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科建设会议讲话提纲-1.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642374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科建设会议讲话提纲-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科建设会议讲话提纲-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科建设会议讲话提纲-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科建设会议讲话提纲-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科建设会议讲话提纲-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最新资料推荐- 学科建设会议讲话提纲 会议材料 1 全面加强学科建设 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学科建设暨科研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河南大学校长 娄源功 ( 2019 年 6 月 9 日 ) 同志们: 今天, 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学科建设暨科研工作大会。 刚才, 我们对在学科建设中 取得突出 成绩的单位进行了 表彰, 我代表学校向受表彰的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 向为我校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广大教职工生, 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 是在百年名 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 20192020 年) 正式颁布实施、 我校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学校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特定的背景下

2、, 学校党委和行政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实施百年名 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 为契机, 全面提升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 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精 神和百年名 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 总结过去几年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学科建设的工作思路、 发展目 标和具体措施, 全面加强学科建设, 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一、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进一步巩固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 学科建设是大学集学术队伍、 学科方向、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和基础条件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

3、, 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是大学根本性的战略任务。 在学校的整体建设中,学科建设是龙头, 抓住了 这个龙头, 就抓住了 学校发展的根本, 就能带动全盘, 做到纲举目 张, 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 ( 一) 学科建设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一方面, 学科建设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之间的竞争, 主要表现为学科的竞争, 即学科优势、 学科特色和学科水平的竞争。 任何一所大学, 没有自 己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 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另一方面, 学科建设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在国家985 和211 工程建设中, 重点学科建设是核心内容。 如中央财政投入

4、211 工程 三期建设的 100 亿元资金中,学科建设占 45%, 用于学科建设的经费将近一半。 可以说,211 工程 实际上就是学科建设工程。 据统计, 211 工程 学校的科研经费, 八五 期间为 122 亿, 到十一五期间已经超过 1 000 亿, 这些大学正是通过学科建设, 大幅 度提升了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只 有狠抓学科建设, 努力打造自 己的优势和特色学科, 才能实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突破。 ( 二) 学科建设是践行大学使命的载体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承担的神圣使命。 践行这一神圣使命, 离不开学科建设这个载体。 人才培养以学科建设为依托。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

5、根本任务, 如果把人才比作凤 , 那么学科建设就是巢 。 只有构筑学科高地之巢, 才能吸引 和汇聚优秀人才。 学科的发展, 在吸引 大师级人物的同时, 又争取了 大量的科研经费, 为培养人才创造了 条件。 科学研究以学科建设为平台。 在学科建设中,通过对全校资源的整合和学科发展思路的理性凝练, 以及组建跨部门的科研集团军, 汇集学科精英与先进实验设施, 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 为重大科研成果和科研奖项的产生打下坚实的根基。 社会服务以学科建设为基础。 社会服务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又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 不管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 归根结底都要回到社会服务这一职能上来。 ( 三

6、) 学科建设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基础 学科水平是高等学校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标志。 为了 加强学科建设, 教育部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 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国家财力的可能, 在全国高校中 择优确 定并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 即国 家重点学 科。 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不仅是衡量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国家分配教育资源的重要依据之一。 目 前我国有28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67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217个国家重点( 培育) 学科; 我省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4个国家重点( 培育) 学科。 遗憾的是, 我校至今没有国家重点学

7、科, 得不到国家的重点支持, 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目 标的实现。 因此, 全校上下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下大决心, 排除万难, 紧紧围绕学科建设这个核心,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尽快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二、 肯定成绩, 查找不足, 切实增强推进学科建设的紧迫感 几年来, 我们坚持加强基础, 发展优势, 支持新兴,重视交叉, 协调发展, 办出 特色 的学科建设原则, 在把优势学科办强办精的基础上, 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积极培育新型学科和交叉学科, 基本形成了 以文理学科为基础,多学科协调发展 的学科建设格局。 ( 一) 取得的成绩 1 队伍建设

8、取得长足进步。 引 进两院院士( 双聘) 12名 , 培养和引 进高级职称人员 592 人、 博士 546 人。 目 前,专任教师达到 2506 人, 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 贡献中青年专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 选、 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工程入选人员 、 中原学者、 省特聘教授、 黄河学者、 校特聘教授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 教学科研人员 中, 高级职称人员 占 40%,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 66%。 生物节水分子遗传学基础和技术 学术团队被批准为教育部创新团队。 一支由学科带头人领衔, 以中青年学术骨干、海外归国博士为主体, 充满朝气、 结构合理、 素质精良的师资队

9、伍基本形成。 2 学位点建设成绩突出。 第七批省重点学科覆盖了 108个二级学科, 比第六批省重点学科增加了 88 个, 增幅达 440%。 新增 7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0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使我校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增加到 8 个, 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至 73 个;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增加到 33 个, 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增至 208 个。 现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学科 18种, 涵盖了 39 个领域。 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0 个。 学士、硕士、 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 3 学科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新增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技术

10、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 18 个。 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后,教育部和河南省在政策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重点建设7 个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尤其令人振奋的是, 2019 年 4 月 , 经国家科技部批准, 我校与 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联合申报的棉花生物学国家实验室获准立项建设, 实 现了 我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目 前, 学校已基本形成了 国家省部学校三级学科平台体系 。 4 科研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获得国家重大专项、 863、973、 国家杰出 青年基金、 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等国家级项目 近 200 项、 省部级项目 550 项;

11、科研成果奖、 专利、 专著和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度提升。 其中, 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数量近年来一直稳居全国高校前列。 中原城市群、 郑汴一体化 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黄河学、 宋文化研究, 纳米材料技术研发,植物逆境生长发育调控理论和技术研究、 民航天气预报系统等一批标志性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成果, 显示了 我校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 ( 二) 获得的经验 1 领导重视是前提。 学校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学科建设,一直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来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 学校通过召 开专题学科建设工作会议, 制定学科建设规划, 出 台

12、了 一系 列相关政策, 做到重点突出、 目 标明确、 任务清晰、 措施有力, 促进了 全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2 统筹规划是基础。 我们始终坚持统筹规划、 突出 特色、 重点推进的原则 , 不断完善学科建设规划, 注重培育学科特色, 强调多学科协调发展, 积极构建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科体系 。 在本次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位点申报工作中, 学校精心组织, 统筹规划, 对申报材料的重点内容进行了 深入细致的研究, 通过与 校外有关单位的有机联合, 加强校内各种资源的有效调配, 为申报成功奠定了 基础。 3 重点突破是手段。 学科建设中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 的方针。 学校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

13、 大幅度增加学科建设经费投入, 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 对学校各学科进行分类指导, 对基础厚、 底子好的学科集中力量, 重点建设, 充分发挥其带动和示范作用, 从而带动了 其他学科的发展。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突破就是最好的例证。 4 队伍建设是保障。 学科建设, 关键在人。 学校充分利用国家和我省大力引 进高层次人才的有关政策, 申请设置省级特聘教授岗 位, 设立黄河学者岗 位、 校级特聘教授岗位等, 筑巢引 凤; 创新用人机制, 实行柔性引 进 政策, 设立讲座教授、 课程教授岗位, 吸引 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盟学校。 改革分配机制, 鼓励教师努力取得有较高显示度的学术成果, 为学科建设

14、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 三) 存在的不足 虽然学科建设取得了 很大成绩, 但是与 高水平大学相比, 还有很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 国家重点学科尚未实现突破; 学科布局结构需要调整优化, 与 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应用性学科发展缓慢; 跨学科和学科内部的交叉融合不够深入, 优势学科的优势地位不够巩固, 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支撑专业建设的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缺乏在国内有影响的 学科带头人, 创新团队数量不足, 吸引 杰出 学科带头人和稳定优秀学科带头人的机制不健全, 学科队伍中有海外背景的人数较少; 学科平台基础不牢、 数量不足、 水平不高, 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大, 学科资源条块分割

15、, 难以实现共享等。 三、 把握规律, 创新思路, 牢固树立学科建设的新理念 ( 一) 以人为本, 夯实学科发展根基 人才是学科发展之根本。 如果没有一流的人才队伍, 就不可能创建一流的学科。 香港科技大学创办于1991年, 短短十几年的时间, 她已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 迅速成为国际知名 学府, 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演绎了 一段颇为独特的传奇。 她崛起的原因, 除了 拥有先进的管理和经费上的优势外, 更重要的就是她聘请了 世界一流的人才: 在行政上, 有在美国大学担任过校长、 院长或系主任的; 在学术上, 有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 有台湾中央研究院 的院士, 有美国、 英国、 加拿大的知名

16、 教授以及知名 高校的博士后。 450多名 教授、 副教授及助理教授来自 全球35个国家, 各级教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 其中75%的教授是从北美62所一流研究型学府获得的博士学位。 香港科技大学的发展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 示。 大学学科队伍建设关键要抓好三件事: 一是选拔和培养好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是大学学科发展的旗手,是学科知识前沿的开拓者。 没有优秀的旗手 , 再好的实验条件、 再多的经费投入也难以取得高水平的成果。 二是打 造优秀的学术团队。 学术团队建设是实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人才组织模式, 这种人才组织模式可以使人才资源产生聚集效应, 加速科技创新和进步, 同时又能实现团队成员

17、的个人价值, 促进个人发展。 三是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 就是要让广大教师有自 由的空间、 充足的时间, 静下心来进行学术研究, 赋予他们更多的学术权力, 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待遇,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经济十分困难, 科学家们的生活条件很差, 但此时的德国仍能保持世界科学中心的地位, 与 德国优良的学术传统、 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是密不可分的。 ( 二) 综合集成, 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大学学科为什么需要综合集成发展,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学科综合集成发展, 符合当 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当 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同一门类的学科之间打破壁垒和障碍, 进行

18、交流与合作, 而且需要不同门类的学科进行跨学科的交叉、 渗透与融合, 呈现出综合化、 集成化的趋势。 文学、 历史学、 哲学等学科之间, 经济学、 管理学、法学等学科之间, 数学、 物理、 化学、 生物等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理科与工科、 农医等不同门类间相互结合, 自 然学科与人文学科间相互交叉, 并在具备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时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 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 二是学科综合集成发展, 符合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 大学中各学科的发展不是孤立的, 每一门学科的发展都需要相关学科的支撑。 因此, 大学不仅要关注重点学科、 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发展, 还应重视一般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 尤其要积极发

19、展交叉学科。 例如, 仅从环境化学来寻找解决大气污染的良方, 显然是不可能的; 仅从建筑学来制订城市规划是不会有最佳方案的。 当 今科学技术的主要特征是高度综合, 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往往涉及众多学科。 如以汽车为研究对象, 必须组织微电子学、 机械工程、 计算机科学、 材料科学、 空气动力学、 工程美学等多学科的力量合作攻关。 世界一流大学几乎都经历了 一个由单科性、 多科性到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过程。 如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 耶鲁大学从以人文学科为主, 发展到文、理、 法、 管、 医、 工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则 从以技术学院为主, 发展到理、 工、文、 管相结合

20、的综合性大学。 因此, 学科综合集成发展是大学学科建设的价值追求。 ( 三) 突出 特色, 打造学科品牌优势 特色学科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积淀而形成的被社会公认的、 独特的、 优秀的学科, 是大学特色的标志。 当今世界, 特色已成为一种发展理念和战略思维。 世界一流大学走的都是特色发展之路, 都在培育和打造自 己的学科特色和学科品 牌。 一所大学如果不能集中 力 量发展一些特色学科, 大学将难以办出特色, 将丧失竞争力和生命力。 相反,一所大学如果有一个或几个独具特色的学科, 这所大学就能产生影响, 就能在社会上立足。 华中科技大学集中力量发展 激光专业, 使激光成为独具特色的学科, 为

21、武汉 中国光谷 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 良好的基础;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以航空航天工程、 天文学而闻名 ; 香港科技大学以重点发展纳米材料研究而取得国际科学界的瞩目 成果。 纵观国内外所有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 它们并不是所有学科都处于一流, 往往是在某些学科领域各有优势和特色, 从而形成了各自 的办学风格, 并提升和确立了 整个学校的知名 度、 地位和影响。 我校是地方综合性大学, 在学校发展和建设方面与许多高水平大学相比, 总体上处于劣势, 但我们在特色化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 因此, 采取特色战略, 培育和发展特色学科, 是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有效战略选择。 ( 四) 优化结构,

22、 实现学科协调发展 大学中的各学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各学科之间存在着共生共荣的关系, 每一学科的发展都联系着其他有关学科。 假如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设置失衡, 人文学科、 社会学科与自 然学科孤立存在, 那么既不利于构筑良好的学科生态, 也不利 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和进行跨学科研究。 这集中 表现为两个平衡 : 一是基础学科与 应用学科的平衡。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 基础学科和应用 学科不是矛盾对立的, 而是互相影响、 协同发展的; 应用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基础学科的支撑,而应用 学科的发展反过来会促进基础学科的进步。 例如, 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必须以数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为基础, 而计算科学的发展、 计算机

23、技术的普及, 又可以为数理化等基础研 究提供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 从而促进基础学科的发展。 二是人文社会学科与自 然学科的平衡。 人文学科要借助自 然学科的科学技术, 从外向内地看待事物; 自 然学科可以借助人文学科的视角, 从内向外地看待事物。 两者的平衡会更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也有利于创造出更有价值的成果。 牛津大学从来不会因为 发展新的学科而损害她在人文学科研究方面的传统优势, 而以工科为主的清华大学近年来以很大的魄力积极发展人文学科, 在推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方面功勋卓著。 高水平大学应该努力争取在自 然学科和社会学科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同时维持人文学科研究的高水平, 在这两者之

24、间保持一种平衡。 当 然, 这种平衡并非要求大学设置数量对等的人文社会学科与 自 然学科、 基础学科与 应用 学科, 也不是对这些学科平均用力, 使用相等的时间, 投入相等的资源。 我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 文理学科实力比较雄厚,为实现学科之间协调发展和交叉融合提供了 有利条件, 这个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好、 发挥好。 四、 明确目标, 采取措施, 确保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 一) 科学规划, 确立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 标 党委书记关爱和同志在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的报告中, 围绕坚持高水平大学建设这一主线和实现学校核心竞 争力 和服务中原崛起能力这两大突破, 明确提出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

25、 实施学科强校战略。 省政府刚刚颁布的百年名 校 河南大学振兴计划 , 围绕百年名 校振兴, 确定了 今后 10年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目 标, 要求我校以实施学科振兴工程为抓手, 确保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这两个文件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 方向, 明确了 目 标, 理清了 思路, 我们要认真学习 领会, 以文件精神为指导, 来思考和谋划今后十年的学科建设工作。 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建设高水平大学、 实现百年名 校振兴为主线, 以实现学校核心竞争力和服务中原崛起能力的重大突破为目 标, 坚持优化布局, 凸显优势, 发展特色, 分层建设, 目 标管理, 提升水平的发展思

26、路, 瞄准国家与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契合度,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 积极扶持新兴学科, 着力打造精品学科,大力发展应用学科、 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 形成具有河南大学特色, 立足中原、 面向全国的学科体系和布局, 全面提高学科的发展实力和水平。 学科建设的发展目 标是: 坚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努力实现学科的高层次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到 2020 年, 建成国 家重点 学科( 含培育) 810 个, 力 争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 新平台 实现突破, 211 工程 特色重点学科项目 获批 57 个, 省一级重点学科达到 35 个; 博士、

27、硕士授权一级学科分别 达到 20 个、 40 个, 专业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分别 达到 6 个、 35 个; 博士后 科研流 动站达到 20 个。 本科专业保持在 90 个左右。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实现零的突破。 ( 二) 真抓实干, 切实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 的任务, 需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才能取得成效, 不能有短期 行为 。 要改变学科建设上不着天, 下不着地 的状况, 坚持三个面向 , 突出 三个融入 : 即 学科建设必须面向 大行业, 在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中 赢得支持; 必须面向 大企业, 在解决企业生产的技术难题中 寻求研究课题; 必须面向 大事业, 在

28、推进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的过程中 实现自 身 的价值。 学科建设必须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促使学校在服务国家层面上占据一席之地; 必须融入区域经济建设, 促使学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必须融入行业科技进步, 促使学校在服务行业领域承担应有责任。 在这一思想引 领下, 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大胆创 新发展体制机制, 遴选建设好研究型学院。 经过两年多酝酿和准备, 今天的会议上正式下发了 建设研究型学院的若干意见, 正式启 动研究型学院的遴选和建设工作。 建设研究型学院是落实党代会和振兴计划提出的目 标任务, 突破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 和体制性障碍, 实现管理重心

29、下移, 破解学校发展难题, 推动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们将遵循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基本原则 , 经过若干 年的建设, 力争在形成优势明显和特色鲜明的学科群体、 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建设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平台、 构筑高层次学术队伍汇聚高地以及建立学院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希望各专业学院和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和申报要求, 做好申报和遴选工作。 2 加快造就学术领军人才, 扎实推进创新团队建设。 要把培养和汇聚学术领军人才作为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 以两院院士、千人计划、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30、和河南省中原学者、百人计划 等高层次人才建设工程为平台, 超常规从海外引 进领军人物、 旗帜性人物。 根据学科发展需要, 对优势明显、 创新能力强、 发展潜力大的学科带头人进行重点培育和跟踪扶持。 学校将从政策和制度上加以引 导, 以重点学科、 重点实验室、 重点工程技术中心、 重大科研项目 为依托, 探索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队伍建设新模式, 形成若干个结构合理、 有较好发展潜力和前景的学术创新团队。 要加强学术梯队建设, 加快推进青年教师博士化进程, 大幅度提高博士学位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 3 牢固树立顶天立地意识, 着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科研工作既要关注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

31、 又要重视成果转化,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要积极参与 国家和我省创新体系建设, 集中力量建设好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 研究基 地。 要紧紧抓住国家和我省创新体系建设的历史机遇, 选准突破方向, 实施项目 对接, 集结力量, 重点突破, 创造出一批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和创新型成果。 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平台, 探索以多学科联合组建研究院、 设计院等形式的服务平台, 形成合力, 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主动、 直接、 有效的服务。 充分发挥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优势, 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 回答

32、、 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积极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库和人才库。 4 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根据社会需求, 按照分类定位、分层培养、 定向服务 的原则, 选准培养方向, 调整培养模式, 确保培养质量。 继续推进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优质工程建设, 深入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鼓励高年级本科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工作。 全面实施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 加强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打造精品课程, 培养教学名 师和团队。

33、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逐步扩大研究生规模, 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健全导师遴选制度, 优化奖励激励机制, 完善培养协调机制, 健全过程管理机制。 注重研究生培养与 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 促进科研创新, 提高研究生教育对学校的学术贡献率。 大力发展 专业学位教育。 5 跟踪学术发展前沿领域, 加强学科国际交流合作。 要按照开放式办学, 引 进优质教育资源; 国际化合作, 牵手世界知名 高校 的基本思路,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引 进优质教育资源, 借鉴先进办学理念, 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推动跨越式发展。 充分利用 世界大学联合会和亚太大学联合会的平台, 依托国际学院和孔子学院,

34、积极构建学校与学校、 院系 与院系、 师生与 师生之间的多层次立体交流合作体系。 设立专项资金,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国际联合研究、合作办学等工作。 支持有条件的学院和研究机构与国外高校共建研究平台, 共享研究资源, 共赢研究成果, 为学科建设寻找全球性、 全方位的交流渠道, 实现学科发展的国际化。 建立健全海内外领军人才的引 进和培养机制, 发挥顶尖人才的作用, 形成聚集各类研发创新精英人才高地, 推进学校的学科建设。 6 创新绩效管理体制机制, 促进学科建设资源整合。 学校财政非常紧张, 但我们 仍然要千方百计投入更多 的资金, 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支持。 要改变学科建设经费的投入方式, 由以

35、二级学科为主向以一级学科为主转变, 以对设备投入为主向以队伍建设为主转变, 将有限的资源向学科建设最需要、 最关键的地方集中。 要完善目 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将学科建设情况与学院的年终考评直接挂钩。 对重点资助的方向, 学校要专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论证, 规范经费管理, 提高建设效益, 推动学科建设持续、 快速、 高水平发展。 积极探索建立首席科学家或学科带头人负 责制的管理模式, 首席科学家或学科带头人负责确定研究方向和组建学术梯队,具有学科建设相应的人权和财权。 同志们! 学科建设, 任重道远。 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以昂扬的斗志, 拼搏的精神, 挖掘潜力, 整合力量,积极进取, 开拓创新, 积极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再上新的台阶,实现新的跨越, 为早日 建成国内一流、 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 研究型、 国际化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19 /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演讲/致辞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