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浙江省大学生创新素质调查报告样本.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639599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大学生创新素质调查报告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浙江省大学生创新素质调查报告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浙江省大学生创新素质调查报告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浙江省大学生创新素质调查报告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浙江省大学生创新素质调查报告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浙江省大学生创新素质调查报告41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 作品名称 浙江省大学生创新素质调查报告 负 责 人 学 校 嘉兴学院 指导老师 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创造制作I类 科技创造制作II类浙江省大学生创新素质调查报告摘 要“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创新素质教育是形势赋予高校的时代命题。本文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设计了四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创新素质评价指标,对浙江省7所高校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有别一般调查报告简单的统计分析手段以及最后的定性评价,本文在广泛调

2、研的基础上,经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浙江省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进行了定量的分析评价。与此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不同性别、年级、学科的大学生在创新素质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探讨了大学学习对大学生创新素质提高的作用,进而从高校及大学生自身两个层面提出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相应对策与建议。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素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定量分析评价,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The survey about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quality of ZheJiangAbstract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the development of

3、the nation. Innovation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s the subject that college should follow to set the pace to the updating world. This article has the sampling data using a survey of the seven universities about 800 college students from ZheJiang Province. We design four evaluation indexes which ar

4、e typical and representative to tell from both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spects. Unlike the generally investigation report using simple Multi-grad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making final qualitative evaluation, in this paper, we mak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5、 basis of extensive investigation by establishing mathematics model, using multi-grad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n zhejia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quality. Meanwhile, this article also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of innovation literacy among different actors from gender, grade to subje

6、ct of college students . To explore further about the positive effects about learning in college on the improving of innovative quality. Then we giv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bout improv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quality on the two aspects of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and college.Key Words:

7、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quality,Multi-grad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quality 目 录 一、项目简介1(一)调查背景1(二)调查目的1(三)相关概念1(四)可行性分析2(五)研究方法31.调查对象32.样本设计33.抽选样本方法54.调查方式55.资料收集56.问卷回收情况5二、关于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的调查结果6(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61.调查对

8、象的性别构成62.调查对象所在学校构成63.调查对象所属年级构成74.调查对象学科所属构成7(二)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调查结果81.大学生创新素质调查评价步骤82.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下的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9(三)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分析111.创新思维总体良好,但还缺乏观察、联想及独立思考112.创新知识仍显匮乏,存在结构性短缺123.创新意愿强烈,但创新意识还需增强124.创新人格已渐成熟和完善13(四)不同大学生群体间创新素质的比较分析131.性别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影响不大132.年级与大学生创新素质成正相关143.学科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存在重要影响16(五)大学生创新素质影响因素分析171

9、创新教育课程是对创新素质知识培养有巨大影响172.多接触创新机会有利于创新素质的整体提高193.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有助于完善创新知识架构204.创新思维训练有助于创新知识的积累与创新人格的完善215.各种能力锻炼平台能极大促进创新素质的培养216.影响大学生创新素质因素的综合分析22三、针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的意见及建议23(一)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改进的意见及建议231.高校要多方位加强创新素质教育232.大学生要多渠道加强自身创新素质培养24四、结语25五、附录26附录A:调研访谈26附录B:大学生创新素质及各项指标评价向量具体计算过程27参考文献29一、项目简介(一)调查背景随着全球一体

10、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这种竞争实际上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竞争。作为国家高层次的后备人才,大学生将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当前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都非常重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界就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把发展创

11、造能力视为国策,提出了“创造性科技立国”的口号,把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作为日本通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主张一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是面向21世纪的“三张教育通行证”之一。由此可见,无论从大学本身的教育功能还是从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省大学生进行一次深入的调查研究,真实反映我省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为国家提出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提供有利依据。(二)调查目的经过本次调查,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创新人格”四个方面来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研究现状,同时,经过调研进

12、一步认识浙江省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素质现状和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方面的优势,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三)相关概念由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具有综合性、层次性、模糊性等特点,学术界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后产生过很多与创新素质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有创造、创造力、创造性才能、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活动、创新、创新教育、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创新精神等。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大学生创新素质是指大学生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实践等教育活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对大学生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主体特性和品质,它涵盖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四个方面的内

13、涵。为便于调研,我们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同时充分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根据中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国外创新人才素质的特点,我们选择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4个一级指标进行研究。(1)创新思维:“所谓创新思维是指主体在一定的知识、经验和实践基础上,伴随着思维方式的变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和想法的思维过程。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能够产生前所未有的成果,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们经过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几个指标来进行衡量。(2)创新知识:是指维系大学生创新活动所具备的各种知识储备。我们经过学习框架、奖学金的获得情况、

14、图书借阅情况、听取学术报告情况、参加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比赛)次数等内容来评价。(3)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对创新活动的一种理性的觉识,它反映了学生对于创新的认识水平和自觉、主动水平。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精益求精意识和对未知领域强烈的尝试冲动。我们经过接受新鲜事物的意愿、是否有过小创造(改造)、对前沿科技成果的关注程度等方面来考察。(4)创新人格:指的是个体在创新过程中心理活动所特有的动力特征。我们经过理想的设定、价值观的导向、气质类型、耐挫折能力等几个指标来考核。(四)可行性分析1、什么样的知识更有用?创新的知识更有用。创新的知识离不开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培养本质就是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素

15、质培养靠什么?靠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走向和趋势。从现如今的各方数据、现象表明,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状况不容乐观。传统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素质现状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调查是非常必要的。2、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北连长江三角洲,与江苏省接壤,太湖位于两省之间,东北一角邻上海市,西接安徽省和江西省,南连福建省,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浙江省优越的教学环境。据“浙江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浙江率先在全国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十五年教育, 初中毕业学生升高中段的比例为96.5

16、5%;到 拥有普通高校77所(含筹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8%。同时,拥有浙江大学等一批优秀高等学府的浙江自然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另外,浙江省还是中国创新型教育试验地之一,因此,浙江省非常适合成为我们大学生创新素质调查的依托基地。3、本次调查小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抽样框,指标体系,抽样方法,问卷等多个环节,并得到了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统计学教师的专业指导,为调研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提供好了良好的师资保障。4、本调查小组成员曾多次参加浙江省统计调查大赛和其它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有相关方面的经验;同时她们大多是团学骨干,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团体协作能力,对顺利并科学认真地完成调研提供了前提保障。

17、(五)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合,采用结构式问卷进行访问。问卷以书面形式分发,都为封闭式题目。根据问卷的设计格式,我们制定了由4个一级指标与17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测量采用李克特量表的方法,利用3个测量等级:好、中、差来对指标进行对比和评价。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将主观评价进行量化,并按等级由高到低依次赋值为3、2和1。1.调查对象浙江省包括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宁波大学、嘉兴学院在内的高校的部分在校生。2.样本设计一份统计调研报告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查样本量样本抽选方式是否科学性合理性。众所周知抽样调查是一种非

18、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虽然如此,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抽样调查很容易会遇到调查的误差和偏误问题。一般抽样调查的误差有两种:一种是工作误差(也称登记误差或调查误差),一种是代表性误差(也称抽样误差)故一个好的调查样本量样本抽选方式不但经济性好、实效性强而且适应面广、准确性高。这里我们根据自身调研课题的特点,经过(1)界定总体 (2)制定抽样框 (3)分割总体 (4)决定样本规模 (5)确定调查的信度和效度 (6)决定抽样方式 (7)实施抽样调查并推测总体

19、等七个方面进行科学的论证最后选定我们的样本抽选方式: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样本量的确定综合考虑了地区、学校、办学质量等多种因素,进行合理的配额设计,以确保样本的抽取尽可能体现浙江省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实际情况。在预期主要结果的各种比例数据的估计以及各种比例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在调查样本量的研究上以估计简单随机抽样的总体比例时的样本量为基础。一般用公式:来计算样本量,其中n为纯净样本量(纯净样本量是指去掉不合格或未回答的调查对象以后的剩余量),N为总体的数量, t为一定置信度下所对应的临界值,P为样本比例,为抽样平均误差。类似调查中,大多数取95%的置信度(即仍有5%的不确定性或5%的误差

20、),本次调查也采用95%的置信度,此时t=1.96,由于P值较难估计,可采用保守策略,取,一般误差率(最大允许绝对误差) ,取值为5%或更小。上述公式在95%的置信度下按抽样绝对误差不超过5%的要求进行计算。经过以上公式我们最终确定了问卷的具体发放数,并在以浙江省高校作为一级抽样框,从中随机抽取7所高校共计750名大学生构成本次调查研究的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具体问卷发放数理论比例如下:按照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宁波大学:嘉兴学院=3:2:2:2:2:2:3的比例,共计发放问卷800份。同时为了减少无效问卷和未收回问卷对样本精度的影响,我们实际问卷印刷

21、数为:850份。3.抽选样本方法(1)采用二阶段的抽样方法在嘉兴学院抽取调查所需的样本。第一阶段:在全校10个二级学院中分别随机抽取3个班级,共30个班。第二阶段: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抽中的班级中随机抽取调查对象,每个班级抽取5人作为调查样本。(2)采用三阶段的抽样方法分别在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宁波大学抽取所需的样本。第一阶段:在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以及宁波大学的所有专业中分别抽取10个专业。第二阶段: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抽中的每个专业中随机抽取2个班级。第三阶段: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抽中的班级中随机抽取

22、调查对象,每个班级抽取5人作为调查样本。4.调查方式(1)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2)对部分大学生进行访谈调查。5.资料收集 6月10日至7月10日,对七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 7月11日至9月11日,对所回收问卷进行数据统计; 9月12日至12月10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研究报告初稿; 12月11日至 3月1日,对初稿进行修改,形成最终的研究报告。6.问卷回收情况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800份问卷,浙江大学150份,嘉兴学院150份,浙江工业大学100份,浙江工商大学100份,浙江理工大学100份,中国计量学院100份,宁波大学100份。问卷实际回收743份,实际有效回收率92.8

23、8%。二、关于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的调查结果(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1.调查对象的性别构成图1 调查对象的性别构成参与本次问卷调查对象的性别构成为:女生占63%,男生占37%。2.调查对象所在学校构成图2 调查对象所在学校的构成本次调查立足于杭州、嘉兴、宁波三地,并主要对杭州地区高校进行重点调查,在全部问卷数量中,嘉兴学院和浙江大学各占18.75%,其余五所高校分别占12.5%。3.调查对象所属年级构成图3 调查对象所属年级构成本次调查时间为 6月10日至7月10日,在此期间各高校大四学生正处于毕业前后,故不属于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在所有调查对象中只占3%,本次调查主要以大一、大二及大三的学生

24、为主。4.调查对象学科所属构成图4 调查对象学科所属构成受高校的学科限制,我们只对高校中的文科、理科、工科及医科的学生进行调查,因为医科专业人数在各高校学科人数中的比重不高,因此本次调查中来自医科的调查对象也相当较少,只占全部调查人数中的7%。(二)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调查结果1.大学生创新素质调查评价步骤本次调查考虑到一个同学的创新素质一般是多因素的综合,故我们先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然后经过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对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进行综合评价,并最终对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其中模糊综合评价是经过构造等级模糊子集把反映被评事物的模糊指标进行量化(即确定隶属度),然后利用模

25、糊变换原理对各指标综合。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评价对象集:P =大学生创新素质;第二步:构造评价因子集: =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创新人格;第三步:采用李克特量表的方法,确定评语等级论域,即建立评价集=好,中,差。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将主观评价进行量化,并依次赋值为3、2及1。所设计的评价定量标准见表1。评价值评语定级xi 2.21.8xi2.2xi1.8好中差表1 评价定量分级标准第四步:确定4个以及指标的权重,我们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求出指标权重。根据专家打分的方法,构造如下的判断矩阵S:用Matlab软件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得。为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需计算一致性指标:

26、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比率:因此认为层次分析排序的结果有满意的一致性,即权系数的分配是非常合理的。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为归一化处理,得到一级指标的权重,即(0.322,0.102,0.370,0.207)第五步:在二级指标取等权重的基础上,经过加权得到各样本创新素质的综合评分,并经过快速聚类,将样本创新素质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水平。2.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下的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借助抽样调查数据,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即确定评价指标。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从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创新人格考虑设定4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17个二级评价指标构成体系。所构成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指标体系见表2

27、。综合指标评价指标权重创新思维(0.322)a1 是否喜欢比较特殊的与众不同的东西a2对身边的变化是否敏感a3看到圆会联想到什么a4学习框架是怎样的a5是否会对别人提出的观点进行质疑1/51/51/51/51/5创新知识(0.102)b1 大学期间是否获得过奖学金b2图书馆借阅专业书籍次数如何b3是否经常去听一些学术报告b4是否有参加相关专业的竞赛的经历1/41/41/41/4创新意识(0.370)c1相同情况下,是否愿意接受新鲜事物c2是否曾经改装过身边的小电器、小饰品,或者有过小创造1/21/2创新人格(0.207)d1在做一件事情时如果遇到了困难会如何反应d230秒内如果让你在“日”字上

28、加一笔,变成另外一个汉字,你能写出几个d3对于感兴趣的事物,你会自己寻找资料了解还是寻求她人帮助d4是否对于身边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d5您是否对于自己的工作成果有很大的信心d6您是否喜欢做富有挑战性的工作1/61/61/61/61/61/6表2 大学生创新素质两级评价指标及其权重(1)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加权平均模糊合成综合评价关于综合评价方式,实际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最大隶属度原则,但此方法的使用是有条件的,存在有效性问题,可能会得出不合理的评价结果。对此我们使用加权平均原则求隶属等级的方法,对于采用加权平均原则对上述各级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具体我们利用加权平均型的模糊合成算子将与足合成得到模

29、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模糊综合评价中常见的取大取小算法,在因素较多时,每一因素所分得的权重常常很小。在模糊合成运算中,信息丢失很多,常导致结果不易分辨和不合理(即模型失效)的情况。因此,针对上述问题,这里采用加权平均型的模糊合成算子。计算公式为:式中,分别为隶属于第等级的隶属度、第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和第个评价指标隶属于第等级的隶属度。(2)大学生创新素质综合评分值及等级评定结果根据上述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后,对照表1的评价分级标准可得大学生创新素质各项得分及评价如下:项目得分评价创新思维2.14中创新知识1.77差创新意识2.08中创新人格2.31好并可经过计算得大学生创新素质:0.

30、194221+0.495092+0.310523=2.12说明浙江省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为“中”。按照如上方法可对不同条件下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做出综合评价。(三)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分析从上次的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素质综合评价分值为2.12,属于“中”阶段,这也说明了近几年创新教育工程在我省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但从近几年全国乃至世界级的创新大赛我省所取得的成绩来看,我省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还有待提高,就如今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来看,我省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还略显不足。经过对本次调研结果的分析和对部分大学生的访谈,我们发现了以下一些浙江省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素质现状,主要体现在:1.创

31、新思维总体良好,但还缺乏观察、联想及独立思考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得分为2.14,属于“中”水平,并略高于创新素质总体得分2.12,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创新素质中占了一定的优势。但经过对调查问卷的具体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在联想,观察及独立思考问题的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例如当问及对身边环境或同学的变化是否敏感时,有7.0%的同学反映完全不敏感,有64.2%的同学反映偶然会发觉,只有28.8%的同学反映非常敏感。而当问及看到圆会联想到什么时,32.17%的受访者不能进行联想。另外在问及是否会对别人提出的观点进行质疑时,能经常提出质疑的人仅有29.61%针对上述调查分析原因,

32、我们认为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在于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缺乏深层次思考、另辟蹊径的自我总结和学习能力等问题,再加上大家平常学习知识较为机械,不注意各个学科知识的系统整合,致使她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直线式的,思考问题也缺乏灵活性、全面性和深层次。2.创新知识仍显匮乏,存在结构性短缺经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校已经逐渐开始开设创新教育方面的课程,有超过87%的被调查者表示大学有创造一些让学生接触创新的机会,另外还有64.74%的学生表示任课老师偶然会留意让学生了解前沿的学科动态,这些都是学校在重视创新知识教育方面的体现。虽然如此,但我们依然发现大学生在创新知识方面的积累仍略显匮乏,存在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33、经过具体计算,我们得到大学生在创新知识方面的得分为1.77,位于“差”的评价域内,这虽然略低于1.8的良好水平,但与大学生创新素质2.12的总分还有一定的差距,反映出了大学生在创新知识方面的匮乏。创新知识的匮乏使得受调查者在被问及是否有参加相关专业的竞赛的经历时,有60.16的人从来没有参加过相关竞赛,36.07%的人只参加过1次,仅有3.77%的人参加过多次。再来看涉及到的具体问题,我们可看到在图书馆借阅专业书籍超过10次的占被调查者的32.71%,而选择经常去听学术报告的人只有12.11%。由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仅仅依靠专业知识来构建大学生的创新知识架构仍是不够的,创新知识框架的构建需要的是更

34、多的接触创新教育与创新思想以及对各类专业知识的提炼、升华与重组。如今大学生创新知识匮乏很大程度上与传统“应试教育”有关,传统的“高考压倒一切”的教育理念使得大家都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没有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转化为能力,转化为创新,从而抹杀了学生“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重新发现的探索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越的能力。创新知识首先需要推行的就是创造性学习,对于事物只有片面了解,支离破碎的知识很难擦出创新的火花。只有对特定事物的知识自成一体,或者说系统化之后的知识,才能为创新思维提供一个生产新知识的思维空间。3.创新意愿强烈,但创新意识还需增强经过计算我们得到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得分为2.08,属

35、于“中”的评价范围,略低于大学生创新素质2.12的总分,由此可见大学生创新意识还需增强。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72%的被调查者表示有主动去找些有关创新思维训练的题目进行训练,而且在被问及在做一件事情时如果遇到了困难会如何反应时仅有5.25%的选择马上放弃,这表明了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有创新的主动性和意愿的。但当被问到是否曾经改装过身边的小电器、小饰品,或者有过小创造时,有44.28%的人表示没有,仅有5.38%的人表示经常,这也体现出了大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的创新意识还有待增强很多研究表明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创新行为的产生,都是建立在创新意识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

36、新意识的强弱和创新观念的健全与否。从本次调查来看,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有待增强,由于创新意识的形成非一朝一夕,因此,我们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从小就锻炼她们在这方面的能力,经过身边的每一件事来潜移默化她们对创新的欲望和意识。4.创新人格已渐成熟和完善调查中我们发现接近95%的人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在被问及对于你感兴趣的事物,你会自己寻找资料了解还是寻求她人帮助时也仅有5.65%选择总是找人帮助寻找相关的资料。同时调查也发现有超过93%的人都对自己的工作成果充满信心并有超过95%的人乐于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经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到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得分为2.32,处于“好”的评价域内,这个

37、得分高于大学生创新素质2.12的总分,说明了大学生创新人格在大学生创新素质中占有一定优势并已渐成熟和完善。(四)不同大学生群体间创新素质的比较分析1.性别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影响不大经过统计发现,在342位男同学当中,创新素质的高中低三种等级的比重分布分别为13.14%、70.68%和16.18%,而女同学的三种比例分别为13.28%、68.45%和18.27%。经过交叉表分析,得到卡方检验的P值明显大于0.05(详细结果如表3),因此可认为不同性别的学生,其创新素质不存在明显的差异。男生女生高人数4553比重%13.1413.28中人数242274比重%70.6868.45低人数5573比重%1

38、6.1818.27总计人数342401卡方检验P值0.8732表3 男女同学创新素质的比较情况虽然男女同学在创新素质综合评价上看没有明显的差别,但女同学在创新思维和创新知识两个方面比男生略高一筹(如图5),这是因为相比男生,女生更为任性、细腻而敏感,这会直接影响其看问题的角度、方式、对问题的反应速度、思维能力等各个方面;与此同时,女生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因此她们奖学金的获得情况、图书借阅情况、听取学术报告情况等情况相比男生会好些,创新知识储备更丰厚些;而在创新人格方面,男生得分更高一点(如图5),这是因为男生性格相对比较稳定,一旦自己认定的事情多半会锲而不舍地追求下去,而且她们更倾向于富

39、有挑战性的工作,耐挫折能力相对较强。 图5 男女生创新素质各项指标比较2.年级与大学生创新素质成正相关我们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创新素质进行分组比较,很容易就发现大一至大四各年级的大学生创新素质高的同学的比重逐步增加,分别为12.47%、13.18%、13.28%和14.11%,而创新素质低的同学比重依次为27.19%,17.64%、14.13%和8.98%,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经过交叉表分析,得到卡方检验的P值小于0.05(详细结果如表4),因此可认为不同年级学生创新素质具有显著差异。总体来讲,年级越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越高。大一大二大三大四高人数24 26 27 22 比重%12.4713.181

40、3.28 14.11 中人数115 135 146 120 比重%60.3469.18 72.59 76.91 低人数52 34 28 14 比重%27.1917.6414.138.98总计人数191 195 201156卡方检验P值0.0433表4 不同年级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比较可是,我们在看到学生在校期间创新素质的水平逐年提高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当前大学生在校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新素质的有些方面并没有较为明显的提高,有些甚至减少,例如,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见图6)。这主要源于大一学生经过中小学非此即彼式的应试教育,初到有着多元化思想的大学,有思想解放的冲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对大学生活的向往

41、和好奇热潮逐渐退去,再加上学业课的繁忙,无暇顾及内心深处创新的想法,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问题,忽视了对大学生创新思想的启蒙和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一样,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因为没有了创新思维,一个人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也会下降,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我们问卷调查的效度。与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相反,创新知识和创新人格随年级的增长有逐年提升的趋势(见图6)。这是因为随着年级的增长,其所开展课程越来越多,她们接触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项目)的机会也会变多,其创新知识必然会逐步递增,这也证明了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是创新知识提高的基础;从创新人格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其

42、各方面人格特征越来越稳定,创新人格也就越来越健全,这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规律。图6 不同年级的创新素质各项指标比较3.学科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存在重要影响我们对文科、理科、工科和医学类四个不同学科方向的学生进行分类统计,研究学生创新素质与学科之间的关系(如表5)。由于卡方检验的P值明显小于0.05,因此在置信度为95%的条件下,能够认为不同学科的学生的创新素质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理科工科医学高人数3425318比重%15.3211.3715.408.17中人数15115114075比重%67.7968.1869.4776.18低人数38453015比重%16.8920.4515.1315.65总计人数2

43、2322120198卡方检验P值0.0348表5 不同学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比较情况从表5可知,不同学科的学生在创新素质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差别,总体上看,文科与工科学生的创新素质要好于理科和医学。这与当前高校招生过程中文经管类及工科类生源普遍要优于理科及医学类有关。另外,还因为文科类教育更倾向于鼓励“海纳百川”和“博采众长”式思维以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式原创,因此她们综合得分较高;工科类教育更看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倾向于鼓励学生的创造和专利,因此她们得分也比较高;而理科和医科则相对较为严谨,更看重程序和步骤,因此这两类学生的创新素质相对会弱些。从图7可知,工科的学生比其它科别的学生创新知识

44、要好些,创新人格也相对高些,这也符合了工科本身对动手实践的要求。在创新意识方面,则几乎与学科没有直接的相关。图7 不同学科创新素质各项指标比较(五)大学生创新素质影响因素分析本次问卷从第十八题到二十二题,我们设置了五个小题,即创新教育课程的开设、创新机会的接触、学科前沿动态的了解、创新思维的训练以及学生干部能力的锻炼等五个方面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报告。1创新教育课程是对创新素质知识培养有巨大影响由图8能够发现,在大学期间开设相关创新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的创新知识方面影响非常大,经常接触此类课程的学生的创新知识得分为1.97,远远高于总体1.77的得分

45、,进入了“中”的评价域内。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8.86%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并未接触过创新教育的相关课程,只有5.11%的大学生表示在大学期间接触过类似创新教育的课程,这说明了现今高校对创新教育的落实力度还不够,应该在专业课程开设之余增加对类似创新教育课程的开展,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创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图8 创新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从综合角度来看,大学是否开设创新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影响并明显,这也很好的说明了大学生的创新素质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经过数据我们还能够看出,创新教育的课程开设对于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也说明了创新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创新

46、知识以及创新思维上的巨大帮助。而至于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这类需要从小培养、主观发展的方面的影响不但没有提升甚至还有一定下滑趋势,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从小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外,我们还能够发现,在开设创新课程的时候对其数量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开设的创新课程数量只达到一定量以后在才会对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各方面指标产出影响,因此,我们不但要在大学开设相关创新教育的课程,还要保证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切实落实江总书记在 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的关于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的重要讲话。而相关创新教育的课程不但能够巩固大学生创新知识的体系结构,还能够进一步活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2.多接触创新机会有利于创新素质的整体提高从图9中我们能够发现,让大学生多接触创新机会,例如创新沙龙、创新类讲座或比赛等,对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方面最具影响力。仅从综合评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