的检查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