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防指挥中心
幕墙外装饰工程
设
计
计
算
书
计算:
校核:
二〇〇七年五月十五日
目 录
玻璃幕墙部分
一、 计算依据及说明 1
1. 设计依据 1
2. 基本计算公式 1
二、 风荷载计算 2
1. 风荷载标准值: 2
2. 风荷载设计值: 2
三、 玻璃计算 2
1. 玻璃面积: 2
2. 玻璃板块自重: 2
3. 分布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2
4. 玻璃强度计算: 3
5. 玻璃跨中挠度计算: 3
四、 结构胶计算 4
1. 结构胶宽度计算: 4
2. 结构胶厚度计算: 4
3. 结构胶强度计算: 4
五、 立柱计算 5
1. 立柱材料预选: 5
2. 选用立柱型材的截面特性: 6
3. 立柱的强度计算: 6
4. 立柱的刚度计算: 7
5. 立柱抗剪计算: 8
六、 立梃与主结构连接计算 8
1. 立柱与主结构连接计算: 8
七、 横梁计算 8
1. 选用横梁型材的截面特性: 8
2. 横梁的强度计算: 9
3. 横梁的刚度计算: 10
4. 横梁的抗剪强度计算: 11
石材幕墙部分
一、 计算依据及说明 12
1. 设计依据 12
2. 基本计算公式 13
二、 风荷载计算 13
1. 风荷载标准值: 13
2. 风荷载设计值: 14
三、 石材计算 14
1. 石材面板荷载计算: 14
2. 石材面板强度计算: 14
3. 石材剪应力计算: 14
4. 石材挂件剪应力计算: 14
四、 立柱计算 14
1. 立柱荷载计算: 15
2. 选用立柱型材的截面特性: 16
3. 立柱的强度计算: 16
4. 立柱的刚度计算: 17
5. 立柱抗剪计算: 17
五、 横梁计算 17
1. 选用横梁型材的截面特性: 18
2. 横梁的强度计算: 19
3. 横梁的刚度计算: 20
4. 横梁的抗剪强度计算: 20
铝塑板幕墙部分
一、 计算依据及说明 21
1. 设计依据 21
2. 基本计算公式 22
二、 风荷载计算 22
1. 风荷载标准值: 22
2. 风荷载设计值: 22
三、 复合铝板强度计算 22
1. 面板荷载计算: 23
2. 铝板强度计算: 23
3. 角码抗剪强度校核: 23
4. 铆钉抗拉强度计算: 24
四、 立柱计算 24
1. 立柱荷载计算: 25
2. 选用立柱型材的截面特性: 25
3. 立柱的强度计算: 25
4. 立柱的刚度计算: 26
5. 立柱抗剪计算: 26
玻璃幕墙设计计算书
一、 计算依据及说明
1. 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02-2003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GJ/T 139-2001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33-2001
《建筑制图标准》 GB/T 50104-2001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 113-2003
《全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 DBJ/CT 014-2001
《点支式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 CECS 127:2001
《点支式玻幕墙支承装置》 JC 1369-2001
《吊挂式玻幕墙支承装置》 JC 1368-2001
《建筑铝型材 基材》 GB/T 5237.1-2004
《建筑铝型材 阳极氧化、着色型材》 GB/T 5237.2-2004
《建筑铝型材 电泳涂漆型材》 GB/T 5237.3-2004
《建筑铝型材 粉末喷涂型材》 GB/T 5237.4-2004
《建筑铝型材 氟碳漆喷涂型材》 GB/T 5237.5-2004
《铝合金建筑型材 隔热型材》 GB/T 5237.6-2004
《玻璃幕墙力学性能》 GB/T 18091-2000
《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 GB/T 18250-2000
《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方法》 GB/T 18575-2001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GB 3098.1-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母 粗牙螺纹》 GB 3098.2-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母 细牙螺纹 》 GB 3098.4-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自攻螺钉》 GB 3098.5-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栓、螺钉、螺柱》 GB 3098.6-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 螺母》 GB 3098.15-2000
《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和承载面积》 GB/T 16823.1-1997
《焊接结构用耐候钢》 GB/T 4172-2000
《浮法玻璃》 GB 11614-1999
《夹层玻璃》 GB 9962-1999
《钢化玻璃 》 GB/T 9963-1998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 GB 17841-1999
《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 GB/T 3880-1997
《铝塑复合板》 GB/T 17748
《干挂天然花山岗石,建筑板材及其不锈钢配件》 JC 830.1,830.2-1998
《建筑用铝型材、铝板氟碳涂层》 JC 133-2000
《建筑用安全玻璃 防火玻璃》 GB 15763.1-2001
《混凝土接缝用密封胶》 JC/T 881-2001
《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 JC/T 882-2001
《石材幕墙接缝用密封胶》 JC/T 883-2001
《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 JC/T 486-2001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GB/T 18601-2001
《铝合金窗》 GB/T 8479-2003
《铝合金门》 GB/T 8478-2003
《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 JG 160-2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 145-200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
《建筑用硬质塑料隔热条》 JG/T 174-2005
《建筑用隔热铝合金型材 穿条式》 JG/T 175-2005
2. 基本计算公式
(1).场地类别划分:
根据地面粗糙度,场地可划分为以下类别:
A类近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人防指挥中心按B类地区计算风压
(2).风荷载计算:
幕墙属于薄壁外围护构件,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7.1.1 采用
风荷载计算公式: Wk=βgz×μz×μs×W0
其中: Wk---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
βgz---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取定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βgz=K(1+2μf)
其中K为地区粗糙度调整系数,μf为脉动系数
A类场地: βgz=0.92×(1+2μf) 其中:μf=0.387×()(-0.12)
B类场地: βgz=0.89×(1+2μf) 其中:μf=0.5×()(-0.16)
C类场地: βgz=0.85×(1+2μf) 其中:μf=0.734×()(-0.22)
D类场地: βgz=0.80×(1+2μf) 其中:μf=1.2248×()(-0.3)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取定,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
A类场地: μz=1.379×()0.24
B类场地: μz=()0.32
C类场地: μz=0.616×()0.44
D类场地: μz=0.318×()0.60
本工程属于B类地区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取为:1.2
W0---基本风压,按全国基本风压图,临沂地区取为0.4kN/m2
(3).地震作用计算:
qEAk=βE×αmax×GAK
其中: qEA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βE---动力放大系数,按 5.0 取定
α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按相应设防烈度取定:
6度: αmax=0.04
7度: αmax=0.08
8度: αmax=0.16
9度: αmax=0.32
临沂地区设防烈度为8度,根据本地区的情况,故取αmax=0.16
GAK---幕墙构件的自重(N/m2)
(4).荷载组合:
结构设计时,根据构件受力特点,荷载或作用的情况和产生的应力(内力)作用方向,选用最不利的组合,荷载和效应组合设计值按下式采用:
γGSG+γwψwSw+γEψESE+γTψTST
各项分别为永久荷载:重力;可变荷载:风荷载、温度变化;偶然荷载:地震
水平荷载标准值: qk=Wk+0.5qEAk
水平荷载设计值: q=1.4Wk+0.5×1.3qEAk
荷载和作用效应组合的分项系数,按以下规定采用:
①对永久荷载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其分项系数满足:
a.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1.2;对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1.35
b.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取1.0;对结构倾覆、滑移或是漂浮验算,取0.9
②可变荷载根据设计要求选代表值,其分项系数一般情况取1.4
二、 风荷载计算
1. 风荷载标准值:
Wk: 作用在玻璃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
μz:10m高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B类区计算): (GB50009-2001 7.2.1)
μz=1×()0.32=1
μf:脉动系数: (GB50009-2001 7.4.2-8)
μf=0.5×35(1.8×(0.16-0.16))×()-0.16=0.5
βgz:阵风系数: (GB50009-2001 7.5.1-1)
βgz=0.89×(1+2×μf) = 1.78
Wk=βgz×μz×μs×W0 (JGJ102-2003 5.3.2)
=1.78×1×1.2×0.4
=0.8544 kN/m2
Wk<1kN/m2,取Wk=1kN/m2
2. 风荷载设计值:
W: 风荷载设计值: kN/m2
γw : 风荷载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1.4
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 5.1.6条规定采用
W=γw×Wk=1.4×1=1.4kN/m2
三、 玻璃计算
1. 玻璃面积:
B: 该处玻璃幕墙分格宽: 1.2m
H: 该处玻璃幕墙分格高: 2m
A: 该处玻璃板块面积:
A=B×H
=1.2×2
=2.4m2
2. 玻璃板块自重:
GAK: 玻璃板块平均自重(不包括铝框):
玻璃的体积密度为: 25.6(kN/m3) (JGJ102-2003 5.3.1)
BT_L: 中空玻璃内侧玻璃厚度为: 6(mm)
BT_w: 中空玻璃外侧玻璃厚度为: 6(mm)
GAK=
=
=0.3072kN/m2
3. 分布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αmax: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16
qEAk: 垂直于玻璃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kN/m2)
qEAk=βE×αmax×GAK (JGJ102-2003 5.3.4)
=5×0.16×0.3072
=0.24576kN/m2
rE: 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1.3
qEA: 垂直于玻璃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设计值(kN/m2)
qEA=rE×qEAk
=1.3×0.24576
=0.319488kN/m2
4. 玻璃强度计算:
选定面板材料为:
校核依据: σ≤fg
q: 玻璃所受组合荷载:
a: 玻璃短边边长: 1.2m
b: 玻璃长边边长: 2m
ti:中空玻璃内侧玻璃厚度为: 6(mm)
to:中空玻璃外侧玻璃厚度为: 6(mm)
E: 玻璃弹性模量 : 72000N/mm2
m: 玻璃板面跨中弯曲系数,按边长比a/b查表6.1.2-1得 : 0.0868
η: 折减系数,根据参数θ查表6.1.2-2
σw: 玻璃所受应力:
采用风荷载与地震荷载组合:
q=W+ψE×qEA
=1.4+0.5×0.319488
=1.55974kN/m2
荷载分配系数计算
ro=1.1×
=1.1×
=0.55
ri=
=
=0.5
参数θ计算:
θwo= (JGJ102-2003 6.1.2-3)
=
=12.2222
θwi=
=
=11.1111
θeo= (JGJ102-2003 6.1.2-3)
=
=3.00373
θei=
=
=2.73067
查表6.1.2-2 分别得到折减系数
ηwo = 0.951111 ηwi = 0.955556
ηeo = 1 ηei = 1
玻璃应力标准值计算:
σwo=×ηwo (JGJ102-2003 6.1.2-1)
=×0.951111
=10.8975N/mm2
σwi=×ηwi
=×0.955556
=9.95307N/mm2
σeo=×ηeo (JGJ102-2003 6.1.2-2)
=×1
=2.81582N/mm2
σei=×ηei
=×1
=2.55984N/mm2
玻璃应力设计值为:
σo=γw×σwo+ψE×γE×σeo
=1.4×10.8975+0.5×1.3×2.81582
=17.0867N/mm2≤fg=84N/mm2
σi=γw×σwi+ψE×γE×σei
=1.4×9.95307+0.5×1.3×2.55984
=15.5982N/mm2≤fg=28N/mm2
玻璃的强度满足
5. 玻璃跨中挠度计算:
校核依据: df≤dflim= ×1000=20mm
D: 玻璃刚度(N·mm)
ν: 玻璃泊松比: 0.2
E: 玻璃弹性模量 : 72000N/mm2
te: 中空玻璃的等效厚度
te=0.95×
=0.95×
=7.18155mm
D=
=
=2.31491e+006N·mm
qk: 玻璃所受组合荷载:
qk=Wk
=1
=1kN/m2
μ: 挠度系数,按边长比a/b查 表6.1.3 得 : 0.00867
参数θ计算:
θ= (JGJ102-2003 6.1.2-3)
=×109
=10.8273
η: 折减系数,根据参数θ查表6.1.2-2 得η = 0.956691
df: 玻璃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挠度最大值
df=×η (JGJ102-2003 6.1.3-2)
=×0.956691
=7.42987mm
7.42987mm≤dflim=20mm
玻璃的挠度满足
四、 结构胶计算
1. 结构胶宽度计算:
(1)风载荷作用下结构胶粘结宽度的计算:
Cs1: 风载荷作用下结构胶粘结宽度 (mm)
W: 风荷载设计值: 1.55974kN/m2
a: 矩形分格短边长度: 1.2m
f1: 结构胶的短期强度允许值:0.2N/mm2
按5.6.2条规定采用
Cs1= (JGJ102-2003 5.6.3-1)
=
=4.67923mm 取5mm
(2)自重效应胶缝宽度的计算:
Cs2: 自重效应胶缝宽度 (mm)
B: 幕墙分格宽: 1.2m
H: 幕墙分格高: 2m
BT_L: 中空玻璃内侧玻璃厚度为: 6mm
BT_w: 中空玻璃外侧玻璃厚度为: 6mm
f2: 结构胶的长期强度允许值: 0.01N/mm2
按5.6.2条规定采用
Cs2= (JGJ102-2003 5.6.3-3)
=
=13.824mm 取14mm
(3)结构硅酮密封胶的最大计算宽度: 14mm
2. 结构胶厚度计算:
(1)温度变化效应胶缝厚度的计算:
Ts: 温度变化效应结构胶的粘结厚度: mm
δ1: 结构硅酮密封胶的温差变位承受能力: 0.125
△T: 年温差: 80℃
Us: 玻璃板块在年温差作用下玻璃与铝型材相对位移量: mm
铝型材线膨胀系数: al=2.35×10-5
玻璃线膨胀系数: aw=1×10-5
Us=
=
=2.16mm
Ts= (JGJ102-2003 5.6.5)
=
=4.19102mm
(2)地震作用下胶缝厚度的计算:
Ts: 地震作用下结构胶的粘结厚度: mm
H: 幕墙分格高: 2m
θ:幕墙层间变位设计变位角1/550
ψ:胶缝变位折减系数0.7
δ2: 结构硅酮密封胶的地震变位承受能力: 1
Ts=
=
=4.40885mm
(3)结构硅酮密封胶的最大计算厚度: 5mm
3. 结构胶强度计算:
(1)设计选定胶缝宽度和厚度:
胶缝选定宽度为: 15 mm
胶缝选定厚度为: 8 mm
(2)短期荷载和作用在结构胶中产生的拉应力:
W: 风荷载以及地震荷载组合设计值: 1.55974kN/m2
a: 矩形分格短边长度: 1.2m
Cs: 结构胶粘结宽度: 15 mm
σ1=
=
=0.0623898N/mm2
(3)短期荷载和作用在结构胶中产生的剪应力:
H: 幕墙分格高: 2m
B: 幕墙分格宽: 1.2mm
σ2=
=
=0.009216N/mm2≤0.01N/mm2
结构胶长期强度满足要求
(4)短期荷载和作用在结构胶中产生的总应力:
σ=
=
=0.0630668N/mm2≤0.2N/mm2
结构胶短期强度满足要求
五、 立柱计算
1. 立柱材料预选:
(1)风荷载线分布最大荷载集度设计值(矩形分布)
qw: 风荷载线分布最大荷载集度设计值(kN/m)
rw: 风荷载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1.4
Wk: 风荷载标准值: 1kN/m2
Bl: 幕墙左分格宽: 1.2m
Br: 幕墙右分格宽: 1.2m
qwk=Wk×
=1×
=1.2kN/m
qw=1.4×qwk
=1.4×1.2
=1.68kN/m
(2)分布水平地震作用设计值
GAkl: 立柱左边幕墙构件(包括面板和框)的平均自重: 0.45kN/m2
GAkr: 立柱右边幕墙构件(包括面板和框)的平均自重: 0.45kN/m2
qEAkl=5×αmax×GAkl (JGJ102-2003 5.3.4)
=5×0.16×0.45
=0.36kN/m2
qEAkr=5×αmax×GAkr (JGJ102-2003 5.3.4)
=5×0.16×0.45
=0.36kN/m2
qek=
=
=0.432kN/m
qe=1.3×qek
=1.3×0.432
=0.5616kN/m
(3)立柱弯矩:
Mw: 风荷载作用下立柱弯矩(kN.m)
qw: 风荷载线分布最大荷载集度设计值: 1.68(kN/m)
Hvcal: 立柱计算跨度: 2.1m
Mw=qw×Hvcal2×
=1.68×2.12×
=0.9261kN·m
ME: 地震作用下立柱弯矩(kN·m):
ME=qe×Hvcal2×
=0.5616×2.12×
=0.309582kN·m
M: 幕墙立柱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产生弯矩(kN·m)
采用SW+0.5SE组合
M=Mw+0.5×ME
=0.9261+0.5×0.309582
=1.08089kN·m
(4)W: 立柱抗弯矩预选值(cm3)
W=
=
=12.04cm3
(5)Ivcal: 立柱惯性矩预选值(cm4)
Ivcal=
=
=37.2094cm4
选定立柱惯性矩应大于: 37.2094cm4
2. 选用立柱型材的截面特性:
选定立柱材料类别: 铝-6063-T5
选用立柱型材名称: 60
型材强度设计值: 85.5N/mm2
型材弹性模量: E=70000N/mm2
X轴惯性矩: Ix=43.4271cm4
Y轴惯性矩: Iy=40.0699cm4
X轴上部截面矩: Wx1=14.2586cm3
X轴下部截面矩: Wx2=14.6995cm3
Y轴左部截面矩: Wy1=13.3566cm3
Y轴右部截面矩: Wy2=13.3566cm3
型材截面积: A=8.67328cm2
型材计算校核处抗剪壁厚: t=3mm
型材截面面积矩: Ss=8.9291cm3
塑性发展系数: γ=1.05
3. 立柱的强度计算:
校核依据: + ≤fa (JGJ102-2003 6.3.7)
Bl: 幕墙左分格宽: 1.2m
Br: 幕墙右分格宽: 1.2m
Hv: 立柱长度
GAkl: 幕墙左分格自重: 0.45kN/m2
GAKr: 幕墙右分格自重: 0.45kN/m2
幕墙自重线荷载:
Gk=(GAkl×Bl+GAkr×Br)×
=(0.45×1.2+0.45×1.2)×
=0.54kN/m
Nk: 立柱受力:
Nk=Gk×Hv
=0.54×2.1
=1.134kN
N: 立柱受力设计值:
rG: 结构自重分项系数: 1.2
N=1.2×Nk
=1.2×1.134
=1.3608kN
σ: 立柱计算强度(N/mm2)
A: 立柱型材截面积: 8.67328cm2
M: 立柱弯矩: 1.08089kN·m
Wx2: 立柱截面抗弯矩: 14.2586cm3
γ: 塑性发展系数: 1.05
σ= +
= +
=73.7654N/mm2
73.7654N/mm2 ≤fa=85.5N/mm2
立柱强度满足要求
4. 立柱的刚度计算:
校核依据: Umax≤
Dfmax: 立柱最大允许挠度:
Dfmax=×1000
=×1000
=11.6667mm
Umax: 立柱最大挠度
qwk : 风荷载线荷载标准值 1.2kN/m2
Hvcal:立柱计算跨度 2.1m
E : 立柱材料的弹性模量 70000N/mm2
Ix: 立柱截面的惯性矩 43.4271cm4
Umax=
=
=9.99628mm≤11.6667mm
立柱最大挠度Umax为: 9.99628mm
挠度满足要求
5. 立柱抗剪计算:
校核依据: τmax≤[τ]=49.6N/mm2
(1)Qw: 风荷载作用下剪力设计值(kN)
γw : 风荷载分项系数 1.4
qwv:风荷载线荷载设计值 1.68kN/m2
Qw=γw×qwv×Hvcal/2
=1.4×1.68×2.1/2
=1.764kN
(2)QE: 地震作用下剪力设计值(kN)
γE : 地震荷载分项系数 1.3
qev:水平分布地震荷载线荷载设计值 0.5616kN/m2
QEk=γE×qev×Hvcal/2
=1.3×0.5616×2.1/2
=0.58968kN
(3)Q: 立柱所受剪力:
采用Qw+0.5QE组合
Q=Qw+0.5×QE
=1.764+0.5×0.58968
=2.05884kN
(4)立柱剪应力:
τ: 立柱剪应力:
Ss: 立柱型材截面面积矩: 8.9291cm3
Ix: 立柱型材截面惯性矩: 43.4271cm4
t: 立柱抗剪壁厚: 3mm
τ=
=
=14.1107N/mm2
14.1107N/mm2≤49.6N/mm2
立柱抗剪强度可以满足
六、 立梃与主结构连接计算
1. 立柱与主结构连接计算:
连接处角码材料 : 钢-Q235
Lct: 连接处角码壁厚: 6mm
Dv: 连接螺栓直径: 12mm
Dve: 连接螺栓直径: 10.36mm
采用SG+SW+0.5SE组合
Nh: 连接处水平总力(N):
Nh=Q×2
=2.05884×2
=4.11768kN
Ng: 连接处自重总值设计值(N):
Ng=γG××Hv
=1.2××2.1
=1.3608kN
N: 连接处总合力(N):
N=
=×1000
=4336.71N
Nb: 螺栓的承载能力:
Nv: 连接处剪切面数: 2
Nb=2×3.14××140 (GB 50017-2003 7.2.1-1)
=2×3.14××140
=23603N
Nnum: 立梃与建筑物主结构连接的螺栓个数:
Nnum=
=
=0.183736个
取2个
Ncbl: 立梃型材壁抗承压能力(N):
Nvl: 连接处剪切面数: 2×2
t: 立梃壁厚: 3mm
Ncbl=Dv×2×120×t×Nnum (GB 50017-2003 7.2.1-3)
=12×2×120×3×2
=17280N
4336.71N ≤ 17280N
立梃型材壁抗承压能力满足
Ncbg: 角码型材壁抗承压能力(N):
Ncbg=Dv×2×325×Lct×Nnum (GB 50017-2003 7.2.1-3)
=12×2×325×6×2
=93600N
4336.71N ≤ 93600N
角码型材壁抗承压能力满足
七、 横梁计算
1. 选用横梁型材的截面特性:
选定横梁材料类别: 铝-6063-T5
选用横梁型材名称: 60横料(1099)
型材强度设计值: 85.5N/mm2
型材弹性模量: E=70000N/mm2
X轴惯性矩: Ix=120cm4
Y轴惯性矩: Iy=120cm4
X轴上部截面矩: Wx1=34cm3
X轴下部截面矩: Wx2=34cm3
Y轴左部截面矩: Wy1=34cm3
Y轴右部截面矩: Wy2=34cm3
型材截面积: A=10cm2
型材计算校核处抗剪壁厚: t=4mm
型材截面绕X轴面积矩: Ss=12cm3
型材截面绕Y轴面积矩: Ssy=12cm3
塑性发展系数: γ=1.05
2. 横梁的强度计算:
校核依据: + ≤fa=85.5 (JGJ102-2003 6.2.4)
(1)横梁在自重作用下的弯矩(kN·m)
Hh: 幕墙分格高: 2m
Bh: 幕墙分格宽: 1.2m
GAkhu: 横梁上部面板自重: 0.45kN/m2
GAkhd: 横梁下部面板自重: 0.45kN/m2
Ghk: 横梁自重荷载线分布均布荷载集度标准值(kN/m):
Ghk=0.45×Hh
=0.45×2
=0.9kN/m
Gh: 横梁自重荷载线分布均布荷载集度设计值(kN/m)
Gh=γG×Ghk
=1.2×0.9
=1.08kN/m
Mhg: 横梁在自重荷载作用下的弯矩(kN·m)
Mhg=×Gh×Bh2
=×1.08×1.22
=0.1944kN·m
(2)横梁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kN·m)
横梁上部风荷载线分布最大荷载集度标准值(三角形分布)
横梁下部风荷载线分布最大荷载集度标准值(三角形分布)
分横梁上下部分别计算
Hhu: 横梁上部面板高度 2m
Hhd: 横梁下部面板高度 2m
qwku=Wk×
=1×
=0.6kN/m
qwkd=Wk×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