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物 流 工 程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题目: (车模)混流装配生产计划与物料供应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xxx
xxx大学交通学院
二零一四年十月
目录
第1章 (车模)混流装配生产实验报告
1。1 实验目的··············································1
1。2 实验器材··············································1
1。3 实验内容··············································1
第2章 生产线计划与物料供应计划
2。1 组装生产线平面布局与生产计划··························9
2.2 物料供应计划·········································11
第3章 生产评价指标
3.1 运行结果·············································23
3.2 停线率分析···········································24
3。3工位操作总结··········································24
3。4 质量检验·············································26
3。5 产品异常下线分析·····································28
3。6 瓶颈分析与解决办法···································28
第4章 总结与感想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车模)混流装配生产实验报告【1】
1。1.实验目的:
(1)学习多品种混流装配生产的组织与计划方法:
(2)学习使用电子看板系统:
(3)掌握生产计划的制定与平面布置。
1。2。实验器材:
(1)拆卸工具:十字改锥和一字改锥,镊子,尖嘴钳子,小刷子,剪刀,六角扳手,老虎钳,电烙铁,裁纸刀等。
(2)秒表。
(3)数码相机或摄像机。
(4)纸和笔。
1。3.实验内容:
混合型装配线是在一个计划期内,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m种规格的产品(本实验以两种不同的车模为例)。具体过程如下:
1。3。1产品的结构分析及装配工艺规划
1)产品的选取
此次实验选取玩具车模进行装配生产。选取产品的类型及数量见表1-1.选取的依据如下:
表1—1 玩具车模种类及数量
产品编号
产品种类
数量
1
特警吉普车模
20
2
四驱车模型
60
(1)产品功能及实用性:玩具车模和四驱车模型是可以给同学们提供娱乐消遣的玩具,有助于孩子们智力和脑力的开发,深受大家的喜爱.
(2)产品后期处理:此次实验组装的80个车模可以送给同学们作为礼物,也可以留给学弟学妹们当作装配拆卸对象进行今后的实验。
(3)产品零件:四驱车的零部件如图1—1,物料清单如见表1-2;防爆吉普车的零部件如图1-2,物料清单见表1-3。
图1-1 四驱车零部件
表1-2 四驱车物料清单表
序号
名称
序号
名称
1
车外壳
12
车轴
2
车架
13
从动齿轮
3
车圈
14
电池挡板
4
车轮外胎
15
长电极
5
前保险杠
16
短电极
6
后保险杠
17
金属电极
7
前、后架用圆轮
18
组装架
8
马达
19
组装架外壳
9
动力传动齿轮
20
开关
10
四驱传动齿轮
21
M2x8、台阶螺丝
11
四驱传动轴
22
开关外壳
23
垫片
图1—2 特警吉普车零部件
表1-3 特警吉普车物料清单表
序号
名称
序号
名称
1
车架
10
锹
2
车轮
11
锹座
3
轮胎
12
座椅
4
车前保险杠
13
车灯
5
车后保险杠
14
帽子
6
后车厢
15
人头
7
变速杆组件
16
身体
8
驾驶室
17
防弹衣
9
变速杆
18
人腿
(4)生产线考虑:玩具车模是单线生产,由一条生产线就可以完成;装配中以车模底盘为承载进行流水生产传递。
(5)产品差异性:两种玩具车模虽然材料不同,装配细节也不一样,但是整体结构类似,都可以以底盘作为承载进行流水线生产,所以不会影响到装配线设计。
(6)单个装配参数:特警吉普车模平均用时约3min,四驱车由于结构较复杂,平均用时7min.
(7)质检:特警吉普车模型没有动力装置,只需检查模型外观有无重大失误即可,四驱车可以通过安装2节5号电池,按动开关,检查其运动有无异常,以此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2)产品装配注意事项
此次组装的车模均为玩具,供大家消遣娱乐。特警吉普车的功能主要是开发孩子的智力,通过拼积得到自己喜欢的模型;四驱车要特别注意动力性能,要保证在安装电池后,车要能跑起来。装配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特警吉普车属于拼插玩具,所以装配时要注意各个部分的衔接,最好按积木的块儿数对齐,避免操作失误。
(2)四驱车要保证装饰物的位置正确,如果装错,很难拿下来进行二次操作。
(3)轴的安装要注意位置,传动轴要和动力系统配合好。
(4)齿轮要分清楚正确的位置,由于数量较多,要注意齿轮跟轴的配合.
(5)最后的合盖动作要倾斜,周围要对整齐。
(6)螺钉拧紧过程要先后退半步再拧紧。
(7)检验过程要保证产品硬性过关,不仅要保证车能跑,还要通过观察车的运行路线判断车的性能。
3)根据两种车模的结构特性,绘制产品的BOM表见表1—4。
表1—4 玩具车模BOM表
层次
零件名称
数量
层次
零件名称
数量
1
车外壳
1
3
车轴
2
1
车架
1
4
保护装置
4
1
马达
1
4
齿轮
4
1
驾驶员
1
5
螺丝
8
2
车胎
4
5
垫片
4
2
车圈
4
5
变速杆
1
2
保险杠
2
5
锹座
2
2
驾驶室
1
5
锹
1
2
变速杆组件
2
5
车灯
2
3
传动轴
1
5
座椅
1
3
后车厢
1
4)产品组装工艺程序分析和流程分析
经过实际装配,我们把对四驱车的装配过程分解为14个步骤:马达组装,前轮与车架组装,前轮车胎安装,后轮与车架组装,后轮车胎安装,开关安装,前保险杠安装,后保险杠安装,四个挡轮安装,马达与车架组装,整车组装,检验马达,检验挡轮,贴纸包装。装配步骤及时间见表1—5,详细组装流程见表1—6。并根据韩格—逊伯尼法,计算每个作业要素的位置权重。(计算过程见附件1)
表1—5 四驱车装配步骤及时间
作业
组装内容
紧前作业
所用时间(秒)
位置权重
1
马达组装
NA
40
407
2
前轮与车架组装
NA
20
367
3
前轮与车胎安装
1
5
347
4
后轮与车架组装
NA
33
342
5
后轮与车胎安装
4
5
309
6
安装开关
5
5
304
7
前保险杠安装
6
62
237
8
后保险杠安装
7
62
237
9
四个架用圆轮安装
8
75
175
10
马达与车架组装
1 9
5
100
11
整车组装
10
35
95
12
检验马达
11
16
60
13
检验架用圆轮
12
4
44
14
贴纸包装
13
40
40
表1-6四驱车详细组装流程
工序
细分
具体操作
完成标准
1
1。1
从料盒中拿出马达各配件
各配件全部正确安装到合理位置
1.2
从料盒中拿出前后电极,将前后电极按槽点位置安好
1.3
将马达放入马达壳,并加上齿轮
2
2.1
从料盒中拿出前轮、前轮车胎及车架、车轴
配件全部正确安装到合理位置
2.2
将前轮利用车轴连接至车架
2.3
将车外胎套在车前轮上
3
3。1
拿出组装完的前轮及车外胎的车架及后轮
车轮车胎安装正确,车轮自由旋转
3.2
利用车轴将车后轮连接至车架上,并将车外胎套在后轮上
4
4.1
从料盒中拿出开关
部件安装正确
4。2
找准开关位置,并安装好开关
5
5.1
从料盒中拿出前保险杠及M2x8的螺丝
螺丝固定完好
5。2
利用螺丝将前保险杠固定在车底上
6
6。1
从料盒中拿出后保险杠及M2x8的螺丝
各配件安装准确
6.2
利用螺丝将后保险杠固定在车底上
7
7.1
从料盒中拿出前后架用圆轮
各部件安装准确
7。2
用台阶螺丝将其分别固定在前后保险杠上
注意套入垫片
8
8.1
拿出已组装好的马达和车架、车外壳
保证车外壳与车底镶嵌完好
8。2
将马达安装至车架上
8。3
盖上车外壳
9
9。1
拿出已组装好的车,检验整车
贴纸粘贴位置准确
9。2
按对应位置将贴纸贴在车外壳上
经过实际装配,我们把防爆吉普车模型的装配过程分解为14个步骤:驾驶员组装,前轮与车胎安装,前轮与车架组装,后轮车胎安装,后轮与车架组装,变速杆组件安装,前保险杠安装,后保险杠安装,驾驶室安装,后车厢安装,驾驶员与车架组装,整车组装,整车检验,贴纸包装。装配步骤及时间见表1-7,详细组装流程见表1-8。并根据韩格-逊伯尼法,计算每个作业要素的位置权重。(计算过程见附件1)
表1—7 特警吉普车装配步骤及时间
作业
组装内容
紧前作业
所用时间(秒)
位置权重
1
驾驶员组装
NA
13
165
2
前轮与车胎安装
NA
15
152
3
前轮与车架组装
NA
5
137
4
后轮与车胎安装
NA
15
132
5
后轮与车架组装
4
5
117
6
变速杆组件安装
5
10
112
7
前保险杠安装
6
7
102
8
后保险杠安装
7
8
95
9
驾驶室安装
8
10
87
10
后车厢安装
9
15
77
11
驾驶员与车架组装
1 10
7
62
12
整车组装
11
25
55
13
贴纸
12
20
30
14
检查
13
10
20
表1—8 特警吉普车详细组装流程
工序
具体操作
完成标准
1
组装驾驶员,将驾驶员帽子、头部、防弹衣、身体
、腿部依次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安装
驾驶员各部件能自由旋转
2
将前轮与车胎安装,将前轮与车架组装,将前轮安装在车体前部的横梁上
安装紧密,配合良好
3
将后轮与车胎安装,将后轮与车架组装,将后轮安装在车体后部的衡梁上
安装紧密,配合良好
4
从料盒中取出变速杆组件,将变速杆组件安装于车
体的左右两侧
安装牢固
5
从料盒中取出前保险杠,将前保险杠安装在车体前侧,从料盒中取出后保险杠安装在车体后侧
安装牢固
6
从料盒中取出驾驶室安装在前保险杠和变速杆组件之间,从料盒中取出后车厢,安装在后保险杠上
安装方向正确,安装牢固
7
从料盒中取出车灯两个,安装在前保险杠两侧,取出座椅,安装在驾驶室后侧,取出锹座两个,安装在后车厢左侧空处,取出锹,安装在锹座上,再取出变速杆,安装在变速杆组件上。
安装部件不要拿错,
安装牢固
8
将之前组装好的驾驶员安装到驾驶室后侧
安装牢固
9
从料盒中取出贴纸,依次贴在相应位置,检验各部件是否正常安装
贴纸粘贴位置适当
检验完成
5)装配作业任务及操作时间
根据产品确定了基本作业要素,根据实验测试数据,确定每个作业要素的时间和紧前关系,见表1-9.
表1—9 总装配任务作业时间及紧前关系
作业
组装内容
紧前工作
所用时间(秒)
1
马达组装
NA
40
2
驾驶员组装
NA
13
3
前轮与车架组装
NA
20
4
前轮与车胎安装
3
5
5
后轮与车架组装
4
33
6
后轮与车胎安装
5
5
7
开关安装
6
5
8
变速杆组件安装
6
10
9
前保险杠安装
7 8
62
10
后保险杠安装
9
62
11
前后架用圆轮安装
10
75
12
驾驶室安装
10
10
13
马达与车架组装
1 11
5
14
后车厢安装
10
15
15
驾驶员与车架组装
2 14
10
16
整车组装
13 15
35
17
整车检验
16
20
18
贴纸包装
17
40
根据表1—9绘制装配顺序图1—3。
图1—3 装配顺序图
1。3。2装配线平衡【2】
1)根据总的装配作业顺序图1—3,我们决定分配9个工作站。接下来分别计算四驱车和特警吉普车完成一件产品全部作业的时间总和。
==407(s) 式1-1
==165 (s) 式1-2
式中 -—完成一辆四驱车全部作业的时间总和
-—完成一辆特警吉普车全部作业的时间总和
--四驱车各项作业所需时间(见表1—5)
-—特警吉普车各项作业所需时间(见表1—7)
由于两个时间比接近于1:3,所以为了装配流水线平衡,我们决定在每个周期内组装1个四驱车,3个特警吉普车。
据此,计算生产节拍:
= 25(s) 式1—3
式中 --——第i型产品的计划产量
—-——第i型产品的单件加工时间
S ---—工位个数
2)具体的工作站安排如下,如表1-10(表中的作业元素与表1-9相对应)。图中所用时间为一个周期内组装的总时间,即组装1个四驱车,3个特警吉普车的总时间。
表1—10 工作站具体安排表
工位
作业
工作内容
所用时间/s
1
马达组装、驾驶员组装
79
2
前轮与车架组装、前轮车胎安装
85
3
后轮与车架组装、后轮车胎安装
98
4
开关、变速杆组件安装
35
5
前保险杠安装
83
6
后保险杠安装
80
7
四个架用圆轮安装、驾驶室安装
105
8
马达与车架组装、后车箱安装、驾驶员与车架组装、整车组装
181
9
整车检验、贴纸
150
由式1—3可知,在一个周期时间内,平均生产节拍为:254=100(s).由表1-10可知,工位8、9的组装时间明显超过了100s,但是因为这两个工位的作业属于总体装配,所以对前面的工序没有影响。又由于工位1的马达和驾驶员组装对后面工位也没有影响,所以将工位1、8、9安排在L型流水线的末端,从而提高整个生产线的效率。
第2章 生产线计划与物料供应计划
2。1组装生产平面布局与生产计划
2.1.1 实验室基本要求
实验室基本参数:长7。62米,宽6.86米,面积约52平方米,窗户朝西,窗台宽18cm,室内为大理石地面,有两扇门,一扇封死,门在走廊一侧,外推内推拉,门宽88cm,高190cm。
2.1。2 平面布局与详细说明
考虑到实验室的尺寸和组装生产的工位数,我们决定采用L型的流水线进行生产,具体的平面布局如图2-1。
图2-1中,由于D和E两位操作者的工作内容分别是前后保险杠的安装,涉及到要用螺丝刀将螺丝拧上去,所以给D和E两位操作者提供物料缓存区(即再加一个3层的物料盒),如图2-1所示。当这两个工位的组装出现问题时,操作者可以从物料缓存盒里直接拿出已经装好的半成品放到传送带上,从而不至于影响后面的操作者.
图2-1中,每个操作者对应的工位以及要完成的作业和时间(以一个周期算),见表2-1。(表中的作业元素参见表1—10)
表2—1 操作者任务分配表
工人编号
A
B
C
D
E
F
G
H
I
J
对应工位
2
3
4
5
6
7
1
8
9
NA
作业元素
时间/s
85
98
35
83
80
105
79
181
150
/
结合表2-和图2-1对工位作具体的解释如下:
(1)每个工位的操作者都应该严格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组装,图2-1列出了第一个周期中每个工位要完成的工作及具体的时间,由于刚投入生产,所以除了2工位即A操作者先进行组装,其他操作者都要在自己的工位上等待。
(2)每个操作者在完成第一个周期后,即生产1个四驱车,3个特警吉普车后,马上进行第二个周期的生产,尽量减少停产的现象。
(3)1工位对应G操作者,进行马达和驾驶员的组装,由于他的工作只会影响H和J两位操作者,所以将其与8、9工位放在一起,以加快装配速度,减少半成品在传送带上的时间。
(4)J操作者负责将F操作者的半成品,送到G操作者所在的传送带上,以完成后续的操作。
(5)H和I操作者每周期的工作时间相对较长,但是由于他们是总装和检验贴纸,不会影响前面的操作的工作,所以以这样的时间仍然可以进行生产组装。
图2—1 生产布局图
2。1.3生产计划的制定与表达
生产计划以一个周期为例,具体到各个工位开始与结束的时刻,每个操作者在完成第一个周期后,马上进行第二个周期的生产,以此类推,直到完成20个周期,组装生产才算完成。
第一个周期的具体安排见图2-2。(此甘特图【3】的原图见附件2)
图2—2 生产计划甘特图
2.2 物料供应计划
2。2。1物料盒的利用和安排
实际的物料盒是由三层料盒构成,每层又由9个小格子组成,所以为了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对每个工位的每个格子的物料作详细的安排,详细安排见附件3。
之后的物料供应方案中,当操作人员将物料配送到指定工位时,要按照原零件的摆放方式进行补料,方便装配人员的装配,提高生产率。
2.2。2 物料供应计划时间安排
根据生产计划,制定出详细的物料供应计划,共进行10次配盘与配送,具体时刻见表2—2。
表2—2 具体物料供应计划
工
刻
时
位
配盘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
8:30:00
8:30:00
8:30:00
8:30:00
8:30:00
8:30:00
8:30:00
8:30:00
8:30:00
2
9:07:44
9:01:25
9:05:19
9:06:40
9:07:30
9:10:12
9:31:36
3
9:13:00
9:04:15
9:11:51
9:13:35
9:14:10
9:18:57
4
9:18:16
9:07:05
9:18:23
9:20:30
9:20:50
9:27:42
5
9:23:32
9:09:55
9:24:55
6
9:12:45
7
9:15:35
8
9:18:25
9
9:21:15
10
9:24:05
对表2—2作具体的解释如下:
第一次配盘
1工位
马达×4
组装架×4
短电极×4
长电极×4
帽子×12
人头×12
防弹衣×12
身体×12
从动轮×4
组装架外壳×4
腿×12
2工位①
四驱车架×2
防暴车车架×6
防暴车车胎×12
防暴车车轮×12
四驱车传动齿轮×2
四驱车车胎×4
四驱车车轮×4
3工位①
防暴车车胎×12
防暴车车轮×12
四驱车车胎×4
四驱车车轮×4
四驱车车胎×4
四驱车车轮×4
车轴×4
四驱车传动齿轮×4
防暴车车胎×12
防暴车车轮×12
四驱车动力传动齿轮×4
4工位①
四驱车开关×20
变速杆组件×30
变速杆组件×30
5工位①
四驱车前保险杠×20
M2×8螺丝×40
防暴车前保险杠×15
已装好前保险杠的车架×5
6工位①
四驱车后保险杠×20
M2×8螺丝×40
防暴车后保险杠×15
已装好后保险杠的车架×5
7工位①
前架用圆轮×40
后架用圆轮×40
台阶螺丝×80
四驱车垫片×80
防暴车驾驶室×15
8工位①
四驱传动轴×20
金属电极×20
开关外壳×20
电池挡板×20
后车厢×15
后车厢×15
9工位①
四驱车贴纸×20
防暴车贴纸×60
锹座×120
锹×60
车灯×120
变速杆×60
第二次配盘
1工位
②
马达×4
组装架×4
短电极×4
长电极×4
帽子×12
人头×12
防弹衣×12
身体×12
从动轮×4
组装架外壳×4
腿×12
2工位②
四驱车架×2
防暴车车架×6
防暴车车胎×12
防暴车车轮×12
四驱车传动齿轮×2
四驱车车胎×4
四驱车车轮×4
3工位②
防暴车车胎×12
防暴车车轮×12
四驱车车胎×4
四驱车车轮×4
四驱车车胎×4
四驱车车轮×4
车轴×4
四驱车传动齿轮×4
防暴车车胎×12
防暴车车轮×12
四驱车动力传动齿轮×4
5工位②
防暴车前保险杠×15
6工位②
防暴车后保险杠×15
7工位②
防暴车驾驶室×15
8工位②
后车厢×15
后车厢×15
第三次配盘
1工位
③
马达×4
组装架×4
短电极×4
长电极×4
帽子×12
人头×12
防弹衣×12
身体×12
从动轮×4
组装架外壳×4
腿×12
2工位③
四驱车架×2
防暴车车架×6
防暴车车胎×12
防暴车车轮×12
四驱车传动齿轮×2
四驱车车胎×4
四驱车车轮×4
3工位③
防暴车车胎×12
防暴车车轮×12
四驱车车胎×4
四驱车车轮×4
四驱车车胎×4
四驱车车轮×4
车轴×4
四驱车传动齿轮×4
防暴车车胎×12
防暴车车轮×12
四驱车动力传动齿轮×4
5工位③
防暴车前保险杠×15
6工位③
防暴车后保险杠×15
7工位③
防暴车驾驶室×15
第四次配盘
1工位
④
马达×4
组装架×4
短电极×4
长电极×4
帽子×12
人头×12
防弹衣×12
身体×12
从动轮×4
组装架外壳×4
腿×12
2工位④
四驱车架×2
防暴车车架×6
防暴车车胎×12
防暴车车轮×12
四驱车传动齿轮×2
四驱车车胎×4
四驱车车轮×4
3工位④
防暴车车胎×12
防暴车车轮×12
四驱车车胎×4
四驱车车轮×4
四驱车车胎×4
四驱车车轮×4
车轴×4
四驱车传动齿轮×4
防暴车车胎×12
防暴车车轮×12
四驱车动力传动齿轮×4
5工位④
防暴车前保险杠×15
6工位④
防暴车后保险杠×15
7工位④
防暴车驾驶室×15
第五次配盘
1工位
⑤
马达×4
组装架×4
短电极×4
长电极×4
帽子×12
人头×12
防弹衣×12
身体×12
从动轮×4
组装架外壳×4
腿×12
2工位⑤
四驱车架×2
防暴车车架×6
防暴车车胎×12
防暴车车轮×12
四驱车传动齿轮×2
四驱车车胎×4
四驱车车轮×4
3工位⑤
防暴车车胎×12
防暴车车轮×12
四驱车车胎×4
四驱车车轮×4
四驱车车胎×4
四驱车车轮×4
车轴×4
四驱车传动齿轮×4
防暴车车胎×12
防暴车车轮×12
四驱车动力传动齿轮×4
第六次配盘
2工位⑥
四驱车架×2
防暴车车架×6
防暴车车胎×12
防暴车车轮×12
四驱车传动齿轮×2
四驱车车胎×4
四驱车车轮×4
第七次配盘
2工位⑦
四驱车架×2
防暴车车架×6
防暴车车胎×12
防暴车车轮×12
四驱车传动齿轮×2
四驱车车胎×4
四驱车车轮×4
第八次配盘
2工位⑧
四驱车架×2
防暴车车架×6
防暴车车胎×12
防暴车车轮×12
四驱车传动齿轮×2
四驱车车胎×4
四驱车车轮×4
第九次配盘
2工位⑨
四驱车架×2
防暴车车架×6
防暴车车胎×12
防暴车车轮×12
四驱车传动齿轮×2
四驱车车胎×4
四驱车车轮×4
第十次配盘
2工位⑩
四驱车架×2
防暴车车架×6
防暴车车胎×12
防暴车车轮×12
四驱车传动齿轮×2
四驱车车胎×4
四驱车车轮×4
此物料供应计划是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的,遵循的原则是:
(1)料盒里能全部放下的零件在生产前即第一次配盘时就全部配送到制定的工位;
(2)不能一次装下的零件使用后续的配送方案,有一个总的思路,那就是当料盒里只剩下一个此种零件时,立马进行物料供应,具体到时刻.
(3)第一次配送时就给5、6工位即D和E操作者各多送5个半成品作为缓存物料,以供生产所需,避免停线率.
第3章 生产评价指标
3.1 实际运行结果
正式运行结果:
本实验正式运行生产,共生产20个四驱车,60个特警吉普车,混装顺序为2111 2111 2111 2111 2111 2111 2111 2111 2111 2111 2111 2111 2111 2111 2111 2111 2111 2111 2111 2111(1代表特警吉普车,2代表四驱车)。生产节拍为100 s,实际生产时,先以生产节拍的2倍,1。5倍进行试运行,以使操作者能熟练进行组装。生产的产品数量及合格率见表3—1。
表3-1 生产产品数量及合格率
产品种类
完成产品数
下线产品数
和哥产品
合格率/%
四驱车
特警吉普车
合计
正式运行时,各工位的工作根据试运行的情况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工位工作见表3—2。
表3—2 正式运行工位工作
工位
任务
作业要素
1
马达组装、驾驶员组装
1、2
2
前轮与车架组装、前轮车胎安装
3、4
3
后轮与车架组装、后轮车胎安装
5、6
4
开关、变速杆组件安装
7、8
5
前保险杠安装
9
6
后保险杠安装
10
7
四个架用圆轮安装、驾驶室安装
11、12
8
马达与车架组装、后车厢安装、驾驶员与车架组装、整车组装
13、14、15、16
9
整车检验、贴纸
17、18
从产品的最终生产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整个流水线的生产过程比较流畅,根据紧前关系设置的工作流程是合理的.
(2)工序的分配是比较合理的,每一个人都能很好地把握其岗位的工作任务。每个工作岗位生产环节的成功率很高。
(3)产品的合格率很高。
3.2停线率分析
判断一个线平衡很重要的因素是各个工作台的停线率。生产正式运行时,四驱车的总数为20个,特警吉普车为60个,各工位具体的停线率如图3—1。
从生产两种产品的总体情况看,各工位操作时间的数据见表3—3
表3—3 各工位作业时间
工位序号
平均时间/s
标准偏差/s
变异系数
1
2
3
4
5
6
7
3。3工位操作总结
1)1号工位
(1)任务
组装四驱车的马达及特警吉普车的驾驶员
(2)节拍调整
(3)工位特点
由于安装马达不需要再其他零件的基础上,即不需要前一个工位提供原料,可以提前准备下一个零件的装配,了另一方面,可以不用建立在前一个零件的基础上,所以不会出现补救前面工位的工作,而直接进行装配就行,可以保证质量.
工作主要是把四驱车马达和马达配件组装完成;特警吉普车驾驶员及组件的安装。如果没有好的方法指导,可能需要的时间会很长,而且要保证不会出错非常难.然而如果采用了一定的顺序组装熟练后会十分方便。
(4)需要注意的事项本工位零件很多,如果在装配前,我们能够把零件以较顺序的方式放置在物料盒里,就可以方便拿取。
大多数组件可以通过找到对应的槽点直接安装好。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把组件全部对应槽点,就可以保证位置是正确的。
(5)优化的动作和过程
当我们熟悉了各个组件的安装位置后,拿起一个组件,将其对好对应的槽点位置好,然后直按紧,就会非常迅速的装配好。
(6)可以改善的其他地方
本工位的情况比较乐观,所以加工时间比较短。
2)2号工位
(1)任务
组装四驱车和特警吉普车的前轮及车胎。
(2)节奏
本步实验总体比较轻松,能很好的掌握节奏,在安装各个组件时也不会有紧张的心理。
(3)特点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此步骤的工序不是繁琐,但润滑剂对安装车轮的影响较大,所以在安装车轮及车胎时加润滑剂能易于操作,也能大大减少工作时间.
3)3号工位
(1)任务
组装四驱车和特警吉普车的后轮及车胎
(2)节奏
本步实验总体和3号工位大致相同,自己能很好的掌握节奏
(3)特点
经过实验,此步骤的工序只是在3号位的基础上加一个动力传动齿轮,但在安装四驱车车轮的过程对润滑剂的添加比较依赖,好的操作工具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在熟练之后,更加易于操作。
4)4号工位
(1)任务
开关及变速杆组件的安装。
(2)工位特点以及注意事项
4号位置主要负责安装四驱车的开关盒特警吉普车的变速杆组件。在此项任务中,由于开关的体积比较小,从料盒中拿出开关时要注意不要不小心将零件散落在地上,以免耽误后续工作.安装变速杆组件时,由于变速杆组件有左右之分,注意不要将两个变速组件安装位置互换。
(3)感受
此工位安装工作较轻松,因此可以很好的完成组装任务,可能还会有一些富裕时间,但是要时刻注意不要误将其他零件带出料盒。
5)5号工位
(1)任务
5号工位主要负责四驱车的前保险杠和特警吉普车的前保险杠安装。
(2)注意事项
在试安装时,发现特警吉普车的前保险杠是由多块积木组成的,因此,在安装特警吉普车的时候要注意保持特警吉普车的前保险杠的完整性,不要用力过大以致破坏了前保险杠的完整性。安装四驱车的前保险杠时要拧螺丝,因此要格外注意从料盒中取螺丝时不要带出多余的螺丝。
(3)感受
在拧螺丝时工序较复杂,因此,完成此工序时要有足够的耐心,确保每一个螺丝都安装到位.
6)6号工位
(1)任务
本步骤的主要工作是安装四驱车、特警吉普车的后保险杠.
(2)注意事项
安装四驱车和特警吉普车的后保险杠时,要特别防止螺丝的丢失,要用螺丝将保险杠固定紧,防止保险杠因为不紧而掉落。
(3)开始用螺丝固定保险杠时会因为不熟悉而紧张,当熟练后,机械的重复动作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
7)7号工位
(1)任务
前后架用圆轮及驾驶室的安装
(2)注意事项
在用台阶螺丝固定架用圆轮时要注意将垫片套进台阶螺丝,而且要拧紧台阶螺丝,防止因为螺丝不紧而导致架用圆轮脱落。因为架用圆轮分为前后架用圆轮,在用台阶螺丝固定的时候注意前后架用圆轮的安装位置正确.
8)8号工位
1)任务
四驱车及特警吉普车的整车组装
1) 注意事项
在整车组装的时候,对四驱车而言,注意在车架上找准槽点,将马达对准槽点装在马达上,然后盖紧车外壳即可;而对特警吉普车而言,零件比较小,要特别防止零件的丢失,另外要将将各组件安装在正确的位置.
9)9号工位
(1)任务
整车检验及贴纸
(2)注意事项
在贴纸的时候,注意将贴纸贴在车外壳的正确位置上;在整车检验的时候,试着转动两种车的轮胎,看转动是否顺畅。
3.4质量检验
通过质量检验,发现主要的问题还是装配不熟练,导致在要求节拍时间的基础上难以保证质量,尤其是关键部位的质量,如螺丝固定处的松紧等.
1) 产品质量检测清单,见表3—4。
表3—4 产品质量清单
根据以上清单的数据统计,我们发现有 种质量缺陷,见表3-5。
表3-5 质量缺陷明细表
由表可以看出,导致缺陷的最大原因是:
2)不合格装配零件分析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统计出现问题的零件,我们可以得到表3-6
表3—6 缺陷统计
3。5产品异常下线分析
3。6瓶颈分析及解决办法
第4章 总结与感想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为物流工程物料搬运与混流装配生产设计提供方案,对实验室平面布置进行研究.
物料搬运(Material Handling)是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辅助生产过程,它是工序之间、车间之间、工厂之间物流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生产线是组装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一台或者多台传送设备和物料储运装置组成的。生产线的平衡设计和过程优化是实现组装系统优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以玩具四驱车、特警吉普车的物料搬运与混流装配生产为实例,阐述了利用物流工程基本方法来设计物料供应方案,解决混流生产线平衡的问题。
本次课程设计至此告一段落.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不足。虽然之前已经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了《物流工程》教材,但是在切身参与到物流工程相关的课程设计中时,我们发现自己仍然有很多不足。问题不但在于对知识点的透彻理解掌握上有欠缺,而且在于在课程之外,我们缺少对于主动地查阅物流工程相关资料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的积极性。在课程设计开始阶段,我们进行了几次讨论,但是相当具有局限性。之后列举出的材料也没有体现出系统的想法与观点。在与老师多次沟通交流之后,我们逐渐有了明确清晰的思路,课程设计的进展速度也逐渐加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熟练了各种软件的应用,如Word、Excel、Visio、AutoCAD等软件,而且熟悉掌握了物料搬运生产线的设计与平衡,更重要的是,对物流工程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为我们以后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